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学论文 城乡协调发展
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政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班级:广告0801班学生姓名:徐梦磊
学号:0811100086
序号:
2内容摘要: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这些都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城乡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目前,中国经济正飞速发展,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城乡矛盾将更加突出和尖锐,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权、教育权和发展权,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结构调整
一、中国城乡差距的现状
虽然改革以来中国城乡关系逐步改善,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十分突出。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衡量城乡协调发展程度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变化过程。2003年以来,尽管高度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也确实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却仍呈持续扩大态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03年为3.23:1,2004年降为3.21:1,2005年反而提升为3.22:1,2006年进一步提高为3.28:1,2007年更是达到3.33:1。显而易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远远超过了国际上一般为1.5倍的现实和国际上公认的3倍警戒线。
(二)城乡社会发展悬殊
一是在教育方面。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无疑是中国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平等。另外,农村教育力量过于薄弱。目前农村地区的学校无论规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都相当匮乏和落后,与城市的教育水平相比差距不小。
二是在医疗方面。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基本上处于自费医疗的状态。由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导致近年来部分地区儿童计划免疫任务不能完成等问题。农村中某些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反弹甚至死灰复燃。一些农村地区职业病和环境污染所致疾病明显上升,对农民健康造成新的威胁。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体系,农民的医疗费用大幅度上升,明显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目前,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
三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从业人员计算,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比例为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1。在养老保障方面,虽然已有近6000万农民投保,但效果很差。在扶贫救助方面,据民政部统计,2002年,农村仅有404万人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占应保人数的25%,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了2054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在国家财政的支出中,只有少数用于农村社会救济;在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国家基本没有承担责任。农村目前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小范围进行改革试点以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
(三)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明显不公平,土地问题仍很突出
个人认为,土地问题是近些年来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土地历来都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但是,在如今工业化城镇化大规模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们在以大规模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的推进,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发展成本的。但目前土地征用对农民的补偿过低,农民存在严重的利益损失。不仅如此,在土地征用问题上除了补偿过低外又出现了征地范围过宽,存在滥用土地征用权的问题。现在的征地项目早已远远超出“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目的”的土地征用与商业目的土地征用混杂在一起,存在对土地征用权的滥用。目前很多地方通过低价从农民手里征得土地,再“以地生财”进行城镇开发建设。“土地是第二财政”等说法开始大行其道。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所谓“三无农民”。
(四)城乡劳动者就业权利不平等
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身份地位、就业、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等权利是不平等的。一是针对外出农民工的就业限制带有歧视性。一些城市仍沿用计划体制下劳动用工管理的办法,对企业使用农民工实行总量指标控制。二是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地政府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各种公共服务规划并没有考虑这部分的存在和需要,对这些人的管理费用也没有包括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普遍的做法是依靠向外来人员收取各种费用。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农民工工资水平低,明显低于城镇原有职工的工资水平,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劳
动安全卫生保障条件差,没有基本的住房、医疗、失业、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障,农民工严重透支生命,悲惨式增长现象普遍。
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的城乡差距问题,个人认为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政府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
政府应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大幅度增加农民直接可以收益的资金投入比重;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可以效仿西方国家,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
(二)加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切实改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要强化中央、省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二是加强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支持力度。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职能,应该通过建立专项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落后地区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三是要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坚持分阶段、逐步完善的原则,坚持地区差异原则,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条件已基本成熟的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推广到全国;先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逐步建立养老保险;必须从最需要保障的困难群体入手,逐步扩大保障范围。
(三)改革土地征占制度,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土地征用既要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用地,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现行法律无法有效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1、严格界定动用国家征地权力的公共利益类型。政府只有为“公共目的”才动用强制性的征地权。政府不能利用国家的强制力专门为一般营利企业去取得土地。工商业等营利性用地只能通过购买获得。
2、对农民实行公平补偿。土地征用补偿的内容,包括地价补偿、地上物(土地改良物)补偿及其他补偿。中国并不是按土地的实际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而是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以征地前耕地若干年的产值为标准,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
3、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并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在保障资金筹集方面,应坚持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的原则。在征用土地时,必须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部分,建立起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失地农民建立起与城市地区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4、要修改有关法律,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农民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政府在提出用地申请时,先要进行公告,让土地权利人对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提出质疑;在批准用地后,要再次公告,并就赔偿等问题与土地权利人进行协商,若有争议可以申诉和申请仲裁,裁决不成,可以向法院申诉或上诉。
(四)公正对待农民工,让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国家要尽快建立针对农民工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保护好农民工的相关权益。
1、国家要尽快建立针对农民工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化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实行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取消专门面向外出就业民工的就业证卡,简化农民外出就业手续。新的居民身份证管理条例已经颁布,要适时取消对外来人口实行的暂住证制度,实行暂住申报制度。清理整顿对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乱收费。
2、加大对农民工保障的投入,完善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建立并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在公共卫生领域给民工市民待遇。要将无法享受到医疗保险的民工吸纳到城市医疗救助的范围内。要做好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工作。参考文献
[1] 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2] 韩俊.中国: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5,(3).[3] 吴晓华.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J].经济界,2005,(4).[4] 焦伟侠,陈俚君.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4,(1).
第二篇:城乡社会学
电影《人生》的城乡社会学社会学解析
一曲高亢悠远的陕北民歌拉开了主人公人生的坎坷经历;一把深深掘进地里的锄头却挖不倒隔住他通往城市生活的那堵无形的高墙;一双一辈子守在黄土坡上,朴实保守的父母;一个质朴单纯,只识土地却深深爱他到无怨无私的农村姑娘。
在当地的生活圈子里,他可以算的上是饱腹学识受邻里尊敬,那么又是什么使得这个有志,肯干的小伙子两次被迫放下笔杆又扎进黄土地里,而不能到城市中去大展宏图?是那些以权谋私的官员?是他保守怕事的父母?是那个过于体制化的时代?还是一直“与时俱进”的城乡差距?
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更加是城市乡村社会方方面面差异的具体体现。而那种来自社会治理层面的城乡差距是造成他以及和他一样的乡土人生命运不断转换的直接且显而易见的原因。
一. 城乡社会治理差距的现实表现
城市作为人口密集经济活动活跃的社会区域共同体,客观环境使得这里的政府与居民形成更加平等的服务关系。政府政令就算是走形式也是做较完整的网上公示,相对比较透明,社会大事小情总是有个说法结果,这使居民的主人翁感觉也相对强烈,随着现代社会法制的不断健全,城市政府对社会的治理也更加规范化程式化合理化。
而在农村,一乡一村的治理还比较主观化,也就是更受领导人的个人影响,上级政策下达后,具体的研究实施也是在一个相对小的乡或村领导集体内产生,村民对上级命令大多简单服从,很少加以探究。
一般来讲,农村居民遇到不公的事大多选择忍气吞声。就像电影中高加林父母所表现的,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儿子遇到不公正的待遇,被村领导以权谋私毁掉大好前途的时候,不是义愤填膺,想据理力争公平待遇,相反的,母亲坐在床边唉声哭泣,父亲也只有一袋袋烟和叹息。当加林激动的要讨回公道时,母亲拦下他无奈的说,要是把村里的书记告了他们以后在村子里要怎样生活。这句再简单不过的话映射出的是乡土人社会生活的辛酸。
相反,城市居民要更有维护自己利益的意识,影片中张胜男的母亲因为高加林抢了他儿子的女朋友怀恨在心,所以告发了他利用关系走后门到城里工作的事,结果是高加林又被打回成了农民,前途再次毁于一旦。虽然说该名冠冕堂皇说为人们着想的政府工作人员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公报私仇,但是最其码她上告的意识,知道怎样利用自己作为公民,作为政府官员的权利,并且她清楚怎样是会成功的,也许这其中有受教育程度的差别,但是城乡两位妇女对待上级不公正待遇反应间的差异也值得我们深思。
二.城乡社会治理差距的原因探究
1.农村上对下的治理存在问题。
首先,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在法律规范上也远落后于城市,缺乏一整套涉及方面广,综合性强的管理规范。因为少了这样治理原则,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就无法可依,一些执行政策就多数产生于小集体领导的研究讨论,甚至个人意志。长此制定的农村社会治理方案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偏差。制度不合理,造成恶性循环,不是一时容易改变的。
其次,农村社会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上,村乡镇三级大多没有真正系统化的管理沟通制度,在上下级沟通,政策传达上尚存在问题,在监督方面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还容易出现家族式的霸权,对上对下就更无监督而言了。
再次,农村社区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管理专业人才缺失。在农村,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地区,基层管理人员学历不高,素质也相对较低,而且大多没有经过专业性针对性的教育,由于经济发展落后,难吸引到专业高素质人才。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的缺失导致科学管理手段的缺乏,管理方法保守传统,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进而影响社会治理的质量。
2.农村居民乡土观念重,思想相对落后
社会治理实际上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城乡社会治理差距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城乡百姓观念的差异,这里主要指的就是法律观念,对政府官员权力的认识方面的差异。
首先由于乡村教育体制的落后,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明显较低。再加上农村的传媒文化不很发达,视野也较封闭,使得农民整体的思想素质也较低,而且总体来讲农民的思想观念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前进步伐,尤其法制观念淡薄,对政府权力的认识存在偏差。
另一方面,农村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封建保守的观念是农村居民实际行事方式上也传统落后,长期恶性循环,形成了乡村自己闭塞的思想观念,缺少法律意识,崇拜“权威”,目光短浅,小农思想严重,并且这种长期形成的思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村民种种观念的落后一方面减低了公民社会治理生活的参与度,另一方便也渐渐养成了村内负责人形成了“垄断专权”的行为习惯,这使极不利于乡村社会治理规范合理化发展的。
三.缩小城乡社会治理差距的举措
1.经济发展是根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好经济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是最基本的手段。
首先,通过因地制宜的利用农村社会资源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包括发展立体农业,集约化的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全面开发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潜力,利用科技手段,使农业不拘泥于土地,实现立体式向上发展,改变以往高耗能低效益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力求经济上的“利滚利”式增长。而且在政府引导发展这种新型农业的同时对农民消除小农意识培养现代生活发展观念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分配及剩余劳动力流动,善于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在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成了农村经济增殖的最有潜力因素,不忽视这大批生产力的能量,使周边城市乡镇他们提供平等而充分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发展型岗位,让农村可培养的劳动力脱离简单的体力劳动,促进他们全面社会化,在城市岗位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进而推动其所在农村社会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展。
另外,要充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在各个城市辐射范围内,要为农村积极的提供经济发展渠道,提供城市现代资源技术,利用农村潜在发展能力,扩展农村经济发展面,扩大农村经济发展平台,实现城乡经济发展双赢。
2.加快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在制度上“城市化”。
城乡社会治理的差异最直接明显的原因就是农村管理体制的落后,加快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有效力的解决办法。
首先,完善管理体制,形成更为系统的管理部门层次。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而且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发展增减各部门职能,使之能更好的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管理体制上向城市系统的系统化严密化靠拢。
其次,加强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注意系统内部职能分化的相互约束,防止某一部门包揽某项事务。另外,加强政务公开,增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透明度额,让百姓监督管理运行,在政府治理与自我管理中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再次,要改革政绩考核制度,提高在职公务员的个人素质。加快有现代社会管理思想观念的专业人才的引入,改善农村社会管理阶层管理氛围,净化领导风气。
3.发展农村科学文化,提高村民素质,尤其普及法律知识观念。首先,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普及义务教育,对农民居民进行系统化现代化的科学文化教育,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科学转变传统腐朽思想观念,打好素质基础。
其次,改善农村文化环境。农村居民是在长期闭塞的生产环境中,在封闭保守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渐渐形成的乡土法律观念,通过在农村社区定期进行实际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与社会发展有关相适应的文化活动,改善农村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转变农村居民传统观念,剔除落后思想,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权益意识。
总体来讲,城乡社会治理的差距不是短期单因素造成的,是存在深刻的社会原因的。想缩小这种差距就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全面分析原因,制定长期系统可行的办法,还要从微观角度实施各方面改革,从个人入手以社会小分子的完善化来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的进步。中国在经济发展建设,致力改善民生的过程中,缩小城乡社会治理差距会是个非常必要但艰难漫长的过程。
第三篇:如何认识城乡协调发展
如何促使城乡协调发展?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平衡发展战略,各种投资政策和财政支付转移明显地向边远和落后地区倾斜,然而效果不佳,付出的代价非常大.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了一个大转变,从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和开放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使得沿海地区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也迅速地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广东省为13626亿元,约相当于3个湖南(4639亿元)或10个贵州(1365亿元)或35个青海(390亿元).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3年浙江为20147亿元,3倍于江西(6678元),4倍于甘肃,5.6倍于贵州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用一条简单的线条描述了中国自然地理,人口地理与经济地理分布的不平衡特点:从东北黑龙江省瑷珲县到西南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用一条近乎直线连接起来,把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9.2%,人口却只有全国总人口的3.7%;东部面积占全国50.8%,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3%.相应地,西部贫穷,东部富裕.“胡焕庸线”只是大体上形象地描述了幅员辽阔的中国东西部的地理分界.现今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是按照行政省区,辅之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广东达13625.9亿元,最低的西藏只有184.5亿元,广东是西藏的74.7倍.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最高的内蒙古有116.8,最低的云南为108.6,相差8.2.2003年地区工业总产值,前五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分别为21513.5亿元,18036.7亿元,15380亿元,12864.2亿元,10342.8亿元,后五位的西藏,青海,海南,宁夏,贵州分别只有21.4亿元,247.9亿元,333.5亿元,352.8亿元,977.6亿元,后五位都在1000亿元以下,前五位都在10000亿元以上.(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在改革开放以前,北方地区领先于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前期,北方地区仍然领先于南方地区,而且差距进一步拉开.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崛起,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7.2%,北方地区经济的领先地位受到动摇,南方地区后来居上,不仅在增长速度上超过北方地区,而且在人均GDP的绝对值上也超过了北方地区,其来势之猛烈,使南北地区间的静态不平衡差迅速拉大,而且存在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享有“辽老大”美誉的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已降到全国第10位左右,黑龙江和吉林省的排名也逐步下降.(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被视为造成中国城乡差别的主要因素,城乡差距的实质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1.6:1)的水平,按照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发表的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从绝对差距看,1978年农民年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差209.8元,之后几乎每年都在扩大,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1242.6元,2000年达到4027.0元,2003年达到5850.0元.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2)区位条件
1978年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采取了不平衡发展战略,使沿海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区位条件优越,中部地区同样也有一些大城市作依托,但在地理区位上与东部地区相比,其对外联系明显不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虽也开通了一些对外贸易口岸,但由于与中国西部接壤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无力带动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另外,东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好,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有利于开展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和产业布局,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特别是西北地区干旱严重,生态恶化,土地贫瘠,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大.(3)制度因素
中国自1978年以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由于各地区体制转轨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非国有化程度越高,计划控制能力就越弱,市场化程度也就越高.从表2-3可以看出,中国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速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明显高于内地.(4)政策倾斜效应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给予沿海地区的倾斜政策,包括投资,财税,外资外贸,金融等方面,使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在发展能力上产生了极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统计,1985-1995年中国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1499.50亿美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达1309.56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7.3%,而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为127.06亿美元和62.88亿美元,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8.5%和4.2%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表2-4中可以看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无论从绝对数还是所占比重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分布状况是: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这种人力资源条件的差异,不仅导致了现有的发展差距,而且还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条件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3,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①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距时,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就自然成为发展状态较差地区所效法的榜样,发达地区就会更加进一步发达,落后地区就会奋力追赶,从而形成你争我赶的整体经济发展的活力.②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区域的条件优势要素的差异形成的竞争优势的不同,各区域的经济主体可在各自的区域优势及其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寻找经济联合,如资源型优势与加工型优势的区际联合.③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发达与落后的差异,才迫使落后地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向发达地区学习,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来说,会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使得落后地区在追赶发达地区进程中大大节省成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4.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一国要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首先整合国内经济,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只有实现国内经济的一体化,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加强各区域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在区域经济发展
差距不能在短期内消弥时,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应是鼓励各区域之间加强经济联系,为各区域之间经济依赖性的增强创造软(制度等方面),硬(基础设施等方面)条件.(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第四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一是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出要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国家将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从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等方面,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农村金融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稳定资金来源。二是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这意味着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将成为各级政府建设的重点,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到2007年,将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将较快发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规模和水平将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也将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将不断扩大,到2008年,将在农村基本普及;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也将加快建设。三是为保障和增加农民福利,《决定》强调要逐步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实际上是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第五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杭、甬、温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杭州要充分发挥科教文化和休闲旅游等综合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宁波要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和能源原材料基地,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温州要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建设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重要枢纽港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成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金华—义乌要发挥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优势,聚合发展主轴线,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浙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带动浙西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
做强省域中心城市。加快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把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格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湖州要发挥临湖和生态优势,加快南太湖区域综合开发和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嘉兴要发挥近沪和临湖、沿湾优势,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打造运河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绍兴要发挥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建设长三角先进的工贸基地,打造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宜居城市。衢州要发挥对内开放门户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舟山要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群岛型花园城市。台州要发挥民营经济和沿海港口优势,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民营经济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南翼节点城市。丽水要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绿色农产品、特色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浙西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提高县城集聚能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及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强县(市)政府的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提高县城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分类引导和培育现代小城市、都市卫星城、专业特色镇和综合小城镇。突出中心镇的片区中心作用,引导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产业转型,提升中心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功能。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全面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省域城际轨道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整治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弘扬独具特色的城市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乡村精品农业,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构建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按照生产要素集中、人居环境优良的要求,培育建设2500个左右的中心村。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连线成片村庄整治建设,力争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
绿化等整治建设覆盖全省村庄。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对规划保留、尚未整治的10000个左右一般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文化特色村。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提高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水平。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镇、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供销社、信用社等机构在中心村建立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加快“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广电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广电站和邮政所建设。全省绝大多数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文化、体育、卫生、培训、幼教、养老、通讯、邮政、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
(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省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农业条件较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经济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按照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和城市化等实行综合评价。生态经济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要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和低碳环保产业。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分升值改造和林业产业化,建设富裕的生态屏障。积极发展乡村生态工业和来料加工业,大力发展森林、观光、运动、休闲、养生、民俗等乡村旅游,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加快建设“山上浙江”,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大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新一轮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小县大城”战略,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生态城镇建设。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海岛地区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支持景宁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工程。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山海协作机制,加快建设山海协作共建园区,深入开展发达地区市、县、乡对欠发达地区的三级对口合作帮扶,提高结对合作帮扶成效。重点支持对口欠发达地区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设施条件。鼓励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合作共建生态产业园区。继续办好“义博会”山海协作专区,积极利用重大展会等各种平台支持欠发达地区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