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新农村建设将致力解决

时间:2019-05-13 10:3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安县新农村建设将致力解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安县新农村建设将致力解决》。

第一篇:平安县新农村建设将致力解决

平安县新农村建设将致力解决“三大难”

平安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百村示范”工程为契机,突出抓好示范点建设,致力解决农村“三大难”。

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群众增产增收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狠抓农技措施推广不放松,结合地理环境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扶持和发展蔬菜和生猪产业,为实现“一村一品”打好基础;做强做大做优劳务输出,进一步巩固打工经济对农村经济的支撑力,确保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生产生活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解决续建村遗留问题;在示范村建设的带动下,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程,努力改善村容村貌。

三是统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解决看病贵和上学难。继续做好新农合的参合宣传发动工作,使各示范点参合率达100%,加强乡、村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竭力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严格落实独生子女三免费、农村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保证各新农村示范点的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健全保学控辍“双线”责任体系,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第二篇:建设新农村就要致力改善民生

xx村新一届支、村两委班子XX年上任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从村情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子女教育,人居环境改善问题,农民就业,取得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成效。

一、附城村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做法

——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大力拓展兴村富民新产业。

近两年来,他们结合村情实际,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主题,全面实施了支柱产业做法强做大,民营个体上档升级战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两委充分利用上级关小改中建大的产业政策,对煤矿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落实了资源整合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上交了资源价款和安全风险抵押资金,扩大了煤炭储量和煤田面积,增强了支柱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采取集体搭台,群众唱戏的办法,积极引导,大胆启用能人,努力创新一社一企发展模式,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全村8个分社,已发展了6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好的集体企业,其中包括两化工厂、两个铸造厂和两个免烧砖厂。全村新增个体经营户50多户。在个体企业发展方面,围绕做强做大“附城牛肉丸”这一传统产品,给予大力引导和扶持发展,培育了一批大户,开拓了农民增收的新空间。

——以实施三项工程为突破,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新水平。

凤山寄宿制小学建设工程。原先的村小学是在一座破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人民群众怨声载道。村两委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建设新农村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立项上马修建全县第一、晋城一流的凤山小学。工程于XX年10月规划立项,总投资700多万元,新建三栋三层办公楼、教学楼、住宿楼共三栋160间,总建筑面积5457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名教职员工和学生。工程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建设,于XX年8月竣工剪彩投入使用。同时他们还立足于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新修建了凤山人民剧场,创建了德育教育基地和农民培训中心,为人才兴村、丰富人民群众文体生活、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了活动场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老西街拆迁拓宽改造工程。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大力度投入的思路和要求,共拆迁单位和农户81个,房屋296间,厕所38个,拆迁面积3100平方米,补偿资金130余万元。总投资745万元,新建房屋412间,安排个体工商户169户,改造硬化街道和道路9公里,铺建下水道500米。改造后的街道设计新颖美观;街道宽阔整洁,基础设施配套,美化镇容村貌,扩大了商贸场所,成为了富民强村的商贸产业街。

新建路开发建设工程。该路地处附城集镇西街与晋陵一级路接轨地段,全长500米,宽34米,工程经过城建部门的合理规划,总投资1100万元,建成三层单面楼280间,经过两年多的施工,目前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硬化、亮化、美化、绿化配套工程也已基本完成。新建路的开发与建设,必将成为全村甚至全镇对外经济交流的平台,大大提升招商引资的外部环境。

——以优化人居环境为目的,实现环境卫生状况新改善。

附城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为一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在“村容整洁”上为全镇做出示范。为此,他们首先是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动员农民群众开展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各级沼气建设扶持政策,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短短5个月时间,全村就有200余户用上沼气这一清洁能源。其次是建立了一支专门的环境卫生清洁队伍,并组建了一支由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环境卫生监督队伍,常年对集镇环境卫生进行治理和管理,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干净、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第三是突出治理乱堆乱放乱设摊点的不良习惯,设立了40个高标准的垃圾池,配备了10辆三轮车,做到了主要街道天天扫,小街小巷三六九,较好的实现了规划科学、设施配套、道路畅通、村容整洁的目标。第四是强化制度,规范了村民的生活行为,开展了“爱我家乡,建我附城”的文明创建活动,新建了村民活动中心和门球场,配备了20套健身器材,并种植了多种花卉,突出展示了新农村的新形象新气息。

二、基本经验及几点启示

附城村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既有令人鼓舞的成绩,也不乏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新农村建设要有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在旧街拆迁过程中,涉及面广,利益重,政策强,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全体成员分兵把口,和群众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零距离的接触,公开公正操作,为了拆迁不拆心,做好群众的工作最重要。在修建学校过程中,他们又发动群众举行了“家乡情感功德之旅”的捐资建校活动,仅短短十天时间收到捐款210余万元,捐款人员广泛,气氛热烈动人,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是必须要找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建设新农村是一具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千头万绪都需要干,但从哪里取得突破呢?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什么?附城村选准修建学校作为突破就选对了,经济发展要靠人才,谁家的子弟都要上学,所以,群众就非常拥护。

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无论是在修建新小学的过程,还是在开发新建路施工中,大大小小的工程现场,都能够体会到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三项工程”(修建学校、西街改造、新建路开发)领导,他们成立了强有力的工程办公室,主要领导亲自负责,两委干部部分包工程,老干部负责质量监工。在七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村两委一班人同舟共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了友谊,锻炼了班子,经受了考验,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附城村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二是对农村及农业的投入不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附城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等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也还存在着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五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政策要求,附城村乃至全附城镇的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等方面做好文章,下足功夫。

——农业产业化方面,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知识化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保障社会化方面,要全面深化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村镇文明化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管理民主化方面,要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第三篇:山西太原致力建设

山西太原致力建设“南部新城”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2011年03月31日 08:20

本报太原3月30日讯(首席记者杨素英)“围绕‘大都市’目标,在城市南部、汾河两岸建设国际一流、组团式布局的新城。”在今天太原市召开的城乡建设管理工作会上,太原市副市长吉久昌表示,要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精品意识,规划建设南部新城。

吉久昌说,为打造“第三代城市”的典范,绘就新太原建设的新地标、新名片。新城建设将引进国际顶级规划团队,用当今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对新城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产业构成、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综合交通体系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等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把新城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与现代建筑群落有机结合起来,勾勒出层次分明的天际线、山际线、水际线,实现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与组团功能的高效耦合,体现山、水、城、林、人和谐共融的现代文明追求。

●城市南部、汾河两岸建 “一流新城”

太原市立足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容量,结合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和晋阳湖开发,在城市南部、汾河两岸建设国际一流、组团式布局的新城,五年初具规模,十年全部建成。引进国际顶级规划团队,用当今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把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与现代建筑群落有机结合,勾勒出层次分明的天际线、山际线、水际线,实现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与组团功能的高效耦合,引入现代高科技建造生态城市的模式,体现山、水、城、林、人和谐共融的现代文明追求,打造“第三代城市”典范,绘就新太原建设的新地标、新名片。

●立体化综合交通

“十二五”期间,太原市将着力打造“三环十线七放射,一网两纵四横两枢纽”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框架,实现太原市与周边省会城市高速公路半日交通圈,太原到省辖市高速公路3小时通达,太原都市圈核心区内各城市之间1小时通达,太原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3小时通达、所有县(市、区)20分钟之内上高速。

铁路:重点建成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和太兴铁路,规划建设太原―焦作客运专线和太原―榆次、太原―忻州城际轨道交通。建成太原铁路南站枢纽,将石太客专、太中银铁路、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引入太原铁路枢纽。

公路:新建大盂―龙白、东阳―夏家营、夏家营―赤泥窊、西凌井—大盂高速公路,连同太佳、龙(白)城(赵)高速,形成太原市二环高速公路;续建太古、太阳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

城市道路:构筑“五纵六横四放射”为框架的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建成太行路,加快北中环、滨河西路南延、建设路快速化改造等,打通府东街、南内环东街、南中环街、龙城大街等东西主干道,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力争轨道交通2号线、1号线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太原都市圈

构建太原都市圈“一核一区三组群”的城镇空间格局。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建的太原都市区。一区: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一核、太谷县、祁县、平遥县、介休市、文水县、交城县、孝义市、汾阳市)。三组群:辐射阳泉、忻定原(忻州市、定襄县、原平市)、离柳中(吕梁市区、柳林县、中阳县)三个城镇组群。

将太原晋中同城化作为重点,适时启动两市结合部的“共建区”建设,共建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大型综合物流园区,推进徐沟、修文潇河经济带建设

第四篇: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

文章标题: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世界各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验,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做法。韩国从1970年开始开展新村运动,并于1974年将新村运动向城市的各个领域延伸,走出了一条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其做法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在城市广泛开展新村运动

建设新农村,绝非把农民留在农村搞现代化。如果大多数人口滞留在农村,农村和农业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发展,农民生活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将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韩国新村运动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着力改善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关键是快速稳妥地向城市转移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1970年韩国新村运动开始时,农业人口的比重高达50%,到1975年急剧下降为37.15%,到1985年又下降为20.19%,现在为7%。也就是说,韩国仅用了约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才完成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而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和社会动荡。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在城市及其工厂、学校等广泛开展新村运动,是韩国顺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较快融入现代城市社会的重要原因。韩国新村运动从1974年开始进入城市,在工厂、学校等各个领域普遍开展。新村运动本来是解决农村问题的,为什么会进入城市乃至全国各个领域呢?因为随着新村运动的深入开展,大批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就业、谋生,这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由此必然给农民自身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在城市及其各个单位开展新村运动加以解决。

城市的新村运动从精神秩序、行动秩序和环境秩序这三大秩序建设开始,避免了农民进城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精神秩序建设,是指通过强化邻里之间的和睦意识和继承传统伦理的忠孝思想等内容增强整体意识;行动秩序建设,是指强调遵守道路秩序、公共道德等;环境秩序建设,是指注重搞好自己家和单位门前的卫生、整理街道环境、绿化城市等。在工作单位开展新村运动,旨在使员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上贡献一份力量;通过整理单位环境,使员工产生整体意识,推动单位发展。工厂的新村运动打出了“把员工当作一家人,把工厂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的口号,开展“第二家庭”运动,促进劳资双方同心协力,降低成本、改善品质、节约资源,改善工作环境,增加福利设施,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学校的新村运动致力于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教育所有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未来的社会主人――学习和具备新村运动所倡导的自强自立精神。城市新村运动的开展,造就了大批道德和文化素质较高的城市居民,解决了进城农民遇到的一些问题,避免了农民进城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可能给城市以及工厂、学校等带来的问题。这样,农民进城不但没有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而使城乡更加文明和谐、社会更加奋发向上。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空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实行以城市为中心、以集聚效益为目的的经济区域综合发展战略。在经济、技术和交通设施比较发达的汉城(今首尔)―釜山铁路沿线的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就业;70年代,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形成了以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区,为进一步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巨大空间;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韩国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但实行的仍然是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西海岸和东南沿海)经济增长模式。后来,大城市人口又向周边小城镇分散,形成了多个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大大加快了农村人口转移进程。

国民素质迅速提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了必要条件。韩国战后多数年份教育经费的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文盲率从1945年的78%下降到1990年的3.7%。国民素质迅速提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市创造了必要条件。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平稳顺畅转移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启示我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特别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性措施,其中特别应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网络群带,为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

动力创造条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有着深刻的内涵。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城镇化应重视发展小城镇,但又不能片面、孤立地发展小城镇,而必须走以大带小、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来说,实践证明,我国农村人口并没有大量转移到小城镇。2001年,全国小城镇吸纳的农村劳

动力占转移总量的8.7%,而大中城市所占比例高达51.1%。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规模扩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往往位于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周边。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韩国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三大城镇化网络群:一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是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是以北京和天津等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这三大城镇网络群,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带动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形成更多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网络群带,应该成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将新农村建设延伸到城市,让农民工和谐入“市”。韩国在城市开展的新村运动,不仅解决了进城农民自身及其给城市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而且协调了城乡、工农关系。这启示我们,将新农村建设延伸到城市,让农民工和谐入“市”,是建设新农村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进入城市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民工与城市的接触越来越深,他们自身的不适应以及与此相关的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日益显现,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由农村延伸到城市显得越来越必要。当前,在城市开展新农村建设,首先,应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的组织联系和信息沟通,提高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其次,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统筹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学校教育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第三,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缓解与农民工相关的市政管理、社会秩序、公共道德等方面的压力和矛盾。第四,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文明素质和就业技能,转变城市居民观念,使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共建和谐社会。

《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将新农村建设向城市延伸。

第五篇:如何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解决

如何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下载平安县新农村建设将致力解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安县新农村建设将致力解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和谐社会,全面达小康进而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经济、......

    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继续号召,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创建平安农机 促进新农村建设

    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 农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农村文明建设。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

    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

    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 农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农村文明建设。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

    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

    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 农机安全责任书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文件精神,全面推动我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保证我区农机安全生产,区农业技......

    新农村建设要解决好“五大难题

    新农村建设要解决好“五大难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地方党委和政府应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突出矛盾,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行路难、......

    申请解决“新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申请解决新农村 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资金的报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文件中提出的“......

    新农村建设应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大全

    文章标题:新农村建设应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使我们农村干部倍受鼓舞。农村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各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