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1:1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城市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土地是城市建设的载体,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城市建设就是在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基础上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生活环境。利用好城市土地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地方特色的重要保证。如果一个城市在建设时没有最好地利用好城市土地资源,没有保护好城市土地资源,从小处说就不能形成自己特色的城市面貌,而只是大众城市的克隆,从大处说就是浪费了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破坏了自己的土地结构面貌,而形成的城市环境也不可能是生态的、适宜人类居住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而且后期的城市维护管理费用会大大提高。

如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建设一个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的城市,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重点。要使城市建设合理、快速高效地进行,需要解决好以下的几个问题和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

一、城市建设与土地管理的不协调。加快城镇建设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而强化土地管理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现在虽然已形成了比较配套的城镇建设和土地管理法规体系。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城镇建设与土地管理之间存在着一些不相协调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发展规划不够协调。这就是现有建设需求同土地供给的矛盾,也是两个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部门缺乏沟通衔接的问题。城镇建设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由城镇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的,双方在制定规划时如没能充分交流,两个规划必有不相协调的部分,这就会为今后在建设管理上造成不利影响。如土地利用规划中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有些在城镇发展用地控制区内,有的甚至在近期建设用地范围。这样,使科学合理的建设行为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事关经济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往往因征地影响速度和效益。

二是土地管理与建设规划管理步调不够一致。法律法规对土地管理和建设规划管理程序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力,导致两个方面的管理时常脱节,给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造成影响,不能保证城市建设有序进行,或者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建设速度。如按规定建设单位和个人的建设行为必须先取得建设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土管部门申领土地使用许可证,然而现实中存在土地使用许可证发放在先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城镇建设中显更为突出,容易引起两部门之间的摩擦,造成建设规划管理失控。

这主要还是一个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问题。这要求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管理好城市土地,建设好城镇环境。目前全国各地不少地方已将土管与城建规划或房产部门合为一体,市县长分工也将土管与城建规划或房产部门由一人负责,或成立专门的城市土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来进行土地管理与城镇建设工作的协调。

二、城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不合理。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经营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合理有序的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城市正常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需的条件。但现在一些城市建设和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市土地资源的收益未真正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良性开发利用。土地不是再生资源,城市土地的用途转换之后如果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功能,就是一种浪费有限资源的行为。国家政策规定城市土地收益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目的在于培植城市新的经济载体,事实上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城市土地的收益没有真正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土地收益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土地的价值,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促进城市建设。如利用城市土地收益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提高城市景观形象;加大城市交通建设,改善城区交通状况;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等。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城市土地的市价,获得更大的土地收益,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城市土地市场化运作尚待规范。有的地方为了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热衷于拍卖黄金地段的土地,这种市场化运作方式本来无可非议,但操作中往往偏离方向,未能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分区的需要,未能严格按城市规划进行控制,结果把该作绿地的地块作为建房,该作住宅区的建成工业区或者商业区,又由于客观存在行政干预,以致法定的建设规划人为地成了一纸空文。

这需要城市建设与土地管理部门在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时要充分考虑城市近期目标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协调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

益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土地。政府部门要从长远利益着想,舍去一部分眼前即得利益,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并可适当增加城市绿地建设等公共设施建设,以改善城市的景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从而最终使城市土地升值,达到开发与利用的目的。

三、城市规划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科学化。城镇总体规

划是城镇建设管理的依据,城镇总体规划一经政府部门批准,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地方性法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更改和违背的。城镇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是不容至疑的,这就要求城镇总体规划的制定必须严密、科学,管理必须严格。但现在一些城镇总体规划的制定和管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千城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自己的特色,且不符合城市资源的永续利用原则。

城市规划不合理、不科学,直接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城市建设管理费用的增加。城市土地资源浪费,从根本上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土地没有进行必要的开发,使城市土地没有得到它应有的收益。政府没有从城市土地中得到最合理的收益用于城市的发展建设,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二是在开发建设中未对城市景观资源加以严格的保护利用。在制定和修改城市规划时应加强对城市绿线的重视,先把有利于营造城市景观的山体、水体等景观资源划上绿色保护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重点保护、利用这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以塑造别具一格的城市景观。而现在很多城市建设中对当地的植被、地貌、水体等城市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力度很小,而是在先破坏、后建设,这样不仅增加了城市景观建设费用,又不利于形成当地的特色,使“千城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城市建设管理费用的增加是因规划的不合理、不科学,造成城市建设中重复建设多,城市功能不完备、不协调引起的。

在城市规划制定时,可以引进一些外地的先进理念,可以听取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大师的意见、建议,但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不应直接交由那些大师们,而应是由当地的专业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在综合当地文化、地域、气候、发展方向等实际情况后,再采用那些先进的设计理念、方法,特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来。在规划制定中更多的是要多征求当地市民的意见,特别是园林、文化体育、气象、林业、环保等部门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使城市规划尽量全面、合理、科学。

四、进一步强化绿化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城市土地升值。城市绿化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也是一个城市形成新型景观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城市土地市价的重要手段。城市绿化的好坏是影响城市形象、城市活力、城市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它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

但现在有很多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在城区总体规划中只对城市绿化进行了控制性规划,但是没有切实可行的专业规划用来指导城区绿化建设。在现阶段,绿化规划是在城市建设完成后的见缝插绿的绿化规划,更不用说城市绿化规划的实施、监督管理了,至使城市绿地建设随意性强,城市绿地分布不均,中心区绿地面积太少;物种单一,景观效果差。因此,在制定和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的开始,就要让风景园林师参与,避免风景园林师在做好的城市规划总图上见缝插针地画出自欺欺人的园林绿地系统图来。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要和其他项目规划,在总图规划时同步进行。如果是一个“园林城市”的规划,那么,在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时,风景园林师应是扮演主角的。

在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中,首先要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水体、植被、山体等景观资源进行一次详细地调查,根据它们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保护,其他城市建设项目应在保护范围外进行,以免破坏那些不可再生的景观资源,对其开发利用也应得到严格的控制,并适时地开发成城市休闲绿地,以提高周边城市土地的市价。其次是对规划的绿地可以先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或先用作苗木生产用地,在以后再改造成城市公共绿地,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城市绿地建设的费用,还可有力地提高城市土地的市价,在土地转让中为城市建设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植被资源,进行有限的改造,就可形成城市公共绿地。利用现有的植被资源有利于保护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物种单一不仅不利于营造景观,不利于发挥生态效益,而且增加了病虫防治的难度,增加了后期的管理成本。

第二篇:城市建设土地制度相关问题

城市建设土地制度相关问题——征地拆迁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伴随而来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城市建设征地拆迁数量剧增,由此引发的征地拆迁矛盾也十分突出。据有关信访部门统计,近年来土地信访总量中有50%以上是由于城市发展征用郊区农民集体土地而引发的,而因城市房屋拆迁引发的纠纷则已导致投诉量成倍增加„„

关键词::城市建设;征地;拆迁;土地制度

正文: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伴随而来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城市建设征地拆迁数量剧增,由此引发的征地拆迁矛盾也十分突出。据有关信访部门统计,近年来土地信访总量中有50%以上是由于城市发展征用郊区农民集体土地而引发的,而因城市房屋拆迁引发的纠纷则已导致投诉量成倍增加。这些都给城市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中诸多矛盾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影响因素,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的土地制度问题。

一、城市建设征地拆迁是土地权利变化的过程

从本质上说,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冲突,都与土地权利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各方利益格局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中土地权利变化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土地征用

城市政府征用城郊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经配套建设后提供给用地者。在这一过程中,土地权利的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

第一步,城市政府通过征用,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农民耕地承包经营权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变为国家所有权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向被征地农民集体和农户支付一定数额的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及附着物补偿费。第二步,城市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将征用的农地或农村建设用地变为能够被用地单位使用的城市建设用地。第三步,城市政府通过划拨或出让方式将城市建设用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提供给土地使用者。

2、土地收回

即城市政府向原国有土地使用者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再提供给用地者。从理论上说,土地权利的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

第一步,城市政府通过房屋拆迁向原国有土地使用者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向被拆迁的城市居民支付一定数额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拆迁补偿费。第二步,城市政府通过划拨或出让方式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提供给土地使用者。

二、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中土地制度的缺陷

城市建设土地征用和城市建设房屋拆迁中,虽然土地权利变化的过程和内涵不相一致,但都是以政府行使其强制性征用或收回权力为特征,从制度层面上看,实践中二者所暴露出来的土地制度缺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1、土地征用权和收回权的行使范围扩大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都有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还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在“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等情况下,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这些规定表明,土地征用或收回作为政府的一项强制性行政权力,其行使范围应该严格限定在“公共利益”的范畴之内。但我国现行法律对“公共利益”的内涵没有作出明确界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权力的使用被扩大化了。

据国土资源部专题调研,上海市宝山区1999年至2001年经征用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中,商业、房地产等经营性项目用地占整个建设用地的71.8%,工业用地占26%,经济适用房和市政建设只占2.2%。天津市武清区2000年至2001年经征用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中,工业和房地产用地占了69%。安徽省合肥市2000年至2001年经征用的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中,真正用于公共利益的不到10%,大量的是经营性用地。

城市拆迁大多是冠有“旧城改造”、“城市绿化”、“公益事业”等名义,然而真正因公共利益拆迁的却为数很少,不少城市开发商与一些政府部门一起,假借“公共利益”之名,行商业拆迁之实。

2、补偿标准偏低

补偿标准一直是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的标准,分别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和4~6倍。两项之和,低限是10倍,高限是16倍,最高不得超过30倍。对土地征用过程中涉及的农民房屋,一直没有专门的农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各地只是将其作为地上附着物给予补偿,且补偿标准很低,难以保障农民被征地后安居乐业的需要。

从实际情况看,现行征地补偿费用标准都远远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按照我国东部地区一般耕地年产值每公顷1.2万元计算,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项之和不过12万~19.2万元,也不过每公顷30多万元。就是这样低的补偿费用,能到失地农民手上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一方面,按照法律规定,征地补偿费用中直接支付给农民的只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是归集体经济组织的,安置补助费是给安置单位的;只有农民自谋出路,安置补助费才发给个人。并且,不少地方的安置补助费只发给“需要安置的”劳动力,并不是给每一个失地农民的。另一方面,征地补偿费的管理使用混乱,随意截留、挪用、拖欠征地补偿费的现象十分普遍。

城市拆迁过程中,有关法规只规定了对被拆迁人的房屋所有权进行补偿,但却忽视了被拆迁人的土地使用权。而对房屋补偿标准的确定,许多地方通行的做法是政府直接规定补偿方式和标准,单方定价,造成拆迁补偿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去甚远,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根据其财力的承受能力制定房屋补偿安置标准,为了降低补偿安置标准,直接干预拆迁价格评估,暗箱操作。有的地方政府出台的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多年不变,与近几年大幅度上涨的房价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地方政府压低拆迁补偿价格,对被拆迁户回迁房价格定价过高,超出了被拆迁户的承受能力。这些都严重侵害了被拆迁居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拆迁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3、安置不妥善

能否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进行妥善的安置,关系到城市建设能否顺利实施,并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土地征用过程中,长期以来沿用的“谁征地、谁安置”的办法,随着企业改组、改造、自主经营,导致用工制度的变化,已难以实行,于是大部分地区选择了货币安置为主的方式,即一次性发放安置补助费,让失地农民自谋职业。据调查统计,在近几年各地上报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项目中,采用这种办法的占90%以上。在石家庄、哈尔滨、合肥、兰州、南宁等省会城市达到100%。由于自身条件局限,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更无能力与城市其他人群竞争上岗,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

一些地方正在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失为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的有效途径。但据有关专家测算,失地农民每人保险金额最低为6.6万元左右,而目前安置补助费的标准一般为1.2~3万元,显然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有的地方建起了农民公寓,采取了住房社区化集中安置,促进了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虽能安居,但就业无门。据笔者调查,住在成都市和平安置小区的村民说:“成都人爱打麻将,我们这儿的人更爱打,不打干什么。”该小区80%的人每天都在家呆着,其中有一半的人打麻将消遣。失地农民长期无法就业,终将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城市拆迁安置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大批拆迁户在拿到数目有限的拆迁补偿费后,按面积差价重新购房很困难,在外租房又不划算,最终只能选择迁移到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郊结合处居住,而大量拆迁户集聚郊外又抬升了这一地段的房价,后来的被拆迁户又住不起,继续向外迁移,导致被拆迁居民的“城市边缘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被拆迁户生存成本大增,除了购买住房和家庭用品以外,谋生的手段往往也要从头再来,交通、购物、子女入学都成为棘手的问题。

4、程序不合理

从总体上看,城市建设征地拆迁的程序强调征地拆迁的强制性,但忽视了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申诉权。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尤其是广大农民)以及城市国有土地使用者,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况和不平等地位。从土地征用、收回的认定,到补偿费的确定和居住安置方式的选择,基本都是由政府和用地单位说了算。

具体地说,土地征用和土地收回略有不同。从土地征用的情况看,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虽然规定了征地要公告,但公告是在征地已经批准后才进行的,征地范围和征地补偿标准、安置办法已经批准确定,只是通知被征地农民集体到指定单位办理补偿登记手续。这实际是事后公告,农民只能被动接受。因此,一些地方把公告理解成通知性的公告,甚至是强制性的通告。

不仅对土地被征用后的用途,现行法律没有赋予农民集体和农民质疑的权利,就是对征地的补偿安置方案,法律也没有要求与农民协商,只是要“听取被征 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对补偿标准有争议,法律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但地方政府既是征地者,又是用地者,还是补偿安置标准的制定者,由他们协调,怎么保证公平公正?征地和补偿安置方案的批准机关是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又怎么面对成千上万个具体的征地项目,在一家一户与征地单位之间进行裁决?各地反映,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农民申诉无门,只能不断上访,甚至激化成群体性事件。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这样,不管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出路有没有解决,不管这些事对社会的长治久安会造成什么影响,都可以先征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中,由于过分强调政府的强制性权力而造成被拆迁居民权利受损也是十分严重的。其一,城市土地的国有属性被片面强调,政府在决定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项目投资者之前,法律没有规定政府先向原国有土地使用者收回国有土地的程序,更没有规定公告、协商、听证等程序,这实质上是政府单方面决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回和转移。其二,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拆迁行政许可、单方面确定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和进行裁决,严重侵害了被拆迁居民的财产权。其三,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或政府设立的拆迁机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行与被拆迁人签订不平等协议,达不成协议就进行行政裁决,组织有关部门强制拆迁,引发和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三、土地制度创新的设想

近年城市建设征地拆迁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条件下,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日益明显,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要求。因此,土地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1、明确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中被征地者和被拆迁者的土地财产权利。

2、对“公共利益的需要”作出明确的界定,规范政府行使土地征用权或强制收

回权的范围

3、要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人对土地的权利,给予公平、合理的市价补偿。要在确认被征地者和被拆迁者对土地的财产权利的基础上,在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中引入土地及房产价格评估中介,充分考虑土地本身的价值和预期收益

4、要明确安置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责任。

5、从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和规范政府行为出发,完善征地和拆迁程序

参考文献:

[1]《试析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中的土地制度》 张晓玲 河海大学学报2004年4月

[2]《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行政法思考》郑玮炜2006

[3]《城市拆迁中依法行政问题探讨》崔静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0

第三篇: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 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发展现代农业所面临的矛盾、新农村建设中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以及影响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319-0

2农村土地流转指的是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制不变的基础上农用地经营权的转移,其实质是除所有权外的其他产权主体的易位。不同产权主体通过产权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农业生产结构,体现农村土地的资产价值,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经营制度之下的小生产、小流通、分散经营等低市场化程度的经营方式已经成为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发展以标准化、商品化、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同时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1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矛盾

1.1主要矛盾

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以下简称“三化经营”)之间的矛盾。农业“三化经营”是一套完整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其以市场为向导,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同时配之以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产业链,以实现农业的效率化、效益化经营。但在现行农业制度及我国人多地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的基本国情下,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将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存在。

1.2矛盾双方的效用分析

1.2.1小规模分散经营。首先,小规模分散经营造成农产品产量低、商品率低,农户产前生产要素的积累、产中新技术的运用、产后产品的加工销售等没有为之提供有效服务的完整、健全的体系或组织机构,形成“小生产面对大市场”的局面,因而产销脱节,常遭受巨大损失。其次,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可替代率低。农产品相对于其他商品,供求波动所造成的市场风险更大;加之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供给稳定性差,这更加剧了的市场风险。“小生产”的农户只能被动接受这种市场风险,任何价格波动损失都由农民单方面承担且无力化解。

1.2.2三化经营。只有实行农业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才能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经营的有效对接,使农产品标准化、现代农业技术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专业化经营与社会化分工才能得以实现,才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并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逐渐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产品产业链,最终实现整个农业生产效率、产出效益质的飞跃。在现有制度下小规模分散经营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及财富的创造,但小规模分散经营又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及合理性。因此,需要在坚持农村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前提下,对农业经营制度进行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2新农村建设需要流转土地经营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对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进一步诠释,其最终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主要围绕3

个重点进行,即富裕农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素质。现代农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而与城市化同时推进是新农村建设之本。因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而新农村建设也应该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要真正缩小城乡差距,最重要、最可持续的就是减少农民,将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出来。让原来农产品的生产者变为农产品的需求者,一方面可减少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可增加农产品需求,农产品价格就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就能不断增长。因此,强化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这两方面是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联系的。

一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多地少导致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不相容。按照古典经济学中农业微观经济模型,小农经济因其规模偏小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如经不起风险、不能吸纳机械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无法实行企业化管理等。小规模经营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种障碍。因为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和集约化,都离不开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建立在狭小规模基础上的农业,其技术进步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因为土地经营存在有效使用现代生产要素的最低临界规模。在土地承包地块分散的情况之下,虽然可以通过外部联合的方式实现成片经营,推行机械化生产,但终究由于交易成本过高而导致综合效益不高。规模经营要么靠土地私有化,进而流转土地所有权;要么靠流转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指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别人,但不能改变农用土地的用途。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流转土地经营权是扩大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必然选择。

二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推力形成的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离不开推力和拉力,其大小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拉力有赖于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整治,如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涵盖农民工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的市民化等一系列城乡统筹的制度建设。同时,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力的形成,主要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走规模化、机械化和产业化道路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推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加大,导致劳动力价格上升,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提高,而各种机械的规模生产导致其价格相对下降,使用成本降低,机械化替代劳动成为必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收入更高的城市非农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是农业小规模经营与日益提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极不协调。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问题,面临的是数以万计的小生产者,危机难以控制,这与农业生产现代化内涵背道而驰。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极其重要,推动土地流转是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影响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3.1农村土地产权虚位是限制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 产权清晰是市场机制正常动作的基本保证。然而,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权能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承包地的产权主体不明确,虽然《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但集体所有的范围又包括村集体、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集体,产权主体不明确,土地所有权实际上归行政负责人掌管,农民处于无权状态;二是土地的各种权益模糊,没有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及土地使用权流转合同的债权属性,如承包权、使用权、出租与买卖权、继承权、抵押权、收益权和转作他用权等权益,以及如何在集体和农户之间具体划分等;三是土地承包权的性质界定是以政策为主,土地权利的规定还没有被完全上升到法律高度。因此,承包土地的各项权能还不能完全受法律保护,权利边界模糊,弹性较大。

3.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

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在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和收入的同时,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保障职能。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流转,阻碍了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业现代化进程也相对缓慢。

3.3农村土地市场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

一是土地流转缺乏中介服务组织,信息服务滞后。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得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流动受阻,信息辐射面狭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二是管理监督薄弱。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根本没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户与业主间的土地租赁合同多数是双方自行草拟,合同具体条款不具体,权利义务等事项设定不规范。部分草签了书面合同没有报告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更没有到主管部门备案,合同监督执行不力。

4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对策和建议4.1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管理 通过政策调控对农村土地利用的方向和结构,确保农村的耕地不流失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体系,保证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符合国家的公共利益和不侵害农民的经济利益,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发动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开展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意义。

4.2加大政府支农的力度

由于土地流转困难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土地流转的供给方面,而在于流转方面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也就是因为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差,缺乏能带来规模效益的种田能手和科技型农民。因此,应大力培育企业家型的农民和种田能手。对那些对农业有兴趣、有能力从事农业的生产者,要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将其培育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增强对土地流转的需求。在耕地的流转中,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采取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政策,如每年中央财政可安排一定资金,地方再配套一定比例,补贴给购买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农业资源、节本增效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和先进适用农具的农民。尝试给予种田大户和规模经营的组织以奖励,促进土地向种田大户手中集中;可借鉴国外实行离农奖励金的措施鼓励其离农就业,加速土地流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农地使用权流转创造优越的条件。

4.3法律上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

立法改变土地权的契约性质或债权性质,以具有严格物权法意义的土地使用权取代土地承包权,即承包权物权化,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独立性和明确性上有所保障,使农民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另外还要制定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规,明确规定流转的原则、形式、期限、工作程序、使用权的确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以及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纠纷处理及法律责任,并对出让费管理、流转合同文书、档案、鉴证等做出明确要求,真正使土地流转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4.4要建立畅通的土地流转渠道,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体系

继续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在土地流转中发挥作用。大力培育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由该组织从事土地信息收集、整理、广告、政策咨询、信用担保,开展土地资产评估。建立委托代理机构,接受不愿种地的农户或经营能力差的农户委托,代为出租、转租或转包给那些经营能力强的业主,从而促进农地的流动和集中,其形式可以是土地经营公司、土地评估事务所、土地银行、土地保险公司、土地证券公司等。

4.5逐步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弱化农地保障功能,真正为农民解除放弃承包地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彻底转

移,实现农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以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5参考文献

[1]张丽艳.论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作用[J].社会科学辑刊,2008

(1):106-108.[2] 孙瑞玲.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研究——在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查基础上的思考

[J].农业经济,2008(2):47-48.[3] 严立冬,刘新勇.河南省鹤壁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J].农村经济问题,2008(1):90-93.[4] 王志文,支万宇.论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创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1-23.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生产要素。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加速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和途径,这既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也对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新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岭市一直把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来抓。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农林局因势利导,根据农业向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开发转轨的新形势,围绕打造“效益农业大市,品牌农业强市”和建设“三个温岭”的战略目标,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和土地资源的集聚,推进了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但土地流转机制与现代农业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成为农业发展新跨越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为此,笔者对温岭市的土地流转作了一次调研,摸清了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全市土地流转趋势、基本状况和存在问题,并就如何规范、有效地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了一些思考。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土地流转呈现形式多样化、运作规范化、机制市场化、经营规模化的新格局。目前,全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出户1.1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42%,土地流转面积1.4万公顷,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1.4%。具体有以下几种流转方式:

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的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出方负责。经调查,全市转包面积2 986.67hm2,占土地流转面积的21.2%,主要是一些外出打工或务工经商的农户,因缺乏劳动力,将承包的土地部分或全部委托亲朋好友代耕。

1.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从事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方按出租时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经调查,全市出租面积8 498.2hm2,占土地流转面积的60.5%。

1.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更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经调查,全市互换面积共有76.67hm2,占土地流转面积的0.55%。

1.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

委托是指承包方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书面形式委托发包方或者合法的中介服务组织流转,委托方与受委托方应当签订书面委托协议书,载明委托事项、委托权限、流转期限与流转费支付方式等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受托方在委托权限内将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农户或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委托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流入方按流入时约定的条件对受托方负责,受托方按委托协议书对原承包方负责。如箬横镇浦岙村在2005年土地整理后,村集体接受承包农户委托,将全村约86.67hm2承包田由村统一转包给种植大户,成片种植早稻、西兰花、豆类等作物,村集体每年向接包方收取承包租金4 500~6 000元/hm2,村向承包农户支付7 500~9 000元/hm2,差额部分由村集体经济补足,使广大农户有稳定的土地转包收入。经调查,全市委托面积1 746.47hm2,占土地流转面积的12.4%。

1.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入股是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有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入股后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经调查,全市入股面积共有300hm2,占土地流转面积的2.1%。

1.6其他形式

面积438.53hm2,占土地流转面积的3.25%,主要是户与户之间以代耕等形式进行的流转。

2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

2.1流转规模稳步提高

第二轮土地承包后,确立了农户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政策,广大农户吃了承包土地的政策“定心丸”,一些长期从事二、三产业或向二、三产业转移,并有稳定二、三产业收入渠道的农户,逐步放弃承包土地经营权,专心致志经营二、三产业,从而在社会的分工分业中获取更大的利益。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社会化分工的进程加快,农村土地要素不断被激活,土地流转步伐加快,流转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来,全市农村承包土地农户流出率、面积流转率稳定在40%以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2.2流转机制逐步完善

全市各地在充分尊重农户自主选择流转方法、流转形式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从自发流转向镇(街道)村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委托流转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等形式流转转变。全市已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8家,加入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3 080户,入股土地193.6hm2,委托流转面积从2007年8月的837.13hm2,发展到目前的1 746.47hm2,增长了108.6%。

2.3流转方向日益凸显

在土地流转中,流入主体逐步从农户之间的分散流转为主向企业化生产经营主体方向流转转变。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由于工商资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大户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而且它们通过实行规模经营、专业生产、品牌开发,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能高回报给发包农户。因而土地流转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大户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集中的趋势明显加快。目前,全市流入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的经营面积达8 556.53 hm2,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60.9%,促进了农业向企业化、基地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

2.4规模经营不断扩大

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资源要素的集聚,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全市已实行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为8 650.9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5.5%,其中经营0.67~1.33 hm2的为1 842.00hm2,占规模经营的21.3%;经营1.33~3.33 hm2的为2 098.47hm2,占规模经营的24.3%;经营3.33~6.67 hm2的为1 158.33hm2,占规模经营的13.4%;经营6.67~13.33 hm2的为512.60hm2,占规模经营的5.9%;经营13.33hm2以上的为3 040.73hm2,占规模经营的35.1%。

2.5异地流转蓬勃兴起

由于温岭市人多地少,而且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为了实现“有限土地,无限发展”,温岭市的一些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大户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异地流转土地,到市外、省外接包土地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如温岭箬横西瓜合作社分别在海南、广东、广西、江西、云南等地发展“玉麟西瓜”生产基地约1 333.33 hm2,并跨出国门在缅甸建成了约333.33hm2西瓜基地;温岭联树果蔗合作社在成都建立了约66.67hm2“温联”果蔗生产基地,全市参与异地转包土地发展走出去农业达2.47万公顷之多。

第四篇: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院 系:管理工程系

专 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 级:2班 学 号:0313100227 姓 名:陈传伟

完成时间: 2013 年 12 月10日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分析研究课题

1.背景分析:

企业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从信息资源类型出发,企业信息资源有记录型信息资源、实物型信息资源和智力型信息资源之分。智力型信息资源是一类存储在人脑中的信息、知识和经验,这类信息需要人们不断开发加以利用。企业信息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包括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政策信息、金融信息和法律信息等等。

由于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其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增值功能,为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提高社会效益。一般而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信息资源的管理;(2)对人的管理;(3)对相关信息工作的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企业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在全球经济信息化和中国已加入WTO的今天,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那些问题?(3)对策的分析(4)发展前景

3.检索文献的要求

(1)所需的信息内容、性质、水平(略);

(2)所需查阅文献信息的类型:时间(年代)为近五年的文献;文献的发表地域不限;文献出版类型不限;原文语种为中英文;著者、机构要求不限,(3)课题所研究的学科范围和主题要求:

主题概念有:信息、资源、资源管理、企业、开发、利用、存在问题、解决策略分析 主题词:企业 信息 资源管理 开发 利用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分析 课程所涉及的学科:信息检索与利用 管理学(4)已经掌握的线索:无

(5)课题对文献信息查新、查准、查全的要求:近五年的文献,要求较高的查全率。

二、选择检索工具(检索系统)

结合本课题,确定采用手检与机检相结合的方法。选用的检索工具获得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学术会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搜索引擎(www.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等数据资源。

三、选择检索方法:

采用常规法中的倒查方法,结合浏览等其它方法

四、确定检索途径,编制检索式

1.分类途径

从课题分析可知,本课题的学科分类是属于科学管理。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类目设置,可选用分类号F作为大类检索入。

2.主题途径

根据课题分析,可选用以下主题词作为检索入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问题。解决策略分析。检索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策略分析。

五、查找文献条目、记录文献线索

不同的检索工具所使用的检索语言不同,所提供的检索入口也各不相同。在检索过程中,根据选用的检索工具确定正确的检索途径。根据课题要求,对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进行检索,选出符合课题要求的检索条目,并将所查得检索条目记录下来。

1.利用《万方数据库-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

(1)原文文献类型:期刊论文(2)检索年份2000-2010,(3)检索入口(检索途径)关键词:信息、信息资源管理、企业、开发、利用、问题、策略

(4)形成以下检索式:信息资源管理 and 开发 信息资源管理 and 问题

信息资源管理 and 策略......(5)阅读、记录(下载)文献条目。通过第一个检索式“信息资源管理 and 开发 ”得8条检索条目符合要求,选取其中三篇检索条目: 检索条目1: 企业资源管理策略分析

张洪烈

【摘 要】: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闲置和浪费情况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有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建议.【关键词】:信息 信息资源管理 企业 开发 利用 【分类号】:G20 F27 【文章编号】:1006-2912.2004.07.019 【作者单位】: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检索条目2: 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it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李富玲李颖

【摘 要】:本文叙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出了当前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索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信息资源管理 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分类号】:G203 【文章编号】:1007-7634.2004.10.017 检索条目3: 论企业资源管理

孙素华

【摘 要】: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对企业资源管理的内涵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从企业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实现管理、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关键词】: 信息资源现状分析策略管理 【文章编号】:1002-5863.2007.02 22.027 【分类号】:TP393.【作者单位】:衡水学院 河北衡水 053000

2.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

(1)原文文献类型:期刊论文(2)检索年份:2005-2012(3)检索入口(检索途径)关键词:企业 信息资源管理 问题 开发 利用

(4)阅读、记录(下载)文献条目。通过检索式“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问题” 共检索660条检索条目符合要求,选取其中两篇检索条目: 检索条目4: 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 宋卫星,李登道

【摘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并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特征、实施措施、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等多个方面对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文还就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重点与未来的发展方向阐述了看法。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信息资源管理 集成管理 现状 发展对策 【分类号】:F270.7 【机构】:山东科技大学

【刊 名】管理观察,2008年18期

检索条目5: 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刘雪竹

【摘要】 剖析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指出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在人、财、物、管理、法规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给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国内企业 发展策略

【机构】佳木斯大学图书馆情报部

【分类号】:F270.7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年11期

3.利用《万方数据库——学术论文数据库》检索

(1)原文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2)检索年份2000-2005(3)检索入口(检索途径)关键词: 企业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

(4)阅读、记录(下载)文献条目。

通过检索得到符合条件的结果1条: 检索条目6: 【论文题目】: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研究 【论文作者】:汪晓霞 【分类号】:F270.7 【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授予学位】:硕士 【导师姓名】:黄磊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摘要】 在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的实践活动正在蓬勃开展,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正在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企业信息资源已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生产经营资源,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成为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相应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和新热点.目前,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现象十分突出.企业的实践活动由于重技术、轻管理,缺乏管理理论指导,存在投入大、效益小的问题.论文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宗旨,基于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的各种理论、技术和方法,系统性、理论性地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机制问题.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方面作了积极地、有意义地探讨.该文以企业管理和信息系统的有关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内在需要为出发点,系统全面地探讨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问题.5.利用搜索引擎检索

进入百度搜索引擎(www.xiexiebang.com)输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以搜索到与本课题相关的英语文献,取1篇如下:

检索条目7: 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杨胜友郭和平

【摘要】浅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胜友郭和平(天津纺织工学院)目前,我国在信息资源领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①信息机构缺乏一种自上而下独立的完整体系。②信息机构基础条件差。③信息的共享性差。④信息业管理分工不明确。⑤信息资源开发的高投入与经费严重不足的...【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 存在问题与策略 开发与利用 【分类号】:c931.2 【作者单位】:天津纺织工业院

【刊 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年3期

六.获取原始文献(有原始文献的就加上 这一节,如果没有就不用要这一部分,直接加把实习小节七换成六即可)

根据以上检索结果著录款目中的文献来源项,通关有关图书馆,情报机构的馆藏目录可获取原文文献

原文(检索条目7的原始文献):

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我国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走过了10余年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本文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法制不健全、标准不够统一、技术管理水平偏低、管理人才短缺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全国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加快法制建设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引导;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推进理论研究;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研究应用和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

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其规模庞大,内容复杂,牵涉面广,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网络化进程加速,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的社会中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对它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因此,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研究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科技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大力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对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1、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走过了10余年历程。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发布、传播、开发和利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不失为一个粗放式管理模式,处于互联网管理阶段。而国外发达国家正向下一代互联网管理阶段[1]过渡。当前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1)缺乏全局和长远的网络资源建设规划。社会各界还没有把信息资源与能源、材料同样看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国家缺乏顶层设计,地区缺乏通盘考虑,单位缺乏长远规划,许多网站信息资源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化状态。

(2)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各自为政,贪大求全,相对分散,信息资源大量重复,已经严重影响了网络资源建设的速度和规模,造成了资金浪费和短缺、资源闲置和稀少并存的局面。

(3)对采集加工的信息资源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和筛选机制,致使网上资源良莠不齐。

(4)信息资源的组织化程度低,共享性差,可用性不高,用户选择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有许多障碍。

1.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制不健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法律,对规范网络信息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现行的政策、法律还不能完全适应网络信息活动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现有的政策和法律不够系统全面,配套性差,存在相当多的“盲区”;另一方面,网络的广泛应用不断产生一些新问题,法律和政策跟不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因此,网络信息活动失范现象严重,诸如信息垃圾泛滥、黄色信息蔓延、网上侵权突出、网络犯罪猖獗、文化冲突加剧等。利用法律的力量来解决网络信息活动中的各种矛盾,规范和约束人们的信息行为,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已迫在眉睫。

1.3 标准不够统一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标准化。信息资源的前处理、上网发布进行传播、开发利用以及后期管理,都面临统一标准的问题。由于标准缺失,很多单位自订标准,造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混乱局面,不仅数据加工不规范,而且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大量的数据库及电子出版物相互不兼容,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沟通,给用户使用信息资源带来很大的麻烦。

1.4 技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技术监控、检索功能、系统管理等技术管理水平距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技术手段在监督、控制网络信息活动尤其是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确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网络信息的检索功能不健全制约着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搜索引擎难以向用户提供较全面的检索途径,如允许用户从标题、作者、主题、年代、分类等多途径检索,并能进行二次检索。至于加权检索、智能检索等检索形式就更难见到。多数网站和搜索引擎的分类目录是自行设计的,采用自然语言标引,往往使同义词、近义词得不到控制,词间关系得不到揭示,给用户检索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利用。

1.5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短缺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多门学科的知识,需要大批开拓奋进、朴实能干的管理人才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导致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2、对策与建议

2.1 建立全国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

基于我国目前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无序、管理落后的现状,有必要成立国家级的职能机构,负责规划和协调全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工作。该机构应具备的基本职能是:进行顶层设计,搞好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组织协调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指导标准化设计;针对网络信息活动的管理和技术难题,组织攻关;组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建议该机构由若干个部门组成,办事机构挂靠在信息产业部或科技部,也可以由某个国家级学会或协会履行其基本职能。

2.2 加快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法制建设

(1)结合国情开展网络信息政策法规基础理论研究

网络信息政策法规的研究在我国已渐成气候,且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还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研究框架。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产生如美国《贝克报告》、《洛克菲勒报告》等对国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研究有重大影响的实践调研报告。我国应当像美国、澳大利亚那样设立国家专门信息政策法律委员会或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引导各种研究力量针对我国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产生一批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成果,指导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

(2)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完整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法律体系

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笔者认为,完善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体系的构建,必须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现行政策法规体系的缺陷,汲取理论研究的成果,注重政策法规体系结构的完备性与层次结构的合理性,强调政策与法规的协调和互补,注重与国际条约、法规的兼容性。

(3)将网络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2]

我国信息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中尚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我国缺乏如何实现与加快信息安全建设的短期持续的政策;现行立法层次低下,除了少数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外,我国的信息网络法基本上是部门规章或地方法规,缺少高阶位的、统领性的信息立法和信息安全立法。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效仿美国的做法,加强国家安全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等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机构的合作,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序化;加快出台各种短期持续信息安全政策,从国家层面上指导信息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制定一部纲领性的《信息法》、《信息安全法》,将信息安全提至国家战略高度,加强信息安全的执法与司法活动,严厉打击信息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

(4)研究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传输的交互性,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变得更加容易和隐蔽。在网络空间,信息资源可以快速方便地在全球范围传播。没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法制,创作者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投资者也不愿冒着巨大的经济风险进行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保护网上信息资源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我国网络产业朝着法制化方向发展。同时,我们建议修改《著作权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加强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建立基本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对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在内的标准化垄断行为进行规制。

2.3 加速标准化建设,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技术引导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需要标准的支持,同时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性也要求实施标准化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它管理的对象是以超文本格式存在的,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有特殊的存储介质,可以迅速传播、动态更新、实时交互。网络信息处理方法是非线性的,人们不易掌握网络信息的存在状态。在实施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时必须采取标准的输入输出格式,以便实现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网络信息之间的互联与交流;在网络信息组织方面实现分类体系的统一以便于畅通的数据互换;在联机联合编目方面实现目录的标准化以便用户以统一的检索途径获取信息;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与统一性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所以,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实施标准化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国际信息技术的竞争转变为信息技术标准化领域的竞争。发达国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并不断将本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化的方向,增强信息技术的竞争能力。为此,我国也制定了很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和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网络信息技术标准。但是,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标准与法律尚未建立国际通行的和谐联动机制,从而极大地阻碍了信息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进程。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速标准化建设,促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抢占国际网络信息技术的制高点[3]。

为了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规范、协调发展和开放共享,必须抓紧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问题,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

(1)改革标准化管理体制,做好顶层设计,全面研究制定网络信息资源从上游(采集、选择、组织、著录、加工)到下游(评价、传播、利用、开发、服务)和整个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问题。

(2)建立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自愿标准体系

根据国际惯例,标准是由公认机关批准的非强制性文件,绝大多数国家的标准体系都为自愿型标准体系,供企业自主地选择使用,只是通过技术法规对标准的引用,建立完整的标准法律体系,达到对标准内容的强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与世界标准化方向不符。建议先修改标准化法,尝试取消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推行学术团体标准,建立我国与国际接轨的三[4]级标准体系;逐步取消强制性标准,建立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体系。

(3)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与标准化法律的联通机制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自愿标准体系与完善的标准化法律制度,标准化法律规定标准基本事项,技术细节通过指示性引用标准来解决;在没有适用标准的情况下,立法机构委托标准部门制定相应的标准,标准与标准化法律的这种沟通使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灵活的体系,为网络信息资源技术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目前,尽管我国现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法律法规不同程度地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进行了引用,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标准转化为技术法规的通畅渠道,强制性标准事实上产生了技术法规的效果,以致标准与技术法规不分。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与标准化法律,建立标准与标准化法律的合理联通机制,建立科学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法律制度。

(4)重视技术层面问题的研究

国外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元数据标准、对象数据建设标准、数据导航标准等。人们已经普遍认同元数据标准(metadata standards)是一个重要的网络信息管理工具,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元数据标准是Dublin Core标准。该标准能够植入HTML文本中来促进搜索引擎的检索功能,改进搜索的精确性,在揭示网络资源方面非常有效。我国已由国家图书馆牵头,中国及美国等多家单位参加,成立了“中文METADA-TA标准格式工作小组”,为全球中文文献资源管理研讨制定统一的标准格式。

2.4 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推进理论研究

人们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持续探索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催生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这门学科的诞生。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性:与面临的诸多问题决定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由此产生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重大命题,即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网络信息资源,将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导向更为合理的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涉及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国家竞争、信息攻防、网络安全与犯罪、知识产权保护、信息骚扰、网络文化冲击与渗透、网络道德自律等多方面的问题。而要合理合法地解决这些问题,无疑需要从技术、经济、人文和工程等层面展开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

当前,学术界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开展的研究多是自发的、个体的行为,还没有上升到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建议政府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就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建立及相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系统、全面的研究。

2.5 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全社会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广泛地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将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它将解放劳动者,通过网络信息来调节动力系统和工作机器,形成信息时代的生产力。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应的新技术、新产品将层出不穷。我们应重视面向管理、面向服务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探讨面向内容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新方法,探索网络信息服务的新模式。组织力量对信息转播、指引库、推送技术和并行网络搜索引擎等技术开展研究,建立统一的中文搜索引擎知识分类体系,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技术。

2.6 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

合格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应具备以下技能:具有网络信息资源搜集、加工、开发、利用的能力;具有数字资源和数据库设计开发能力;具有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能力;具有创新能力。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和“林业信息管理”等与信息相关的专业,还没有设立“网络信息管理”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网络

[6]

[5]信息经济的前景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考虑在现行学科门类中增设“网络信息管理”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以确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地位,加速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网络事业的发展。

七、实习小结

文献检索心得

内容自写 „„

第五篇:浅论城市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浅论城市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资环专业2005007班

200500727 彭直刚

摘要:城市是自然、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中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化在为人们带来许多益处的同时,又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在各种复杂的功能活动相互争夺城市空间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给城市留下足够数量、合理布局的绿地,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打好基础,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关键词:绿地;生态;环境绿化;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市概念,标准及部分结构构建方法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但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应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同时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包含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生态城市的特征主要是:整体性、和谐性、高效性、多样性和全球性。从生态学角度来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这里所谓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概言之生态城市应该是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包括以下5个层面:即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要求具有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合理的组成与结构;城市建成区的绿地有公共绿地、居民区绿地、交通绿地、单位绿地以及一些零星的植物种植,由于这种绿地面积较小,又非常的分散,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不能保证给各种生物提供一个栖息的大环境。如果没有很好的绿地生态系统这个大环境,将很难达到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城市大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以及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生物多样性是提高人类生存能力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就城市而言,这种趋势尤其严峻。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干预改变了原有地域的生境,尤其是造成自然生境的片断化,导致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使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3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规划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是以对自然资源的高度消费为特征,城市中的绿地急剧减少,加上城市区域原有的物种资源的流逝,将使城市逐步处于人口高度集中、自然资源匮乏的困难境地而直接威胁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最主要的是要抓住其中的绿地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园林部门与规划部门应该细致地编制好绿地系统规划,科学合理的安排绿地的布局,为城市留下足够的绿地, 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绿地系统规划应该是一个整体, 覆盖整个城市行政辖区。我们要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注意把自然生境的各个片断尽量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生境,同时与城市郊区及大自然连为一体,使各种生物能在其中自由的穿梭,少受人为干扰。要做好这一点,就应该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贯彻生态优先和整体优先的准则,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列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内容,改变城市绿化与郊区林业分而治之的局面,将城区内外的各种绿地视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大绿化格局;同时,重视城市景观生态结构脆弱和薄弱环节的弥补。以整个城市辖区为造园空间,将城市中一些片断的隔离的绿地串联起来,同时与城市建成区周围的大环境绿化组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系统。

其次,在城市建成区,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绿地系统,通过绿地点、线、面、垂、嵌、环相结合,充分利用河流、高压输电线路、铁路、道路和楔形绿地等,在城市各绿地斑块之间以及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尤其在影响生物群体的重要地段和关键点修建绿色廊道和公园,建立城市生态绿色网络。尽量减少“岛屿状”生境的孤立状态,增加开敞空间和各生境斑块的连接度和连通性,确保合理的绿带宽度,不同地区和不同结构的绿带宽度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一样。

总之,绿地系统应保证城市自然生态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减少城市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改善生物群体的遗传交换条件,为生物群体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存和繁衍环境。改善大气环境、水环境使之达到清洁标准,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生态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生态城市要求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经济是以产业生态学为基础的生产体系,他包括生态农业的实施;实现清洁生产,以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代替末端污染处理;能源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此外,生态交通、生态建筑、生态旅游等也是生态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包括消费模式的生态化,即可持续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交通方便。

二、加强城市的生态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制造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分解者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自然的分解功能不强。第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中人口密集,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食物要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城市中的工业、建筑业、交通等都需要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这些也必须从外界输入,并且迅速地转化成各种产品。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的有害气体必然会飘散到城市以外的空间,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绝大部分不能靠城市中自然系统的净化能力自然净化和分解,如果不及时进行人工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由此可见,城市生态系统不论在能量上还是在物质上,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这种高度的开放性又导致它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会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要想建设好生态城市,必须加强城市规划,其规划不仅仅局限于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而是将其思想渗透于各个方面和部分,使城市规划生态化,也就是既考虑到现今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又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生态关系和质量,以使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持续发展。

三、加强城市规划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将大多数野生生物限制在越来越狭小的范围内,同时也将自己圈在钢筋水泥和各种污染构成的人工环境中,远离了人类祖先所拥有的野趣盎然的生活环境,产生了种种文明病。因此,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生态环境越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就会朝着人们理想的方向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就会不断改善。

四、生态城市评价方法及研究重点

目前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应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城市代谢方法(urban metabolism method)、生态足迹法(Foot print method)、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模糊数学方法(fuzzy method)、单指标评价(individual indicator assessment)和综合指标评价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等。目前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多的是单项和综合指标评价的方法。

根据城市化发展要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生态学研究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应当着重于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城市生态学理论的探索,特别是不同规模城市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第二,扩大城市科学研究的范围,即从单一的城市为对象的研究,转变为对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半城市化地区的研究和乡村工业化与城市群的研究。

第三,发展生态城市建设适用技术体系,促进现有技术的生态化。

第四,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生态景观规划和生态文化的方法论上的指导。第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令和奖惩制度,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

第六,加强教育、培训和生态城市的能力建设,增强生态意识。

城市生态学论文

浅论城市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班级:资环专业05级7班

学号:200500727 姓名:彭直刚

下载城市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解决林业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解决林业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林业系统是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主要结构,还能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林业还是培育木材和木材产品的重要基地,并能够将整个森林为......

    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

    1 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1.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比较传统,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入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期后,为了适应......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摘要] 政府既是规则的制订者、执行者,又是市场的管理者和交易者,对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乃是我国土地资源流失与失控的深层次原因。......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 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区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城市社区管理已经成......

    城市水利工程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水利工程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随着城市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利工程安装使用的设备也随之大量增加,无论设备品种、性能、技术含量等有很大提高。为了保证水利......

    目前土地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土地征收存在问题 摘要: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并给予补偿。随着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集体土地征收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土地征收制度本身的......

    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1、流转形式单一,程序不规范。目前,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主要以转包为主,流转形式单一,大部分是农户间自发进行,流转双方大多是亲戚、朋友或相互......

    城市公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公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城阳分公司汽车六队一、研究背景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国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