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务基层要三真[小编推荐]
服务基层要三真
如今,各级都在反复强调大抓基层、服务基层。那么,怎样才算大抓,如何体现服务?这是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机关来说,“大抓”和“服务”,关键是要做到“三真”:即真心实意的态度,“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抓实干的作风。态度决定一切。为基层服务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实意,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群众观。服务群众,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当下,有的领导和机关口头上讲为基层服务,但实际上是让基层围着自己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是首先考虑基层的需要,而是想着怎样得到上级的肯定和注意,对本部门、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还有的不是把基层作为服务对象,而是作为展示政绩的舞台,把基层当道具随意摆布折腾,搞“倒服务”。这样抓基层,不仅会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对部队贻害无穷。服务基层,说到底,就是为基层排忧解难。有的领导干部花钱应酬接待一点儿不心疼,但为基层花钱时总是思来想去,犹豫不决。说白一点,就是舍不得投入“真金白银”,只练“唱”功,不练“做”功。领导和机关为基层而存在,为基层服务是其职责所系。因此必须坚持眼睛向下,钱往基层花,物往基层送,人往基层跑,少“锅中取油”,多“雪中送炭”,办一
些让基层得实惠的好事,切实把服务基层的各项工作抓到位,抓出成效,切实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作风不实,是抓基层的大敌。实际工作中,有的习惯以讲话落实讲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电落实文电;有的热衷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摆花架子、臭架子;有的空乏表态,说得多,做得少,“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有的喜欢指手画脚,就是不办实事。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领导和机关的威信。抓好基层,首先必须努力改进作风。要下决心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从私心杂念中解放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要耐得住坐冷板凳的寂寞,不赶浪头、不争彩头、不出风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打牢基层建设的基础。要立说立行、不等不靠,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跟踪问效,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效果不撒手,切实在抓落实中提高基层建设质量。
第二篇:服务基层和群众要“三真”
服务基层和群众要“三真”
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需要真心实意的态度、“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抓实干的作风。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是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而做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需要“三真”。
真心实意的态度。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实意,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群众观。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脱离群众、违反群众意愿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做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也要看到,确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让基层和群众围着自己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是首先考虑基层和群众的需要,而是想着怎样得到上级表扬,对本部门、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不是把基层和群众作为服务对象,而是作为自己出政绩的道具,随意摆布折腾。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群众观出了问题。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解决好为谁服务、为何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才能以真心实意的态度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真金白银”的投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也就是要抓好基层和群众关注的大事、难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解决基层和群众的具体困难特别是一些“老大难”问题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舍不得投入。如果只练“唱”功不练“做”功,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事实上,基层和群众有许多事情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倾斜。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坚持眼睛朝下,人往基层跑、钱往基层花、物往基层送,宁可自己受累,也不让群众受苦。只有把基层和群众的事情办好了,才能获得做好工作、推进事业所需要的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应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多办一些让基层和群众得实惠的事,切实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抓到位、抓出成效,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真抓实干的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去抓好落实。如果仅仅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口头上,就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自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好落实中,坚持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韧劲,不赶浪头、不争彩头、不出风头,为了实现群众的利益而埋头苦干,甘当“老黄牛”;要有不等不靠、敢于负责、一抓到底的实干作风,认真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树立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光辉形象。
第三篇:落实“三真” 服务基层工作总结(写写帮推荐)
落实“三真” 服务基层工作总结天台县全面贯彻省委、市委《关于认真落实“三真”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出台实施意见,采取有力措施,及时部署和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政治上关心,让基层干部干有动力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乡镇机关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健全科学的用人机制。把一线出干部、一线选干部作为一个重要导向,使长期在基层工作,尤其是在艰苦环境下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思有新方向,行有新成果,更加努力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基层的执政能力。一是优先选拔任用。建立干部双向选拔制度,加大力度提拔使用经过基层锻炼的优秀干部,每年优先从基层中选拔使用一批优秀干部。规定凡是县直机关“一把手”必须担任过乡镇“一把手”、新提拔的且无乡镇工作经验的县管干部必须到乡镇工作。开展评选优秀基层干部活动,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乡镇干部、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和模范村委会主任评选表彰活动,并以此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根据考录公务员的有关政策规定,选拔录用部分优秀村干部到乡镇机关工作。二是完善乡镇机关非领导职务设置。乡镇机关科级非领导职务职数按乡镇行政编制的10%核定,由县委统一掌握,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在职级待遇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凡参加工作满30年(或满25年并在乡镇工作时间累计满10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985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可放宽至高中、中专文化程度)、近5年来考核均在称职以上等次且未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在编在职乡镇副科级公务员,经民主测评考核,可确定为主任科员并不受规定的比例限额限制。为执行好上述政策,现已在全县各乡镇开展调查摸底和组织申报工作。三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我县把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作为关心爱护干部的一个重要部分。完善和推广乡镇(街道)领导干部立体考评制度和村(居)干部创业承诺制。确定每年1月份的第一周为廉政教育周,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出台《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的若干纪律规定》,对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每年安排1-2个乡镇(街道)进行审计。
二、工作上关怀,让基层干部干有依*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的外部环境,逐级建立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的制度,一级对一级负责。健全党委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的制度,切实做到及时、全面地了解基层干部情况,设身处地地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切切实实地把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工作落到实处,为他们在基层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加强基层干部的培养教育。把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干部培训计划,每年安排三分之一以上基层干部进行不少于15天的轮训。深化“千名支书培训工程”,按分级负责的原则,自6月29日起,县委组织部组织对250名初任村(居)干部进行上岗培训,各乡镇(街道)组织4000余名新上任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上岗培训。整合教育资源,设立教育培训中心,开展致富技能培训活动,培训基层干部群众已达20000余人次。开始了新学年农村干部大专班的宣传和报名,对未达大专学历的村干部或村后备干部进行培训教育。二是加强乡镇干部的岗位锻炼。实行干部交流制度,按依法、回避、适才适岗、个人服从组织、激励鞭策结合的原则,在乡镇机关公务员中开展交流,共有25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多途径安排乡镇(街道)干部进行挂职锻炼,共组织29名乡镇(街道)后备干部到县重点工程、县信访局、县府热线12345等单位挂职锻炼。三是倾听基层呼声,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和领导谈心制度。县领导按分工和联系点,开展“访情问计”活动,做到“四必访四必求”,即受灾户必访,重建计必求;贫困户必访,脱贫法必求;老党员干部必访,密切干群方必求;贤士能人必访,发展策必求。力争“四必知”,即当地优势必知、社情民意必知、致富典型必知、贫困问题必知。县领导每年至少与联系乡镇主要领导谈心一次;县委组织部与乡镇街道班子成员至少每两年谈心一次;乡镇党委领导要与一般干部和村(居)主要干部每年谈心一次。严格控制各种检查、评比等,切实为基层减负。出台改变会风制度,缩短会议时间,降低会议规格,原则上乡镇党政“一把手”不同时出席同一会议,使基层干部能集中精力办实事。
三、生活上关爱,让基层干部干有保障我县从积极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出发,加大基层干部住房、医疗、养老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在物质利益分配上向基层干部倾斜,切实为基层干部排忧解难。一是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通过协调,使乡镇机关公务员在购买经济适用房、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待遇与县级机关公务员相同。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基层干部培训、困难补助、体检、误工报酬等;每两年对乡镇(街道)县管干部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争取每两年对乡镇一般干部进行一次体检,对村居主要干部在届期内进行一次体检。各乡镇还针对帮扶基层贫困党员资金难落实的问题,通过设立党员互助基金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开展慰问补助贫困党员。平桥镇多渠道筹集资金13多万元,至8月份共慰问补助贫困党员40人,金额计9960元。各乡镇还纷纷设立各种“爱心”队伍,公开招募党员志愿者,制定“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内容、包服务对象、包服务到底”的“两包两定”服务机制,开展党员自我服务。二是建立集体经济薄弱村主要干部误工报酬补助制度。通过调查摸排,出台《关于认真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主要干部误工报酬及补助的通知》。明确补助对象为经济薄弱村(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凭村集体经济实力难以自行解决的村)主要干部和60周岁以上且累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主任10年以上的原主要干部。明确补助标准:集体经济薄弱村主要干部误工报酬补助为每人每年1000元;对已离任的原主要干部60周岁以上且累计10至20年、20年以上的,每人每年分别补助500元、650元。落实配套资金,据调研情况汇总,目前全县集体经济薄弱村现职和离任干部补助共需资金约128万元,减去省财政下拨资金,其余由县财政支出。三是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办公场所问题。通过实地走访16个无办公场所村,确定了具体解决方案。明确具体补助政策,县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补助。对16个村的建设费用,在省市补助的基础上,县财政安排24万元,每村补助1.5万元,并对建设中涉及的政府部门的各类规费给予减免。对目前属借用、租赁的47个村的办公场所,县财政安排76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进行补助,逐步解决村办公场所问题,为基层干部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四篇:服务群众要“五真”
服务群众要“五真”
2011年11月07日 07:22黄永文来源:广西日报热点专题手机看新闻 黄永文
真心实意听民声。听民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前提,也是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前提。通过党委、政府专线电话、电子信箱、信访接待日等便民措施,采取干部下访、暗访、回访等形式,进一步畅通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的渠道,使群众的疾苦有地方诉,意见有地方提,怨气有地方发,掌握社情民意。对一些重大决策和事项,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情投入察民情。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一线,特别要注意深入到问题多、困难大、矛盾突出、意见强烈的地方去调查研究,敢于听真话,乐于听真话,吃透情况,找准问题,搞对办法,排除矛盾,解决问题,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真抓实干解民忧。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再难办也要全力去办,真正把实事办成为民解难的“开心钥匙”,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真心引导顺民心。一方面,要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利益问题,让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另一方面,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当自身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时,按照法律程序反映自己的要求,理性对待,从而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真诚服务帮民富。维护群众利益最终的落脚点是帮民致富,让群众过上富裕的生活。搞好减负帮富,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抓发展促富,大力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切实帮助群众致富。
第五篇:扎根基层 服务三农
扎根基层 服务三农
——邓襄镇韩永歌学习沈浩心得体会
今天上午,我们学习了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对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他作为一名选聘生,远离了熟悉的校园和家乡,独自一人来到陌生的农村,沈浩同志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在小岗村一待就是六年,最后倒在了工作的第一线。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
一、学习他对工作的那份热情与执着。刚来到小岗村的时候,沈浩同志也受到过怀疑,也想过想过工作上超脱一点,但是一旦深入到具体工作,他就身不由己。在工作的过程中,也独自流过泪,但是因为心中有对小岗村这片土地的热爱,沉下身子工作,最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二、学习他刻苦奉公,不辞劳苦的精神。在小岗村6个年头,沈浩同志夜以继日,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每一年春节都忙到大年三十才回家,过完年又急急忙忙的赶回小岗村。繁忙的工作中使他“过家门而不入”习以为常。在他的家人眼中,他是一位舍小家顾大家的人。在他生命的前一天,还处理了一起土地纠纷和滁州市军分区一位领导商谈拟建的国防教育园选址问题,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真谛。
三、学习他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态度。村民谁家有困难他心里都有一本账。当他看到村里邱世兰的拐杖坏了,从合肥为老人带拐杖。在家庭走访时发现毛凤英老人因家境贫寒,常年生病在,立刻把老人送到医院,并承担老人的住院费用。如果我们的基层党员干部们都能向他那样,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时刻想着群众,一心为民服务,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很和谐,种种矛盾都能在基层得到解决。
四、学习他扎根基层,一往无前的信念。农村的工作环境是艰苦的,在2006年任职工作届满时,村民们的挽留沈浩同志也犹豫过,但是当他看到小岗人民殷切的期盼时,他最后还是留了下来,为了小岗的明天放弃了回到省城工作的机会。
五、学习他抢抓机遇,实抓实干的作风。在小岗村的六年,他带领群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修了村内水泥路,整修了党员活动场所;发展旅游业,“大包干”纪念馆的新建,并先后引进了小岗面业、节能电器公司,美国GLG集团,广州从玉菜业集团等企业。正是他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带领小岗村从一个贫穷的落后村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沈浩同志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村官,我们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