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处方政策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19:0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处方政策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处方政策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处方政策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处方政策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目的:探讨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处方政策实施2年来的情况。方法:通过分析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2017年延伸处方的采购数据库,对延伸处方量、药品金额及药品药理分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7年的延伸处方量分别为8 850张、68 468张,2017年的处方量为2016年的7.74倍;2016、2017年的延伸处方金额分别为198万元、1 939万元,2017年为2016年的9.79倍。延伸处方中非基本药品品种为240种,占76.68%;51.26%的延伸处方化学药品有相同通用名药品可替代。结论:社区居民对延伸处方模式需求量高,但对相同通用名药物替代接受程度不高,应重视非基本药品的安全性并建立通用名替代制度,确保社区居民延伸处方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 延伸处方;基本药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16-0012-04

The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extended prescription policy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LI Xuqin1,PENG Xiaoye2,JIN Fengxia3,QIAN Fang4(1.Department of Pharmacy of Zhenx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Jiading District,Shanghai 201824,China; 2.Department of Pharmacy of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Shanghai 201806,China; 3.Service Department of Jiading Pharmaceutical Co.,Ltd.,Shanghai Phama,Shanghai 201800,China; 4.Department of Pharmac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Hospital of Jiading District,Shanghai 201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tended prescription policy in Shangha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over the past two years.Meth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urement database of extended prescriptions in 13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Jiading District in 2016 and 2017,the extended prescription quantity,drug amount and pharmac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drug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The number of extended prescriptions for 2016 and 2017 were 8 850 and 68 468 respectively,and the amount of prescription in 2017 was 7.74 times as much as that in 2016; the amounts of extended prescription in 2016 and 2017 were 1.98 million Yuan and 19.39 million Yuan,respectively and in 2017 it was 9.79 times that in 2016.There were 240 kinds of non-essential drugs in extended prescription,accounting for 76.68%; 51.26% of extended prescription chemicals had the same generic name as alternatives.Conclusion: The demand for extended prescriptions is high among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however,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for the same generic name drug is not high.The safety of non-essential drug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a general name substitution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extended prescriptions for community residents.KEY WORDS extended prescription; essential drug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延伸?方政策是上海市政府2015年完善分级诊疗体系7大主要工作任务的一项配套举措[1]。政策针对社区居民反映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配备不足、难以满足需求的现况探索开展“延伸处方项目”,即经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再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时,可延用上级医院开具处方中同样的药品,包括社区药库中没有的非基本药品,并可通过物流配送上门。

2015年上海市各区均选择了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开展延伸处方政策的试点,2016年在全市推广该项目,截至2017年5月,延伸处方服务已覆盖全市2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该举措的实施也成为上海市社区综合改革中一项极有价值的试水。在政策正式实施2年后,通过对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调研,综合分析延伸处方的药品品种、结构等,旨在为今后的政策制定、修缮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调查的对象为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所涉及的资料来源于中心采购数据库内延伸处方的处方量、药品金额及药品药理分类等。

1.2 调查内容

通过调查表形式收集13家中心2016、2017年基本诊疗量、药品收入、延伸?方收入等信息;同时从嘉定区延伸配送商业端获取2016、2017年延伸处方药品目录及用量。按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3]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4]的药品分类方法对延伸处方药品目录进行整理,并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

面对日益增多的延伸处方需求和日益突出的用药安全问题,药师应思考如何发挥自身的用药指导作用。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延伸处方药品窗口,药学部门定期更新中心使用的延伸药品目录,制定延伸药品处方集,组织药师学习药品说明书,邀请上级医院专家为医生进行培训。同时建立通用名替换制度,减少非必要的延伸业务,加强延伸?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为患者延伸处方用药的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杨敏.论延伸处方在社区医院的意义及必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4): 293.[2] 吴帅.期待“延伸处方”全国铺开[N].健康时报,2017-6-30(001).[3] 医疗保险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2017年版)[人社部发(2017)15号][EB/OL].(2017-02-21)[2018-5-2].http://.[6] 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第53号)[EB/OL].(2007-05-01)[2018-05-02].https://wenku.baidu.com/view/ ab29eb796137ee06eff918e0.html.[7] 杨婉花,蔡卫民.实行药品通用名处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J].中国药房,2007,18(7): 484-486.[8] 宋海波,杜晓曦,任经天,等.不良反应监测对中药安全性评价的启示[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8): 1620-1623.

第二篇: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研思考

我国在逐步的医疗改革中,医疗卫生事业虽然突飞猛进,但也出现不少问题,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医疗资源严重重复设置,“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这一民谣充分反映了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2006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社区卫生发展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由此,“社区卫生服务”得以在中国迅速升温。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居民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老幼妇残为重点人群,提供融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卫生监督检测等的连续性、综合性、公平、及时、方便、经济的新型卫生保健服务。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是发达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健”的平台。

二、社区卫生服务在发达国家的运作情况

社区卫生在世界上主要有三种运作方式:一种用全民医疗服务的方式,给每一个人提供医疗服务,例如英国。英国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源地。英国的社区卫生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是政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筹资,即政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所有成本,医院属国家所有,医院职工为国家雇员;从事社区卫生的全科医生与国家卫生部门是一种合同关系。第二种就是全民健康保险,保险部门是第三方,通过投保再来选择医疗服务,如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计划管理、私人提供服务的经营模式,政府购买一定比例的居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费用。其主要特点是社会健康保险的人群覆盖率很高,政府对卫生的投入主要是为居民购买健康保险或作为社会健康保险的主要筹资。第三种是是美国的方式,美国第三者是私营保险公司,是以私营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其运作主要遵循市场调节的原则,但是它出台配套政策,比如1965年颁发的《医疗保障方案》专用于支付所有65岁以上有资格接受社会保护利益的老人们的卫生服务资金。政府仍然参与一定比例的公共产品和基本医疗的购买。

三、社区卫生在我国的起步和发展情况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继1997年,国家在济南召开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场研讨会》,1999年,卫生部、国家计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相应经过了启动期、发展期。截止2003年底,全国有95%的地级市、52%的县级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这段时间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成长期。2006年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社区卫生发展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并在2006年8月相继出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补偿机制等政策和指导意见。要求“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各省市也纷纷出台有关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成为现代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仍严重滞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前景

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社区卫生服务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亚洲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较活跃的国家和地区有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印度等。我国虽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经济增长迅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是当务之急,社区卫生服务将亦步亦趋地跟上世界潮流。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以及覆盖全民健康保险方面等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虽然不能跟上发达国家,但政府投入、补偿将明显增加,国家卫生部2006年8月已经相继出台社区卫生相关补偿政策,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城市对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财政补偿已经高于中、西部城市。部分地区已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并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自付比例。另外尝试政府购买居民的公共卫生和部分基本医疗费用,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盈利可望带来希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四、对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思考

早在几年以前,湘潭市即已开始社区卫生服务尝试,经过几年的探索,“湘潭市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参加全国示范评选。

我院也早在几年以前成立“社区服务办公室”,进行社区服务,为医院走进社区铺路搭桥。我院属于二级甲等医院,在为周边老百姓的健康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跟全国所有二级甲等医院一样,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医疗资源严重重复设置,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光我们医院周边,就有湘钢职工医院,力源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多家二级甲等医院),随着医改的坎坷之路,许多二级医院退出历史舞台,有的被大医院兼并被托管,有的发展为专科医院,有的随之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外插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内全心全意把重点专科做大做强,走“大专科,小综合”之路应该是现今二级医院发展的最好模式。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新事物,由于各地发展的不平衡,所以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模式。

我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大力推广中医中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群众乐于借助中医药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中医药在慢性病以及术后病人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美容、保健、瘦身方面也异军突起。中医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其服务方式接近现在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其次从中医学的科学内涵来看符合当前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整体医学模式转变,注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强调天人合一及整体观念,这充分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相对“滥用抗生素”在老百姓心中的阴影,中医中药以其价廉、副作用相对较少所以近来越来越受老百姓信赖。所以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中医科或中医诊室,配备了中医药人员;积极应用针灸、推拿、拔罐、熏蒸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社区群众服务。而为了发展我院儿科,为了和附近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湘钢职工医院儿科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为了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儿科很早即注意到这一重要意义,儿科很早即着手进行自己的社区服务,据统计,在儿科,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感染性病人逐渐下降,而哮喘发病率逐年增加。在儿科主任袁海斌这次着手策划进行的湘潭市小儿健康调查中,岳塘区即有哮喘患儿约160人,占所有调查儿童1%。自儿科创哮喘中心以来,利用中西结合治疗哮喘,主任袁海斌经过反复论证自行研发的“咳喘一号”“咳喘二号”,“虫草固本汤”服务于哮喘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以及慢性咳嗽等患儿,以其方便、快捷、实效的特点深得咳喘患儿及家长青睐,湘潭锰矿、湘乡等地病患儿专门来我科购药,咳喘中药的收入数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儿童保健是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重要的版块,儿科之前的为哮喘患儿建立的健康档案,进行随访跟踪,以及此次的湘潭地区儿童健康调查正为我院的医疗走进社区,为中医中药服务于社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前期工作。

另一个事实是,在小儿脑瘫中心的中医副主任医师刘卫民,扎根科室给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的同时,他的治疗还涵盖“颈肩腰腿痛”、“胃溃疡”“肥胖”、“咽炎”、“高血压”、“面瘫”、“小儿遗尿”、“妇科病”等,其方法涵盖针灸、穴位注射、刺血疗法、埋线以及中药内服外敷、理疗等等,除外脑瘫患儿的收入,一年创收纯治疗费4万余元。更好的印证了“中医中药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群众乐于借助中医药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这一理论。综观我院有着较深厚的中医基础,有中药代煎业务,有大批中医专家,知名度都很高,正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大显身手,彰显湘潭市一医院社区中医特色。将创下可观的效益。

(2)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社区是“下摄司街道”1.8万人口,下摄司街道距离我院较远,此地区医疗资源相对集中,有湘潭电机厂职工医院——力源医院,约塘区人民医院,有约20个个体诊所。为方便起见,使优秀的服务真正走进社区,可以考虑申请在下摄司街道办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一医院社区卫生的窗口,同时也是一医院的窗口,抽调医德医术服务态度好的精兵强将,利用有特色的中医中药,实施“窗口服务”,为平民服务,能极大的提高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必能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要求,除设置全科医师诊室外,根据我院的特色,应有儿童保健、中医中药、妇女保健、老年保健业务开展以及全民防癌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尤其是儿童保健方面,利用脑瘫中心这一基础和优势,除进行一般儿童保健服务,还可以开展相关早期智力开发、微量元素检测、新生儿游泳、亲子教育、早期干预等项目,必大受群众欢迎。我院社区卫生服务将和我院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配套,走有“一医院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之路。

(4)积极探索和总结社区卫生服务经验。建立健康档案,设立家庭病床,切实减轻老百姓医疗负担;进行资料分析,创造有特色的品牌社区,进而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规模,为我院的业务拓展、发展立功。

因为行文匆促,所见有限,有不到之处,敬请谅解、批评、指正。因为“抛砖引玉”实为本文宗旨,果如此,则心满意足矣

第三篇:社区卫生现状与思考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关与思考

按照第二阶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要求,本人深入到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访,对我区社区服务工作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现将本人走访调查了解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和不成熟思考与建议报告如下:

一、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

(一)取得的成绩

1、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资金紧张、人员短缺、房屋窄小,设施简陋等重重困难情况下,经过多方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按照要求,迅速将房屋装修改造竣工,设备添置到位。从检查的情况年,各站的房屋装饰一新,布局合理,设施齐备,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从查阅各的站的各种资料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各种资料均比较齐全,且分类整理、装订整齐、分盒存放。

3、社区居民家庭健康建档是一项费力费时,且需要政府大力宣传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系统工程,加之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致使建档工作困难加大,在此情况下,我辖区*站平均家庭健康建档率当年达到***%,蒋岗站建档率高达**%,虽然未到平均70%的目标,但能有这样的开端也实属不易。

4、在服务站工作人员严重缺编的情况下,服务站现有工作人员,克服人员不足等困难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积极开展社 1

区卫生服务工作,使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通过电话追踪询问,***居民满意度达100%,***社区居民满度达80%,达到或超过了规定标准。

(二)存在的问题

1、服务站人员严重缺编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中医康复、预防、保健等专业人员的缺乏。毫无疑问这些人员的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直接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2、虽然各站的文字档案资料较为齐备,但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较大出入,换而言之,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存在较大质疑。有些站的文字资料也不够完善,如在老年保健的咨询指导、定期家访等方面一年仅只有2-3次。

3、大部分站偏重于医疗服务而忽视其它服务职能。即便在其它方面开展一些工作,也是处于消积应付,其工作质量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建议与思考

在城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中央的战略决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亦是一项较为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使中央精神全面贯彻真正落实到实处,使城市居民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全覆盖,这与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程度,城市居民的健康意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机构的功能转型定位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互为因果,密不可分,因此,要想使一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真正搞上去,不能只抓一面,顾此失彼,必须统筹兼顾,协调一致,整体推进。

(一)各级政府的全力投入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根本保障

俗话说“要想驴儿跑得好,就要驴儿多吃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由政府买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广大居民免费享受的服务模式,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必备的房屋、设施和经费均由政府投入,只有投入到位,服务才能跟上,服务质量才能提高,如果一个地方,投入不足或者地方财政根本就没有投入,对上级拨款还一波三折,迟迟不愿到位的话,不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房屋设施不能到位,就连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亦难以保障,那么这个地方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大打折扣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二)加大宣传力度,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广大居民广泛参与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和先导

在城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单靠卫生部门跳独脚舞是难以奏效的,特别是一个城市还处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起步阶段,政府组织召开一定规模的动员会议,下发相关配套文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社区领导的理解支持)广大居民的积极配合参与是开展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先决条件。否则,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就会出现处处受阻,到处碰壁,极为被动的尴尬局面。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转型定位,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关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部分是由当地一级医疗机构转型而来,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是在辖区内的诊所或门诊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些机构的职能是否能够迅速转型,从以医疗业务为主,转变为社区居民开展预防、保健、健教、康复训练,基本医疗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上来,是开展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若仍然把主要精力单纯放在医疗业务上,片面为了抓经

济收入而忽略免费服务、报酬未知、变数较大的其它服务职能,那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就失去它固有本色了。

(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的服务观念的转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是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体现。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其思想深处或多或少的存在“患者有病求医,来院就诊、坐堂行医”的服务观念,现在由于职能的转型,那就要求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随之发生180度转换,变坐堂行医为上门服务,变病人求医为医找患者。变以治疗为主为预防、保健、健教康复,医疗、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服务。服务对象由以患者为主扩展到包括儿童、老年、妇女和健康人群在内的全体居民。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正确的灌输和理解中央精神以及结合当前及今后我国国民疾病病谱的改变和提高整个国民健康。素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职能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从内心深处转变服务观念,从而使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变成医务人员自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社区卫生服务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取得应有效的效果。

(五)加强领导,强化监管,定期考核,绩效挂钩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房屋设施人员到位、职能转型、经费落实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提,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定期考核,绩效挂钩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措施。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能虽然定位明确,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方面是否真正全面落实或有否顾此失彼的现象存在。就涉及一个规范管理、检查督导、量化考核、绩效挂钩的问题,以此来衡量其工作开展的实效如何,并将其考核的结果直接与该机构的补助经费挂钩,依此来奖优罚劣,进一步激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卫

生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及时发现和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的困难和问题,不断规范其服务行为,理顺各方关系,创造宽松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放心广大居民信赖和自身建设良性运转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第四篇:枣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居民满意度实践与探索

枣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居民满意度实践与探索

【摘要】宝塔区枣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通过着力解决医疗问题,加大预防保健投入,服务中转变观念,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服务功能力求提高居民满意度。

【关键词】枣园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64-02

宝塔区枣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建设都遵循公益性的原则先后建立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二十个村卫生室。实行了药品零差价。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社区居民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我中心在2012年宝塔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满意度调查中名列前茅。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一、具体办法

(一)着力解决医疗问题

1、社区医疗水平多个研究表明,医疗水平高低与患者满意度成正比。我中心在提高医疗诊治水平方面颇为用功。首先邀请市级中医院高级职称医生定期坐诊,让大部分患者不出社区就能看名医;其次派遣本中心低年资医生进修学习,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及社区急救等相关知识,以便更好服务社区;再次定期请市级中医院专家讲课,巩固理论,联系实际,并开展节假日定期义诊,让社区居民切实受益。在医疗队伍建设方面,我中心目前拥有全日制本科3人,通过各种继续教育获得本科学历5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0人,均工作于医疗一线。

2、医疗设备社区卫生服务由于以预防为主、兼顾小病医疗的特殊性,故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期望值相对降低,但对一些必要的设备有较高的要求。但就社区而言,主要针对的是居民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的医疗设备基本可以满足这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我中心在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超声等设备基础上,作为宝塔区影像诊断联网试点单位,引进先进的X线机,实行远程会诊,由延安市中医院医院出诊断报告,医疗设备及诊断水平上新台阶。

3、医疗费用现阶段我地区已经采取了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和医药分开试点等措施,进一步减轻居民医疗费用负担。并通过改革,与政府合作,持医保卡患者就医挂号诊疗费政府埋单,仅此一项,我中心每年为患者节约费用近百万元。

4、医疗保障本镇户籍总人口数12557人,2012年城乡居民医保人数12000人,农保投保率90%,镇保投保人数2000人,镇保投保率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90%,不仅覆盖所有大病费用报销,而且对普通住院疾病及门诊费用补偿额度均有所提高。

(二)加大预防保健投入,稳步推进健康教育建立保障机制,拨出专项经费,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激励机制,将健康教育完成情况列入质量考评内容,定期检查,确保健康教育工作有序、深入进行;注重“以人为本”,针对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患者展开播放教育宣传碟片、知识讲座、发宣传册等专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达到疾病自我管理目标。

(三)集思广益,制定完善措施我中心充分发挥团队优势,集思广益,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便于与就诊者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提供导医、预检分诊、免费轮椅借用等服务;实行后付费模式,即患者预检后先看病开药,后一次付费直接取药,方便患者就诊,减少排队等候时间,避免重复多次收费,使满意度迅速提高。

(四)推进家庭医生制度,畅通医患沟通途径在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开展对家庭医生制度的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的前提下,我中心应用中级职称全科医生对辖区居民实行上门服务,针对普通人群,采取座谈、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医患沟通,转变居民重治疗、轻防保的传统医疗观点,增加居民的满意度。

(五)引入群众监督,加大宣传力度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三好一满意”的服务承诺,我中心引入群众监督,让广大市民监督医疗过程中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通过中心简报等各种媒介进行大力宣传,认真做好卫生宣教、义诊保健、健康咨询等服务监督工作,让患者满意。

二、体会

(一)转变观念,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促进双向转诊机制,建立信息化建设水平是为顺畅、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因此,要在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中设立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并列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计划。同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之间信息化系统的有效对接,尽快制定明确、规范、可操作的双向转诊制度,提高转诊效率,比如何时从社区上转到专科医院或大医院,何时在社区诊治,何时从专科或大医院转到社区。真正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并加强“以德为本,技德并修”教育,进一步为提高满意度而努力。

(二)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居民为中心,以健康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从而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1)_叶金朝,http://blog.sina.com)》-2012-07-2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网络(http://www.xiexiebang.com)》-2012-12-01

第五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工作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

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2月20日

行政管理制度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为社区家庭和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及各专业防治、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

3.每年第四季度完成本工作总结及制定下一工作计划,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每年至少检查一次执行情况,并提出可持续改进措施。

5.建立请示报告制度。遇各类重大事项及突发事件,及时向主管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请示报告。

6.建立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主任办公会、科主任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协调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和精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具体工作。

7.建立总值班制度。机构每日设专人负责处理医疗、行政事宜,并及时传达上级指令、处理紧急情况等。

8.实行院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服务规范、服务流程、服务价格;向职代会公开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人事任免、财务预、决算、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等。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按服务人口合理配臵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及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人员,制定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及工作标准。

2.建立全员聘用聘任制度。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行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签定聘用聘任合同。有法定执业资格要求的岗位,2 受聘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岗位合格证书和职称证书。

3.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岗位考核以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实行月绩效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的依据。

4.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聘用人员调整其岗位;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与之解除聘用关系。

5.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居民需求及机构内人员状况,制定5年人才培养、梯队建设规划及计划,并做好总结。

6.有计划地安排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及到上级医院进修提高,每年底对实施情况进行自查。

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制度

1.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社区卫生诊断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

3.与社区居民签订《社区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4.健康管理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出诊箱和出诊车)统一。

5.在所辖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公示健康管理团队人员的姓 3 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6.对健康管理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户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财务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落实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2.严格执行会计内控制度和各项财会制度。按要求编制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算。做好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物资核算。

3.根据国家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合理收费,保证应收尽收。

4.规范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严格现金管理。收费处、住院处等必须每日结账交款,所有业务收入的现金,一律于当日送交银行。

6.严格执行支票领取、使用相关规定及程序。遗失支票,应立即报告。

7.财会账目做到日清月结。记载清晰,数字准确,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妥善保管各种账册、凭证、报表等。

8.加强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下拨资金的管理,各级财政下达的社区公共卫生补助资金和其他补助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转帐管理,不得擅自挪用或变更使用性质。

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1.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独立法人机构,财务独立核算。中心和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2.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全部收入足额上缴区(县)4 财政专户。

3.全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包括经常性支出(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所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专项支出(设备购臵、房屋修缮、房租、公共卫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专项经费)。

4.药品每月盘点结算,按时上报区(县)财政,与中标企业统一结算药品费用。

5.经财政部门批准,在银行开立一个一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收缴,此帐户不能发生支出业务;开立一个基本帐户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算。

6.实行收支两条线后不再进行结余分配,不再继续保留事业基金和提取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福利基金等)。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设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三账一卡。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核实,作到账账、账卡、账物相符。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办理移交手续。

2.固定资产的购臵严格执行逐级审批制度,大型设备应根据机构的规模、任务、现状、发展规划和经费情况添臵和更新。

3.设备操作人员须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并掌握设备安全使用程序,规范操作。

4.定期做好设备保养、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

5.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变价处理,严格执行有关报废的程序和规定并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6.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物价与计量管理制度

1.应在显著位臵公布常用药品价格及检查治疗项目收费标准。价 5 格变动时,应及时调整、公布。

2.严格价格管理,不得多收、乱收、漏收。开展新服务项目时必须办理相关申报手续,审批后方可开展。

3.设专兼职物价员定期检查收费标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建立计量器具档案,由计量管理员统一管理。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检定并具有合格证,对无证的计量器具,使用人员有权拒绝使用。发现不合格的器具要及时修理,不可修复的器具应及时报残、更新。

5.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按照国家计量局发布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周期检定。

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器具,注意定期保养、维护。

药品管理制度

1.购进药品应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渠道采购,验明药品相关合格证书,并对药品进行进货检查验收,保证药品质量。

2.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和急救药物的储备。

3.设专人管理药库药品。根据药品特性(如避光、低温)分别保管,注意药品的失效期,避免变质、损失和浪费。

4.每月对机构内的药品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盘点登记表及处方应妥善保管。

5.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品种,应在指定的配送企业采购,按统一药品价格销售,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价销售。零差率药品与非零差率药品应分别采购、分别入账、分别管理。

6.在政府集中采购的采购周期内,规划设臵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使和使用的药品通用名在社区药品采购成交品种目录内的,必须按照品种目录确定的产品和成交价格,向市级(或区级)统一配送企 6 业采购,不得从其他渠道购进同通用名的其他规格的药品。

7.零差率药品的目录范围等信息应通过电子屏幕、药品价格明码标价表或价格手册等形式向社区公布,接受患者查询和社会监督。

8.毒麻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有安全贮存设施,实行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

9.临床使用新药需提出申请,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购入。使用新药时,要注意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1.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明确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应急措施。

2.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教育、技能培训、并组织应急预案模拟演练。

3.做好相关物资储备,进行动态管理。

4.按规定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上报突发公共事件。

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控制、监测和医疗救治工作。

6.发生火灾.地震等其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统一领导、听从指挥,做好报警、人员疏散及现场抢险等各项工作。

7.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和补充。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围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2.建立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的例会制度。

3.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定期监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对监控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改正。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操作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和岗位技能培训。

5.制定医患纠纷管理规定,完善接待程序,发生纠纷,即时上报,妥善解决。

6.对医患纠纷进行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医疗服务质量控制预案

1.中心医务人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通则》及卫生部等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中心应将行医行为、医德医风做为每位工作人员考核的主要内容。

2.中心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中心质量管理,定期(每月)对中心各科室的医疗、护理、行政、后勤进行综合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按中心奖惩条例办事并向中心主任例会报告。

3.中心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管理医疗、护理、医技等工作,严格医疗准入制度,依法行医,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事,建立健全中心各科室的诊疗规范,落实《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护理操作常规》,完善、落实法规要求的相关文字记录,签字备案等工作,确保医疗工作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4.中心应设立药事管理委员会: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监督中心各有关科室严格执行药品招投标集中采购制度,为临床提供合格药品。

5.中心应设立控制感染质量管理委员会:按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制定中心与站的相关管理制度,监督中心各科室制度落实.加强对重点科室的考核。

6.中心应设立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病案管理规定》、《病案书写规定》等病案管理制度,重点管理中心各科室医疗护理、功能科室各种医疗文书、表格、报告的书写质量以及病案的规范管理。

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1.中心对全体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法通则》及卫生部等相关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把以法行医、以德行医作为每位工作人员考核的内容之一。

2.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诊疗常规,中心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科室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中心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对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和安全问题的科室进行重点管理。

4.中心有专人对处方、病历等医疗护理文书进行质量控制,对一般问题及时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发现典型问题,通过质量讲评会进行分析、讨论、使全体人员共同提高。

5.中心密切关注各科室,尤其重点科室的医疗行为和工作质量,要求医务人员充分理解和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要求主管医师在实施检查治疗方案前,将诊疗计划如实地告诉患者,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认可和配合。

6.中心设立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对门诊每天的处方和病历进行质量检查,对站的处方进行定期抽查。凡发现病历、处方存在 9 质量问题,要求责任人立即改正。

7.中心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医疗质量实行定期监控,对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一律分析原因,寻找事故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如确系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过失,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应采取整改措施,防止隐患酿成大错。

8.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严格中心管理,定期对中心各职能部门、医疗护理、行政后勤工作进行综合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规违法行为严格按相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并向中心主任例会报告。

9.中心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技术练兵、业务考核,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风险应急预案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严格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避免违法违规操作。

2.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安全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安全事故的医疗过失及其他过失行为或者发生事故争议的,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3.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调查结果如实向中心主任报告。

4.对有医疗行为争议的,中心负责向患者或家属通报情况,进行解释,并告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按照规定或法律程序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对有医疗事故争议的,中心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根据患者或家属要求,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共同复印和封存相关病历资料,由中心负责保管。

6.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 10 签字,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7.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所在科室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失,防止损害扩大。

8.疑似输液、注射、药物等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中心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9.对要求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患者或家属,中心应按程序到所在区(县)医学会提请医疗事故鉴定。

医源性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医源性感染管理工作部门或设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2.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有关医源性感染方面的问题。3.制订医源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4.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的监测管理。

5.对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病例,组织流行病学分析及讨论,提出控制措施,防范医源性感染的爆发、流行,并及时上报。

6.加强全员的医源性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能力。

7.根据预防医源性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机构的建筑设计、科室布局进行功能划分,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消毒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工作,制定规范,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2.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消毒后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运送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品、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5.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要有专用洗手设备,按手的清洗方法和消毒指征,正确操作。

6.地面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消毒。

7.使用消毒灭菌药械应掌握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消毒灭菌液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8.开展全员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2.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要合理选址,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鼠、防蚊蝇、防盗等安全措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3.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登记、分类收集、暂存、密闭运送。

4.医务人员出诊治疗后,应将医疗废物带回,不得留在出诊地点与生活垃圾混放。

5.医疗废物按类别分臵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臵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字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6.收集医疗废物的容器或收集袋要有统一标识,锐利废物和高 12 度污染的医疗废物按规定分别放入密闭、防刺、防渗容器或收集袋内。

7.使用专用运送工具,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指定的暂存场所,不得渗漏、遗撒、污染环境。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2天。

8.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应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信息管理制度

1.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科研及培训信息。

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健全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3.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2.做好各类文件资料、医疗文书、人事、科研、财务等档案的分类管理,件件有登记,卷上有编号。

3.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档案安全。

4.借阅档案需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登记,阅后及时返还。5.坚持以防为主,切实做好档案“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13 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6.达到保管期限的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后勤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房屋建筑设施的使用、维修和新建、扩建、改建等基础档案。

2.严格操作流程、保证供水、供电、供气、供氧、电梯等设施的使用、维修和安全管理。

3.严格医疗救护、办公用车的使用登记,做好车辆的保养和年检,保证车辆状态良好和安全行驶。

4.加强防火、防盗、防爆、防中毒等防范措施,确保重点部门的安全,杜绝灾害事故和其他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

5.办好食堂,保证病人的营养餐、治疗餐和职工的膳食。工作人员做好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6.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工作,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

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14 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应作为应聘.晋升评优的重要条件。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社会民主监督制度

1.建立和完善社会民主监督组织、制定评议管理办法。2.设臵意见箱、意见簿、监督电话、开展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民主监督。

3.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社会民主监督员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听取工作建议。

4.对各项意见建议及时登记、汇总、分析,并进行调查处理、督促改正。

5.监督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挂钩。6.定期公示社会民主监督情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15 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传染病管理制度

1.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在法定报告时限内,以最快速度向本辖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简称疾控中心,下同)报告。

2.实行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转入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3.建立传染病个案登记卡,按照卡片登记项目填写齐全,不得漏项。掌握其动态情况,做好追踪随访。

4.做好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必要时对病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对病人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预防性用药。

5.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症候群(如发热、腹泻、因病缺勤、缺课等)监测工作。建立监测资料档案,开展监测分析。

6.加强对结核病传染源的发现与报告,配合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恢复期结核病病人的送药和访视工作。

7.建立健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度,开展防治知识宣传,高 16 危人群行为干预、咨询、检测、转诊服务;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随访、医疗救助;妥善保管工作档案,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8.对传染病预防、治疗管理中,发生传染病疫情缓报、漏报、谎报、隐瞒不报,造成疫情扩大或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部门和责任人,应严格追究责任。

疫情报告制度

1.凡诊治患者的中西医务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

2.法定报告人必须熟悉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种和报告办法。3.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要立即按规定的程序报告,不迟报,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填写疫情报告卡时,要提高填卡质量,要做到字迹清楚,项目要填全。

5.科主任(站长)要经常深入科室督促检查疫情报告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6.在填写门诊工作日志时,凡发现确诊为传染病时,要在门诊工作日志表上登记患者的家庭地址和病名。

7.对不执行本制度或因违反规定造成危害的,要按《传染病防治法》严肃处理。

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1.对适龄儿童根据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宣传免疫预防知识。

2.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和更新,上传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档案应长期妥善保管。

3.疫苗专人管理,制定需求计划,从规定渠道购入。购入时须验 17 收疫苗相关合格证件。做好领发登记,及时掌握使用量及耗损量。过期疫苗登记后上交。

4.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符合冷链管理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账物相符、专物专用。

5.合理安排疫苗接种门诊周期,设成人接种日。接种场所、接种人员、消毒、体检及接种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6.及时建立接种卡.接种簿与接种证,按时预约接种。做好常规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

7.做好接种率监测与常规接种月报表统计,定期评价疫苗接种情况。

8.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做好登记、调查,并及时处理、上报。

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社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社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社区已确诊的五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地方病管理制度

1.结合本地区地方病流行情况,制定防治工作计划,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2.做好地方病的登记、统计与上报工作。

3.配合专业机构开展地方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准确、及时、定量分析和预测地方病情及流行趋势。

4.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5.完善信息网络,为调整防治策略、制订防治规划、开展防治工作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管理制度

1.定期收集职业卫生基础资料,掌握本辖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与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发病、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等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卫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职业病危害和防护知识咨询、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 19 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3.发现职业病人或疑似职业病人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告知劳动者本人及用人单位。

4.建立辖区职业卫生档案目录,统一编号,实施计算机管理;定期检查核对档案的内容,记录变动情况。

5.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并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指导。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及生命监测等工作。

2.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定期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4.对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智力、视力测查,听力筛查和口腔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转诊、追踪和治疗。

5.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按照管理常规进行登记和管理。

6.掌握辖区内托幼园所的基本情况,定期深入园所进行计划免疫接种、传染病预防、卫生消毒、五官保健等工作的督促与指导。

7.负责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掌握辖区内出生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8.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孕前与孕产 20 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妇女多发病防治与管理、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

2.掌握辖区内人口、已婚妇女、育龄妇女、孕产妇、人口出生、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等基本情况,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3.负责辖区内妇女常见疾病的筛查工作,对筛查情况进行登记,对筛查出的高危妇女进行随访治疗或转诊。

4.开展预防常见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5.负责为辖区内妇女提供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妇女病防治工作。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1.为辖区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中的妊娠妇女建立“母子健康档案”(母子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对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访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入户调查、核实本辖区内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

1.为辖区内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开展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普及。

2.开展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做好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指导育龄人群实施有效的避孕措施。做好性生活指导,提高已婚夫妇生活质量。

3.提供避孕药具,做好相关药具的储存与保管。4.开展经常性的孕情监测服务,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5.开展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药具不良反应的监测。6.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数据的登记、汇总、统计与上报。

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1.成立地区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街道、居委会、监护人),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2.开展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上报精神卫生工作统计报表。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8.做好重点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药物治疗。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 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社区康复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残疾人健康状况调查,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并建立社区残疾人基本数据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进行功能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

3.积极开展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工作,对残疾人及亲友开展康复知识培训和指导。

4.对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满足的康复需求,向设有康复科的上级综合医院或康复服务机构进行转诊。

5.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康复服务。

全科门诊工作制度

1.全科诊室的工作应由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全科医师或持有全科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师担任。

2.全科医师应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查和评估,并将结果准确记载于健康档案。两次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对需要转诊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协助转诊至上级医院。

3.全科医师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记入健康档案。

4.全科医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应进行规范管理。5.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及相应信息,按时上报。

6.发现传染病病人,及时做好诊治、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及转运。

7.全科诊室应有相对独立的单人诊区,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整齐。

首诊负责制制度

1.首先接诊的科室为首诊责任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责任人。2.首诊医师对病人进行初步诊断,并做出相应处理,不允许任何推诿或变相推诿现象。

3.遇到需要急诊抢救的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治疗;如设备、条件有限,首诊医师在应急对症处理的同时,与上级医院或120联系,并护送病人到上级医院。

4.遇危重、疑难病人处理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它科会诊,或转诊,并上报业务主管部门。

5.病人病情涉及多个科室,原则上首诊科室先处理,必要时请其他科室协同处理,各科室经治医师均应详细记录处理经过。

6.病人因病情需要住院或观察室留观,门诊医师须与有关科室医师取得联系并做好交接,以保证医疗安全。

7.危重病人进行检查、转科、留观、住院,均需有医护人员护送。8.因病情需要转院治疗的病人,严格按照双向转诊制度执行。9.病人病情变化或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治疗时,医生必须尽到告知义务。

双向转诊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与一所大型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签定协议,制定实施方案和服务流程,设专人负责,确保转诊渠道通畅。

2.培训社区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流程和保障措施,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

3.社区医生对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认真填写转诊单,与上级医院接诊部门取得联系,优先接待转诊病人,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4.主动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及时掌握上转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做好转诊病人的追踪服务工作。

5.对转回社区的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康复期病人,应及时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每户一份,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以家庭为单位成册。

2.应为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妇女、儿童)、弱势人群(孤寡、残疾、低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

3.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的病人,应在健康档案袋上用红、绿、橙、蓝、黑色标识区分。

4.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诊疗记录按SOAP(主观治疗.客观检查.评价.计划)要求书写。

5.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记录四次,进行动态管理。

6.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个人健康档案分散存放的,应在家庭健康档案中标明其存放地。

7.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处方管理制度

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签字或印章在机构留样 25 后,方可开具处方。

2.处方标准、格式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要求执行。

3.医师开具处方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医师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5.开具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医师应取得相应的处方权;使用专用处方;药师应取得相应调剂资格。

6.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7.处方应按照类别和期限妥善保存。保存期满后,经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病案管理制度

1.设臵专门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病案的保存与管理工作。

2.门(急)诊病历及住院病历,应分别统一编号。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病历丢失。

3.严禁任何人涂改、转借、拆散、伪造、隐匿、销毁、丢失、抢夺、窃取病历。

4.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病人的病历。因科研、教学需要查阅病历的,需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查阅。阅后应当立即归还。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5.患者诊疗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及时收回门诊病历;患者住院期间,住院病历由科室统一保管;各种检查报告单结果出具后,24 26 小时内归入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

6.住院病历如需带离病区时,由病区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需要复印病历时,按规定复印病历的客观部分。

7.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机构指派专人在患者或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相关病历记录,专人保管,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复印件。

急诊急救工作制度

1.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承担急诊急救工作。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坚持“先抢救后收费”原则,杜绝见死不救等违法违规行为。

3.严密观察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认真执行急诊技术操作规程。

4.院前抢救急救病人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救护,并迅速与120联系救援,待病情允许情况下,及时转院。转院病人必须由医务人员护送,做好与转诊医院交接工作。

5.遇重大抢救,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应亲临现场指挥抢救。6.急诊抢救药品准备齐全,抢救器材保证完好状态,由专人管理,放臵固定位臵,便于使用;经常检查,进行补充、更新、及时消毒维护。

留观制度

1.由于各种原因不需或不能立即住院,但病情尚须观察的病人和门诊输液治疗的病人,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留观病人一律由医生建立留观病历,留观结束可将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中。

3.医师要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病情,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

4.护士应随时主动巡视病人,按时进行护理并及时记录,向医生反映病情变化等。

5.医生、护士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留观病人交接班工作,并写出书面记录。

家庭病床工作制度

1.为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护理、治疗的病人建立家庭病床。

2.家庭病床收治的病种范围应结合机构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

3.家庭病床的医护人员应由医疗护理技术骨干担任,经培训后上岗,严格执行诊治、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

4.建立家庭病床病历和家庭护理病历,定期查房,并对家庭病床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提供康复指导,必要时安排会诊、转诊。

5.为医护人员配备适用于家庭病床开展工作的诊断、检查、治疗和抢救设备及必要的交通工具。

6.家庭病床的收费应执行国家统一医疗收费标准。

综合病房工作制度

1.根据社区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开设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综合病房和日间照顾病房。

2.病房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护士长负责做好日常病区管理工作。3.认真执行行政查房、业务查房、医师三级查房,开展疑难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做好会诊和转诊工作。

4.按时做好病房交接班工作和交接记录。危重病人实行床头交接,新入院病人和出院病人实行重点交接。

5.严格执行住院病历书写规范,严格病案质量控制,保证医疗质 28 量和医疗安全。

6.对病人实行分级护理,落实护理责任制。

7.做好病人的住院管理,入院、出院指导,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8.保持病区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严格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

护理工作制度

1.以健康为中心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护理、保健、康复等服务。

2.与全科医生、防保人员组成健康服务团队,进行人群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的护理保健;

3.根据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提出社区慢性病人的整体化护理方案,并指导病人家属协助实施,及时向全科医生反馈相关信息。

4.遵医嘱完成担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各项护理工作,并做好社区护理记录。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做好查对和交接班工作,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保证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各种药品分类放臵,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器械完好,每日清点,账物相符并有记录,做好交接。

7.做好消毒工作,按要求将医疗垃圾集中回收、处臵,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8.为辖区居民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执行医嘱及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分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护士执行医嘱必须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2.医嘱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29 并注明下达时间,具体到分钟。

3.医嘱不得涂改。如需更改或撤消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全名。不执行被涂改的医嘱。

4.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危重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补记医嘱。

5.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以保证执行医嘱的准确性。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交待清楚,并在护士交班记录上注明。

6.处理医嘱时必须经过查对后方可执行,及时查对转抄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7.当日医嘱处理完毕后,要两人以上进行查对,并将所有医嘱核对一次。每周大查对一次。重整医嘱后必须两人查对签字。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出入量记录、病房交班报告、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病历、护理出诊记录等。2.护理文书除特殊规定外,一律采用钢笔书写。表达内容真实,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记录,并签全名。

3.眉栏项目、页数应逐项、页填全,不得空项、漏项。4.护理文书书写出现错字时,应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进行修改并签名。

5.度量衡单位一律使用国家统一拟定的名称和标准,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6.护理文书纳入病案资料一并保存。

门诊咨询工作制度

1.设立门诊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病人服务。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工作。

3.发放健康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教育的有关录象、光盘、录音。

4.为病人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注射室工作制度

1.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一般外带药物注射须持医疗机构注射证明。

2.应严格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敏试验,并重新确认外带药物的过敏试验结果,减少医疗风险。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密切观察病人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后反应及时进行处臵,并报告经治医师。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戴口罩帽子,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定期进行室内卫生清扫、消毒和空气监测。

治疗室工作制度

1.室内环境整洁、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有明确标志。

2.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要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3.药品及器械管理有序,内用药与外用药分类放臵,标签清楚,定期清点,做好交接班记录。

4.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三查七对”,输液加药要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严格执行药物配伍禁忌。

5.用过的医疗器具及时清理、清点、消毒、灭菌,无菌物品须注 31 明灭菌日期,超过使用时限重新灭菌。

6.每日进行室内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7.各种登记、记录要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妥善保存。

中医工作制度

1.按要求配备中医药人员.中医药服务设施、开设中医诊室。有条件的应设臵中药房,并配臵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2.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3.针对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流行趋势,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发放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处方。

4.应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5.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规范书写中医病历。

6.针灸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措施防止晕针、滞针、断针等意外发生。针灸针具严密灭菌,一穴一针,防止交叉感染。

7.骨伤治疗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等进行相应的手法治疗。

口腔保健工作制度

1.开展社区居民及托幼园所、中小学校等牙病普查普治工作,将筛查人员的口腔基本情况,认真地记载在健康档案中。

2.做好口腔保健及口腔疾病健康宣传工作。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经诊治三次不能确诊者,要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减少复诊率,提高治愈率。对疑难病三次不能确诊的,及时转往上级医院。

4.口腔治疗需注射麻醉剂时应首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按照常规做药敏试验,备常规急救药品。

5.严格无菌操作、器械消毒工作和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定期对器械清点、加油保养。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收集标本时,应认真查对,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应妥善保管。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应保留24小时。

2.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时,主动与全科医师联系,可重新检验。发现检查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一般标本和用具使用后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黄袋双层严密包扎,注明可疑微生物名称、产出日期、科室,由医疗废物处臵专门机构统一处臵,防止交叉感染。

5.实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保证检验质量。

6.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

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

1.根据医师填写的申请单合理安排各项功能检查,特殊检查应事先预约并告知病人注意事项。

2.危重病人应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3.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临床诊断、检查结果,并做好相关登记。

4.及时准确报告检查结果,遇疑难问题应与全科医师联系,共同 33 研究解决。

5.放射科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投照技术。定期集体阅片,提高投照技术和诊断质量。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病人和医务人员的X线防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休假。

药房调剂工作制度

1.药剂人员应凭医师处方,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2.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3.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审核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告知医师进行更改。发现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和超剂量使用医师未双签字时,有权拒绝调剂。

5.配方时应遵守调配技术常规、称量、计数要准确。禁止取药时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6.瓶签模糊或药品标志不清楚的药品暂不发放,查询清楚后方可调配。

7.处方调剂后,需经严格核对并由调配者及核对者双签字后方可发药。

8.发出的药品,必须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或“用前摇匀”,外用药注明“不可内服”等字样,并向病人讲明用法及注意事项。

饮片调剂制度

1.根据处方药品的不同体积和重量,选用相应的衡器。所用衡器 34 要随时检查,并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保证衡量器具的准确。

2.调剂人员接到处方后要再次审方,特别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

3.调剂人员对所调配的饮片质量负有监督的责任,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等。发现霉变或假冒的饮片应及时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4.为了便于复核,应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为一堆。

5.一方多剂时,按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分计量,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在±5%以内。

6.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无论处方是否有注脚,均应按照规程要求处理。

7.一张处方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出现重配或漏配。调配完毕自查,确认无误签字交给复核人员。

8.有专人负责复核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复核无误后签字并分剂包装。

9.发药时要坚持三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发药时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有无禁忌等相关用药问题。

凤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业务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卫生保健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组织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做好管理检查及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3.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过程的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4.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资源管理,注重人员培训与考核,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做好中心(工作人员的聘任、奖惩、调动及晋升工作。

5.负责本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经费申报管理,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及支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负责领导、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努力创造条件推进本中心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

7.督促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操作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8.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等各项工作,定期不定期深入社区站、门诊、病房督查,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9.加强后勤工作领导,审查各种物资供应计划,确保医疗物资的供应。

10.及时听取社区居民对中心的工作意见,改进卫生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

11.负责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

全科医师岗位职责

1.承担社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现场急救与转诊。

2.负责家庭病床管理,开展上门服务。按患者病情需要及时进行双向转诊。

3.负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社区系统管理工作。

4.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负责社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5.建立并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6.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7.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8.继承、发展、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疗法。

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职责

公共卫生医师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精神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工作。

1.负责社区居民和集体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报告。2.负责社区妇幼保健工作。

3.负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4.负责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5.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6.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制定与实施社区健康干预计划,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7.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参与精神病人管理和康复指导。

8.配合全科医师开展相关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9.协助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

社区护士岗位职责

1.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医疗保健合同的建立和管理。2.参与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计划;提供以人群为对象的护理服务。

3.做好门诊和出诊的护理工作,开展上门护理服务和家庭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4.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5.严密观察病员的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报告。

6.负责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负责室内、器械和物品的消毒工作。

7.针对社区居民需求,开展与护理内容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入户宣教、健康促进、疾病预防、防止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技术指导,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

8.参与社区老年护理、社区康复、社区精神卫生、社区慢性病预防与管理、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社区营养指导、社区居民生殖保健服务等项工作。

9.配合全科医师、社区公共卫生医师开展工作,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并协助管理。

药剂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药品(包括实行零差率销售的药品)的计划、请领、分发、采购、报销、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与处方调配等项工作。

2.审核药品处方,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3.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和社区居民用药需求,做好常用药品的储备,保证抢救药品的供应。

4.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开展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

5.检查毒、麻、一类精神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检验人员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定期检查检验工作质量,开展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B超、心电图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完成本专业诊疗工作。

2.主要负责本专业范围内检查操作和出具临床诊断报告和文书登记、档案管理。

3.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诊断率。4.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5.搞好本专业医疗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档案登记工作。

妇女保健医师岗位职责

1.按照妇女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妇女保健各项工作;开展全天候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认真做好辖区内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等妇女保健工作,负责早孕登记、建册、高危孕产妇筛查、登记、随访以及管理范围内孕妇产前产后的访视。

3.严格遵守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工作规范,在执业范围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提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妇女保健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开展妇女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优生优育、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进行科学、有效的妇女保健基本情况社区诊断,做出分析、评价,制定干预措施。

6.做好辖区内妇女保健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7.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基层单位做好妇女保健工作。

8.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妇女保健工作任务。

儿童保健医师岗位职责

1.按照儿童保健工作制度要求,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各项常规工作;全日开放保健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2.建立辖区内新生儿访视工作制度。

3.建立本辖区0—7岁儿童健康档案,掌握本辖区儿童健康状况、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4.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母乳喂养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等卫生科普知识。

5.做好辖区内儿童保健资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6.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儿童保健专业技术水平。

7.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必须遵守与执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常规、职业道德规范和管理制度,按照批准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相关技术常规,严格掌握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杜绝差错及事故发生。

3.树立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以避孕为主,推广综合节育措施;提供计划生育技术咨询、宣传教育和随访等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4.负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关表册的登记,做好报表的统计、分析工作,按期上报所在区妇幼保健院(站)。

5.认真参加相关工作例会和培训,深入居民区,加强检查与指导。6.承担上级布臵的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本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评价、记录与总结等工作,并接受上级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检查与考评等。

2.负责组织与开展本辖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及行为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针对社区内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做好控烟限酒、合理营养、心理平衡、适量运动的指导与行为干预等工作。

3.负责组织与定期开展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与保健知识;开展居民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检查与评估,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4.负责中心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安排医护人员为社区居民讲授健康教育课,对中心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

5.负责开展社会人群的精神卫生健康、残疾预防与康复的健康教育;及特殊人群如儿童、妇女、青少年、老年等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6.负责中心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编印与发放工作,提高健康教育资料的入户率和健康教育处方的利用率与针对性。

7.负责中心健康教育宣传栏或板报的定期更换与资料的留存工作。

8.负责利用中心健康教育咨询台与健康咨询热线电话,开展社会人群与居民的健康知识咨询服务工作。

9.负责组织与参与各种卫生宣传日的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宣传与咨询活动。

10.负责中心健康工作资料的收集与留存工作,建立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及时掌握本辖区儿童(包括外来儿童)情况,建立新生儿预防接种卡、证,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组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实施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

2.提出疫苗需求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发登记,做好疫苗管理。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疫苗效果的监测工作。

3.做好冷链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建立冷链运转记录。

4.进行常规接种率报告,针对传染病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或事故进行报告。

5.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教育,对外来儿童家长进行计划免疫知识宣教。

6.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7.准确掌握辖区常住、暂住和流动人口中接种对象的变动情况,定期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簿。对集贸市场和外来人口较密集的地方进行上门串户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

8.掌握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定期查漏补种,杜绝发生因漏种而引发相关传染病的爆发。9.承担上级布臵的各项计划免疫工作任务。

传染病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传染病上报工作,对法定传染病,按规定时限上报,并按规定做好传染病登记卡的保密工作。

2.每天按时检查门诊日志,做好登记、认真核实传染病登记卡项目,避免缺项,杜绝错卡及死卡现象。及时与疾控机构交换疫情,使传染病报告达到及时.正确。

3.督促中心有关科室做好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每周各科核对一次,每月底对各科室传染病报告工作进行自查。

4.对传染病登记卡进行分类,认真逐项填写访视单,交访视人员,并督促其认真.及时进行访视,把好访视质量关。

5.按时参加区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工作月会,并做好疫情的核对和分析工作。

6.及时、准确上报月报表及其他报表。

7.做好各种资料保存工作,并将各种资料装订成册。8.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熟悉并掌握责任社区各类慢性疾病的患、发病情况、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以及变动情况,社区内主要慢性疾病的患、发病趋势。

2.严格遵守慢性疾病相关的管理规定,负责制定并落实慢性疾病病人的随访、体检、康复治疗指导和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

3.遵守居民健康档案使用的有关规定,切实按计划做好随访、体检、长期用药和接诊记录的规范书写并录入电脑。

4.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做好社区居民慢性疾病相关的生活行为因素的监测工作。

5.按照各类慢性疾病系统管理要求,做好资料的分析、统计工作,及时上报中心信息资料室。

6.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认真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

医源性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制定中心控制医源性感染管理计划,指导制定预防感染制度。

2.监督检查有关医源性感染监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分析、总结与反馈。

3.协助各科室开展控制医源性感染工作。针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采取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的实施.4.监督检查消毒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灭菌效果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定期分析监测结果.5.开展有关医源性感染宣传教育及医源性感染监控人员的培训。

精神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负责辖区精神病人的管理、预防、宣传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掌握辖区重性精神病人的发病人数,定期走访居委会,及时掌握病人变动情况,积极参与建立社区、医院、居委会为一体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

3.搞好本地段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有计划做好本地段各级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工作。

4.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按时完成各项统计报表和上报工作。

5.承担上级部门布臵的各项精神卫生工作任务。

康复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中心(站)主任领导下,掌握本社区居民因急、慢性疾病、创伤、老年病及残疾等基本情况,并建立台账。

2.负责组织和指导有关康复三级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降低病、伤、残的发生或减轻伤残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3.负责康复医疗的咨询、评定、转诊和支持工作,保存和整理康 45 复医疗记录和病历档案。对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制定不同阶段与时期的康复目标。

4.负责制定康复目标的实施计划、组织和指导病、伤、残者的康复治疗,采取各种措施治疗病、伤、残者,以改善其功能。

5.对康复病人做好自我康复器械训练的宣传指导工作,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病人进行有计划治疗。同时对有需要康复的病人建立卫生保健合同。

6.积极钻研全科医学与康复医学业务,不断更新康复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疗法,为社区居民及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信息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由社区中心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3.做好健康档案文本借阅工作,按规定手续办理借阅、归还工作。4.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臵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

5.熟练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配合中心(站)办公室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1.根据《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发现有违反制度的应及时纠正,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主任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负责中心(站)财务会计、成本管理、绩效奖励、医保物价及收 46 费结算工作。

3.组织编制中心(站)预算并组织实施。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率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有关规定和权限加强管理,保证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差率管理制度的落实。

4.负责审核会计报告。负责审核对外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5.加强对中心(站)的收费和医保工作管理,指导物价和医保工作。

6.运用财务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参与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审核各项经济合同、协议,对违反国家法律和规章制度、损害单位利益的经济合同和协议拒绝执行。

7.负责资金的筹措,协调与金融机构及相关管理机关的关系,确保资金供应。

8.保证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等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进行经常的监督和必要的检查,经常清查库存,克服浪费和物资积压,防治不良现象发生。

9.接受卫生、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医保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依法提供真实的会计凭证、帐册、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下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处方政策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处方政策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设置与岗位说明书

    x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绩效考核(岗位职责部分) 总 述 一、管理岗位: 1、中心主任(中心主任、业务副主任、保障支持副主任) 2、绩效管理岗位(绩效管理部主任、绩效考核管理) 3、健......

    将德育课堂向课外延伸的实践与思考

    将德育课程向课外延伸的实践与思考九江市庐山区海会中心小学周振洪 0792-8792287【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在编排上和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伴随着新课改,本课程面向儿童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流程图

    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流程图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流程图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教育实......

    浅谈如何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与管理5篇

    浅谈如何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与管理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是地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要认真做好绩效考核......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服务礼仪与服务技巧.

    社区护士服务礼仪与服务技巧 一、服务礼仪 1、护士妆颜与衣着 1.1护士可化淡妆,衣着整洁,大方自然; 2、护士表情自如,对病人应热情和蔼可亲,一视同仁; 3、让病人及家属认可......

    县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精选5篇]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自xxxx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村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以农养政”退出了历史舞台,传统的权力型乡镇政府经济基础也发生了......

    越秀区六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及思考

    越秀区六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及思考 徐浩育 摘要:对越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及存在问题经行分析。探讨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政工作总结与社区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政工作总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XX年,重视医政工作,新成立医疗康复部,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规范医疗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医政工作任务,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