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战争下平民的呐喊---老枪影评
战争中平民的呐喊
——《老枪》影评
赵丹 2011级会计学院审计12班
学号:20114091218
指导老师:贺晓宏
战争中平民的呐喊
----《老枪》影评
赵丹2011级会计学院审计12班
学号:20114091218
指导老师:贺晓宏
摘要:关于《老枪》影片的评论以及战争下平民的复仇。战争使得千万家庭支离破碎,骨肉分离,那么战争所引发的复仇也就理所当然了。战争中平民的力量是弱小的,他们的复仇无论成功与否,与战争本身是无关的,他们的悲剧仅仅是战争组成的微小部分。
关键字:老枪战争复仇
《老枪》是一部关于一场平民复仇的战争的电影,但我认为它更是一部战争下平民复仇的电影。听起来挺饶舌,但后者可以说是对前者的凝练和升华。
平民复仇一类的电影很多,《基督山伯爵》《呼啸山庄》更是其中翘楚。但它们没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战争。之所以说《老枪》是战争下的复仇,就是因为它是在二战这么一个大的战争背景下的。
关于《老枪》的简介:《老枪》讲述了一场一个平民百姓复仇的战争。残酷的战争与人物命运剧烈碰撞,现实与回忆紧张交织,现实使人惊心动魄,回忆令人惆怅而感伤。影片获第一届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电影音乐等三项大奖。
电影开头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一场战争,残酷的战争。女主人公梳妆,窗外却传来炸弹的呼啸声。正如影片给我的印象,压抑下的温馨。
然后主人公于连出场,作为一位医生,他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甚至敢于同搜查队对峙,当然,他没有成功。影片的前半部是铺垫,是反差,是对比,它主要描述了于连一家的日常生活。于连与朋友的交谈,与妻子之间的浓浓爱意,帮助洗澡迷了眼的女儿,以及和母亲之间的浓重亲情。这些片段细碎,但完整。它们告诉我们,于连对妻子的爱意有多深,妻子克拉拉奔放活泼热浪漫和崇尚自由。我们从此感受到温馨,然而这来之不易的温馨在我看来也是灰色的,压抑的。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电影中仅有的温馨也要被破坏了,或者说,战争下是没有温馨的。剧情迅速转折,小镇被屠,妻子女儿被杀,于连疯狂了。影片中有七次闪回,每一次都是顺理成章毫不拖泥带水的。于连发现女儿的鞋子,看到女儿的尸体,开始了第一段闪回。于连知道,世界上自己最爱的人走了,他没有哭,但那种无声的悲鸣更打动人心。于连冲回教堂看见神像,愤怒地将其推倒砸碎,随后开始第二段闪回,女儿在教堂受洗。宗教在战争中也是无力的。于连的复仇开始了。他不是头脑发热冲进古堡要和纳粹拼个你死我活,而是重重布置设下机关,为这些纳粹刨出坟墓,静静地等他们走进去。冷静,绝对的冷静,这其中又透露出无比的残忍,对自己残忍,对敌人更加残忍!期间游击队出现了,姗姗来迟。于连拒绝了他们的帮助,而是选择了独自复仇。这不代表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于连对妻子的爱不容许他人插手自己的复仇。
最终于连将这一队纳粹小队送入了坟墓。然而事情结束了么?影片末尾,于连恍如清醒,终于流下了眼泪,看着自己的手,说“怎么了,我究竟怎么了?”。然后他笑了,影片的最后一次闪回,于连一家骑着车笑着。在于连心中,她们还在。
是什么使得一位医生拿起屠刀?“这是一双神奇的手”显得多么可笑,明明是赐予人生命的手却带走了一队人的生命。是战争啊。没有战争,就没有这场复仇。这场战争又何止摧毁了一家人的幸福。这让我想起《兵临城下》的一个片段,无数苏联年青人被迫走向战场,往前走是纳粹德国残忍的刺刀,往后走是自家人冰冷的子弹。他们是可以更好的活着的啊。
这场复仇对整个战争又有什么意义?平民的复仇是多么无力,他们的呐喊恐怕连他们自己都听不清。战争是最大的悲剧,战争下平民的复仇也只不过是一场聊以欣慰的闹剧罢了。让于连来选的话,他宁愿不要这场复仇。
第二篇:老枪影评
《老枪》 影评
不知不觉中课程已接近尾声,当初为了选一个轻松一点的选修课,就选择了“你”,没想到学的过程当中一点也不轻松。
“意识流”一词是来源于心理学的词汇。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百度)
在学习意识流文学过程中,我们欣赏了多部经典的意识流电影。比如:《野草莓》、《老枪》、《广岛之恋》等等。而我却对《老枪》格外的喜欢,法国电影《老枪》由罗伯特·安利可导演的,包揽了第一届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音乐等三项大奖。其原因是因为这部电影情节耐人寻味、人物形象丰满、手法独特高超、音乐凄美动人,由此成为了欧洲现代电影的经典,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就是一个平民复仇的故事。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德军节节败退,但战事的失利未能阻止德军在法国殖民地的大屠杀。巴黎的医生于连感到城里气氛日趋紧张,由于害怕家人遭遇不测,他安排了他的妻子和女儿回乡下巴倍里老家暂避风险。妻女走后没几天,于连回乡探望家人。却没料到德军在他回乡之前对村庄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当他回到乡下,看到的只有妻女和村民的尸骸。愤怒的于连在古堡内找出祖辈尘封多年的一只双管猎枪,在断壁残垣的古堡里展开了与德军的斗争,最终为家人报仇。影片前半部是在为后半部进行铺垫,前半部多是展现于连一家的家庭生活。于连和妻子克拉拉相偎相依、女儿弗洛兰丝洗澡迷了眼、停电时母亲举来蜡烛„„这些情节让影片充满了温馨的情调,跟后半部的残忍血腥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法西斯的惨无人道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于连身为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天职。虽然他在外人面前强调自己“不问政治”,但面对维希法国的保安队员,于连始终不肯向他们低头交出“自由法国”的伤员,为此,还不得不向德国军医求助。这是一个悲哀—同族相残,却要向外人求助。战争的罪恶在于它将我们心中美好的一切粉碎使我们心上留下永久的伤疤。男主人公于连手中的那杆老枪就象征着对这罪恶的本能反抗。但当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家园尽毁,家人惨遭纳粹凌辱杀害时,于连转变了角色,由救人走向杀人。他之所以杀人来源于一个“爱”字,爱被强行摧毁使于连埋藏在心中的老枪被唤醒。他看见仇人,悲痛蔓延成满脸的泪水,复仇变得简单,政治被抛进死角不被提及。一切,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为了手刃仇敌,他独身一人手持祖辈的猎枪在古堡里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实力悬殊,但他却因为对亲人的爱、对敌人的恨生出了无限的勇气,变成了一个勇敢机智的战士。
在救人和杀人上,影片体现了于连爱国、善良、勇敢、机智、沉着的形象。在展现亲情和爱情的片段中,我们看到了于连隐忍、痴情、略有憨态却又颇具风度。克拉拉是一个美丽的交际花,在结婚以后依然很开放,导致了他们之间曾经出现过感情危机,甚至有一段时间克拉拉还要离开了他和女儿。尽管如此,于连对克拉拉的爱,至始至终都是宽容、温和、专一的。当他看到深爱着的妻子化为一团乌黑的焦炭时,他陷入了愤怒中,复仇的火焰也从此开始。于连的形象也
在此时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影片还使用了首尾呼应的手法,初春的林荫道上,三辆自行车并排前进。中间是于连·丹杜,左边是妻子克拉拉,右边是女儿弗洛兰丝,最右边是牧羊犬玛赛尔。在春光的沐浴下,于连显得年轻而富有男子的魅力,克拉拉妩媚动人,弗洛兰丝双颊绯红、逗人喜爱,玛赛尔活蹦乱跳。片头一家人骑着车在路上温馨的情景到了片尾重新运用时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片头出现给人非常温馨的感觉,到了最后这样的温馨只是存在于于连的回忆里,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可能存在了。乐景闪回,哀情流溢。一样的情景,出现在片尾让人感到无尽的悲凉。(来自网络)
《老枪》背景音乐的运用相当恰到,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开头于连一家三口骑自行车出外郊游的背景音乐,安详而宁静,流动的音符中略带几分调皮。整段音乐的风格与男女主人公的性情非常贴近,于连略带木纳,而妻子克拉拉热情奔放。同时,这部影片的背景音乐和画面十分协调统一。当保安队出现时,背景音乐是紧张而恐怖的;当于连驾车到乡下看妻女经过秀丽的景色时,背景音乐是舒缓愉悦又让人捉摸不透的;每当于连进入过去的美好回忆时,温馨的音乐又适时响起„„音乐的选择让《老枪》更好地成为了永恒的经典,隽永的回忆。(来自网络)
第三篇:Troy--《特洛伊战争》英语影评
Troy
Troy,a film about warfare and love,tell us an impressive story.3200 years ago,after decades of warfare Agamemnon,king of
Mycenae,had foced the kingdoms of Greecce into a loose alliance.Only Thessaly remained unconquered.Agamemnon’s brother Menelaus,king of Spata,is weary of batttle.He seeked to make peace with Troy,the most powerful rival to the emerging Greek nation.As a result,the two reached a peace agreement.Unfortunately,Paris ,the prince of Troy,had a crush on and took away Queen Halen,Menelaus’s wife,which pissed off Menelaus.He wanted revenge.So he came to his brother Agamemnon to seek help.Then they jioned together to attack Troy with the greatest force the world had ever seen.There came the war.In the war,Achilles,persuaded by Odysseus,the most sagacious king of Greece,fighted for the Greek,while Hector defend his own country.Once Achilles and Agamemnon were on bad terms because of somenthing personal,andAchilles put up his sword.To trojans,it would be a appreciation,but they provoked the Greek by actively attacking them.Ptroclus ,however,went to the front with Achilles’s armor,ending his life under Hector’s sword.Hector got killed in that Patroclus’s death set Achilles on fire.The war went on after 12 days.For this time,the war ended quickly because of Trojan Horse and collaboration.Finally,Troy was razed to the ground and Achilles got killed by Paris due to seeking Briseis.That’s just the film story.As for the leading roles,I like and admire Hector best.In the film,Hector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ragic figure.Unlike Achilles run after honor and the immortality of name,Hector performed more humanity and responsibility as a man.As Paris’s brother, he promised to protect Paris from the consequence of taking home.At that time,he would have known city-states and their own destiny.Despite his contempt for his brother's cowardice, he assumed the guilt;after the manslaughter of Patroclus, he calmly accepted the challenge.It was he that made his soldiers understand a man's dignity: to protect their honor, to love their family, and to fight for their own country.
第四篇:战争背后《萤火虫之墓》影评
战争背后
——观《萤火虫之墓》
相比《萤火虫之墓》本身的故事而言,影片所叙述的背景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故事在在一种灰暗、悲凉的气氛中静静的进行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两兄妹在失去他们生活的依靠——母亲和家——之后,成为了战争中的孤儿,不得已投靠亲戚姨妈,因不堪忍受姨妈的白眼与欺辱,到附近一处废弃的防空洞下生活,相依为命。但是两兄妹最终还是没能逃脱饥饿与病痛的折磨相继离世。哥哥与妹妹的死相信赚走了不少观众的眼泪,的确整个故事是一场悲剧,在电影开头用倒叙的方式由两兄妹的灵魂和萦绕其中的萤火虫来带出悲惨的故事,观众的心马上就已经沉下一大半了。尽管再现当时情景很难,但作品中还是描写了空袭后燃烧的原野和当时的生活。
影片中第一次美军空袭过后,有人在燃烧的废墟前愤怒而无助的高喊:“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赶尽杀绝!”这使我们开始反思,战争带给人民的究竟是什么,面对这遍地的尸体以及荒凉的废墟,蠕动在尸体上的蛆虫现实的告诉我们,事实上我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太多无法挽回的事物和情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美军于1945年8月6日投下一枚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使人口总数为24.5万的广岛市死伤总人数达20余万。8月9日,美军又将一枚代号“胖子”的原子弹投放至日本长崎市,致使日本伤亡惨重。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是影片的战争背景,而影片中的妹妹的死,正值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这不得不令观众感到惋惜,是的,战争结束了,人们又可以回到自己的家园了,可是,失去的再也回不来了,天真可爱的妹妹再也回不来了。
一部被公认为经典的电影,总能为我们带来深思与启示。影片用细腻而写实的叙事手法,自然而然的传达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奈,还有兄妹之间动容的情感。《萤火虫之墓》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的无情,人们为求生存的无奈自私,以及生命的短暂。透过这部影片中所描述的战火之下人民的痛苦悲哀,因战事发生而使正常的生活步调打乱,一般的市井小民只能被动的选择逃离,原本该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却只残存痛苦的回忆,一幕幕触动心弦的场景,强烈表达出反战的意念。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故事,也传达给我们创作者的理念。
对于这部电影,创作者高田也曾经说:“我并不是仅仅讲战争的悲惨,而是希望观众能联想到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找出现代社会孩子们异化的症结之所在。”《萤火虫之墓》使高田将社会主义题材创作提高到新的高度的里程碑。战争如同暗夜,生命在一片漆黑中脆弱不堪,而被战争遗弃的童真就如同长夜中的萤火虫一样散发出微弱的光芒,不可避免的将要在凄冷中凋零。影片中的兄妹俩无疑是日本侵略战争中的牺牲品,它透过这个独特的视角,让人们清楚的看到战争的残酷与祸害,控诉着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带给平民的痛苦和折磨,召唤者真诚、善良、以及永恒的和平。
虽然不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但是却通过描写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无声的控诉了战争。这毕竟是一篇来自日本的影片,影片中难免对日本在战争中所持立场有所偏失,影片中日本成为了最大的受害国。作为二次大战的发动者与过错方,日本带给被侵略国家的伤害无疑是更加巨大的。但作者创作这个影片的目的,不是告诉观众日本的损失之大,更重要的是告诉人们,战争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日本如此,全世界更如此。
影片的结局,哥哥在日本投降一个月后饥寒交迫而死亡。弥留之际,耳边响起了妹妹银铃般的声音,黑暗中妹妹拉着哥哥的手,快乐的吃着糖果,漫天的萤火虫快乐的飞舞,仿佛在祝贺他们找到了幸福。在这种战争的环境下,也许死亡就是解脱,才会是最大的幸福。战争带给兄妹两个的,竟是比死亡更恐怖的灾难,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里,实现他愿望的唯一方式竟是死亡。
兄妹两个的灵魂重逢后,望着山脚下灯火通明的高楼与金碧辉煌的大厦。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战火过后的日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迎来了崭新的生活。也许这也是兄妹两个人最朴实的愿望吧。
影片以死亡开始,以死亡结束。自始至终贯穿全局的悲哀。无论以什么名义进行的战争,它所带给人民的,永远是不尽的悲哀和刻骨铭心的伤痛!
第五篇:战争下的小男孩(推荐)
战争下的小男孩
翻开语文书看到一幅插图,这是一张真实的照片,这张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三这天,上海火车南站被日本侵略军轰炸,当时望着这张照片我仿佛看见了许多人拥挤在火车南站准备远走高飞,因为日本侵略要轰炸上海火车站,就在这时;一个人说:“日军来了大家快逃啊。”
客人们却不知道该往哪逃一枚枚炸弹从飞机上扔下来,不少人死了多少人,可是无情的炸弹还是要轰炸人们,有一家人的妈妈被炸弹给炸死了之前省下一点点力气对爸爸说;把孩子带好。爸爸把孩子塞进了一个平台,盖下,之后爸爸也被炸死了,枪声慢慢的停止了。
小孩爬出平台望了望周围哭诉了起来,心里想着战争我恨你!
四年级:薛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