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5-13 11:1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

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

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 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在我们党 90 年的发展历程中,基层党组织始终肩负着桥梁、纽带和基础 性作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站在时代、历史、全局、战略 的高度,提出要构建“以城带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 调发展” 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欠发达地区因其观念、体制、经济、人才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异,因而在统 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为突出和复 杂,难度也更大。探索和实践欠发达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对 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切实提高党领导和管理社会的水平,促进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均衡、持续、协调发 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西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主要特点 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后,我省高度 重视做好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党 建的工作要求,深入研究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 新格局的现实问题,在调整组织设置、创新党员管理、开展 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城乡党建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1-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主要有以下 四个特点:

(一)以继续解放思想为先导,树立统筹城乡党建的思 以继续解放思想为先导,想意识。想意识。历史充分表明,解放思想是党的建设不断汲取时代养料 而始终充满活力的强大动力。要为构建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 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 放思想,树立“大党建”意识。邓小平曾经强调指出,群众 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省在重视依靠各级党委的强势推动自 上而下地进行解放思想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广大党员群众 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构建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的进程中 来,发挥才智、贡献力量,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进行解放 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进 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让广大党员群众深刻意识到构 建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实际出发,选择有条件的地方进行试点,为构建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工 作创造经验、提供示范。如,我省清徐县出台了《关于构建 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以统筹 城乡基层党建为龙头,全面推进城乡党建资源、人才智力资 源、经济发展资源、公共行政资源“四个统筹”。霍州市就 “统筹城乡党建”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针对存在问题在 全市城乡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六联六创-2-抓党建”活动,提出了“组织联网、资源联享、党员联管、实事联办、关怀联心、工作联考”等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具 体措施。

(二)以创新组织建设为关键,建立统筹城乡党建的组 以创新组织建设为关键,织体系。织体系。创新组织建设既有利于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又有利于创新活动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是建立统筹城乡党 建的组织体系的关键一环。我省从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 出发,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一是 一是探索城乡一体的组织 一是 设置新模式。坚持服务发展、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强弱 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逐步打破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城乡界限,注重组织设置的纵横结合,不断完善在产业链上、专业协会中、社会楼宇里建立党组织等模式,积极探索村村 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村与园区联建以及在产业链上 建立党组织等新模式,努力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 横结合的网络化、全覆盖的设置新模式。二是 二是探索建立城乡 二是 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全省统一的党员信息库建设全面 启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流动党 员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如太原市小店区亲贤社区针对该区房 地产业发展迅速、区内流动党员较多的特点,按照“方便管 理、划优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社区组建成立了党委,在各小区物业公司和宝瑞达房地产公司、国强建筑公司、千-3-禧混凝土公司、通成装饰公司、发满铝塑门窗公司等房地产 链条上设置成立了专业党支部。陵川县依托产业发展龙头,采取农村与专业合作社联建、农村与旅游景区开发公司联建 等形式成立基层党总支,促进了产业跨区域发展、景区跨村 庄开发和党员作用的充分发挥。霍州市根据农村党员进城务 工不断增多、城乡党员之间流动日益频繁的实际,实行了以 流动党员信息登记卡、活动记录卡、思想工作汇报卡和流出、流入党员花名册为载体的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农村党组织对 流出党员实行跟踪管理,城市党组织加强对流入党员的教育 管理,努力使流动党员管理做到离村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三)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开展富有实效的城乡联建活 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开展富有实效的城乡联建活 城乡联建 动。组织活动形式是组织体系正常运转的联接纽带。我省坚 持把推动城乡联建共创作为构建新格局的有效载体。积极探 索联建实践模式,推行城市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联 建共创。基层党组织城乡联建共创,引导城市综合实力较强 的机关单位、企业、社区党组织与综合实力较弱的村级党组 织结对共建。通过采取干部帮扶、信息帮扶、结对帮扶、技 能培训帮扶、就业帮扶以及政策倾斜帮扶等措施,不断充实 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内容,使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信 息、智力等优质资源流向农村,为统筹城乡共建起到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如,我省和顺县在全县城乡基层党组织中建立 了“三联五帮”城乡共建长效机制,166 个机关、企事业单-4-位党组织和 156 个农村党支部结成互联对子,212 名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结对村,机关、企事业单位 1327 名党员干部每人至少联系一个农村困难户 或困难党员,帮助农村“制定发展规划、兴办富民产业、解 决群众困难、培训新型农民、加强组织建设”,形成了内容 充实、成效显著的结对共建机制。霍州市组织 114 个城市基 层党组织与全市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城市党组织发挥资 金、人才、信息优势,帮助农村党组织建设活动场所、培训 理论骨干、提供项目信息、开展文艺活动,农村党组织则以 革命传统氛围浓厚、工作条件艰苦的优势,成为城市党组织 党员教育培训和改进作风的实践基地。忻州市在全市基层党 组织中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全市 1308 个机关和事业单位 党组织与 1911 个农村党支部结成了共建对子,为结对村赠 送党建科技书籍 8 万余册,建立机关干部实践教育基地 192 个,还结合帮建村实际制作了专门课件,用于农村党员教育 培训,有效丰富了农村党员教育课堂。

(四)创新人才开发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人才跨城乡配 创新人才开发模式,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才大量外流,不少农村党支部由 于人才匮乏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 要优化“第一资源”配置。必须将富集于城市的党政人才、实用人才、创业人才等各类人才引导、凝聚到农村基层发展 一线去,切实解决基层人才匮乏和党政干部来源单一等问-5-题。我省各地党组织创新人才选拔渠道,跨城乡开发农村人 才资源,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是选贤荐能,建强乡镇“领军团队” 一是选贤荐能,建强乡镇“领军团队”。进一步拓宽城 选贤荐能 乡干部交流渠道,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与乡村干部之间纵 横有序交流的实施办法,真正建立起人才到一线锻炼、干部 从基层选拔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行机关后备干部到农村任职 制度,定期从县(区)机关及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 乡镇、村居任职、挂职或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鼓励县(区)直部门“二线”干部、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带薪到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同时,进一步加大选拔优秀乡 镇党政正职到市级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力度,加大从优秀村干 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力度,努力锻造一支既 精于机关业务工作又熟悉农村工作的“复合型”干部队伍。二是选育并举,配强村居“领头雁” 二是选育并举,配强村居“领头雁”。创新村级班子选配理 选育并举 念,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企业老板、复员军人及返乡务工 人员中公开选拔能人“村官”。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 工程,破新农村建设人才“短板”。注重用好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公开招考,定期从本地区大学毕业生中,从农村复员军 人和土专家、田秀才、小老板等创业型人才中优选一批

综合 素质较好、志愿扎根农村的优秀分子,资助他们到农业大学 等高校深造,实行委托培养、定向使用,争取短时间实现 “村 村都有大学生”目标,切实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6-久牌”乡村干部。三是广揽贤才,蓄储“源头活水”。农村 三是广揽贤才,蓄储“源头活水” 三是广揽贤才 人才缺口巨大,而当前大量返乡农民工,正是农村发展的生 力军。他们有一定技术和能力,也有一定的经济积累,见识 较广、思路较活,是发展新农村、填补人才缺口的重要力量。通过实施“激励„凤还巢‟、助推创新业、强基促发展”等 政策措施,建立城乡统筹的创业扶持机制,对有志创业的城 乡党员,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技能上给予培训,形成长效 机制。通过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形成“事业编制”人才向农 村生产一线派遣机制,为乡村企业、示范基地和村居引进人 才开辟“绿色通道”,形成“群英荟萃”、“源头活水”、蓄储充沛的人才队伍生动局面。如太原市分两批从市、县、乡三级选派近300 名干部作 为新农村建设特别助理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重点推进村和 城中村帮助工作,选拔 1000 余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杏花岭区把农村(社区)干部全部纳入干部培训范围,在普遍轮训的基础上组织农村 党支部书记到清华大学进行了培训,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 念。长治市结合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市组织万名 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住村开展“六个一”活动,要求每个住村 干部要“搭建一个基层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开好一 个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讨论会,帮助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7-发展规划,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解决一些群众的实际 问题,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六个一”活动的开展对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缓解农村人才匮乏局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 用。

二、欠发达地区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面临的现实困境近年来,我省围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在欠 发达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 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城市发展不成熟,党建力量薄弱,缺乏统筹带动 城市发展不成熟,党建力量薄弱,缺乏统筹带动 统筹 的能力和条件。的能力和条件。当前,虽然欠发达地区多数市、县城市建设 日新月异,发展形势喜人。但由于其基础差,城市功能相对 不完整,犹如一个发育很快的孩子,虽然个头茂长,但由于 整体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慢过程,不会随个头的增长而同步提 升。城市的综合管理工作,特别是街道社区建设,明显滞后 于城市的发展速度。存在办公场所紧缺、设施落后、人员配 备不足,工作经费、工资待遇差等问题,自身工作开展尚不 能完全自理,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条件带动基层党建。

(二)统筹各方的内在动力不足,缺乏共建的主动性和 统筹各方的内在动力不足,积极性。积极性。由于统筹必然涉及资源的重新配置,往往是由资源 富集的一方流向资源贫乏的一方,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等行 为,资源富集一方主观上不情愿,客观上缺乏利益共同点和-8-互动结合点。同时,由于机关、企业、村居等不同领域党组 织和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不同,没有“统”的意愿和“统” 的兴奋点。使的“对子”双方结合的内在动力较弱,对共建 缺乏长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实现长久统筹、长效统筹。

(三)统筹工作“线”与“面”的关系把握不到位,缺 统筹工作“ 的关系把握不到位,把握不到位 乏系统性和一致性。乏系统性和一致性。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是“线”,统筹城乡 经济社会发展是“面”。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必然涉及到统筹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往往没 有把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纳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盘 子”,没有将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在 一个地区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去 寻找党建工作的坐标系,从而找不到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有力 抓手。

(四)统筹工作“统而不深”“联而不紧”,缺乏牢固 统筹工作“统而不深” 联而不紧” 性和长效性。当前,欠发达地区在推动城乡党建统筹工作中,性和长效性。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行政手段“拉郎配”,存在“统”得不够 深入、“联”得不够紧密的较突出问题。关键是缺乏个性化 的有效载体和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没有出台一系列激励政 策,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搭建科学有效的共建 交流平台,不能激活各类

党建要素共同参与统筹工作。多数 单靠行政和组织手段去推动,其效果缺乏持久生命力。

(五)统筹工作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有力的整体协调和 统筹工作责任意识不强,-9-组织保障。组织保障。当前,基层党委在抓党建工作时还是习惯于单打 独斗、各自为政,贯彻执行有余,统筹协调不足,部分基层 党组织对统筹党建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较强的责任意 识和投入意识,更没有把党建工作作为考核、评价领导干部 政绩的重要内容,不能为城乡党建统筹发展提供有力的整体 协调和组织保障。

三、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对策建 议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准确把握现阶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 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这一战略举措中不可或缺的重 要内容。欠发达地区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研究本地的 实情,准确把握自己的实情,科学、务实地选择一条适合欠 发达地区的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路径,才能有效地推进城 乡统筹发展,真正为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服务。

(一)必须以大统筹、大党建的理念来推动基层党建工 必须以大统筹、大统筹 作新格局的建立。一是要 作新格局的建立。一是要必须摒弃“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 模式和单兵挺进、各自为政的方式。而是搞大兵团作战,跳 出党建抓党建,围绕大局抓党建,立足实际抓党建,树立大 党建、大统筹的理念,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谋划 工作、寻找坐标,深刻把握统筹工作“线”与“面”的关系,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围绕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和协作性。二是要改变过去狭隘的党建资源整合方式,不能把整 二是要 二是 合党建工作资源理解为仅仅是整合党组织系统内的资源,而 是要拓展视野,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党的建设服务。要纵向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横向密切部门间的配合,形成党 委统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要把城乡党建工作作为一 三是要 三是 个整体来对待,增强工作的系统性。不能顾此失彼,做到工 作谋划城乡“一盘棋”,工作推进城乡“两手抓”,逐步建 立城乡一体化的党建工作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党建整体推 进、协调发展。

(二)必须立足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固核强基,创 必须立足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固核强基,立足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 新城乡共建模式。一是必须以自身的客观条件为基础,固核 新城乡共建模式。一是必须 必须 强基,把有限的资源优先配置在枢纽环节上、核心部位上。强城市、强城镇、强中心村,充分发挥以城带乡战略中“城” 的带动和辐射能力。要通过“提质”强城镇,大力提高城镇 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合作医疗等配套制度,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等途径,不仅让 农民进的来,而且住得下,更要有事做、稳得住,让所有的 城市居民都有归属并得到有序管理和优质服务。还要解决城 市部分地带管理失控的问题,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管理格局 和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二是必须创新城乡共建模式。党组 二是必须 二是必须 织互联共建,不能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强行“拉郎配”,而 是要双向选择,依靠产业链条纽带、经济合作纽带、指导服务纽带、工作相关纽带等来联接,使双方“情投意合”。比 如:在产业的上下游之间,在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科 技指导服务部门与种植、养殖、加工等服务对象之间,企事 业单位与驻地之间,机关部门与培植的基层示范点之间,依 靠这些纽带关系,来推进党组织互联共建,调动双方的积极 性,真正做到长久统筹、长效统筹。

(三)以人才互动为根本,构建城乡一体的人才支撑新 以人才互动为根本,网络。一是选贤荐能,建强乡镇“领军团队” 网络。一是选贤荐能,建强乡镇“领军团队”。进一步拓宽 选贤荐能 城乡干部交流渠道,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与乡村干部之间 纵横有序交流的实施办法,真正建立起人才到一线锻炼、干 部从基层选拔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行机关后备干部到农村任 职制度,定期从县(区)机关及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 到乡镇、村居任职、挂职或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鼓励县(区)直部门“二线”干部、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带薪到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同时,进一步加大选拔优秀乡 镇党政正职到市级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力度,加大从优秀村干 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力度,努力锻造一支既 精于机关业务工作又熟悉农村工作的“复合型”干部队伍。二是选育并举,配强村居“领头雁” 二是选育并举,配强村居“领头雁”。创新村级班子选配理 选育并举 念,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企业老板、复员军人及返乡务工 人员中公开选拔能人“村官”。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 工程,破新农村建设人才“短板”。注重用好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公开招考,定期从本地区大学毕业生中,从农村复员军 人和土专家、田秀才、小老板等创业型人才中优选一批综合 素质较好、志愿扎根农村的优秀分子,资助他们到农业大学 等高校深造,实行委托培养、定向使用,争取短时间实现 “村 村都有大学生”目标,切实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 久牌”乡村干部。三是广揽贤才,蓄储“源头活水”。农村 三是广揽贤才,蓄储“源头活水” 三是广揽贤才 人才缺口巨大,而当前大量返乡农民工,正是农村发展的生 力军。他们有一定技术和能力,也有一定的经济积累,见识 较广、思路较活,是发展新农村、填补人才缺口的重要力量。通过实施“激励„凤还巢‟、助推创新业、强基促发展”等 政策措施,建立城乡统筹的创业扶持机制,对有志创业的城 乡党员,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技能上给予培训,形成长效 机制。通过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形成“事业编制”人才向农 村生产一线派遣机制,为乡村企业、示范基地和村居引进人 才开辟“绿色通道”,形成“群英荟萃”、“源头活水”、蓄储充沛的人才队伍生动局面。

(四)以责任落实为关键,构建城乡一体的组织领导新 以责任落实为关键,机制。机制。推进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必须强化各级党组织的管党 责任和管党意识,以组织手段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一是 一是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全面整合党建部门力量,探索建立城乡 组织领导机制 党建联席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建 设,通过各领域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的示范辐射,有效促进城乡党建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二是健全责任考核机制。按照 二是健全责任考核机制。二是健全责任考核机制 “抓关键人、带一班人、上下共促”的思路,在县(区)乡 两级分别建立 “一把手” 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制度,将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纳入其中,真正把“一把手”这个“第 一责任人”推到党建工作前沿,将抓统筹城乡党建工作责任 “实体化”,构建起一个综合性党建责任述职体系,激发和 调动各级各层面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健全投入机制。三是健全投入机制。三是健全投入机制 坚持把政策引导作为整合城乡党建资源的重要手段,重点推 动城市和机关优势资源向农村和新经济社会组织流动,鼓励 城乡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双向开放,提高资源的集约 利用程度。当前,尤其要加大对基层党建阵地的投入,推动 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 向农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不断加强乡村基层党群 服务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农村党建设施落后、配置不齐、功 能不全等问题。-14-

第二篇: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

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

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在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程中,基层党组织始终肩负着桥梁、纽带和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站在时代、历史、全局、战略的高度,提出要构建‚以城带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欠发达地区因其观念、体制、经济、人才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异,因而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为突出和复杂,难度也更大。探索和实践欠发达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切实提高党领导和管理社会的水平,促进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均衡、持续、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西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主要特点

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后,我省高度重视做好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党建的工作要求,深入研究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现实问题,在调整组织设臵、创新党员管理、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城乡党建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

抓党建‛活动,提出了‚组织联网、资源联享、党员联管、实事联办、关怀联心、工作联考‛等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二)以创新组织建设为关键,建立统筹城乡党建的组织体系。

创新组织建设既有利于优化组织设臵、扩大组织覆盖,又有利于创新活动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是建立统筹城乡党建的组织体系的关键一环。我省从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出发,优化基层党组织设臵模式,一是探索城乡一体的组织设臵新模式。坚持服务发展、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强弱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逐步打破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城乡界限,注重组织设臵的纵横结合,不断完善在产业链上、专业协会中、社会楼宇里建立党组织等模式,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村与园区联建以及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等新模式,努力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结合的网络化、全覆盖的设臵新模式。二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全省统一的党员信息库建设全面启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如太原市小店区亲贤社区针对该区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区内流动党员较多的特点,按照‚方便管理、划优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社区组建成立了党委,在各小区物业公司和宝瑞达房地产公司、国强建筑公司、千

位党组织和156个农村党支部结成互联对子,212名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结对村,机关、企事业单位1327名党员干部每人至少联系一个农村困难户或困难党员,帮助农村‚制定发展规划、兴办富民产业、解决群众困难、培训新型农民、加强组织建设‛,形成了内容充实、成效显著的结对共建机制。霍州市组织114个城市基层党组织与全市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城市党组织发挥资金、人才、信息优势,帮助农村党组织建设活动场所、培训理论骨干、提供项目信息、开展文艺活动,农村党组织则以革命传统氛围浓厚、工作条件艰苦的优势,成为城市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和改进作风的实践基地。忻州市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全市1308个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与1911个农村党支部结成了共建对子,为结对村赠送党建科技书籍8万余册,建立机关干部实践教育基地192个,还结合帮建村实际制作了专门课件,用于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有效丰富了农村党员教育课堂。

(四)创新人才开发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人才跨城乡配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才大量外流,不少农村党支部由于人才匮乏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优化‚第一资源‛配臵。必须将富集于城市的党政人才、实用人才、创业人才等各类人才引导、凝聚到农村基层发展一线去,切实解决基层人才匮乏和党政干部来源单一等问

久牌‛乡村干部。三是广揽贤才,蓄储‚源头活水‛。农村人才缺口巨大,而当前大量返乡农民工,正是农村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有一定技术和能力,也有一定的经济积累,见识较广、思路较活,是发展新农村、填补人才缺口的重要力量。通过实施‚激励‘凤还巢’、助推创新业、强基促发展‛等政策措施,建立城乡统筹的创业扶持机制,对有志创业的城乡党员,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技能上给予培训,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形成‚事业编制‛人才向农村生产一线派遣机制,为乡村企业、示范基地和村居引进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形成‚群英荟萃‛、‚源头活水‛、蓄储充沛的人才队伍生动局面。

如太原市分两批从市、县、乡三级选派近300名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特别助理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重点推进村和城中村帮助工作,选拔1000余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杏花岭区把农村(社区)干部全部纳入干部培训范围,在普遍轮训的基础上组织农村党支部书记到清华大学进行了培训,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长治市结合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市组织万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住村开展‚六个一‛活动,要求每个住村干部要‚搭建一个基层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开好一个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讨论会,帮助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

互动结合点。同时,由于机关、企业、村居等不同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不同,没有‚统‛的意愿和‚统‛的兴奋点。使的‚对子‛双方结合的内在动力较弱,对共建缺乏长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实现长久统筹、长效统筹。

(三)统筹工作‚线‛与‚面‛的关系把握不到位,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是‚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面‛。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必然涉及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往往没有把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纳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盘子‛,没有将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没有在一个地区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去寻找党建工作的坐标系,从而找不到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四)统筹工作‚统而不深‛‚联而不紧‛,缺乏牢固性和长效性。当前,欠发达地区在推动城乡党建统筹工作中,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行政手段‚拉郎配‛,存在‚统‛得不够深入、‚联‛得不够紧密的较突出问题。关键是缺乏个性化的有效载体和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没有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搭建科学有效的共建交流平台,不能激活各类党建要素共同参与统筹工作。多数单靠行政和组织手段去推动,其效果缺乏持久生命力。

(五)统筹工作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有力的整体协调和

作性。二是要改变过去狭隘的党建资源整合方式,不能把整合党建工作资源理解为仅仅是整合党组织系统内的资源,而是要拓展视野,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党的建设服务。要纵向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横向密切部门间的配合,形成党委统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要把城乡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增强工作的系统性。不能顾此失彼,做到工作谋划城乡“一盘棋”,工作推进城乡“两手抓”,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党建工作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二)必须立足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固核强基,创新城乡共建模式。一是必须以自身的客观条件为基础,固核强基,把有限的资源优先配臵在枢纽环节上、核心部位上。强城市、强城镇、强中心村,充分发挥以城带乡战略中‚城‛的带动和辐射能力。要通过‚提质‛强城镇,大力提高城镇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合作医疗等配套制度,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等途径,不仅让农民进的来,而且住得下,更要有事做、稳得住,让所有的城市居民都有归属并得到有序管理和优质服务。还要解决城市部分地带管理失控的问题,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管理格局和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二是必须创新城乡共建模式。党组织互联共建,不能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强行‚拉郎配‛,而是要双向选择,依靠产业链条纽带、经济合作纽带、指导服

1通过公开招考,定期从本地区大学毕业生中,从农村复员军人和土专家、田秀才、小老板等创业型人才中优选一批综合素质较好、志愿扎根农村的优秀分子,资助他们到农业大学等高校深造,实行委托培养、定向使用,争取短时间实现‚村村都有大学生‛目标,切实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乡村干部。三是广揽贤才,蓄储‚源头活水‛。农村人才缺口巨大,而当前大量返乡农民工,正是农村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有一定技术和能力,也有一定的经济积累,见识较广、思路较活,是发展新农村、填补人才缺口的重要力量。通过实施‚激励‘凤还巢’、助推创新业、强基促发展‛等政策措施,建立城乡统筹的创业扶持机制,对有志创业的城乡党员,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技能上给予培训,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形成‚事业编制‛人才向农村生产一线派遣机制,为乡村企业、示范基地和村居引进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形成‚群英荟萃‛、‚源头活水‛、蓄储充沛的人才队伍生动局面。

(四)以责任落实为关键,构建城乡一体的组织领导新机制。推进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必须强化各级党组织的管党责任和管党意识,以组织手段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全面整合党建部门力量,探索建立城乡党建联席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建设,通过各领域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的示范辐射,有效促进

314-

第三篇:关于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关于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的调查与思考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趋势。近期,我们组织力量,采取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普遍调查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到各基层党委、各村党组织,对城乡统筹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绥芬河市现有基层党(工)委17个,党总支2个,基层党组织207个,党员4134人,其中,社区党组织17个,农村党组织18个。近年来,市委紧密结合口岸地缘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搭建基层党组织班子,配备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党员队伍,开展党建工作,做到统一规划,同步投入、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努力使城乡党的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初步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组织体系,加强领导统筹。在现有按单位为主设臵党组织的基础上,从改革、完善党组织建设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以及区划设臵入手,调整原有系统党委管理格局,实行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能,与机构改革相适应、相配套,保障经费、人员,构建职责明确、执行有力、一抓到底的工作运行机制,由原来12个党(工)委扩大到17个党

域、身份和所有制等界限,加强城乡基层干部的选拔培养,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实现干部资源统一整合、统一调配、综合使用、优化配臵。为配合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工作,阜宁镇党委将2名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镇干部下派到菜营村和北沟村任党组织书记。全市13名村党组织书记中有5人担任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党代表,2人分别上挂为市人大常委和镇党委副书记。

(三)动态党员管理,联动关爱机制。针对我市党员在城乡、产业之间频繁流动的实际情况,我们实施“一体动态化”管理,着重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努力构建城乡衔接、全面覆盖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实施党员双向管理制度,改变过去由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单一化管理的模式,使党员在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参加双重学习,接受双重管理,双重服务。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25个,对于流动党员,我们将所有亮出身份的流动党员纳入相应的基层党组织进行管理。流入社区的企业党员,由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接纳管理,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或农村党组织,实行属地化管理。流动党员所在单位有无建立党组织,均到社区、农村报到,参加社区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形成了“关系在企业,活动在社区、农村,奉献在岗位”的党员管理方式。

建立“双向互动”式的思想帮困、“雪中送炭”式的物质帮困、“授之以渔”式的就业帮困的党内关怀互动机制。结合党员信息库建设,建立了城乡困难党员、企业退休党员、失业党员档案和帮扶记录档案。市委还开展了“双结对”活动(一个基层党支部与一名需要帮助的困难党员、群众结对,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以“精神

“双百分”绩效考核,每增加1分奖励50元,每扣1分相应扣去50元,贡献奖即为创收奖,按各村创收的10%标准返还给各行政村。2009年,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工资2.99万元,其中最高工资3.98万元,最低工资2.05万元,提高了村党组织书记的政治待遇。为全市7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当年由市财政为村党组织书记补贴“两险”保费3.1万元。市财政拿出10.57万元,为23名正常离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发放了离任生活补贴。其中,对19名连续任职或累计任职不满10年的,给予一次性离任补助;对4名连续任职10年以上的,按照本村现任党组织书记年基础补贴的30%,发放了离任定期生活补贴。

(五)统筹城乡资源,全力服务群众。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义工、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等形式和途径,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市委建立共建共育工作联席会,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共建共育活动。目前,26个中省直、市直部门与11个村签订了共建共育协议书,明确共建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发挥“五帮”作用。各级党组织与经济薄弱村结对,通过物质帮扶、项目帮扶、智力帮扶、文化帮扶以及党建联建等各种形式,帮助薄弱村发展经济、建设公共事业、改善村容村貌,全市共建立党员服务区153个,带动农户1537户,“三人群体”229名。学习借鉴外地农转居成功经验,推动农村“空挂户”整体“农转居”,统一登记“居民户口”。盘活现有农村存量土地,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用出租、入股、臵换等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构建以

工党员在流动中流失,无法解决在外务工党员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三是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流动党员责任承诺管理机制不健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归属感与荣誉感缺失,没有将发挥党员流动性优势与加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二)统筹“工、青、妇”组织工作亟待落实。主要包含三个问题。一是农民工权益问题。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工在身份上受到歧视,由于没有建立农民工权利保护的长效机制,农民工权益没有保障,部分农民工工资难以得到落实,并且因诉讼经费问题难以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二是青少年教育问题。部分农村青少年由于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造成了性格上偏执、缺乏管理、法制观念淡薄,生活态度消极。“留守孩”犯罪情况出现增多趋势,辍学率增高,素质参差不齐,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多数青年缺乏劳动技能,就业率偏低。三是妇女带动问题。广大农村妇女由于思想觉悟局限,社会位臵低下,多数基本以在家务农为主,在城乡统筹新格局中没有发挥出妇女群体优势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四、对策建议

(一)健全双重管理,实现党员动态机制。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双重管理机制,对流动党员管理实行追踪式和网络化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探索流入两地实施以“安家、立户、搭台、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流动党员管理“风筝工程”。采取“六个一”的办法,建立组织部门与公安、农业、人事、劳动社保、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全面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和持证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与流动党员

知识和外出创业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提高流出党员的综合素质。

3、半年一汇报。流出党员每半年必须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向流出地党组织作一次汇报,将自己在外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学到的新技能新知识等如实反馈给党组织,以便于党组织能定期掌握出门在外党员的思想状况。

4、带动一帮人。鼓励和支持能人党员在外创业,创业成功后带领一帮人外出创业,回乡后带动家乡能人创业,使流出党员在全民创业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5、好事一件实。结合党员公开承诺,每位流出党员每年至少为家乡群众办一件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有成效的好事,确保流出党员人在外心不离党。

6、慰问一封信。每年“七一”前夕,党(工)委给流动党员寄发一封慰问信,通报党组织工作思路、核心任务以及取得的成效,让流动党员了解家乡发展近况,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7、腊月一座谈。在每年腊月流出党员返乡高峰,组织流出党员召开座谈会,交流在外务工心得,进行党组织述职,接受评议,查找不足,悉心听取他们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将在外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向党组织回报,寻求党组织的帮助与扶持。

8、管理一协议。统一制定《流出党员管理协议书》,党员外出前与党支部签订管理协议,双方就如何发挥作用做出承诺,共同履行承诺事项,做到流出党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建立协调机制,统筹“工、青、妇”组织工作。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搭建活动载体,把党、工、团建资源整合起来。一是建立农民工保障机制。加大企业党组织协调作用,努力实现城乡保险和各险种之间的统筹发展。强化宣传,提高农民工的保险意识、积极转变观念、摒弃侥幸心里、增强务工人员投保力度。对一些高危行业和

0

青少年各项权利的保护力度,保障青少年的受教育的权利,减少农村教育费用减轻学业负担,降低学生辍学率。进一步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公安机关严格管理全市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经营场所,取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黑网吧,加强校园周边的巡逻,创造校园周边和谐环境。

2、加强培训,提高青年就业机率。加强和改善农村职业化、技能化教育方式,拓宽农村青少年就业渠道,开辟青少年教育新领域,加强农村网站建设,增强对社会的服务和对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功能,免费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建立健全青少年就业培训服务网络,切身服务于农村青少年的需求,创造条件,多筹建新型职教学校,可聘请农村中的能工巧匠作为师傅,允许农村青少年在中学阶段自由转学到职教学校,学校不收或少收学费,学校也可举办假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充分利用假期让农村青少年学会一门谋生的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最终改善农村整体经济结构。三是发挥妇女群体生力军作用。召各级妇联在农村广大妇女中广泛开展以“学文化、学技术、比发展、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比”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调整和农村经济建设。

1、提高妇女素质,培养新型女农民。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开展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多种措施,保证女童特别是贫困女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减少辍学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协调有关部门创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妇女劳动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项比较先进的实用技术。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培养农村妇女的“四自”能力、创新意识,使她们敢于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竞争,充分挖掘自己的致富潜力、创业潜能。

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各级妇联组织要紧紧抓住家庭这个妇联工作的有效阵地,大力开展妇女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要以弘扬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为主题,以打造文明整洁新农家为目标,动员组织农村广大妇女家庭开展学习型家庭、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开展科技知识进农家活动。成立以家庭为活动场所的“文化中心户”,传播先进文化,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将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开展“明美德”进农家活动。充分发挥妇联在家庭领域中的工作优势,把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家庭助廉创建活动整合起来,引导广大妇女以德治家、文明立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

第四篇: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2010-5-17

编者按: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快速推进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许多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但总的来看,这些探索都还是初步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继十七大提出的要“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之后,为会一体化的新趋势,进一步明确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以及城乡基层党组织神,创新实践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党的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同时注意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比较优势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活力。本刊本期围绕这一主题,选发基层的王秋实等同志的实践体会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侧面,重点探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指应顺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建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把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城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堡垒。

一、实行组织联建,建立城乡结合的基层组织体系

传统的按照地域、单位设置党组织的方式,使城乡党组织处于相对分离状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设置在区域、行业界限上有所打破,但城乡基层党建的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这不利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因此,应义新农村和协调推进城乡发展的要求,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例如,可以按照“按需互利共赢”的原则,综合考虑城区居委会、企业、部门与村在产业上的相近性、优势上的互补性、资源上的共享性和职能上的带力推行村居联合、村企联合、部门联村等模式,跨区域组建城乡联合党组织,走出一条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二、实行共育共管,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管理机制

在城乡大流动、大开放、大融合的趋势下,党员跨区域、跨城乡流动日益频繁,呈现出从业方式多样、从业地点多变的积极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推动城乡党员在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服务群众等方面互动融合,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发挥他们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党员方面,对在城乡之间流动的优秀农民工和各类优秀人才,可以采取培养、专人跟踪培养、网上培养等方式,由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实行“双重培养考察、双重征求意见、双重张榜公示”城乡一体的党员发展机制。在教育培训方面,可以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城乡党建信息资源共享,让城乡党员同步学习、同步督方面,可以探索实施党员双向管理制度,对农村企业党员、机关社区党员等实行居住地和工作单位双向登记、双向联系,使党

居住地灵活参加学习教育、接受管理服务。

三、实行活动互联,建立城乡共赢的互帮互助机制

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应立足建立城乡联动的组织活动方式,积极开展互帮互助共建活动,实现城乡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比如,开展城乡党活动,加强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和工作协调,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再比如,立足市、县、乡部门特点和优势,采取自由“结对”、群众“选对”等形式,大力开展部门包村帮扶活动,重点帮扶班子“软、散、懒、瘫、乱”的后进村,帮助其建班子、选准一条好的发展路子、形成一个好的工作机制、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四、实行资源共享,建立城乡互促的党建工作机制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把城乡党建资源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科学规划、有效整合,重点是推动城源向农村流动,鼓励城乡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双向开放,提高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城乡党建资源的互补伍建设上,应打破制约人才流动的区域、行业、身份等限制,通过有计划地选派机关干部到村(社区)任职、选拔企业能人进村促进优秀人才在城乡间合理流动,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整体结构。在经费保障上,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党费划拨、基门支持、社会赞助等渠道,落实城乡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保证城乡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篇: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詹永杰

2008年第9期 ——党的建设

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作为上层建筑党的建设如何适应深刻变化的经济基础,探索建立城乡互动、区域联动、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是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紧迫任务。近一年多来,荆门市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一、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现实选择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总结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实践、分析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顺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提出来的,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现实选择。

1、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且要求在加强党的建设过程中也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一方面体现在通过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凝聚人才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基层党建现状看,突出存在城乡党建融合度不高、工作规划和运行相对分离、资源配置相对分割,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体化进程缓慢等与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必须树立统筹城乡的理念,打破城乡区域界限,走城乡互帮互助、区域协调联动、资源流动共享之路。

2、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党的基层组织也被划分为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两大体系。近年来,随着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总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各类要素资源在城乡频繁流动、日趋紧密,呈现出大开放、大流动和大融合的趋势。城乡党员、干部、人才等基本要素随着劳动力的市场化相应流动,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呈现出多样化的组合方式。这些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顺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形势,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使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适应,更加协调,更加融合。这是一条基层党建服务经济建设中心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改革创新之路。

3、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有效途径。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是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载体,“三级联创”活动能否取得最佳效果,关键是县乡村怎么“联”。从多年的实践看,“三级联创”还不同程度存在三个联创主体“联”而不紧、“联”而不顺的问题,在党建资源、手段、制度以及党员、班子、组织怎样同步联动方面缺乏协调性。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薄弱环节依然在农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迫切要求通过城乡互帮互助、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来解决,以促进“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化和卓有成效。

二、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实现途径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解决城乡党建“分离”与“脱节”两个基本问题的有效途径,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趋势,树立区域性大党建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改变城乡党建相互封闭状况,推进城乡互动、区域联动,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新格局。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应着眼于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展力和服务力,基本实现城乡党的基层组织要素之间、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平衡发展,形成城乡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应着力推进“五个一体化”:一是城乡基层组织设置一体化。实现党组织在各领域、各行业、各区域的全覆盖,基本形成城乡结合、互帮互助、机制开放的区域性组织网络。二是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一体化。城乡党员干部培养、选拔、教育、考核机制一体化格局基本建立,城乡人力资源配置科学、人才交流日益密切。三是城乡党组织活动一体化。城乡党组织共建活动的开放性不断扩展,包容性不断增强,实效性不断提高。四是城乡党员群众服务一体化。城乡党建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展,服务方式进一步创新,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五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通过统筹城乡党的建设,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必须注重区域性和关联性,着力创新实现途径,具体讲,应从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1、实行组织联网,构建区域衔接、整体联动的城乡党组织设置体系。一是建立“区域型”党组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对农村和城市组织体系进行调整和整合,积极推行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村村联建,促进城乡生产要素与党建要素优化配置,增强党组织的整合和带动能力。二是建立“产业型”党组织。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两新”组织、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支部”、“专业合作组织+支部”、“协会+支部”、“商会+支部”等模式,以产业为纽带建立跨区域的党组织,促进党建要素向产、供、销等产业链条上延伸,提高农村党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建立“流动型”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劳务市场、商贸市场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和挂靠建等形式建立党的组织。四是建立“网络型”党组织。对比较分散、不便于集中统一管理的外出党员,利用网络资源设立网络党组织,开展网上党建活动。

2、实行阵地联建,构建集约利用、功能完善的城乡党建资源共享体系。一是完善村(社)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实施党员活动“一卡通”。以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为中心,引导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等集中布点。合理设置活动阵地功能分区,提升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设。鼓励城乡活动场所、公共设施双向开放,推行一定区域内党组织活动联谊卡制度,党员持卡参与区域党组织活动。二是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和村(居)民事务代理中心建设,实施公共服务“一册通”。整合部门和乡镇公共服务功能,实行村(居)民事务代理制,推动公共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建立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手册,记录党员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事项,推动服务资源共享。三是推进党员电化远程教育和党建网络建设,实施党员信息利用“一网通”。大力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推进远程教育网络向城市社区、企业和党员服务中心延伸。以市、县为重点加强党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引导城乡各级党组织开放党务、政务、教学课件、市场、科技等各类信息,促进城乡信息资源网络互通。

3、实行党员联动,构建双向流动、共同提高的城乡人才教育培养使用体系。一是送出去与请回来结合。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人才市场网络体系,为农村党员外出打工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把打工中的优秀分子请回来创业,对回归创业人员在本地创建基地、创办企业给予政策扶持。二是下农村与进城镇结合。坚持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到经济相对薄弱和领导班子能力不强的村担任主职干部,将城市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带到农村,帮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组织涉农专家、学者深入农村一线,开展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选派优秀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到企业、社区跟班学习,学习企业(社区)先进管理理念,改进农村工作方式方法。大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选派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等工作。三是流入地与流出地管理结合。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实行城乡党组织与党员、党组织与党组织双向衔接,改变城乡党员管理相对分离的状态。建立流动党员工作台账,对外出、外来党员进行分类。依托流动型党组织负责做好教育、关怀、服务的协调沟通工作,为流动党员在就业、培训、维权及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服务。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利用电子邮箱、网络QQ群、手机短信等网络信息平台,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活动。

4、实行活动联谊,构建双边互促、共创和谐的城乡基层党组织交流体系。一是开展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五进农村”活动。引导科学发展方式、新时期群众工作方式、民主管理方式、城市先进文化、党的先进性建设进农村。二是开展以服务城市为主题的“五进社区”活动。重点开展“三级联创”、党员互帮互助、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现代远程教育、文明创建活动进社区。通过区(市、县)、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健全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组织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与社区困难党员结对帮扶,根据社区不同群体党员特点实施设岗定责,建设社区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搭建城乡党员学习教育互动平台,引导区域内党员创建文明祥和新型社区。三是开展以服务党员群众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立足城乡党员群众实际需求,把有一技之长的城乡党员干部和无职党员组织起来,参加扶贫、支教、环保等多种形式的区域性志愿者服务。

5、实行实事联办,构建共驻共建、改善民生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助体系。一是整合资源共办公益事业。探索公益事业联办的有效途径,引导部门、企业和社区共同筹资帮助农村兴办公益事业,促进部门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党建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二是结对帮扶共解基层难题。大力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城乡党员结对互助、机关干部与农村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定期组织城市党组织送项目、送技术、送温暖到农村,组织城乡党员开展扶志、扶困、扶技活动,帮助困难党员和群众增强脱贫致富能力。三是畅通诉求共促城乡和谐。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联结城乡、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多渠道了解群众意见和要求。建立城乡一体的群众权益维护机制,确保民意及时表达、民怨及时化解,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6、实行发展联姻,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城乡经济合作体系。一是产业带动。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城乡有能力的党员多行业、多层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形成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二是市场驱动。加强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鼓励各类工商企业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销售,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三是科技推动。引导涉农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农业技术合作开发,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中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

三、统筹城乡基层党建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前提和基础,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基层党建适应并更好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历史新阶段。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应统筹谋划,同步推进,统筹利用好城乡两种资源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关键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员群众引领到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实现党建工作与城乡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要把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作为检验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善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使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更具预见性、超前性和针对性。

2、正确处理一体化与差异化的关系。统筹城乡党的建设,必须在始终不渝坚持城乡一体化基本取向的基础上,注重差异性发展。一方面要做好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制定中长期规划,着力形成城市与农村一体的规划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分步实施,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特色和差异性,避免“一刀切”。

3、正确处理运用组织手段与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工作的关系。要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党建资源,注重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经济组织在推进统筹中的作用,推动阵地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等流动共享。要加强产业链条党组织建设,构建以产业链条党组织为主导,以社、村党组织为基础的一体化基层组织网络。研究在产业链条党组织中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党员的办法。通过产业链条使分布在城乡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党员、干部、人才等党建要素按产业布局合理整合,围绕经济利益紧密联结,形成城乡一体的经济利益和市场风险共同体。

4、正确处理创新性与继承性的关系。从党的发展历史看,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领导、党的根本组织原则,这样一些基本点始终是不能变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首先必须保证这些党的建设根本性内容不改变。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是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条件下,对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方式、活动方式、领导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改革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大胆突破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

5、正确处理增强责任感与强化责任制的关系。深入开展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关键是要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树立开放、共享、互动、协调的理念,在实践中增强统筹意识,把握统筹实质,提高统筹能力。要建立城乡结合、职责明确的城乡党组织双重责任体系,使城乡各级党组织自觉做到思统筹、抓统筹、上下联动促统筹。要研究制定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加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建设,把“三级联创”工作机制引入统筹城乡党建范畴,构建纵向互动、横向互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作者系中共荆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下载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大全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建设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梁子湖区积极探......

    关于探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研报告

    关于探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研报告作者:州直机关工委 来源:不详 点击:72 发布时间:为推动各级党组织打破城乡区域界线,切实加强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工作“三个统筹......

    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做法[全文5篇]

    我县现有党(工)委33个,党(总)支部611个,党员13787人。其中县直党(工)委21个,(总)支部# 个,党员人,乡(镇)党委12个,村党(总)支部200个,党员5200余人,占党员总数的,%。去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

    城乡互促——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城乡互促——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城乡互促——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铁北第二党支部“双结双带”活动前进街党委党支部为努力开展好以结对帮带为主的“双结双带......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关键是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中牢牢把握以城带乡、资......

    解放思想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问题思考

    近年来,××市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构建基层党建......

    关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工作意见

    关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工作意见2009-12-28(2009年11月20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