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信社推行塑封印模套印验印制度
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从风险防范方面通过增强员工防范意识、实施责任追究和整章建制等几方面的努力,收到了明显效果,大部分责任事故均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但随着信用社业务范围、业务种类和业务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些犯罪分子将触角更多的伸向了农村信用社,且犯罪活动的科技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涉及金融票据诈骗案件在个别地区日益猖獗
。与金融犯罪活动的科技化、智能化程度相比,农村信用社一些沿用多年的防范手段已经相对滞后,给信用社门柜业务人员在案件防范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也给信用社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以审验加盖于各种金融票据上的预留银行印鉴这一重要环节来说,目前我们仍在执行的“折角验印”制度,应以更加审验全面、科学且方便的“塑封印模套印验印”制度所取代。
塑封印模,即将预留的印章印模加盖于一张透明塑料底片上,待印模印迹干后在其上另覆一张透明塑料片,遂将其用封塑机热合而形成的一张永不磨损且印模清晰透明的塑封卡片。当用于审验支票等票据上的签章真伪时,只需将对应的塑封印模卡片放于支票上的印模上方,通过透明卡片核对即可。与原折角验印相比,“塑封印模套印验印”有以下优势:
1、操作简单,全面审核。使用塑封印模套印验印,只需将塑封卡片中的印模套在需审核票据印模上方,通过透明印模卡片可直接核对票据印模的形状、直径、图案、字体、字号等全部内容,与原折角验印需对角审核且只能直接审核对角线长度相比,印模套印验印审核,其审核方法更加直简单,审核内容更加具体,审核项目更加全面,审核质量更加提高。
2、选择色差,明察秋毫。我们还可利用塑封卡片透明和需审核票据签章一般为红色的特性,将塑封卡片中的印模颜色定为与红色色差较大颜色(如蓝色),通过色差使两个印模中细微的差别也能突出的显现出来。从而使塑封印模套印验印手段基本达到电子验印的审核质量和效果。
3、易于保存,永不磨损。塑封印模与原纸质印鉴卡片相比,印模不与空气等外界接触,不易褪色,不能涂改,永不磨损,从而使用寿命相对延长,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4、成本较低,容易推广。塑封印模与各种形式的电子验印系统相比,除去一个是手工保存印模另一个是微机保存电子印模档案以外,其他从原理、核对方法及审验效果等各方面如出一辙,但成本与电子验印系统相比要低3000倍。所以针对农村信有社目前实际业务需求,塑封印模验印更容易迅速推广。
另外,农村信用社在启用塑封印模套印验印制度后,原纸制印鉴卡同时作废,印鉴卡上记载的备查内容(如科目、账号、户名、单位负责人、住址、电话等),完全可以由2003年9月1日后实施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规定并由信用社留档的存款人开立账户信息资料中记载的内容代替。
第二篇:如何推行合伙人制度
律师事务所的管理,简而言之可分为人、财、业务三大部分,而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事务所对这三方面的管理也不尽一致。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律师事务所,除了有其完整的内部机构设置和各种制度,再聘请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管理是可行的。但对一家规模比较小的事务所来讲,这种模式却未必合适。有的管理采用无为而治可行,有的管理无而则乱。有些事务所管理严格具体,有些事务所比较原则和宽松,这都因时、因人因具体条件而言。但有一点就是不能说一名好的大律师就是一名好主任、好管理者,二者是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人材,可以兼得,但并不一致。
本文拟从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决策机制、行政运作、分配机制、人才资源、业务质量等方面对目前律师事务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并设想了一些对策。
组织形式方面。我国目前主要有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和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两种形式。笔者认为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存在只是权宜之计,应该向合伙制转变,理由是合作所的主人是全体合作人(所有的专职律师均为合作人),其资产一般是合作人共同共有(这种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在发达国家是没有的)。全体合作人既是律师事务所的拥有者,又是管理者和创收者。由于权利人多(而且一般不存在级差),不仅产生决策成本大的弊端(目前一些合作所采取股份制运作,有的还建立所务委员会来集中行使决策权,确实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极易产生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权利、义务的不合理配置,将严重制约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即使是合伙所也要建立开放式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有级差的合伙人制度,打破合伙人终身制和合伙人权利绝对平等论。规模较大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条件成熟时可以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改革的目的:淡化权利均等意识,强化责、权、利对等意识,建立先进的科学的产权关系。,决策管理方面。律师事务所的权力机构是合伙人(合作人)会议。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一、有的律师事务所存在高级合伙人自封、独断的家长制遗风(这种家长往往依靠个人魅力,在国资所或律师所起始阶段,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决策失去民主;
二、有的律师事务所的所有合伙人,均等地享有“一人一票”(国际大所梅森律师行称之为“决策统一模式”),使意见难以集中,无法高效决策。解决的办法是采取“比重投票制”(根据资历、创收等贡献因素,确定不同合伙人所投票的比例),以建立科学的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创新的目的:既要淡化个别人(美国律师界称为“仁慈的独裁者”,我国称为家长)在决策中的集权倾向,又要防止纯粹民主化的倾向,强化决策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以提高决策的效率。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应设立高级合伙人或者管理(所务)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或权力机构的常设机构,以解决人员多决策成本大的问题。
行政运作管理方面。过去是主任负责制,主任直接指挥秘书科(办公室)或行政人员,甚至自己直接来实施管理。现在多数律师事务所,是合伙人既负责决策又负责日常管理,将“平等的介入管理”作为合伙人的一项不争的重要权力。新的理念是权力机构授权给部分合伙人组成管理委员会。有一个管理合伙人(一般是主任)来负责,而主任如果不是管理合伙人,则只是作为一个形象代表(有人戏称为英国女王)。中、大规模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建立行政部(办公室),聘请一名执行(行政)经理(主任)(一般非执业律师和合伙人),上对管理合伙人负责,下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这样既可以减少合伙人的管理成本,同时避免了合伙人之间因日常管理而产生的矛盾,又减少了管理层次和环节,提高了管理效率。创新的目的是淡化主任和合伙人在具体执行中的作用,强化管理合伙人、行政经理在执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执行效率。
人才资源管理方面。人材包括知识型、专家型、社交型、管理型、专业型、复合型、开拓型、经营型、操作(工蜂)型、合作型等类型。人才资源管理是指人才的认定、引进、培养、分工、使用、晋升、淘汰、评价、待遇、奖惩等机制。当前律师事务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强者(合伙人)间的内耗,专业型、复合型、管理型人才奇缺,不愿引进和培养年轻律师,人才的流失和必要的淘汰机制的缺乏等。德国某银行家指出:成功并非通过网罗众多明星级人物加盟,而是通过强者之间的有效合作、出色的协调与组织、和谐的氛围和企业文化来实现的。律师事务所必须加强对人才机制的研究和实践,优化组合和科学配置不同学历、年龄、性别、专业、特长和能力的人才的人力资源,培育起有别于其他行业和其他律师所的事务所文化,才能保证律师事务所的发展长久不衰。创新的目的是淡化以收费为衡量人才唯一标准的实用主义观念,强化对不同人才(当前尤其是年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考评、激励等制度建设,尽快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和运行机制。
业务管理方面。目前多数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客户)开发多为律师个人所为,案源理所当然自己据有。这样就出现了律师个人开发的案源,无论办的了、办不了都办。导致有的律师吃不了也要吃,有的律师吃不饱却没的吃。既造成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的浪费,团队协作差,又难以确保办案质量。解决的办法是律师事务所既要统一市场(客户)开发,整合客户资源;又要按照律师的专业、能力和特长统一调配,整合人才资源。具体细化就是要制定市场开发规划和实施办法,建立案源报告、审查、奖励和案件统一受理、统一分配制度,建立主办律师和律师助理制度。创新的目的是淡化律师事务所业务开拓和执业的个人化、自由化倾向,强化律师事务所的团队协作和专业化分工,促进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分配机制方面。目前多数律师事务所采取的“提成制”,并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效益工资制”。广义的效益应该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管理效益三大项。细化还应包括品牌、政治、人才、团队、文化、宣传等效益,以及市场开发、办案数量、社会公益和经营管理的投入及产出等因素。目前的提成制负面效应较大:比例太高积累少,发展无后劲;注重收费而忽视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以收费多寡为人才评价标准,不利于人才引进和培养,难以成规模;自由单干,不利于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律师行采取的“配额方式”分配制度、“贡献总和”分配制度和“台阶式”分配制度,对我们都有借鉴作用。我们有些律师事务所已经试行了“年薪制”(合伙人是年薪+分红,聘用律师是年薪+奖金+案源提成),实际操作中已考虑并吸收了以上多种分配制度的优点。但是“年薪制”的实行需要一定条件:如规模大或专业化程度高,市场份额大,案源有保证,严密的目标管理和科学的评估体系等。改革的目的是淡化单纯以收费额为效益和能力指标的观念,强化综合效益(贡献)和综合能力指标的观念,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
质量管理方面。质量是律师的生命线,事关律师事务所的声誉、形象和效益。如果说客户是上帝,那么质量的最高境界就是满足客户的要求。据统计80%的投诉是涉及或者有关服务质量问题的,但是存在的问题却是律师事务所普遍缺乏质量意识,质量管理非常滞后,导致律师诚信度的下降。所以对律师办案(服务)质量的监督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英国律师公会的《客户维护指南》要求律师行向当事人保证:律师对当事人的要求和期待有清楚的了解;客户能了解律师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需要付出多少费用;处理投诉和不满的清晰的程序。为此,我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必须的,但制度建设才是最根本的。律师事务所为了减少或避免投诉和赔偿,提高社会公信度,必须尽快建立起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重点抓住受理、办理、结案三大环节,实行执业公示和统一收案、统一委托(合同)、统一收费、统一分案。坚持案中检查、文书审查、案结抽查、跟踪服务、客户反馈(表)、卷宗归档、质量评估以及办案责任制,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和过错补救、赔偿以及投诉程序告知等制度。创新的目的:淡化重数量轻质量、重办案轻监控的意识,强化质量、诚信、品牌意识和质量管理。
协调机制方面。一家成功的律师事务所,除了要具有一个的办案能力以外,还必须能灵活应对、妥善协调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律师事务所是“人合”或以人合为最要特征的执业机构,而理念的相同或近似则是人合的基础。但是由于客观上存在的年龄、性格、出身、学历、经历、资历、能力和身份、等级、财产上的差异,使律师事务所的人合时常出现问题。加之律师的“人力资本”的依附性,导致人才外流甚至律师事务所分裂。对此,外部的力量(如司法行政和律师协会)又很难介入和成功协调,这就更需要内部有一种机制来加以协调。我认为首先要有预案,在《章程》和规则中加以规定;其次是要有组织,如党支部、合伙(合作)人会议、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等;最后是办法和程序,如怎样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思想工作的作用,怎样发挥权力机构的决策和管理机构的行政以及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要强调自我协调,即在同组织、同等级机构内部的协调,一般不要向外、向下级别组织寻求援助(更易导致对立和分裂)。创新的目的就是克服或者缓和律师事务所人员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内耗,建立起律师事务所内部的自治性质的协调机制,保证律师事务所在人员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求得发展。
管理出品牌,管理出效益。作为自律特征非常明显的律师业,在其成长发展的进程中,难免遇到一些管理方面的难题或缺憾。只有不断探索,优化管理机制,律师事务所才能规范运作,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这同时也是促进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
第三篇: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校务公开工作,增强我校师生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意识,积极推动学校教职员工对学校工作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根据佛纪发[2001]6号文件,顺德区教育局下发的《顺德区中小学校务公开实施意见》及乐从镇教育办乐教字[2001]203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我校为积极推动实施校务公开制度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为全面实施校务公开制度作了充分的准备。上一阶段,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
根据镇教育办下发的《乐从镇推行校务公开制度的意见》的要求及部署,学校领导班认真学习了上级的有关文件,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推行校务公开制度的目的及意义,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围绕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工作,深入讨论了全面实施校务公开制度的计划,初步确定了校务公开的“实施办法”,为落实、推进校务公开的各项工作作了认真的部署。
二、及时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提高教职工对推行校务公开制度的思想认识。
实行校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学校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举措,它的实施,必定能有效地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工作上新台阶。因此,我校组织了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上级的有关文件,领会文件中关于实施校务公开制度的精神要求,提高了教职工对实施校务公开工作的认识,明确了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从而调动了教职工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为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制度的实施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三、按有关要求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
按佛纪发[2001]6号文件的要求,为了有序、顺利地实施校务公开工作,由学校教职工会议推选出由行政代表、工会代表、镇人大代表、科、级组长代表及优秀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校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校务公开工作的操作制度及工作计划,确定公开项目及内容,完善其他各项相关工作,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保证校务公开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今后,我们将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实施校务公开工作,虚心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搞好学校工作。
第四篇:推行科技项目监理制度探讨
有色金属行业推行科技项目监理制度探讨
管红斌
(云南科技咨询评估中心,云南昆明650011)
摘要: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矿产优势,在有色金属行业推行科技项目监理制度必将有力提升重点冶金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了云南新型工业化进程。在此背景下,本文详细介绍了科技项目监理制度的内涵及主要制度,并对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如何配合监理机构做好科技监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有色金属;科技项目;监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矿产优势,有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镍金属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在贵金属、稀有元素矿产中,铟、铊、镉保有金属储量居全国第1位,全省铟储量达5200吨;银、锗、铂族金属储量居全国第2位。云南已形成了一批以有色金属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产资源采、选、冶工业,是国家重要的锡、铜、磷肥生产基地。根据《云南省矿业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到2015年,规划全省生产煤炭1.3亿吨、铅锌金属135万吨、铜金属45万吨、金40吨、银2000吨、磷矿石2800万吨,实现矿业产值4000亿元,利税500亿元。
近年来,云南省科技管理部门围绕新材料生产、中低品位矿综合利用和多金属矿先进选冶、煤焦化先进技术及副产物高效利用、节能减排等关键共性技术,安排实施了一批突破产业技术瓶颈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项目,目前该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突破。如马关云铜锌业公司以含铟粗锌为原料,集成真空冶金、湿法冶金、电冶金等多项新技术,建成了30吨/年4N精铟的产业化示范装置,实现了金属铟、锌的高效提取,解决了传统工艺设备投资大、铟回收率低、生产环境差等问题;云南蒙自矿冶公司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综合回收铅锌冶炼过程中共伴生多金属,有效提高了金属回收率,实现了金属银、铟、铋、隔等产品产量的翻番;云南祥云飞龙公司和昆明理工大学联合解决了品位低于10%的氧化锌矿利用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规模化利用。通过这些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大力提升重点冶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了云南新型工业化进程。
与此同时,从2007年起依托这些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科技管理部门全面启动了重大科技项目监理制度工作。重大科技项目监理制的实施,实现了对项目实施的整
个过程充分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有效提高科技计划管理水平,规范了项目参与各方的行为,有力提高了项目研究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科技项目监理制度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科技项目监理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普遍认为科技项目监理是指科技管理部门委托科技中介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科技项目监理单位,对项目(课题)实施全过程进行跟踪、考察、监测评估,对项目(课题)分阶段及总体目标实现程度做出评价,对项目(课题)时间进度和任务执行情况、目标实现、经费到位及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监督、评价的工作过程。
在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过程中推行监理制度,聘用项目监理机构,可有效地补充管理资源的不足,丰富科技项目管理的手段。作为利益独立于项目各方之外的第三方监理机构,完全可以根据合同来协调各方在项目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客观公正地提出相关意见和措施,保证项目实施的质量、进度、效益和效率。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项目监理小组能够帮助项目承担单位解决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难题,可以从技术层面上保证整个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
二、科技项目监理制度的主要工作
1、监理工作内容
科技中介监理机构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监理工作:①监督检查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落实与使用情况,审查资金的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②监督检查项目计划进度完成情况;③监督检查项目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知识产权获取情况,项目实施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④ 监督检查项目承担单位为组织实施项目建立的管理机制、创造的保障条件、采取的工作措施情况,评价承担单位的管理与实施能力;⑤综合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向科技管理部门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2、监理工作方式
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监理工作一般采取现场监理和书面监理相结合的方式。①现场监理方式是监理单位根据明确的监理控制点和检查要点,对项目承担单位报送的监理材料进行审核后,组织监理小组对项目实施现场进行监督检查,一般现场监理工作流程包括:参观研究现场;现场召开监理会议,听取项目执行情况汇报;专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提问,承担单位人员进行解答;查验相关试验记录、检测记录、科技成果文件、科研设备发票、项目经费支出相关票据等;对照《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和《监理工作计划》中确定的监理节点和检查要点填写监理表单;专家组评议及打分,起草《现场监理检查意见》等环节。监理
机构汇总现场监理情况,形成监理意见,出具《监理意见书》,报送相关科技管理部门;②书面监理是项目承担单位按《监理工作计划》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向监理单位报送监理材料。监理单位根据各课题报送的监理材料对照《项目任务书》进行分析,掌握项目进展和任务执行情况,提出阶段性的《监理意见书》。
3、监理工作程序
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监理工作的监理程序一般包括:①签订《监理委托书》,明确监理任务;②监理单位编制《监理工作计划》,组建监理小组,明确监理控制节点和任务;③召开监理工作启动会议;④实施全程监理,按季度编制《监理报告》,出具相应的“监理结论”;⑤监理工作结束后,编制《监理总结报告》;⑥科技管理部门对监理单位履行项目监理工作情况进行评估;⑦组织开展下一个科技项目监理工作。
4、监理结论
对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监理工作一般采取的是持续跟踪、阶段评价的方式,按季度出具监理意见书,提出相应的监理结论。监理结论一般分为项目继续执行、项目调整后执行、项目终止执行三种。①项目继续执行是指项目承担单位能够按计划履行合同,项目进展顺利,项目持续执行;②项目调整后执行是指项目承担单位由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不能继续按原计划履行合同,需要调整执行项目合同目标后继续执行;③项目终止执行是项目承担单位由于内、外部条件变化,已不能履行合同或在项目实施中有严重的违约行为,监理单位有权建议项目终止执行,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三、如何配合做好科技监理工作
1、严把《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质量。
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是项目中后期管理、项目结题验收的重要依据,在签订任务书过程中,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科技管理部门要严把《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质量,科学合理地确定研发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尽量细化可监测和考查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从而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成功率。
2、开好第一次监理(启动)会议
项目承担单位应高度重视和组织参加好第一次监理(启动)会议,并做到:①人员到位。参加监理启动会议的人员应该包括: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领导、项目承担单位主管科研的有关领导、项目(课题)负责人,以及单位有关财务人员等;②认识到位。认真学习相关的《科技计划项目监理办法》、《科技计划项目监理实施细则》等监理政策文件,充分认识开展监理工作的重要意义;③资源到位。在启动会上做好与监理单位的联络工作,认真收集整
理监理单位和科技管理部门发放的各种资料,回到单位后认真向项目(课题)组的同志传达监理启动会的精神和组织学习监理政策文件,让监理制度深入人心,为即将开展的监理工作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3、积极配合好每次的(现场)监理工作
监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项目承担单位的配合、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必不可少。无论是《监理工作计划》的制定、项目控制节点的分解,还是在相关监理资料的准备与提交,以及现场监理工作的安排与协同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双方相互协同,互相配合。
对于现场监理工作,需要项目承担单位在事前安排项目(课题)项目负责人编制并向监理单位提交阶段性的《项目(课题)执行情况报告》,认真准备试验报告、检测报告和提交各类财务单据等备查材料,并将以上资料及时提供给监理专家;在现场监理检查过程中,要陪同监理专家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现场的巡检工作,让监理专家充分了解当前项目的执行情况;还需要安排好会议室,制作相关的幻灯片,通知科技管理部门和各课题负责人、单位财务人员按时参会,做好各种会务工作。
对于书面监理工作,需要项目承担单位安排(项目)课题负责人编制《项目(课题)执行情况报告》,并根据监理单位专业监理人员的要求,及时向监理单位提交(或传真)各种监理备查文件,安排相关项目(课题)负责人与监理人员交流工作情况,做到“有问必答、有事必回”,耐心认真协助监理人员全面完成阶段性的监理工作。
4、充分发挥监理专家的智慧
参加科技监理工作的专家包括有技术专家、科技管理专家、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和财务(审计)专家,他(她)们一般都是本省相关科技领域的权威高级工程师或大学的教授,熟悉相关行业的科技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了解大量的生产经营和科技信息。在监理评估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科技管理人员、各级项目(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财务负责人员,要认真听取监理小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认真与监理专家交流研发经验和教训,及时提出当前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监理专家的智慧,及时解决当前项目出现的问题,或提请监理专家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监理专家的智慧,促进项目(课题)的顺利实施。
四、结论
2009年昆明国家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通过了科技部认定,依托云锡集团建设的锡基材料产业化基地、临沧鑫园锗业公司建设的锗材料产业化基地、南天信息公司建设的金融电子产品产业化基地、昆船集团建设的自动化物流系统产业化基地、昆明云内公司建设的乘用车柴油机产业化基地等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在组织建设中,“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仍将是云南省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行业,将会承担大量的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因此,在有色行业推行科技项目监理制度仍需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大中型冶金企业的科技人员进行积极地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修国义.陈晓华《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科技与管理,2009,(1),第11卷第1期.
[2]李阳.李柏洲.张浩《科技计划项目过程优化控制研究》.商业研究,2010,(6),总第398期.
[3]龙江.太萍.安实《项目组织管理能力不足造成的项目成本损失分析》.航天器环境工程,2010,(2).
[4]张骏《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模式研究》.经济与科技,2010年2月号下(总第387期).
[5]《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第五篇:东莞市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方案
东莞市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方案
根据《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我市将实施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为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行居住证及“一证通”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遵循依法管理、体现公平、优化服务、促进发展四项原则,在我市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逐步从以往重管理轻服务转向服务与管理并举、寓服务与管理于一体的格局,实现流动人口、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工作目标
以居住登记和居住证为载体,以全市流动人口为对象,以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吸引流动人口主动登记办证为基础,以管好流动人口租住房屋和务工就业两个关键环节为重点,以建设全市统一联网、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为依托,逐步将流动人口居住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纳入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通过“办证就享受服务”引导流动人口主动接受管理,力争2010年内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登记率达到95%以上,应发证流动人口的有效居住证持证率达到90%以上。
三、组织机构
市政府已决定成立市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推居领导小组”),由市政府成洪波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陈波副秘书长、市公安局梁建柱副局长、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王国雄副局长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综治办、市信息化办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市推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推居办”),设在市公安局,由市公安局梁建柱副局长兼任主任,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其它成员单位各指定1名副科以上干部为联络员。市推居领导小组和市推居办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居住证制度推行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即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
1、开展宣传培训。一是制定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的全市推行居住证制度宣传工作方案(包括统一全市的宣传口径、设计理念、制度亮点、主要内容、宣传方式和渠道、媒体引导、网媒监控等),通过全面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为推行居住证制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二是召开全市推居工作动员会,全面部署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三是制定《条例》学习、系统和设备
应用的培训工作方案,适时组织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公安民警、管理人员、协管员参加《条例》学习培训班,开展警综系统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子系统及其发证模块、居住证制证设备以及新莞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培训工作(由市推居办负责,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协助)。
2、落实经费保障。居住证工本费由市、镇(街)财政各分担50%。市一级信息系统设备研发和升级改造、系统安装维护、人员培训、日常办公和制度宣传等推行居住证制度专项工作经费由市财政负责审核解决;镇一级制发证设备购置费、日常办公和制度宣传等推居工作经费纳入各镇街财政预算,由各镇街自行审核解决(由市财政局负责,市公安局、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协助)。
3、建设信息系统。一是做好公安人口信息设备的升级改造、警综系统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子系统的安装应用、新莞人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的研发、系统对接和调试工作。二是将原有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数据整理、转换、加载至警综系统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子系统。三是根据省的要求和我市的实际需要,科学布置全市受理和办证网点,落实居住证设备和材料的购置工作。四是制定居住证信息采集、受理、发证、信息变更、检查等流程,规范办证程序。五是按照“归口管理、共同采集、统一录入、共享使用”的原则,组织开展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包括企事业单位、工厂宿舍等)采集会战,做好有关系统的信息录入和维护工作,确保依时发证(由市公安局、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负责,市财政局协助)。
4、修订规范细则。结合我市实际,由市推居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研究,制定我市贯彻落实《条例》的配套实施细则。对流动人口享有的职业技能培训等七大类基本公共服务权益和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等四大类便捷公共服务,特别是入户、子女入学等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对各部门涉及领域现有的政策规定要进行全面清理、修订或制定与居住证制度相适应相配套的政策规定;对2010年1月1日《条例》生效后属本部门服务管理范围内的新莞人群体进行认真详细的调查摸底,对上述人员的现有存量、今后增量和全市总量要有较为准确的估计和预测,对全市的承受量要有准确的认识,以作为后续制度完善和工作推广的依据。
(二)施行阶段(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
1、举行首发仪式。按省的统一部署,2010年1月1日,市设主会场,各镇街设分会场同步举行居住证首发仪式。
首发仪式后,以上半年应发证流动人口的有效居住证持证率达50%以上、年底前达90%以上为目标,广泛宣传发动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全面开展居住证推广发放工作(由市推居办负责,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文广新局、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协助)。
2、创新机制模式。一是以推行居住证制度为契机,全面总结我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的成功经验,分析、梳理存在问题,完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制度。二是探讨将新莞人服务卡功能(包括信息登记管理、公共服务、金
融服务、通讯服务等)融入居住证功能,实现广东省居住证和新莞人服务卡功能合一。三是布置开展统一全市地址编码工作,研发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四是选取有代表性的若干镇(街),对创新的机制、拓展的居住证服务内容和功能等开展试点工作,通过不断调整、总结,确定新莞人服务卡功能融入居住证功能的方法和模式,形成适合全市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新机制(由市推居办负责,其它各成员单位协助)。
3、召开市现场会。适时召开全市推居现场会,总结和通报全市发行居住证以来的有关情况,协调解决推居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规范全市推居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居住证发放任务以及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工作(由市推居办负责,其它成员单位协助)。
(三)推广阶段(2010年7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1、提升服务管理。按照试点后确定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新机制,在全市贯彻实施,全面加强“人、屋”管理,不断完善权益保障制度,逐步推出融入新莞人服务卡功能后的居住证的各项服务内容,让流动人口切实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服务方面,一是落实流动人口享有职业技能培训、公共就业服务等七大类公共服务,确保持证人享有融合新莞人服务卡功能后的居住证的各项服务内容,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管理理念。二是严格执行我市流动人口入户、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政策,保证持证人享受“市民待遇”,落实融入当地、共建共享的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一要抓好队伍尤其是协管员队伍的建设,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内部监督,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二要实行“以屋管人、以业管人”的管理模式,强化“人、屋”的登记管理,将流动人口纳入实有人口管理,主要职能部门尤其是公安机关要以推行居住证制度为契机,研究并采取有效手段,实行对流动人口信息的跟踪、比对、研判,严密掌握、监控流动人口中的重点人员和高危人员,及时、准确有效打击混迹于流动人口中的各类违法人员,并通过细化实现“人、屋、业、证”共管的各项措施,制定具体的达标标准,切实做到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控得好”(由市推居办负责,成员单位协助)。
2、构建信息平台。以构建全市统一联网、信息共享、数据鲜活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为目标,规范全市流动人口的信息管理,各职能部门按照全市统一的地址编码完善部门信息系统,逐步组建全市统一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整合流动人口登记、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房屋租赁等信息资源,实现各部门资源整合、系统互联、数据共享。对流动人口在莞工作、居留轨迹和流动情况,实行联网管理、动态管理和精确管理。通过挖掘信息资源潜力,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提供数据参考(由市推居办、市信息办负责,其他成员单位协助)。
3、年终考核验收。制定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考核办法,对全市各镇街的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纳入镇(街)年终考评。在考核验收的基础上,做好全市推居工作的总结,报省推居办。市推居办结束工作后,由市公安局履行原市推居办的职责(由市推居办负责,市公安局、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协助)。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居住证制度是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的重要成果,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重要内容。落实居住证制度,是加强和改进我市社会管理、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各镇街、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推行居住证制度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强领导,主动迅速行动,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和手段克服困难,确保居住证制度顺利推行。
(二)周密部署,强力推进。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镇街要参照市推居领导小组做法,成立本辖区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组织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办公场所、办公用品等,并确保工作人员培训到位。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科学分配任务,协调、督促、检查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
(三)部门配合,保障有力。我市流动人口数量多,推行居住证制度的资金投入大,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及时做好规划,为推行居住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财政资金保障。各相关部门必须立足本职,密切配合,畅通沟通渠道,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配套规范性文件,细化我市居住证制度推行办法,确保办证流动人口享有的权益和公共服务。同时,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注重总结推行居住证工作的经验。
(四)加强宣传,注重引导。在推行居住证制度初期,流动人口并不了解居住证制度,必须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报纸、室外广告等媒体,全面加强居住证制度的宣传力度,使居住证制度深入人心,吸引流动人口主动申报居住登记和办理居住证。同时,要做好有关媒体舆论引导工作,切实掌握舆论的主动权,为居住证制度顺利推行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