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规划初级职称考试的部分总结
1.1.1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根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布置城市体系;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综合部署城市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是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各国城市规划的共同和基本任务:
(1)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
(2)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3)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确保城市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5)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6)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的运作。
城市规划的作用:(城市规划原理P91)1.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2.保障社会公共利益,3.调节社会利益,维护公平,4.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1.合理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2.确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3.确保建设活动和城市发展目标一致4.促进房地产开发有序健康运作。
1.1.2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包括基本法律(主干法)及其配套法规(从属法规)。我国还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规划法规体系。包括以下部分: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实施性行政法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城市规划行政规章、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城市规划文本。
1.1.2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
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一般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在编制总体规划以前,可以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城市规划纲要。大中城市可以根据城市实际需要在总规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进一步控制和确定不同地段的土地用途、范围和容量,协调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属于总体规划的层次。详细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种类型。
1.1.2城市规划的行政体系
1.2.1建设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2.1建设项目节地标准(没找到)
1.3.2各层次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3.3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内容:
1、区域环境的调查(城市化、城镇体系)
2、历史环境的调查(a.自然环境的特色,如地形、地貌、河道的形态及与城市的关系;b
文物古迹的特色,如历史遗迹等;c.城市格局的特色;d.城市轮廓景观,主要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特色;e建筑风格;f.其他物质和精神的特色,如土特产、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等)
3、自然环境的调查(a.自然地理因素——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b.自然气象因素——风象、气温、降雨、太阳辐射;c.自然生态因素——主要涉及城市周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物资源、自然植被、城市废弃物的处置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4、社会环境调查
a.人口方面
1.人口自然变动(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年龄中位线、人口的性别构成、人口三年自然增长率及其变化的历史)
2.人口的迁移变动(人口的地域分布、人口的年机构增长率等及其变化历史)
3.人口的社会变动(人口得部门构成、人口的劳动构成、人口的文化构成、人口的民族和宗教构成等及其变化的历史)
b、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方面
家庭规模、家庭生活方式以及家庭的空间行为模式,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空间行为模式;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部门的组成、行为模式、决策模式等;城市中的社区组织与作用模式,市民参与规划的方式、途径与程度以及公众参与意愿表达的途径等。
5、经济环境调查
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城市有关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
6、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查
对规划区范围的所有用地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对各类土地使用的范围、界限、用地性质等在地形图上进行标注,在详细规划阶段还应对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等状况进行调查,完成土地使用的现状图和用地平衡表。
7、城市调查实例
主要方法:
1现场踏勘调查或观察调查
2.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3.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4文献资料的运用
1.3.5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
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空间模型分析。
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分为: 因果分析法、比较法
(1)因果分析法
城市规划分析中涉及的因素繁多,为了全面考虑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先尽可能排列出相关因素,发现主要因素,找出因果关系。如:在确定城市性质时对城市特点的分析,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时对城市功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等。
(2)比较法
对一些难以定量分析但又必须量化的问题,用比较法。如:确定新区或新城的各类用地指标可参照相近的同类已建城市的指标。
2、定量分析
描述性系统分析的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提炼出大量数据资料所包括的基本信息。
(1)频数和频率分析
频数分布:指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次数分布情况(出现的次数)。一般以频数分布表的形式表达。在规划调查中,经常有调查的数据是连续分布的状况,如人均居住面积,一般是按照一个区间来统计。
频率分布:一组数据中不同取值的频数相对于总数的比率分布情况。一般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表达。
(2)集中量数分析
集中量数分析:指用一个典型的值来反应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者反应这组数据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最常见的有算术平均值、众数。
(3)离散程度分析
与集中程度分析相反,离散程度分析是用来反应数据离散程度。
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意义:一组数据的极差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大,也就是集中程度的统计量的代表性低。具有偶然性。
(4)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就是对相关关系进行函数处理。其中一个因素为控制因素(自变量),另一个预测因素为因变量,这样可以进行实验,预测。
一元线形回归分析是利用两个要素之间构造数学模型。
多元线形回归分析是对多个要素之间构造数学模型。
(5)线形规划模型
(6)系统评价法。包括矩阵综合评价法、概率评价法、投入产出法、德尔菲法等。常用于对不同方案的比较、评价、选择。
(7)模糊评价法
(8)层次分析法。将复杂问题分解成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若干层次系统。可以灵活应用于各类复杂的问题。
3、空间模型分析
城市规划各个物质因素都在空间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除了用数学模型,文字说明表达外,还可以用空间模型的方法来表达。
(1)实体模型——两种表达:用实物和图纸表达,例如用投影法画的平面图、剖面图、里面图,在不同的规划层面里都有规定的比例要求,表达方法也有规范的要求,主要用于规划管理和实施。也有用透视法画的透视图、鸟瞰图,主要用于表达效果。
(2)概念模型——一般用图纸表达,主要用于分析和比较。
①几何图形法:用不同色彩的圆形、环形、矩形、线条等几何图形在平面图上强调空间要素的特点与联系。常用于功能结构分析,交通分析,环境绿化分析等。
②等值线法:根据某因素空间连续变化的情况,按一定的值差,将同值的相邻点用线条连接起来。常用于单一因素的空间变化分析。如:用于地形分析的等高线图,交通规划的可达性分析,环境评价的大气污染和噪声分析。
③方格网法:根据精度要求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方格网,将每一个方格网的被分析因素的值用规定的方法表示(如颜色,数字,线条等)。常用于环境、人口的空间分布。此法可以多层叠加,常用于综合评价。
④图表法:在地形图(地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玫瑰图、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表示各因素的值。常用于区域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比较分析。
1.3.6 城市设计的作用、内容和基本理论
1.3.7城市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内容和成果要求
城市详细规划主要任务: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用地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边界,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
(3)提出各地块建筑体型、体量、色彩等要求;
(4)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标高;
(5)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用地的界线;
(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成果要求:
(1)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规划
文本中应当包括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2)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图纸比例为
1:1000~1:2000
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做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不知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成果要求:
(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
(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1.3.10掌握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方法
1.3.10城市道路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1.3.11掌握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规划的基本知识
城市规划体系:
任何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城市规划体系,这是进行城市改造建设的基础。城市规划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城市规划体系构成了开展城市改造的制度框架和组织结构。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各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不尽相同,因为城市规划体系受到了各国资源条件、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影响。
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还很不成熟,在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行政体系和动作体系上都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其中传统的总体与地方二级规划制度已经很适应现代城市改造更新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建立起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城市规划体系,是一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我国自2008年起已正式施行《城乡规划法》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城乡规划行政体系、城乡规划工作体系。
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
城乡规划行政体系包括:城乡规划行政的纵向体系、城乡规划行政的横向体系。
城乡规划工作体系包括: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一)城市规划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修改后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三章)1.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城市规划,主要体现在:
提供城市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
在修正市场失败的基础上支持土地和房地产市场
保证土地在总体利益下进行分配、使用和开发
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使用符合社区利益
2.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的城市规划,其目的在于:
实现国家的发展政策
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提供有关发展控制的导引
协调种类开发,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考虑财产所有者估价规划政策对他们的利益影响
告知公众规划政策
3.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构架的城市规划,主要的表现在于:
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系统
城市未来发展空间构架的实现意味着在预设的价值判断下来为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等做形态化的体现
(二)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机制,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三)我国当前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1.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
2.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
3.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4.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5.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加强规划队伍建设
二、城市规划体系
1.掌握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3.掌握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基本概念
知识结构体系
(一)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基本概念
1.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立法权的城市)法规体系;地方法规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
2.技术法规——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专业性标准和规范,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的规划组成。
1.城镇体系规划——全国、省(自治区)、跨行政区域、市域、县域五个类型。
2.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
3.详细规划——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基本概念
1.我国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由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
2.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
3.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指出:设区城市的市辖区原则上不设区级规划管理机构,如确有必要,可由市级规划部门在直辖区设置派出机构。
三、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计划的关系
1.熟悉区域规划的基本本概念及主要内容
2.熟悉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
3.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4.了解国民经济的基本指标、分项指标的主要内涵及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5.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6.熟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概念、用地划分标准及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7.熟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知识结构体系
(一)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1.共同点——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2.不同点
①两个规划的地域范围、规划内容和重点与深度有所不同
②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是“点”与“面”的关系
③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要相互配合、协调进行,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内容的深入落实与具体化④在城市规划具体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对区域规划做某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二)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关系
1.互为依据——中长期“计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同时,城市规划也是年度计划内及中期计划的依据
2.城市规划是“计划”的空间部署
3.由于规划期限不同,城市规划要做出更长远的预测与布局
(三)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1.二者目标一致——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规划范围、控制层面不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宏观层面,“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两者相互协调和衔接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城市有关研究内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布局等)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
4.城市规划的建设用地标准、总量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协商一致
5.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城市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布局应主要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安排
(四)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
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规范环境保护行动的筹划,是实现环境目标的手段,属于城市规划中的专项规划
2.城市生态规划——将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渗透于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使城市规划“生态化”,同时关注城市的社会生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三者层次不同——城市生态规划层次最高,城市规划居中,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最低。
第二篇:土建工程初级职称考试(法律法规部分)
土建工程初级职称考试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法律关系的(4)发生变化。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三个要素
2、(1)是指能够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A.民事权利能力 B.民事行为能力 C.民事活动能力 D.民事义务能力
3、父母作为监护人代理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属于(3)。A.委托代理 B.指定代理
C.法定代理 D.一般代理
4、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5年8月18日签订了一份办公室租赁合同,其中规定乙公司应于2005年9月18日支付租金。甲公司按规定履行义务后,乙公司未按期付租金。则该笔租金的诉讼时效至(2)期满。
A.2006年8月18日 B.2006年9月18日C.2007年8月18日 D.2006年3月18日
5、物权的客体(1)。A.只能是物
B.可以是物和智力成果,不能是行为 C.可以是物、行为和智力成果 D.可以是物和行为,不能是智力成果
6、债可以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消灭,其中(2)是债务履行的一种方式。
A.抵消 B.提存 C.混同 D.免除
7、物权依据(2)的不同划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A.权利主体是否是财产的所有人
B.设立目的
C.客体 D.主体
8、施工企业的法人是(3)。
A.公司董事长 B.公司总经理 C.依法成立的建筑公司 D.公司股东大会
9.建设法规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4)。
A. 规范指导建设行为 B.保护合法建设
行为 C.处罚违法建设行为 D.以上三
者都对 10.建设法规的调整对象为(1)
A.建设关系 B.行政管理关系 C.经济协作关系
D.民事关系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于(3)开始施行.A. 2002年1月1日B.2000年1月30日
C.2000年1月1日D.2002年1月30
日 12.建设行政法规由(2).制定并颁布.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国务院各部委 D.建设部
13、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要求建设资金已经落实。建设工期不足1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1)。
A.50% B.60% C.70% 19.对于建设工程的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D.80%(4)有权检举、控告、投诉。
14、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2)A.建设各方主体 B.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C.质量监督管理部门D、任何单位和个人 的,应当重新办理开工报告的批准手续。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15、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2)序列。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6、凡遵纪守法并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满(1)年,可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A. 2 B.4 C.6 D.8
17、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基本职责不包括(3)。
A.办理建设单位工程建设项目报监手续,收取监督费
B.发现工程质量问题时,有权采取局部暂停施工等强制性措施,直到问题得到改正
C.对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进行行政处罚 D.工程竣工后,向委托的政府有关部门报送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18、以下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最低保修期限不正确的是(4)。
A.屋面防水工程为5年 B.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和设备安装为2年
C.供热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D.装修工程为1年
20.《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自(1)开始施行
A.2000年1月10日B.2000年1月30日 C.2002年1月10日D.2002年1月30日
2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3)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
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
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施
工单位 D.总承包单位
22、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处(3)
罚款。A.10万元以下
B.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D.100万元以上 23.建设单位发生质量事故后,有关单位应
当在(3)小时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
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A.8 B.12
C.24 D.48
2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1)起计算。A.竣工验收合格之日
B.交付使用之日
C.发包方支付全部价款之日
D.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的日期
25.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的(3)日内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备案。A.7 B.10 C.15 D.30 2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
31、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具有的职权是(2)。
A.拒绝权 B.现场处理权
C.紧急避险权 D.建议权
3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3)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由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
A.2000年1月10日B.2000年1月30日 C.2002年1月10日D.2002年1月30日 27.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有关单位应当在(3)小时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A.7 B.15 C.24 D.30
.28.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4)的工程监理企业监理。A.良好社会信誉 B.丰富工程经验 C.较强监理能力 D.相应资质条件 29.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2)内,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A.10 B.15 C.20 D.30 30.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方式是:(1)
A.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强制实施监督 B.依建设单位申请,再委托第三方进行监督
C.政府主管部门直接进行强制监督 D.由行业协会进行的强制监督
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A.建设单位 B.施工企业项目经理
C.监理单位 D.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
33、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现场防护,所需费用由(4)承担。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设计单位 D.责任方
34、生产经营单位的(3)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董事长 B.总经理
C.主要负责人 D.总工程师 35.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3)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备案。
A.3 B.7 C.15 D.30
36.按照我国建筑法的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由(1)负责。
A.施工单位
B.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
C.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 D.建设单位
3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A. 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提出不符合安
全生产法规要求的 B. 勘察单位未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
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的 有(3)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
A. 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单位颁发资质证书 B. 对没有安全施工措施的建设工程颁发施工许可证 C. 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 D.制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 E. 不对施工单位的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38、生产经营单位(4),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A. 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B. 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C.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D.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的
39、违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的是(1)。
C. 设计单位未在采用新工艺的设计中
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措施建议的 D.工程监理单位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查的 40.以下关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描述不正确的是(1)
A.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建
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B. 铁路、交通、水利等部门,负责有
关专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对本行政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41.国家对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实行(3)。
A.限制使用制度 B。严格审批制度 C。淘汰制度 D。管制制度
4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将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委托给(2)。
A.工程监理公司 B.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 C.设计单位 D.建设单位
43、招标投标的(2)要求招标人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事,同等地对待每一个投标竞争者,不得对不同的投标竞争者采用不同的标准。
A.公开原则 B.公平原则 C.公正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44、联合体中标的,(3)。A.由联合体选出代表人同招标签订合同,但联合体各方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B.由联合体选出代表人同招标签订合同,联合体各方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各自责任
C.联合体各方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并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D.联合体各方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但各方只向招标人承担各自合同责任
45、开标由(1)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
A.招标人 B.公证人员 C.招标代理机构 D.评标委员会
46、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为(2)人以上单数。
A.3 B.5 C.7 D.9
47、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2)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48、(1)不属于要约邀请。A.投标文件 B.招标公告 C.拍卖公告 D.招标文件
49、《招标投标法》中未规定中标无效的情形是(1)。
A. 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
潜在投标人的 B. 招标人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影响中标结果的 C. 招标人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进行谈
判,影响中标结果的 D.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依法推荐的中
标候选人以外确定中标人的 50、投标人递交履约保证金后,中标人不履行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的,(3)。
A. 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不再赔偿招
标人超过部分的其他损失 B. 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另赔偿实际
损失 C. 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另赔偿超过
部分的实际损失 D.按实际损失赔偿
51.依法必须进行施工招标的工程,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3)内,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施工招标投标的书面报告。
A.7 B.10 C.15 D.30
52、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可以处(3)的罚款 A.五万元以上二十五万元以下 B.合同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
C.合同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 D.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53、(2)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A.要约邀请 B.要约 C.承诺 D.缔约
54、下列不属于无效合同的情形是(3)。
A.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 C.采用胁迫手段损害对方利益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5、某工程承包人与材料供应商签订了材料供应合同。条款内未约定交货地点,运费也未予明确,则材料供应商把货备齐后应(3)。
A.将材料送到施工现场
B.将材料送到承包人指定的仓库
C.通知承包人自提
D.将材料送到承包人所在地的货运站
56、某合同执行市场价格。签定合同时约定价格为每千克1000元,每天逾期交货和逾期付款违约金均为每千克1元。供货方按时交货,但买方逾期付款30天。付款时市场价格为每千克1200元。则买方应付货款为每千克(2)元。
A.1000
B.1030
C.1200 D.1230
57、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3)变更或撤销。
A.只能请求人民法院
B.只能请求仲裁机构
C.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
D.可请求上级主管部门
58、合同被撤销后,从(1)之日起,合同无效。
A.订立
B.被撤销
C.当事人发现为可撤销合同
D.当事人向法院提出撤销合同
59、法定代表人越权订立的合同,若相对人知道其越权,则该合同为(2)。
A.效力待定合同
B.无效合同 C.可撤销合同
D.可变更合同
60、定金合同自(2)起生效。A.签订之日
B.实际交付定金
之日
C.登记之日
D.公证之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有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但正确每个选项得0.5分)
1、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134)等。
A、依法成立 B、经核准登记 C、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D、有自己的组织机构
2、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法律关系的(125)。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C.权利或义务变更 E.内容变更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123)
A.土木、建筑工程 B.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 C.装修工程 D.勘察设计工程
4、物权的保护方式包括请求(134)。
9.工程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
验收报告后,应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质量保修书中应明确(123).A.保修范围 B.保修期限 C.A.确认物权 B.加倍赔偿损失
保修责任 D.保修结算办法 C.恢复原状 D.返还原物
5.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124)原则。
A.平等自愿 B.公平
C.权利和义务对等 D.诚实信用 6.《合同法》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包括:(234)。
A.工程监理合同 B.设计合同 C.施工合同 D.工程勘察合同
7、以下情况中,(124),确定的施工企业无效。
A.应该招标的工程没有招标 B.应该公开招标的工程没有公开招标 C.建设单位肢解发包 D.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联合体
8、一级资质的总承包企业应具备的条件是(23)
A. 企业经理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的经历或具有高级职称 B. 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2人,一级项目经理10人 C. 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6000万元以上 D.企业近三年年平工程结算收入2亿元以上
10.工程质量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
(124)
A.地基基础 B.环境质量 C.建
筑材料质量 D.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 11.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主要以(13)为目的。
A.保证工程使用安全 B.保证工程质量C.保证环境质量D.监督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 12.工程监理单位不得与被监理工程的(34)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施工承包单位 D.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供应单位
13.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13)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A. 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工程监理
单位 D.质量检测单位
14、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应提交的材料包括(123)。
A.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B.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C.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D.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124 A. 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B. 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1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124)属于“三同时”。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勘察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0、采用(1234)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C. 发现材料有问题,可以责令指定购买质量可靠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D.发现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
1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包括(234)。
A.学习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
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C.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求援预案
1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124)。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C.安全设施验收制度 D.群防群治制度
18、施工单位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134)分部分项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
A.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B.砌体工程 C.脚手架工程 D.土方开挖工程
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A.新技术 B.新结构 C.新材料 D.新工艺
21.安装、拆卸(123)应当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并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A.施工起重机械 B.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 C.自升式架设设施 D.支撑脚手架
22、以下必须进行招标的是(13)。A.单项合同估算价为120万元的设备采购
B.单项合同估算价为40万元的设计 C.单项合同估算价为60万元的监理 D.单项合同估算价为150万元的建筑施工
23、《招标投标法》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不招标的,(134)。A.责令限期改正
B.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罚款 C.全部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可以暂停执行 D.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可以暂停执行
24、投标人导致中标无效的行为有
(124)。
A.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B.与招标人串通投标
C.以联合体名义投标
D.与招标人就投标价格进行谈判
25、《建筑法》规定,只要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12)。
A.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C.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 D.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的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29、建设工程纠纷处理的基本形式有(124)。
B.处以罚款
C.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
D.吊销资质证书
26.以下属于《合同法》所称合同的有(123)
A. 自然人和法人之间设立、变更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B. 自然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C. 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D.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
27、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134),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A.假借订立合同 , 恶意进行磋商 B.由于不可抗力最终未签订合同 C.提供虚假情况
D.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
28、在违约责任的承担中 , 损失赔偿额应当(134)。
A.相当于因违约造成的损失 B.不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
A.和解
B.调解 .工程师决定 D.仲裁
30、施工合同主体纠纷的成因包括(234)。
A.合同缺陷导致纠纷
B.因无权代理或表见代理导致纠纷
C.因联合体承包导致纠纷
D.因挂靠问题导致纠纷
土建工程初级职称考试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B
5、A
6、B
7、B
8、C
9、D 10.A
11、C
12、B
13、A
14、B
15、B
16、A
17、C
18、D
19、D 20、B
21、C
22、C
23、C
24、A
25、C
26、A 27.C
28、D 29.B 30.A
31、B
32、C
33、D
34、C
35、C
36、A
37、C
38、D
39、A 40、A
41、C
42、B
43、B
44、C
45、A
46、B
47、B
49、A 50、C
51、C
52、D
53、B
54、C
55、C 56.B 57.C 58.A 59.B 60.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D
3、BC
4、ACD
5、ABD
6、BCD
7、ABD
8、B C
9、ABC
10、ABD
11、AC
12、CD
13、AC
14、ABC
15、ABD
16、BCD
17、ABD
18、ACD
19、ABD 20、BCD
21、ABC 22.A C
23、ACD
24、ABD
25、AB
26、ABC 27.ACD
28、ACD 29.ABD 30、BCD
第三篇: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城市:从文字字义来看,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的场所,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产业结构、居民的人口规模和集聚密度的不同。2.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3.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4.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5.新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中新的一个城市设计运动,始于1990年初。是基于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的背景而发展起来的。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6.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 一定间距为日照间距。一般以冬至日中午正南太阳能照射到住宅底层窗台高度为依据,寒冷地区可以考虑太阳能照射到住宅的墙脚。7.一化二系三结构:
一化——城市化水平;
二系——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区域生态环境系统; 三结构——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布局空间结构(空间发展轴;发展构成中的增长极;生长点的研究)
8.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9.新城: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人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10.区位:指为某种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在城市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各种区位理论的目的就是为各项城市活动寻找到最佳区位,即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区位。
1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2.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 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13.城镇化:最简单的解释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正式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职业的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变(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14.城市形态:
15.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技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用地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
16.城市对外交通:是城市与外部保持密切联系,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和通道。通常由铁路、公路、航运以及航空运输组成。
17.城市基础设施:最初由西方经济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概念,泛指由国家或各种公益部门建设经营,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基本服务和一般条件的非营利性行业和设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将其定义为: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18.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19.城市结构:由于城市功能而产生的各种地区、核心、主要交通通道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通常被称为城市结构的城市形态的框架。城市结构所反映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分布及其内在联系,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及空间各组成部分的高度概括,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抽象写照,是城市布局要素的概念化表示和抽象表达。20.规划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规划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规划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二.复习重点内容
1.我国城市建设的学科层次: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街道|广场——建筑群——建筑|小品——室内——家具
新的城乡规划体系:
2.《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雅布斯(J.Jacobs)1961年出版(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运用社会使用方法对美国城市空间中的社会生活进行调查。街道和广场是真正的城市骨架形成的最基本要素。雅各布斯认为街道要有生命力
①作为整体的地区至少要用于两个基本的功能:生活、工作、购物、进餐等等,而且越多越好。②沿着街道的街区不应超过一定的长度。有较多的转角场所。③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共存于她称之为“纹理紧密的混合”之中。④街道上要有高度集中的人。《寻找失落的空间》 《拼贴城市》 《交往与空间》
3.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的重要文献:(1)《雅典宪章》(1933)功能分区(2)《马丘比丘宪章》(1977)功能融合(3)《华沙宣言》(1981)人 + 建筑 + 环境(4)《环境与发展宣
言》与《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5)《北京宪章》建立“全球---地区建筑学”等思想,以迎接新世纪挑战。.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型城市空间。(4)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
5.希波丹姆模式:公元前5世纪的规划建筑师希波丹姆于希波战争后从事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中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的规划结构形式。希波丹姆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建设工作中完整地得到体现。米利都城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路网采用棋盘式。两条主要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图在外国建设史书上29页)
6.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具有自然优势:耕地肥沃;交通便利;能得到淡水供应等。(2)经济发展水平(3)政治组织。
城市发展历程:
(1)古代的城市发展——城市与防御的要求;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2)近代的城市发展——
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城市布局的变化;城市与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城市的聚集效益和城市生活的高质量
(3)二战后的城市发展——城市人口达到50%以上,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全球化与对外交通规划;城市中心的退和复苏;城市外延扩展;科学技术的利用等。7.古代东西方城市发展的特征:
一、城市发展阶段
西方:每个时期特色鲜明,城市进化阶段比较明显
我国:自秦汉以来2000多年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墨守《周礼考工记》
二、建成的目的
西方:并非围绕单一权力中心展开
我国:城市建设自始至终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城市中基本不存在广场、公共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
三、城市职能
对外防守,对内统治
西方:军事功能、政治统治、宗教信仰、商品交换等。我国:经济因素考虑较少,自发产生
四、城市规模
西方:除古罗马外,个体规模普遍较小 我国:用地规模较大,百万人口:
中国唐长安:84KM2 ;古罗马:20KM
2五、城市形态
西方:不同时期(规划意图、自然发展)我国:因城市类型而异
六、城市规划
西方:规划理论体系;不连续没有传承关系 我国:一脉相承
• 8.我国城镇化新的发展趋势:(1)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将不断加速。(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3)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4)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9.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1)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战略研究;(2)土地使用的配置及城市空间的组合和设计;(3)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及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安排;(4)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5)城市发展的时序安排和建设的规划管理。
根据城市多年风向观测记录汇总所绘制的风向频率图和平均风速图又称风玫瑰图
10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及其演变 • 西周奴隶制社会
《周礼·考工记》 • 东周奴隶制——封建制
儒家·道家·法家
《管子》 • 西汉
封建制
“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代
商品经济发展
• 唐宋时期
• 隋朝——大兴城(长安)城市布局严整。
• 唐朝——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体现了《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规则。• 元明清时期 • 体现《周礼·考工记》的王城的空间布局制度。• 元大都是自唐长安城以后中国古代都城的又一典范 《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书中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柯布西埃——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
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The City of Tomorrow)的功能和理性角度——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规划方案——300万人口的城市规划
整个城市的平面是严格的几何形构图,矩形的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
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全面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形成新的城市概念,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
柯布西埃还特别强调大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中心区的交通干道由三层组成: 地下走重型车辆,地面用于市内交通,高架道路用于快速交通。
市区与郊区由地铁和郊区铁路线来联系。• 影响力:
集中体现主持撰写的《雅典宪章》(1933)。深刻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 设计实践:
昌迪加尔(Chandigarh)规划
严格遵守《雅典宪章》而且布局规整有序而得到普遍的赞誉。12.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法国巴黎改建
奥斯曼(GeorgeE.Haussman)1855年对巴黎进行了全面的改建,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美洲大陆城市改建的样板。
道路—— 以道路切割来划分整个城市的结构,将塞纳河两岸紧密连接
街道改建——街景建设、标准的住房布局方式和街道设施。
森林公园——在城市中配置了大面积公共开放空间。13.格迪斯的学说
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 主要主张:
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的体系之中。
在进行城市规划前要进行系统的调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进行研究。名言是“先诊断,后治疗”
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调查——分析——规划”(Survey analysis-plan)。
美国芒福德(Lewis Mumford)等人的发扬光大,形成了对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
14.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采用必要的和健康的疏散方法 1942年出版《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指导思想
①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②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 ③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15.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城市土地使用——最为基础的是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同心圆理论——由伯吉斯1923年提出。扇形理论——是霍伊特1939年提出。
多核心理论——哈里斯和乌尔曼1945年提出。
16.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四大转变包括:1)规划的前提,从确定增长规模为发展目标转向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2)规划编制的内容,从重点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和用地安排转向各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空间管子,在功能上体现从技术文件走向公共政策的转变3)规划调控和管理范围,从局限于城市规划区,转向更加突出强调区域统筹和全市域城乡统筹的概念。4)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依法行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从单一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转向建立健全政府、专家、多部门与公众参与的程序保障。
17.城市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主要包括:
1)城市自然条件 2)城市现状条件 3)经济技术条件 4)历史文化条件
18.城市用地适用性的评价影响因素:
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涉及: • 1)建设现状——用地内已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 2)基础设施——用地内的基础设施条件
•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的用途规定及调整的可能性
• 4)生态环境——自然环境背景、自然基础及环境质量,正负面的影响。
• 5)文化遗产——地上、地下及待探明的保护规划与规定。
• 6)社会问题——产权、动迁、社会、民族、经济等。19.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
重点 P258 图8-10 布置在生活居住区的小型工业用地
。生产用地面积较小、运输量小、无污染、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工业,如食品、缝纫、玩具制作、手工艺品等,可布置在居住区的角落或边缘;
• 对居住区无影响的小型精密仪器、仪表、服装鞋帽等,可以布置在居住区的独立街坊。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区
• 对城市稍有影响的工业区,布置在城市的一侧或几个相对集中的区域。按街坊整块布置。布置在城市外围地区的独立工业区
• 在大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对称市的影响很大,应与城市有一定距离,用绿化隔离。钢铁、化工、机械制造
独立的工业城镇
• 大型工业企业
北京燕山石化、上海金山卫石化
• 开发区、工业园区
北京亦庄、上地,苏州、上海浦东 20.城市居住用地的分类
1)一类用地 ——适合于城市建设,不须或只须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2)二类用地 ——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3)三类用地
——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或只有采取重大工程措施才能修建,因而在经济上不合理。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
• 参考谭纵波著《城市规划》 P240-246
• 城市居住用地市城建设用地中比例最大的部分,又是城市居民直接使用、关系最密切的部分。21.22.23.城市道路系统基本形式(《城市规划》书277页)1)放射环状2)方格网式3)混合型4)方格网加斜线型
24.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 25.城市工程系统重要设施的布局要求:重点布局要求:工艺要求
安全要求
环保要求
经济要求 • 26.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整治保护内容:保护内容(六项): • 1)街区建筑的保护---局部、立面、结构保存 • 2)街道格局的保护
• 3)建筑高度与尺度的控制 • 4)基础设施的改造
• 5)居住人口及方式的调整 • 6)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27.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规定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后退建筑线、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以及停车泊位和其他需要配件的公共设施。指导性指标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城市景观风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强制性内容: 28.29.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形态(书275页)1)集中式布局:网格状;环形放射状
2)分散式布局: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30.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比较的内容:1)自然条件与环境的适宜性2)工程条件的可行性3)城市布局的合理性4)经济上的可行性及社会成本的比较
第四篇:土地估价师考试相关知识第五部分:城市规划
土地估价师考试《相关知识》第五部分:城市规划(1)
城市发展与城镇化
城市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过程,包括外延发展、向空中发展、向地下发展。’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农业人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及地域空间、生活方式
城市规划体系与任务
概念: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城市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而进行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任务:
1、查明资源,提出目标
2、根据布局,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
3、确定城市性质、拟定技术指标
4、确定城市布局,考虑长远发展方向
5、拟定新旧区利用、改造原则、步骤、方法
6、确定各项市政工程原则、技术方案
7、拟定城市艺术建设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8、安排近期建设项目
9、提出实现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城市规划的作用:国家对城市建设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城市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保障
城市规划体系:
1、法律体系 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配套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行政体系 我国实行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分级管理体系。县级以上各级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城市规划编制行政管理部门
3、运作体系 城市规划具体编制分为战略性发展规划、实施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实施控制可分为通则式、判例式,我国基本上属于判例式,审批主要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此规划的按规划部门制定的管理技术规定为依据。
第五篇:城市规划考试
]城市规划专业考研指导
清华的规划 同济的规划 天大的建筑 东南的规划 哈工大的规划 西安建大的规划 沈阳建大的规划 好坏程度一次排列 当然这几个基本都是规划老八所里的 都很好了 华南理工的规划好一些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考研科目:1,政治; 英语; 专业一:城市规划原理,专业二;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基础设施
2,如果你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就不用考数学,但是道路交通和市政还是需要运用数学的知识,这是理工科
3,如果你是跨专业考,比方说是工程类的,桥梁类的等等其他专业,而且数学比较好的话,你也可以选择考数一或数二,但是研究方向会有所限制,学校考虑的还是很全面的武汉大学城市规划考研考哪些科目:(101)政治
(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648)城市规划理论
(816)城市规划设计(3小时快题)
(817)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09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考研科目:1 101政治理论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0德语728建筑理论综合513建筑与规划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
复试科目:城市规划原理
建筑理论综合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外国城市建筑史》,沈玉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城市道路与交通》,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区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现代城市设计理论》 王建国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汇刊)》、《外国城市规划》等杂志
12、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指定参考用书(2002-2004)
建筑与规划设计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
1、《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沸郎西斯、D K、钦著,邹德侬、方千里译。
3、《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1-9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其他相关的中外建筑期刊,以及建筑防火规范等。
城市规划原理参考书:《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