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基层企业培训管理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企业培训管理水平
培训是提高员工技能、文化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企业人才队伍,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集团公司精细化“管理完善年”发展中,需要不断夯实培训基础,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圆满完成“完善年”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实现飞速发展。
一、建立健全培训过程管理工作体系。供排水企业专业种类、岗位数量多。各岗位培训要求不一,有的岗要求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有的岗位要求员工必须一定的技能等级水平,还有的岗位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这就需要建立企业业务素质培训完善的体系,并结合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员工培训。可培训管理的内控和外延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企业文化、法律法规等知识领域的培训,更需要与企事业管理相结合,统筹安排,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创新培训模式。千篇一律的培训方法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难以达到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目的。成功的培训是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有效结合,在有形培训中确定好时间、地点,选择好老师,实行的考核与评估。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及时采纳各部门、班组的合理化建议,按不同岗位培训的需要,进行多内容、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将培训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创新结合起来,与企业安全生产和科技进步结合起来、与企业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培训,逐步创新培训思路,优化培训格局,如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
三、抓好班组培训。班组培训工作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班组培训首先可以有效保证生产安全,员工通过培训,学到了安全知识,掌握了操作规程,自然会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的机率;其次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切实提高基层单位人员的技能水平及素质。班组培训应持续化和常态化,并列入重点培训的范围,促进员工更好地掌握业务技能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纠正不良工作习惯。班组培训的重点应是新员工。新来人员能否在班组得到良好的教育培训,这取决于班组的培训管理水平和培训文化,而班组的培训管理水平和培训文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组长的领导,一名合格的班组长应具备“三高”:自身素质高、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高,这样才能发挥领导才能、依靠团队的力量管好班组,才能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班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篇章。(杨埕水库管理处金文胜)
第二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摘要:企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而企业的快速发展又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本论文在分析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可行性建议,以期提高培训质量,从而促进企业管理优化。
关键词: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加强水平
0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入与发展,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然,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逐渐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作为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使企业日益关注并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工作。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之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了摆在企业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笔者分析了现存的管理培训中存在的一些滞后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助于加强管理培训的可行性建议,以期提高培训质量,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管理能力。
1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义工商管理培训是指通过学习金融、财务、营销、经济法、国际商务等知识,并提高管理人员在其岗位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手段,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竞争实则是管理人员素质的竞争。提高管理水平则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这就需要依靠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实现。而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推广的环境下,工商管理培训更是极具意义。首先,工商管理培训是提高企业干部素质与管理能力的需要。据调查,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的学历总体偏低,同时还有部分人员不是科班出身,因而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与技能。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不仅可以弥补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空缺,还可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管理能力。其次,工商管理培训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已面向世界,同时,竞争也显得更为激烈,从而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发展形势。面对这样的环境转变,不断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培训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可能不断地更新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最后,工商管理培训是企业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以顺应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工商管理培训正是实现企业转变机制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培训以帮助领导干部驾驭企业从而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外,国家所确定的企业管理干部的新要求,也以工商管理培训为内容,以达到先进的企业管理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工商管理培训又是一项极具社会意义的工作项目。总而言之,通过工商管理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与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管理与社会、并与世界接轨。加强工商管理,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2目前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就我国企业目前的工商管理培训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企业领导往往http:///会忽视管理培训,并认为培训是不必要的,使培训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有些领导甚至会借故推托不参与培训。二是培训的师资相对落后。如果企业没有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就很难为培训取得成效提供保障。目前的工商管理培训在师资方面的力量非常薄弱,主要表现为教师学历低、教师相对缺少企业实践经验、业务素质低等。三是培训方式单一。当前工商管理培训仍然以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开展,形式、内容单一,培训难以取得良好成效。四是培训考核方式滞后。传统的培训考核方式与传统的学校教学考核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往往都是以简单的笔试考核为标准,也同样会造成应试培训的结果。
3加强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培训鉴于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从新的高度上重新审视工商管理培训,针对现存的培训机制中存在的滞后问题而探讨加强培训的方式也是势在必行的。第一,转变理念,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要加强工商管理培训,首先要端正领导、员工等对工商管理培训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培训意识,从根本上加强培训意识。而提高对培训的重视又必须先从领导干部内部抓起,只有在领导干部内部端正了对培训的态度,才有可能在全企业范围内开展培训工作。而干部领导层则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分层次地对员工进行宣讲,使员工明确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无论是领导或是各层员工,都应该转变观念,一改过去“培训无效益”的观念,把工商管理培训当作一项投资,增强管理培训工作的紧迫感与责任感,认识并理解只有开展工商管理培训才能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总之,要拓宽视野、重新站在开发人力资源的角度上,深刻认识对全企业员工进行全方位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现实重要性。第二,要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说,改善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师资水平。提高培训师资质量,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工商管理教师资格的认证体系。
对申请工商管理教师资格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认证过程。应从思想政治、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查评估。对已取得资格认证的培训教师,也要对其展开有计划的培训学习工作,使教师在了解时代管理动态与最新成果的前提下,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从而探讨出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拓宽教师的来源渠道,广泛吸纳国内外的管理专家人才。同时,多参与国际形式的工商管理交流会,交流管理培训心得。另外,通过鼓励培训教师开展课题调研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除此之外,提高培训教师对培训对象http:///bkyylw/的责任感与积极性也是很有必要的。总之,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开展工商管理培训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三,深化改革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相对来说,工商管理培训层次高、内容复杂且任务重,培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改革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是必要的。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培训要求培训方式向多元化与现代化实现转变。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工商管理培训也应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把培训工作现代化。此外,培训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实施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讲座式教学等等。通过培训可以弥补干部的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但也有人提出理论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因而,理论联系实际也是培训的重点。除了实现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有侧重地确定培训内容也很关键。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管理人才对培训也出现了个性化要求。有人强调理论思辨能力的培训,也有人强调管理技能的培养,需求各不相同。因而,培训的内容应当有针对性、有启发性,还要求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培训的内容,将培训内容专业化、时代化。
4结语综上所述,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不仅可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还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因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鉴于此,对目前的工商管理培训现状中的滞后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探讨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可行性建议、优化管理水平,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第三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王维兴
(中国金属学会北京100711)
一、管理节能的重要性
节约能源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钢铁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是钢铁企业应尽的社会则任,是钢铁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钢铁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管理节能,不断加大对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坚持绿色制造.关键是能耗和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率要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及追求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依靠现代化管理和科技进步两个轮子的支撑和前进。两个轮子同步运转,企业行走会是直线。那一个轮子运转慢,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大多数钢铁企业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企业的动力较足,认识水平也较高,促进了企业进步。一部份企业对现代化企业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或措施不足,已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通过对千家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点评中,可以看出存在着一些管理方面的缺失和不足。其主要表现是,企业能源管理部门不健全,不完善,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实际购入、外销、使用能源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情况有些不准确,表现出企业用能和节能现状表达不科学;用科学技术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部分企业用能现状和节能潜力描述上尚有欠缺和不足等。
管理节能是钢铁企业开展节能工作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内容包括:企业的节能工作要有专人来管,要建立企业的能源管理系列规章制度,企业的节能工作要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地作业,企业的主要领导要掌握本企业购能和用能的真实家底,同时要了解国内外同类型企业先进节能指标等情况,进而才能科学地制订出本企业的节能发展规划。
管理节能效果是,可以实现节约企业总用能的5%.二、能源管理控制体系的基本内容
钢铁企业的管理节能应当包括在企业现代化管理范畴之内。钢铁企业现代化管理是指人们为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目标而采取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钢铁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生产组织、技术措施(包括技术升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结构优化、营销服务、人员培训、人材培养、思想教育工作(包括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环境治理、实现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钢铁企业要建立能源管理控制体系.其体系是以能源计量为基础,科学统计和专业审核为手段,以减量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方向,运用企业生产能源平衡和生产过程优化的理念,辨识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用能情况,科学和优化控制物质流,能源流,低成本运行,工艺技术装备的匹配等,力争实现用最少的能耗,产生最大的效益.能源管理控制体系要不断完善,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体现出钢铁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1.能源管理控制体系的架构
能源管理控制体系是由二个层面6个因素组成.二个层面是公司层面和二级部门层面.公司一级层面有5个因素:目标控制、能耗因子控制、能源计量和
统计管控、能源专业审核、节能技术和技术改造管控.二级部门层面有1个因素是:用能和能耗识别及管控.2.设立企业专职能源管理部门,建立能源管理网络
2008年4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五十五条中指出“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同时提出,“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
这说明,国家强调企业的节能工作要专人来管,大型钢铁企业应当设立公司、二级厂矿、生产车间三级能源管理网络。并且从事能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有一定的节能专业知识,主要负责人要从节能工作的明白人向能源专家过渡。这样,企业的节能工作不但要有人管,而且要向高水平管理方向发展。
目前,一些中小钢铁企业专职能源管人员缺失,或只是兼职,造成对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不得力。建议钢铁公司一级要设专职能源管理岗位,二级厂矿要在技术科中设立能源专管员,生产车间可是兼职的能源管理员。
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节能管理规章制度,是调动企业全员节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约束性的好方法。特别是企业的节能奖惩制度,对职工们有约束作用,也有鼓励作用,可以充分反应出企业的节能工作,是全员行为,不只是领导的任务。奖惩条例要对兑,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并且要表彰典型模范,要有促进职工节能知识普级和提高的作用。
节能减排工作是钢铁企业的一把手工程,企业的主管领导要经常过问企业的节能工作情况,并指派企业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来主抓本企业的节能工作。
公司一级的职责是:能源管控体系总体工作的策划、目标实施的推进者.负责管控体系的分工,制定各子系统的推进计划并促进实施,定期检查和分析体系运行状况.协调处理管控体系运行中的问题.二级部门的职责是:分解公司下达的节能目标,落实节能目标任务,制定节能具体措施,和实施计划,对各用能工序和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指标、节能项目进展进行检查和监测管理.3.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控体系的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节能政策和法规,各钢铁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自身特点,制定出相关的企业能源管控体系规章制度。这里包括钢铁公司和二级厂矿两个层面,有宏观管理和微观控制的相关内容,其具体内容有《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手册》、《节能工作程序文件》、《企业节能作业指导本》三个方面。每个方面是均有不同的内容:
《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手册》主要是企业节能工作方针,目标,实施方案,能源管控体系机构、职责、以及能源管控体系的描述等。这是企业能源管控工作的大纲,并且还要列出国家有关节能方面的政策文件,钢铁行业能源指标体系和指标体系解释,各能源介质折标准煤的标准等。
《手册》要反映出企业决策层对节能工作的要求,企业节能发展规划等;这是企业二级节能文件的基础。
《节能工作程序文件》指出企业能源管控体系中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关键岗位如何操作有明确的规定;同时要有“能源产生、供应管理”,“能源质量管理”、“能源计量、测量管理”、“能源统计管理”、“能源设施管理”、“节能技术管理”、“能源管理审核”、“动力介质管理”等方面内容。
《企业节能作业指导书》是针对重点耗能岗位(工序),节能潜力较大岗位的操作做出明确工作规定和记录;是支撑《手册》和《程序文件》,也是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细化。
钢铁企业的能源管控工作是要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运行。企业节能应依法进行,依制度来办事,而不因领导人的意志变更,也不因人事变动而动荡。
4.能源仪器仪表的配置
计量是钢铁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只有完善企业的计量器具,完好率和周检率达到《用能单位计量器具和管理通则》标准,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购能、用能、节能情况。同时,也为企业制订节能发展规划,节能管理操作提供出可靠的数据。这是评价企业能源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计量的法律法规的技术标准。钢铁企业要加强计量基础工作,把节能挖潜落实到实处,要不断提高能源计量检测能力,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对能源计量检测过程的控制水平,要对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使用全过程实施有效管理,充分发挥能源计量检测数据在生产经营、成本检算、能源利用分析,对标挖潜等项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钢铁企业还要加强对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监督管理,提高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质量,及时淘汰落后的仪器仪表。
能源计量是企业能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开展节能量化管理的前提,能够为企业科学地、合理地进行节能管理提供基本依据。一些钢铁企业仪器仪表配置到公司、二级厂矿比较齐全,但到生产车间、主要耗能设备等方面出现缺失和不足。如炼钢厂有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四个工位。每个工位应配有相应的能源计量仪器仪表。这样才能反映出四个工位的准确能耗数值。进而也能够分析出炼钢厂内四个工位的节能潜力有多少。但是,一些炼钢厂的仪表配置不齐全,只能计算出炼钢工序能耗,分解不出四个工位的能耗。如炼钢车间内有三座转炉,均应分别设置计量器具,才能分别考核出每座转炉的能源利用状况.能耗计量的范围包括一次能源(煤、电、油、气等),二次能源(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和载能工质(焦炭、副产煤气等)等。各类能源的数量和质量均要有说明,同时也要反应出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能源、使用能源和能源转换等方面的数据。
钢铁企业能源计量是由三级系统购成:一级为外购的原燃料计量系统,由煤炭、电力、蒸汽、水、重油、柴油、焦炭、天然气等组成,形成公司购入能源统一对外计量,经济结账及内部用能差额(亏损)判定;二级为各生产分厂所消耗各种能源介质的计量,由煤、焦炭、电力、蒸汽、水、重油、柴油、煤气、鼓风、氧气、氮气、压缩空气、氩气等组成;三级为各生产车间,炉窑及重要电机所配计量组成。
5.企业能源统计管理
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编制企业节能发展规划的主要依据,又是对企业进行能源利用分析、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费的依据基础。只有对各部门能源消耗进行科学统计,建立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才能发现问题,找出能源消费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提出技术上和管理上的节能措施,不断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只有通过对能源消费的统计分析,才能制定出先进、合理的能耗定额指标,确定考核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否则难
以调动全员节能的积极性、创造性。
钢铁企业能源统计的描述应按照国家标准对企业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和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设置对各工序及车间主辅生产系统各种能源消耗建立分类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应备案保存。报表内容按工序细化到:主要生产、辅助生产、附属生产、其它,以利强化对各生产工序及产品的能耗。
5.1钢铁企业能源统计的工作原则:
1)遵守国家统计局和钢铁行业关于统计的规定
在企业能源统计工作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钢铁行业已颁布的有关节能政策和法规,特别是各能源介质折标煤系数。只有这样,企业的用能情况分析,企业之间的节能对标挖潜,编制企业能源发展规划才有真实数据,有科学数据。
2)统一统计基准和范围,概念要明确,数据要可靠,不重计不漏计。
3)谁消费,谁统计
遵循能源消费在那个单位,那个单位进行统计,能真实反应出本单位实际消费能源的真实情况。
4)回收利用的二次能源不能作为能源消费统计
5)自产和外购的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的消费,均不作为企业能源消费统计,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要在计算范围之内。
6)能源进入第一道生产工序,改变了原来的形态或性能,或者已经实际投入使用的就算消费。已经拨给生产车间但在报告期尚未消费的能源,应办理“假退料”手续,计入库存量。
7)企业自产能源凡作为本企业另一种产品的原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统计消费量,如煤气厂用焦炭制气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的半成品和中间产品不计入消费量。
8)多次周转使用的能源,只统计第一次投入,以后重复使用不应该统计消费量。
9)能源的标准量单位采用标准煤。
5.2钢铁企业能源平衡统计
钢铁企业能源平衡工作是对企业生产体系的收入能量和支出能量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进行考察,在各个用能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测试,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企业的能源平衡表是以表格的形式,将各种能源资源、加工、转换、损失及终端消费的数据集中在一张表格内,从而直观地、一目了然地反应出报告期内能源系统流程的全貌。
企业能源平衡表的作用是:
1)全面反映企业各类能源的生产、消费、转换或调入出之间的平衡关系,了解各种能源的自给程度及对生产的影响。
2)全面反映企业内部从能源投入到产出全过程的能源加工转换情况,包括转换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能源转换率。
3)全面反映出企业消费能源结构、能源供给结构、各生产工序能耗情况,为研究企业能源流向是否合理,生产结构是否优化,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结构等方面提供依据。
4)全面反映出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可分析出节能潜力和途径。
5)为促进企业生产技术进步,预测发展态势提供基础材料。
6)全面反映出企业生产过程中非能源物质流运行状况,及生产工序物耗和损失.6.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企业能源消耗定额是反应企业能源利用经济效果大小的综合指标,其定义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质量和数量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所规定的能源消耗定额。能源消耗定额管理主要是定额的制定,贯彻执行和考核分析三个基本环节,其工作内容包括:
建立能源消耗定额体系和定额管理组织体系;
制定和修订能源消耗定额;
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保证定额的完成;
考核和分析定额完成的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GB/T12723《产品单位能源消耗定额通则》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分三种实施管理,即单项能源消耗定额、综合能源消耗和可比能源消耗定额。
1)制定能耗定额的办法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参照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综合能耗考核定额和单项能耗定额,以及参考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能源消耗指标,确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各种能源消耗定额指标。
所制定的定额必须是科学、先进、有可操作和促进节能。有些能源消耗定额是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后才能够实现。这就要求企业要分阶段、有步骤地确定不同的定额指标。
要把企业综合能源消耗指标分解为若干工序能耗定额,甚至是一些重要岗位的定额指标。要学习邯钢的企业管理经验,把定额分解到二级厂矿、车间、班组、具体岗位,定额才能得到落实。
随着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能源消耗定额要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同时,也要不断收集国内外同类型企业能耗定额的变化,进行技术分析,提出本企业改进的意见。
每项能源消耗定额指标的实现,均需要有一批技术条件来支撑。这就是钢铁冶金生产的条件论,也是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指标的内在因素。要完成定额,就是抓住对定额影响大的技术条件。努力创造出好的技术条件,来支撑定额的完成。所以说,能源管理人员要懂生产技术,要与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紧密结合,加强沟通和协商,促进定额的完成。
2)能源消耗定额的考核
对能源消耗定额进行考核可以验证定额是否合理,是否先进,找出本企业定额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差距,还可以验证本企业过去在能源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也还可以为修正企业节能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的奖惩机制,将定额考核落实到基层。采用节能定额承包的方式,进行考核有优点。承包责任制有以下几种方法:按生产任务、使用能源量和节能量承包;按定额承包实行分等计奖;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工期、资金和工程质量承包计奖;按用能总量承包计奖;按节能目标承包计奖等。
3)节能目标责任制
新的国家能源法中提出,要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内容。要建立严格的能源统计和能源消耗指标公报制度,加强对能源消耗的监测预警。建全企业节能责任制。通过对降低能耗、减排污染物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转变企业增长方式。
国家已颁布出《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
知》中有“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办法”。上述文件中有总体思路,考核对象、内容和方法,考核程序,奖惩措施,对省政府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评价考核统计表。
7.对企业节能效果的评价
对钢铁企业节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在节能量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同时要兼顾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污染物排级减少10%是硬性指标。
在评价过程中要把握住节能量的计算方法(明确计算范围、确认基准期,注意产品结构和产量变化的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重视能源亏损,与同类型企业进行比较等。)科学进行节能效果财务评估(原燃料价格被动,生产经营成本因素,销售价格因素,产品积压库存等因素)等重大因素。
8.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可促进企业的节能
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工作内容是:监测、控制、调整、预测企业能源利用情况,对能源故障进行技术分析,绘制企业能源平衡表。对企业的能源管理要从只秋后收割、算账转变为生产在线管理,并且要开展预案制能源管控工作。所谓预案就是要有企业能源管控工作中要有,应急处理能源工作方案,要根据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做出能源发展规划。超前开展有关能源管控方面的工作,就可以减少损失和浪费。
企业的能源管理中心要参与企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要对企业重大项目的技术改造项目提出有关节能的意见的建议,并拥有节能项目的一票否决权。
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要对企业重大技改项目投产后,进行能源利用状况的后评估。
钢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优化企业的能源管理,可实现节能量5%左右。宝钢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促进了企业的节能。马钢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使企业节能量在7%左右。
9.编制企业能源发展规划
编制企业能源发展规划有总结企业工作经验,寻找存在的差距,制定今后发展方向的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能源发展规划应当有下列内容:编制依据、企业概况、指导思路、和基本原则,企业的差距、规划的目标、主要措施、节能篇、环保篇、经济效益分析、结论、论证材料和附件等。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一周的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受益匪浅,进一步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深知它关系着企业的命脉,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目前,公司已制定并逐步完善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往往在执行和落实上打折扣。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的原因分析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2、习惯性违章现象屡见不鲜。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或是将工作票视为一纸空文,不执行,不监督,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从而酿成不良后果。
3、安全监督停留在查隐患层面。各级安全监管人员仅仅按步就班的查几条隐患,完成考核任务,而没有有效的执
行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深层次的查找隐患产生的原因,从而以点带面,以防范重复性隐患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和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形成。
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思想状态和喜怒衰乐,既严格要求他们,又热忱关心他们。这是因为,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要应对随时发生的安全事故,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外,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1、加强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选用质量优良的设备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好设备对电网安全生产的作用是极其明显的。一方面,设备本身的故障概率将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抢修与方式调整概率的降低、检修维护工作量的减少、容易实施自动控制等都会大大有利于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涉及从设计选型、采购监造、基建调试、运行巡视直至退役报废的各个环节。从生产角度看,设备管理的重点是运行维护。主要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零缺陷管理”,尽一切可能使运行设备的缺陷率降到最低。缺陷管理是设备运行管理的基础,无论设备有多好,检测手段有多先进,缺陷管理都不能放松;二是控制好运行设备的发热点。电力系统中设备故障的预兆基本上与异常发热有关,有效地检测这些异常发热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使设备的强迫故障停运转变为有计划的检修,这可大大降低设备停运对系统的冲击,并使检修工作有条不紊,降低人身事故发生的概率;三是编制好设备技改规划。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与设备更新速度的提高,有计划地加快设备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出现一批设备中的某一缺陷同时发作的尴尬局面,给系统运行与正常检修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很容易酿成电网或人身事故。
2、加强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目前基本上是与行政管理体系相对应的,也是目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落实的组织保障。对一线生产车间而言,必须坚持两条:一是安全责任越到基层应越具体;二是安全责任在体系设计与执行中应逐级加强而不能逐级放松。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更多地是体现在安全生产的组织与落实上,因此在宏观上是越往上责任越大;但是,对于一线的工作,具体到某一点上,越往下应该是越具体,责任越明确。因此,一定要树立安全责任的传递意识。
3、建立安全文化。企业的安全文化范围很广,也很重要。事实上,就算我们的规章制度再全面也有管不到或管不了的地方,就像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一样。目前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也相当重要。否则,规章制度很容易会成为一纸空文。
4、牢固树立安全“零”理念。牢固树立“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口号上,更重要的是在贯彻
落实上。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单位的一把手,必须把“生命至高无上,安全生产第一”的工作信条在安排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时体现出来,其检验标准是要看当安全与工作进度、安全与经济效益等出现矛盾的时候,是否能真正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对于一线职工,安全第一要体现在日常的生产行为中,要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改变以往粗放散漫的工作作风,真正体现突出安全意识为重的思想。
5、坚持制度、机制、科技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企业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第五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说起企业文化,许多人片面地认为只是娱乐、文艺、体育等等。其实,它不仅仅包括这些,它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被普遍认同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
在公司日前举行的一次企业文化建设专题讲座上,各职能部门针对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着重探讨了松下、科龙、海尔等集团大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松下是世界著名的电器公司,其“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斗向上、礼仪谦让、适应形势、感恩报德”的松下精神也是远近闻名的。松下公司非常重视对员工进行精神价值的教育训练,它通过反复诵读和领会公司目标、使命、精神和文化,隆重举行新产品出厂仪式,以及所有团体成员每人每隔一个月至少要在他所属的团体中,进行10分种演讲,说明公司的精神和公司与社会的关系等多种形式,让松下精神持久发扬下去。
且看科龙集团的企业文化。科龙人认为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将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是一种新型(来源于新世纪范本网www.xiexiebang.com)的生产力,因此科技人把塑造企业文化作为当务之急,“万龙耕心”工程旋即应运而生。(“万龙”指科龙12000多人的员工队伍,昭示了科龙雄大的实力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耕心”指把企业文化的种子散播在每位员工的心田,让它开花结果,发展壮大。)此项工程为科龙的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下世纪的再创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www.xiexiebang.com
再看海尔的企业文化。诞生于实践和竞争中的海尔文化,代表着中国企业管理的最高水平,它是中国企业管理的旗舰。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把海尔文化形象地诠释为“海尔是海”。他说,要把所有的海尔人凝聚在一起,才能迸发出海一样的力量,这就要靠一种精神,一种“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同心干,不论你我;比惟文凭。把许多不思议和不可能都在我们手中变为现实和可能,那么海尔巨浪就能冲过一切障碍,滚滚向前。
看来,企业文化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是巨大的。企业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是一盘散沙,企业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不可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啊!其实,先科也有先科的企业文化,只是还要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不能误认为不定期举办球赛或是其它活动就行了,我们要通过大力弘扬传统的企业文化,大力宣传和灌输“开拓、创新、和谐、效益”的企业精神和“办一流企业、上一流水平、创一流效益、作一流贡献”的企业目标,使全体员工进一步树立“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树立“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奉献精神,树立“互相尊重,和睦共处”的友爱精神,树立“励志图强,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直面入关的机遇和挑战,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市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