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培训感言
2009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对中西部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的培训,在这次活动中,让我们得以听到众多数学专家地讲座,讲座切合我们的实际,有宏观的阐述也有微观的剖析,有理论的提升,更有课例的充实,我们了解了他们对数学教学的理解,学习了他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作为一位参与培训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我觉得收获颇丰。这种培训我们喜欢,朴实、生动、学有所用。”
一、专家引领,深刻反思
本次培训,各位专家精彩的讲座,分别从数与代数部分、空间与图形部分、统计与概率部分,进行了数学知识体系的梳理与打通,阐述了他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我们思考地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甚至于忽视这一方面。
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不应仅仅着眼于一些短期利益,而应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而不局限于单一解答方法的教学;不要盲目地迷信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而应辨证地看待它。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教学方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在教学中我有时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自己讲解的很详细,而有的学生还是领悟的很慢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明白了,数学知识具有连续性,如果学生上一个知识点没有学习好,那么学习新的知识领悟的就会很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新的知识点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讲解新课时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这对新知识的领悟很有必要。
二、同行交流,各取所长
本次培训,汇聚了几所名校的教师,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数学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数学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每天都有研讨的问题,在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然后集体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
三、课例欣赏,受益非浅
在本次培训活动中,各位专家在讲座中结合一些远程教学视频案例进行实际的讲解和点评,使我受益非浅,对于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反思:我发现这些名师在教学时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非常注重与学生的表述,对学生都放得比较开,比较追求算法的多样化。而他们的学生也都能清楚明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学生的知识面都很广。而在我们农村,也许受到学生知识面的影响,可能教师不能太放手,而应适当地多“扶”一下。但在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上,我们完全有能力去尝试,而我们恰恰做得还不够。我想通过这样的课例欣赏活动,我的教学水平一定能精益求精。
任教二十多年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惟独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星期下来,习惯了路上的奔波,习惯了夏日的炎热,更习惯了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六天的集中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荡将伴随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与各位同行之间的交流还将延续,教学业务水平还得精益求精。今后的教学,我将在新的课改形势下,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使自己的教学不断进步,使自己成为孩子们乐于亲近的好老师。
第二篇: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感言
工作感悟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感言
上庄小学王芳
一转眼,一转眼3天的培训学习已结束。这次的培训,让我激动、感动。专家的精彩讲座,内容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使我深受启发,感悟很深。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中年教师,虽然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教师要进行知识更新
今天,在我们这儿比较偏远的小学可能还不能体现,知识媒体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快速传播,但学生可说也是见多识广,知识量也在飞速增长。学生除课堂学到的知识外,在广阔的课外天地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在接触,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许许多多“稀奇古怪”、“异想天开”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也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才可以应对。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
二、努力实践,提高教育教学
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同时,教师还要“解 1
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课堂氛围。另外,教师应该把握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基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确立培养目标,打造新时代的人才。
三、善于在教学中反思
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但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总之,作为教师,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要对教育教学充满信心和希望。虽然这次短期的学习已结束,但终身学习还在继续。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荡将伴随我以后的教学生涯。相信今后的我定能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2年5月
第三篇:小学数学专业发展培训感言
小学数学专业发展培训感言
培训(1)25号院桥实验小学 卢静
2013,我参加了黄岩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在本次培训中,我不仅提高了理论素养,而且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教学研究能力。
在为期五天的理论学习中,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读透教材对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也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的前提。数学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它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和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学习数学方法。其实读教材的目的就是把教材“死”的结果变为学生灵活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把静态的,不会说话的教材结果变为动态的学习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那么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读透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在本次活动中,我有幸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学到了很多。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有的可能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甚至还会说话打闹。这时如果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但是提问时,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三、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为期两星期的培训活动很快结束了,我要把接触到的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促进自身的成长。
第四篇:小学英语培训感言
今天,我有幸来到石家庄的八一小学和四维小学参观学习。不仅听了几节 精彩的课,而且还听到了两所学校的校长做的精彩报告。
每所学校都有自 己的办学理念,特色课程。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多,我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 在课堂上充分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发挥团队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 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分 享,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进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我们 必须向四十分钟要效益。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产生高效益的必要保证。而教师又在这中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具体谈 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收获。1.听的习惯 学习英语从“听”开始。“听”是“说 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 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相当重要的。小学生爱模仿,善模仿,还好表现。课堂上,常有学生还没等老师说完就急于开口模仿或 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
因此,教师要训 练学生养成静心听的习惯,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当教师示范发音时,学生 要边观察教师嘴形,边仔细听。当老师发音完毕,学生才能跟说。这样,发音才会到位,模仿效果才会好。在听磁带跟读时,要鼓励他们积极模仿 磁带中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不要只满足于听到了录音内容。在老 师布置活动任务时要学生听清听懂听得完整。不要没等老师说完就急于行 动。作为老师呢一定要在任务开始前把要求交代清楚,不要等到学生已经 兴致勃勃开始活动了,再去交代什么。这个时候学生已经不会再听你了。英语课堂是小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要场合。在课堂上他们有很多听英 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较弱。所以教师在教学上 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要避免枯燥操练。2.说的习惯 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 看,小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 之一。小学英语教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 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 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自 始至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而不懈努力。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紧张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学 会宽容,不能有错必纠。
对一些语言能力稍逊色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表 扬,增强其说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需要注意的是我 们在鼓励学生大声说英语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说英语不是喊英语。我在 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及外出听课过程中都有发现喊英语的情况。所以一旦发 现喊英语的情况就应给予纠正。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进行交流的。所以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 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3.读的习惯 阅读能力是一种领会理解能力,是学生吸取知识,积累词汇,熟悉英语 表达习惯的重要途径。阅读根据其方法和要求可分精读和泛度。根据其是 否出声又可分为朗读和默读。对于小学英语来说,应注重朗读的训练及朗 读习惯的养成。朗读英语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的重 要途径。听说在前,朗读在后。朗读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也是对 说的能力的强化。
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朗读 英语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 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试听、跟读录音带进行自身整音,尽量与 录音带取得一致。在课堂上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 调、重读等,并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也配以手势,以加深理解。在训练朗读 的同时教师也要强调听的要求。只有听清了才能读好。无论是跟着老师读 还是跟着录音机读,首先都必须静听,听清。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 时力求声音逼真、表情自然,而不宜过分夸张。在起始阶段我觉得用”指 读"的方式(用手指指着相关的朗读材料)进行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集 中注意力,还可以强化对所学单词句子的识记。4.写的习惯 我在这里说的是书写的习惯。小学生有汉语拼音的书写基础,因此对英语 的书写不会觉得有很大的困难,但教师在启蒙阶段仍要严格要求,如握笔、按纸的方法、坐的姿势等。在书写前学生要先认真仔细看清教师的示范书 写。在书写中要学生一边说、一边写,以加强对书写内容的识记。在写过 后还应要求学生读一读,以加强句子、单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的,而是经有意识培养形成的。
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 养成主要是靠教师。但如果我们能把课堂得以延伸,能争取到家长的积极 配合,那将会更有利于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具体该怎么操作 呢?广大家长虽然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他们毕竟不全是教育工作者。没有专业知识做后盾。对怎样督促孩子学好英语还是充满了迷惘。所以我 们应在学期初,针对我们的教学计划给广大家长写一封公开信,就他们如 何在家里指导孩子进行英语学习给出一些建议。或利用家长会进行指导。家长在家里应督促孩子每天听读英语,并注意孩子的听读习惯。对老师布 置的书面家庭作业也要注意监督。观察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态度是否认真,作业习惯是否良好。作为老师我们还应鼓励家长要舍得投入,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给学生买个录音机买盒磁带或光盘,在自身英语素质缺憾的情况 下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条件。家校合力将使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早 日养成。使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将越 来越喜欢英语,越来越喜欢学英语
三.课本、课堂与实践 实践性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特征,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语言交流”习惯 的养成,不是靠老师的说教,而是学生自己“践行”。创设一个求知、探 究的环境和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 动参与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学生自主的“我要学”。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结合。课堂教学非常重要,但若把学生的学习空间限制 在课堂,课本这个小圈子里,把英语的学习与丰富的社会生活隔离开来,这将是一潭死水。课堂学习是基础,教材文本是中介。
老师要指导学生走 出教室,走进生活,课内课外结合,在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与语言环境中 听、说、读、写,学以致用,这才会学到真本领。小学生学习英语,除了课堂上有限时间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 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小学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果没有时间 和机会去消化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他的学习成绩就难以稳定,那就根 本谈不上提高了。所以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外,为学生创造一定的 语言环境,提供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五篇:小学数学培训稿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目标整合的策略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
1.辩证地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它又是载体,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两大领域的目标,既各有内涵,又相辅相成。
2.认真制定符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的课时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同时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相适应,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目标是行为的导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要、明确、具体。
3.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虽然不能肯定地说每节课都能达到既定的目标,特别是能力的要求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不可能靠一节课或短时间完成。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那种不注重过程与方法而专注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不可取的。同样,如果只追求课堂教学中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弱化知识与技能,或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教学中剥离出来,企望通过讲授来实现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二、用教材教的策略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提倡“用教材教”。
1.认真钻研教材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
2.创造性地“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3.创造性地“用教材”并不是无视教材或纵横无度地“创新”和“开发”,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教师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去审视新教材,实践新教材,促进教材的建设和发展。
三、情境教学的策略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1.用好新教材中教学情境的文本资源。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的情境图,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图的作用,一是可用放大的教学挂图,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静态的情境动态化、具体化。二是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看懂图意,获取和选择信息,以利于新知识的引入或发现问题。这有别于语文的“看图说话”,这里要突出数学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
2.教师应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操作情境,趋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等,使学生不仅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能激发学生认知的需要、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
3.正确认识和科学适度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在公开课、赛课中,有的教师创设了太多太杂的教学情境,多媒体课件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人为地降低思维要求,变成以机器灌人。这需要进一步明确情境教学的目的和作用,科学适度地进行情境教学。
四、活动教学的策略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第二,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
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把“合作”变成了“合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工作外,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必然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二者没有优劣之分。教师在教学中要使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发挥个体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学法指导的策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得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该怎样去学习的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课堂改革入手,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行为。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现代教学观认为,教育的真正含义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由传统的重教轻学转向以学论教是现代教学观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做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教师要从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做起。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开放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提供“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和时间,使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使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体现学生学会学习的一般过程。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法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还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和转化问题使它变成更易于解决的形式,如何收集、判断、选择和利用信息,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如何面对学习中的困难等等。通过教师的引导、指导和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数学地思维”的习惯,养成勤奋刻苦,求实创新的精神。
4.辩证地认识和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新课标针对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状况,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学习方式是唯一的选择,也绝不意味着反对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探索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其不同的内涵和功能,各有利弊,各司其职,不可偏废。实际上,在学生学习
数学的过程中,总会呈现出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替使用探索和接受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状况。教学中,教师应全面、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等因素出发,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学习,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