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11:1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去年全县农业农村、城市建设与管理、集镇及中心村建设、绿化造林及城镇绿化、建筑业、服务业、文明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各项任务,动员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群,为进一步加快全县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双倍”目标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刚才,季书记、符书记、苏书记、张县长分别就有关工作作了报告,有关部门作了发言,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统筹兼顾城市与农村,在推动城市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建立健全以城带乡机制,优化各种社会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城乡的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规划建设,促进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形成农村支撑城市、城市促进农村的生态环境优化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所有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利益。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全社会文明进步和长治久安,还是对于促进整个县域经济倍增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既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略,也是推进城市乃至全局工作的根本大计;既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围绕“双倍”目标,高度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使我县农业农村、城市建设、三产建筑、文明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的一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仍然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适应当前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工业主体经济,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紧紧把握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城乡协调发展,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工业主体经济就放松“三农”工作,不能因为全面免征农业税就忽视“三农”问题。如果“三农”工作搞不好,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无法得到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成为空谈。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土地产出和资源利用、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我们要认真落实文件精神,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维方式,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以项目推进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以全民创业推进农村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目标。要高强度实施农业项目招商引资。组织各镇和有关部门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培植2—3个投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年内要新增1—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要研究国家、盛市有关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有针对地包装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嫁接农业产业化项目。要大力度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富裕农民,必先减少农民。要多渠道搞好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用1—2年时间,使全县农村劳动力轮训一遍。要在满足县内企业用工的同时,多层次组织对外劳务输出,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全力打造农业品牌。在畜牧业上,要叫响方圆禽业公司“盐阜”牌草鸡品牌,争创盛市名牌产品。在种植业上,要积极扩大“建麦1号”饼干小麦种植面积,强化市场运作,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同时要精心包装,认真运作,努力形成建湖自己的绿色大米品牌,为农民争取更多的实惠。在水产业上,要认真研究,积极谋划,加大九龙口螃蟹的宣传推介和包装力度,使其成为苏北地区的知名品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闸站桥涵等水利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全面提高整体防洪能力。继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突出抓好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嫁接农业产业化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加快林业发展步伐,重点实施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林业生态工程,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灾害性、关键时期天气预警预报服务。要高度重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完善二轮承包工作,引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增加村级积累。要引入市场化手段,加快水利设施和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的“双赢”。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新举措、新方法,确保上年新增债务全部化解,无新增债务的化解10%。要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要求,多层次、多门类、多成份、多

形式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配强“领头雁”,加大“三项资金”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正常运转。

2、加快城镇及中心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推进城市化进程,既要谋划县城的做大做强,又要考虑镇村的发展;既要搞好市容市貌,又要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既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又要推进以道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规划的龙头作用。树立大规划理念,突出前瞻性、综合性和权威性,从城乡资源的合理利用出发,在高起点上规划,把劳动力转移、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放在一起进行考虑,真正用产业聚集和城乡互动来支撑和推动城市的发展。要坚持以规划统揽城乡建设。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建设水乡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尽快完善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规划体系,搞好方案的深化和细化,科学地编制好各项专业性、控制性、修建性详规,抓好规划的宣传,增强广大干部、居民的规划意识。高度重视镇村规划,加快城乡整体规划的对接和实施,在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把规划延伸到村,抓好全县村庄布局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中心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规划,要符合全面达小康的要求,充分体现地方个性特色、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要搞好交通干道沿线的规划与建设,迅速改变落后面貌。要加快县城建设步伐。重点突出规划、绿化、亮化、美化四个水平的提高。继续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城市建设大投入态势,加快实施汇文西路及湖中路、向阳路改造和城市防洪、污水处理等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着力提高单体建筑物的个性化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切实抓好金基东方广尝振亚广尝明星住宅小区等标志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城市拆迁行为,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违章建设。大力推进县城绿化建设,重点实施建港沟风光带、东方御花园广场和向阳西路、明珠东路、东付路、经六路等绿化建设,提升绿化档次,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三项指标有较大幅度增长。精心打造“十里塘河十里胜景”,使其成为精品工程,成为建湖的标志,成为建湖的骄傲和自豪。继续完善人民路、湖中路、冠华路、滨河路等路段沿街建筑物的亮化设施,构建多层次的亮化体系。要搞活城市经营。坚持市场化运作,盘活城市资源。加强城市有形资产经营,继续加大城建土地招商力度,集中排出一批大宗地块对外公开招标拍卖,推进城市建设良性发展。开发利用城市无形资产,倾力打造和推介城市亮点,显化城市隐形资产价值。积极探索新型城建投融资机制,大力吸引民资、外资注入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城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加强城市管理。加大城市管理创新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城管法制化进程,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责任及检查考核奖惩机制,着力构建城乡一体、部门联动的大城管格局。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整体水平,充分展示清洁、优美、文明的城市形象。要强化重点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深入开展“五个一”工程竞赛活动,着力提高重点中心镇的建设档次,扩大建设规模,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小城镇整体功能,以重点中心镇建设来推动全县小城镇的发展,力争城镇化率达39%。要加快农民新村、农民公寓的规划建设,农村新建住房一律到中心村,今年每镇至少有一个村先行试点,然后逐年推开,迅速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要按照清洁家园、秀美田园、优质水源、生活乐园的要求,搞好文明村庄创建工作,加快“生态镇”、“生态村”建设,全力推进改路、改水、改厕、改线和秸杆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绿化等环境整治,努力建成一批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切实改变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加快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推进全民创业、富民强县。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是完善城市功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塑造城市品牌以及满足消费需求的内在要求,是增加就业岗位、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开拓信息服务市场,培育信息服务业群体,发展信息咨询、网络增值等服务形式,建立全方位、多功能的信息服务体系。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实施电信宽带扩容、广电光纤联网等工程,抓紧构筑高速、宽带、智能化信息传输平台。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依托产品资源优势、经纪人优势,吸纳民资外资建市场,引进和开发一批规模较大的三产项目,重点培植德容装饰城等服务业亮点。加快规划建设皮鞋、节能灯具等专业批发市场和家具家电、轻纺商贸、装饰装璜等专业营销市场,完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常要加快铁路港口物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铁、公、水联运优势,沿新长铁路建湖港口兴建农资、煤炭、建材和粮食饲料等专业市常引导县内外流通企业,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延伸,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要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稳步推进房地产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现代物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典当担保等新型服务业,打造服务品牌,努力培育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连锁企业集团和大型物流企业。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要明确定位,着力塑创旅游业特色,将我县建设成湿地生态旅游胜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快以九龙口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使广大游客在建湖由走马观花“一刻游”向静心观赏“一日游”转变,由“景色怡人”向“景色留人”转变,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建筑业是我县城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县国民经济发展中最直接的富民产业。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建筑业成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全力实现建筑业发展的新跨越。要加大组织推进力度。把建筑业纳入各镇工作规划统筹安排,明确专人负责,强化组织领导。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把建筑能人、建筑小老板组织起来,形成建筑

第二篇: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县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去年全县农业农村、城市建设与管理、集镇及中心村建设、绿化造林及城镇绿化、建筑业、服务业、文明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各项任务,动员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群,为进一步加快全县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双倍”目标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刚才,季书记、符书记、苏书记、张县长分别就有关工作作了报告,有关部门作了发言,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统筹兼顾城市与农村,在推动城市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建立健全以城带乡机制,优化各种社会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城乡的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规划建设,促进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形成农村支撑城市、城市促进农村的生态环境优化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所有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带来的利益。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无论是对于推动城乡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全社会文明进步和长治久安,还是对于促进整个县域经济倍增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既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略,也是推进城市乃至全局工作的根本大计;既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围绕“双倍”目标,高度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使我县农业农村、城市建设、三产建筑、文明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的一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仍然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适应当前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工业主体经济,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紧紧把握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城乡协调发展,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工业主体经济就放松“三农”工作,不能因为全面免征农业税就忽视“三农”问题。如果“三农”工作搞不好,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就无法得到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成为空谈。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土地产出和资源利用、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我们要认真落实文件精神,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维方式,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以项目推进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以全民创业推进农村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目标。要高强度实施农业项目招商引资。组织各镇和有关部门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培植2—3个投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年内要新增1—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要研究国家、省、市有关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有针对地包装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嫁接农业产业化项目。要大力度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富裕农民,必先减少农民。要多渠道搞好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用1—2年时间,使全县农村劳动力轮训一遍。要在满足县内企业用工的同时,多层次组织对外劳务输出,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全力打造农业品牌。在畜牧业上,要叫响方圆禽业公司“盐阜”牌草鸡品牌,争创省、市名牌产品。在种植业上,要积极扩大“建麦1号”饼干小麦种植面积,强化市场运作,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同时要精心包装,认真运作,努力形成建湖自己的绿色大米品牌,为农民争取更多的实惠。在水产业上,要认真研究,积极谋划,加大九龙口螃蟹的宣传推介和包装力度,使其成为苏北地区的知名品牌。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闸站桥涵等水利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全面提高整体防洪能力。继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突出抓好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嫁接农业产业化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加快林业发展步伐,重点实施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林业生态工程,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灾害性、关键时期天气预警预报服务。要高度重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完善二轮承包工作,引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增加村级积累。要引入市场化手段,加快水利设施和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的“双赢”。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新举措、新方法,确保上年新增债务全部化解,无新增债务的化解10%。要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要求,多层次、多门类、多成份、多形式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配强“领头雁”,加大“三项资金”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正常运转。

2、加快城镇及中心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推进城市化进程,既要谋划县城的做大做强,又要考虑镇村的发展;既要搞好市容市貌,又要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既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又要推进以道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规划的龙头作用。树立大规划理念,突出前瞻性、综合性和权威性,从城乡资源的合理利用出发,在高起点上规划,把劳动力转移、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放在一起进行考虑,真正用产业聚集和城乡互动来支撑和推动城市的发展。要坚持以规划统揽城乡建设。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建设水乡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尽快完善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规划体系,搞好方案的深化和细化,科学地编制好各项专业性、控制性、修建性详规,抓好规划的宣传,增强广大干部、居民的规划意识。高度重视镇村规划,加快城乡整体规划的对接和实施,在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把规划延伸到村,抓好全县村庄布局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三位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中心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规划,要符合全面达小康的要求,充分体现地方个性特色、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要搞好交通干道沿线的规划与建设,迅速改变落后面貌。要加快县城建设步伐。重点突出规划、绿化、亮化、美化四个水平的提高。继续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城市建设大投入态势,加快实施汇文西路及湖中路、向阳路改造和城市防洪、污水处理等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着力提高单体建筑物的个性化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切实抓好金基东方广场、振亚广场、明星住宅小区等标志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城市拆迁行为,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违章建设。大力推进县城绿化建设,重点实施建港沟风光带、东方御花园广场和向阳西路、明珠东路、东付路、经六路等绿化建设,提升绿化档次,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三项指标有较大幅度增长。精心打造“十里塘河十里胜景”,使其成为精品工程,成为建湖的标志,成为建湖的骄傲和自豪。继续完善人民路、湖中路、冠华路、滨河路等路段沿街建筑物的亮化设施,构建多层次的亮化体系。要搞活城市经营。坚持市场化运作,盘活城市资源。加强城市有形资产经营,继续加大城建土地招商力度,集中排出一批大宗地块对外公开招标拍卖,推进城市建设良性发展。开发利用城市无形资产,倾力打造和推介城市亮点,显化城市隐形资产价值。积极探索新型城建投融资机制,大力吸引民资、外资注入城市建设,努力实现城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加强城市管理。加大城市管理创新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城管法制化进程,建立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责任及检查考核奖惩机制,着力构建城乡一体、部门联动的大城管格局。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整体水平,充分展示清洁、优美、文明的城市形象。要强化重点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深入开展“五个一”工程竞赛活动,着力提高重点中心镇的建设档次,扩大建设规模,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小城镇整体功能,以重点中心镇建设来推动全县小城镇的发展,力争城镇化率达39%。要加快农民新村、农民公寓的规划建设,农村新建住房一律到中心村,今年每镇至少有一个村先行试点,然后逐年推开,迅速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要按照清洁家园、秀美田园、优质水源、生活乐园的要求,搞好文明村庄创建工作,加快“生态镇”、“生态村”建设,全力推进改路、改水、改厕、改线和秸杆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绿化等环境整治,努力建成一批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切实改变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加快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推进全民创业、富民强县。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是完善城市功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塑造城市品牌以及满足消费需求的内在要求,是增加就业岗位、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开拓信息服务市场,培育信息服务业群体,发展信息咨询、网络增值等服务形式,建立全方位、多功能的信息服务体系。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实施电信宽带扩容、广电光纤联网等工程,抓紧构筑高速、宽带、智能化信息传输平台。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依托产品资源优势、经纪人优势,吸纳民资外资建市场,引进和开发一批规模较大的三产项目,重点培植德容装饰城等服务业亮点。加快规划建设皮鞋、节能灯具等专业批发市场和家具家电、轻纺商贸、装饰装璜等专业营销市场,完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要加快铁路港口物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铁、公、水联运优势,沿新长铁路建湖港口兴建农资、煤炭、建材和粮食饲料等专业市场。引导县内外流通企业,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延伸,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要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稳步推进房地产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现代物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典当担保等新型服务业,打造服务品牌,努力培育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连锁企业集团和大型物流企业。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要明确定位,着力塑创旅游业特色,将我县建设成湿地生态旅游胜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快以九龙口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使广大游客在建湖由走马观花“一刻游”向静心观赏“一日游”转变,由“景色怡人”向“景色留人”转变,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建筑业是我县城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县国民经济发展中最直接的富民产业。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建筑业成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全力实现建筑业发展的新跨越。要加大组织推进力度。把建筑业纳入各镇工作规划统筹安排,明确专人负责,强化组织领导。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把建筑能人、建筑小老板组织起来,形成建筑业发展的有效抓手。精心谋划全县建筑业发展方略,加强行业规划管理。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帮助和引导建安企业积极向发展前景广阔的沿海、沿江地区推进,向国家投资巨大的中西部地区推进,着力培植京津、沪宁线、中西部和东北四大建筑市场,扩大外派劳务输出规模。要构建市场竞争优势。加快建筑行业多元发展步伐,重点开拓投资巨大的市政、路桥、电力、水利、环保、装饰、绿化等领域,重点扶持多元化发展施工企业,形成全方位经营格局。要加大装备投入,大力度培养人才,不断提升资质等级。要推进企业改革创新。按照市场化方向,对已改制企业,进一步深化内部配套改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运行活力。加快建业建工集团等建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尽快改制到位。

4、加快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县域综合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金字招牌和无形资产,是吸引外商投资的无声信誉。文明创建是推动城市发展,促进良好环境形成,提升城市对外形象的需要,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抓手。城市文明程度不仅取决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水平,更取决于市民的文明素质;要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建城与育人必须有机结合。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创省级文明城、做现代建湖人”主题教育,继续搞好“现代建湖人”形象大讨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要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行业、文明机关、文明小区、文明镇、文明村庄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志愿者”、“送温暖”、“扶困助弱”、“希望工程”和“清洁家园、美化社区”活动,通过多种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在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得到自我提高。要搞好环境建设。继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努力建设和完善一批绿化、卫生、文教、体育等环境设施,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市民素质,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要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与打击赌博等活动,彻底根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为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5、加快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县创建步伐,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家统计部门制定的小康标准,五个方面共16项指标,其中人口数量直接影响前9个指标的水平,而人口素质则直接关系到后7个指标的高低。我们强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讲人口,看人均,努力创造一流的人口环境。要进一步加强计生工作的领导。今年是我县创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县的决战之年,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统筹协调发展的高度,健全计生工作责任机制,一把手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动真碰硬地处理违反政策的人和事。强化部门协调动作,推进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进一步造浓全社会关心、支持计划生育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加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把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与增强村班子抓计生工作战斗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打牢村级基础,提高合格村创建率。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社会形成计划生育工作不是“松了”而是“更紧”的工作氛围。扎实抓好后进村居的转化工作,责任人要包干重点村。要扎实抓好计生优质服务工作,综合治理婴儿出生性别比失控问题。要大力倡导新型生育文化,切实转变育龄群众婚育观念。要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大计划生育投入,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对因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造成的困难家庭实行救助,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促进计生事业健康发展。

同志们,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上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大对涉及统筹发展的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要加强组织领导。城乡协调发展涉及各方面工作,对每一项工作,各镇、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亲自过问,并明确具体的分管领导,组建精干高效的工作班子。各级领导要善于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各项重点工作的整体推进。要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涉及一、二、三产业,涉及城市与农村,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有的工作具有长期性,有的工作牵涉大量矛盾,有的工作默默无闻,但这些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事业要有热情,要有朝气。无论我们从事哪项工作,都是组织上的信任,都肩负着群众的重托。我们只有干好的义务,没有少干、不干或干坏的权力。带着热情去工作就会自加压力,获得动力,形成干劲,产生韧劲,就有面对各种矛盾和困难的勇气,就会充满自信,义无反顾地去攻“堡垒”、渡难关,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要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作用。基层干部常年奋战在一线,承担着艰巨繁重的任务,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的历史阶段,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同样离不开广大基层干部的辛勤努力。全县各级党政组织都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他们,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他们做好工作。广大基层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创造性开(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展工作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造福人民群众。要明确责任,加强考核。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涉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动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认真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把握关键,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扎实推进。要改进和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督查考核。

同志们,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战略,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为实现“双倍”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这次会议的总体安排,结合县委、县政府研究的精神,我就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集中讲两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搞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年是我县实施“双倍”计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双重夹击下,全县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劳务经济、品牌经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实现一产增加值16.8亿元,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4474元,增长12%。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经济各项指标增幅较高。继续按照“调优种植业、调强畜牧业、调大林果业、调活水产业”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种植业增产增收。全县种粮面积124.73万亩,粮食总产56.02万吨,实现产值13.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20.4%和5.7%,人均增收69.43元。畜牧业保持增长态势。面对上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不利影响,坚持一手抓防治,一手抓发展,出笼家禽1367.3万只,出栏生猪42.54万头、羊20.75万只、肉兔18.65万只,分别增长37%、2.3%、6%和10%。实现产值10.1亿元,增长16.1%,人均增收114.91元。水产业稳步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8.9万亩,产值10.4亿元,增长14.3%,农民人均增收52.3元。林业经济不断壮大。成片造林1.72万亩,完善农田林网31.6万亩,栽植林木318万株,完成育林苗2800亩,果品产量2万吨。

2、农业项目推进扎实有力,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坚持以工业思维办农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各镇、农口各部门及有关龙头企业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招商引资,洽谈农业项目52个,实施农业加工项目17个;申报农业专项28个,其中到位17个,引进专项资金3138万元。目前,全县农业在建项目36个,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13个,种养项目23个,总投资4.6亿元,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项目8个。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培育壮大了一批生产带动型、加工拉动型、营销推动型龙头企业。全县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加工企业10家。恒通食品公司、今日草业公司被评为全国中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省30强重点出口龙头企业,近湖羽丰父母代种鸡场是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种鸡常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5个,恒济水产协会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冈西草鸡协会跨入省级农业产业化专业协会行列。农业标准化工作有了新的提高。一年来,全县通过论证的无公害粮油、水产品、畜禽产品基地达23个,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品牌3个,绿色食品品牌7个。

3、农村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有了新突破,农民工资性收入进一步提高。把劳动力培训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工程来抓,大力拓展国内外劳务合作空间,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全年共提供就业岗位52500余个,新输出农村劳动力17943人,完成计划的120%,其中对口地区劳务输出2126人,向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等地外派劳务3006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达55%。全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3家,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86期,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1万人。先后举办了农村特困户子女专业技能培训班、农民就业知识培训班。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要求,抓住小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等发展机遇,先后向农业龙头企业、建筑业、纺织制造业、机械加工业和节能灯具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32631人,完成计划的131%。农村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提高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去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已达34%。同时,组织县内部分企业到安徽、湖北等地招工,取得了明显成效。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巩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立足防洪保安,积极疏浚河道,全力推进圩堤达标工程建设。疏浚河道371条526公里,工程土方602万立方米,开展高标准圩堤建设,加修圩堤275公里,工程土方298万立方米,新建、拆建、修建水利设施近200座。以推广水稻机插秧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县新增各类农机具300多台(套),其中水稻插秧机50台,推广机插秧3.61万亩,在去年全县遭受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灾害的情况下,机插秧经受住了考验,为全县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矗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对全县基本农田进行核查、登记和公示,明确保护责任人,共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8313.5公顷,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县~年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新增耕地1647亩。多方争取农业投入,全面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已争取到2个省级多种经营龙头项目和1个部级水产养殖项目,财政投资600万元,目前已完成总量的80%。争取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756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9万亩。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工作,做好春耕、夏收、防洪防汛等重要时期的气象服务。

5、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平稳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农业税调减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减轻农民负担2883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三项资金共1450万元。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完善村账镇管制度,普及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积极化解村级债务,规范涉农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行“民主管理、限额收娶上级审批、定向使用”,杜绝了涉农负担案件的发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强化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试点,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流转市常全面开展征地补偿费清欠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多方筹措资金,保证被征地农民补偿到位。农技农经服务体系改革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这是政策好、市场活、人努力、天帮忙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决不能因为去年形势好就头脑发热、盲目乐观。对当前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民的富裕程度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切不可估计过高。要清醒地看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带动力强的农业规模项目并没有大的飞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明显扭转,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彻底改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完全消除。因此,今年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依然很大,继续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央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切实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今年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27条政策性意见,这是我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大农业税免征减征力度,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财政支持力度。盛市也将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今年全省免征农业税,必将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政策机遇,不失时机、千方百计抓好“三农”工作,争取新的突破。特别是在全民创业的大背景下,如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掘自身优势,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自主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总之,各级党政组织要充分认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一以贯之地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登上新台阶。

二、咬定目标,硬化措施,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突破

~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坚持“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围绕“三个增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专业技能、增强农技农经服务体系的动力和活力),抓好“六大重点”(农业项目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输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农业总产值40.5亿元,增长8%;实现一产增加值18.25亿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4830元,增长8%;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项目推进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块状经济。

目前,我县农业仍属于传统的生产型、单一结构的低效型农业,只有不断优化产业、产品和布局结构,实现加工型、多元结构型农业的转变,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引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和国家资金来开发农业,发展大型农业龙头生产加工项目,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县农业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大提高、农村面貌大改变的根本所在。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农业项目引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作为全年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

在项目定位上,要根据我县的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准确定位,明确方向,有针对性地到民资、外资比较集中、活跃的地方去招商;要转变观念,创新方法,高点规划,精心包装,用最富有特色、资源相对丰富、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去引商;用最大的真诚、最好的服务和最优的环境去安商。各镇、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去年三次集中农业招商的成果,突出抓好意向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开工,在建项目促竣工,竣工项目促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一档镇及农口部门要各新上1个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二档镇各新上1个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三档镇各新上1个投入2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确保全年实施投入2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40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全县10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3.3亿元,利税2800万元。

在产业导向上,要鼓励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升层次,扩展规模;引导外来资本投向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重点抓好林木板材、特水产品、畜禽产品、蔬菜、粮食等深加工项目培植,精心规划实施方圆禽业、恒通果蔬、红梅乳业、东泰木业、华德米业等一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做强做大。围绕发展龙头企业,着力培壮粮食蔬菜生产加工、特水畜禽养殖加工及林木业等优势主导产业,进而形成西部沿荡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中部内圩高效农业、无公害农业,东部沿岗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全县农业块状经济区域特色,使全县农业产业、产品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特色进一步彰显,效益进一步放大,从而实现我县传统低效型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升级换代。同时,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组织项目攻关,争取国家财政更多的资金支持。

2、以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转移一个农民,可以致富一个家庭;转移一批农民,可以激活一方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成本最低、风险最孝效益最好的途径之一。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抓住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机遇,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一项重要的富民工程、实事工程来抓好。要按照全民创业的要求,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走出

来干起来,走出去富起来,走回来办起来,走进走出带起来,不断拓展致富途径。要着力提升劳动力培训输出的层次。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比例虽然较高,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转移输出空间仍然较大。据初步统计,全县尚有近10万农村劳动力赋闲在家。已转移的劳动力中,许多人并无一技之长,只能在外从事低级的体力劳动,报酬极低。我们要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培优”、“培特”为方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全县计划进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其中定向技能培训3万人。在内容上更加突出实用性,在形式上更加突出灵活性,在体制上整合系统资源,力争逐步使每个劳务输出人员至少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和技能,使他们逐步由体力型向智力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不断提高他们的岗位竞争力和劳动含金量。要多途径促进劳动力培训输出工作。一是开展普训,增加培训覆盖面。由县劳动部门牵头,各镇人力资源中心组织人力,逐村逐户,对未转移劳动力进行造册登记,由培训部门组织师资力量负责技术培训。二是开展订单培训,提高培训输出的层次。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企业主动与培训部门联合,组建培训输出基地。实施订单专项培训,使培训更加对口,就业更有保证,劳务收入更加稳定。三是鼓励“凤还巢”,实现良性循环。各镇要组织对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逐一登记筛选,将有技术、有经济实力的人员一一排出来,明确专人加强沟通联络,提供优惠待遇,鼓励他们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建设,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在“走进走出”的过程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3、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活化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连市尝内连企业、下连农户,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形成“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市场紧紧联结在一起。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有了较大进展,恒济水产协会、盐阜草鸡协会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出现了10多个以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组建的专业协会。我们要乘风乘势,鼓励发展,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其纽带桥梁作用。一要抓发展。今年国家对农业的扶持重点将转向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要抓住这个政策的机遇,在全县范围内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农技组织和种养大户牵头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跑市尝闯“码头”。县委农工办要迅速制订规划,各镇及相关部门也要明确目标,每个镇和各优势主导产业都要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全县要新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个以上。二要抓规范。在组织机构上,将成立县农产品产销合作联社,设立专门机构,建立专门班子,对外开展合作,对内指导服务。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经营组织,坚持“自愿、自由、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在分配方式上,建立“二次返利”制度,所有成员按交易量的大小,不但可以获得收购利润,还可以获得加工、储运和销售环节赚取的利润,确保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三要抓培训。大力培训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的能力;让头脑灵活、市场经验丰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能人来担当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领路人。全年新增农民经纪人2000人以上。

4、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机制创新,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一是深化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改革。严格按照《农业法》和《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有效制止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引导和规范化管理,坚持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序流转,鼓励农村富余土地向种养大户流转聚集,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订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并选择试点,稳妥推进,保证失地农民“少有所助、青有所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故有所恤,困难有救济、生活有保障”,让农民从土地增值中获得长远利益,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是深化农村财务制度改革。在继续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财务管理电算化,实行县镇联网,形成“横向同步管理、纵向连贯监督”的良性机制,使村级财务记帐更加及时、准确,监管更加到位。进一步完善村公益事业资金的收支管理,严格实行村公益事业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同时,要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新举措、新办法,继续坚持“三优先一加强一禁止”,即优先化解涉农债务,优先化解有息债务,优先化解税费改革后新增债务;加强对“无债村”和“债务大村”的监管,“无债村”主要干部的报酬可以上浮10%作为奖励,“债务大村”主要干部的报酬则下浮10%,并制订严格的化解债务规划,限期化解;严禁发生新的村级债务,谁发生谁负责,谁借债谁偿还。县委农工办要拿出详细规划,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化解村级债务3000万元目标。

三是深化农技农经队伍改革。要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开的原则,过细工作,尽快把改革推进到位,使农技农经人员定岗定位,真正发挥其服务职能。同时,鼓励分流人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大胆创新创业,积极参与和领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严格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确保义务教育正常经费需要,确保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真正实现还利于民。

5、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生产条件落后是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县农村普遍底子雹条件差,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十分明显。各镇、各部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努力促进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一是继续加强水利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年,全县要完成水利总土方600万方,其中加修加固圩堤111公里125万方,疏浚大中小沟河

第四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杭、甬、温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杭州要充分发挥科教文化和休闲旅游等综合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宁波要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和能源原材料基地,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温州要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建设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重要枢纽港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成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金华—义乌要发挥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优势,聚合发展主轴线,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浙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带动浙西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

做强省域中心城市。加快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把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格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湖州要发挥临湖和生态优势,加快南太湖区域综合开发和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嘉兴要发挥近沪和临湖、沿湾优势,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打造运河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绍兴要发挥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建设长三角先进的工贸基地,打造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宜居城市。衢州要发挥对内开放门户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舟山要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群岛型花园城市。台州要发挥民营经济和沿海港口优势,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民营经济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南翼节点城市。丽水要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绿色农产品、特色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浙西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提高县城集聚能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及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强县(市)政府的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提高县城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分类引导和培育现代小城市、都市卫星城、专业特色镇和综合小城镇。突出中心镇的片区中心作用,引导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产业转型,提升中心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功能。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全面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省域城际轨道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整治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弘扬独具特色的城市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乡村精品农业,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构建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按照生产要素集中、人居环境优良的要求,培育建设2500个左右的中心村。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连线成片村庄整治建设,力争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

绿化等整治建设覆盖全省村庄。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对规划保留、尚未整治的10000个左右一般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文化特色村。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提高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水平。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镇、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供销社、信用社等机构在中心村建立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加快“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广电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广电站和邮政所建设。全省绝大多数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文化、体育、卫生、培训、幼教、养老、通讯、邮政、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

(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省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农业条件较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经济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按照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和城市化等实行综合评价。生态经济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要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和低碳环保产业。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分升值改造和林业产业化,建设富裕的生态屏障。积极发展乡村生态工业和来料加工业,大力发展森林、观光、运动、休闲、养生、民俗等乡村旅游,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加快建设“山上浙江”,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大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新一轮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小县大城”战略,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生态城镇建设。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海岛地区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支持景宁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工程。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山海协作机制,加快建设山海协作共建园区,深入开展发达地区市、县、乡对欠发达地区的三级对口合作帮扶,提高结对合作帮扶成效。重点支持对口欠发达地区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设施条件。鼓励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合作共建生态产业园区。继续办好“义博会”山海协作专区,积极利用重大展会等各种平台支持欠发达地区开拓市场。

第五篇:在牡丹江市统筹城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牡丹江市统筹城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于莎燕

2011年2月20日

这次到牡丹江来,刚才到爱民区进行了考察,听了工作情况的汇报,又到国土资源局观看了镜泊小镇规划建设的样板房,让人赏心悦目,令人振奋和鼓舞,也很受教育和启发。近几年,牡丹江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统筹城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今天恰逢牡丹江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暨统筹城乡工作会议,我作为省政府主抓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分管领导,看到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有决心、有气魄、有举措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很高兴。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工作在基层的干部群众表示慰问!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

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 涵,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加以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外大量探索实践也证明,破解“三农”难题,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特别是对于以农业为主的我省来讲,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路子尤为重要。首先,从农业看,我省资源富集度居全国前列,中远期发展潜力巨大。我省位于世界仅有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全省现有耕地1198.9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强,人均耕地面积0.31公顷(4.6亩/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 倍左右。并且土质比较肥沃,地势平坦,适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全省有牧草地433万公顷,适于发展畜牧业。盛产大豆、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和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2010年全省粮食产量5001万吨,连续7年粮食产量创新高,年可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500万吨以上。可以说,我省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农业可以向食品工业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加工原料,城市与农村的两种资源互补潜力巨大。其次,从农村看,我省万村千乡星罗棋布,与垦区、林区、矿 区、油区相邻相生。目前,我省现有13个市地、64个县或县级市、876个乡镇、8968个行政村,城镇化率为56%。从实际情况看,尽管以农牧业为主的乡镇与村屯遍布全省各地,但嫩江平原、三江平原既是粮食主产区,也是乡镇和村屯密度最大的地区。而且,我省还有一个与全国大多数省区不同的特点,就是有一个庞大的农垦系统,其辖区总面积5.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2.6%,相当于半个福建省,比海南、北京、上海三地相加总和还大,现有耕地243万公顷,草原35.5万公顷,下设9个分局、114个农牧场,这其中有2/3以上的农牧场已经形成了小城镇规模,有的已达到现代化小城镇的水平。并且,全省很多乡镇村屯分别与大庆油田作业区、四大煤城采矿区和林区(森工总局)500多个林场相邻相伴,共生共存,且已成为我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独有优势。第三,从农民看,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十分丰富,也有近八十万高素质垦区农工。我省现有农村人口176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44%。其中,适龄农村劳动力900多万人。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农垦垦区人口达到165.8万人,其中,从业农工79.7万人,且科技文化素质比较高,是我省发展现代大农业的重要人才智力支撑。根据调查显示,全省农村约需劳动力530万人,剩余劳动力 约450万人(其中约有120万人常年到省外务工,约有160万人常年在省内务工,另有170万人处于季节性务工或务农状态)。由于农村与农场相邻,农民与农工兼有,加之多年来实施“场县共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科技兴农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鉴于此,省委、省政府审时度视,科学决策,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提出了我省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构想。2009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去年4月,《我省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进方案》经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正式实施,标志着我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全面启动。《方案》明确提出: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破解“三农”问题为重点,以百镇建设为抓手,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转移(就业和落户)、社会保障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十个带动”为路径,以市县政府为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从试点抓起,以点带面,逐步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城镇化率达到65%的目标。按照《方案》的要求,全省上下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具体是:

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省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完成了25个《县域村镇体系规划》、845个《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明确了小城镇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和产业布局。全面启动了“百镇建设”工程,嘉荫县朝阳镇、海林市海林镇等一批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集聚能力较强的城关镇初具规模;农垦建成了以建三江、九

三、宝泉岭为代表的一批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生活环境优良、建筑风格独特的现代化小城镇;森工充分发挥生态优良、资源富集的优势,建成了以清河、兴隆为代表的生态型小城镇。全省在完成第一批“千村”试点的基础上,启动和推进了第二批“千村”试点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良性互动。全省“三棚一草”改造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开工建设面积达到1.3亿平方米,为193.2万户城乡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依安、通河等地建设了一批适应特困群体居住的农村公屋、乡村公寓、零租住房、幸福大院等多种多样的农村保障性住房。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坚持走集中、集约发展的路子,加强中心村建设,引导有条件的村屯重新进行规划布局调整,整合优势 资源,撤屯并点,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配套完善的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全省13个市地已完成844个村屯撤迁。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及污水、垃圾治理等一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我省“三年公路决战”计划安排,城乡交通综合网络建设大规模展开。到今年底,除大兴安岭外,12个地市和45个县将实现高速公路联接。哈大(连)、哈齐客运专线、前进镇到抚远专线、哈尔滨西站、大庆新客站等一批铁路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伊春、大庆、鸡西三个支线机场已交付使用,五大连池、抚远机场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更新改造城乡广播电视和通信设施,逐步推进电信、移动通信、广电“三网”融合。全省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2%,全省城乡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80万户。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已经覆盖了哈尔滨、大庆、绥化等3个地市10多个县区的1500多个行政村,全省电话普及率已达到74.7%,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990万户,基本搭建起城乡信息共享互通的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在全国率先提出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建立村级卫生规范化、乡村管理一体化、县乡医疗集团化、区域卫生和谐化的“三网四 化”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为深化农村医改打下了坚实基础。全省新农保试点已录入 146.79万人,录入率达到99%,实际缴费人数为111.97万人,参保率达到76%。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大幅度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年公用经费标准由354元提高到500元,特教学校提高到1000元。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实现“两免一补”政策。省级和地方财政共投入7亿元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同时,加大了就业服务和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牡丹江市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有基础、有条件,做法值得肯定

从全省看,牡丹江统筹城乡工作具备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条件和基础。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高。听晶川书记介绍,2008年以来,在工作部署上,市委、市政府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了党和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在全市树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我认为抓住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在实践中牡丹江组织开展了多层次的试点,这是抓住了工作推进的关键,2009年,确定了爱民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2010年市人大“一号议案”,重点推进。虽然今天只看了牡丹江的一个区,但我相信,在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上,这个区就是牡丹江的一个缩影,并且市里对爱民试验区给予了大力支持,这就是真正的重视,不但有思路、有目标,更重要的是能落实,牡丹江的做法值得肯定。二是以工促农的能力增强。牡丹江市近几年的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去年全市GDP实现了781亿元,总量全省第四,增幅全省第三,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87.2亿元,总量全省第三,经济发展增幅增速排在全省前列。有4个县市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行列,这是很大的成绩,更是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可以说,牡丹江初步具备统筹城乡发展工业牵动力和财政支撑力。三是以城带乡的基础较好。牡丹江城镇化率达到57.3%,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6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53元,连续八年全省第一,是全省农村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农民富裕程度高;农村住房砖瓦化率、通村公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均处于全省第一梯队。城镇化水平高、农民收入高、城乡差距小的特点,决定了牡丹江推进统筹城乡的起点高。四是探索实践起步早。据我了解,牡丹江2007年开始,先后实施了绥芬河市城市化试点、宁安农垦新城组团开发试点、爱民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点,进行了大量富有前瞻性的探索和实践。同时,晶川、育伟还带队赴重庆、成都、大连、嘉兴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借鉴吸收各地先进经验。可以说,在全省各地(市)中,牡丹江是起步最早、动作最大、经验最多的。五是基础工作超前。这次会议,看到牡丹江制定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牡丹江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说明前期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很有操作性,符合省里的精神和要求;同时,牡丹江市组建了市政府统筹城乡办公室,设立专门机构,定编、定人,这在全省还是第一家,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希望牡丹江在机构设置及运转上,能够为全省出经验。六是具有全省争先的决心和能力。去年牡丹江市就向省政府提出申请,主动争当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迅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政策性文件。从报告和文件可以看出,牡丹江对统筹城乡发展定位准确,对形势的认识深刻,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思路和目标明确,既有决心、有信心,也有能力,已经为全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率先破题。

基于以上优势和条件考虑,省政府决定将牡丹江市列为全省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省政府对牡丹江的肯定和信任,相信牡丹江能承担起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牢牢把握住政策机遇,按照省委“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要求,在全省率先探索、率先改革、率先突破,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省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做示范、做表率、做贡献。

三、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全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累经验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大课题、新课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要科学认知、准确把握。一是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再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向。从国外发展经验看,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工农、城乡关系就会成为一把双刃剑,解决好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十足,否则,则举步维艰。从国内实践看,江浙、成都、重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大、起步早,获得政策支持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好成绩,探索了新的发展模式。从转变发展方式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 发展思路进行了调整,消费被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之首,经济社会发展从“强国”向“富民”转变,当前我国农村内需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农民依然是“富民”的最薄弱群体,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凝成一个整体,使城乡各展其长,三产衔接配套,真正实现科学发展。通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均衡发展、联动发展,可以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间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均衡配置,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践载体和现实抓手,有利于加速城乡融合、三产融合,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这是规律,也是现实,更是趋势。二是必须在推进力度上再提升。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着眼统筹添活力”的要求;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把统筹城乡作为“调整结构要在固本”的“三个固好”之一;成都、嘉兴、大连等地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发展优势已经愈发明显。上级有要求、外地有经验,如果我们不抓住统筹城乡这个关节点,就与全国全省发展大势背道而驰,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拉越大,任务紧迫,形势逼人。特别是牡丹江作为全省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有责任、有义务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要以对党的事业负责、为全省开辟新路、为牡 丹江人民谋更大福祉为立足点,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市重点战略和当前首要任务,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党委政府合力抓,全市上下共同抓,农垦森工地方协力抓,举全市之力,率先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是必须在推进措施上再强化。刚才,晶川书记的部署很到位,在此,我从全省角度强调几个问题,一要突出示范性。要超前谋划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推进职责,用足、用好省里赋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殊政策,统筹资源要素,多领域、多模式先行先试,特别是刚才晶川书记提到的“四个不同模式”试点,是试验区建设的重点,要集中力量,优先推进,率先发展,使其成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先锋,为其他地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范。二要突出战略性。就象晶川书记讲的那样,到2015年,牡丹江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就要高起点规划布局,系统化组织实施,确保统筹城乡发展软硬件水平协调提升,真正实现整体性、高水平、大气魄的统筹城乡格局,发挥试验区对全省的引领作用。特别是牡丹江域内森工农垦所辖面积大,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主动将其纳入其中,优势互补,一体推进,全面提升牡丹江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打造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样板。三要突出创新性。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层次越深,机制体制障碍就俞发明显,特别是以户籍、土地为主的城乡分割体制问题。牡丹江作为全省的试验区,要在不违背政策“红线”的前提下,建立“容错机制”,确保创新者“无罪”,在这一点上,省政府也会做大家的后盾,要创新思维理念,深度化解深层次矛盾,进而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实现深层次、实质性突破,为全省乃至全国破解城乡统筹改革机制体制难题提供借鉴。

谢谢大家!

下载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我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特别关注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2007-12-12 14:29:4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2)文章标......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隋维钧 盟委提出,要加快推动城乡发展由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这是盟委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从加快转......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编者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特别关注我市城乡统......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编者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特别关注我市城乡统......

    关于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制定了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在国家......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篇: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第二篇: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第三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四篇:统筹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