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将德育课堂向课外延伸的实践与思考
将德育课程向课外延伸的实践与思考
九江市庐山区海会中心小学周振洪
0792-8792287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在编排上和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伴随着新课改,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教学将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具体的教学途径有课堂教学、班队活动、校外实践活动和家庭生活。
【关键词】新课程品德教学延伸
【正文】
思品课当前仍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为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进而逐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传统思品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我们身边经常出现一些“课堂说理头头是道,课外表现总是老套”的学生。人们对思品教学也有许多片面看法。确实,该科目在原编排上和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1、教材不能做到针对各地学生的实际,其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有的甚至不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及思维水平。
2、教材往往以德育或道德规范为形式来呈现,强调严密的知识体系结构,课堂设计往往采取了知识类课程的形式。学生自主参与学 1
习的时空不够,忽视在这一过程中的学生个体的内心体验。
3、教学方法陈旧单调,只停留在单纯的道理说教和行为分析,重知轻行,儿童道德的学习在事不关己的讨论中,在冷眼旁观中进行,忽视课程内容的社会性、实践性和活动性,使学习与社会生活脱离,学与用分离。
4、很多教师过分拘泥于教材,缺少与其它德育教育途径的密切配合。
二、新课程的品德教学。
新一轮课改中,该科目作了较大的调整,翻开教材,就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着课改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社会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生存能力打下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标准》中同时指出:“学校应注意品德与生活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对此,思品教学必须突出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生成的重要特点,开放教学内容和时空,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结合点,多途径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德育实践,使学生在各种情境活动中得到教育和发展。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教学将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下面就简单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课堂教学。
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以达到引发学生积极体验,促进道德的内化和发展。
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发学生对具体事物的直觉体验。新课程倡导师生平等,只有建立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学生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就是学生情感的真实体验,也是产生道德内化的基本前提。如在教学《我爱我家》时,通过与学生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家,使学生在对话中进一步体验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心,有效地进行了热爱家庭、尊敬父母等美德教育。
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一些模拟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假设的情境中进行模仿,如扮演小交警、模拟待客活动等。这些活动易使学生进入角色,从而产生特定的情感体验,加深了理解,促进了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如《规则有什么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模拟小交警指挥车辆和行人,这样更好地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受到了生活中要遵守规则,努力和规则交朋友的公德教育。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媒体辅助手段,拉近时空距离,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教学《我们的学校》,通过媒体对学校的今昔对比,学校的历史、学校曾取得的骄人成绩等展示,使学生热爱学校,努力为校增光的情感油然而生。
2、班队活动。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时间少,学生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
习惯,更需重视课后的延伸,我们可以根据品德课的内容,与班队活动结合,经常性地开展一些主题活动,使学生的品德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得到升华。如我校注重学生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上学期初就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了新《守则》、新《规范》的学习与竞赛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对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懂得了遵守的必要性。
我校还结合传统节日的有利契机,经常性地开展一些主题队会活动,对学生开展优良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去年国庆节前昔,在各班队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精心组织下,我校成功举办了“迎国庆民族精神代代传”文艺汇演,使同学们受到了一次传承民族精神的良好教育;每年重阳节,我校都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为老人服务;每年清明节,又组织学生去烈士墓祭扫等等。
3、校外实践活动。
除了在课堂学习、校内训练外,教师还必须积极开拓各种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走出校外,走向生活,回归社会,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使德育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
我们曾组织学生对家乡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日益完善的道路交通、不断改善的居民生活、外来投资建厂的喜人场景等进行调查了解,使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自豪之感,以及长大后立志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决心。
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也是思品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组织学生清扫街道每学期至少两次,在活动中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环保意识。
在我镇辖区内,有闻名遐迩的庐山三叠泉,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白鹿书院,我们充分开拓课程资源,利用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
4、家庭生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美国历史上,曾有过家喻户晓的两大家族:著名的哲学家爱德华,他的八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和一位总统;臭名昭著的酒鬼赌徒朱克,他的八代子孙中有300多个乞丐,7个杀人犯和60多个诈骗犯、盗窃犯。这当然不能说是“血统论”,但说明父母对孩子施以什么样的教育和影响,常常决定了下一代的生活道路。我国素有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孟母三迁”、“三娘教子”等脍炙人口的佳话,表现了“以德立教”、“仁义为先”的思想,也就是把培养人的优良思想道德和品行操守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走进21世纪,我们家庭教育除了继承优良传统外,还要重视对孩子竞争意识、创新精神、自立能力以及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培养。
既然家庭教育有如此重要,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布置学生在家里体验某个角色,或要父母带孩子去体验某种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在和父母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教学《家里来了客人》一课,教师先在课堂教学中请学生回忆平时父母是如何接人待客的,再通过课堂模拟训练,让学生掌握系列动作和有关礼貌用语的要领后,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实践体验。
三、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课程实施需要良好的大环境,需要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否则会
直接地影响实施的质量,甚至挫伤儿童的热情,消减教师们探索新课程的积极性。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宣传工作,动员社会各界来关心、了解、支持新课程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课程实施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不断地学习课改新理念;应不拘泥于教材,灵活地变动或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主题,扩展教材;教学中不要直接讲授知识或罗列事实答案,要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重视学生的直接体验、亲身感受;应确立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有创意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个性地思考。在教师的努力下,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下,我相信该科目的实施一定会顺利进行,儿童在知识与技能、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一定能取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书籍】《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向课外延伸
小组合作学习向课外延伸的方案
问题聚焦:
通过我的了解,现在农村学生家长的辅导能力越来越低,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新教材的变化,融入了许多的开放性内容,家长辅导学生的难度加大了;二是个别家长教育方法不当,不能深入辅导孩子的学习;三是部分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负责他们的都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年岁较大,无法辅导。从年级来看,三、四年级家长辅导状况是基本不行,五、六年级家长能辅导学生的是没有几个;从学科来讲,英语学科,能辅导学生的家长没有几个。从整体上看,家长的辅导已经严重落后于课堂改革的步伐。如何填补农村家长辅导学生的空白呢?
主要做法:
既然有些家长不行,教师的课外辅导也有局限性,那就剩学生这一块了,何不把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辅导问题呢?
我将本班25人,分为5个组,其中庙川5个人为一组,南关村和西关村从东到西分为4个组,每个组5个人,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当组长,负责组员作业与预习的辅导,辅导地点每家一天,要求家长在轮到自己家的时候,必须在家监督;要求学生每天放学一起走,到复习地点去做作业与预习,学生自主完成,遇到难题学生共同合作探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组长记下,到学校问老师,这样就把小组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了。
取得收获:
1.我的做法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因为学生放学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习了,家长再也不用因为学生到家看电视不做作业而烦恼生气了;也不必辅导学生做作业和预习,十分省心,因为不仅有组长的监督,还有学习地点家长的监督。
2.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一是学生到学生家里学习的时候,家长都准备一些小吃和水果,学生们十分愿意,正如一位学生说:“一起学习还能解馋!真好!”;二是有些学生不是不想完成作业,而是不会,通过合作学习,会做了,脱离了完不成作业的学生行列。
3.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现在学生放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作业和预习,他们都有了“早点回家”的欲望,做题速度比以前明显加快,许多同学改变了“磨蹭”的坏毛病,“忘记作业”、“不做作业”、“做不完作业”的现象明显下降,作业质量较高。
4.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知识情况,有利于教师的查漏补缺。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优帮差”活动,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组长的反馈,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难题和不会的题,教师由此可以进行集中讲解和个别辅导,及时查漏补缺。
第三篇: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
文章标题: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世界各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验,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做法。韩国从1970年开始开展新村运动,并于1974年将新村运动向城市的各个领域延伸,走出了一条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其做法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在城市广泛开展新村运动
建设新农村,绝非把农民留在农村搞现代化。如果大多数人口滞留在农村,农村和农业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发展,农民生活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将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韩国新村运动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着力改善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关键是快速稳妥地向城市转移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1970年韩国新村运动开始时,农业人口的比重高达50%,到1975年急剧下降为37.15%,到1985年又下降为20.19%,现在为7%。也就是说,韩国仅用了约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才完成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而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和社会动荡。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在城市及其工厂、学校等广泛开展新村运动,是韩国顺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较快融入现代城市社会的重要原因。韩国新村运动从1974年开始进入城市,在工厂、学校等各个领域普遍开展。新村运动本来是解决农村问题的,为什么会进入城市乃至全国各个领域呢?因为随着新村运动的深入开展,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就业、谋生,这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由此必然给农民自身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在城市及其各个单位开展新村运动加以解决。
城市的新村运动从精神秩序、行动秩序和环境秩序这三大秩序建设开始,避免了农民进城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精神秩序建设,是指通过强化邻里之间的和睦意识和继承传统伦理的忠孝思想等内容增强整体意识;行动秩序建设,是指强调遵守道路秩序、公共道德等;环境秩序建设,是指注重搞好自己家和单位门前的卫生、整理街道环境、绿化城市等。在工作单位开展新村运动,旨在使员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上贡献一份力量;通过整理单位环境,使员工产生整体意识,推动单位发展。工厂的新村运动打出了“把员工当作一家人,把工厂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的口号,开展“第二家庭”运动,促进劳资双方同心协力,降低成本、改善品质、节约资源,改善工作环境,增加福利设施,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学校的新村运动致力于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教育所有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未来的社会主人――学习和具备新村运动所倡导的自强自立精神。城市新村运动的开展,造就了大批道德和文化素质较高的城市居民,解决了进城农民遇到的一些问题,避免了农民进城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可能给城市以及工厂、学校等带来的问题。这样,农民进城不但没有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而使城乡更加文明和谐、社会更加奋发向上。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空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实行以城市为中心、以集聚效益为目的的经济区域综合发展战略。在经济、技术和交通设施比较发达的汉城(今首尔)―釜山铁路沿线的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就业;70年代,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形成了以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区,为进一步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巨大空间;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韩国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但实行的仍然是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西海岸和东南沿海)经济增长模式。后来,大城市人口又向周边小城镇分散,形成了多个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大大加快了农村人口转移进程。
国民素质迅速提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了必要条件。韩国战后多数年份教育经费的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文盲率从1945年的78%下降到1990年的3.7%。国民素质迅速提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市创造了必要条件。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平稳顺畅转移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启示我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特别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性措施,其中特别应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网络群带,为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
动力创造条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有着深刻的内涵。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城镇化应重视发展小城镇,但又不能片面、孤立地发展小城镇,而必须走以大带小、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来说,实践证明,我国农村人口并没有大量转移到小城镇。2001年,全国小城镇吸纳的农村劳
动力占转移总量的8.7%,而大中城市所占比例高达51.1%。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规模扩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往往位于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周边。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韩国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三大城镇化网络群:一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是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是以北京和天津等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这三大城镇网络群,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带动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形成更多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网络群带,应该成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将新农村建设延伸到城市,让农民工和谐入“市”。韩国在城市开展的新村运动,不仅解决了进城农民自身及其给城市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而且协调了城乡、工农关系。这启示我们,将新农村建设延伸到城市,让农民工和谐入“市”,是建设新农村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进入城市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民工与城市的接触越来越深,他们自身的不适应以及与此相关的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日益显现,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由农村延伸到城市显得越来越必要。当前,在城市开展新农村建设,首先,应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的组织联系和信息沟通,提高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其次,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统筹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学校教育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第三,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缓解与农民工相关的市政管理、社会秩序、公共道德等方面的压力和矛盾。第四,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文明素质和就业技能,转变城市居民观念,使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共建和谐社会。
《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
第四篇:让德育向校外延伸 2014.3
让德育向校外延伸
——开创学校德育品牌工作新途径的尝试
安徽省寿县寿春中学
(2014年3月6日)
淝水之滨,八公山下,有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安徽省寿县寿春中学座落在这座名城的怀抱里。学校占地4.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40名,教职工171人。学校的突出特点概括为“三新”,即:硬件设施新;人员队伍新;办学理念新。特别是在拓宽育人渠道,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初显成效。
一、基本概况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文明创建的核心。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文明创建领导组”,制定了《寿春中学文明创建实施方案》、《班级工作量化考核细则》等。特别是青少年团队组织自成立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在教育青少年儿童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我们遵循“五大原则”,即:
1、实践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社会化原则;
4、激励性原则;
5、本土性原则。
二、主要做法
经过长时间的理论探讨和准备,我们以“围绕少科院在行动,提高儿童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开拓文明创建新途径,寻求团队工作新的支撑点和生长点,开创德育品牌工作社会化的新格局。
(一)构建校外组织网络,创新校外组织形式。学校首先打破年级界限,成立寿春中学少科院,下辖三个兴趣小组:防震减灾兴趣小组、1
天文观测兴趣小组、机器人足球兴趣小组。借“手拉手,走进社会大课堂”夏令营之机,我们在八公山森林公园、寿县气象局、寿县博物馆、孙叔敖纪念馆、小甸烈士陵园等建立教育基地。其次,我们还根据校外基地各自不同的性质特点,分别建构不同的团队组织形式。如:“科技团队”、“志愿者团队”、“考察团队”等;所有组织都做到有挂牌命名仪式,有专人负责,有考察报告和论文。
(二)构建校外辅导网络,创新校外培训形式。在各基地建立了“寿春中学校外活动辅导站”,具体负责管理协调和指导团队开展活动。平时我们聘请居委会干部、关工委、离退休教师等,担任技能辅导员、心理辅导员以及一次性活动辅导员等,形成了较好的校外辅导网络。
(三)构建校外活动系列,创新校外活动形式。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爱好,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外系列活动。
1、“模拟式”体验活动。我们在校外基地开展“一日交警”、“小讲解团”、“小记者团”和“少年模拟法庭”等活动,通过这种“模拟式”体验活动的开展,学生们了解了各个劳动岗位的光荣和艰辛,创造的价值与快乐,了解了这些社会角色的意义及职业要求,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思想与情感基础。
2、“服务式”体验活动,培养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每逢双休日,学生们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可以开展清洁公共场所,清理乱张贴,保护景点文物等各种活动。不仅增长了技能,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劳动者的辛劳,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
3、“咨询式”体验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耐挫能力和健康心理。我们通过“心理健康咨询站”和“知心信箱”。解决他们的心理忧虑,同时通过每周三的“知心话廊”和“谐之声广播”,进行集体辅导,使更多的学生受到了教育与疏导。
4、“假日式”体验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双休日俱乐部”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图书室”,图书室的成立为团员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此外,团队在教育基地的宣传栏上,开辟的法制、家教、儿童心理生活常识等诸多专栏,为德育基地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既美化了环境,又向居民宣传了现代化文明意识,倡导了社会文明新风。
(四)与各类争章相结合,努力构建校外教育基地的激励机制。根据校外基地的特点和体验活动的内容,我们设置了“国防小卫士章”、“社会考察章”、“法制章”、“心理章”等特色章目,并制定了争章细则,使他们在争章的同时,逐步将体验内化成品质,外显为行为,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的娱乐性、积极性、创造性。
(五)与构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相结合,彰显其特色,做到三个贴近。
第一、贴近学生。按照防震减灾学校“教育一个学生”的工作思路,学校始终围绕“贴近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第二、贴近家庭。为达到防震减灾教育“影响一个家庭”的目的,学校创新宣传教育方法,利用家长学校为载体进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第三、贴近社会。每年都在“科技活动周”、“学校安全日” “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时间,向社会大众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发放地震科普资料,并就如何识别地震谣言等地震知识向市民讲解。
三、初显成效
1、增强了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生在活动中不断锻炼提升了自己,也擦亮了学校的德育品牌,取得丰硕成果。两年来,活动内容围绕文明创建涉及禁毒、敬老
尊老、保护古城、绿化家园等;开展4次校外德育基地挂牌-县博物馆、小甸烈士陵园、孔庙、孙叔敖纪念馆;参加了6次“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演讲、征文)和校外文艺演出,均获得优异成绩和一致好评。
2、提高了团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校先后共培训了500多名志愿者,每到节假日他们会走上街头,进行宣传、服务等活动,可以说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深受人们的好评,有108名志愿者被评为 “志愿者标兵”。
3、学校少科院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专家学者和王玉宝、何胜芳、王炳君老师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组织开展 “户外阳光科技行”活动,组织考察寿县气象台、古城墙等科普场所,形成考察论文三百二十余篇。学生深切体会了“做中学”的乐趣。
几年来获得的奖项和成就:
2010年荣获“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先进集体”。2010年权静雅同学及其父母代表安徽省组团参加“全国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中部赛区复赛”并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2011年朱婧仪创作的《古城新年》荣获“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初中组一等奖”;洪昊文、杨帆荣获安徽省第十一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足球项目一等奖.。2012年6月李洁同学荣获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一等奖。2013年3月,学校有60名学生荣获国家级读书奖。2013年陈光耀同学荣获“六安市十佳美德少年”称号。2014年3月美德少年陈光耀所在的班级荣获校园里的“雷锋班”称号,班级的事迹分别在2014年3月5日的《皖西日报》、《安徽日报》刊出。我校的科普教育、德育教育已得到六安市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2011年市政府下文把我校的科普教育推广到全市的各中小学。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先进单位”、寿春中学“青年志愿者阳光服务社”荣获2011年第三季全省“我最感动的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全省教育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模范职工之家”、“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安徽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安徽省第九届文明单位”“六安市第五、第六届文明单位”、“六安市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六安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实验基地、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安徽省少年科学分院、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寿春中学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勉务实的创业精神,与时俱进,摸索特色办学之路,为打造寿春中学名校形象不懈努力!
第五篇:生态课堂实践与思考
构建我校生态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流村中心北流小学
一、“生态课堂”的认识 前言:
2015年8月30日,学校围绕:“生态育人”办学特色开启了理念为“建教育生态筑绿色梦想”的创建生态课堂教学活动之旅。我校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实践有了一些实践经验,现与同事分享,也期待着大家对此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尽快修缮、我也期待着听到大家的做法。
上学期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听专家同行讲科研讲经验进课堂,提升研究能力;和名师同行同上课,学习生态课堂”。在上一学期,除了听专家讲座外,每一名任课教师还走进延庆四小听课,交流课堂教学艺术并在12月份进行了师徒晒课、三校晒课。第二学期围绕生态课堂,围绕培养健康、自信、乐学的追梦少年,围绕平等、尊重、互助、共生的核心价值观,围绕三分钟演讲我们开始了大胆探索。借此契机,我想谈谈个人对于“生态课堂”的一些粗浅认识,与老师们探讨、交流,希望能引发大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艰难的莫过于“课堂教学改革”。新课改提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理念之后,广大一线教师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是“生态课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5-2016学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指出:优化教与学方式努力构建生态课堂。1生态课堂要体现快乐。2生态课堂要体现平等。3生态课堂要体现尊重。4生态课堂要体现宽容。5生态课堂要体现批判性思维。读懂儿童,努力构建生态课堂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工作方向与目标重点。我的理解是:“生本”是起点;“生长”是过程;“生机”是目标。首先,“生态课堂”应该根植于“生本”。
“以生为本”、“尊重学情”要求我们不仅要挂在嘴边、写在文中,更要真能做到“蹲下来”倾听学生心声。
生态课堂首先应该是“生本课堂”。农民在播种之前,必须先全面了解土壤、气候、种子等各方面的条件,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丰收。同样,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之前,也应该以一种平等者的姿态走近学生,充分地、真正地了解他们的喜好、困惑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尊重学情”的,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其次,“生态课堂”应该着眼于“生长”。
余文森教授曾经把“有效教学”归纳为三个要素:速度(减少时间的“成本”,即轻负)、收益(增进成果的“收获”,即高效)、安全(强化学习的体验,即长效)。尤其是最后一个要素“长效”,实质上与“生态课堂”所追求的是一致的。所有事物的“生长”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态课堂”也是一样,它致力于师生共同的、可持续的发展和成长。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可以“长效”,我们应该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体验的强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小学阶段学好各门课程,还可以把这些方法、能力和素养带到高中、大学,甚至带到工作、生活中去,受用一辈子。
与学生同步发展的,还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所谓“教学相长”,只要我们能长期坚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评价„„我们一定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所成就。
最后,“生态课堂”还应该以“生机”为终极目标。
所有的教育,都是以“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具体地说,就是我们的学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还应该成为学生的价值引领牌、精神导向标,为他们的未来人生奠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们在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
为了更能让一线教师的理解我将上海师范大学郑杰教授整理出的把握“生态型课堂”的主要元素介绍给老师们:
1、生态里有无数个物种。意为:进入课堂,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之间存在很多差异性:性别差异、家庭环境差异、个性差异、学习风格差异、智力差异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陈晓聪
2、生态里找不到一个花盆。
意为:“花盆”是束缚学生发展的障碍,老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小学科”,要有“大视野”。
3、生态里,每一个物种都是自组织的。
意为:最适合的教学是最好的,低效源于适得其反。老师要从“行为理论”的五个方面:“暗示、提示、明示、强化、惩戒”,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4、生态里物竞天择。
意为:追求卓越才有未来。教师要利用积极的暗示,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5、生态里都是共生的、群聚的。
意为:合作学习,应该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我们的实践研究重点
6、生态是有节律的。
一个学期的节律:学生第一次低潮期,一般在开学后的第六周,期末考试之后的第六周,出现第二次低潮期,这种节律被称之为“第六周现象”依据学生施教。
一堂课也有节律,一天的不同时间段,人的节律也各有不同,教师要有所掌握和了解。
7、生态环境很优美。
校长从“课堂学习环境的十个研究”,告诉教师要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
8、生态似乎是张无形的手,无处不在,却无处在。
校长从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期,引导老师要消除“职业倦怠期”,彰显教师“人格魅力”,做“生命化和智慧型老师”。
今后几年或者更长时间我校的教学研究目标为和教师一起在学习分享中共同打造“生态型课堂”,营造期待中的“理想型课堂”。
二、生态课堂的实践
一、大胆实践,找准构建生态课堂的途径。在明确了生态课堂的内涵之后,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召开本校研讨会,梳理了桎梏教学发展的无效问题,调整思路.从一个途径着手构建生态课堂.面对问题沉住气找方法。
(一)改革备课,突出教研,重新建构生态课堂的教学内容强化备课要求,课堂设计要在以下几点下功夫:(1)课前学生要研究什么.(2)课堂小组如何交流.(3)在学生探究中如何点拔学生思维.4)哪些地方需要教师讲,怎样讲.(5)练习的设计上要分基本题--变式题--综合题,如何设置.倡导教研组集体备课,用心研读和揣摩教材,立足于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每个部分的地位与作用,准确定位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把教学内容以关键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找准课堂的切人点.要树立大的课程观,着力于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渗透.同时要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唯有”水涨”才能”船高”.(二)典型引领,分层递进。加大生态课堂构建的引领力度,任何发展应该在充分尊重教师的基础上来进行, 不能拿着我们先进的教学方式强加给所有老师.根据学校现状,我们采取”典型引领,分层递进”的方式,促使老师不断研究实践.先锋引领“周福军引领”李萌老师接力,除加强学生语言表达和学习常规培训外,在1-6年级的班级中,自主申报了3 个班级作为课改”典型班级”,充分尊重了教师的自主发展.选派校干和骨干教师参加学校每星期研讨,利用新鲜的理念跟老师们共享,出示“生本实验课”,典型班级的老师们更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形成了不断实践,不断超越的课改氛围.聘请了市区教研室老师为全校教师做了”开放式六步法教育理论讲座”, 更深层次的改变了固有的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有力的推动了生态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为构建生态课堂比较出色的几位教师录制了教学片断,展示学生合作探究和交流碰撞的精彩, 将这些视频在各个班级巡回播放.给教师,特别是其他学生以启迪.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就会以最快的方式方法去模仿,甚至是超越.
(三)过关检查,注重评价,加大生态课堂的普及力度我们组成了”生态课堂评价小组”,采取”听,查, 访,看,结”的方式,首先对于典型班级的课堂进行了诊断.”听”--进课堂听课,听教师调控课堂是否大气;”查”--查教师教案,作业布置及批阅.”访”--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看”--一看学生课堂表现等学习状况:”结”--及时评课反馈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课堂是否过关,定位评选校级教学能手的必要指标.(四)优化合作,提高效能,建构生态课堂的组织形式我们在不同的年级均针对学生的各项学习习惯做了一定培养,在生态课堂理念的支持下,我们又加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在培养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技术的掌握。分组时用进行教师培训。汇报时用轮流说的方式进行训练学生交流时用三步采访法进行指导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高萍老师为我们进行课堂诊断时说:
(五)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寻求构建生态课堂的社会支持我们有效利用全校学生家长会,分别由学校和老师分层对家长宣讲了”构建生态课堂”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广角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特别是对于孩子的”课前小研究”要予以指导,要给孩子搭建在家尝试当小老师的平台,提升孩子的交流能力,心理素质和整体水平.家长也给予我们最大限度的支持,很多学生在这样新型的学习方式中,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也感受到自己探求知识所获得的远比教师的讲授要深刻的多.我们还开展了“课改问卷调查”,家长同志们非常赞同我们的课堂改革,有的还将辅导孩子好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全校家长.教学改革在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中逐渐走向成熟.
二、借力研究构建模式。构建生态课堂的”开放式教学六步法” 在以上多途径构建生态课堂的基础上,我们总结构建出符合本校特色的绿色课堂”六步教学法”,即创设问题情境--问题呈现—小组组探究--全班展示--教师提升--拓展应用.
(一)课前研究。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自己通过书籍,网络,咨询请教他人等收集有关资料,或按照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或动手制作课件,准备课上运用.同时要求学生在自学时要思考看懂了什么,可以设计问题考大家,谁提出的问题深刻谁学得好.(二)问题呈现。
通过学生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可以重点在学生中梳理出关键的问题,呈现出来.(三)小组探究。
针对前一环节呈现的问题,小组组进行探究学习, 教师要参与每一个小组的探究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进程并给与必要的帮助指导.(四)全班展示。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研究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各小组要自己主持讲解,组内互相补充其他小组进行质疑和辩论,共同完善,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卡干结构(五)教师提升.针对重难点的地方,教师还要注意提升,起到课堂画龙点睛的作用.(六)拓展应用.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我总出的”六步教学法”不是想限制教师的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创新.关键要启发 群体异见,关注个体创见,真真正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三、生态课堂实践中的收获
1明确了一个认识,找到了一个定位。我是谁,在课堂改革的急剧变化之中我要做什么?成年人的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从概念开始的,一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大堆问题且都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不解决会使课改信心受阻,回到传统教育的老路上。所以我们要一起研究编组技术、合作结构技术、班级管理技术、小组评价技术。并将这些技术与本地生态育人教育,与魅力流村文化与当地学生完美结合,是我们的生态课堂模式本土化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大团队理念。咨询人员陆淑芳谷天虎王晓燊
2整理出一套材料。1合作学习的99个小贴士。例如:小组合作时怎么做不要做什么?尊重师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存档评价是指教育系列化。2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使用手册外出小组化。卡甘合作中心卡甘合作中心电子书籍。一套专家:郑杰、王钰成、卡甘。3一套技术分组技术。交流技术汇报技术。4小组合作学习实用箱。实用技术指导手册、分组牌、抽签筒、白板8块、签字笔红黑、8支彩笔、红绿灯、扑克牌2副。
3拟定了一个名师计划。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一点思考,愿意在实践中借签到更多的经验在课堂改革中让我们学校有名课程名师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名学生。
四、生态课堂中的困惑
1、教师缺乏体验性合作培训。
2、学生训练时间很难把握。3、12年级也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此时不宜迟,越早越好,而且勤习多练才能更持久。
4、立人字课与生态课堂关系的把握。怎样整合系统设计整体安排。
14名教师。成为名师,为什么不
文|郑杰(著名学校管理咨询专家、教师培训专家、自由教育者)
学校为什么要成为名校,原因之一是因为学校必须有目标,才能充满活力。而对我们这样一所普通学校来说,成为名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以前我们校以“薄弱”著称,将来我们要以“优质”闻名。成为名校代表了学校的志气和尊严。
学校凭什么出名?我想以下四种对象有助于学校成为名校:1.名校长,2.名课程(或名项目),3.名教师,4.名学生。我考察了一些中国名校,一部分名校是因为校名的历史性贡献,一部分是靠着培养出的人才。对我们学校来说,在现阶段,也许在我这个校长已经出了一点名之后,要寄希望于“名课程”和“名教师”为学校出名了。名课程与名师其实是高度相关的,教师致力于课程改进与新课程开发取得成果而成为名师,名师打造了学校的高质量特色,充分反映学校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成为名课程。名师与名课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那什么样的教师能够是名师呢?
成为名师首先是要能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那些通过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增强学生学习强度、侵占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从事其他活动的空间求得的质量不是真正的质量。也就是说,质量与效益是一对双胞胎,当我们考察质量时,必须同时关注效益,要分析达到现有的质量水平我们付出了多大的成本,我们付出这些成本值不值,还要分析学生是否为达到质量标准付出了过于高昂的代价,他们的基本权利和身心健康有没有受到伤害。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考察,名师就是让学生花费很低的成本,却取得很大发展的教师。
成为名师关键是要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名师是“凤毛麟角”,其稀缺性可想而知。在学校里,有三种人不可替代:一是学科教学专家,二是德育专家,三是课程专家。专家就是在某一领域内钻研得很深的那类人,自然就不可多得,不可替代。
什么是学科教学专家?有两类:一类是对教学中某一内容的把握与处理极有深度,比如语文学科,你专门研究作文教学,形成了一整套的作文教学体系,别人遇到作文教学问题时都向你请教,那你就是专家了;第二类是你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别人一听,就知道那是你的课,在形成教学风格的基础上,你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而且这套模式经得起检验,那你在这个学科教学领域里一定是小有成就了。
什么是德育专家?一般来说,好的老师就是那些能摆平班级纪律,控制住差生,并能促使班级学业成绩提高的教师,但作为专家型教师,这还不够。光关注并控制学生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研究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帮助学生道德的成长,而且你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你就成为了德育(教育)专家。可能我们当前更缺这样的专家和专家型班主任。
什么是课程专家?就是有很强的课程意识,能按新的课程标准改进现有课程,还能独立开发校本课程。如果你能编写教材并开设这些课程,或者你能独立构思一门课,而这门课能体现学校价值观和时代方向,那么,你就可以靠这门课成为名师,你可以靠这门课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学校里的课程专家现在成了紧缺人才。
教师的成长一般来说有三个阶段:一是新手型,二是成熟型,三是专家型。一所名校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专家型教师,我希望我们老师中间能更多出一些名师。如果你是一位名师,我这个校长不仅决心为你提供令你满意的服务,即使让我对你打躬作揖我都会十分乐意。并不是非要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有些宣传我们不必太当真,有一件真实的故事可以佐证。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专业。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创业的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在很多人看来,成功的人一定整天愁眉苦脸,“悬梁刺股”像个苦行僧。其实不然,故事中的青年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一靠兴趣,二靠持久。如果在成为名师的道路上,我们也能一靠兴趣、二靠每天坚持,那么成功一定会到来的。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