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诸城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创新实践
诸城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创新实践
来源:《求是》作者:本刊经济部调研组
2007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山东省诸城市创造性地推行农村社区化改革,构筑起以“中心城区—镇街(道)—农村社区”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奠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牢固根基。如今的诸城市,满眼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碧波荡漾的河水、纵横交错的路网,到处呈现出现代都市的风光,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诸城市的创新实践,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积极评价和肯定。
一、实践与成效
诸城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以农村社区化发展为突破口,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诸城市实践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创新。市委市政府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找准“三农”问题的症结和根源,率先着力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攻坚。一是着力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和发展。从2007年开始,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利于发展的原则,把全市1249个村庄规划建设为208个农村社区,所有社区全部按现代化城镇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二是调整镇街(道)区划,优化城市结构。把24个镇(乡)、街(道)、区(开发区)调整合并为13个镇街,将由市里审批的96项权限和基层站所干部管理权,全部下放到镇街;改革财政体制,将镇街企业的税收全部留归镇街,纳税额1000万元以下的市属企业税收划归所在镇街。市、镇街、社区三级管理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构筑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经济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展。诸城市实践最显著的成就是城乡和谐发展。推 1
动城市的要素和资源流转到农村,使农民不离乡土就地实现城镇化。一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格局。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社区经济,形成了城乡经济互相支撑、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2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6亿元,其中镇街经济总量占全市的5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是1.86 :1,远远低于全国3.33:1的比例。二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创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体制。诸城市着力推进城市功能向农村延伸和农村社区功能城市化,倾心打造高效便捷的“2公里服务圈”,依托设在社区中心的服务平台,使政府公共服务普惠于广大农民群众,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城乡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诸城市实践最突出的亮点是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把主城区改造、农村社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城市和社区建设生态化,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先后关停42家污染企业,淘汰小锅炉800多台、落后设备420多台(套);碳排放、二氧化硫削减指标均处全国领先水平。以打造水生态和绿色生态为切入点,先后对全市12条河流进行综合整治,主要流域水质平均达到三类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8%。诸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茂密的林网和花草掩映的楼房;走进农村社区,一栋栋楼房坐落在绿树丛中,呈现出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的现代城市景象,形成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与自然相亲相融的人居环境。
二、经验与做法
诸城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工程,通过创新机制、完善功能、培育文化等举措,走出一条城乡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扭住发展主题不放松。市委市政府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主题不放松,始终坚持用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一是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夯实以工促农基础。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形成经济发展靠支柱产业拉动、支柱
产业由骨干企业带动、骨干企业靠品牌产品支撑的工业经济格局。2009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63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123家。二是发展壮大城市经济,提高以城带乡水平。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100多家规模以上城区企业将生产链条延伸到农村,带动镇、社区发展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使15万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产业工人。三是创新发展镇域经济,做活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节点。2007年初,诸城市就提出并实施了扩权强镇战略,把城市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互动发展。目前,镇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市工业总量的90%以上。四是培育壮大社区经济,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大力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全市发展起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200多家,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220多家。大力发展农村社区产业园,共兴办特色产业园区300多个;完善社区服务业网络,在全市社区中心兴建服务网点700多处。
狠抓机制创新不停步。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制度建设是根本。诸城市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城乡和谐发展培育源头活水。一是着力构建农村城镇化的体制机制。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政府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把医疗卫生、教育就业、治安管理、计划生育、法律咨询等服务延伸到农村,使农民群众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及时便捷的公共服务。二是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以现代化大中城市的标准建设中心城区,以现代化小城市的标准建设镇街,以现代化城镇的标准建设农村社区,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累计投资40多亿元,基本实现了城乡道路、供电、供气、供水、供热、治污、数字网络等基础设施一体化,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三是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老人供养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消除了“农村人”与“城里人”的身份界限,实现了城乡劳动者在身份地位上的平等。四是优化农民居住条件。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群众自愿”的原则,在社区建设风格各异、结构合理、设施完备的城市化住宅新区,鼓励支持农民进楼居
住。同时,出台政策,推动城乡住房同证同权、农村资产资本化,有效保障了社区居民的财产权利。
构建精神家园不懈怠。推进农村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方方面面,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观念和思维。诸城市把文化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命脉和灵魂,着力突破,强力推进。一是加快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融合。近3年来,已投资10多亿元用于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区中心的文体活动广场、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社区学院等文化载体,既教授各种知识和技能,又传播新思想、新理念,提升了农村社区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二是大力培育新思想、新文化、新风尚,造就新型农民。在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坚持用现代化的新思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造农村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和落后的封建宗法观念,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及健康向上、文明进取的社会风气。三是抓好文化队伍建设,大力传承现代新文明。现有21家文化社团和1500多支民间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城乡社区。为营造出精品、出人才的良好氛围,市财政拿出600万元,设立了大舜文化奖。四是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城乡现代文明水准。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带镇街、镇街带社区、社区带农户的精神文明“三带联创”工程,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大力弘扬以上古明君虞舜、宋代大文豪苏轼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烈士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著名诗人臧克家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等,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思想文化素质。
三、思考与启示
诸城市委市政府始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共同繁荣,为广大农村实现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统筹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牢固树立统筹发
展的理念,用发展的手段破解“三农”难题,经济的大发展是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活力源泉。诸城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培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根基,统筹发展城市经济、镇域经济、社区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为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制度创新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动力。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上着手,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体系,才能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的藩篱,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诸城市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框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共同繁荣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机制支撑。
先进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灵魂。培育先进的、现代的、文明的思想文化,大力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才能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支撑。诸城市创建了以市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镇街综合文化站为骨干、社区文化服务阵地为支撑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了城乡和谐发展的文化品位。
改善民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发展城乡一体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社会事业,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棵参天大树才会枝繁叶茂。诸城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推进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党建工程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力保障。诸城市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重新构建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不断创新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方式、组织方式,有效破解了农村基层班子软弱涣散、公共服务难到位等问题,拓宽了农村党
员干部发挥作用的空间,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引领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城乡居民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先锋。
(执笔:孙梽文 刘玉辉)
第二篇:全域城镇化: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创新实践
全域城镇化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创新实践
——对山东青州的调查与思考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又好又快地推进城镇化既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近年来,山东省青州市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全域城镇化的新路子。2008年与2005年相比,青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40亿元增长到2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18元,增长40.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23元,增长51.7%;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青州市的实践证明,全域城镇化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县域发展理念创新:全域城镇化战略的提出
近年来,青州市准确把握自身的发展优势,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青州市区位优势突出。青州市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周围大中城市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近年来,按照国家总体发展布局,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目标,山东省先后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这为青州市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青州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厚。青州为古九州之一,曾作为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1400多年,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保护和发掘古城灿烂的历史文化元素,并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能够为青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文化支撑。
基于对自身发展优势的准确把握,青州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提出并实施了县域区划范围内的全域城镇化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是:跳出县域看县域,自觉置身于国家和全省发展战略格局之中,依据所处地区主体功能区定位,把整个县域当作一个城市来打造;按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需要划分若干功能区,通过功能区建设,推进城乡有机融合,实现产业集群崛起和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持续提升城镇化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按照这一发展战略,青州市将历史、园林、文化、旅游、休闲等多种元素全方位融入县域发展,大力推进“三名一强”(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和经济强市)生态文明新青州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全域城镇化的整个过程,努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旅游休闲功能区”和服务基地。在中心城市建设方面,按照保留“古”字、突出“青”字、搞活“水”字的要求,形成“白墙灰瓦、绿树青石”的城市风格;在产业功能区建设方面,重点发展现代高科技、花卉、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通过产业集群崛起带动各功能区的城镇化;在周边农村建设方面,按照农业发展园区化、农村管理社区化、农民生活城镇化的思路,通过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实现农村居民生活达到城镇水平。
以城市建设带动城乡全面发展:全域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青州市在推进全域城镇化过程中,着力构建“一城五区”城市发展基本框架,以中心城区建设为龙头,以东部东方花都生态城、西部经济发展区、南部文化产业园区、北部高端产业发展区、西南部生态旅游片区为支撑,以产业特色突出的小城镇为基础,以功能齐全的农村社区为依托,以便捷通达的道路体系为连接,建立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科学构建全域城镇化空间布局。在产业布局上,坚持突出优势、错位发展,做大做强机械加工、冶炼建材等主导产业和旅游休闲、现代物流、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避免与周边县市区产业布局趋同,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
青州市围绕全域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探索了“整体化布局、片区化介入、组团化发展、项目化推进、市场化运作”的全域城镇化推进模式。整体化布局,即围绕建设“三名一强”生态文明新青州总体目标,把整个县域作为一个城市来打造。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整体部署,并以城市建设为引擎,把各种资源整合转化为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势和能量,以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片区化介入,即立足辖区内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分,根据区域发展特色和产业支撑,形成旅游、农业、物流和工业等若干片区,使特色资源集群发展,以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组团式发展,即在界定发展片区后,在每个片区内成立管委会,形成一个个组团,各组团就近集聚要素、整合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产生集聚和辐射作用,以带动相关产业和领域共同发展。项目化推进,即把发展战略细化为项目加以落实,策划一批对长远发展具有较强支撑带动作用的公益、文化、旅游和物流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推进,带动片区产业发展。市场化运作,即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探索行政主导的市场化运作和多元化投资机制,成立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对具有商业价值的土地、文化、旅游等要素资源实施资本化运作,打破城市建设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局面。
创新体制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全域城镇化的动力与保障
为顺利推进全域城镇化,青州市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方针,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和凝聚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一方面,在全域城镇化发展战略决策和执行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都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另一方面,在进行广泛社会动员的过程中,创新体制机制,将党委、政府推进全域城镇化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首先,探索建立“书记市长抓总,常委包片,副市长管线,人大政协领导靠点,市镇村上下联动”的领导体制,形成了全市各个层级联动态势。其次,打破条块分割,成立若干工程指挥部和项目团队,指挥部建立党支部,采取指挥部、党支部、项目部“三位一体”运作模式,每个项目独立运作、封闭运行。第三,成立“人民办事中心”,进驻职能部门70多个,纳入各类行政审批及涉及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服务事项506项,基本实现“进一个门,办一切事”。第四,成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和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全市153个市直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杜绝私设“小金库”问题。第五,在督查机制上,成立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对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要事项实施全程跟踪督查,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启示与思考
全域城镇化是在县域层面推进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发展相对落后,推进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任务艰巨而繁重。青州市的实践为推进农村城镇化、现代化找到了一条新路子。按照这一思路,区域发展应以中心城市为支撑。对于县域来讲就是以县城为支撑,对于全国和省区市来讲就是以具有战略意义的特大型和大型城市为支撑,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农村现代化并不意味着所有农村都要变成城镇,但要围绕中心城市进行整体规划、整体布局、整体安排。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农村现代化也不意味着将农民都转移集聚到城市,但其生产生活最终要达到城市居民水平,这符合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规律。
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农村现代化必须以战略思维来谋划地区发展布局。实践证明,能不能以战略思维来审视地区发展并作出正确决策,直接关系地区城镇化、现代化水平。“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四类主体功能区概念,把全国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各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按照这一战略部署,自觉置身于国家发展大格局,着眼于与上一层次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相对接,科学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战略,既突出优势、重点突破,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此基础上对本区域进行产业功能区划分,并通过功能区产业集聚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实现城镇化、现代化。同时,还必须结合这一发展战略,创新工作推进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当地群众认识水平、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工作机制,确保区域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这也是青州市的实践所取得的重要经验之一。
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农村现代化亟需造就一支干事创业、群众公认的基层干部队伍。“郡县治,天下安”。无论是制定发展战略还是动员社会力量推进发展,都需要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干事创业、群众公认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好这样一支基层干部队伍,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青州市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
第三篇: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加强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等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经营小城镇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落实省委“两个加快”、市委“两个强力推进”有效
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抓紧抓实抓好。
一、对巴中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国家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08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四)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加快增长,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乡集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小城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4亿元,其中二产业6.47亿元,三产业10.63亿元。如,乐坝建镇十五年来,坚持以工业、商贸为主导,去年底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占gdp的8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为4:43:53,提供税收超过万元。涪阳镇兴办12家超市,新建1万平方米综合商品交易楼,吸引了一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个体户达到250户,带动了以涪阳、陈河为中心的通江银耳、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红军文化。长赤、毛浴、沙溪、光雾山(桃园)、得胜等镇具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白衣古镇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著称。恩阳古镇以红军文化、特色民居远近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水宁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江、曾口、涪阳、铁佛等21个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规划明显滞后。城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率仅为27%,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小区规划。已有的小城镇规划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体布局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镇规模偏小,9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乡集镇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城镇品味,基本上是一条水泥路、一排卷帘门,“千镇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由于自身财力薄弱,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投入明显不足。一方面,乡镇政府性债务沉重。据对恩阳、清江、曾口、白衣、元山、驷马、诺水河、广纳、涪阳、乐坝、大河、光雾山12个小城镇的调查,除涪阳已消化全部债务外,其余11个镇政府性债务达到1.25亿元,最少
第四篇:农村城镇化建设应当分类推进
农村城镇化建设应当分类推进
——以平江为例 方稳根 艾杰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宏观概念,在具体的实践中必然会因时因地而异。平江在实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也应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基本法则,否则,就会像“大跃进”一样“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炼出的却是“废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整体布局上要层次丰富。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到平江的情况,笔者认为,应该细化为四个层次:城市化、城镇化、集镇化、村落化。第一个层次就是以县城和伍市为主体,把平江县城打造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卫星城市,把伍市镇建设成为邻近“长株潭”的北部工业新城,全面推进平江城市化进程。第二个层次,以长寿、南江、安定为主体,加快推进城镇化,把这三个镇打造成典型的江南明星小城镇。第三个层次,五大乡镇以外的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人口超过1500人以上的大村为主体,推进集镇化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集镇。第四个层次,以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为主体,加强规范化和特色化建设,打造一批具有民俗特色的村落或大屋场。这四个层次的规划符合平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能充分体现农村城镇化建设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特点,实施起来也相对较为顺利。
第二,产业结合上要因地制宜。当前我们的城镇化有个误区,认为城镇化就是做一些房子,然后卖给农民,把农民拉进城,就完成了城镇化的全过程。其实;城镇化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创造就业岗位,用就业来吸引农民进城,保障“农民”成为“市民”后的生活质量。因此说,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将农村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至于与哪些产业相结合,笔者认为,也应该因地制宜。一般应遵循这样几个规律:一是依托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现在的企业基本上
都进入了工业园,而工业园提供了大量的劳力需求和第三产业需求,靠近伍市工业区的伍市镇,靠近寺前工业区和天岳工业区的三阳乡,这个两乡镇可以考虑将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让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支持,让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内在动力。二是依托商贸服务业,推进城镇化进程。比如长寿镇,号称“小南京”,商贸比较发达,一些在县城买不到的东西在长寿可以买到,曾经是修水、平江、浏阳三县市的商贸集散地。就是依靠这些商贸流通,吸引大批农民洗脚上田做生意,一些人在长寿已经买了房子,安了家,成为了真正的“市民”。长寿镇的城镇化很有特色和基础,现在只需要政府稍加引导和规范,给足政策。温州当年发展小商品市场时,专门划出了一块地建小商品贸易城,给足了政策,才使小商品不但在当地繁荣,而且红遍了大江南北。同样,商贸不管大小,特别是小城镇,更要接纳小商贩,让挑担子的,摆摊子的,推车子的,在小城镇能够找到一席之地。一个城镇能够容纳下这些小商贩,相信同样有生意人施展拳脚的天地,迎来的必定是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景象,这才是小城镇发展的最高境界。三是依托生态农业和旅游业,推进村落化建设。当前,“生态”开始由一个环境意义上的名词转变为经济学上的名词。江西省考古专家陈文华在江西省婺源县上晓起村种植黄菊花,每斤售价高达5000元;山东济南济阳县回河镇一家养猪场出产的生态猪肉卖到了70元一斤。中国美丽乡村安吉将矿泉水卖到了8元钱一瓶。平江县是山区大县、农业大县、生态大县,与长沙、岳阳、武汉等大中城市相邻,是国家第七批生态示范县,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投资处共建的第19个绿色产业经济示范区,其生态特性十分突出。因此,我们要打好“生态”这张王牌,将村落化和集镇化与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相结合,着力推进“千百十”工程,即在沿平伍公路、G106国道、S308省道、S207省道旁栽种果树或名贵树,打造千里绿色长廊;按照地理和气候条件,培植100个品名不同的生态采摘园;着力营销漂流、攀崖、爬山、种植、滑翔、避暑、重走红军路等10项旅游活动,将邻近城市的大批客源拉到平江,推动平江的村落化和集镇化建设。
第三,城镇规划上要各具特色。易中天在《读城记》中写到,城市是有个性的,也是有性别的。提到巴黎,就想起浪漫,想起艾菲尔铁塔,想起凯旋门。提起江苏,就想起小桥流水人家,想起那杨柳依依的园林。有位诗人说: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抄袭。农村城镇化要避免千篇一律,始终保持自身的文化和特色。一是应当尽量避免在交道主干道两旁集中建房子。当前,城镇化被人们简单地认为,就是在交通主干道两旁建房子,主干道延伸到哪里,房子就做到哪里。一遇到重大节假日,便出现交通拥堵的问题,一堵就是好几个小时,人们怨声载道。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已经在主干道旁建成一定规模集镇的,则需要另辟一条交通主干道绕城而过,并不得在新辟的道路两旁新建房屋。另一类是对于城镇化正在规划当中的集镇,如果需要在主干道旁建房子,应当在主干道一侧而不是两侧规划一块地,集中建设小城镇或大村落。二是尽量避免建盒子式房屋。一个地方的建筑应该有一个地方建筑的特色,如果都在建设商住两用的盒子房屋,既没有文化气息和特色,也不符合小城镇发展的基本规律。比如,长寿镇原来的老街铺就很有特色,后来在现代城镇化进程中被拆除了。盘石洲的新村建设也很有特色,适应了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小城镇建设要有特色,村落化建设更要有特色和乡土气息。不能把农村的房子建成城市的房子,那样太单调乏味,也没有品味。平江是个文化大县,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屋场文化、宗族文化、宗教文化相当活跃,可以考虑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村落化或屋场化建设中,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实用价值的村落或屋场
第五篇: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需要,也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民奔小康的一项战略措施。那么,该如何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我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意见。
一、我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规模小,缺乏支撑产业。我省现有建制镇从人口来看,大多数在10万人以下;从建成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而集贸性城镇占一多半以上,主要以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为职能,二、三产业欠发达,致使城镇缺乏支撑产业,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制约城镇化发展。
(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我省大部分乡镇财力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部分乡镇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三)规划滞后,建设管理经验不足。在我省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城镇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
(四)城镇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和“劳动力剩余”的矛盾。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乡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技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二、加快我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规划是城镇化的指导蓝图,规划决定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抓好城镇区域规划,要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处理好与周边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我们要把各个城镇的特色充分挖掘出来,一镇(乡)一品的经济结构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尽可能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集镇的风貌定位,根据文化含量,保持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确立城镇的建设风格。各干线公路沿线集镇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加快开发建设,尽快成为各自的区域中心,达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文明卫生、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要求。
(二)完善政策,着力营造城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我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大胆探索与城镇化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重点是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统一城乡居
民身份,让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发展机会,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工作和创业不受身份限制。二是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让农民进城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不受限制和歧视,与城镇居民共享社会福利事业带来的实惠。三是改革现行行政服务模式。注重加强对农民进城投资兴业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农民进城投资兴业提供方便、快捷、和高效的行政许可服务。四是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以经营的理念建设城镇,强力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充分吸纳民间资金参与集镇建设,不断拉大集镇框架,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务工经商,通过从事非农产业减少农民从而致富农民。要采取市场筹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投资者真正得到实惠,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三)坚持“五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既要以城镇化强力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又要以特色产业支撑和促进城镇化建设,坚决防止城镇“空心化”。一是把城镇化同工业化结合起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首先要加速工业的发展,要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工业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又建设特色鲜明的城镇。二是把城镇化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要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促进城镇建设和发展。三是把城镇化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在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的同时,积极利用多年来劳务输出成果,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丰富家乡经济产业,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四是把城镇化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乡镇企业在城镇经济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对城镇建设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现有乡镇企业的改革步伐,掀起二次创业高潮,激发乡镇企业活力。五是把城镇化同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在未来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是主体。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积极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兴办城镇各类市场,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要提升餐饮、住宿和批零商业等传统服务业,要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保险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让城乡居民同享现代文明成果,在提高城镇经济水平的同时,逐步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四)严格管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依法严格管理城镇,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环保。城镇的任何建设,都会对城镇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而且使生态环境随着城镇建设越来越好,同时,要实施城镇“四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整治城市“六害”(污水、垃圾、废气、噪声、粉尘、医疗垃圾),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创业环境。其次要切实保护耕地。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
注意对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要通过挖掘土地潜力,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