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备课制度
电子备课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交流教学经验,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电子备课室和远程教育资源、互联网资源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制度。
一、备课内容:
1、明确导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材重点、难点。
2、注意体现高校课堂
3、结合实际,教法灵活,设计教学语言丰富,注重激励性。
4、注意板书设计的艺术。
5、用好现有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
6、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7、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生活、安全常识教育。
二、备课格式:
1、电子备课格式要求参照县教研室下发纸质备课课堂教学设计要求为准。
2、电子备课页面设置:页边距(厘米):上:2 下:2 左:3 右:2纸张:16K3、电子备课编辑要求:正文部分:标题黑体小三,文中标题黑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修改部分楷体小四加粗;段落:段前、段后均为0;行距固定值18磅;对齐方式左对齐,标题居中;正文首行缩进。
三、具体要求:
1、备课必须涉及到远程教育资源及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每星期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网络资源或自制课件至少上课1节。
2、备为教,备课是艰苦的再创造。要个人钻研,掌握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结合实际选择教法,确定导学结构和学前准备,精心设计作业,充分考虑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3、备课要坚持“十字决”:阅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深究(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作者意图和教材内在联系)→定点(确定导学目标、重难点)→理路(理清作者思路,拟出导路,安排学路)→切实(从教材、教师、学生实际出发组织导学过程)。
4、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一是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二是对他人经验(或优秀案例)应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
5、对自己过去的同课导学案,可以作为参考,要结合不同班级实际和教改要求,做到“教老课,有新意”,切不可“陈案再现”。
6、要超前一周备课,不能临教临备,要有详细的导学案。
7、上课前,要“复备”,以进一步熟悉导学案并
8、各备课组要对备课资料进行及时备份,以防丢失。
第二篇:电子备课
如何进行电子备课
新学期伊始,我校推出了多项新措施,这些举措从我校实际出发,紧扣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校的品质提升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广大教师带着更大的激情投入新学期的工作中去。其中一项举措就是—把老师从天天埋头伏案书写教案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进行电子备课。这一举措,能为老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去从事教学教研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及教学水平。
不过,纵观一些学校电子备课教案,却发现部分教案并没有多大实用价值,个别老师只是把教案从网上随意地下载下来,待打印出来一看,才发现并不适合我们的教学,结果置之一旁,劳民伤财。那么,怎样才能切合我校实际,进行电子备课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定标。进行电子备课之前,我们首先要认真地钻研《课标》和教材,然后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现有的教学设施,想想这堂课自己应怎样备,这样就有了自己的备课思路,也就是所谓的定标。
二、浏览。有了自己的备课思路之后,先不要忙着去进行电子备课。接下来,我们可以上网浏览相关的教案,学习他人的方法,借鉴他人的智慧。鲁迅曾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读书是这样,进行电子备课也是如此。因此,同一篇教案我们至少要浏览三至四份,我们备课时才能吸取众家之长,加上自己的深刻思考,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三、撰写。充分研读教材,并广泛阅读资料之后,就该进行电子备课了。备课时,一定要紧扣教材特点,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融入其中,努力体现“爱”、“活”、“趣”、“动”四字方针。同时,对于网上教案中的可取之处,有选择地借鉴,努力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然,学校更鼓励大家能博观而约取,通过自己的思考、整合,形成具有自己个性思索和风格的教学设计。切忌从网上机械地下载别人的教案。另外,我们备课时还要针对本班不同等级的学生,设计出难易不同的练习,也就是所谓的分层次布置作业。这样,每个学生在进行反馈练习时,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这份喜悦又会促使他们带着更大的激情投入新的学习中去。
四、切磋。电子备课的初稿形成后,要与同备课组的几位老师一同研讨。同教研组的老师们可结合自己的体会,针对备课初稿中的教学设计各抒己见,直到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要认真修改自己的教案。这次修改,一定要把“达成的共识”加进去,使电子备课教案趋于完善,更有实效性。
五、反思。尽管我们电子备课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相互的切磋、认真的修改,但是,同一篇教案由不同的老师拿到各自的班级去上课,肯定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课下,我们一定要在教案的备注栏内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或得或失,都要进行认真地反思。时间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把这篇电子教案进行再次修改,然后交教务处统一保管、借阅,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第三篇:电子备课
年级上册第单元第课时总第课时主备人: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2.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四篇:电子备课封面
北师版小学数学第 三 册
教
师
年
度
学
校
电子备课笔记
第五篇:电子备课申请书
电子备课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叫刘加忠,男,汉族,现年36岁,小学数学教师,现在巴江小学担任三年级班数学教学工作。本人自2000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语文或数学教学工作。15年来,我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
为适应新时期教改要求,探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本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向上级申请电子备课。在申请之前,我已做好如下准备:一是能运用电脑下载相关的教学软件,并使用办公软件。二是经常上网学习业务知识,在网络上能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三是能把网络上下载的资源和自己所做的资料进行资源共享,供大家都来学习、探讨,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四是电子教案便于修改,便于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上课。
特此申请,请学校领导予以批准为谢。
申请人:刘加忠
2015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