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坚持“三围绕三提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时间:2019-05-13 11:4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青区坚持“三围绕三提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青区坚持“三围绕三提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第一篇:西青区坚持“三围绕三提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西青区坚持“三围绕、三提高”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近年来,西青区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三个围绕、三个提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围绕需求设置内容方式,提高培训针对性。一是注重前期调研。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把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根据培训对象工作岗位、知识结构和从事专业等情况,认真搞好培训内容设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走访座谈、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建议等方式,认真做好培训筹备调研工作,根据干部的实际需要“量体裁衣”,科学安排培训内容,激发了学员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完善培训内容体系。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体系,结合当前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开发设计了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公共管理、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等专题学习模块,同时开设了德鲁克教学、社会管理创新等前沿课程,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学习需求。三是创新培 1

训方式方法。大力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突出了培训对象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形成教和学的互动。这些年,在举办处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干部培训班等重点班次中,除课堂教学外,都增加了拓展训练、异地短训、实地考察、分组交流、社会调研、情景模拟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了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围绕效果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实效性。一是探索网络培训模式。积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依托西青干部教育培训网、西青区组工网、西青区远程教育网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今年,首次举办了处级干部网络学习培训班,精心挑选上传了政治理论、金融经济、管理智慧与领导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讲座视频供学员自学。同时,还通过组织学员小组交流、参观区内区外亮点、作个人学习总结、结业考试等方式,促进网络学习培训取得实际效果。二是实施了培训项目外包模式。充分利用市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将培训项目以外包形式委托给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市高校培训基地,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色,量身定做培训方案,不断提升培训工作质量。2011年,采取此模式先后举办了西青区科级干部培训班、自主选学培

训班、科技型中小企业经理人培训班等班次。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经理人培训项目委托给了天津财经大学,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师资、培训场地等都由财经大学负责,充分利用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培训质量。三是构建“党校+高校+基地”培训模式。坚持为我所用、注重实效的方针,积极利用国内著名大学和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工作,在筑牢区委党校培训干部主阵地的基础上,又先后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无锡市委党校、绍兴市委党校等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建立了以区委党校为主体,市高校干部培训基地为辅,外省市知名高校和发达地区党校等培训基地为补充的培训模式。

三、围绕规范管理创新机制,提高培训科学性。一是完善了培训计划申报管理机制。下发了《西青区干部教育培训项目计划申报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每年10月底前,将下一年度培训计划向区委组织部申报立项,由区委组织部负责项目计划申报的受理和审批工作,区财政局根据审批结果负责相关项目资金的核拨和管理工作,避免了多头培训和重复培训情况,实现了培训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推进了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管理和健康有序开展。二是完善了干部教育培训考核

激励机制。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出台了《西青区干部教育培训学时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将干部学习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如实记入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并作为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增强了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建立了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了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把专项经费列入区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从区财政拿出600万元作为培训保底资金,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出台了《西青区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按照“统一规划、逐项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加大了对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监督检查力度,保证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共天津市西青区委组织部

2012年1月

第二篇: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

新形势下“三农”工作须始终坚持以农民为本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三农”工作事关全局。从吉林实际出发,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这一主线,牢牢把握以农民为本的根本原则。只有坚持以农民为本,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才能为保障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繁荣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以农民为本,就是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紧依靠农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坚持在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以农民的全面发展促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归结起来,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把以人为本全面体现和落实到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各方面工作中去。

以农民为本,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农村改革30多年来最重要的制度成果。这项制度之所以能够有力支撑和推动“三农”工作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造,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特点,符合农民群众愿望。只有长期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好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才能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农村长治久安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只有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才能给广大农民一颗“长效定心丸”,才能更好地稳定农民经营土地的预期、提高农民经营土地的水平。当前,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有权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农民不是干部,机制是市场不是政府。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必须始终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利益。

切实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统一经营应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转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践证明,无论农户间合作,还是农户与企业合作,前提是农民自愿,纽带是农民利益,根本是结成利益共同体。如果不能坚持这一点,合作就难以持久。必须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农民要求、体现农民利益的统一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和竞争力。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草原确权承包工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草原确权承包,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既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也为促进农民增收创造了新的机遇。要坚持农民得实惠和生态受保护两个基本准则,牢牢把握明晰产权和农民决策两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以农民为本,始终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和改革取向

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需要,是保护农民权益的内在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和改革取向,关键是突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个核心,坚定不移地“补贴农民、投入农业、奖励大县、理顺价格、提升科技、保护资源、健全法制、深化改革”,在不断加大直接补贴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创新,逐步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特别是支持增粮增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支持产粮大县发展粮食生产。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和流通体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出台政策措施和改革举措,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把农民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支持不支持作为根本标准,确保农民真正受益、真正满意。建立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以农民为本,在统筹推进“三化”中解决“三农”问题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要跳出“三农”看“三农”,统筹“三化”促“三农”。突出以农民为本,更多地从减少农民、提升农民、善待农民、富裕农民的角度统筹谋划和推动“三化”发展,让广大农民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内部增收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多渠道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能力。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拓展非农就业空间,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城镇化与“工”一体、与“农”相连,是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战略基点,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一篇大文章。从维护农民权益的角度讲,当前重点是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农民转为市民后的权益保障。着力解决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劳动报酬、子女上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切实保障他们在农村的合法权益,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应当让他们带着这些权利进城,也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他们自主流转或处置这些权利。二是暂未落户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进一步完善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劳动合同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从制度层面入手,逐步把他们纳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使他们的贡献得到充分肯定、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付出得到合理回报。三是完善征地制度。在坚决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基础上,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把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放在首位,坚决杜绝违法强占、乱占农民土地现象,征地补偿要及时足额交给农民。四是妥善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把留在农村的人群安置好、照顾好,同时采取措施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发展农业生产。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一方面,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和农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新型工业化需要的产业工人,切实提高他们在城市的就业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农民分工分业,使走出去的有较强务工技能,留下来的掌握先进农业技术,为统筹推进“三化”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以农民为本,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农民为本,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根据农民意愿推进、依靠农民实施,让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现代文明、过上幸福生活。

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着力推动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饮水、能源、生态、信息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注重各类基础设施的衔接配套,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长远效益。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为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更加注重扩大覆盖面,更加注重提升统筹层次,更加注重提高保障标准,更加注重各类保险以及城乡制度的有机衔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深入开展帮扶困难群众、帮扶困难党员、帮扶薄弱基层党组织的“三帮扶”活动,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创新。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探索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农村矛盾排查化解,提高做新形势下农民工作的能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民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夯实基层基础,实行群防群治,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以农民为本,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当家作主,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一切相信农民,一切依靠农民,做到农村的事务由农民作主、以农民为主体管理、按农民的意愿办。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积极构建党支部决策、村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三权明晰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深入开展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民主选举实践,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实践,以村务公开、财务监督、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推进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他们依照法律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

(作者为中共吉林省委书记)

第三篇:怎样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

怎样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的“老大难”问题,说“老”是因为问题已经持续很久,多少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说“大”是因为事关全面小康目标实现、国家现代化、粮食安全,事关8亿多的农村人口;说“难”是因为农业人口较多,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水平低,农业投入少,城乡二元结构等等因素造成了发展难,解决难。但这个“老大难”问题又是摆在各级政府、各级部门面前不得不解决而且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针对这些状况,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以下浅见,望与读者共勉。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0%以上,但是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世界中下水平。2010年全国7亿2750万农业人口创造了35477亿元农业总产值,人均创造农业产值不及美国的四分之一。究其原因,有粗放发展的问题,有农民科学素质低的问题,有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有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农业发展方式的问题。不彻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过去小农生产、自给自足、过多依靠劳动力和化肥投入,靠天吃饭的现状,农业发展要取得长足进步非常困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突出重点,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顾此失彼,而要有方法、有步骤、系统化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方式转变,所有制形式改革。彻底走上一条规模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品牌竞争强、农业产值大、农产品附加值高、生态环境好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用“工业化化农业,城镇化化农民,市场化化农村”的理念推进“三农”工作。2010年12月21日—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按照工业化、城镇化的方法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去推进“三农”工作,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办法去化解“三农”难题”。

(一)、用工业化发展的办法发展农业,实现农业工业化。农业是基础性很强,附加功能很多的行业,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大生产工业化的同步,国家才能实现整体工业化。农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工业化机遇,借助机遇推动非农产业快速发展,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借助工业化兴起的食品技术革命促进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值;借助工业化所带来的丰富的农业装备发展设施农业;借助工业化对农业原料的充分利用发展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借助工业化的广泛影响促成农业生产方式和工业经营方式的嫁接,实现农业企业化管理。

(二)、推进城镇化,让农民逐步转变成市民。实践证明,城镇化可以有效的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权强镇,用城市化的发展理

念去吸引发展资金,吸引发展要素,吸引发展人才,把农村有知识、有文化人群汇聚到城市建设中来,在城市兴业,在城市发展,在城市定居,逐步减少农村人口。

(三)、推进城乡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和农村市场化。“百业农为本,农兴百业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营要以市场为导向,要逐步建立起市场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市场关系规范、市场竞争有序、宏观调控有度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将市场机制和市场行为贯穿、渗透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形成有机对接,着力培育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活跃农村市场要素,繁荣农村经济。

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方针来发展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特色突出、层次明显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在城郊结合部、近郊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城市休闲生态农业;在远郊土壤肥沃区极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规模化经营,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农机具的使用,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在山多地少地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开展经济林种植加工,林果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现代养殖,畜牧、家畜饲养、加工以及饲料行业等。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实现农业的整体现代化。

四、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农业发展一靠科技,二靠投入,近年来中央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增加农业投入,逐渐减轻农民负担,先后取消了农业特产税、教育附加费、屠宰税、发放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限制最低粮食收购价格等。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2010年全国农民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人民币,但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依然缓慢,农业抗风险能力依然很低,农业增效的后劲依然不足,农业所处的弱势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只有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修筑工程,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五、创新培训方法,提升农民素质。“三农”问题,重点是农业问题,难点是农村问题,瓶颈是农民素质问题。没有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再好的政策都是徒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培养数以万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要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首先培训方法上,不光是“培”重点要“训”;不光是“理”重点是“论”;不光要“全”关键要“细”;不光要“送鱼”关键要“授渔”;不光看“量”还要看“质”。其次,要细分培训群体,分类培训。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才能突出培训实效;最后,培训要更加注重培训成果的转化,培训效果好不好,要看实效;培训方式怎么样,要问农民。培训过程中更加注重培训成果转化,可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引入农业种植企业、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该村所有农民发展一种产业,最终形成农民负责种植,企业负责加工、收购,培训部门负责技术的农民培训模式,促进农民培训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六、加快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土地和劳动力是财富创造的两大重要因素,只有实现两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流动,激发要素潜能,实现最大效益。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农村土地市场,促进土地有效利用,建立完善配套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营造配套的法律政策环境,逐步剥离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再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契机,重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在土地合理流转的同时,要高效、扎实、有序的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努力促进农民就业,逐步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中来。总之,“三农”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项系统而复杂,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的去打牢基础,逐步完成。相信有一天“三农”问题不再是问题,城乡不再叫城乡,农民不再叫农民,农业更加发展,农村更加繁荣,居民更加幸福。

第一,要紧扣农民增收。做好“三农”工作,根本的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只有把农民的收入搞上去了,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目标才能真正有意义、有实质、有内涵地实现。因此,要切实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想方设法优化农民收入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

第二,要确保粮食安全。一方面要抓好粮食总量,做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这就要认真落实政策,该补助给农民的费用,一分钱不能少,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多补;另一方面,从田头到餐桌,各有关部门都要牢固树立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广西绝对不能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

第三,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立足广西资源现状、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具有广西特色、在全国市场有主导地位的优势产业和产品。要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业规模经营。

第四,要改善基础设施。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尽快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尽快扭转“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既要围绕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农业服务体系、农业生态设施建设;又要围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着力解决道路、通信、用水、用电等实际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五,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在于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要积极引进农业方面的人才。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主席农业院士团”作用,深入推进实施“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充分发挥广西本土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同时加快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靠科技创新促进钱粮双增收。

第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要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深入开展“百万农村党员培训”和“千万农民大培训”行动,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抓好对农业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本领,促进农民增收。

第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形成双轮驱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四篇:加强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大规模培训干部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从提高现有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水平和能力,还是从培养后备干部的高度,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

一、改进和加强干部培训的管理职能。

一是要加强宏观管理的调控。及时采用行政、规划、制度、政策及评估、奖励、竞争、引导等综合手段,规范主客体的培训行为,以多样化、科学化的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保证培训规模、内容和层次与新形势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二是通过调查摸底,有的放矢的开展培训工作。干部培训的管理和实施部门,要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发放意见征求书,深入各级领导班子调查研究等措施,经过归类、分析、总结摸清各级各类干部现有的政治理论、业务和文化水平状况,根据干部队伍现状,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的分期安排。三是严格培训制度,加大监督力度。根据培训计划,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每期培训,管理部门都要跟班管理服务,坚持完善对学员的考勤、考试情况及时通报。同时建立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和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推动干部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四是建立干部培训档案制度与干部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对参训干部,由培训机构,组织、人事部门对其学习成绩、在校纪律、政治表

现、思想品德等方面作出鉴定,建立干部培训制式档案,存入干部档案,作为对干部进行考察、评估、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坚决杜绝不培训就上岗,不培训就提拔的现象发生。

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方法和培训形式。

根据培训对象、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的特点,以引导式、启发式、研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为主,克服单

一、呆板的培训方式,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对策研究、情景模拟,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积极引入行为科学理念和情景教学等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将业余自学、老师讲授、小组研讨、角色模拟、电化教学、案例教学和实地考察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政策调研、经验交流结合起来,以调动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改革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好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的关系,在抓好中长期培训班的同时,重点多办和快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短训班。第二,正确处理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的关系,必须在积极参加脱产培训的同时把自学作为经常的、主要的学习形式。第三,正确处理好境内培训和境外培训的关系,在坚持以境内培训为主的同时,广开境外培训渠道,加强干部对外知识的培训,从而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样样精通的干部队伍,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三、切实保证培训质量。

培训质量是培训的生命。要保证培训质量,必须从以下方

面来做:第一,干部培训规划要具有针对性。凡计划内的培训,必须要执行培训前的需求调查,以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对象,以培训对象的实际素质状况确定培训内容,合理设置课程,分配课时;第二,干部培训力求内容上的创新、突出重点。在培训内容上,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大力抓好干部法律、金融、高科技等各类文化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干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增强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全局意识”;其次,为了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各类专题培训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最后,干部教育培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设置不同的课程,力求突出重点。对部门科级领导干部的培训,要注重领导艺术、行政管理、现代科技、廉政建设。第三,培训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要改变过去单

一、呆板的旧模式,教学方式要符合成人的身心特点,加大自学、研讨、答疑、考察的份量,把专家教授讲课、领导讲课与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相结合;理论讲座与研讨答疑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第四,要加强培训质量评估工作,严格培训中的考试考核制度的同时,建立培训后的“追踪问效”制度,使培训工作形成良性循环,要积极研究培训后达标验收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尽快制定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质量评估标准,彻底改变学好学坏一个样的现象。

四、以考促学,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定期、不定期组织各种规模的考试,也是搞好新形势下干

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其督促作用不可低估也不可替代。干部培训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以考促学的重要性,严把各个关口,以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操作,确保达到应有的效果。

第五篇:落实三创精神认真做好工作

立足岗位 争先创优

---------学习三创精神心得体会

北兴中学

历文科

11月4日下午,学校党支部组织学习了农场党下发的关于三创精神内容的传达,学校党支部书记庄迎久组织全体党员、非党积极分子共同在阶梯教室进行了全文学习。9月23日,省委书记吉炳轩在省委理论中心组第三次学习会上作了题为《创业•创新•创优》的重要讲话,并提出将在全省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就深入学习贯彻吉炳轩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出了重要批示,各级领导干部要仔细研读、认真领会、深入思考,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三创”决策部署上来,率先开展“三创”实践,进一步坚定“三创”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丰富“三创”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三创”的目标,并结合当前和今后工作,制定开展“三创”活动的具体方案,以创业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创优的志气,创造一流的业绩,团结和带领垦区人民为全面夺取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通过此次党支部组织的详细的学习使我深刻了解了三创精神的具体内容和深远意义。结合学习的内容,将本人的心得体会在这里谈一谈:

首先,通过学习我明确了什么是三创精神,即:创业、创新、创优,也就是大胆开拓、进取求实、奋勇超越,这也是三创精神的实质。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不仅要深入领会三创精神的实质,而且还要充分结合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实际,将三创精神与本职工作岗位结合起来,落实到实际中去。以超前的思路做好学校的发展建设、规划,完善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解决工作实际。从一切为师生真诚服务入手,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真正让师生们感受到学校对师生的关心和爱护。

其次是以此次学习三创精神为动力,解放思想务实创新,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加强和改进自己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谋求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教育好学生和学生干部、共青团员们。使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力和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在全体学生中显现突出,真正达到先锋带头作用。

三是在扎实稳妥的工作中,研究和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通过具体、细致的日常工作将现有的成绩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争取做的更优秀。把教育学生的思想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人好我更好,人优我更优,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站排头、争一流,扛红旗。

总之,通过学习三创精神内容,为本人做好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做为学校的一名干部一定要立足岗位,不仅在工作中勤恳务实、敬业奉献,而且还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提高管理能力,做到科学管理、人文管理、艺术管理。!

2011年11月8日

下载西青区坚持“三围绕三提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青区坚持“三围绕三提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下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研究

    新形势下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研究 棉城党建网: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4-09-01 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干部教育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善于学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

    10.09.27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习近平讲话节选)

    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此文系习近平同志2010年9月27日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第二部分,发表时作了个别文字处理。) 今天,我们在浦东干部学院召开座谈......

    新形势下做好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

    习近平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讲话

    习近平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讲话2011-04-08 19:57 国家税务学院网校今天,我们在浦东干部学院召开座谈会,主要是学习贯彻《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

    做好新形势下的教育培训工作交流体会

    做好新形势下的教育培训工作交流体会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为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条例的实施对于推动干部教育......

    做好换届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做好换届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者:xiangzihanchu 于 2011-12-29 08:34:07 发表只看该作者2011年自上而下换届选举工作已经结束,一批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干部......

    浅谈怎样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浅谈怎样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干部教育培训应努力拓宽培训渠道,着眼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干部支持。 培训对象上求广,在抓好三支队伍培训......

    坚持“三到位”,积极做好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坚持“三到位”,积极做好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铜官山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是全区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推进民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