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

时间:2019-05-13 11:1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

第一篇: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

文章标题: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世界各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验,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做法。韩国从1970年开始开展新村运动,并于1974年将新村运动向城市的各个领域延伸,走出了一条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其做法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在城市广泛开展新村运动

建设新农村,绝非把农民留在农村搞现代化。如果大多数人口滞留在农村,农村和农业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发展,农民生活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将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韩国新村运动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着力改善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关键是快速稳妥地向城市转移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1970年韩国新村运动开始时,农业人口的比重高达50%,到1975年急剧下降为37.15%,到1985年又下降为20.19%,现在为7%。也就是说,韩国仅用了约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才完成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而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和社会动荡。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在城市及其工厂、学校等广泛开展新村运动,是韩国顺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较快融入现代城市社会的重要原因。韩国新村运动从1974年开始进入城市,在工厂、学校等各个领域普遍开展。新村运动本来是解决农村问题的,为什么会进入城市乃至全国各个领域呢?因为随着新村运动的深入开展,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就业、谋生,这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由此必然给农民自身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在城市及其各个单位开展新村运动加以解决。

城市的新村运动从精神秩序、行动秩序和环境秩序这三大秩序建设开始,避免了农民进城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精神秩序建设,是指通过强化邻里之间的和睦意识和继承传统伦理的忠孝思想等内容增强整体意识;行动秩序建设,是指强调遵守道路秩序、公共道德等;环境秩序建设,是指注重搞好自己家和单位门前的卫生、整理街道环境、绿化城市等。在工作单位开展新村运动,旨在使员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上贡献一份力量;通过整理单位环境,使员工产生整体意识,推动单位发展。工厂的新村运动打出了“把员工当作一家人,把工厂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的口号,开展“第二家庭”运动,促进劳资双方同心协力,降低成本、改善品质、节约资源,改善工作环境,增加福利设施,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学校的新村运动致力于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教育所有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未来的社会主人――学习和具备新村运动所倡导的自强自立精神。城市新村运动的开展,造就了大批道德和文化素质较高的城市居民,解决了进城农民遇到的一些问题,避免了农民进城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可能给城市以及工厂、学校等带来的问题。这样,农民进城不但没有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而使城乡更加文明和谐、社会更加奋发向上。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空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实行以城市为中心、以集聚效益为目的的经济区域综合发展战略。在经济、技术和交通设施比较发达的汉城(今首尔)―釜山铁路沿线的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就业;70年代,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形成了以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区,为进一步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巨大空间;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韩国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但实行的仍然是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西海岸和东南沿海)经济增长模式。后来,大城市人口又向周边小城镇分散,形成了多个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大大加快了农村人口转移进程。

国民素质迅速提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了必要条件。韩国战后多数年份教育经费的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文盲率从1945年的78%下降到1990年的3.7%。国民素质迅速提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市创造了必要条件。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平稳顺畅转移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启示我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特别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性措施,其中特别应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网络群带,为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

动力创造条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有着深刻的内涵。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城镇化应重视发展小城镇,但又不能片面、孤立地发展小城镇,而必须走以大带小、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来说,实践证明,我国农村人口并没有大量转移到小城镇。2001年,全国小城镇吸纳的农村劳

动力占转移总量的8.7%,而大中城市所占比例高达51.1%。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规模扩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往往位于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周边。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韩国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三大城镇化网络群:一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是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是以北京和天津等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这三大城镇网络群,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带动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形成更多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网络群带,应该成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将新农村建设延伸到城市,让农民工和谐入“市”。韩国在城市开展的新村运动,不仅解决了进城农民自身及其给城市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而且协调了城乡、工农关系。这启示我们,将新农村建设延伸到城市,让农民工和谐入“市”,是建设新农村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进入城市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民工与城市的接触越来越深,他们自身的不适应以及与此相关的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日益显现,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由农村延伸到城市显得越来越必要。当前,在城市开展新农村建设,首先,应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的组织联系和信息沟通,提高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其次,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统筹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学校教育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第三,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缓解与农民工相关的市政管理、社会秩序、公共道德等方面的压力和矛盾。第四,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文明素质和就业技能,转变城市居民观念,使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共建和谐社会。

《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

第二篇:延伸检察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最终版]

延伸检察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实现检察机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的,3月29日我院为20位检察官工作联络站的联络员举办了一期联络员培训班,在培训的班的开课典礼上,区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凌长青及我院检察长杨永平做了重要讲话,市检察院控申处副处长艾米旦也参加了开课典礼,典礼由我院党组书记渠同志主持。

在开课典礼上,参会领导为20位检察官工作联络站的联络员颁发了联络员聘书,希望这些在乡镇有影响、群众基础扎实、老百姓信得过的同志能协助我院做好检察官联络站的工作。杨永平检察长对开展检察官联络站工作的意义和目标及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院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和部署上,以检察官工作联络站为平台,踏实为我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出自己的贡献。我院高度重视检察官工作联络站的工作,要求每位检察官主动深入农村、深入到农民群众中,把握农村社会治安基本状况、矛盾纠纷特点和涉农职务犯罪发案态势,了解农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增强服务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积极参加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平安乡村建设。依法打击危害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犯罪,维护农村经济发展秩序。加强对农民的司法保护,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举办这次联络员培训班,一是想把大家召集起来,互相认识一下;二是想让大家对检察机关的职责和联络站工作的开展有更明确的了解。

最后,政法委副书记凌长青代表区政法委做了讲话,他指出区委、区政府非常支持区检察院把检察官工作联络站的建设作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他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加强领导。二是加强检察官工作联络站工作制度建设。三是通过建立检察官工作联络站这种形式,更好地新农村建设服务。

在一片掌声中,开课典礼结束,培训班课程正式开始,联络员通过这次培训,对于检察机关的职能、工作有了深入了解,进一步明确了作为联络员的职责,为我院进一步做好检察官工作联络站的工作,延伸检察职能,服务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浅议县级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与新农村建设

浅议县级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与新农村建设

青龙满族自治县图书馆池宝侠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服务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国家公共事业的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服务则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重点阐述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义,提出延伸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统筹城乡公共图书馆发展,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在构成新的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农村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现状

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是重要的农村文化阵地。但是,目前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仍是较为薄弱的一环,农村很多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还未建立。已有设施设备落后、图书匮乏、经费不足、服务能力较低,农村书屋有待普及。从秦皇岛地区来看,截止2009年底,共有县、区级公共图书馆5个,各馆的有效服务面积全部低于国家规定的县级达标馆的标准。各馆的图书藏量也基本达不到达标馆的要求。全地区所有乡镇文化站中,无馆舍和馆舍破损严重的有110多个。乡镇文化站图书藏量低于500册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图书的占50%左右.从投入的城乡构成看,农村文化投入十分不足,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有很多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就是有也是微乎其微,远远不能满足基层读者对图书资料的需求。由此可见,农村图书馆不但数量缺少,而且发展也不均衡。农村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地区之间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差距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滞后的偏远内陆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城市居民是主要受益者,现有的公共财政体系,还是以城市为主。而农村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不断萎缩,农村图书馆建设情况复杂、服务存在诸多问题。

2、图书馆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2.1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责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而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于社会的公共事业机构,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却只服务于本馆附近的市民或本单位职工,图书馆为社会服务价值远远没有体现出来,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类图书馆应积极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去,搞好服务.体现自身的价值,是时代赋予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责任。

2.2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

1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门,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进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新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已是一项社会基本工程,公共图书馆应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2.3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有利于城乡文化的融合城乡居民之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文化素质的差异.对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存在分歧,形成了城乡文化之间的分裂。随着大量农民工涌人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如果城乡文化得不到很好的融合.将会引发尖锐的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图书馆是文化的宝库,是社会文化力的核心,对公众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具有潜移默化的规范和塑造作用。在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高对现代科技的接受能力、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无论是从物质生活上还是精神生活上逐步融人社会主流文化,消除城乡文化隔阂,把农村文化中的落后成分摒弃,把勤劳善良、纯朴厚道的农村文化精华与城市文化的现代文明相融合.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与发展。

目前,农村读者获取各种知识、信息,与其他读者相比明显不对称.这也是产生各种社会矛盾的一个因素。终身教育主要依靠图书馆,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维护信息和知识公平获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是公共图书馆应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3、延伸图书馆服务农村建设的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既是一项伟大光荣的历史任务,又是一项复杂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对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公民意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培养一大批既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图书馆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只有依靠农民,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村民树立起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思想观念,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育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优势和信息优势,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3.2制定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的的农民培训计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之一,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通过发展高效农业提高收入。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农民进行培训,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图书馆不仅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还具有培训的场所。各类图书馆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特长和优势,在充分考虑农民需要的基础上,制定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的的农民培训计划。例如.以社会科学为主的图书馆,可考虑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多做工作;以农业为主的图书馆,可考虑在培训农民农业新技术方面多做工作;以工业为主的图书馆.可考虑在培训农民变工人所需技能上多做工作。通过国家各种类型图书馆对农村人才多途径的培训和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出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农民,这样不仅可以为农村的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面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而且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确立

2创新、民主、和谐的理念.并能逐步提高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科学致富的能力。

3.3为农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信息化社会,我国农业信息化问题已经开始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农业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形势下,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用工需求等方面,不仅要了解国内市场行情还需要了解国际市场行情,但对于我国一家一户小生产的农民来说实在不可能做到。图书馆则可以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信息网络优势以及参考咨询优势,为农民提供生产信息、科技信息、致富信息以及城市用工信息等等全方位的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牵涉到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培植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培育新农民;发育新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调整城乡关系,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塑造农村新风貌,领导在工作决策中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图书馆可利用自己的优势收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种资料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

4、延伸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

4.1协调农村服务网络

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已很难满足。这就需要联合本地区、本行业,甚至跨系统、跨区域的多个图书情报机构服务联盟。建立既适应农村经济需求的特点,又能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个平台,建立以省图书馆为后盾,以市图书馆为中心,以县(区)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为前沿的农村服务网络。通过网络服务.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整体素质,使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步入良性循环,为农村经济服务工作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横向联合县级公共图书馆应扩大自身网络外延,在现行组织结构上,纵向可与各级公共图书馆(室)相通,横向要与科委、科协、各情报机构、当地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等部门联系、联网,共同服务于农村经济,为农民提供有特色的科技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网络。我县图书馆开展为农村服务工作采用的办法就是,以县图书馆为龙头,联合县各有关部门及乡镇文化站,同时通过县、乡政府号召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一些独具特色与优势的农民读书及科普宣传活动,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兴农战略目标的实现。

4.3举办农村实用技术信息发布会

信息发布会就是依托“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网络或当地的乡或镇,利用农民赶大集的形式,推广各类农村实用技术资料。对图书馆最新的科技文献资料进行开发、加工、整理,采取直观、易懂、简明实际的宣传形式发放给农民,其中还包括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科普挂图的展示,科普声像专题片的播放.专家现场技术指导等等。这种信息发布的宣传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民科技意识。

4.4促进农家书屋的发展.建立乡、村书刊流动站

农家书屋是最直接服务于农民的场所.各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对本馆有能力辐射到的镇、乡、村调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支持对象。依据资源情况.确定支持力度。设立相应的图书流动站与之配合,配备本馆利用率不高,且农民喜闻乐见、实用的优等图书资料,免费借阅给农民,并建立流动制度。帮助书屋培训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为农村服务要求务实,对图书定期更新,不断地拓宽服务领域。缓解基层图书馆购书难、读者看书难的问题。扩大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影响,使本地区图书馆馆藏文献最大限度发挥辐射作用。

4.5建立科技示范村、示范户

随着农村经济的日趋成熟,农民渴望获得知识信息。一条信息、一项技术使一方农民脱贫致富的事例时有见闻.从而使农民萌发了强烈的获取信息知识的愿望。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集散地,具有一定的优势.可通过基层图书馆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需求变化,建立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对其能提供针对性强的科技服务,并通过示范村、示范户对一个地区的生产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4.6编印农村科技专题资料,为农民代查科技服务课题

由于计算机网络在偏僻乡村普及较差,编印的资料仍然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图书馆应对乡、村需求资料进行实际调研,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料,有针对性地编印农村致富科技专题资料。通过信息发布会、送书下乡活动发放给农民,并建立长期联系,随时通过函、电等方式回答农民的问题,满足了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好评。总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延伸服务触角,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工作有新的突破.服务功能有新的拓展。进而壮大新农村图书馆事业,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邱茂伟: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社会责任探析 图书馆学刊2009(9)

田野: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途径图书馆学刊2009(10)

池宝侠青龙满族自治县图书馆03357862894qltushuguan@sina.com青龙满族自治县图书馆066500

第四篇:统战工作向基层延伸2012

统战工作向基层延伸

—— XXXX乡XXX村统战工作 我乡党委政府为切实推进“统战工作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县委统战部关于开展“统战工作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XX发﹝2012﹞7号),在县委统战工作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深入我乡XX村试点区域,发挥基层统战优势 ,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使我乡基层统战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新格局,为我乡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助力。

一、健全基层统战工作网络,完善基层统战机制。按照荥统发﹝2012﹞10号文精神,XXX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XX为组长,乡长XXX、党务副书记XX为副组长的基层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XXXXXXX。XXXX任XXX乡XXXX村基层统战工作联络员。基层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和精干、统一、高效的原则,建立由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村社干部参加、社会有关团体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县、乡、村三级统战网络,健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新型统战工作格局。

二、加强宣传舆论,营造新型基层统战工作氛围。

(一)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全乡7名少数民族代表、14名党外代表学习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工作范围和主要任务,为统战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县统战部副部

长刘国平的带领下,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主动联系县政协委员XXX和市政协委员XXX交流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为基层统战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同时在XXXX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向基层群众宣传新形势下的基层统战工作,让群众了解统一战线是特殊的群众工作。

(二)由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人员联络全乡非党人士,尤其是少数民族“头人”和地方“文化人”,每季度召开一次通气会,沟通交流,了解尊重我乡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统一意见,化解疑难,并通过他们引导带动一方人员思想,安居乐业,风清气正,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三、在XXXX村开展“统战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各项活动。

(一)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和李国锦同志(县委统战部委派其担任我乡XXXX村基层统战工作联络员)到辖区各企业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由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中间协调,企业与所在村党支部进行双向结对帮扶,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二)组织实用技术培训,促进产业结构转变,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根据XXXX村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鼓励XXXX村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和猕猴桃种植。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多次

与XXXX村负责人交流,为茶农免费聘请茶叶专家到XXXX村三组茶叶基地讲解茶叶种植技术,并先后多次协助乡政府和村两委到名山县实地考察、调运、推广无性系良种茶的种植。XXXX村无性系良种茶种植从2002年的个位亩数发展到今天1500余亩的茶叶基地,茶农的经济收入呈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态势。

2、因土质、气候猕猴桃种植也在XXXX村五组异军突起。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深入XXXX村五组328亩的猕猴桃基地,与桃农聊家常,交流猕猴桃的种植方法,得知桃农对猕猴桃的种植技术不慎了解后,及时反映给乡党委政府,协助组织举办猕猴桃实用技术培训会,让桃农对猕猴桃的除草、修枝、打药等管理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猕猴桃的收益如同茶叶收益一样不可小觑。乡党委统战工作触角深入基层,发挥其优势,进一步深化XXXX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走访XXXX村民族聚居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1、XXXX村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全村总人口1355人,少数民族652人,彝族同胞为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刘国平在乡基层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的陪同下,走访XXXX村少数民族聚居区。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妥善处理因民族宗教引发的矛盾,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的稳定。在对全对民族工作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

2、转变少数民族“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动员少数民族家长让适龄女孩都免费到XXXX乡双语寄宿制小学就读。在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到校读书的路途远,往返学校都靠步行的情况后,乡统战工作小组及时向乡党委反映此事,与XXXX乡中心小学的负责人联系,交流沟通,免费让少数民族学生寄宿、学习。现位于XXXX村的XXXX乡双语寄宿制小学有少数民族学生119名。

3、“党建带团建”取得新突破。乡党委为扎实推进“统战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工作,组织全乡非党代表14名和少数民族代表7名与市县公安局团委30余名民警在XXXX乡双语寄宿制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团日活动,向留守儿童、困难学生捐赠了一批书籍、书包、棉被,召开了座谈会进行了慰问和工作交流探讨。团建工作得到拓展,下一代得到实惠,健康快乐成长。

我乡党委按照全县统战工作逐步向基层延伸的试点工作部署,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把统战工作与党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等项工作结合起来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切实推进我乡XXXX村统战基层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今后,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们会一如既往地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将统战工作“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根本任务完成。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协调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建设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的集中体现。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的3个中央1号文件和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主要体现为“五个基本”:一是提出了“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二是明确了“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三是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四是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五是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些新政策、新举措既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又是建设新农村的实现途径和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是“五个统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必然的选择,通过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至关重要。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从京郊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当前出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增收的潜力;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增收途径;推进山区建设和发展,增强生态涵养功能。

1、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2、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3、加快推进山区建设与发展

(二)坚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加强村镇建设和环境整治

1、加大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力度

2、加大农村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

3、加大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养塑造新型农民,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建立长效、稳定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杂费和书本费,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发展适合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规划建设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农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和救助条件。初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农村人口,鼓励医院对口支援农村。继续实施基层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读书益民工程和文化对口支援活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发展动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加大改革放活的力度,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1、推进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开展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和试点工作,提高乡镇服务能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和途径,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研究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加大补贴力度。研究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加大审计监察力度,确保补助直接到村。

2、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实物补偿”、“留地安置”制度。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和农民宅基地置换办法,加快制定旧村改造节约土地和废弃地整理土地的使用和指标置换办法。

3、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近郊区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远郊区县要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搞好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支持、参与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政策,健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机制,加快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4、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鼓励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给农民的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力争到2010年,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普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入组织的农户占全市从事一产农户的60%以上;7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农民通过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收入有明显提高。

(五)坚持以构建和谐村镇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使先进性教育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提高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能力、教育引导能力和服务协调能力,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建设新农村。深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和谐村镇建设,保持农村的稳定。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三、逐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

机制创新既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撑,又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健康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重点要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推进机制、管理机制、参与机制和治理机制。

(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结合北京实际,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进一步树立“反哺”意识,努力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产品分配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市级财政要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对农民自主投资投劳建设的项目,对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等鼓励推广的项目,应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购买服务等办法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坚持和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业和农村工作主管部门的职责,也是全市各职能部门共同的重要责任。各部门都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工作指导、资金安排、政策支持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为新农村建设出实招、使实劲、办实事。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整合政策、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统筹村镇规划,联合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举措,确保工程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群众受益一个。市级资金与区县新农村建设资金要统筹联动,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率。坚持政府投资与人力资本联动,实现“资金随着人才走、资金随着机制走、资金随着管理走”。

(三)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管理机制

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项目面广、量大、单体规模较小,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要研究制定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的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及时实施。完善新农村建设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各区县要做好基础工作,完善新农村建设项目储备库。

(四)建立全社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建立新农村建设信息平台,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规划、计划和项目信息。探索奖励机制和办法,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好首都信息、技术、人才和区位等方面的特有优势,鼓励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与乡村结对帮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五)健全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治理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围绕经济工作,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开展“三级联创”工作,激发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示范引领、帮扶带动、凝聚群众。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通过开展道德、普法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认真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从京郊“三农”发展的实际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把握关键点。

1、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调动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新农村建设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正确处理政府扶持与农民自力更生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做到要民主商议而不强迫命令,引导扶持而不包办代替。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统一标准,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针对农村特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合理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切”从主观出发。也就是,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否的标准是农民的满意度;衡量各级干部领导新农村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准是农民的参与度。

3、创新体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

建设新农村,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使农民成为创造财富、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大“放活”的力度,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机制。要进一步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土地流转;要加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城乡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均衡发展;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培训、就业、保障联动的服务机制,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条件;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广大农民所办的一件好事、实事。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把握好三个问题,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切实解决农民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1、社会力量参与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如何发挥首都优势,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是确保新农村建设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推进,针对首都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如何按照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共建新农村,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2、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多、小、特色各异等特点,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直接影响项目进展和效果。新农村项目,必须符合规划,并经村民同意,经镇乡审核后,上报区各有关部门。对需要审批的项目,区级主管部门应按照简化审批手续的原则尽快给予审批,需要市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审批工作。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镇村做好建设项目的编制工作,按照市主管部门的项目申报要求,需要打捆包装的项目由区主管部门负责完成。

3、完善工作思路与方案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推进方式和方法各异,各区县、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20字”方针,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处理好尊重客观实际与适应超前的关系,做到统筹规划,逐项建设;长远规划,分步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注重质量,优质建设;总结经验,稳步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避免走弯路,造成大的浪费。

下载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将德育课堂向课外延伸的实践与思考

    将德育课程向课外延伸的实践与思考九江市庐山区海会中心小学周振洪 0792-8792287【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在编排上和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伴随着新课改,本课程面向儿童的......

    平安县新农村建设将致力解决

    平安县新农村建设将致力解决“三大难” 平安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百村示范”......

    小组合作学习向课外延伸

    小组合作学习向课外延伸的方案 问题聚焦: 通过我的了解,现在农村学生家长的辅导能力越来越低,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新教材的变化,融入了许多的开放性内容,家长辅导学生的难度......

    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摘 要: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中的重要内容,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对各级党员党委进行严格管制,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是对该项工作的切......

    浅谈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定稿)

    浅谈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 浅谈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2007-02-02 21:55:45内容提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具有高度的自主权。企业要生存要......

    彝良县向家湾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整理

    彝良县向家湾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整理 彝良县洛泽河镇龙潭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位于乌蒙山麓滇黔两省交界处,这里背靠大山,环境清新,山明水秀,民风淳朴。辖30个村民小组,向家湾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

    通山县新农村建设工作 “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和未来五年工作规划 2007年以来,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

    新农村建设(汇编)

    【字体:大 中 门及直属商会 小 】 湖南省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0-08-11 湖南省工商联 2006年初,湖南省工商联、省光彩会开始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