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全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时间:2019-05-13 11:1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全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全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第一篇: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全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全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4日 08:1

5来源: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作者:

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推进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

进一步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原属乡镇管理的中小学收归区教育局直管,对城乡学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从行政管理体制上打破了阻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二元”管理格局。化政府职责,将全市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着眼“全域成都”,制定《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公办)布点规划》(2006--2020),合理布局城乡中小学,统筹城乡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5·12”地震灾害后,按“幼儿园小学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原则,科学布局灾后城乡中小学校点。青羊区还提出“住宅小区建到哪里,教育服务就提供到哪里”,温江区实现校点布局建设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时建设、同期交付使用

二、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覆盖了全市96%的乡镇,建成后的农村中小学校均规模提高50%以上,均按照现代教育的需要建设达标运动场地、配置了现代教学仪器,初中、小学人均标准校舍面积达到甚至超过成都市城市水平。推进“教育信息网络满覆盖、教育教学资源满覆盖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搭建基础平台。

三、推进教师配置城乡一体化

一是建立“区管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如温江区创建了教职工管理服务中心,确立了“行政干部能上能下、教职工能进能出、专业技术职务能升能降”的新型用人模式,实现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

二是建立城乡干部交流制度。统一选拔城区学校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市级财政单列经费,对考核合格的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奖励,同时,选拔农村学校校长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1年。2010年,全市县域内交流干部365名,占应交流干部总数的18.1%。

三是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2009年,统筹实施“成都市高校毕业生支教计划”,建立成都大学每年培养100名定向免费师范生制度。2010年实施“常青树计划”,由市政府出资,面向全市招募名优退休教师,到远郊区(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担任学监、导师、把关教师。

四是评优评先向农村倾斜。全市20%的评优名额在统一调配之外,再投向农村学校教师,全市彻底消除无高级教师、无学科带头人、无优秀青年教师的“三无学校”。

五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在全市选拔7175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与8819名农村教师、青年教师结为师徒。武侯区规定城区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有城郊支教经历,并先后选派、选聘了16名校长、70余名副校长和校长助理、15名特级教师、119名学科带头人和省市青年优秀教师到城郊学校工作;温江区2009年在全市率先创建成立32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吸纳2-3名农村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为成员,师带徒牵手结对,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推进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

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都市实施城乡捆绑、教育集团等新体制。如武侯区将城区12所优质学校和城郊12所薄弱学校一一“结对”、“联体”,实行“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办法统一管理,以好带差,以强帮弱。

成都市在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乡教育“捆绑”发展路径:一是捆绑、松绑、脱绑的“线型”推进方式,相互捆绑发展两所学校,在同一领导班子管理下,实行“管理活动交互、品牌并行驱动”发展模式。一旦被捆绑学校具备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则逐步松绑,直至脱绑实现独立。二是“行政互派、教师互动、学生互访”的“三互”合作方式,捆绑两校通过短期项目研修、长期定岗交流和校级干部易岗形式实施行政互派;通过大规模教学交流和教研活动推动教师培训和研讨互动;通过结对互助、结对互往实现学生融合。三是深度融合的“教育共同体”发展方式,即两校彻底“合二为一”,城区学校向捆绑学校全方位注入品牌文化,使其成为具有品牌标志的优质特色分校。

成都市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化发展体制,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共组建名校集团148个,促进名校进新区、进园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整体推进五个中心城区、高新区与远郊9个区(市)县建立教育互动联盟,推进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青羊区成立了6大教育集团,并建立了核心团队的激励保障机制,对集团核心学校校长每年划拨10-20万的专项工作经费,对从核心学校派到涉农集团分校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贴,并妥善解决好其子女的入学问题;建立灵活的教师管理机制,优化优秀教师选任和引进程序,扩大核心学校调动、引进和选任教师的自主权;建立教育集团成员预警和退出机制,促进教育集团健康有序发展。武侯区还将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互动发展对口地区进行了延伸,实现了区域间教育的协同发展。

五、推进教育评估城乡一体化

制定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制度。结合成都实际,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本世纪初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内教育现代化先行省市的共同性、代表性指标,统筹制定成都市、区(市)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设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度、城乡教育均衡度、公平度等评估指标。创新学校办学绩效评估办法。如武侯区对“捆绑”学校实施“联体考评”,建立“基础+发展”的学校评价体系,尊重不同学校的发展基础,调动了城乡各层次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青羊区根据评价显示的校际师资差距、设备差距、管理差距等,统筹调度师资、人力、财力,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六、推进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

按照“支持城区、补助近郊、扶持远郊”的原则,加大市级财政用于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和比例,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2008年,全市统一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提前一年达到国家基准定额标准。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城市标准。2009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约129.46亿元,其中农村教育投入74.4亿元。市级财政用于农村教育转移支付资金18.7亿,占同年市本级教育投入的59.52%。

七、推进教育机会城乡一体化

成都市坚持农民工子女入学由流入地政府负责的原则,将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基础工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确保农民工子女与区内孩子享受同等就学待遇。2010年,在成都市接受义务教

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约26.9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3.19%。其中,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子女约有19.4万人在613所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就读。如武侯区通过“惠民资助行动”,确保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子女在区内学校100%的入学率;温江区建立“全覆盖”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病、因贫、因困失学,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零学费”入学政策,全区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住校学生住宿费。

(四川省成都市提供)

第二篇: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三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三

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2004年2月6日)

各区(市)县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探索西部大开发新路的有益尝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动成都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及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加快城市化进程这条主线,着力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配套政策措施,力促农村居民身份向城市居民身份转变,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总体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抓好第一要务,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三个转变”,不断增添城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坚持正确处理城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2、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城市规划第一区域的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及成都高新区,要围绕2007年城市化率达到100%的目标,着力推进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和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转变。城市规划第一区域的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县和第二区域的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金堂、大邑、蒲江、新津,应把重点放在区(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着力推进城市化。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管理职能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力争用5年时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突出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突出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突出建立和完善农

村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突出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城乡合理分配制度。到2007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2%以上,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二、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3、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新格局。规划是龙头和基础,要增强规划意识,高度重视城乡一体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新体制。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规划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要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法监督、管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4、抓好城乡一体规划的重点。城乡一体规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抓好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重点完善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包括城镇居民安置小区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今后五年,规划并建成城镇安置小区80个、农民新村示范点20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整合乡(镇)资源,充分发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三、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

5、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产业支撑是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动力。要从完善城镇功能和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发展出发,按照节约发展、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工业主要布局在成都高新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各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以中心城市、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依托的两级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打造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医药、食品(含烟草)、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等六大工业基地,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现代制造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集聚区“三大工业经济区域”,提高城乡工业化水平。在中心城市和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及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搞好第三产业布局。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他农村地区,要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养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6、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原则,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重视大型工商企业的配套协作,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群体,开发附加产品及服务项目,延长产业链。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突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完善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提供强力支持。

四、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

7、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管理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到2007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要达到80%,其中土地被征占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220万人以上。市和区(市)县要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

8、逐步建立城乡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2004年,将土地被征占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享受城市社保标准。对土地未被征占农民,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保制度,确保土地被征占后就能享受城市社保标准。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应救尽救。不断提高农村优抚、五保供养标准,探索建立优抚和五保供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的新机制。

五、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9、加快城乡路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修编和调整。加快构建成都市域1小时公路交通圈和都市区半小时公路交通圈。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完善旅游公路网,全面提高通行能力。着力抓好区(市)县城和区域中心镇的公路网建设,拓展区(市)县、乡(镇)、村水泥(沥青)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5年累计新改建公路1000公里,2004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10、加强城乡水利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探索水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新途径。重点抓好江河防洪安全工程、微水节灌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5年累计完成江河堤防整治50公里,完成标准化渠系建设2500公里,完成45万亩山丘地区微水治旱任务。

11、加强城乡生态建设。以“三治一植”为重点,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体系,加大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发展城市林业、近郊林业、远郊林业,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5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400平方公里,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

六、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

12、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区(市)县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以区(市)县级职业中学为龙头,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向村组延伸辐射的区(市)县、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

13、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搞好区域卫生规划,确保每个建制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建立以中心卫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合理布局村卫生站,加强卫生站的房屋和基本诊疗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供应体系,加强药品市场管理,保证农村用药经济、安全。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监督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14、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扩大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以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重点,加强农村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乡村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和服务室。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和开发民间艺术,培育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

七、推进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

15、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对本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对本市籍已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人员,在农村有承包土地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保留,同时依法享有和承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有的权利及义务。对市外迁入人员实行准入条件的管理办法,加速城镇人口和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对外地符合政策迁入成都市农村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人员,依法享有和履行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及义务。到2007年,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城乡户口一元化登记管理。从2004年开始,对全市范围内土地被征占农民全部登记为“居民户口”;2005年完成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及成都高新区、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等区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工作;2007年完成其余县(市)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全部登记为“居民户口”工作。

16、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管理制度。实行集约用地政策。对中心城市规划区、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规划区及两级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居住用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积极推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对符合城市规划功能已集中改建的农民居住房用地被依法征用或市和区(市)县政府依法确认为国有土地后,可不再进行房屋拆迁,农民住宅纳入城市房屋管理,可以直接发放房屋产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公寓房的,可享受相邻区位经济适用房的优惠政策。着力探索完善城乡居民房屋统一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居民住宅产权属性和社会功能等同化。

17、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坚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条件成熟的地方,要探索发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为农民离土离乡创造条件。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用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营利性水电、交通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使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建立完善耕地平衡管理新机制,实行有偿平衡用地指标和重大项目用地指标在全市范围内平衡的制度。

18、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变。城市化已覆盖或即将覆盖的乡(镇),要适时实施撤乡(镇)建街道办事处工作,并相应健全有关组织机构,逐步转变工作职能。配套推进村委会转居委会工作,凡成建制的“农转非”且户数在1000户以上的,实行村委会转居委会;凡不是成建制的“农转非”,但“农转非”后居住比较集中且达到1000户以上的,可单独建立社区;凡零散的“农转非”不足1000户的,并入相邻城镇社区。新建社区应配套完善水、电、气、通讯和文化、体育、卫生、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促进居民综合素质提高。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好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变过程中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接转换工作。妥善处置好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变过程中原农村社区的集体经济,不准任意平调或挪用,原则上实行股份合作制,将集体经济产权量化到人,股随人转,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19、发挥金融支农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地方金融业,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支农作用,加强经营管理,进一步壮大资金实力,加快综合业务网络建设步伐,增加信贷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对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及时有效的信贷支持。以优质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各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鼓励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新型投资开发组织,建立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民生产经营风险。

20、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各级财政要优化支出结构,逐步规

范城乡税制。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争取5年内,把农民对农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负担逐步转为各级政府财政负担;减少以至完全取消不应由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项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带全局性的问题。

八、切实加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领导

21、统一思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关系到农村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而且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也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三最”目标,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全面推进这项工作。

22、合力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部署,集中领导力量和工作精力,坚持和善于统筹,勇于和善于创新,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开展工作。成立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工办,承担日常工作。各区(市)县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市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能,顾全工作大局,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解决问题,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要抓点带面,搞好示范带动。

23、加强督查。建立相应的统计制度和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把各项工作量化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实行目标责任制。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部门和牵头部门要对各区(市)县、市级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市级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具体配套政策,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执行;各区(市)县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具体的贯彻实施意见。

第三篇: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一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一

按: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其经验在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本站特辑“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如下:

突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化

成都地处西部,在新的时期既面临发展的历史机遇,又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处于产业梯次转移加快、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时期。另一方面,又面临长期积累形成的直接影响和制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既面临发达地区竞相发展的竞争压力,但同时必须承担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和环境保护以及“天府之国”基本农田保护的重大责任;既面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同时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多等等。中共市委、市政府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试点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于2003年10月作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性障碍导致的“三农”问题顽症,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路子。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局面初步形成。

一、成都的改革实践综述

三年来,成都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顺应城市与农村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规律,走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城市化道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形成了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具有地方特点的发展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概括起来就是“三个集中”、“三大工程”和“六句话”。“三个集中”即努力促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大工程”即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三大工程;“六句话”即坚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立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以农民身份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集中”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抓住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规律,体现了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社会相融。通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加快了新型工业化,并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和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条件;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聚集人气和创造商机,进一步带动了产业和城镇发展,同时也为土地规模

经营创造了条件;通过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又为推进工业集中和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奠定了基础。

二、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体制创新探索

(一)打破城乡分割,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

改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内在力量。建立一套适应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又是着眼长远发展的最终目标。三年来,成都市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在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

1、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成都市大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化机构改革,精兵简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分工,实施了流程再造、集中服务、阳光行政“三大举措”,建立了全国首家省市同址办公的政务服务中心,推动治理模式、行政职能“两个转变”,先后调整或取消了60%的行政审批事项。健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行政监督的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实施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强化了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积极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织保证。我们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总体思路上注重党管干部与民主选举干部有机结合、党管农村工作与村民自治工作有机结合;在具体操作上,坚持逐步逐级、由点及面,不搞一刀切;在村社层面,全面推行“两委”差额直选;在乡镇层面,逐步推进以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为主要方式的基层民主改革;在机制健全上,引入了党内罢免、党员质询、公开述职、党务公开、决策咨询、情况通报等作法,先后制定近20项相关制度,推动基层民主政治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3、大力实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

调整市、县、乡三级财政支出结构,改进财政管理方式,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出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了市级财政对困难区(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全面落实农业税全免、粮食直补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初步建立起了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框架。

4、全面开展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优化乡镇布局,调整乡镇职能,撤销了27%的乡镇,精简分流5000多名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同时在巩固乡镇综合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村组管理体制改革,全市村由4345个调减为2288个,减幅为47.3%;村民小组由37085个调减为33014个,减幅为11%;村干部由19250人调减为10812人,减幅为43.8%。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街道办事处,改村委会为社区居委会。

5、创新农业管理体制

市级撤销了市农牧局,组建市农业委员会,挂市委农工办牌子,将市农机局并入市农委;五城区撤销了农业局等机构,组建城乡一体化工作局;14个郊区(市)县撤销了农业局、畜牧局、农机局等机构,组建农村发展局,挂农工办牌子。这些改革,不仅整合了农业行政管理资源,而且创新了“三农”工作机制,促进了“三农”工作协调联动。

6、统筹实施城乡管理体制改革

近年来,成都市打破城乡界限,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监督管理满覆盖;成立了水务局,统筹城乡水务、水利的建设和管理;组建交通委员会,建设城乡一体的大交通;整合了林业和园林局,统筹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调整各级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和行政职能,工作向农村延伸,投入向农村倾斜,重心向基层下移,为广大农民做好服务工作。

7、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市委、市政府成立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措施,大力推进全市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申请央行票据及化解不良贷款工作,增强其服务“三农”的能力。截止2006年9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134.9亿元,比年初增加17.3亿元。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

从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起,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作为统领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从规划、产业布局、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明确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目标和措施,并制定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公安局关于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意见》、《成都市征地

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统筹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搭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框架,提高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动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为顺利实施这项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和机制,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既要加快发展,同时可调控资源又十分有限。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必须打破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是充分利用城乡一体化为城市经营创造的广阔空间,着力做好经营城市这篇文章,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市场化配置以土地为主的城市资源;二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将民间投资主体引入到工业园区的建设、经营管理中来,以企业为投资主体开发经营管理工业园区;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多种所有制并存,促进农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四是以市场化手段开展农户拆迁、新居建设等工作,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

三、初步成效

2003年以来,成都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为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工业集中集约程度明显提高,全市工业集中度达到55.7%,园区产业集群雏形初显;二是土地规模经营步伐加快,2006年1—9月全市农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面积达133.5万亩,同比增长17.4%,同时,土地规模经营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生猪、食用菌、茶叶、蔬菜、柑桔、猕猴桃和花卉等产业带初步形成;三是农民向城镇集中进程加快,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引导兴建农民集中居住区,确定了799个城乡新型社区,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用房900多万平方米,2006以来城镇面积扩大7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近8万人,集聚辐射功能初步显现;四是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06年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15元,增长10.2%,初步形成了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2006年1—9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67亿元,增长13.6%,保持了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城乡消费较旺的良好势头。农村经济也实现了快速、稳定、协调发展,农业增加值达到147.5亿元,同比增长4.7%。

实践证明,从“三农”问题开篇破题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抓住了影响成都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具体实践,是符合成都实际、实现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目标的积极尝试,对于

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对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及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等中央领导先后分别到成都的锦江区、双流县等地进行了视察。同时,海内外新闻媒体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成都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我们将加大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力度,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坚定不移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事关成都发展全局的战略推行下去,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加快构建和谐成都。

第四篇:一体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体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刘红梅

2013年第8期 ——社会建设

通山县地处鄂东南边陲,是一个集老区、边区、山区、库区于一体,比照享受国贫县待遇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几年,通山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针,把教育发展战略作为“第一战略”,把教育投入作为“第一投入”,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关键”,形成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推进组织管理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社会影响大、经费投入多、持续时间长,必须强化领导,统筹安排。为此,我县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住建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城乡教育一体化领导小组。坚持以教育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如财政部门将相关经费列入预算,城建和规划等部门对项目建设提供支持,宣传、文化部门提供指导和宣传,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确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这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调合作”的管理机制形成强大合力,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推进规划投入一体化。在对全县城乡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把城乡教育纳入教育的整体规划,加大城乡教育的统筹力度。一是合理规划校点布局。针对我县山区、库区校点布局分散的实际,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制定《通山县2012至2020年校点布局调整规划》,确定“永久保留”、“过渡性保留”、“撤销”、“新建”学校名单,对全县“十二五”期间中小学布局进行科学规划,逐步实现集中优质资源办优质学校,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努力实现投入均衡。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机制,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求,足额征收教育附加,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教育项目的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实现了县域内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2010至2012年,县财政对义务教育阶段分别投入1.868亿元、2.051亿元、2.774亿元,分别增长12%、10%、35%。全县投入资金近亿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改造小学校危房4619间,新增校舍46余万平方米;多渠道筹措资金近3000万元,完成了覆盖全县所有初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工程,745个班的班班通工程,装备了100余所学校的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享受到了国家优惠政策,全部用上了新的标准课桌椅。同时,化解2500余万元的“普九”债务,积极争取并利用中央和省农村义务教育校安工程项目、薄弱学校建设等项目,基本消除农村中小学校的砖瓦房,全部消灭D级危房,全面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

三、推进师资配置一体化。采取“三优先”政策,统筹推动城乡教师逐步走向优质均衡。一是优先补充农村教师。近几年来,我县招录了300余名农村中小学编内代课教师为聘用制教师,招聘148名大中专毕业生到各乡镇学校任教;明确规定凡由代课教师招录为公办教师必须到乡镇学校任教,每年的资教生、特岗生全部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二是优先培训农村教师。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全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和市教育局组织的相关培训。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根据我县教师的需要,积极开展县级教师培训。每年有近千农村教师完成省、市、县三级培训。同时,引导、发动各校按市、县教育局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活动,基本上做到了“五有”,即有组织领导,有工作计划,有具体内容,有检查记载,有工作总结。三是优先扶持农村教师。在对职称评定、评先评模指标方面给农村学校增加指标比例,对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且业绩突出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在绩效工资方面,向农村教师适当倾斜。同时,加大城乡校际帮扶力度。通过开讲座、教师培训、下乡上优质课等方式,加大城区示范学校、先进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对口帮扶力度。

四、推进教育质量一体化。一是实行课堂教学改革。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满堂灌”,效率不高,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借鉴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教学经验,树立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课改观念以及学生主体意识。二是实行联校走教。联校走教是通山县确保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保证农村校点全面开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极为重要。目前全县中小学联校共49个,覆盖初小及教学点83个,走教教师162人,受益学生8万余人次。“联校走教”办学模式呈现出覆盖校点更广,覆盖学科更全,走教教师素质更优,走教方式更规范,走教效果更突出的良好局面。三是发展学校特色。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鼓励学校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提升教育质量。鼓励学校在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创精品;探索教育管理新模式和课堂改革新思路;根据自身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展现自身特色;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落实大课间等活动,创新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探索小学低年级实现学生家庭作业零负担。从统计情况看,全县95%的学校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部分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全县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五、推进评估标准一体化。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改革教师、学生评价模式,转变单一的用分数评价教师学生的观念,逐步建立合理的、全面的教师学生评价模式。县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考核地方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建立并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督导机制,制定出台《通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多次对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办学条件、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在《通山周刊》和通山政务网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六、推进关爱体系一体化。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通过关爱工程丰富均衡发展内涵。一是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就读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各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制度,推进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三是建立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制度;四是加大对特殊学校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残疾儿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切实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五是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认真落实“免补”政策,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通过建立贫困生资助基金会、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资助贫困生等方式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系通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第五篇: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好的教育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反之,则必然致使民族断根。自建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教育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以人为本,以农为重,要求我们真正解决失衡的城乡教育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问题。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而努力。和谐社会既是物质生态、制度结构的和谐,更是人的和谐,而和谐人群的形成依赖于和谐教育。我们应该追求教育投入的均衡与增长,以现代公平理念为指导,重视教育立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社会公平及社会和谐发展。现代教育公平理论指出教育公平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弱势补偿。

2006年9月我国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写入国家法律。在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必须依靠政府补偿性的倾斜政策对弱势地区、弱势人群予以特别关注。同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根源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新兴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直接导致他们收入水平低,生活困难,成为新经济穷人。只有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使农村教育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教学资源分配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因素,如分级管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多渠道筹措经费等政策以及发展观念落后,对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本质联系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了我国教育发展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差距、城际差距,而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例如进城民工子女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无法享有与流入地儿童同等质量水平的教育,农民工子女只能就读于条件简陋的学校或者需要交纳一笔高昂的借读费才能入读较好的学校。这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弱势群体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造成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观,导致了长期以来城市学校获得资金优先投入,城市重点学校独享优质教育资源,造成城乡以及经济发展差距大的城市之间的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主要体现在人均教育经费、师资水平及就业率等方面。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均衡,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政策向农村倾斜,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其财力差异直接造成了区域教育资源的差异化。学校之间的重点、非重点划分和有增无减的择校费又导致了富校愈富、穷校愈穷的校际差距。近年部分学校实行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富裕地区,而贫困的农村地区很少有企业愿意投资,进而扩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并且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更加明显。

就茶亭而言,茶亭镇地域狭长,北接上饶市、上饶县,南至铅山县。茶亭小学辖11所村完小、6所教学点。最北端的南岩村小学紧邻上饶市荷叶街,应坊村小学与上饶县仅一河而隔,而最南端的前坊村小学及包家教学点已经深入铅山县境内。虽然长期以来我校采取各种办法来消除区域差异给我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弊端,但至今依然存在距离市区、县城近的村完小教师超编,而学生流失(由于距市、县近,部分学生转至市区、县城小学就读)日趋严峻的的现象。距离市区、县城较远的村完小、教学点教师不足,而学生人数又较多。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给我校的教学管理及茶亭镇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带来许多不便。教育均衡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

一、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中共中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办学必须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为着眼点,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通过实现教育质量一体化、师资配备均衡化、基础设施标准化目标,使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师资水平、生源分布、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切实体现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是教育强国的必然需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公正性,促进基础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工作总体目标。为此,充分发挥中小学布局调整作用,加快学校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加速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优质资源共享,使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有一个根本的提升。

近几年来,上饶县教体局及茶亭小学领导致力于茶亭小学各校间教育均衡发展,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11所村完小半数以上已完成校园标准化建设,其余学校正在筹划及建设中,6所教学点先行完成标准化建设。自2013年至今,各村完小、教学点每个班级多媒体教室安装完成,彻底实现全镇小学数字化教学。各村完小实验室、图书室配备到位并开始使用,体卫艺器材设备配备齐全。茶亭小学标准化建设,统一了校园环境,统一了办学条件,为茶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硬环境基础。

经多年实践总结出,要做好校园标准化建设必须做到:

1、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2、科学规划,统筹兼顾

3、明确任务,方案具体

4、统筹资金,保障投入

5、加强管理,确保达标

二、教学网点布局合理调整

要做到教育的均衡发展,仅仅依靠校园标准化建设是不行的。校园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的硬条件,它只是外在的形式,我们还得抓住学校办学的软条件,如师资力量分配、教学管理理念、方法、教师教学能力再提升条件、教学质量等。这些就必须通过教学网点的合理调整来实现。教学网点的合理调整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其不像标注化建设那样效果立竿见影,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

(一)、布局调整必须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为直接目的:

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在茶亭镇这个市、县郊区的城镇表现尤为突出。茶亭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水平(专业教师缺少)都无法与城市相比,致使茶亭镇临近市、县的几所小学学生人数流失现象日趋严峻。“孟母三迁”的存在我们不能过多的指责家长过分注重一个孩子成长的外在环境,政府和教育机构更应该从自身上寻找突破点:

1、政府部门应重视区域内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使区域内的普通中小学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中小学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

2、教育机构、学校应充分发挥本校长处,人数多强化了校与校、班与班、生与生间的竞争意识,但人数少竞争意识的弱化不是必然的关系,而且学生人数少恰恰是我们教学优势,只要抓好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然形成良性循环。

(二)、布局调整必须以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为主要成效:

1.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育均衡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但在布局调整之前,各地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校点过多、学校规模过小、需要改造的危房多等问题。由于教育资源的投入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学校无论规模大小,都要有校舍建筑和教学设备等固定资本投入,都要有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投入,使得本来就短缺的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合理配置和形成规模效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一些规模小的学校和教学点被撤并以后,各地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使用,从而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避免了分散办学时普遍存在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无论在中部人口稠密地区还是在西部偏远地区的调研中都得到了印证。

比如在广西,很多乡镇中心学校的校长认为,当地在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以后,除了乡镇中心小学条件要明显好一些以外,其它的所有小学条件都差不多,学生可以选择在全乡镇范围内的任何一所小学就读。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属于农牧结合区,居民普遍居住分散,人口密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布局调整后每个乡镇仅保留了一到两所完小(当地称“总校”),并且只在少数交通极其不便的村保留了教学点,布局调整与“普九”验收达标相结合,由旗教育局直接管理和建设,从而实现了各乡镇小学的相对均衡发展。

对6省(自治区)教育行政人员及学校教职员工对当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看法的分析结果也表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其中,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中持这一观点的占95.5%,而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中,这一比例高达100%。尽管学校校长、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及其他(教辅和工勤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其比例呈递减趋势,但仍分别有78.7%、77.6%、69.8%、66.9%的人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见表1)。

2.促进了教师队伍优化和素质提高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师问题,教育的均衡发展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前,很多学校尤其是村小规模过小,部分学校只能开语数两门课程,其它的课则由语数老师兼任,有些甚至是包班上课,缺少专职的英、音、体、美和计算机老师,师资呈现严重的结构性短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布局调整后精简了部分不合格的教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且通过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使得各门学科基本上都有了专职教师,同时教师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加,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在针对这一问题回收的8954份有效问卷中,有5041名教师经历了布局调整,占被调查教师的56.3%,认为所在学校的教师恰好配齐的1191人,占23.6%;2055名教师所在的学校正在进行布局调整,其中认为所在学校教师恰好配齐的只有377人,仅占18.3%;1858名教师没有经历过布局调整,其中仅有329名教师认为,所在学校的师资恰好配齐,占17.7%(见表2)。

3.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乡二元教育政策,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论是从办学条件还是从师资队伍来看,农村中小学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中小学的发展水平,由此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低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后,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由此给广大学生和家长带来的最直接好处是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调查发现,6省区有78.7%的教育行政人员、64.7%的中小学校长、52.4%的学校中层干部和47.6%的教师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有51.9%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49.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见表3)。

为了客观地了解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利用湖北某县一个乡2005-2006学年语文、数学两门基础课程统考的平均成绩,随机对该乡中心小学、村小和教学点二、三年级的学生抽取350人进行分析。分析研究该乡中心小学、村小和教学点等不同类型校点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互关系。其中,中心学校随机抽取225人,村小83人,教学点42人;学生学业成绩用优、良、中、差四级评价方式进行,优、良、中、差在百分制中相对应的分数段分别是90分以上,80-89分,60-79分,60分以下。在350人中,优为85人(中心小学58人,村小21人,教学点6人),良为189人(中心小学137人,村小35人,教学点17人),中为76人(中心小学30人,村小27人,教学点19人),差为0,故忽略不计。

为了验证布局调整后农村中心小学、村小、教学点学生成绩是否存在整体上的差异,我们运用m×n列联表,对该乡中心小学、村小、教学点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X2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中心小学、村小、教学点与学生语文、数学两门基础课程学业成绩差异显著(X2=30.10>X2(4,0.01)=13.3)。由于语文、数学是农村中小学阶段的主干基础课程,所以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助于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如果考虑到村小、教学点一般都不开设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中心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肯定会大大高于村小和教学点。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所以能促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除了布局调整后教师得到了合理配置,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外,关键是教师的责任心增强了。布局调整后由于清退了大量民办教师,改变了以往农村教师“教书、农活双肩挑”的局面,教师能更专心于教学工作,多达75.4%的家长认为布局调整后学校老师对学生更负责任了,还有63.5%的学生认为老师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变多了(见表3)。

下载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全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全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望谟县乐旺镇中心小学 李路云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有......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实现全区教育事业均衡、优......

    万荣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万荣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万荣县委,县政府把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作为”强县富民,改善 民生,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切实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合集五篇)

    切实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衡阳县东山完小校长 刘黎明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农村教育发展的艰难。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设备落后,教育......

    构建城乡教科研一体化,促进庐阳教育均衡发展★

    构建城乡教科研一体化,促进庐阳教育均衡发展 庐阳区教体局 课题组 [内容摘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庐阳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城乡......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文章标题: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___市___镇二小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___市___镇二小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小学典型的生存状态:学校和教师缺乏自身......

    推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第一篇形势·任务·课题一、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教育作为改善民生之首,明确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