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支持老城区发展
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支持老城区发展
昨天下午,市长陈宝根调研新城区特色街区建设情况。他表示,要尽快启动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城东板块”崛起。同时要积极扶持老城区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市政府秘书长张建政陪同调研。
昨天下午,陈宝根一行沿华清路、万寿路等路段,察看了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项目,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随后,陈宝根一行来到金康路茶文化一条街,察看店铺经营情况,考察茶叶包装等经营项目,并参观了西安茶叶批发市场。据了解,金康路茶文化一条街聚集了茶叶经营户1000余家,经营面积6.3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达10亿元,提供了就业岗位1万多个,形成了以茶叶、茶具、茶艺、雕刻等为一体的茶文化特色街区,成为西北最大的茶叶销售中心。最后,陈宝根一行还实地检查了解放路地区综合改造工程进展情况。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陈宝根听取了新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特色街区建设情况的汇报。近年来,新城区着力打造市场定位清晰,商业与文化、时尚与传统相结合的特色街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了经济承载能力,目前已建成解放路综合商业街、金康路茶文化一条街等12条特色街区。今年全区重点项目123个,总投资大约1123亿元。截至5月底,全区重点项目开工率为85%,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陈宝根表示,这些重点项目建设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正式启动前,该地区不再审批新的项目,要进一步加快编制规划,破解资金平衡、组织实施等综合开发中的难题,力争项目尽快启动;金康路茶文化一条街已形成产业规模,发挥了西安物流集散地的作用,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下一步街区改造要在规划指导下对周边地区进行改造升级;八府庄园及杨家村综合改造项目、炭市街—南新街项目要积极稳妥做好拆迁工作,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十二五”开局之年,新城区上半年经济发展平稳,实现了“开门红”。陈宝根肯定了新城区取得的成绩。他说,新城区在抓发展的同时,城市管理毫不放松,城区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新的气象,焕发出新的生机。陈宝根表示,几十年来新城区等老城区在展示西安形象,为西安发展提供财力,解决西安发展基础条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针对当前老城区资源不多,社会事业负担重的问题,我市将在政策、资金方面适当倾斜,积极扶持新城区等三个老城区发展,确保老城区在西安整体发展中不掉队、上水平。陈宝根强调,新城区政府抓发展的势头不能放松,要围绕服务市场主体、服务城市居民两方面作好服务,为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市级相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感,结合自身职能,加大支持力度,积极配合支持新城区等老城区发展
第二篇:2012关于加快老城区的提案
近年来,我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新城区建设,一座崭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矗立在鸭绿江畔。与新城区的建设相比,建筑密度大、人口相对集中的老城区改造则显得相对滞后,这将影响丹东实现“立足北黄海,依托沿江沿海经济带,建设文明、生态、繁荣、富裕的宜居佳地,构建大气秀美新丹东”这一宏伟蓝图的进程。戴玉林书记在中共丹东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提出:“要加快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此,加快丹东老城区改造步伐已势在必行。
一、加快丹东老城区改造步伐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城市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老城区的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城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到位,功能还不完善,品位还不高,离大气秀美的城市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倾力实施老城区改造,使丹东的城市面貌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之所以能让大项目招得来、留得住,其中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投资环境好,城市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近年来,我市致力于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扩大对外开发,老城区引进了沃尔玛、新玛特等一批知名商业企业。但是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与省内兄弟城市相比仍有不足。所以,要吸引大客商、留住大企业,打造投资洼地,就必须大力实施老城区改造,从根本上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让更多的客商投资丹东,建设丹东。
目前老城区居住着很大一部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较差,如果不实施老城区改造,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善。另外,老城区若不改造,我市的城市化进程也是难以推进。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四城联创”,越来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了四城联创工作取得的实效。要想取得创城工作的重大突破,实施老城区改造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
二、影响和制约老城区改造的主要因素
一是改造任务繁重。丹东的老城区改造任务十分艰巨,以振兴区为例,今年完成摸底论证的地块就有十多个,可想而知,全市需纳入老城区改造的规模非常庞大,政府前期投入巨大,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审批环节周期较长。老城区改造涉及土地、规划、建设审批等多个环节,一般来说,项目从土地一级开发到开工至少2-3年时间,直接影响老城区改造的进度。
三是个别地块的开发和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个别开发商由于考虑商业利益,往往愿意兴建商住楼宇,而忽视教育、卫生、文化等场所以及相应的配套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使老城区的改造与我市总体发展规划及周边区域不协调。
四是改造难度不断加大。老城区居住的居民情况复杂,低保、残疾、下岗等弱势群体集中,他们由于经济能力有限,对老城区改造期望值高,使拆迁成本和难度不断加大。
三、对加快老城区改造的几点建议
1、着眼于长远发展,以科学规划为重点,切实提高城市品位。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具有前瞻性,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做好老城区改造的首要条件。我们应站在百年的历史高度,做好我市老城区改造规划。建议做到两个结合。一是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开发相结合。坚持规划的统筹性,老城区应与新城区楼容市貌接轨,积极利用新城区引导疏散老城区过量人口,完善老城区功能,让新城区成为老城区改造的延伸,老城区改造成为新区发展的依托。二是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相结合。坚持规划的连续性,防灾减灾和防空袭是现代化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因此老城区改造规划应考虑人防设施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以以站前地下时尚第9街为中心,把老城中心区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示范点,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重点、布局形态、开发顺序等列入规划。周边各商业建筑单独建设的地下仓库及地下停车场应预留接口,形成相互连通的地下工程系统。
2、着眼于市场运作,以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实现城市改造双赢。老城区的改造,应注
意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土地资源的整体价值。可以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积极稳妥地开放市政公用事业经营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有效地改变政府对市政设施建设单一投入模式,广泛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市场主体和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实现老城区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之路。
3、着眼于功能提升,以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加快老城提档升级。旧城改造不能是拆一栋房子又盖一栋房子,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以四城联创为契机,把片区的改造置于丹东未来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大格局当中统筹谋划,与城市功能完善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打造交通便捷、路网畅通的道路体系。以丹通、丹海高速等为外部交通网,打通内部交通环,完善老城区的交通联系,大力发展城市公交,改善城市交通秩序。二是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服务设施。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公共产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三是打造整洁优美、绿色人文的居住环境。加大对公厕、果皮箱等环卫设施的投入力度,合理布局绿地广场,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4、着眼于文化彰显,以打造宜居、宜商、宜游为亮点,突出新兴城市风采。我市老城区的改造,应使每一条街路、每一个片区的建筑、商业都各具特色,同时聚合成我市的城市文化特色,使丹东成为宜居、宜商、宜游的新兴城市。可以通过引进大型商业机构及新型商业业态,提升老城区商业中心的辐射能力。将花园路打造成集贸易、维修、置换等为一体的汽贸一条街。振八街资源整合,打造成机电设备一条街。可以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老城区改造的重点,使之成为带动城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老城区改造是提升城市形象的迫且需要,丹东的老城区通过科学规划、合理改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配套设施完备、经贸繁荣的老城区必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见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园区建设,打造项目落户、建设、生产、经营的“绿色通道”,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总体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优良环境为保证,不断提升工业园区集约化发展水平、产业带动能力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转型示范园区和省级生态园区。
第二条
到2015年实现园区经济总量明显增大,产业布局明显优化,优势产业支撑力明显加强,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建立符合市场化运作的管理体制及部门联动机制,园区建设和管理体制更具活力,及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建设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符合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第三条
按照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特色鲜明的要求,切实提高工业园区规划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城市新区和工业新区。充分发挥技术、资金、人才和园区配套设施等优势,重点发展金属特种材料、医药食品、机械电子、制衣制鞋、建材矿产等产业,倾力打造循环经济比较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资源节约型和创新型工业园区。
第四条
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重新规
(一)园区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入园企业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39%,容积率控制在0.6以上,绿地率控制在20%以下,办公生活用地控制在7%以下;入园企业用地投资强度必须控制在100万元/亩以上,产出密度亩均缴纳税金2万元以上。
(二)采取腾笼换鸟的办法,加强园区闲置土地、使用效率低和无效益土地的整顿盘活,重点清理高升公司、保良生物、瑞洁卫生材料、茂源建材、兴达建材、樱和木业、杭莲生态农业等七家企业闲置土地。
(三)千方百计用足国家政策,争取多方面支持,尽早报批园区已征收的土地,确保引进的项目有地可用和及时供地。
(四)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入园协议》操作,对超占土地及时收回,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违规建筑坚决拆除,对停建的在建工程必须尽快复工,对规划内尚未动工的土建工程督促其尽快动工建设,对企业内部分土地撂荒限期增加投资补火。
(五)办好园区创业园,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乡镇及县直单位参与创业园标准厂房建设。对达不到供地条件的高新科技项目,在场地和租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和激励其在创业园进行孵化成长。
(六)鼓励企业“零增地”扩张。积极引导并鼓励企业利用厂内存量土地改(扩)建多层厂房或实施厂房改造加层。对园区企业采取“零增地”方式新增《入园协议》之外的项目,视项目节约用地量予以相应奖励。
一次无条件补偿与之签订相关协议企业各2000元的损失。
第十二条
强化园区治安管理。公安部门必须加强园区治安管理,对强揽工程、无理取闹、强行阻碍园区企业正常生产和施工的事件,园区派出所在接到报警电话后10分钟之内赶到现场控制事态,及时调查取证,对造成严重后果者依法采取相关强制措施。
第十三条
实行园区封闭管理制度。县(市)直部门及有关条管部门(税务、消防、环保部门除外)须领取县园区管委会开出的通知书后,方可到企业开展收费、检查等工作。村及村民与企业的一切事务,原则上均由园区管委会直接办理,村及村民不得与企业发生直接关系。提倡联合执法、预约执法、集中执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企业对未经园区管委会许可,擅自进入企业开展相关业务工作人员,有权拒之厂外或强制带离厂区。
第十四条
完善客商保护制度。县委、县政府向入园投资企业业主、高级管理及高级技术人员颁发客商证,对持证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予以重点保护。有关职能部门在接到持证人求助信息时,要在第一时间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全力以赴给予无私帮助;持证人若有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在对其有关行为进行处理时,要坚持以教育为主,需采取强制措施时,事先必须向县委、县政府报告。
第十五条
实行园区企业办证代理服务制度。对入园企业的
问题,每季度由县分管领导在县工业园综合服务大楼召开一次银企洽谈会,积极实施政银企合作,实现银行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难题。
第二十一条
实行企业用工投保制度。为解决企业用工风险,引导和鼓励园区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工伤保险。
第二十二条
实行服务园区工作推广制度。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把支持和服务工业园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人员分工有体现,在经费列支上有落实,在政策对接上有举措。使我县工业园区在扩大开放、体制创新、功能开发、产业集聚等方面,尽早发挥出应有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实现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十二条
本意见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加强督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加强督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工程建设
加强督促检查,以超常措施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一期工程项目建设。
3月24日,联系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一期工程项目建设的县领导率领县政府办、县建设局等有关领导,冒雨前往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现场对项目建设进行督查。在听取了工程施工队负责人汇报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后,督查组组成人员认为,整个工程的进度还不够快,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虽然受到雨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是也不能影响工程进度。要求,下一步项目建设办公室要与施工方加强交流沟通,按照工程建设计划,把工作量分解到每一个工作日,在施工人员、材料、施工机械上作好调配,义不容辞地坚持倒排工日的方式推进项目建设,一定要在预定的日期确保处理厂进水试运行。
据了解,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一期工程是重点项目之一,项目自去年6月份动工建设以来,目前进入厂区的道路全部开通,厂区施工用水、用电、厂区清表等基础工程已完成,污水管网铺设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厂区边坡土石方开挖基本完成,厂房土石方回填完成了总工程量的三分之一,整个工程完成投资占到项目总投资的38%。
第五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意见
【发布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陕政发 〔2009〕25号 【发布日期】2009-04-10 【生效日期】2009-04-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陕西省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意见
(陕政发 〔2009〕25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更好地发挥为农民服务主力军的作用,现就支持我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制定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3年以来,全省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不断改进支农服务,加大支农力度,贷款总量和农业贷款总量均居全省同业前列,在服务“三农”、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我省作为全国首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八个试点省份之一,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试点阶段的任务和目标总体实现。管理体制首轮改革顺利结束,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家扶持政策全面落实,服务“三农”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历史包袱沉重,我省农村信用社在转换经营机制、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做大做强和支农作用的全面发挥。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
各级政府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部署和要求上来,以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为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全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省联社的工作。
省联社要根据省政府的授权,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
1.加强班子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以思想作风建设、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为重点,突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严格按照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任用条件,逐步建立竞聘上岗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用人制度,把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管理有方、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到领导岗位,持续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实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不断完善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比、奖惩办法。
2.加强风险防控。省联社在指导全省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时,要把防范风险摆在经营管理的首位。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制定高标准的风险控制指标,引导全员树立风险为本的经营理念,抓紧完善覆盖所有业务的风险防范制度;切实加快电子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防控风险的手段和能力;落实各级领导干部的风险管理责任,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领导干部设置风险管理的底线,对触及底线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撤换。
3.加强执行力建设。要结合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在执行力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并使之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业务流程、每个网点、每个领导班子,全面增强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水平。
(二)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四自”能力。
通过3―5年的努力,使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和法人治理得到明显完善,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能力的市场主体。
1.善内部管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管理体制变化,抓紧形成覆盖劳动用工、信贷管理、财务会计、稽核检查、纪检监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内控制度体系。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防范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
2.换经营机制。按照把农村信用社打造成服务“三农”的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突出抓好内控管理和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尽快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市场化的劳动用工机制和与时俱进的业务创新机制,全面实施内部问责制度。
3.高队伍素质。全面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逐步实现人才选聘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健全全员性职业生涯教育培训制度,牢固树立大培训、大教育的观念,努力创造人人都可成才的条件,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注重培育员工与“三农”的感情,着力打造一支感情上贴近“三农”、业务上精良专业、作风上扎实过硬的经营队伍。
4.快提高股权集中度。建立股权流通机制,促进股权适度集中。鼓励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引资实现引智、引技以及引进制度和机制,解决历史包袱,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宽机构资金来源,有效改善股权机构,为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创造条件。
(三)切实加强对“三农”的服务工作。
1.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要本着立足在农村、发展在农业、支持在农户、致富在农民的原则,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使每年新增农业贷款的比例不低于80%。要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扩大信用贷款授信额度,拓宽信贷支持范围,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提高农户贷款满足率,推进我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2.快金融创新步伐。要创新贷款方式,扩大抵(质)押品种类和担保人范围;创新贷款种类,努力提高涉农贷款比重,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题;合理增设乡镇营业机构,扩大网点覆盖面。依托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的创新,积极为农户提供理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以及银行卡、网银等服务,满足农户多样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使广大农民能够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
3.实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来抓,全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加速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着力加快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建设,2009年做到全覆盖。到2012年末,评定信用户400万户。
4.点支持“一村一品”发展。农村信用社要发挥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把支持农户发展“一村一品”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按照省上“提升示范村、扩大推进村,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加大对推进村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进对农户的信贷服务,认真开展农户评级授信,适当降低农户贷款利率,简化农户贷款程序,破解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瓶颈,促进农业发展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三、全力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
(一)要创造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经营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要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为农村信用社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取消在农村信用社的开户限制,鼓励各级财政性涉农资金和基金尽可能多的在农村信用社开立基本账户,主动协调地方所属大中型企业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在农村信用社开立各类账户,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的实力。要积极向农村信用社推荐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村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涉农建设项目,支持农村信用社与金融同业的合作,帮助农村信用社发展优良客户,促进农村信用社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
(二)要帮助农村信用社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力度。
对农村信用社接受的基金会贷款,各级政府担保承诺未兑现的必须全部兑现;对各级政府部门拖欠或担保形成的不良贷款,有关政府部门要制定还款计划,落实还款资金,一时难以归还的,要变更或落实担保方式,提供足值抵押物,或者用土地、房屋、林地等优质资产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对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或对不良贷款负有担保责任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督促其积极配合农村信用社的清理工作。农村信用社要及时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与农村信用社有贷款关系企业的更名、股权变更登记时要依法登记,支持农村信用社防范风险和避免债权的流失。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诉讼案件,司法部门要依法快立案、快审理和快执行,切实解决农村信用社贷款诉讼“难”的问题。
(三)要帮助农村信用社建立风险统筹金。
为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省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陕政发〔2007〕21号)精神,帮助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村信用社风险统筹金,落实资金来源。农村信用社应从2008年起连续5年按照上年末存款余额1‰提取风险统筹金列入经营成本。省财政从2009年起至2013年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门用于建立农村信用社风险统筹金,与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情况挂钩,达到考核要求予以拨付。
(四)要减免农村信用社有关税费。
农村信用社接受的抵贷房产,在闲置期间,纳税有困难的,暂不征收房产税;抵债房产出租的收入,按税收管理权限的规定,经批准可在一定时期内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农村信用社的房产补办《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时,免收房屋测量费。土地登记在农村信用社提供四邻签字盖章的地籍调查表、符合要求的宗地图及有关土地登记资料后,只收取证书工本费,以减轻农村信用社费用负担。农村信用社的办公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组织领导
(一)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工作的领导。要把农村信用社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综合考虑。要吸收农村信用社作为参加各级党政部门研究农业发展重大问题的会议常任单位,主动听取农村信用社的意见。市、县、镇三级政府都要明确一名主管领导负责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定期听取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各市、县都要建立由政府牵头,财政、维稳办、农村信用社和人民银行、银监局分支机构等部门参加的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机制,负责防范和处置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省金融办要加强对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作的指导,对省联社领导班子任期履职情况和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并及时向省政府报告考核结果。
(二)省联社要切实履行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要把全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工作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重点,将目标任务按年进行细化和分解,落实到县联社、基层社,到岗到人,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确保实现目标。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并向各级政府进行汇报,主动争取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确保进一步深化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三)多方配合,努力形成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合力。各级发展改革、国土、财政、税务、监察、审计、公安、司法、工商等部门要落实好省政府确定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各项政策,帮助农村信用社消化历史包袱,加快发展步伐。人民银行、银监局等中央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帮助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加强风险的防范,努力促进全省农村信用社全面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九年四月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