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余县农村清洁工程“两年面上推开”工作实施意见
余清洁字[2011]1号
大余县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大余县农村清洁工程“两年面上推开”
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经研究同意,现将《大余县农村清洁工程“两年面上推开”工作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大余县农村清洁工程“两年面上推开”工作实施意见》
大余县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
2011年5月17日
大余县农村清洁工程“两年面上推开”工作实施意见
从2009年6月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工作以来,我县按
照省、市统一部署,共有363个建设点和村庄及10个圩镇,推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1+3+5”模式,试点村镇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初步实现了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效果。按照“一年试点启动、两年面上推开、三至五年大见成效”的推进步骤和目标,为切实抓好下一步全县农村清洁工程“两年面上推开”工作,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总结
表彰暨农村清洁工程工作会议精神,以“清洁卫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群众欢迎”为工作要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工作标准,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市场运作”为推进方式,在巩固“一年试点启动”成果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两年面上推开”工作规模,不断完善“1+3+5”操作模式,努力形成农村面上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使全县农村垃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进位赶超提供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二、推开规模
从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全县在巩固原有试点村镇基础上,新选择190个村点,按照村镇联动的要求,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190个村点的选点范围是:①2011年度42个省扶新农村建设村点全部列为农村清洁工程村点;②在2011—2012年度新农村建设预备村点中再选择确定落实了148个农村清洁工程村点。
三、重点工作
1、抓好主体建设。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
村(居)民、保洁员(回收员)、村(居)民理事会(管委会)这三个主体的作用。要突出垃圾源头分类这个工作重点狠抓主体建设,深入宣传并教育引导村(居)民主动做好门前“三包”和对垃圾进行分拣
分类处理,坚持垃圾在村(居)民家庭层面一次性分拣分类处理到位;认真选聘并培训指导保洁员积极做好公共场所垃圾的清扫、可回收垃圾的收集、不可利用垃圾的焚烧等工作;规范组建并充分发挥村(居)民理事会(管委会)的组织监管作用,带领村(居)民搞好垃圾分拣分类处理工作,使农村垃圾不落地,垃圾处理按流程不空档。
2、强化硬件设施。一是按照因陋就简、安全环保的原则,配齐户
用“两桶一袋”,免费为保洁员新建1个沼气池,同时积极引导村(居)民修建户用沼气池或沤肥窖,确保各家各户产生的厨余垃圾经沤制处理后进入农田、菜园。对于人流量比较大的公共场所,也要放置垃圾分类桶,便于过往行人分类投放垃圾。二是按照方便实用、节俭美观的标准,在每50户左右农(居)户生活区内,选择一个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的垃圾分类棚屋,并在棚屋内摆放若干塑料大桶,用于分类存放保洁员从农(居)户家中收来的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运送至乡镇垃圾处理中心焚烧的垃圾。保洁员要坚持定期分类处置桶内垃圾,定期对棚屋及其设施进行清扫消毒,确保卫生和安全。三是按照科学环保、功能齐全的原则,建设垃圾处理中心。中心设施包括:一个科技环保型焚烧炉、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垃圾最终分类棚屋、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垃圾晾晒棚屋(烘干棚)、一个较大的沼气池(沤肥窖)、一至二辆机动装运车,并配齐必要的环卫人员。中心及其设施的选址和建设,要事先报县环保局审批,在县清洁办、县城管局和县环保局的指导下,按无害化技术标准严格进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各村点需无害焚烧的垃圾,提倡统一运至垃圾处理中心焚烧处理。
3、完善回收网络。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的原则及
“四级网络、四统一、四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大余县陶园城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乡镇废品回收中心+村废品回收站+村庄(建设点)废品回收点四级回收网络建设,以确保应收尽收。各级回收站点要定期公布废品回收价格,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及时回收各类废品,并努力形成废品回收加工产业链,使分类回收的废品能够便捷、高效、规
范、环保地进入加工利用环节。对废旧电池、废灯管、废油漆、农药瓶、废日用化学品、过期农药和过期药品等按每吨1000元的标准给予陶园城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含收集、存储、保管、运送、处理费用等)补助;对微利可利用废品(如废玻璃类、塑料袋等)按每吨200元的标准给予陶园城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补助,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4、推行长效管理。乡镇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所建设,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搞好全乡镇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日常管理。村“两委”成员要切实实施责任包干,对村点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监管。村点理事会(管委会)要及时组织村民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及卫生文明户评比办法,不定期检查保洁员工作及农户的垃圾分类、室内外卫生保洁,并对农户垃圾分拣分类和保洁工作进行评比和公布。圩镇也要参照村点的做法,在居民理事会监管下有序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各项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省委主
要领导提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高位推动,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查、亲自解决重大问题;落实工作责任,分管领导要亲力亲为,抓好组织协调、督查指导等具体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逐级召开动员大会,通过广播、电视、资料、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意义,增强村民居民环卫意识,激发他们净化洁化美化家园的热情;通过民歌、童谣、漫画等方式,将“1+3+5”操作规程形象地表现出来,让村民居民一看就懂、容易接受;通过领导包片、部门帮扶、干部驻点等形式,对村民居民开展面对面的教育、手把手的传授,把道理讲明、标准讲透、方法讲清,进一步提高他们无害化处理垃圾的操作水平。县委报道组、县新闻中心要深入农村清洁工程试点村,深入村民居民,策划推介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鲜活经验和感人事迹,以身边的典型、身边的变化来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农村清洁工程。
2、精心制定方案,多方筹集资金。各乡镇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周密、具体、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方案要贯彻“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真正做到目标明确到村、到村庄(建设点),时间明确到月,责任明确到人,奖惩明确到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级奖补、乡镇村共担、农(居)民适当出资”的经费保障机制。2011年度全县42个省扶新农村建设点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所需支出,在2011年新农村建设专项支持资金中列支。2011年度非省扶建设点的农村清洁工程村点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由县财政安排适当的奖补资金。乡镇也要根据财力状况,安排一定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村点垃圾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用工,由本村村民投工投劳解决。保洁员的工资报酬及村点垃圾无害化处理清运板车等工具的购置费用,在财政奖补的基础上,要努力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解决。
3、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查指导。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分工负责”的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推进机制。继续按照2009年县清洁办分别与县城管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供销社联合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县城管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供销社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在既定的农村清洁工程范围内,切实分别承担起圩镇、中小学、卫生院(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废品回收利用网络建设管理工作,并与县清洁办、县环保局共同落实好领导小组议事机制、工作协调机制、信息通报机制、督促检查机制。县清洁办还要会同成员单位,认真制定方案,组建联合督查组,采取定期、定向、随机等方式,深入农村清洁工程村镇开展积极有效的督查指导,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县通报,以及时掌握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科学推动工作。切实杜绝违背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政府包办代替搞形式主义、不实事求是做表面文章等不良倾向。继续实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清洁工程一票否决制,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年度考核不过关的乡镇,不能评为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乡镇;村点不合格的,不批准为下年度的新农村建设点。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日常工作,要继续按照“1+3+5”操作模式的标准和要求,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地抓好落实,为我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真正实现常态化和长效化而努力。
附:
1、大余县2011年度属省扶建设点的农村清洁工程村点名单
2、大余县2011年度非省扶建设点的农村清洁工程村点名单
主题词:农村清洁工程面上推开实施意见通知抄送:县人武部政工科大余县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5月17日印发
(共印50份)
第二篇: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两年工作总结
余江县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工作总结
自2008年8月份鹰潭市全面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抓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列入“一把手”工程,统筹实施,高位推进。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初步实现了“六个基本没有”的工作目标,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0年8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农村清洁工程试点工作先进县。
一、基本情况
2008年9月,我县筛选68个自然村正式启动农村“卫生清洁”工程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垃圾治理的模式做法。2009至2010年全面推行“2+5”农村垃圾处理模式,落实“三三六”集镇垃圾处理方式,同时在农村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敬老院、驻乡镇单位及城郊结合部、工业园区、公路沿线三大公共区域整体推进垃圾处理工作,实行了“2+5”无害化、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到目前为止,全县1033个自然村成立了理事会,1029个自然村建造了焚烧炉,其中“三位一体”炉237座,基本村垃圾处理工场58座,大型村垃圾处理工场3座; 63973户农户挖建了沤肥窖,68114户农户配备垃圾分类的“两桶一袋”;建设集镇垃圾处理工场11座,所有集镇工场按“三三六”垃圾处理方式投入运行。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开展两年多来,全县各部门单位齐心协力,上下联动,扎实工作,涌现了一批精品示范和先进典型,受到市委、市政府大会表彰。2009年,我县黄庄乡、潢溪镇分别荣获全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先进乡镇二、三等奖,青年垦殖场荣获全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先进街办场一等奖;刘垦中心学校、潢溪中学、画桥中学被评为先进学校;41个自然村被评为先进自然村。2010年,我县被评为全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医疗垃圾治理先进县;潢溪镇、黄庄乡分别荣获全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先进乡镇二、三等奖;锦江镇、邓埠镇分别荣获进位赶超先进乡镇一、二等奖;青年垦殖场、大桥农场荣获先进街办场二等奖;锦江镇七都村党支部、潢溪镇弋桥村党支部分别荣获先进村党支部一、二等奖;15个自然村被评为先进自然村。
1、规范建配了农村垃圾处理各类设施。第一,由政府统一批量制作配件。2009年县财政专门拨出26万元资金统一加工制作了967套焚烧炉炉门和烟囱。第二,组织群众自行建配设施工具。所有农户都自己动手挖建有机垃圾沤肥窖、化粪池和沼气池,所有农户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一次性配齐了垃圾分类存放工具(“两桶”、“一袋”)。第三,不断提升改造垃圾处理设施。焚烧炉建造从原先的单体炉发展到“二位一体”炉、“三位一体”炉直至现在的基本型、较大村庄、特大型及集镇垃圾处理工场。同时不断改进处理系统,建造了水循环过滤式焚烧炉。沤肥窖建造由最初的 2
单窖发展到联建窖,即新农村建设自然村中的沤肥窖与“三格式”化粪池联建,与沼气池投料口联建,目前我县已联建沤肥窖5800余座。
2、推广落实了“2+5”垃圾处理模式和“三三六”垃圾处理方式。首先,农户搞好垃圾源头分类。通过宣传教育,各家各户将自家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于“两桶一袋”中,同时定期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其次,保洁员、处理工规范处理垃圾。通过县、乡、村各级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业务培训,保洁员在平时工作中做到了“三定时”。处理工将工场内的四种垃圾按六种处理方法进行最后分类,并分别一次性处理到位。
我县青年农场林业村由于“2+5”垃圾处理模式落实到位,列为2009年5月底在我市召开的全省垃圾治理现场会的参观点。黄庄乡是我县最早整乡推进农村“卫生清洁”工程的乡镇,2009年11月2日,省清洁办在增刊第5期简报上专题刊发该乡整乡推进清洁工程的经验做法。2010年12月29日,《中国妇女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鹰潭,卫生清洁工程妇女唱主角》一文,其中大篇幅叙述了黄庄乡建立三级基层妇女组织网络,引导带动全乡妇女积极开展“卫生清洁”巾帼行动的成功做法。
4、扩展延伸了农村垃圾治理的范围。县领导小组现场明确了县城管局、县水利局、县公路局等9个单位城郊公共区域卫生清洁责任区,严格落实公共区域保洁责任。同时组织县主干道有关 3
单位现场界定公共区域责任区段,按照“护树、护路、保洁”三责一体模式开展公路沿线垃圾治理工作。
5、切实解决了保洁员的工作报酬。通过“三个对接”即:农村低保户与保洁员选聘对接、公益林护林员与保洁员选聘对接及政府购买公益岗位与保洁员选聘对接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全县自然村和集镇保洁员工作报酬问题,2010年全县已选聘低保户保洁员1800名,在基层购买卫生清洁公共服务岗位217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县财政收入相对还比较低,农村卫生清洁工作受资金投入的制约影响比较明显。二是思想认识深度不够。部分乡镇在工作中存在“等、靠、要”思想,对上级督查考核存在侥幸应付心理。三是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地方农民投资投劳建造垃圾处理配套设施的积极性不高,缴纳村庄保洁经费的自觉性缺乏。
四、今年的工作重点
1、深化宣传教育。一是针对学校师生进行宣传教育。要求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编印简易教材、统一印发教案、统一集中备课、统一活动时间。二是针对妇女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总结和推广黄庄乡的做法和经验,发挥妇女农村卫生清洁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主力军作用。
2、坚守处理模式。全面推行统一规范的“2+5”垃圾处理模 4
式和“三三六”垃圾处理方式,使之深入民心,扎根农户。农民(居民)、乡村干部、理事会、保洁员及处理(清运)工都知晓“2+5”模式和“三三六”方式内容、操作方法。
3、完善运行机制。坚持“主抓在县、关键在乡、落实在村、操作在民”的工作机制,强化县、乡主体责任机制;健全督导考评机制;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完善“三级”培训机制;加强村民事务理事会的建设,配齐配强理事长。
4、创建示范片区。全县从两个层面着力打造11个集镇和近200个自然村“卫生清洁”精品亮点。一是围绕三条快速通道,重点打造91个自然村和6个集镇的精品亮点。二是乡镇(场)围绕以集镇为中心、向周边扩展12-15个自然村、镇村一体的示范片区,重点打造约103个自然村和7个集镇的精品亮点。
第三篇:大水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意见
大水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意见
根据《中共毕节地委
毕节地区行署关于全面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的意见》、风景区危改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2009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解决农村住房问题,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现就实施全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目标任务
2011全乡实施153户危房改造建设任务。153户均为一级危房,均为一般户。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群众自筹、政府补助、部门帮扶、社会捐助的原则。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提倡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建。
(二)坚持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按照村庄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人居环境治理和防灾抗灾,进行科学选址,统一规划,按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整体推进。
(三)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适度集中和分户散建相结合,就地改造和异地重建相结合。严禁在行洪区、低洼区、断层、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地带和其他不具备人居环境的自然条件恶劣地带建房。
(四)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建房习俗和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引导群众建设安全防灾、经济实用、造价适中的住房。反对不切实际高标准建房,杜绝负债建设。
三、实施对象
这次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对象为长期居住存在安全隐患的茅草房、简易石板房、土坯房等危房,且无能力自我改造一般家庭类型。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优抚对象、独生子女领证户、两女结扎户、残疾人户和因灾严重损坏房屋户应优先考虑。
四、改造标准
(一)每户6000元补助.(二)新建房屋由建筑设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律为砖木或砖混结构。毛石基础,水泥砌筑,混凝土现浇下圈粱。
五、改造方式
危房改造采取同步推进,分散建设。
六、实施程序
(一)申请。急需进行危房改造的农村特困家庭要先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一式两份,说明投工和自筹资金情况,提供相关身份证明。
(二)评议。村委会负责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申请危房改造户进行评议,初步评定危房改造户,提出补助标准,经公示7天后无异议的,上报乡镇政府。
(三)审查。乡镇政府对上报的危房改造户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人员入户调查,初步审定危房改造户及补助标准,经公示7天后无异议的,上报县民政局。
(四)审批。县民政局对乡镇政府上报的危房改造户进行汇总复查抽查,经核实无异议的,予以审批。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两女结扎户、残疾人家庭,县人口、残联部门要分别核查加注意见后审批。
(五)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由县政府统一组织实施,乡镇政府具体负责建设。通过邻里互助按建设要求自我施工或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或具备施工技能的建筑工匠改造建设。
(六)督查。乡镇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危房改造工程的进度、质量和补助资金、捐赠物资的使用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七)审计。对危房改造工程省级补助资金,市、县政府配套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要进行审计监督,并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
(八)验收。危房改造计划任务于7月组织施工,9月底前完成。由乡(镇)、县政府要分别组织竣工验收。乡镇政府要根据改造标准进行初验,建档立卡,拾遗补缺。凡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准交付使用,并责令限期整改。
经验收合格的改造建设房屋,每户统一设置“建房明白卡”标志牌。
七、资金筹措与管理
(一)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分类补助,不搞平均分配。
(二)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部门开设的“专项资金专户”,分账管理,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不得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用于该工程以外的任何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三)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采取非现金结算方式,由县级民政部门按补助标准,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供给危改农户。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社会关注、群众企盼、惠民为民的德政工程。为加强对危房改造工程的组织领导,乡人命政府成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危房改造工程的统一协调。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部门要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简化程序,减免相关收费。
(三)落实责任制度。要建立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乡政府签订危房改造责任书,分级负责,落实责任。乡镇政府与承建施工的企业或建筑工匠、危房改造户分别签订建房协议,明确任务、质量、进度及竣工时限。
(四)加强质量管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要认真执行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程序和规范要求,实行乡镇政府领导包片、一般干部包户责任制度,严把规划设计关、建材供应关、施工质量关、检查验收关,规范运作,强化管理,确保建房质量和进度。
(五)严肃工作纪律。危房改造要透明公正,严格制度,严格程序,严格管理,严明纪律。对优亲厚友、瞒报虚报,贪污、挤占、挪用、截留危房改造资金或建房材料以次充好、施工中偷工减料、建房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存在安全隐患,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不力、完不成当年改造建设任务的,要严肃查处。对在危房改造工程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2011年3月18日
大水乡人民政府
第四篇:麻河口镇2011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麻河口镇2011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情况
汇
报
材
料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
今年实行农村清洁工程以来,麻河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和有关要求,精心组织,广泛宣传,狠抓落实,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完善卫生设施、健全卫生保洁队伍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通过全镇上下近一年来的努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我镇共新建垃圾池90口,新建垃圾焚烧炉7座,垃圾处理场1处,垃圾清扫清运车2辆,聘任保洁员27名,制作固定宣传牌(栏)43个,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张贴书写标语600多条,召开动员会及工作促进会10余次,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清洁家园活动”3次,向有关媒体投稿10余篇。现就我镇今年的“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如下汇报:
一、麻河口镇基本情况
麻河口镇地处洞庭湖北部,距市区50公里,东与岳阳市华容县和北与常德市安乡县接壤。全镇共有35个行政村,两个社区和一个芦苇场,土地面积136.8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7208人。麻河口镇属典型鱼米之乡,农业产业特色鲜明,经济以粮食、湘莲、麻鸭、鳖等特色为主,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819元。麻河口镇商贸发达,人口流动多;农特产品丰富,农产品加工量大,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较差,这些情况导致了麻河口的环境卫生状况与与群众的期望、与发达地区的环境卫生相比,差距很大。而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则是改变麻河口脏、乱、差现象,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让群众长久享有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促进身心健康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群众所需,民心所向。
麻河口镇与岳阳华容一河和常德安乡仅一堤之隔,县道003穿境而过。我们实施好农村清洁工程,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打造出美丽和谐家园,不仅为麻河口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更是树立洞庭湖西北窗口形象需要。
二、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过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今年年初,麻河口镇党委就“农村清洁工程”多次召开党委会及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会议,对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于四月份制定了结合麻河口镇实际的实施方案。并于六月份召开了由全体党员、村民组长以上参加的动员大会,出台了《麻河口镇党员干部清洁家园共创美丽和谐乡村工作意见》、《麻河口镇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意见》等等,把实施清洁工程作为全镇的重中之重工作。确立了“农村清洁工程”不是以过去那种单纯的机械性扫地、拣拣纸片而已,而是一种持久的、长效的、全方位的环境卫生管理新理念,在此基础上我们相应的成立领导组,进行了具体的人员分工。制定了“农村清洁工程”工作计划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抽调专门工 作人员成立了“农村清洁工程”工作队伍。
(二)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以环境卫生治理为主要内容,采取印发《致麻河口镇农户的一封信》、签订责任书、出版宣传专栏、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面向广大社会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把治理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同时组织“党员干部清洁家园活动”以广大党员干部的切身行动来影响带动全镇人民,让广大群众自觉地把“爱护环境”当成一种荣耀,把“清洁家园”作为一种习惯,提高群众清洁家园意识,促进群众卫生行为的养成,营造全民共建美丽洞庭湖的氛围,努力使农村清洁工程深入人心。
(三)履行程序,完善制度
按照湖南省及益阳地区住建委的要求,严格履行采购垃圾桶、垃圾清运车,建设垃圾池、垃圾焚烧炉及处臵场的招标程序,既保证了产品及工程建设的质量,也保障了民生工程资金的专款专用。重新修订完善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把工作细化、分解到位,责任到人。不仅对各村的具体工作进行了明确,也对每个保洁员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了规范和量化,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检查监督。
(四)整合资源,全面实施
1、加强领导监督。为切实加强对我镇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的领导,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组,负责全镇垃圾治理的组织与指导日常工作;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为组长的督查组,负责集镇垃圾保洁清运的监督与检查工作,确保领导力量到位、监督管理力量到位。
2、完善设施设备建设。镇里专门拨出57万元启动资金,并采取“上级补一点、镇里出一点、村里筹一点、共建企业帮一点”的办法,加大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镇新建垃圾池372个,并统一进行了粉刷和编号;配备大垃圾箱300个;集中给农户配备小垃圾桶5200多个;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3、加强保洁队伍建设。投资20余万元配备了27名保洁员,并统一为每名保洁员配发了保洁工具和工作服,做到每人“一辆保洁车、一把铁锹、一把火钳、两把扫把”。制定了垃圾清扫保洁员职责,委托各村与保洁员签订了卫生保洁合同,明确工作职责、区域范围等保洁要求,确保工作质量。
(五)巩固成果,稳步推进
强化日常工作的实施与监管,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办法,建立日常监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和检查考核制度,保证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
三、农村清洁工程的工作方法与步骤
根据麻河口镇地域特点和农村环境卫生长期得不到处理,“脏、乱、差”现象严重及农村居民生活存在诸多不良卫生习惯等问题,我镇采取突击性工作与经常性工作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探索“户集、村收、镇处理”的就地消化模式,进行农村环境秩序及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便其麻河口人民享受城市市民的人居环境。
(一)突击性工作。偏远村组采取致农户的一封信,树立醒目宣传牌的方式,引导村民不乱倒乱扔垃圾。创新出台党员干部清洁家园制度。每年全镇党员干部必须不少于2次的义务清洁家园,并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签订承诺书。今年已发动全镇党员干部以支部为单位进行突击清理垃圾3次,同时积极向群众宣传各项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用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带动村民的保洁行为。今年镇政府投资6.8万元,组织人员对河道进行清障清淤,保护水环境建设,确保河流畅通,河容整洁。今年八月份,镇政府牵头,组织城管、公安、工商、交管、路政等部门,对主干道两侧及集镇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占道经营、停放等问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基本解决了拥堵、通行不畅、秩序混乱等问题,展示了对外的门户形象。
(二)经常性工作。我镇立足本镇实际,探索出“户集、组收、村处理”的垃圾就地消化模式,暨将目前设计保洁范围内的垃圾由村民袋装,放入垃圾桶(池),或由保洁工人集中至垃圾池(桶),用垃圾车清运,再运到垃圾焚烧炉进行分离焚烧处理模式。
(三)长效性工作。为推动我镇农村清洁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深入持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镇要不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处理措施,我镇先后出台了《麻河口镇农村环境卫生考评办法》、《环境卫生考评细则》,制定了《环境卫生示范村和示范自然村标准》、《村保洁员工作职责》、《保洁员管理制度》、《村民文明卫生公约》及《垃圾处理流程》等十多项可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为我镇农村清洁工程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镇农村清洁工程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我镇处于藕池河西支,历史沉积垃圾太多,短时间很难从根本上清除干净。二是群众文明习惯养成有待提高,垃圾不入桶、不入池的现象还偶有发生。三是垃圾分类处理技术不完善,不可焚烧物比例高对垃圾焚烧处理造成不良影响。四是随着保洁范围的延伸,财政逐年投入不断加大,紧靠本级财政难以维持。五是意义重大,任重 道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子孙事业,贵在坚持,造福子孙。面对这些不足和问题,我镇将牢牢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强化措施,努力提升水平。力争让西洞庭成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
麻河口镇村镇建设站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6
第五篇:关于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的现状和建议
关于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的现状和建议
XXXX学院XXXX班
XXX 摘要:2005 年来,为治理日趋严重的农业源污染与农村生活源污染,农业部组织在全国1100多个乡村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试点,取得明显成效【1】。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长久的基层环境清洁工作,对保障基层环境卫生,人民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讨论农村当下清洁工程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此给出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环境状况;清洁;健康
暑假期间应学校要求,在当地农村开展了系列农村清洁工程的调查,走访了一些
普通群众家庭和当地街道,记录了一些实际现状和问题。现在对这些情况详细展开并讨论。
1、当地农村清洁工作面临的问题 1.1、环境问题突出,生态已长期被破坏 根据我在当地的实际观察,当地农村完全没有垃圾收集、处理、回收的体系,村民甚至没有清理垃圾、保护环境的意识。各家各户几乎都是把垃圾仍在离家门口不远的河道或路边,任凭垃圾被自然分解,期间散发恶臭,滋养了大量的蚊虫。下雨天因为雨水的冲刷,垃圾堆附近恶水四流,浸入地下,目前该村附近河流已经全部被污染,河流内塑料袋、厨余垃圾等漂浮,水体发绿并伴有异味,已无法再进行养殖鱼、鸭等。再有,当地村民为了使庄稼增产,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田间地头皆可找到大量农药包装袋,这对水体和水生生物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总之,当地生态环境已经长期被破坏且早已恶化,修复工作可能异常艰巨。1.2、当地资源短缺,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据统计,当地居民拥有自家垃圾桶的比率不超过25%,即便有垃圾桶,全村又没有适宜的垃圾统一堆放地点,村民自发把垃圾投入因挖土而形成的坑中,且填满之后没有任何表面掩盖处理,任凭垃圾四处飘零,异味四散。当地政府没有统一的垃圾运输处理机制,无人监管,村民肆意而为。因资源缺乏,保护工作难以深入。
2、清洁工程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为目标,以实施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为主线,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重点,推广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用经济的手段、市场的机制,建立物业化管理模式为项目建设主要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宜、查漏补缺 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当地特点,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2】。
3、对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提出的建议 3.1、完善清洁工作体系,全面推进清洁工程 面对问题存在已久的环境问题,必须开展攻坚战。当地政府需设立专人转岗监督环境工程的开展,拿出一套垃圾收集、处理、回收的体系。从上到下,逐级监督,奖罚分明。制度建立完成后,应将其广泛在当地农村中宣传,告知处理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环境破坏带来的经济问题和健康问题,做到各家各户知晓,积极准备,积极参与。
3.2、向上级申请专项治理资金
资金问题向来是各大治理工程的难题,环境工程治理工作不容推辞,关系到基层人民的经济和健康,必须向上汇报,言出要害。政府引导扶持,农民积极投入,企业与社会资助,争取国外资金援贷,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明确公共财政投资重点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专项资金务必对公透明公开,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消除群众的疑虑,提高积极性。资金建议用在购买垃圾运输车、垃圾处理资源,旱厕的改造及饮用水管道的统一安装等方面。3.3、引入相关环保技术
传统垃圾收集填埋方式可能并不全部适用,应该向省内或国内优秀试点单位学习借鉴,引入高效的垃圾回收技术,重点是农药化肥减量化,农村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畜禽粪便的经济实用高效处理,探索更多的科学适用建设模式,推进成果转化,组装集成实用技术,建立健全工程标准、技术规范,建成不同类型的农田废弃物收集池、有机废弃物堆沤发酵池、垃圾收集池、污水净化池、化粪池、沼气池【4】。参考文献:
【1】蒲光儒,杨祖善,彭玉灯,金祖坤,张亚槐.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 , 27(4):36-38 【2】余彩芬,裴海东,贺生兵,梁存彦.敦煌市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工程建设初探.《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15(7):95-97 【3】蒲光儒,杨祖善,彭玉灯,金祖坤,张亚槐.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 , 27(4):36-38 【4】蒲光儒,杨祖善,彭玉灯,金祖坤,张亚槐.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 , 27(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