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时间:2019-05-13 19:1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第一篇: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文章标题: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___市___镇二小

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小学典型的生存状态:学校和教师缺乏自身明确的发展原动力,以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学习的机会;缺乏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市委、市政府“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推动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结对学校——___实验小学的帮扶下,我校打破了原始的生存状态,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建立合作基础

城乡学校结对是一种互动,以强扶弱的行为。它需要结对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即需要建立机制,让城市的优质学校在管理模式、教育理念、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诸多方面的输出,让被扶持学校主动吸取与落实。

1.签订协议约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2002年5月24日,我校与___市___实验小学举行隆重的结对仪式,并签署书面协议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即___向“二小”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学理念,为“二小”的教师进行每年一次的培训,两校在教科研上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创设适当的机会,鼓励教师间、学生间找朋友、结对子、搞活动、建友谊。“二小”为“___”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空间。

2.寻找共性作为合作的切入点。我校地处农村,出生人口的下降使班额锐减,自然形成了小班,___则是___市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排头兵。我们就依托这一共性,建立了以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平台的合作模式。

二、积极双边互动

四年来,两校积极利用多层次、多次数高效的双边活动、资源共享,为我校的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适时的解决我们所遇到实际问题。

1.“___”输出。结对后,“___”通过观摩、送教、讲座、共研等形式向“二小”输出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育理念。如我校先后四次集体组织教师去“___”参观学习,交流教育、教学、管理心得,吸收先进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工作思路。

2.自身内化。我校积极吸收“___”输入模式、理念,利用校本科研对其内化,并落实到具体的改革行动上。同时,主动搭建平台,依托“___”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年来,我校先后12次邀请“___”和“___”组织的专家组上门示范、指导、论证、规划,促成学校有序发展。如2005年11月“___”的达校长组织了下城区的施阳教研员等五位专家,一对一的给我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3.互通共享。学校结对后,“___”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硬件配置、备课形式、课件资源等内容作为共享领域向我们全面开放,为我们的规范办学提供很好的借鉴范本。

三、多点的延伸拓展

积极的双边互动有效地带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在教学方法、课题研究、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为学校的拓展延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我们又依托“___”融入了多个不同层次的交流圈。

其一,自2002年“___”与我校结对,现在“___”的结对学校已经发展到5个——“靖江二小”、“裘江小学”、“珑玲小学”、“淡竹小学”、“___二小”,从而形成“1 5”这样一个以“___”为龙头的共同体,使原来我们和“___”的双边活动发展成多边互动。

其二,学校在2004年11月26日,被___市教育局确定为“___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基地”,与___实验小学、大关小学、刀茅巷小学、崇文实验学校等城区挂牌学校组成了基地学校圈,拓展了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

其三、学校自身快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与我校类似的农村学校前来参观、交流、学习,逐渐形成了以我校为核心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学习共同体。

这样,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交流圈互相渗透、互相取长补短,更好的使学校不断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甚至带动周边的发展。

四、城乡结对促进二小快速发展

在这样高效的城乡结对互动中,我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办学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1.初步构建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在“___”指导下,我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校园。形成整和绿化,展现宁静而美丽的感觉。(2)教室。鲜花、小鱼、小虫、卡通走进教室,桌椅重新组合,橱柜整洁美丽,让教室充满儿童的趣味,为儿童营造家的感觉。(3)走廊。楼道、走廊的墙壁变成学生的涂鸦地、交流平台、展示的舞台,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4)活动场所。篮球场,大沙坑,单、双杠、草坪让孩子们享受校园生活的乐趣,找到快乐的感觉。(5)教学设施。先后配置了美术、音乐、科学、计算机等各专业教室;建设了五个多媒体教室,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更适合人的发展。

2.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形式。一支粉笔、一根教鞭,曾经是我们

很多老师的模式。随着小班化教育人本思想的贯彻,“三化”教学策略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都恰如其分的发挥着其显著的效能。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泥土气息、符合校情的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引探式”教学模式。

3.提

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在结对互动的过程中,我校老师在学习、模仿、改进、创新中不断得到提升。一是理念更新,不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更多的时候活跃在孩子们中间;二是态度激活,教师积极主动承担公开课,把其当作主动成长的机会来对待。这几年全校对外开课58堂,其中承担___市级就有6堂;三是理论厚实,几年来,老师们整理的相关理论认识和设计的课例有38人次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其中___市一等奖三篇、___市一等奖三篇。四是科研发展,两个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___市、___市一等奖。现在课题《农村小学小班化学科学习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不仅被___市科技局立项,同时也被确立为省规划课题。学校有5位老师被推选为___市学科骨干教师;一位老师被评为___市教坛新秀。

4.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几年我们收获累累:新登地区三届现场作文赛就有三人夺得一等奖;镇里组织的“个人基本素质能力测试”中,团体优秀班级数达75;制作的展示卡、交流平台、墙报、英语长廊不仅有主题而且富有创意。《___日报》还曾以“这里的孩子与城里没有区别”报道过我们的孩子。

5.改善了学校的软环境。学校硬环境改变了,软环境也蒸蒸日上:2003年11月,“___市第一次农村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04年成为“___市小班化实验基地”学校,2005年12月承办“长三角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研讨会”都在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大的影响。___日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___日报、___电台等媒体也都报道了学校的小班化教育实验。

总之,城乡学校结对互动给我们带来了实惠,促进了我们这样一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得到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城乡互助结对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实现教育均衡化、推动教育强市的有效手段。我们殷切希望,让更多的城区优质学校来到农村,来帮助我们快速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市共同努力!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第二篇: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___市___镇二小

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小学典型的生存状态:学校和教师缺乏自身明确的发展原动力,以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操作为主;信息闭塞,缺乏交流、学习的机会;缺乏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市委、市政府“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推动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结对学校——___实验小学的帮扶下,我校打破了原始的生存状态,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建立合作基础

城乡学校结对是一种互动,以强扶弱的行为。它需要结对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即需要建立机制,让城市的优质学校在管理模式、教育理念、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诸多方面的输出,让被扶持学校主动吸取与落实。

1、签订协议约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2002年5月24日,我校与___市___实验小学举行隆重的结对仪式,并签署书面协议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即___向“二小”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学理念,为“二小”的教师进行每年一次的培训,两校在教科研上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创设适当的机会,鼓励教师间、学生间找朋友、结对子、搞活动、建友谊。“二小”为“___”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空间。

2、寻找共性作为合作的切入点。我校地处农村,出生人口的下降使班额锐减,自然形成了小班,___则是___市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排头兵。我们就依托这一共性,建立了以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平台的合作模式。

二、积极双边互动

四年来,两校积极利用多层次、多次数高效的双边活动、资源共享,为我校的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适时的解决我们所遇到实际问题。

1、“___”输出。结对后,“___”通过观摩、送教、讲座、共研等形式向“二小”输出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教育理念。如我校先后四次集体组织教师去“___”参观学习,交流教育、教学、管理心得,吸收先进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工作思路。

3、互通共享。学校结对后,“___”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硬件配置、备课形式、课件资源等内容作为共享领域向我们全面开放,为我们的规范办学提供很好的借鉴范本。

三、多点的延伸拓展

积极的双边互动有效地带动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在教学方法、课题研究、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为学校的拓展延伸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我们又依托“___”融入了多个不同层次的交流圈。

一、自2002年“___”与我校结对,现在“___”的结对学校已经发展到5个——“靖江二小”、“裘江小学”、“珑玲小学”、“淡竹小学”、“___二小”,从而形成“15”这样一个以“___”为龙头的共同体,使原来我们和“___”的双边活动发展成多边互动。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其其

三、学校自身快速的发展,吸引了众多与我校类似的农村学校前来参观、交流、学习,逐渐形成了以我校为核心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学习共同体。

这样,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交流圈互相渗透、互相取长补短,更好的使学校不断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特色,甚至带动周边的发展。

四、城乡结对促进二小快速发展

在这样高效的城乡结对互动中,我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办学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2、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形式。一支粉笔、一根教鞭,曾经是我们很多老师的模式。随着小班化教育人本思想的贯彻,“三化”教学策略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都恰如其分的发挥着其显著的效能。调动了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泥土气息、符合校情的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引探式”教学模式。

3、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在结对互动的过程中,我校老师在学习、模仿、改进、创新中不断得到提升。一是理念更新,不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更多的时候活跃在孩子们中间;二是态度激活,教师积极主动承担公开课,把其当作主动成长的机会来对待。这几年全校对外开课58堂,其中承担___市级就有6堂;三是理论厚实,几年来,老师们整理的相关理论认识和设计的课例有38人次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其中___市一等奖三篇、___市一等奖三篇。四是科研发展,两个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___市、___市一等奖。现在课题《农村小学小班化学科学习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不仅被___市科技局立项,同时也被确立为省规划课题。学校有5位老师被推选为___市学科骨干教师;一位老师被评为___市教坛新秀。

4、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几年我们收获累累:新登地区三届现场作文赛就有三人夺得一等奖;镇里组织的“个人基本素质能力测试”中,团体优秀班级数达75;制作的展示卡、交流平台、墙报、英语长廊不仅有主题而且富有创意。《___日报》还曾以“这里的孩子与城里没有区别”报道过我们的孩子。

总之,城乡学校结对互动给我们带来了实惠,促进了我们这样一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得到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城乡互助结对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实现教育均衡化、推动教育强市的有效手段。我们殷切希望,让更多的城区优质学校来到农村,来帮助我们快速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市共同努力!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三篇: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实现全区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全区教育基本实现优质均衡。全区的受教育机会、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等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各类教育的公平度、满意度大幅提高,真正成为城乡一体融合区、素质教育先进区、体制机制创新区、人民群众满意区。

(二)具体指标

1.幼儿教育 全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以上,实现托幼一体化教育。全区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98%,75%的幼儿园达到“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办学条件标准。

2.义务教育 全区所有中心小学达到市现代化小学标准,所有初中达到省示范初中标准。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0%,巩固率、升学率分别达99%、98%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100%。

3.高中教育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相当。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以上。十四中争创“江苏省四星级学校”,高级中学文昌校区争创省三星级学校,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争创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4.继续教育 建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制,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社区教育覆盖面100%,90%的镇街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成为市级示范社区教育中心,创建省级社区教育中心2-4个。新增 1 劳动力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5年。

5.高等教育 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电大分校办学达全市一流水平。

6.学校布局 根据城市化进程和区域人口分布趋势,按规定标准,科学规划城乡中小学布局,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技术装备更加精良、教育功能更加完善。建成小班化实验小学12个,初中4个。

7.信息化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实现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8.办学条件 生均占地达标,校舍建筑完备,专用教室齐全,教学设备先进,30%左右的中小学建成市优美景观学校。中小学校舍安全性全部达到规定抗震指标。

9.教师队伍 小学教师全部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60%以上;初中教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8%的初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分别达到20%以上和8%,中等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培养5名市级名校长,5名市级名教师,60名区以上学科带头人,100名区以上优秀青年教师。

10.教育管理 进一步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坚持依法治教,办学行为规范,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教育满意度持续提升。

11.教育投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完善“三增长一优先”的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12.教育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 努力培养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人才。区域教育特色形成品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市中等偏上水平。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全区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对无证幼儿园整顿规范工作。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积极推进0~6岁幼托一体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幼儿教育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优质幼儿园的创建活动,提升幼教办学水平。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建、扩建、新建一批幼儿园。利用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资源举办幼儿园(班),充分发挥镇街中心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加强教育配套建设,对开发配建幼儿园统一管理。

(二)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化建设,积极推进教育公平。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建立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加快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盘活重组教育资源。按照规划要求,在新建、扩建的开发区和住宅区同步配套建设中小学。将学校布局与校舍安全工程、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推进新城开发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落实教育惠民工程,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做到应免尽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大特殊教育管理和师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

(三)实施优质高中提升工程,满足群众教育需求。

按照区政府提出的公共配套服务与城市建设相同步的要求,按四星级标准在新城核心区新建一所普通高中,力争将十四中学、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创 3 建为省四星、三星级学校,为新城居民提供一流教育服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市局职业教育“双十”提优工程的要求,力争将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创建成全国1000所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结合江北新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先进制造业、涉农专业建设,广泛开展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全面优化教育管理。

适应国情和时代需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委员会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使用办法。扩大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作用,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五)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注重德育创新,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课程标准与教材、课堂教学活动、课改科研课题的研究,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根据不同学龄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立小学、初中综合实践课程实验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制定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的评价方案,探索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筑教育人才高地。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师德素养。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偏远地区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充分利用绩效工资实施后,4 教师岗位社会吸引力增强的有力契机,完善“凡进必考”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任教。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经历。

(七)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格局。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将社会力量办学纳入教育总体发展规划,创造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和谐发展的环境。实施“社会办学工程”,整合社会力量办学资源,鼓励引进名牌学校到我区办学,鼓励公办学校特别是名校,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等形式,发展优质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形成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教育发展运行机制。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引导、管理和监督,确保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八)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带动教育现代化。

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数字浦口”建设总体框架,构建先进、高效、使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3年内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手段的学习能力,加快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九)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中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构建我区教育科研和教研工作的新体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创新教研工作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学校教研工作的特色。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重大教育决策中的咨询、参谋作用。研究制定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构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 5 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多元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开源节流,健全教育投入稳步增长机制。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依法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学生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依法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GDP的4%。

充分调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之处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

健全政府助学体系。完善对农村各阶段各类型贫困学生的助学制度,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二)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镇街发展教育的职责,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系。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和多样的办学体制。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扩大教育对外交流。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良性互动。

(三)依法治教,切实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的行为,维护好学生、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学校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 6 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权利,对学生的评价公平公正。建立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坚持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督导检查的同时,加强对幼儿教育、高中教育和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督导评估。主动接受人大、司法、监察、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问责制。

(四)加强领导,努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充分认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基层教育工作的领导,做加快教育发展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引导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引领基层学校根据全区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要求,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城乡教育一体发展。

南京市浦口区教育局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六日

第四篇:一体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体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刘红梅

2013年第8期 ——社会建设

通山县地处鄂东南边陲,是一个集老区、边区、山区、库区于一体,比照享受国贫县待遇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几年,通山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针,把教育发展战略作为“第一战略”,把教育投入作为“第一投入”,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关键”,形成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推进组织管理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社会影响大、经费投入多、持续时间长,必须强化领导,统筹安排。为此,我县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住建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城乡教育一体化领导小组。坚持以教育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如财政部门将相关经费列入预算,城建和规划等部门对项目建设提供支持,宣传、文化部门提供指导和宣传,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确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这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调合作”的管理机制形成强大合力,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推进规划投入一体化。在对全县城乡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把城乡教育纳入教育的整体规划,加大城乡教育的统筹力度。一是合理规划校点布局。针对我县山区、库区校点布局分散的实际,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制定《通山县2012至2020年校点布局调整规划》,确定“永久保留”、“过渡性保留”、“撤销”、“新建”学校名单,对全县“十二五”期间中小学布局进行科学规划,逐步实现集中优质资源办优质学校,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努力实现投入均衡。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机制,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求,足额征收教育附加,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教育项目的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实现了县域内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2010至2012年,县财政对义务教育阶段分别投入1.868亿元、2.051亿元、2.774亿元,分别增长12%、10%、35%。全县投入资金近亿元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改造小学校危房4619间,新增校舍46余万平方米;多渠道筹措资金近3000万元,完成了覆盖全县所有初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工程,745个班的班班通工程,装备了100余所学校的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享受到了国家优惠政策,全部用上了新的标准课桌椅。同时,化解2500余万元的“普九”债务,积极争取并利用中央和省农村义务教育校安工程项目、薄弱学校建设等项目,基本消除农村中小学校的砖瓦房,全部消灭D级危房,全面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

三、推进师资配置一体化。采取“三优先”政策,统筹推动城乡教师逐步走向优质均衡。一是优先补充农村教师。近几年来,我县招录了300余名农村中小学编内代课教师为聘用制教师,招聘148名大中专毕业生到各乡镇学校任教;明确规定凡由代课教师招录为公办教师必须到乡镇学校任教,每年的资教生、特岗生全部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二是优先培训农村教师。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全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和市教育局组织的相关培训。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根据我县教师的需要,积极开展县级教师培训。每年有近千农村教师完成省、市、县三级培训。同时,引导、发动各校按市、县教育局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活动,基本上做到了“五有”,即有组织领导,有工作计划,有具体内容,有检查记载,有工作总结。三是优先扶持农村教师。在对职称评定、评先评模指标方面给农村学校增加指标比例,对长期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且业绩突出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在绩效工资方面,向农村教师适当倾斜。同时,加大城乡校际帮扶力度。通过开讲座、教师培训、下乡上优质课等方式,加大城区示范学校、先进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对口帮扶力度。

四、推进教育质量一体化。一是实行课堂教学改革。针对目前课堂教学“满堂灌”,效率不高,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借鉴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教学经验,树立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课改观念以及学生主体意识。二是实行联校走教。联校走教是通山县确保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保证农村校点全面开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极为重要。目前全县中小学联校共49个,覆盖初小及教学点83个,走教教师162人,受益学生8万余人次。“联校走教”办学模式呈现出覆盖校点更广,覆盖学科更全,走教教师素质更优,走教方式更规范,走教效果更突出的良好局面。三是发展学校特色。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鼓励学校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提升教育质量。鼓励学校在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创精品;探索教育管理新模式和课堂改革新思路;根据自身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展现自身特色;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落实大课间等活动,创新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探索小学低年级实现学生家庭作业零负担。从统计情况看,全县95%的学校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部分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学生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全县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五、推进评估标准一体化。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保证所有学校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改革教师、学生评价模式,转变单一的用分数评价教师学生的观念,逐步建立合理的、全面的教师学生评价模式。县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考核地方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建立并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督导机制,制定出台《通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多次对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办学条件、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在《通山周刊》和通山政务网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六、推进关爱体系一体化。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关爱工程”,通过关爱工程丰富均衡发展内涵。一是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就读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二是各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制度,推进政府主导、学校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三是建立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制度;四是加大对特殊学校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残疾儿童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切实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五是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认真落实“免补”政策,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通过建立贫困生资助基金会、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资助贫困生等方式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系通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第五篇: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船山区燕山小学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11工作总结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实施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随着城乡一体新一轮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深入进行,我们已把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并不断巩固普九成果,充实教育内涵,科学合理布局,使学校义务教育整体质量大幅度提升。一直以来,我们第七小组(燕山小学、大南街小学、凤台小学、唐家小学)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努力探索城乡教育良性互动模式,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体系,并在学校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互助互学等各方面作了大量富有实效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城乡四所学校整体发展水平,极大地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为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组织领导,首先成立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机构,由燕山小学校长何旭任组长,何英俊、王知民、蔡光礼同志任副组长,四所学校的行政干部为组员,领导小组各成员责任明确,各尽其职,在年初拟定了城乡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并确立了严格的保障措施,制定了相关考核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与年终评比挂钩,充分调动学校教职员工投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使该项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整体规划,资源共享

近年来,虽然我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体制实现了新突破,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办学活力得到增强,但在农村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少数乡镇干部重教尊师的意识淡薄,对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教育投入不足,发展水平较低,教师队伍质量不高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差距,这就直接导致农村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又直接导致教育服务的不公平,相比之下,唐家小学、凤台小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就是城乡教育发展的现实差距,农村学生就不可能公平地享受到应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化,首要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优化配置的教育资源上,对此,作为组长学校的燕山小学审时度势,用发展的眼光整体规划,制定出了有效的实施方案和远景规划,把提升城乡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以缩小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教育差距,实现我校与成员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同时实现师资队伍专业化,办学特色多样化,教育质量优良化。我校投入了大量资金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体系,完善了校园远程教育网络系统,添置了3个远程教育阅览室,并根据实际积极配备了教学软件、教学光盘,以更好地接待大南街小学、凤台小学、唐家小学的参观学习,同时,也为四所学校教师提供各种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互动交流,均衡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把此项工作做大,做强,做落实。我们以多种形式,开展了有利促进四校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发展的各项活动。

1、管理经验互动交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管理者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为了提高四所学校管理水平,燕山小学定期组织四所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经验交流,开展“校长论坛”,对四所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在管理上作深入地交流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促进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2、教育教学互动交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上半年,由我校组织了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交流会,在会上,区教育局分管领导,四校行政人员和部分师生代表畅所欲言,共谋城乡教育发展之路;5月22日,在我校开展了四校互动的教育教学研究会,在会上,燕山小学何旭校长作了题为《多渠道并举,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交流;4月和11月,我校还承办了农村学校明日之星讲课大赛,为农村学校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我们还重点抓好了城区学校送教下乡、送课下课等活动,我校先后组织了陶晓燕、王雪力、段长春等多名优秀教师分别把语文、数学、音乐等优质课送到凤台小学、唐家小学,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德育教育为重点,推进课堂教学整体改革,通过教育教学的互动交流,不断提高了四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加强了教师教育思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师资互动交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要均衡发展,首先要实现师资的优化配置,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差异影响这教育的均衡发展,开展城乡结对以来,我们建立了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以弥补城乡师资队伍不均衡的缺陷。我们组织开展了“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送教下乡服务工作,我们抽调了优秀青年教师万丁荣、杨建梅、蒋华等到唐家、凤台农村学校支教;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农村学校示教,保证了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实现先进理念共享、优秀资源共享、有效成果共享,确保所有学校的管理水平大体均衡,让农村学生更多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4、学生“手拉手”体验交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了让城乡学生相互了解对方的成长环境,开阔学生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在活动中健康成长,由我校带头在四校学生中开展“一帮一”、学生“结对子”联谊活动,并结合“五创联动”开展主题队会活动,邀请了唐家小学、凤台小学部分学生一起参加,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通过对比体会今天生活的幸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四、趁势而上,再立新功

通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活动的开展,我校清楚地认识到全面提高城乡教育整体水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使城市教育、农村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城乡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共同发展势在必行。虽然我们在前一阶段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农村学校师资的短缺,学校经费的有限,以及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校点布局不够合理,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不齐,社会力量办学不规范等等,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我们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1、进一步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大力推进铸名师,树名校工作,促进四校间实行教育资源共享的深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按照区教育局城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化总体方案,重点改善凤台小学、唐家小学校园环境、创设等方面的问题。

3、找准载体,共同研讨,进一步扩充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农村等级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确保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均衡发展,进一步巩固高质量高标准“普九”成果。

4、以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有利契机,建立并完善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综合课程、科学评价体系、校本教研、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等高效机制,引进城市学校先进前卫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优化学校发展内涵,努力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我校和大南街小学建立教研基地校的辐射作用,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我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细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未来要走的路依然还很漫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仍需要我们的艰辛付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既充满希望,又充满挑战,我们将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工作,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在新一轮教改浪潮中趁势而上,再建新功!

船山区燕山小学校

2012年1月

下载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好的教育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反之,则必然致使民族断根。自建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

    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期待与展望 姓名:郑静学号:200921340120 指导老师:刘士民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教育整合及改革,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呈现一番新景象,但是与此同时,教育......

    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期待与展望 姓名,郑静 学号,200921340120 指导老师,刘士民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教育整合及改革,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呈现......

    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望谟县乐旺镇中心小学 李路云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并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有......

    城乡一体化发展

    浅析城乡发展一体化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战略措施,深刻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因、......

    构建城乡教科研一体化,促进庐阳教育均衡发展★

    构建城乡教科研一体化,促进庐阳教育均衡发展 庐阳区教体局 课题组 [内容摘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庐阳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城乡......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全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全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4日 08:15来源: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作者: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形成......

    万荣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万荣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万荣县委,县政府把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作为”强县富民,改善 民生,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