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领导赴英国培训团中期报告
高校领导赴英国培训团中期报告
2004年高校领导赴英国培训团计划在英国培训30天,自10月16日至11月1日,已在英国进行了16天的学习、考察和访问,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进展概况
在16天的时间内,我们考察访问了里丁大学、剑桥大学、兰开斯特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利用周末时间参观了牛津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先后听取了39个有关高等教育的报告和演讲,3次考察了大学科技园,实地考察了五所大学所属的院系和研究中心。在五所大学与当地的华人学者及职员、中国留学生、访问学者代表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座谈交流,5次参加了由当地郡主席和校长主持的座谈会和招待会。
二、收获与体会
代表团考察学习的时间虽不长,但大家普遍感到安排紧凑,内容充实,收获很大。
㈠、内容充实,收获丰富
在两周多的时间内,我们已在四所大学接受培训,还利用周末时间考察了牛津大学和苏格兰历史最悠久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先后听取了39个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加强高等学校管理的报告和演讲,内容涉及英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现状;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和英国高等教育评估;英国科技发展概况及高等学校科研水平评估;大学校长的角色与职能;高等学校事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大学人力和物质资源管理;大学招生与学生服务及管理等八个主要方面。大家感到针对性强,收获很大。有的高校负责同志还带有与英方高校建立长期交流与合作的任务,考察中还与英方的有关高校达成了合作意向。
㈡、目标明确,任务具体
培训团成员来自不同的高校,分管的工作也不同,但由于考察学习的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有利于在学习中从是什么深入到为什么。出国前,代表团在北京就明确了围绕三个主题进行培训学习,故我们将26个人分成3个小组,每个组在全面考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一个主题深入交流,并写出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完成全团培训学习总结报告。同时要求每个成员完成一份考察学习专题小结和一天的日志,分工完成八所学校的考察报告(重点是里丁大学和剑桥大学),使得人人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明晰,有压力,也有动力。
㈢、加强领导,注意交流
随团的外专局,教育部,团中央的陈化北等同志及驻伦敦代表杨长聚同志及时对培训团的工作予以指导和协调,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培训团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碰头会和小组长会议,分析培训学习情况,提出注意事项,重视根据
培训主题,注意在听取报告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进行交流,与英方校长和专家进行探讨。在每次报告演讲结束后都安排提问时间互动交流,每所大学培训即将结束前,都安排一个单元的时间就有关专题进行交流和座谈,大家积极提问,情绪很高。同时注意利用餐饮聚会的时间交流,在四所大学中分别安排留学生和中国当地学者共进午餐,自由交流。
㈣、安排周到,接待热情
外国专家局及驻伦敦办事处的总代表杨长聚同志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和联络工作,使英方各接待高校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绝大部分高校领导和专家的演讲都制作了多媒体演讲稿,提供了文字材料,有的还干脆将演讲稿翻译成了中文,使培训工作进展顺利,大家收获大。
我们每到一处都受到热情的接待,停留时间最长的里丁大学和剑桥大学所在地的郡主都亲自会见并主持报告会和招待会。里丁大学所有的正、副校长都为培训团进行专题讲演,剑桥大学的校长和三位副校长也分别为培训团做了专题报告。每到一校,当地的中国学生联合会、华人学者和高级职员都热情参与接待,积极介绍当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状况,引导我们参观院系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使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培训中,给我们的一个强烈印象是,英方的官员和学者都认为,中国的发展正积极的影响着世界,英国需要中国比中国需要英国更为强烈和积极。这既是中国正在持续快速发展并为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所至,也是驻外机构努力工作创造的良好环境。
三、下阶段的主要任务
1、计划完成余下的全部培训学习和考察计划。进一步围绕主题与英方的校领导和专家交流,力求使学习考察有深度。
2、草拟个人专题小结,专题报告和培训学习总结报告。
3、思考培训学习的收获、体会及工作建议。
4、分析在考察、培训中学到的可用经验和知识,结合各校实际思考如何学以致用。
2004年高校领导赴英国培训团
二00四年十一月二日
第二篇:2017年嘉应学院赴德国培训团出访报告
2017年嘉应学院赴德国培训团出访报告
为了学习德国基于工业4.0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了解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思想和培养模式,拓宽办学视野,转变教育观念,10月22日至11月11日,在袁铎副院长的带领下,学校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实训教学工作的理工科各专业业务骨干一行20人组成嘉应学院“基于工业4.0先进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训系统培训”培训团,远赴德国进行培训学习。
本期赴德“基于工业4.0先进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训系统培训” 培训,培训项目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培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全体学员已于11月11日顺利回国。
现将此次培训出访情况汇报如下:
一、培训概况
出访期间,团组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团组境外纪律要求和外事政策,未发生违规违纪行为。本次培训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准备充分,组织有力
出国前,开了两次出行预备会,学员们首先参加了出国前的学习培训,学校主要领导、梅州市外事侨务局和梅州市国家安全局的领导就出国必须遵守的外事纪律以及目的地
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要求和说明,并由专业教师对德国做了针对性的介绍。要求成员带着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应问题出国,增强使命意识、安全意识和纪律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培训团成立了临时组织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了团长、临时党支部书记、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文体委员、翻译,并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和职责。
(二)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培训团10月22日至11月11日赴德国柏林、慕尼黑进行培训学习。培训内容涉及到德国教育的诸多方面,包括德国教育体系、面向工业4.0的人才培养要求、应用科技大学教育、教育国际化、教育基金、双元制教育、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专业院校培养方案、学科设置与课程内容、实训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方式、学生实践实习、行为导向教学法等内容。整个学习培训安排突出了针对性、应用性、国际化的特点,讲座与讨论、现场观摩与提问演示相结合,通过讲授、交流、讨论、观摩、访问等多样化的培训考察实践活动,提升了培训效率,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培训内容
(一)理论学习方面
深入学习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步掌握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学习了工业4.0下的智能物流等内容,团员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1.双元制教学
双元制教育体系覆盖了约350个职业。其入学条件基本条件是完成全日制学校义务教育。在双元制模式下企业和学
生签订一份2到3.5年的培训合同,此后在企业和职业学校接受培训。双元制组织架构是在经济实体中进行培训,包括约50万个企业,医院,律师事务所,约900个跨企业培训中心,10万个培训岗位以及约100万个符合资质的培训师。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交叉进行,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职业行为案例,并通过现场演示和口头汇报等方式完成。知识构成的层面包括客观,概念知识,解释因果的知识,叙述的知识,方法与策略知识以及有效的行为知识。
企业、行业和学校积极沟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规划,形成合作链条。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和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更新考试形式,强调从实践中来用到实践中去,例如IT行业,考试形式可以是项目工作;保险业的考试形式可以是客户咨询等。特别注重综合式考试、企业给与任务考试、规划任务考试、实际操作任务考试等新的考试形式的应用。
2.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引导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展示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展示自己的风格)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不断把知识内化为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是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从教学生“学会学习”目标出发,强
调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焕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使教学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它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准则,因为“学”在人的活动中占居主体地位,而教则应因人因时施以不同的“教”。“教”在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辅助和促进的作用。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知识”,而且要“学会学习”而且还要“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交往”。
3.工业4.0下的智能物流
德国工业4.0的核心内容进行概括的话,可以总结为:建设一个网络(Cyber-Physical System,信息物理系统)、研究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实现三大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集成)、推进三大转变(生产由集中向分散的转变、产品由大规模趋同性生产向规模化定制生产转变、由客户导向向客户全程参与的转变)。
Meibner教授以丁格芬物流研究所为例,讲授面向智能制造的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智能物流的未来发展将会体现出四个特点:智能化、一体化和层次化、柔性化、社会化。
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大量运筹与决策的智能化;以物流管理为核心,实现物流过程中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的一体化和智能物流系统的层次化;智能物流的发展会更加突出“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智能物流的发展将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化。通过智能物流系统的四个智能机理,即信息的智能获取技术,智能传递技术,智能
处理技术,智能运用技术。
(二)现场培训方面
除了理论学习外,培训团参加了多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现场培训的主题覆盖许多高科技领域,比如3D打印、大数据技术等。团员们在如何开展校内实验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启发颇多,尤其是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开阔了视野。
1.3D打印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3D打印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
这是一次真实的实验教学场景的再现,两名教师互相配合,展示了传统的磨具制作以及3D打印技术整个过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3D打印的原理、3D数据获取的不同方式及其优劣。
2.大数据应用
工业4.0就是工业智能化、数字化,而更人们兴奋的是在工业数字化背后的工业大数据。培训团在fraunhofer-gesellschaft研究所进行了现场学习,这是德国著名的研究所,主要从事应用科学方面的研发。大数据论坛中心是研究所附属的事业单位。其客户来自工业领域与公共服务和大众服务机构。中心主任安妮塔女士从医疗、环境、智能家居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数据应用及其发展前景。大数据是继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后世界又一热议的信息技术。大
数据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将生活中的材料数据化后,就可以采用数据的格式对其进行存储、分析,从而获得更大的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3.柏林应用科技大学生产技术实验室
实训车间讲师豪瑟先生就面向工业4.0的工程师培养方面进行了现场培训,介绍了13个车间中的设备,并展示了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每个车间由一名教师进行指导,主要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将学生(一般为20人左右)分成4-6组,每个车间的实训课程一周完成,以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分成若干个stand,每个stand学生都需要根据课程内容编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包括数控机床,平面加工等。实训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估、编号,并要求学生记录整个过程。实训车间离市区比较远,只提供中午用餐,不提供住宿,培训学员需早出晚归,女生所占比例非常小,约1-2%。培训费用由联邦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
三、培训收获和启示
在21天的学习培训中,学员们紧密联系国情、校情和工作实际,针对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体制和办学特色、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双元制职业教育、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德国专业技术人才的考试、跨专业课程开发与教学方法、教育体系、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及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理性思考。
通过学习、对比和思考,加深了对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应用科技大学教育体制的了解,理清了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办学目标和办学途径。主要培训收获和启示如下:
(一)优秀教师是教学质量高的前提
在德国,教师基本是终身制,享受着国家公务员待遇。
但要成为一名教师确属不易。一个从中学开始就想当教师的人也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33-35岁左右才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尽管时间长,但教师无论职业操守,还是职业水平都较优秀,这就从源头上保证了师资质量,优良的师资保证了教学质量。
我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生产实践经验少,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对已有的师资进行严格、规范的生产培训或企业挂职锻炼,并与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挂钩。多渠道引进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人才。鼓励教师积极深造、进修,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工业 4.0时代的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高校固有的院系与学科、专业设置,缺乏横向的学科交流,既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 4.0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要突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界限,突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加强横向联系。
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培养出基础宽厚、能适应未来变化的“通才”:要获得精深知识,精通一个专业领域,又要确保广度,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准确交流的能力与方法。根据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统筹考虑和安排各学科专业的课程,注意年级之间、课程之间的衔接。运用科学方法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理解大自然、社会和个人的能力;具有理解不同价值体系、不同传统和不同制度下的其他文化的能力;具有选择自己未来生活道路和职业生涯的能力;具有与他人相处共事的能力,等等。
(三)工业4.0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提高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明确实践能力的正确内涵,实践能力不但包含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包括其他各种能力,如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就是为了让学生对未来可能遇见的专业应用实践问题提前适应,工业4.0的实现需要的是有多方面才能的工程师,而不是操作技术娴熟的操作工,作为工业4.0时代中的工程师,要能将各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善加利用,加以整合。
其次,工业4.0还要求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现代的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整个队伍的创新能力不足,不足以推动社会向工业4.0时代迈进。应努力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性思维,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工业4.0是一个智能化水平高的工业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创新能力如果跟不上,则整个模式的发展就不会走得长远。
(四)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工业4.0下工程技术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首先,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应从能够实现资源互补、发挥协同效应的战略高度合理遴选合作方,从而提高二者之间合作培养学生的效率和效益;其次,在学生培养模式方面,以“订单式”培养为主要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培养与学生就业的有效衔接,既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降低了企业人力
资源二次培养和开发的成本;最后,搭建学生联合培养平台,例如可以建立企业学生实训基地并以此为依托搭建校企共用的学生合作培养平台。
(五)个性化人才培养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学习内容、教学计划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树立和追求办学特色,特别是要加强教育课程的个性化。加强课程模块化和选修课程建设,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修相关课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
选修课程是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前提下开设的,它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育人质量;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促进知识交叉融合;可以较迅速反映科学研究的成果,反映时代课题; 学生不受科系的限制,低年级可选修高年级课程,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可以跨院系选课;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将科研转化为教学。
(六)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工业 4.0”将实现订制化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随之会有本质的变化。在慕课与互联网高度发达以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订制需要学习模块和课程,进而将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答疑解惑,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将是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在一项项实验与实践性的专业设计的模块中,通过专业协作、团队合作等各种方式,以达到学习多个学科的复合知识。
在传统课堂教学平台的基础上,提升教学平台的信息化水平,利用各种信息化平台丰富教学模式。一方面,高校可
以提供在线学习内容,也可以利用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形式定期向学生提供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高校在利用各种信息化平台开展教学,借助信息化平台具有的交互性特点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思辨性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嘉应学院 2017年11月20日
第三篇:高校领导述职报告
高校领导述职报告
尊敬的局领导X委,组织部领导,全体同仁:请允许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将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做以汇报,敬请各位考核!
一年来,学校正确贯彻X的教育方针,本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结合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工作重点,针对我校具体学情,师情制订了“创品牌学校,办一流教育,数树区域旗帜,与外区市同类学校并轨发展“的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确立“以科学精细化管理为龙头,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特色,即工作思路。学校整体工作围绕“健康为本,高校工作,快乐生活主旋律,从而提高三个质量,即生存质量、工作质量、生活质量。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师强校,以生共校,在全校师生中已达成共识。科学、民主、平等、向上、奉献、进取成为学校的主线。人人为拥有祥和的集体而骄傲。个个以温馨的校园为自豪。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风朴实,以非职权影响力感召全校师生,同舟共济,开拓进取。现将所做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X建工作,保证X政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1、学校工作目标为“创品牌学校,办一流教育,树全区旗帜,与外区市同类学校并轨发展”为此目标达成。学校X政领导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确立了五同五互意识,即“X政同心、目标同向、风险同担、工作同步、指标同保”及“互尊、互容,互学、互补、互让”。强化班子成员以此为准绳,严格自律团结合作,勇于创新,锐意进取。
2.学校每周一班子会在全体X员干部汇报完工作及安排好学校每周中心工作之后,由校长强化班子成员及中层以干部建设指导性建议,力求班子成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尊上护下懂规矩(尊上司)讲礼仪(护下属)工作分工合作,补台不拆台,到位而不越位,身先士卒带领分管下层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顾大局识大体,以正直示范为己任维护师生公正权益及公平利益,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修养,终身学习化思想提高自己理论水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挑战困难的信心进而达到不约而同,不怒自威,不言而喻三个管理境界。
3.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学期一次民主生活会,X员干部能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勇于剖析自己在工作中不足以及滞后思想,狭隘的偏激,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自己在以后工作中有更大绩效。最大限度发挥了学校发展中的领导能力和管理作用。
高校领导述职报告
4.在贯彻落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中,书记率先垂范。制定了此项工作实施方案工作部署,召开了全体X员会议,有计划有步骤安排学习任务,随时召开总结会。按阶段指挥实施,在区组织部局副书记抽检中获得极高评价。全体X员在一线教学中用心做好常规工作。利用午休,下班,双休日开展奉献,智力扶贫,经济扶贫工作,使部分学困生,厌学生回到集体中,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和克服坏习惯的自制力。
5.工会活动有声有色。工会主席想群众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教工之家丰富而温馨。在全区迎国庆会操表演中精心组织,荣获全区中小学二等奖,在局工会举办的踢毽球,跳绳,班主任定点投篮比赛获中学组第一名。
在学校日常工作中。为教师购买毽球,羽毛球,为各组配置足篮球,乒乓球。在师生趣味运动会中举办了拔河比赛,接力赛等活动。在教师家庭出现婚丧嫁娶的事情中。学校领导都能及时到位送去关爱。
6.共青团工作有声有色。团委书记能根据每个节日特点组织师生开展书画展,优秀文章评比展。负责主办育才学报,校园之声广播,学生入团培训等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二。围绕工作思路所做的工作及措施
学校工作思路及办学特色是以科学精细化管理为龙头,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此我们采取相应措施做了以下工作:1、以科学管理为先导,精确细化每学期学校工作安排重点之一是开好四会“教导例会,总务例会,班主任会,各个组长会”学校领导本着有秩序,有能力,多参与共同管理的意图,严格要求实验室,图书室,校医室,印刷室,总务后勤人员,各个班主任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会组长,学年组长,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并赋予参与教学管理权力和义务。从而拓宽管理空间,增强参与意识,细化管理范围。学校如一艘平稳巨轮经得住风浪挑战,乘风破浪,快速发展。
细化常规检查。学校每周要对教学常规涉略各项进行准确检查。表扬优秀鼓励后进。其中大量工作在分管校长及教导处主任干事并肩合作下能够及时透明,维护了教师工作公平性。极大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为学校教育质量提高起到保障作用。
干群集备制。即干部包学科、学年,和备课组一起集体备课(每周一次)。
备课围绕知识目标达成,技能目标形成,情感目标完成三个方面。教学思路是教会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备教学流程,转化成学生学习能力;以情感目标为纽带,促进前两个目标实现。
教师培训制我校教师培训目标:“能力强会创新,业务精勤研修,爱心浓多奉献,师德高塑英才”。学校利用周三下午对教师进行培训。借鉴魏书生民主教育,周泓的赏识教育,董进宇的亲子教育,孙云晓的心理教育,卢家楣情感教育,刘京海的成功教育,采取观看光盘,阅读事迹材料,校长宣讲等方式,开拓教师思路更新观念,以现代化理念转化教学模式,把握新课程改革的脉路,培养更多的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寒暑假,长假,双休日中,为教师留作业,指导教师阅读相关书籍,经过一段时间培训,教师自学习惯得到养成,研讨氛围得到加强。从而达到了学以立德提高境界,学以增智开阔眼界,学以致用改造世界的三个层次。师资水平的发展是学校打造品牌的生力军。
校长的走课制。周五调研课作为学校的负责人,对主体干部及相关管理人员提出听评课,检查要求,自己也责无旁贷。管理是一
种示范也是一种行动。每天在处理好校内外工作后坚持每天听3——5名同志课。走课制即听同学科每名教师15分钟左右,看教学进度重难点处理是否统一,看预习作业是否充分有度,看检复密度是否丰富多彩;看授课是否游刃有余,看学生状态是否兴趣盎然……。听后对教师的课予以点评,指导,鼓励,以管理者激情融入教师的热情,双赢相长,相得益彰。每到周五听课后检查干部的集备记录,听课记录,教研组长听课记录(抽查)找部分组长座谈,了解教师思想状况,对学校合理化建议及时调整工作偏差,多采取亲民政策,使教师心悦乐服地工作。
学生就餐安全监管制度。学校干部和学年组长在错时就餐时分两次接送看管学生注意车辆疏通,保证学生安全,文明有序就餐,学校干部坐在门口,然后是教师,里面是学生。准备晚了,干部教师对冷凉的饭菜从不计较。
体现出管理是一种精神的情怀。
2.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
(1)学校创办了“育才学报”“校园之声广播”班报,墙报等栏目,涵盖了感恩教育,心理教育。师生的文章是心与心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来源各方面压力,困惑及特异家庭,使人们心灵弥漫阴霾,加强心理教育是解开桎梏内心深处的枷锁。因此,教师传承知识同时更应用智慧钥匙解开学生心灵之锁,从而,心平气和以阳光心态塑造阳光人生。
(2)心理咨询室。随时指导学生青春期迷蒙。正确珍惜友谊,集中精力学习,摒弃早恋,网恋,自私狭隘,以健全人格,张扬个性品质。
(3)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体育课,大课间是学生强身健体,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主阵地,为学生学习带来兴趣和快意。
(4)以情感教育为纽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时下校园暴力事件在园内外各个层次校园中常有发生,心态失衡,意识偏激,情感丧失,道德沦丧是校园暴力的主要方面。初中时代是青春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引导教师以情感纽带掌控学生心理,在校报校长论道栏目中指出了教师处理课堂行为问题几点建议。以尊重平等对待学生,达到连而不接,合而不流的境界,顺势纠偏,师生真正成为良师益友。
(5)校长每月一次教师会,学生座谈会充满责任感,使命感角度论谈施恩教育(情感培养)爱心教育(相容性)从而达到醍醐灌顶的最高领域。
3.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将取得成效
(1)学校经过一年来艰辛努力,荣获了省优秀科研集体;省教育情报研讨先进集体,市行检先进集体,区关委先进工作单位等光荣称号。在承办局X代会工作中得到好评。
(2)教师方面,我校乔X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李x楠老师为省科研骨干,韩x老师被评为市道德模范标兵,李艳秋老师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李哲,吕博等6名同志获区荣誉。
(3)学生方面,黄X博获奥赛一等奖,蔡子健同学国画作品获国家奖项,尹航被评为十佳女孩。
(4)教育质量方面,我校在几次模拟考试及期中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七年6班的XXX为全区期中考试头名状元。
三。存在问题
1.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我们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克服教师高原瓶颈现象,使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使奉献成为一种习惯,助人成为一种风尚,育人是一种责任,爱心是一种光泽,使教师思想境界随时代而发展与提高。
第四篇:赴澳培训报告
诸城市龙源学校
16名教师赴澳进行英语培训的报告
为了提高我校英语教师英语口语水平,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突出我校的英语教学的特色,打造龙源品牌,龙源学校做出了令同行称羡的决定:外派13名英语教师出国深造。为了激励全体教师向先进学习,同时派出了我校两名市级特级教师(孙允江、王建光)和一名潍坊市优秀教师(徐会福)随同英语教师到国外考察学习。
我校共有26名英语教师,为了激励先进,在出国教师的人选上学校校长办公会作出决定,根据全体英语教师工作实绩打分排序,选派自建校以来的教学成绩突出的英语教师出国学习。学校为此专门制定了打分办法,并将打分结果向全体英语教师公布,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
经过校委会研究,确定由业务副校长孙允江担任出国教师领导小组的组长,副校长朱金泉任教师培训团的团长。
7月18日下午1点,培训团出发,乘火车至北京,于19日下午12点15分乘飞机到达香港,从香港转机,经过8个半小时的飞行到达了我们的培训地点-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从7月20日开始,我们的培训正式开始。从7月20日至8月6日,我们主要进行了英语培训和参观学校等活动,从8月7日至8月14日,我们主要到几个澳大利亚的城市进行观光,体验澳大利亚的文化。
在澳大利亚期间,我们培训团全体成员牢记嘱托,积极参加英语培训,认真考察境外的教育,学习他人之长,每个培训团成员都收获很大,回国后,每人都写了一份考察报告,并在会议上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培训经过和收获。
总起来看,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很大的收获。
一、接受正规的英语培训,英语口语交际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赴澳参加英语培训,这是我们到澳大利亚的主要目的和初衷。在为期4周的国外生活中,有3周接受了英语培训。我校委托山东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的同志联系了墨尔本大学英语培训部,由墨尔本大学英语培训部对13位英语教师进行英语培训。
在7月20日下午墨尔本大学的开学仪式上,墨尔本大学的有关负责人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墨尔本大学前任校长在培训班开学仪式上说:“我很高兴地阅读了龙源学校的材料,对龙源学校的发展感到佩服,尤其是龙源学校能够引进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多元智能理论,一个县级农村学校能够参与国际研究项目,实属难能可贵。”
在我们下榻的墨尔本大学宾馆里,在一个专门的培训场所,我们13位英语教师接受了来自墨尔本大学的Barry 先生的为期3周的英语培训。Barry 先生风趣幽默,治学严谨,并十分敬业,跟随这样的老师上课,英语教师们感觉受益匪浅。在3个周的培训期间,没有一名教师拉下一节课。每天的培训,教师都有新的招数,不断变化培训的方式方法:做游戏、听歌曲、读新闻„„,有一项内容是经常不变的— free talk(自由谈话),外国教师要求我们英语教师每天都有4人登台用英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由于内容不拘,每个人在出国前后感受深刻,因此都感觉很有要说的东西,每次的交流都给别人以深刻的印象— 出国前的父母教诲、梦中孩子的形象、澳大利亚的优美风光„„。每位教师都感觉通过这样的口语培训,收获巨大,用英语交流的欲望和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8月6日下午,在墨尔本大学举行的结业仪式上,宾主双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培训教师代表Barry 对我们这一个培训团的精神风貌、学习劲头都作了充分的肯定;我方代表团团长朱金泉用英语致了感谢词,对澳方的周到安排、教师的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表示感谢,对优美的澳大利亚自然风光和先进的环保给与了赞美。
二、考察各类学校,学到了很多新鲜东西
在澳大利亚培训期间,墨尔本大学安排了丰富的考察内容,我们先后参观考察了: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墨尔本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环保教育基地、墨尔本高中、体育运动基地、中学生科技教育中心、联邦英语教师培训中心、墨尔本大学附中、墨尔本大学艺术学院、凯瑞语法学校、佛莱明顿小学等11所大学、中小学。每到一处学院或学校,校方负责人都热情地接待我们,向我们详尽地介绍这些学校的办学情况:课程的开设、师资的培训、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通过参观考察,我们了解到了关于澳洲的许多教育信息:
根据澳大利亚法律,州与地区政府负责教育,联邦政府是提供资金和参与制定政策的合作伙伴。投资教育和培训的还有个人、家庭和民间组织。澳大利亚助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集切中属于最高档次一类。十五年前,大部分澳大利亚人上完十年学就不再上学了,而现在四分之三的人则上十二年学。到大学深造的人数最近十五年增加了70%。上职业学校的人数更多,往往还是在职领薪上学。
过去,澳大利亚各州和地区评定学术和业务的标准不尽相同,“澳大利亚学历资格评定标准框架”正在取代旧的评定标准。
澳大利亚的教育和培训于八十年代中期向有意来求学的外国学生开放,现有10万多外国学生在这里学习。
在处理与其他国家政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发展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双边关系时,澳大利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通行的教育政策。
澳大利亚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旨在给予澳大利亚高等学府开展与国际上最优秀的大学竞争的回旋余地,帮助它们迎接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现正在对高等教育进行一项重要的审查。扩大家庭选择教育的措施已经被采用。
澳大利亚政府最近做出的决定:
今后4年,为成绩优秀、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设立4,000个奖学金;
今后3年,为地方高等教育提供7,200万澳元经费; 初等与中等教育
孩子们一般接受十三年教育,从幼儿园一年算起。然后小学六年,大部分地区中学六年。有些州和地区设一至二年中等职业教育第11级和12级。澳大利亚实行十年义务教育制。
澳大利亚适龄儿童可到州或地区政府所办的公办学校或到收费并获得政府资助的非公办学校就读。
职业培训
私立学校和由州和地区政府办的技工职业学校提供广泛的中等教育后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澳大利亚攻读职业技术课程的人有120多万,常常还享受在职领薪待遇。
许多职业技术培训的课程是与工业部门一起商定的。澳大利亚的这种培训工作同工业部门的要求相结合的模式在亚太地区国家一直颇有影响。
大学
澳大利亚共有大学42所,其中36所是纳入国家统一教育体系的公办大学。四所是联邦政府办的特种高等专业学校。两所为私立大学。
澳大利亚公民、永久居民和新西兰公民可按“高等教育捐助计划”交付费用在公立大学就读。当然只交部分,其余费用可在找到工作时交付。其按“高等教育捐助计划”计算所欠债款则以个人所得税方式交付。
每12个大学生中有一人来自国外,由于他们学成归国不在澳大利亚纳税。大部分外国学生交全额课程费用。外国学生
大部分外国学生要进入澳大利亚需办学生签证。签证有效期比学习期限多一个月。来澳大利亚接受短期培训不足三个月者可申请访问签证。
学生应弄清打工、医疗保险以及回国的有关规定。澳大利亚有严格的法律保护学生的费用。许多私立学校参加了“学费保障计划”,即使在学校主人发生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受到保护。在澳大利亚使馆尚未通知颁发学生签证之前,最好不要交付费用。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基金(AIEF)是澳大利亚政府和提供教育部门的合作组织,其宗旨是推进国际教育和培训,向学生提供信息。
百分之九十以上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外国学生来自亚太地区国家。雅加达、香港、吉隆坡、新德里、新加坡、曼谷、汉城、东京和台北等地设有中心,向有意来澳大利亚求学的学生提供帮助。澳大利亚驻华盛顿使馆设有向北美地区学生提供信息教育处。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基金和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合作向欧洲学生提供信息。
澳大利亚对海外自费生开放的公办和私立学校显然满足了对高质量国际教育和培训机会的需求。过去十年开放学校数量的增长是相当大的。
澳大利亚政府还向无力支付求学费用、但其教育和培训有利于派出国发展的外国学生提供奖学金。
语言
尽管英语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授课语言,学校还开设许多其它语言课,有些课程也用英语以外的语言授课。近四分之一的澳大利亚入出生在国外。约23%的人出生在非英语国家或父母一方是来自非英语国家,至少17%的人在家里不讲英语,全国各地开办许多英语特种强化培训班。
自从1987年制定全国语言政策以来,澳大利亚推行了广泛支持所有语言的计划,特别侧重于亚洲语言。四种被定为对澳大利亚最为重要的语言是日语、印尼语、朝语和汉语。
澳大利亚的许多学校给学生提供选修一种亚洲或欧洲语言的机会。1990年以来,为准备最后一学年考试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中学日语的人数多于学其它语言的人数。但是,由于意大利语在澳大利亚是说得最广的第二大语种,又有广泛的社区培训基础,因而是教得最广的。
通过考察教育,我们看到了澳大利亚教育的优势,比较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等。
三、观光游览,领略了澳洲美丽的风光,增强了环保观念 在澳大利亚期间,我们利用周末和最后一周的时间,到墨尔本的皇家植物园、菲利浦企鹅岛、大洋路国家公园、以及其他几个城市,如:不里斯本、黄金海岸、悉尼、堪培拉等进行了观光游览,所到之处,绿草如茵,大树参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给我们上了很好的环保课。平时不太关注环保的我们,在这里受到周围环境的熏染,也自觉地成了环保的一员。由此,我们想到,回到国内后,我们要大力宣传环保的意义,积极引领环保新潮流,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人人做环保的模范,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天也必将是蓝的,地必将是绿的,水必将是清的。
澳洲之行,令我们眼界大开,人人感觉收获很大,不仅培养了我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感受到了异国的文化气息。
回到国内后,我们及时地总结了本次澳大利亚培训的收获,参加培训的培训团成员人人士气高昂,决心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将本次充电的能量释放出来,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用一流的业绩向学校和社会汇报。
第五篇:赴上海培训报告
关注民族、仰望天空
很荣幸,能在龙年岁首来到上海参加学习,新春的列车为我迎来了一段难忘的岁月,也为我的回程驮来了更大的行囊。在短短几天的培训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诸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专家们有的老成持重,严谨深刻;有的个性张扬,热情开朗,他们所阐述的教育观点,特色分明,各有高招,往往立足现实,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有幸走进了高桥—东陆学校进行观摩实训,感受到他们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全新的育人理念,朴朴实实的敬业精神。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被他们所焕发出来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感动之余,我想把学习所积累的感受和想法简单梳理一下,把这些教育的智慧整合成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算做是我在教育路途上的一点探索的足迹吧。
陈家昌老师的讲座,向我们阐述了教师形象的特殊性,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教师形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的,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导致社会出现“金钱拜物”的现象,以至于教师教育思想不正;而高考这道铁门槛,使得全民教育重知识、轻技能。陈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一方面要热爱教育事业,另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各种影响。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文化人的意识,要自觉接受现代文明思想,与传统的陈规陋习、市井习俗、小市民习气决裂;要有民主意识和平等精神;要有文明的言行举止,知识丰富,语言幽默、富于情趣,举止优雅脱俗,性情温文尔雅,作风正直正派,忠厚坦诚,待人热情友善;更要有要有科研意识和探索精神,勇于探索,敢于思考,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把问题变成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出成果,在不停地实践、积累、研究和学习中使自己成长。
陈胜庆老师《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中,提出了课程是教育内涵的核心领域,加强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要适应学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课程要打造特色;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需要,课程锤炼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上海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中国科协科技创新实验学校” 积极参与英特尔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建科技类社团,开展100个科学实验,学校“科技节”和学生科技论坛,形成一支科技类的课题指导教师队伍的做法值得深思。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有研究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有研究体验的学生,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教---授,要从单纯的知识技
能目标转化为重视过程与方法,研究性学习才能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唐晓杰老师向我们分析了课改十年的是是非非。在课改期间,学生变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实践层面上得到了体现;课堂教学变了——教学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教师变了——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但在课堂教学刻意地模仿,不切实际地生搬硬套,导致课堂出现作秀、表演的嫌疑。由此提出,课堂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有效率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常态下的课,有待完善的课。
为了适应当代教育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张建良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学校的环境建设。它包括了学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整齐、清洁、优美的自然环境,是校园环境建设基础,是开展学校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而校园人文环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质至关重要,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决定着学校的质量,是发展的基础,校园环境建设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途径,创建高质量,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学校环境建设要让学校更有朝气,让师生更添智慧,让学校更具美感,让教育更富创造,让人际更加和谐。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校园环境建设往往受场地和资金的制约。环境建设要力图有所突破,赋予环境以丰富的生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使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使学校每一景观,每一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往往是我们可望不可及的。要实现理想化的学校环境建设,我们任重而道远……
社会压力带来的焦虑感、家长压力带来的压抑感、学生压力带来的困惑感、同行压力带来的危机感、自身压力带来的挫折感使得我们感觉幸福似乎离自己很远很远,很多时候,我们是茫然的,什么才是幸福?吕唐华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多舍一些虚名,不是简单而快乐吗?
一个有厚实的教育思想底蕴的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为了促进我们的专业化发展,培训方真是用心良苦。黄建初老师举了很多名师成长的经历,有从课堂教学走出来的于漪老师、王栋生老师,从教育科研走出来的顾泠沅老师、刘京海老师,从网络写作走出来的孙明霞老师沈丽新老师。分析了成功路途中的三个主要特征:
勇于挑战、勤于学习、善于反思。优秀教师的成功之路,在于挑战,在于学习,在于反思。刘良华教授说:教是教不会的,学是学得会的 要使自己的成长走得好,就要有勇于挑战、勤于学习和善于反思的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在实践的过程中内化为能力。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决定高度,教师只有找到职业的尊严,从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才有可能保持激情和内驱力,在成长的路途上不停下。
高桥—东陆学校的“责任明、基础实、特长显”的育人特色更是令人感触颇多。两节观摩课,均体现了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理念。尤其是袁小红老师课堂上的一幕令我感动。有一位孩子起来说“援”的记忆方法,听得出来,这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有问题,吞吞吐吐,一字一顿,但全班孩子出奇地安静,老师和同学都在认真地倾听,没有一个孩子发笑,没有一个孩子不耐烦,在他说完后,袁老师还及时地给了他美丽的笑脸和真诚的表扬。参观完他们的社团活动,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感受着他们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我不禁想:能生活在这样集体中的孩子是幸福的。高桥——东陆学校的老师让我领悟到了,作为师者,就应该做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应该做星辰,远望是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不管什么时候,都照耀学生的心灵。
崔玉英老师“让研修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常态”的讲座让我明白了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如何学习、如何成长、如何进步。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教师成长离不开学习,探索和创新,在高桥—东陆学校的会议室就挂着这样的条幅“在时间的海洋里勤奋工作的人一路顺风,无所事事的人处处触礁。”只有不断充电,及时补给自己素质最差的一面,才不至于处处触礁。
学习之余,我深深地审视自己,我们平常也做了很多,但没有坚持,没有积累,没有进一步反思;在生活中,少一份苛求,多一份宽容;少一分埋怨,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200多年前,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那是没有未来的。”是的,一个民族是如此,作为肩负重任的教师是如此,要成为顺应新世纪潮流的教师更应该如此。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特点注定我们要做仰望天空的教师。仰望天空,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仰望天空,不让观念落后思想禁锢;仰望天空,关注国家和民族,乃至人类的未来!
最后,借用知行社的宣言结束此次培训报告: 我们不能先行,但能做得先醒;
我们不是思想家,但可以有自己的思考;
我们不能扭转季节,但可以营造局部的春天;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们也许还不优秀,但正走在通往优秀的路上。
培训结束了,但探索的路才刚刚启程,这需要勇气,需要创新,更需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