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传播学原理》考试大纲.

时间:2019-05-14 18:4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07《传播学原理》考试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07《传播学原理》考试大纲.》。

第一篇:407《传播学原理》考试大纲.

407《传播学原理》考试大纲

一、主要参考书目

邵培仁.传播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二、考试大纲

(一)传播学概论

[考试要求]要求了解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及传播活动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试内容]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的研究体系

3.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意义 4.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

5.人类传播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6.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传播的基本原理

[考试要求]要求了解传播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掌握传播概念、特点、分类、模式、功能、原则等。[考试内容] 1.传播的概念与特点 2.传播的分类

3.传播的过程与模式 4.传播的功能与原则

(三)传播者研究

[考试要求]了解传播者个人和组织的特点、权力、责任,了解守门人理论及其应用,理解不同的传播制度。[考试内容] 1.个人层面的传播者 2.媒介组织 3.传播制度研究

(四)传播与信息、符号

[考试要求]了解信息的基本知识、特点、种类,信息的传播与控制、信息的利弊控制等。了解符号学的基本知识,认识传播与符号的关系,掌握传播符号的使用方法。[考试内容] 1.信息与信息研究概述 2.信息的利弊控制 3.信息的利弊控制 4.符号学的基本知识

5.符号特点、功能,符号与传播的关系

6.语言与非语言符号的基本知识与在传播中的运用

(五)传播媒介研究

[考试要求]掌握传播媒介的术语,把握传播媒介的特点、类型、作用等基本知识,理解西方媒介理论,清醒认识媒介技术的发展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考试内容] 1.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 2.传播媒介的类型

3.媒介工具与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4.大众传媒的特点

5.大众传媒的组织和在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6.西方主要的媒介理论

(六)传播技巧与方法

[考试要求]了解常用的传播技巧和方法,并能在实际中综合运用。[考试内容] 1.传播技巧的概念与特点 2.传播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3.基本的传播技巧与方法

(七)受众研究

[考试要求]了解受众的一般知识和原理,了解西方基本的受众理论,从传播心理角度掌握受众的需要、动机、倾向,对选择机制、反馈、意见领袖的理论要能够较熟练运用。[考试内容] 1.受众基本知识

2.西方受众研究经典理论 3.受众的心理 4.受众的选择机制 5.受众的反馈 6.意见领袖

(八)传播环境分析

[考试要求]认识和理解环境的特性、形貌以及对传播活动的作用,掌握创造和营建有利于传播效果的环境的基本方法。[考试内容] 1.传播与环境的关系 2.传播环境的特性与类型

3、地理环境与物理环境 4.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

(九)传播效果研究

[考试要求]了解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和基本特点、了解传播效果的经典理论、传播效果的断面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趋势以及如何正确评价传播效果。[考试内容] 1.传播效果研究的历程与阶段理论 2.传播效果研究的断面理论 3.传播效果的实质 4.传播效果的形成 5.传播效果的评估

(十)大众媒介理论

[考试要求]了解媒介与大众媒介的基本概念,大众媒介的特点与社会功能,大众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等知识。[考试内容] 1.媒介与大众媒介的基本概念 2.大众媒介的特点与社会功能 3.大众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十一)纸质媒介研究

[考试要求]了解纸质大众媒介的基本特点、类型和发展,熟悉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大众媒介的基本特点,了解纸媒介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了解当今纸媒介业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考试内容] 1.纸质大众媒介的基本特点、类型

2.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大众媒介的基本特点 3.纸媒介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发展的基本知识 4.当今纸媒介业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十二)电子媒介研究

[考试要求]了解电子大众媒介的基本特点、类型和发展,熟悉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大众媒介的基本特点,了解电子大众媒介对社会产生影响,了解电子大众媒介行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电子大众媒介经营运作的基本模式,了解当今电子大众媒介现状和发展趋势。[考试内容] 1.电子大众媒介的基本特点、类型

2.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大众媒介的基本特点 3.电子大众媒介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4.电子大众媒介经营运作的基本模式 5.当今电子媒介现状和发展趋势

(十三)数字媒介和新媒体研究

[考试要求]了解数字大众媒介的基本特点、类型和发展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新媒体的概念和类型,了解数字大众媒介对文化传播具有的意义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了解数字媒介和新媒体对传播领域带来的变革,了解数字大众媒介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考试内容] 1.数字大众媒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基本类型

2.数字大众媒介和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意义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3.新媒体概念和基本类型的理解

4.数字大众媒介和新媒体对传播领域带来的变革 5.数字大众媒介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第二篇:传播学考试大纲

《传播学》考试大纲

I 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与设置说明 《传播学》传播学课程是国内新闻传播学科必须开始的核心专业课程,目标是通过中西方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传播学的发展,各种理论、流派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利用传播学知识,针对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传播现象,进行思考、辨析以及进行各种传播实践的实际能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A、了解传播学的产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了解传播学的学科背景,世界传播研究的发展潮流和中国传播研究的现状

B、从传播者、受众、信息、符号、媒介、传播技巧、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方面比较系统地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了解传播学与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的交叉性,具备初步的应用传播学理论进行各领域研究的能力。

C、能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传播现象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熟练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形成较强的传播实践能力。

3、学习用书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2004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I 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传播学教程大纲

第一章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把握传播概念

2、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

3、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

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传播学的任务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

2、文字传播时代

3、印刷传播时代

4、电子传播时代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1、符号的定义

2、信号与象征符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意义的定义

2、符号意义的分类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1、人类的象征行为

2、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3、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二)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3、传播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1、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2、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人内传播

1、人内传播的定义

2、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3、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的观点 第二节: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的定义

2、际传播的动机: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3、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渠道多方法活、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非制度化);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两个主要研究领域

4、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一节:群体传播

1、群体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2、群体的概念

3、群体的社会功能与意义

4、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5、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三个方面P92;群体意识的形成P92

5、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6、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7、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集合行为的概念;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制 第二节:组织传播

1、组织与组织传播:

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组织传播极其功能组织传播的定义;组织传播的四个功能

2、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3、组织外传播极其形态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赖特的四功能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观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1、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2、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3、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大众传播与现代人生活:

2、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3、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大众传播与现代化信息环境

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

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国家与政府四个方面的控制

2、受众对媒介控制的四种手段

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1、麦奎尔的“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

2、资本注意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3、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一)媒介即信息

(二)媒介:人的延伸;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

(四)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2、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一)“电视人”与“容器人”概念

(二)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三)、新媒介的发展均势及其冲击

(四)“电子乌托邦”思想项基本原则 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

1、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3、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怀特的“把关”模式及后来对它的补充

(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三)把关过程的实质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的基本观点 和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问题

1、传播效果的概念含

2、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3、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

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1、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

(一)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二)“休眠效果”

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二)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三)“明示结论”和“寓材料于效果之中”

(四)“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五)“警钟效果”

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一)舆论领袖

(二)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影响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传播效果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2、对“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

三种考察议程设置功能的机制(知觉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3、“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

1、“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2、“沉默的螺旋”理论特点

3、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批判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

1、“培养”理论的起源与背景

2、“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1、“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蒂奇诺的“知沟”假说P230

2、“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3、“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1、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

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

3、文化帝国主义问题

第十四章

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1、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2、传播学的奠基者与学科开创者

3、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的贡献 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3、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略)

III 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按照信息的发生领域,可以把信息划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拟态环境

二、简答题

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

三、论述题

根据以下素材用传播学相关原理进行分析(素材简)

第三篇:《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掌握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基本方法,主要内容有传递函数和信号流图等数学模型的建立;

统稳定性、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的时域分析;

频域法和根轨迹法;

系统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

系统状态空间建模及其求解;

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线性定常系统

状态反馈及观测器设计;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二、考试范围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构成;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信号流图的组成、建立及梅森增益公式;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输入量及扰动量作用下的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一阶系统动态性能;

()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典型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欠阻尼阶跃响应、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代数稳定判据;

()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

稳态误差的定义、系统类型、稳态误差分析与静态误差系数。.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根轨迹方程: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

()度根轨迹作图的一般规则、典型的零、极点分布及其相应的根轨迹;

()系统性能分析:稳定性分析、增加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利用主导极点估计系统的性能指标;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频率特性;

()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应用;

()稳定裕度;

线性系统的校正法

()校正装置:超前、滞后网络的特性;

()系统校正的频率响应法:超前、滞后校正设计;

/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控制器:控制法则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

()

信号采样和保持;

()

离散系统数学模型:差分方程和脉冲传递函数;

()

离散系统稳定性及稳定性判据;

()

离散系统稳态误差及动态性能分析;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建立、转换、标准型;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状态方程的解;

()

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

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

()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反馈极点配置和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

()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

第四篇:《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2017年武汉工程大学 《机械原理》考研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根据武汉工程大学《机械原理》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是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机械原理》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考试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同时重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难的题目一般不超过20%。考生自备必要的计算和做图工具,如计算器、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

二、试题类型及百分比

试题的类型为:(1)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2)分析说明图解题;(3)设计计算题;其中第(1)类题目的份量约占30%,(2)类题占20%~40%,其余为设计计算题。

三、参考教材

郑文纬等主编(东南大学).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10年 孙桓等主编(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10年

四、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

1.绪论

(1)掌握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等基本概念。2.机构的结构分析

(1)了解机构的组成,搞清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2)掌握常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及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3)掌握平面机构组成的基本原理。3.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掌握用解析法对平面二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2)掌握速度瞬心(绝对瞬心和相对瞬心)的概念,并能运用“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的位置,能用瞬心法对简单的机构进行速度分析。4.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及其主要优缺点;(2)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和应用;

(3)掌握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运动连续性等概念;(4)掌握用作图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了解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的概念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5.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

(2)了解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

(3)掌握在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凸轮机构的受力分析、凸轮机构的压力角的概念及确定(包括压力角对尺寸的影响、压力角对凸轮受力情况、效率和自锁的影响及失真等问题);

(4)能根据选定的凸轮类型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6.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2)了解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有关共轭齿廓的基本知识;

(3)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及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

(4)掌握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及各部分几何尺寸的计算;(5)掌握渐开线齿廓的展成切齿原理及根切现象;

(6)掌握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最少齿数及渐开线齿轮的变位修正和变位齿轮传动的概念;(7)了解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特点,并能计算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

(8)了解标准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特点及其基本尺寸的计算;(9)了解蜗轮蜗杆的传动特点。7.轮系及其设计

(1)了解轮系的分类方法、轮系的功用,能正确划分轮系;(2)掌握 定轴轮系、周转轮系、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8.平面机构力分析

(1)了解机构中作用的各种力及机构力分析的方法;

(2)掌握确定各运动副中的反力及需加于机械上的平衡力或平衡力矩的方法;(3)掌握对一般平面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的过程。9.平面机构的平衡

(1)掌握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10.机器的机械效率(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2)掌握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和自锁条件的求解方法;

(3)掌握移动副、转动副和螺旋副等运动副中摩擦力的分析计算。11.机器速度波动的调节

(1)掌握等效力(力矩)、等效质量(转动惯量)、等效构件和等效动力学模型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2)了解机器运动方程式的两种表达形式(动能形式和力或力矩形式)的建立和适用情况;(3)了解机器两种速度波动调节原理和方法(主要是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4)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

第五篇:《机械设计(含机械原理)》考试大纲2011

《机械设计(含机械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科目《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的命题科学、完善、合理,根据国家教委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我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有关招生专业的实际情况,重点考核学生《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典型机构的工作原理、分析和综合方法,典型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作图和运用图解方法的能力,综合应用以上知识对较为复杂的问题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初试科目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基础理论知识(40%)、工程应用(40%)、创新能力(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作图题。

三、考查范围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机械设计部分

(一).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1.机械零件设计步骤(了解);2.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理解); 3.机械零件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了解);4.机械制造中的常用材料(了解);5.机器的组成(理解)。

(二).机械零件的强度

1.载荷与应力分类(了解);2.疲劳与疲劳曲线(理解);3.疲劳损伤累积理论(了解);4.材料及零件的等寿命曲线(理解);5.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理解);6.单向稳定变应力下机械零件疲劳强度计算及应用。

(三).摩擦、磨损及润滑

⒈ 摩擦的分类和利弊(了解);⒉ 磨损阶段及各阶段的处理原则(了解);⒊ 润滑的功用及润滑剂分类(了解)。(四).轴毂联接

1.键联接的类型及选择(理解);2.花键联接(了解)。(五).螺纹联接

1.螺纹联接类型、特点及应用(了解);2.预紧和防松方法(了解);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理解);3.单个螺栓联接强度计算(理解);4.载荷变形图分析及应用(理解)5.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理解)。(六).带传动

1.带传动特点、应用、工作情况分析,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各种因素;2.带传动设计准则和单根带传递功率(理解);3.V 带传动设计(了解)。

(七).链传动

1.链的特点、应用、套筒滚子链结构;2.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多边形效应(理解);3.失效形式,功率曲线图;4.链传动设计参数选择(理解);5.链传动的布置与润滑(了解)。

(八).齿轮传动

1.齿轮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理解);2.齿轮的材料及许用应力(理解);3.设计参数的选择(理解);4.各类齿轮传动的载荷及受力分析(理解);5.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6.斜齿圆柱轮强度计算(理解);7.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了解)。

(九).蜗杆传动

1.蜗杆传动主要几何参数及相互间关系;2.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理解);3.受力分析及载荷计算(理解);4.蜗轮的承载能力及强度计算(了解);5.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理解)。

(十).轴

1.轴常用的材料(理解);2.轴的类型及结构设计;3.轴的强度计算计算方法(理解)。

(十一).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特点、代号(了解);2.滚动轴承内部载荷分布,失效形式(了解);3.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理解);4.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理解)。

(十二).滑动轴承

1.滑动轴承的类型、材料(了解);2.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了解);3.流体动力涧滑的基本原理(理解);4.单油楔动压轴承的设计计算;5.设计参数的选择。

机械原理部分

(一).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

1.机构的组成、运动简图绘制、自由度计算、组成原理和机构分析;2.四杆机构的类型及演化、曲柄存在条件、平面四杆机构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1.运动分析;2.运动副中的摩擦、考虑摩擦时的机构力分析;3.机械效率及自锁;4.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三).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2.从动件运动规律;3.凸轮轮廓设计;4.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

(四).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齿轮机构类型及应用;2.齿廓曲线、渐开线、圆柱齿轮参数计算;3.齿廓加工原理、齿厚、公法线、变位、渐开线齿轮传动、变位齿轮传动;4.斜齿圆柱齿轮传动;5.蜗杆传动;6.圆锥齿轮传动。

(五).轮系及其设计 1.轮系的应用;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3.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六).机械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

1.机构创新设计;2.典型机构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部分: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和机构组成原理;用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做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平面连杆机构特性及图解法设计;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其它齿轮传动与直齿轮传动相比的特点;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机构组合的方式;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拟定。

2.熟悉部分:机构分析的解析法;高副低代;;凸轮机构;运动副中的摩擦、机械的效率与自锁;机构的构型。

3.了解部分:内容中的其余部分。命题原则及宗旨

机械设计部分90分,机械原理部分60分 试卷中各教学内容所占比重

机械设计总论(机械零件设计概述、机械零件的强度、摩擦、磨损及润滑)(15±5);联接件设计(螺纹联接、键联接)(20±5); 传动件设计(带、链、齿轮、蜗杆传动)(30±5);轴系零部件设计(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25±5);机构的结构分析(5±3);机构的运动分析(15±5);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30±5);机械传动系统运动方案设计(10±3)。试卷中各考核层次分数比例

了解内容(20±5)%;熟悉内容(50±5)%;掌握内容(30±5)%。题量和难易程度

学习优秀的本科毕业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3小时)能答完全部试题,并获得100分(满分150分)以上成绩。

五、考试用具说明

考试应带圆规, 三角板和量角器等绘图工具和计算器;图解和作图题允许使用铅笔。

六、主要参考书目

1.机械设计,濮良贵、纪名刚主编,2006.5,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机械设计,孙志礼、冷兴聚、魏延刚、曾海泉主编,2000.9,东北大学出版社.3.机械设计习题与解题分析,喻子建、张 磊、邵伟平主编,2001.2,东北大学出版社.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巩云鹏、田万禄、张祖立、黄秋波主编,2002.2,东北大学出版社.5.机械原理,孙桓主编,2006.5,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6.机械原理,郑文纬等,2004.8,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7.机械原理作业集,葛文杰主编,2004.4,高等教育出版社.8.机械原理习题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原理教研室编,2005.6,高等教育出版社。注:黑体为重点参考书。

下载407《传播学原理》考试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407《传播学原理》考试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设置目的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

    室内设计原理考试大纲5篇

    2011-2012年度 室内设计原理考试大纲 第一章 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 点 1、室内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的环境和相应的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

    2014南昌大学通信原理 考试大纲

    2014年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1章 绪论 1、掌握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及其优缺点; 2、掌握通信系统按调制方式的分类,常用的调制方式; 3、掌握通信系统的主要性......

    《室内设计原理》考试复习大纲2014

    1. 室内设计的定义和内涵。 2. 室内设计的类型、特点、依据、原则和基本观点。 3. 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 4. 室内设计风格和流派。 5. 室内空间的属性、个性化、空间形态的......

    《 会计学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 会计学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学习过程、作业与实验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笔试占70%,学习过程占10%,作业与实验占20%,总成绩达60分可取得本课程的......

    《传播学概论》自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自学大纲课程概述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它是多学科分化整合的结果。80年代以后引入我国,90年代后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传播学主要研究......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试大纲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试大纲 考试课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使用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习总要求: 1、掌握管理学......

    保险原理与实务考试大纲

    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2007年考试 A4《寿险公司资产管理》考试大纲 1.2007年A8《寿险公司资产管理》科目考试内容以以下考试资料的基本理解重点为主; 2.基本理解重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