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南昌大学通信原理 考试大纲

时间:2019-05-13 12:0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南昌大学通信原理 考试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南昌大学通信原理 考试大纲》。

第一篇:2014南昌大学通信原理 考试大纲

2014年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1章 绪论

1、掌握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及其优缺点;

2、掌握通信系统按调制方式的分类,常用的调制方式;

3、掌握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信息速率和码元速率。

第4章 信道

1、掌握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其分类;

2、掌握信道三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3、掌握连续信道容量的计算、分析及其证明。

第5章 模拟调制系统

1、掌握幅度调制(DSB,AM,SSB,VSB)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2、掌握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的原理以及实现;

3、掌握角度调制(PM,FM)的原理及相关参数的求解。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掌握几种基本的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及其分析;、2、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码型变换、波形图及其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分析;

3、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码间串扰的产生机理,消除码间串扰的基本原理;

4、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无码间干扰时传输的码元速率和频带利用率分析。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1、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的基本方式及特点;

2、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时域与频域特性(表达式,带宽,图形);

3、掌握二进制数字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法(收与发)(方框图,各点时间波形);

4、二进制数字传输系系统的性能分析(误码率,信号功率)。

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低通信号抽样定理 带通信号抽样定理、自然抽样与平顶抽样;

2、掌握量化的定义、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A律13折线、PCM调制原理;

3、掌握时分复用。

第10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1、掌握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准则;

2、掌握匹配滤波器的传输特性、冲激响应、输出、最大输出信噪比;

3、掌握二进制相关器形式和匹配滤波器形式的最佳接收机的框图及实现最佳接收机中各点的波形;

4、掌握理想信道下最佳基带传输系统对收/发滤波器的要求;

5、掌握实际接收机与最佳接收机的性能差异。

第11章 差错控制编码

1、掌握纠错编码的原理以及性能;

2、掌握线性分组码编译码原理;

3、掌握循环码编译码原理。

第13章 同步原理

1、掌握同步类型;

2、掌握载波同步分类、原理及方法;

3、掌握码元同步分类、原理及方法。

第二篇:通信原理大纲

第二章 模拟调制系统概述

一、概述

 调制:使调制信号f(t)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一个(或几个)参数,使这些参数随f(t)的规律变化。

 载波可以是正弦波或脉冲。前者称为连续波调制。已调信号表示为

(t)= A(t)cos(0(t)+(t)) 对A(t)、0和(t)的调制称为调幅、调频和调相。调频和调相统称角度调制。 当上述的f(t)为数字信号时,称为数字信号的模拟调制。 信号调制的目的:

 提高频率,易于辐射:辐射天线通常需要大于信号波长的1/10(如1/4波长)。如果频率太低,将无法提供合适的天线;  改变信号带宽,与信道特性匹配;  实现信道复用;  实现频率分配;

 改善系统性能:如宽带调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二、幅度调制(AM)1.定义及模型

 调幅指用调制信号f(t)控制载波C(t)的振幅,使已调波的包络按照f(t)的规律先行变化的过程。

设载波为 C(t)= A0 cos(0t+0)则已调信号为 AM(t)= [A0 + f(t)]cos(0t+0) AM的数学模型:

设 f(t) F(),由傅里叶变换(过程略)得

ej0ej0AM()[2A0(0)F(0)][2A0(0)F(0)]22 是冲激函数:(x)dx1,(x)0当x0

 当初始相位 =0时,AM()A0[(0)(0)][F(0)F(0)]

 图例:f(t)的波形及波谱;A0+f(t)的波形及波谱;载波cos(0t)的波形及波谱;

12已调波形 AM(t)的波形及波谱。2. 若干要点:

(1)调幅过程使原始信号f(t)的频谱F()搬移了0,且调制频谱中包含了载频分量

A0[(0)(0)]

和边带分量1[F(0)F(0)] 两部分。2(2)AM波的幅度谱|()|是对称的。>0和<-0部分称为上边带,-0<<0部分称为下边带。

(3)AM波占用的带宽是消息带宽Wm的2倍,即2Wm。(4)为使AM不失真,还必须:

(a)| f(t)|MAXA0以确保A0+ f(t)0,否则上下包络线交叉部分相位反转,出现过调制。(b)0>>Wm,Wm为f(t)的消息带宽。否则AM()的两个下边带交叉,包络失真。

3.例:正弦调制。

设f(t)为正弦信号f(t)= Am cos(mt+m),则已调信号

AM(t)= [A0 + f(t)]cos(0t+0)

= [A0 + Am cos(mt+m)]cos(0t+0)= A0 [1+ AM cos(mt+m)]cos(0t+0)其中 AM = Am /A0 称为调制度或调制指数。为避免过调制,必须AM 1。f(t)的等价频谱为(由傅里叶变换得到,过程略)

F()Am[(m)ejm(m)ejm

代入

ej0ej0AM()[2A0(0)F(0)][2A0(0)F(0)]22 得

AM()A0[(0)ej(0)ej]Am[(0m)ej(0m)ej]ej

00mm02Am[(0m)ejm(0m)ejm]ej02简化起见,设 0 = m = 0,AM(t)和AM()如图所示。载频0,上边频 (0+m),下边频 (0-m)。总平均功率

2PAMAM(t){[A0f(t)]cos(0t0)}2Acos(0t0)f(t)cos(0t0)2A0f(t)cos(0t0)第1项:为

12A0 220222

1第2项:考虑到 cos2(0t0)[1cos2(0t0)]

21而 cos2(0t0)0故第2项为f(t)2

2第3项:若中没有直流分量,f(t)0 故 PAM记 PA01f(t)2。22A01(载波功率),Pff(t)2(边带功率),则 22PAMPcPf

4.AM的调制效率

 定义:已调波的效率 AMPfPAMf2(t)Af(t)202

 对正弦调制f(t)= Am cos(mt+m),11212f(t)2Amcos2(mtm)Am 22412Am2AM4故 AM 212122AMA0Am24Pf1当调制度 =100%时,最大可能效率 AM(33.3%)

3三、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

 AM调制效率低下是其主要缺点,其中不带有用信息的载波消耗了大半功率。

考察 AM(t)= [A0 + f(t)]cos(0t+0)若能让 A0 = 0,载波功率将被完全抑制,AM1。

ej0ej0F(0)]此时:DSB(t)= f(t)cos(0t+0),DSB()F(0)] 221若令 0 = 0,得 DSB(t)= f(t)cos0t,DSB()[F(0)F(0)]

2图例:f(t)的波形及频谱;载波cos0t的波形及频谱;抑制后的已调波DSB(t)的波形及频谱。

四、角度调制

 使载波相位角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产生变化的过程称为角度调制。角度调制过程中,载波的振幅始终保持不变。

 角度调制分为相位调制(PM)和频率调制(FM)。调频用于广播、遥感等领域,PM主要用于PSK等间接应用。

 与AM相比,FM抗干扰性强,电声指标高,发射机效率高,但设备成本较为昂贵。

 角调波可定义为具有恒定振幅A和瞬时相角的正弦波 (t)= Acos[(t)]。

其中(t)为时间函数,(t)和 (t)有下列关系:(t)1.调相波

 若角调波的瞬时相位角(t)与调制信号f(t)呈线性关系,则称之为调相波(PM波)。此时:

PM(t)= 0t+ 0 +Kp f(t)其中,0载频固定频率;

0载频起始相位角;

Kp比例常数(调制常数),描述调制器的灵敏度,单位弧度/伏特; Kp f(t)瞬时相位偏移,最大值记为PM(t)= Kp| f(t)|MAX

 调相波的瞬时角频率 PM(t)dPM(t)df(t)0Kp dtdtd(t)dt故调相波的表达式为 PM(t)= Acos(0t+0 +Kp f(t)) 若f(t)为单频信号(单音调制)f(t)= Am cosmt,则

PM(t)= Acos(0t+0 +Kp Am cosmt)= Acos(0t+0 +PM cosmt)称PM=Kp Am为调相指数。对单音调制,显然有PM(t)= PM。 注意到PM只取决于调制信号f(t)的幅度,与载波频率无关。2.调频波

 若角调波的瞬时频率(t)与调制信号f(t)呈线性关系,则称之为调频波(FM波)。此时:

(t)= 0+ Kf f(t)其中,0载频固定频率;

0载频起始相位角;

Kf比例常数(调制常数),描述调频器的灵敏度,单位弧度/伏特秒; Kf f(t)瞬时频率偏移,最大值记为: = Kf| f(t)|MAX

 由于 (t)(t)dt0t0Kff(t)dt

FM波的表达式 FM(t)Acos(0t0Kff(t)dt) 若f(t)为单频信号(单音调制)f(t)= Am cosmt,则

FM(t)Acos(0t0KfAmmsinmt)

Acos(0t0FMsinmt)称FMKfAmm为调频指数。

对单音调制, = AmKf,故 FM3.PM和FM的转换关系

m

 考察 PM(t)= Acos(0t+0 +Kp f(t))

(I)

和 FM(t)Acos(0t0Kff(t)dt)

(II)将 g1(t)f(t)dt)作为调制信号代入(II)式得

(t)Acos(0t0Kfg1(t))

是关于信号g1(t)的调相波。将g2(t)df(t)作为调制信号代入(I)式得 dt(t)Acos(0t0Kpg2(t)dt)

是关于信号g2(t)的调频波。

 因此,将经过积分器的结果进行调相,可以获得对的调频信号; 4.窄带调频(NBFM) 由FM(t)Acos(0t0Kff(t)dt)知,调频波的最大相位偏移

FMKf|f(t)dt|MAX

当 FM<<1时,有cos1,sin 展开(II)式:

FM(t)Acos(0t0Kff(t)dt)Acos(0t0)cosKff(t)dtAsin(0t0)sinKff(t)dt Acos(0t0)AKff(t)dtsin(0t0)称为窄带调频NBFM。FM 的取值可以是0.2、0.5、/6 等。 当的频谱范围为Wm时,NBFM的频宽为2Wm,类似于AM。5.宽带调频(WBFM)

 在单音调制情况下,设f(t)= Am cosmt,则

FM(t)Acos(0tFMsinmt)A[cos0tcos(FMsinmt)sin0tsin(FMsinmt)]...(傅里叶展开)AJn()cos[(0nmt)]n

(1)m(/2)2mnJn()(第二类n阶贝塞尔函数)m!(mn)!m0作傅里叶变换得FM()AJn()[(0nm)(0nm)]

n 可见,WBFM的频谱包含了载频分量以及无穷多个边频分量。边频对称分布在载频两侧,频率间隔m。 图例。

 若将FM信号的有效频谱取到+1次边频,考虑到频率分布间隔为m以及上下边频,总带宽为

 WFM2(+1)m = 2(m + m) 又 m

1 故 WFM2(m)2(1)称为卡森准则。 当 <<1时,WFM2m,为NBFM;当 >>1时,WFM2,为WBFM。 讨论:在实际系统中采用更为宽松的公式 WFM2(+2m)。例如FM广播允许的最大频偏 f =75kHz,最高调制频率fm = 15kHz。则带宽

B=2(f +2 f m)= 210(kHz)实际采用了200kHz(0.2MHz)。

第三章 信源编码

一、概述

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通过A/D转换,将原始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时间离散和值离散的数字信号。

 数字信号的压缩编码:降低信息冗余,提高传输效率。1.信源编码的数学模型

 信源可以用随机过程建模,随机过程的特性依赖于信源特性。2.信源编码的主要方法

 目的:减少信源输出符号序列中的信息冗余度,提高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信源熵)。

 过程:寻求对信源输出符号序列的压缩方法,同时确保能够无失真地恢复原来的符号序列。(1)匹配编码

 根据编码对象出现的概率分配不同长度的代码以保证总的译码长度最短。典型的算法是Huffman算法。

 概率分布可以有两种方法构造:采用先验的数学模型如正态分布、指数分布、拉普拉斯分布等;或根据实际情况统计得到。 匹配编码是信源编码中最重要的方法。(2)预测编码

 利用信号之间的相关性,预测未来信号的可能状态,对预测误差进行编码(如语音、图像等的传输)。(3)变换编码

 利用信号在不同函数空间分布规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变换函数将信号从一种信号空间转换到另外一种更有利于压缩编码的信号空间中表示。常用的变换函数如离散傅里叶变换、Walsh变换、离散余弦变换等,在图像编码中得到应用。(4)识别编码

 分解文字、语言、图像的基本特征,与样本集作对照识别,选择失真最少的样本编码传送。3.编码定理

 定理(编码定理,Shannon 1948):一个熵为H的信源,当信源速率为R时,只要R>H,就能以任意小的错误概率进行编码。反之,如果R

 定理并未给出编码算法以及如何达到预期的方法。

 可以证明,二进制Huffman编码的平均码长R=P(x)L(x)有

H(x)RH(x)+1 对长度为n的信源字符,有H(x)RH(x)+1/n 故当n足够大时,R可以任意接近信源熵。

4.信源编码与失真量

 模/数转换失真:是一类不可避免的失真。由于抽样值为模拟量,需要无穷多个比特来进行无失真描述,在实际系统中不可能实现。

 编码失真:建立信号x与其恢复信号x’之间的距离 d(x,x’)作为编码失真的度量。如海明距离、平方失真等等。

二、抽样定理

1.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 低通信号:信号频带在 0 ~ m之间,称为截止频率为m的低通信号。 定理:在m(角频率rad/s)以上没有频谱分量的低通带限信号,可由其在时间上间隔 Ts/m(s)的等间隔点上的取值唯一确定。(证略) 设 m = 2fm,fm为信号的最高频率,则 Ts12fm,或 s2m。Ts2 称为Nyquist速率。对应的最大抽样间隔TsTs1。抽样速率 m2fmfs 抽样的最小速率s2m称为Nyauist间隔。

 定理的意义:一个连续信号具有的无限个点的信号值,可由可数个点的信号值描述,从而可以实现数字化表示。 多路复用:将多个信号的抽样值在时间上相互穿插形成。

 实际系统中,采取fs(2.5~5.0)fm以避免失真。例如:语音信号带宽fm=3300Hz,通常采取的抽样频率为8kHz。 抽样和信号恢复的基本过程:

 假设:信号是严格带限的;抽样使用理想冲激序列;用理想低通滤波器复原信号。

 过程模型。fs(t)f(t)T(t)f(t)(tnTs)

n 误差分析:折叠误差;孔径效应。2.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 带通信号:信号频带在 L ~ m之间时称为带通信号,W=L ~ m为信号的通频带。

 可以将带通信号视为 0 ~ m的低通信号处理,但造成频谱浪费。 定理:上述带通信号的最低抽样速率为 s(min)2m,m1LL其中 m(证略)

mLW 通常有 2m2sL m1m 例:求载波群信号 312 ~ 552(kHz)的抽样速率。 解:B = 552-312 = 240(kHz)f312mL1.31 B240fs下限2fm552k(Hz)m1

2fL624k(Hz)m故

fs上限

三、脉幅调制(PAM)

 PAM以时间离散的脉冲序列作载波信号对f(t)进行调制。f(t)对载波(脉冲)的振幅产生影响。

 理想的脉冲序列是冲激序列,实际中难以实现。

四、脉冲编码调制(脉码调制PCM)

 PCM是一个A/D过程,用于将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PCM过程先将连续的输入信号转换为在时间域和振幅域上都离散的量,再转换成数字编码进行传输。1.基本原理

 量化电平:将消息样本在振幅域上的变化范围划分为若干量化电平(分层)。每个样本的振幅值用“四舍五入”法近似为一个附近的量化电平值。分层越细,近似程度越高。

 抽样:按固定时间间隔测取信号样本的振幅值,并近似为一个在其附近的量化电平值。抽样越密,则可能的失真程度越低。

 编码:为量化电平设计一个编码方案。按照抽样时间序列获得的信号量化电平序列根据编码方案被转化为编码序列。获得的二进制编码序列称为信号的PCM波形(基带信号)。2.量化误差

 量化误差是PCM抽样量化的近似过程中产生的本原误差,在传输过程中无法消除。

 排除传输噪声和失真后,设 f’(t)= f(t)+ e(t)。e(t)是每次抽样量化产生的误差,称为量化误差或量化噪声。

 如将e(t)视为系统噪声,功率记为Nq,则输出信噪比

Sf2(t) 2NqPCMe(t)设量化为均匀量化,阶距=,则e(t)分布在 以认为量化噪声振幅在[之间。当<<|f(t)|MAX时,可2,]等概率分布,其分布密度 221(|e|)P(e)2

0 其他故e(t)的平均功率

Nq22212 ep(e)de2ede2122 直接的结论是:量化噪声功率与量化阶距的平方成正比。 例:单音调制f(t)= Am cosmt 设量化分层=N,则 故 AmN 222Am2Am N1N2AmN22信号平均功率 f(t) 28SN22/83222N 又 Nq,故输出信噪比 N/12212qPCM采用编码长度为n的二进制编码时,N=2n,代入上式得

S32n2 NqPCM2S310lg[22n]1.766n6n2 换算为dB值:2NqPCM/dB解释为:每增加一位编码长度,输出信噪比可以增加6dB。3.压扩技术

2 由Nq知,均匀量化时,量化噪声功率与量化电平无关。因此输出信噪12比在信号电平较低的情况下有可能达不到传输要求。

 改进:实现非均匀量化,建立量化阶距与信号电平的相关性,在信号低电平区间减小,反之,在信号高电平区间增大。(1)压扩器方法

 在发送端,信号经压缩器处理后再进行均匀量化;在接收端,译码后的信号经反向的扩张器扩张。 图例:压扩器特性曲线。 图例:压扩过程复原图解。(2)数字压扩技术 4.量化电平的编码方案(1)自然码

 译码过程简单,但相邻数的海明距离有大于1的情形。出现比特差错时将造成较大的电平误差。(2)格雷码

 也称单位距离码,任何相邻数的海明距离都是1。

 格雷码与自然码的转换关系:设格雷码为(bi),自然码为(ai),则

bn1an1biai1ai(0in2)(3)折叠码

5.逐次比较编译码法

,an1bn1aibi1bi2...bi(0in2)

 例:用天平和7个砝码称重,砝码重量分别为64g,32g,16g,8g,4g,2g,1g。被测物放一边,砝码放另外一边。按重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开始添加砝码,根据天平的倾斜情况决定当前的砝码是否保留在托盘上。比如被测物重81g时,将获得如下的试验结果:

81=641+320+161+80+40+20+11 从而获得7位二进制编码 1010001 若放弃1g的砝码,则可获得6位二进制编码,但误差加大了。

五、增量调制(M或DM或调制)1.预测编码

 根据过去的信号样值预测下一个样值,并且仅仅将预测值与现实样值(实测值)之差(预测误差)加以量化、编码后传输。

 若预测适当,可期望预测误差的幅度变化范围比信号自身的振幅变化范围下得多。故与一般PCM方法相比,传输预测误差所需比特数大大小于传输信号瞬时值的比特数。

 DM方法简单地将刚刚过去的信号样值作为预测值。2.调制

 调制是预测编码中最简单的一种。它将当前信号瞬时值f(t)与上一个抽样时刻的量化值fq(t-Ts)作比较,对差值的符号(正、负)编码,因此使用1bit的传输编码。差值为正时,fq(t)= fq(t-Ts)+ ,否则,fq(t)= fq(t-Ts)-。构造的fq(t)是一个阶梯函数。 图例。

 接受端收到一个1码时,将上一时刻的值升高一个量阶作为当前的译码输出;接收到一个0码时,动作相反。3.调制的量化误差

 调制的量化误差包括一般量化误差和斜率过载。

 一般量化误差(颗粒噪声):由于电平量化的近似引起的误差。 斜率过载噪声:由于输入信号的斜率过大,调制过程跟踪不及产生。 图例。

 fq(t)的最大斜率 =

df(t),为避免过载,必须。TSdtMAXTS 例:单音信号 f(t)= Asint,则

df(t)A。代入上式得:

dtMAXAfS 或 A ,其中f S为抽样频率,f为信号频率。TS2f结论:不发生斜率过载的临界过载电压与量阶和抽样频率fs成正比,与信号频率f成反比。

 当fs和一定时,随着f增大,允许的A将减小,不适合传输均匀频谱信号。 语音信号和单色电视信号的功率谱随频率平方增加下降,适用于调制。 将A2AfSff。由于A>>,为不致发生斜率过载,抽样 写成 S2f频率fs要比信号频率f高很多。4.调制的量化信噪比

 在没有过载时,设量化误差e(t)在- ~ + 之间均匀分布,则其概率密度为

1(|e|)P(e)2

0 其他 其平均功率即方差为

2Nqep(e)de

32

2功率在全频域均匀分布,功率谱近似为。

3fs接收端经过截止频率fm的低通滤波器后,噪声功率为 2fm Nq3fsA2 对单音信号,信号功率S。

22fs在临界过载条件下,A,代入上式得:S282ffs f2S此时,Nqfs3fs33220.042 ffmMAX8ffm可见,提高fs可明显提高信噪比。

S 讨论:若采用fs = 2f,且令f = fm,可求得:Nq32是很小的信噪比,MAX在大多数系统中不获支持。5.调制与PCM的比较

 抽样频率:PCM的fs根据抽样定理确定,一般情况下fs  2 fm;调制传送的是增量而非信号样值,抽样定理不成立,通常其fs要比PCM的大得多。 带宽:调制需要更大的带宽传送编码。

 量化信噪比:码元n=4~5时,PCM和调制的量化信噪比接近。n<4时,调制的量化信噪比较高;n>5时,PCM的量化信噪比较高。

 信道误码的影响:调制的一个码元代表一个量阶,一个误码只损失一个增量,故允许较高的信道误码率(10-3 ~ 10-4);PCM要求较低的信道误码率(10-5 ~ 10-6)。

 设备:单路调制比PCM简单。

 应用:PCM用于语音还原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调制用在容量小,还原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

6.进一步的讨论:调制与PCM的结合-DPCM  对信号抽样值与预测值的差值(而不仅仅对符号的正负)进行量化编码。量化是多阶量化,因此编码是多位二进制编码。

第三篇:2012天津大学研究生通信原理考试大纲[范文]

天津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814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通信原理属于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因此要求考生必须较好地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性能和基本的分析方法;并应了解通信网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通信系统中各种调制、解调原理,掌握有关编码和解码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对各系统进行抗噪声性能分析。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目前通信领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根据要求设计出性能指标较高的适用的通信系统,掌握对一般通信网的理论分析方法。了解通信的发展动态。主要考核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考生在通信领域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通信的基本概念:定义,系统模型,信息的度量、性能分析。(占

5%)

2.信道特性:恒参和变参信道,随机信号分析、信道中的加性噪声,信道容量公式。(占10%)

3.模拟通信系统:调制的概念和调制的分类、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产生和解调方法,带宽和功率的计算,噪声性能分析。频分复用。(占15%)

4.信源编码:抽样定理;PCM和ΔM的编译码原理,噪声性能分析;PCM和ΔM的改进型;时分复用。(占15%)

5.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常用码型,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基带传输特性,无码间串扰,奈奎斯特准则,眼图和均衡,部分响应技术。(占10%)

6.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二进制数字调制和解调方法,性能分析。多进制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产生和解调方法。各种数字调制的带宽计算。二进制和四进制数字调相的波形分析。最佳接收基本概念、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和匹配滤波器的概念。(占10%)

7,现代数字调制技术;MSK、QAM、π/4-QPSK、OQPSK,扩频通信等的基本原理,调制和解调方法。码分多址的基本概念。(占5%)

8.同步原理: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及网同步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占10%)

9.信道编码: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最小码距与检错、纠错的关系,差错控制技术,几种常用的检错码,掌握线性分组码、循环码的编译码原理,了解卷积码的基本概念。(占15%)

10.通信网概论:通信网的基本概念,数字通信网和ISDN的基本概念,复接技术和交换的基本原理。了解移动通信、光通信的基本知识及发展动态。(占5%)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基本知识;填空、选择题(占40%);

2.基本技能:计算、作图,设计和证明(占60%);

3.课程内容大致比例:模拟通信占30%,数字通信占7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为150分)

第四篇:东大考博通信原理考试大纲

通信原理(含信息论与编码)考试大纲

该课程要求考生掌握通信中常用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

信息论与编码部分:

1)掌握香农信道容量公式(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了解MIMO系统容量。

2)掌握信道编码与信源编码的作用与区别。

3)掌握信息的定义,信源熵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4)掌握离散2进制信源编码方法及其编码效率。

5)掌握信道编码中分组码定义,最小汉明重量,系统码生成与校验矩阵以及纠错

检错能力。其中汉明码与循环码要熟练掌握。

6)了解卷积码编解码原理。

7)了解TCM编码的优缺点及其编解码方法。

通信原理部分:

1)掌握数字调制技术,包括MPSK,MPAM,QAM,CPM,MSK等。理解各种调制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场景。合理比较各种调制方式。

2)掌握低通及带通采样定理。

3)掌握均匀量化,了解非均匀量化方法。掌握PCM的各个环节。

4)掌握最优接收原理(匹配滤波器和相关接收)。

5)掌握无失真传输基本原理。掌握线性均衡器原理及迫零算法,了解非线性均衡器和最优(均衡)接收机。

6)掌握无线及移动通信的信道特征,了解克服其缺陷的主要技术。

7)了解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技术,其采用的调制、编码和主要接收技术。

8)了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技术。

9)了解TCP/IP和Aloha协议等简单的网络协议。

10)了解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如MIMO等),了解新型信道编解码技术。

主要参考书目:

1. Proakis 著《Digital Communications》 第四版(张力军翻译)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2、清华曹志刚教授著《现代通信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模拟调制不作要求)。

3、信息论与信源编码部分可参考任何一本信息论与编码的参考书。

第五篇:2014年南邮通信原理考试大纲

2014年南邮通信原理考试大纲 801--《通信系统原理》

一、基本要求

通信原理是通信和信号处理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系统讲述了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本课程要求考生掌握通信的基础理论、原理框图和基本计算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对通信系统各组成部分、原理框图、基本概念和常识的理解及掌握情况,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系统性能分析和计算方法。

二、考试范围

1、通信系统模型和主要性能指标(通信的常识和框图);

2、随机过程(广义平稳性,功率谱,自相关,高斯噪声);

3、信道模型和特性、信息论基本概念和信道容量的概念(恒参信道、随参信道、香农公式);

4、模拟调制(AM,DSB,SSB,VSB,FM);

5、数字基带传输(无码间干扰条件、线路码、均衡常识);

6、数字载波调制(二进制调制、QPSK、QAM);

7、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A律13折线量化编码);

8、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最佳接收准则、匹配滤波器);

9、差错控制编码(线性分组码常识);

10、同步原理(载波同步、位同步及帧同步常识)。

三、出题形式

1、选择题(涵盖较广,包括通信常识、小计算、概念);

2、简答题(简要回答通信原理的知识,包括分析、作图等);

3、综合性大题(包括框图、计算分析、应用题等)。

下载2014南昌大学通信原理 考试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南昌大学通信原理 考试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通信原理考试总结

    1.模拟调制分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 通信目的是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信息的时空转移,即把消息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 2.为什么要进行载波调制呢? 第一,通过调制,把基带信......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掌握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基本方法,主要内容有传递函数和信号流图等数学模型的建立;系统稳定性、动态性......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2017年武汉工程大学 《机械原理》考研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根据武汉工程大学《机械原理》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是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机械原理》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

    通信原理

    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消息:是物质或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例如语音、文字、音乐、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 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信道:将来自发送设备......

    北航《通信原理》201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大纲

    北航《现代通信原理》博士生入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有扎实的概率统计、随机过程、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通信电路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通信系统......

    《机械设计(含机械原理)》考试大纲2011

    《机械设计(含机械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一、 考查目标 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科目《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的命题科学、完善、合理,根据国家教委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设置目的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

    室内设计原理考试大纲5篇

    2011-2012年度 室内设计原理考试大纲 第一章 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 点 1、室内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的环境和相应的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