第一篇:中国垄断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垄断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依靠行政权力而形成的中国的垄断经济是跨国垄断中一个特殊现象,有其特殊特点。而根源于传统体制残余的行政垄断特别突出与萌生于新兴市场竞争的经济垄断开始蔓延,是中国垄断的现实表现。面对中国特殊的垄断现状,中国应采取哪种对策来应对呢?本文通过对中国特殊垄断现状的分析,提出四个应对此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垄断垄断现象的特殊性行政垄断经济垄断反垄断
正文:
一、垄断的基本介绍:
垄断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少数当事人或经济组织(极端而言可以只有一个经济主体),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或超经济势利,对商品生产、商品价格、商品数量及市场供求状态实行排他性控制(直至实行排他性独占),以牟取长期稳定超额利润的经济行为。垄断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资本垄断、技术垄断、劳动力垄断和信息垄断等生产要素的垄断,更普遍的表现为价格垄断和与此相关的市场交易份额的排他性控制①。
二、美国反垄断的理论与实践:
在经济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的新时期,近年来正出现以飞机制造、汽车制造、信息通讯、金融保险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大公司兼并潮,从而推动了垄断格局进一步升级。为增强本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美国明确提出了“放松管制”以鼓励国际化兼并的政策,并呼吁尽快建立国际性的反垄断法,以阻止垄断行为国际化和大规模贸易战的进一步蔓延,认为“制定全球竞争法规必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下一轮谈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②。
三、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垄断现状:
在经济体制转轨进程之中,中国垄断问题日趋严重并带有自身的鲜明色彩,对此,我们可在中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属性及其变迁之中找到合理的解释。而在转型期中国垄断的现状是:
1.行政垄断特别突出。行政垄断常常导致制度性腐败的孳生、部门刚性利益的形成、对统一市场形成的抑制以及社会分配不公等诸多严重危害。它表现在——政企合一、垂直一体化、管理制度残缺三个方面。
2.经济垄断开始蔓延。作为市场竞争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经济垄断一方面因有碍市
场竞争而降低市场效率,另一方面因导致财富过分集中而有损社会公平。转型时期相较行政垄断而言,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整体推进之中已初显端倪,并呈蔓延之势——不仅限制市场竞争,还滥用经济优势,而且还盛行企业兼并。
二、对中国反垄断推进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中国反垄断的根本主题
“反垄断超前论”、“行政垄断淡化论”及“垄断有理论”均将导致中国垄断问题不同层面的进一步恶化。剔除行政垄断、限制经济垄断与促进市场发育当是中国反垄断推进与市场经济成熟发展需要的理性思路。为此,中国反垄断的推进必须明确三大根本主题——坚决剔除源于传统体制残余的行政垄断、切实解决反对垄断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全面提高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组织化程度!
(二)确立中国反垄断的基本原则
反对垄断与维护公平竞争是规范市场秩序的第一主题,中国反垄断的推进必须基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同时,中国反垄断的推进尚需基于中国垄断的现实表现与体制转轨时期的现实国情而注重其针对性与渐进性。要确立以下两大准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及注重针对性与渐进性!
(三)加强中国反垄断的制度重构
中国反垄断的针对性与渐进性推进必须通过加强相应的制度重构作出有效反应。它首先需要调整所有制结构以提升行业竞争效率;其次便是重构政府管理制度以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最
后还要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四)强化中国反垄断的具体实施
1.机构设置。工商行政管理局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机构,依托工商行政管理局推进反垄断的具体执行有损中国反垄断执法的公正性、权威性与统一性。所以建议中国以公正廉明的法律专家和经济学家为核心成员,成立具有高度权威性、独立性及公平性的反垄断执行机构。
2.队伍建设。反垄断的执行队伍必须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根据实际需要,中国不仅要建设一批具有熟悉经济法律相关知识的专职队伍,更要建立一批以知名经济学家和法律专家为主要成员的兼职队伍
参考文献:
[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一章第三条,2007年8月30日.
[2]②[美]布赖恩?拉赛尔.需要全球反托拉斯法规[M].朱绍文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3]宋则.中国垄断现象的特殊性及特殊对策[J].财贸经济,1999(4).
[4]严若森.对中国垄断问题的现实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D].武汉大学,2002.
第二篇: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 要:依据当前 中国 的失业形势,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和 发展 趋势,提出了缓解失业的建议。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有人将其称为没有就业机会增加的 经济 增长。这意味着,对于得不到就业机会的人来说,经济增长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怎样认识当前 社会 出现的失业 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国失业;问题;对策
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对此寻找答案。
一
按照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3—2007年,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是4.3%、4.2%、4.2%、、4.1%和4.0%。单从这些数字看,中国的失业率似乎还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较低的水平上,警报并未响起。然而,事实并非乐观。中国目前 计算 城镇失业率主要用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这两个总量指标,其公式为:
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100%
其中:城镇就业人数,指在城镇范围内,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城镇私营 企业 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其他社会劳动者)。城镇失业人数,指劳动年龄内(男16~50岁,女16~45岁)的城镇居民,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而未就业,并已在劳动部门进行登记的人数。目前统计上对临时安排了工作,劳动收入达到最低一级工的收入水平,或虽无职业,但不要求就业者,不作为失业人员统计。统计失业人员数和计算失业率,一般以年末为时点。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的统计口径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这样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评估中国的失业状况,不仅缩小了中国的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也低估了中国真实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对此,一些国内外的学者和 研究 人员对官方的失业率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将以下几种因素包含在内: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包括 农村 的剩余劳动力。据估计,目前中国农村约有农村约有1亿~1.2亿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中年以上的劳动力,并且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的形式存在。他们是中国最庞大的但没有正式被统计的失业大军。其次,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局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最后,国家统计局的失业人员没有包括下岗职工。而下岗是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特有的失业现象。将以上三种因素考虑在内,按照他们的估计,目前全国的失业率为20%~2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 000万~5 000万,他认为,中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这个数字可能过高,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失业现象比国家公布的数字要高得多,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新一轮失业高峰至今仍无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的信息表明,2003—2007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是10%、10.1%、10.4%、10.7%、和11.4%,按照这样的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比较理想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失业是与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也就好转。所以,经济的增长会扩大经济规模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之如果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恶化。因此,严峻的失业只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出现,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然而中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却表明中国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情况快速恶化的现象,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失业人数呈加速上升趋势。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来看,2003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2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经济增长已经不能增加就业机会。
二
那么这一反常的经济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亿,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而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根据有关预测,到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9.73亿,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9.39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中国就业议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将增加7 000多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10年左右。如果考虑到提前就业和目前许多职工在退休后仍然另外就业的现实情况,把劳动力资源的统计口径界定在16~65岁的年龄段,那么,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还要大。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膨胀,给今天和明天带来巨大的失业源。由于劳动力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的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征。
(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中国1952—1978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农业在为 工业 化提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承担着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形成了严重的隐性失业。目前,中国农村有1亿~1.2亿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仅靠当地用乡镇企业或其他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消化。其中大部分将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事实上,近年来,每年流向城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在5 000万以上。这都加重了城市的就业负担。
(三)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内容 是对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这项工作中,十分艰巨的工作是处置大量的不良资产,压缩某些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就必然使许多企业的职工调整和转移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显著提高,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密集型相比在数量上大为减少,质量上大为提高,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结果大量的不符合要求的劳动力被排挤出生产过程,加入失业者的行列,从而出现了学者所谓的结构性失业。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大量摧毁了旧的工作岗位,而且摧毁的速度远远大于创造的速度,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突发性的“失业大军”。
那么,这种状况是否正在改变呢?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因为:
1.中国现有的经济格局将面临重组,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失业问题不可避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 历史 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伴随新生劳动力进入新一轮高峰的背景,将使就业矛盾加剧。
第三篇:中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对策(推荐)
中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对策
——以粮食安全为例
【摘要】:粮食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它直接关系到异国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因此粮食安全自然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的目标就是要确保能够获得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相适应的足够的粮食供应,防止因粮食短缺或意外突发事件而出现的危险。粮食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关键词】:粮食安全 粮食危机 中国 经济发展 国家安全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用世界上 7%的耕地来养活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粮食问题不仅关系着民生,还关系着我国的社会和政治上的稳定。保证国内的粮食安全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七年增产,今年很可能实现“八连增”。虽然,我国粮食实现了“七连增”,粮食总产量达到10916亿斤。但是,与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相比,中国的粮食安全仍然最脆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虽然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是这种平衡非常脆弱。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条件非常有限;第二,这种平衡是强制性的平衡。种粮成本越来越高,比较收益不高,对地方财政收入几乎没有什么好处。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有中央和各级政府强力的干预,否则这种平衡马上就会被打破;第三,这种平衡非常紧张。虽然现在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是稻谷和玉米供求日趋偏紧。
四方面因素制约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一是地,二是水,三是种子,四是钱。
我国有18.26亿亩耕地,但是粮食播种面积不到16亿亩,人增地减的趋势难以遏制。而且我国耕地的质量也存在严重问题。
水资源的制约。经过几十年的治理,虽然大江大河和大型灌区的治理建设取得了成就,但是对农村的沟、渠和塘的投入太少。这几年严重的旱涝灾害,与水利投入严重不足有关。省、县财政投入有限,中央财政水利投入也是杯水车薪。
种子问题。我国的作物种类小、散、弱,八九千家种子公司绝大部分没有独立研发能力,我国最大的10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只占到13%。美国孟山都、杜邦先锋两家公司占有美国60%的种子市场,现在他们对中国市场垂涎三尺,而且已经进来了。
粮食安全最大的挑战是种粮成本快速增长,农民种粮的比较效益不高。劳动力成本的提
高正在推动粮价整体性的上涨。在人多地少的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扩大粮食的生产规模很不容易。这种情况下,成本提高必然推动价格上涨。如果没有大量补贴的话必然会出现粮食供应的短缺。
我国已悄然进入了国际粮食净进口国的行列。不断缩减的耕地面积、低下的种粮效益、频发的自然灾害,更是一次次敲响了粮食安全的警钟。那么如何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从我们个人来讲讲,都应该从我做起,节约粮食。从大局来讲,应该注意几个关键点:
一、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 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两个“最严格”(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决不能动摇,就显得更为重要,各级政府一定要明确粮食安全,守土有责。
二、切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目前农业基础仍薄弱,作为一个弱质产业,一个弱势群体,农业、农民需要国家和社会来大力支持。要建立粮食补贴的长效机制,其次建立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倾斜机制,同时,还要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三、继续强化科技支持力度。当今的农业已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是科技进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未来世界粮食增产总量约 20%来自播种面积的增加,约 80%来自单产的提高,现在我们国家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大致为 4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潜力。必须要大力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为建设与发展 “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发展循环农业,确保粮食生产。全面推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合理配置,资源循环利用的“大农业模式”,提高循环农业的规模和水平,同时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循环农业快速发展,还要搞好宣传与引导工作,营造循环农业的发展氛围,更着手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崇伯.国际粮食危机与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思考[J].参政议政, 2011(3)
[2] 林宇.国际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我国的粮食安全[J].福建农业 , 2011,(09)
[3] 韩俊.全球已进入粮食市场动荡多变和高粮价时代[J].价格与市场 , 2011,(10)
[4] 代振娜.浅谈保障粮食安全的三个关键点[J].科技风 , 2011,(10)
[5] 陈文胜.世界粮食危机下的中国粮食安全机遇与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0.[6] 张岩.发展循环农业 确保粮食生产[J].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11,(05)
第四篇: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
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 要:依据当前中国的失业形势,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缓解失业的建议摘 要:依据当前中国的失业形势,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缓解失业的建议。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有人将其称为没有就业机会增加的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对于得不到就业机会的人来说,经济增长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国失业;问题;对策
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对此寻找答案。
一 按照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3—2007年,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是4.3%、4.2%、4.2%、、4.1%和4.0%。单从这些数字看,中国的失业率似乎还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较低的水平上,警报并未响起。然而,事实并非乐观。中国目前计算城镇失业率主要用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这两个总量指标,其公式为:
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100%
其中:城镇就业人数,指在城镇范围内,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其他社会劳动者)。城镇失业人数,指劳动年龄内(男16~50岁,女16~45岁)的城镇居民,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而未就业,并已在劳动部门进行登记的人数。目前统计上对临时安排了工作,劳动收入达到最低一级工的收入水平,或虽无职业,但不要求就业者,不作为失业人员统计。统计失业人员数和计算失业率,一般以年末为时点。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的统计口径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这样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评估中国的失业状况,不仅缩小了中国的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也低估了中国真实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对此,一些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官方的失业率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将以下几种因素包含在内: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包括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据估计,目前中国农村约有农村约有1亿~1.2亿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中年以上的劳动力,并且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的形式存在。他们是中国最庞大的但没有正式被统计的失业大军。其次,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局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最后,国家统计局的失业人员没有包括下岗职工。而下岗是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特有的失业现象。将以上三种因素考虑在内,按照他们的估计,目前全国的失业率为20%~2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 000万~5 000万,他认为,中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这个数字可能过高,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失业现象比国家公布的数字要高得多,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新一轮失业高峰至今仍无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的信息表明,2003—2007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是10%、10.1%、10.4%、10.7%、和11.4%,按照这样的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比较理想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失业是与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也就好转。所以,经济的增长会扩大经济规模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之如果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恶化。因此,严峻的失业只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出现,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然而中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却表明中国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情况快速恶化的现象,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失业人数呈加速上升趋势。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来看,2003
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2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经济增长已经不能增加就业机会。
二那么这一反常的经济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据世界
银行统计,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亿,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而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根据有关预测,到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9.73亿,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9.39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中国就业议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将增加7 000多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10年左右。如果考虑到提前就业和目前许多职工在退休后仍然另外就业的现实情况,把劳动力资源的统计口径界定在16~65岁的年龄段,那么,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还要大。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膨胀,给今天和明天带来巨大的失业源。由于劳动力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的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征。
(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中国1952—1978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农业在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承担着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形成了严重的隐性失业。目前,中国农村有1亿~1.2亿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仅靠当地用乡镇企业或其他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消化。其中大部分将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事实上,近年来,每年流向城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在5 000万以上。这都加重了城市的就业负担。
(三)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这项工作中,十分艰巨的工作是处置大量的不良资产,压缩某些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就必然使许多企业的职工调整和转移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显著提高,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密集型相比在数量上大为减少,质量上大为提高,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结果大量的不符合要求的劳动力被排挤出生产过程,加入失业者的行列,从而出现了学者所谓的结构性失业。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大量摧毁了旧的工作岗位,而且摧毁的速度远远大于创造的速度,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突发性的“失业大军”。
那么,这种状况是否正在改变呢?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因为:
1.中国现有的经济格局将面临重组,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失业问题不可避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伴随新生劳动力进入新一轮高峰的背景,将使就业矛盾加剧。
2.农业就业机会较大幅度减少。加入WTO后,国外有竞争力的粮食等农产品将替代中国部分不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因此农业的就业,将面临需求数量减少和素质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由于加入WTO后增加的就业岗位大都在二、三产业,相对有利于城市就业,城乡比较利益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避免地会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前面所述一亿
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3.劳动者自身素质影响就业机会。中国劳动者素质从整体上来说不是很高。现在,全国仍有8 500万文盲,据调查,中国失业、下岗人员中女性居多(约占60%)、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约站72%)、文化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约占62%)。近年来,受年龄、技能水平以及总体就业环境、再就业优惠(尤其是行政性收费)落实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难度加大。这些人员由于种种原因,要想使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困难,他们面对知识经济的大潮已显力不从心,除了一些最基本的诸如清洁、门卫等体力劳动之外无法寻找更好的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又受到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的有力挑战,悲哀的是他们在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极小。虽然预计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能够得到发挥,但第三产业中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比较高,更适应较年轻的高素质劳动力就业,第一、二产业调整出来的劳动力很难在第三产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就读人数激增,这虽然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业压力,但国家马上将面临另一现实,即将有一大批拥有高学历的劳动力涌向劳动力市场,他们之间对工作岗位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和残酷。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失业状况是非常严重的。
三
失业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政策的社会都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同时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必要、合理的失业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到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此,社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中国的失业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程度内才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些:
(一)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合理的配置。在这方面,劳动力市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目前所形成的就业市场,还是一种断裂的和残缺的就业市场。首先,城市和农村断裂成两个就业市场,在农村就业市场,就业要求比较高的城市户籍人员几乎不参与竞争,其次城市就业市场又被认为分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块,前者专为有文凭的或有职称的专业人员准备,后者为既无文凭也无职称的人员准备。后者要想进入前者的领地非常困难,同时,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还设置了诸如年龄、性别、身高、地域甚至血型、容貌等方面的规定。这些就业歧视现象对人员的流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制约作用。因此,在目前尽快规范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营造公平合理的求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知识经济社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就业增长最快,能有效扩大就业容量。在知识经济中第三产业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吸纳劳动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经济国家的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完全是由第三产业吸纳的。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相当与美国的1/20),加入WTO能够推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速发展。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从业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7%,远低于国外60%~80%的比重),可能为外资看好,有利于改善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第二产业的4倍~5倍。一般说来,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约可吸纳200万人就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社区服务业更是吸纳 最多的领域。目前发达国家的这个比重在50%左右,而中国社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只占20%,发展潜力相当大,社区服务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具有种类繁多、资金投入少、技术要求低、不受年龄限制、工作灵活等特点,比较适合中国目前大部分失业者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
(三)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入WTO引入的国际规则以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必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空间。目前,中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3 570
万,其中,7人及以下的注册微型企业为2 570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72%,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总数的12%,从业人员5 070万,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2%,户均从业人员2人。现有8人及以上的中小企业1 000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8%,共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近年来出口总额的60%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可见,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区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稳定农业就业量。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并适当向城镇集中。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国家在西部开发中,要把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作为开发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通过信息引导和有序组织,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和调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发达地区流动就业。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力度,推进劳动力就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标号的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针对中国劳动力的特点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新型就业观的教育,使之首先从思想上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要围绕加入WTO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创业者培训,为更多劳动者创业和自谋职业准备条件。
(六)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改革的代价,失业所引发的后果不应该由失业者独自承担,而应由政府,改革收益者以及富人阶层来共同承担。要在全国特别是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行业、地区建立相应的失业预警系统,预测失业变动情况并及时报警。针对具体情况,准备应付的预案和计划。失业保险要准备足够的资金,尽快解决失业保险覆盖面太窄,资金不足以及失业保障金给付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提高抗失业风险的能力,保证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其中主要是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03—2006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R].[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M],2002.[3] 200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 2007: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第五篇:行业垄断的现状及评价
深化行政性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现状评价及对策分析
行政性垄断行业,在中国的特定情况下,是指既具有一定自然垄断特性,同时又带有较强的行政垄断色彩,通常以国有独资或控股形式存在的企业集合,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的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烟草、食盐等行业。所谓行政性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在这些行业内,构建以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企业为基础,引入必要竞争,同时受到合理管制的新架构。以引入和强化竞争为主题的我国两轮垄断行业改革虽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深层次的管理体制问题迟迟未能解决,滞后于人们的预期,改革呼声日渐高涨。
一、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电力、电信、民航等典型的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也随之开启并不断深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改革进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企合一管理体制导致政府与企业职能错位
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长期实行国有化体制,政企不分是一个普遍问题。行业主管部门集多种不同属性的职能于一身,无法摆正位置并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市场主体地位难以确立;竞争格局无法形成,社会资本投放存在体制性障碍。这是因为在这些行业中,政府部门既是权力机构又拥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以及经营管理企业的职能,这种政企合一的传统政府管理体制为行政性垄断提供了土壤和便利。一方面出现政府机构膨胀,另一方面又妨碍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保持政企合一,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既是经营主体,又是执行监督主体,最终会使竞争走向畸形,出现政府和企业职能错位,行政管理企业化、生产经营管理行政化、政府行业管理职能弱化等系列问题。显然,不实行体制改革,不改变政企关系,就不可能割断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
(二)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阻碍了有效竞争局面的形成
在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进程中,国家采取的是逐步深入、有选择推进的形式,迄今为止对市场准人仍然实行较为严格的管理,改革从整体上来讲很不平衡。以电信和民航两个市场准入已经较为宽松的行业为例。目前电信行业仍对基础电信业务实施严格的经营许可制度;民航业不仅对航空公司资质存在着严格限制,即便在机票代理市场也实行了严格的准入管制,从而降低了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程度。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源于“什么都要管”的旧管理体制,而由于制度惯性,尽管管理体制已发生了重要变革,但相关监管机构仍然在不同程度地推行保护、扶植政策,致使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势头有增无减并对其他社会资本产生了“挤出效应”。另一方面,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得行政性垄断行业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具有很强的“不对等性”和“同质性”,因而真正公平、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还远未形成。
(三)不尽合理的价格管理体系损害着消费者的利益
行政性垄断行业不仅垄断着市场,同时也垄断着价格。总体而言,行政性垄断行业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沿着由计划到市场,逐步放开,并引入竞争的方向进行的。但由于行政性垄断行业的特殊地位,政府在定调价时,往往考虑这些行业的利益较多。其突出表现在:一是政府采取召开协调会、办公会等形式越权直接定价;二是直接干预价格主管部门定价;三是价格主管部门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虚高”定价等。种种原因造成了“价格失真”,这不仅使得那些行政垄断型企业获取了高额垄断利润,也使某些价格主管部门有了寻租的可能。此外,当前对资源价格的控制,产生了“双重价格扭曲”问题,垄断性价格或低于合理价格,或高于合理价格。长期以来的行政垄断使垄断企业得以以低质服务收取高价,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利于社会公平,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科学合理的现代监管制度迟迟未能建立
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监管制度改革还只能说是在既有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初步改革,而从改革的总体进展来看,现代监管制度尚未真正建立,政府职能亟待转变。一是除电力行业以外其他行政性垄断行业如电信、民航、铁路等领域均未建立明确、独立和专业化的监管机构,责任主体不明,职能分散,管制低效。二是监管体系建设与开放行业准入、推进改革重组脱节,导致电力行业独立发电商受歧视、电信行业人为阻碍互联互通等,有效竞争格局难以形成,价格昂贵、效率不高、消费者权利屡受侵犯等问题非常突出。三是政府监管职能并没有随着市场化改革而改变,政府职能缺位与越位问题仍很严重。政府对相关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人为因素大,决策过程透明度低,寻租风险加剧。此外,由于监管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无论是在电力、电信、民航还是铁路等行业,距离依法监管的目标都还有很大差距。
二、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一)实行政企分开的政府监管体制
政企分开是垄断行业改革的第一步。从英美等发达国家垄断行业改革历程来看,改革始终是围绕开放与竞争这条主线来展开的。改革的中心内容是从根本上调整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实现从以政企合一为特征的政府管制体制向以政企分离为特征的体制过渡。以电信业为例,除美国等少数几个实行电信私营的国家以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原来的电信行业都是政企合一的。电信部门既负责电信的规划和管理,同时也经营着电信企业,所以在这些国家,建立电信业竞争机制的第一步基本上都是成立负责管理的电信管理局和负责经营的电信公司。这些国家中最早实行电信政企分开的是日本;其次是英国,1984年将原来的电信部门分为电信管理局和英国电信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后,管理部门与企业不再有利益瓜葛,从而真正可以达到打破垄断,促进行业快速发展的目的。
(二)放松管制与激励性监管并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对电信、民航等传统垄断行业进行了以放松管制、引入竞争为特征的改革。放松管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作用的行业完全或部分取消对价格和市场进入的管制,使企业在制定价格和选择产品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实践证明,放松管制、引入竞争实现了投资主体和产权的多元化,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效率和社会福利。但从整体上判断,发达国家放松管制的领域主要局限在垄断行业中的可竞争性业务。而对垄断性业务而言,西方国家继续对其进行管制,并普遍引入激励性监管方式。实践证明,价格上限管制、区域间竞争、特许权投标等激励性监管的实行对于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率具有积极意义。英国最早于1984年将价格上限管制运用于电信业,并以此为开端,在自来水、电力、航空等垄断行业中广泛加以运用。
(三)对垄断行业进行“结构性分离”并分类治理
西方发达国家垄断行业改革,首先是有效区分各部门的垄断环节与潜在竞争环节,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垄断程度的强弱进而分离出不同的环节或项目,如电力行业实行发电、输电、配电分离;铁道、航空实行网运分离,等等。同时,各国在垄断行业具体改革过程中,随着环境的变化适时剥离可竞争性业务,在垄断性较强的领域实行激励性监管;在垄断性较弱的领域引入竞争制度。以英国电力行业为例,英国规定发电、输电和供电业务分业经营。在发电市场、售电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多家公司展开竞争;输变电则由全国电网公司独家经营,国家仍对输变电价格进行管制,从而形成了多家发电公司、多家配电公司着,一家输电公司的格局。事实证明,英国电力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供不应求的局面,电价大幅度下降,服务质量也明显改善。
(四)重建与完善垄断行业监管体制
西方发达国家在垄断行业改革过程中,放松管制或产权变更都对原有监管机构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挑战。针对这种新情况,各国都对业已存在的监管机构进行了调整,或设立新的监管机构以适应管制改革的需要。从监管机构设置的基本模式来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设置独立的权力集中型的监管机构,如美国,成立了对跨州服务事业进行管理的联邦管制委员会和只对州内服务事业进行管理的州管制委员会;第二种是在政府相关部门下设立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如英国除成立管制办公室以外,还在其下设立了“垄断与兼并委员会”和“公平交易办公室”两个综合管制机构;第三种是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自然垄断领域的控制职能,如日本、韩国。这些做法体现了“管大放小”的原则,提高了政府监管效率。此外,各国垄断行业在管制改革过程中都预先制定了较为完善细致的法律法规,使整个监管过程有法可依。
三、深化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历史实践和基本国情,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建议按照以下四条思路展开: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便推进政企分开
正确区分政府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性活动,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无疑是打破行政垄断的前提和关键。作为基础产业领域的四大行为主体: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政府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国有企业,要明确政府部门在其中的行为边界,根据不同业务领域中垄断性质的不同来确定管制的程度。凡是在市场机制已经发挥有效作用的领域,都应当取消一般性经济活动的管制,例如,民航票价、发电上网电价等。但对于破坏市场秩序、结成市场价格同盟等行为则应给予严厉管制。此外,深入推进政企、政资分开,必须合理界定垄断范围,减少行政审批和公共权力对资源配置的主导,改革国有企业组织人事制度,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行政性垄断企业的监管方式,完善企业所有制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和完善新型的政企分开的投融资体制,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当然,“政企分开”主要是指政企职责分开,不等于政府对企业放任自流,而是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给企业以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同时还要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和对资本市场的监督。
(二)放松市场管制以期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可竞争性市场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传统垄断行业存在着潜在竞争,而特许投标理论和区域间比较竞争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证明了即使在垄断性基础网络环节,市场机制依然可以发挥作用。就我国的实际而言,现阶段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培育产权多元化的可竞争性市场,具体表现为实现“政府本位”到“市场本位”的转变,放松进入管制、引入竞争机制,并适时对行政垄断性行业进行结构重组,实现行政性垄断业务与竞争性业务相分离。即对于行政性垄断行业中可以直接竞争的部分,都应该放松乃至取消管制,通过适度的分拆和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比较充分地引入竞争,允许国内民间投资主体自由进入竞争性环节,或不受限制地参与垄断环节的特许权竞争;对于行政性垄断行业中具有网络性质的行政性垄断部分,可考虑实行含有一定竞争刺激的方案,如引入特许权竞标或拍卖;实行某些替代品竞争或异质竞争方案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鼓励竞争,引入竞争机制,但要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将竞争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将竞争的基本优势和垄断的有限优势有机结合,垄断和竞争各以其独特的机制和方式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互补作用。
(三)积极推进行政性垄断行业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过程中最直面民众的问题。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必须考虑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产品的市场结构。对能够形成充分有效竞争的业务和环节,应逐步放松价格管制,并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使价格形成逐步市场化,允许企业自由竞价。而对于具有行政性垄断的业务和环节,为了防止形成垄断高价,政府可采取竞争性投标或利用价格上限管制来确定价格。二是产品的公共性程度。对于某些公益性较强的重要产品或服务,政府要严格按照《价格法》《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在推行价格听证、规范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制定价格,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严格监管企业执行定价的行为。除此之外,则完全走政府放开价格、还定价权于企业之路,实行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对于价格上浮对低收入群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要通过实行新思维的社会福利制度来解决,如需方补贴、阶梯式价格等。当然,在不断放松价格管制的同时,需要强调各个运营商普遍服务的义务。为此,行政性垄断领域的各个产业都需要设立普遍服务基金,按照可获得性、可承受性和非歧视性的普遍服务要求,建立合理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既要让广大消费者受益,也须保证垄断企业获得合理利润,有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四)构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监管制度
现代监管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的实际状况,构建现代监管制度应包括树立现代监管理念、组建新型监管机构、完善监管法律法规等主要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监管机构的设置。从长远来看,结合我国国情,设立监管机构时可根据“功能线”的要求组建功能强大的综合性监管机构,比如可考虑组建交通监管委员会(包括铁路、民航、公路与水运等行业)、能源监管委员会(包括水电、火电、核电等领域)与通信监管委员会(包括电信与有线电视等行业),对相关领域统一进行监管,同时进一步撤消或改组合并现有行业主管部门。二是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就是在明确政、资、企、监四方面各自不同的职能与责任的前提下,确保监管机构独立于政府决策职能和被监管企业之外,排除政府和其他组织对监管机构的各种干预和干扰。三是对监管者的监督问题。首先,监管行为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其次,监管决策和监管程序要公开透明;此外还要贯彻公众参与原则,加强对监督者的社会监督,以此形成对监管者的有效制约机制。四是依法监管。修改和完善已经颁布的行业法,如《电力法》《铁路法》等;加快新的行业立法,包括《电信法》《石油天然气法》等;严格贯彻执行《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依法监管。
[参考文献]
[1]刘世锦.垄断性行业改革如何深入[J].宏观经济研究。2005,(3).[2]邹东涛.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1: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高尚全.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J].市场经济研究,2004,(2).[4]刘超.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管制机刺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8).[5]肖兴志,张曼.美英日自然垄断型企业改革的共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8).[6]金三林.公用事业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07,(5).[7]崔竹.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理论基础[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5).[8]常修泽.中国垄断性行业深化改革研究[J].宏观经济究,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