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时间:2019-05-13 12:2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第一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强化。从国内看,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仍处高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凸显,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一些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亟需加强。

2012工作: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这里要着重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第二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对新阶段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分析

今后5~1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承先启后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突出特点

(1)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

(2)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3)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过去主要是资源约束变为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

(4)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一体化经营步伐加快,混合经济趋势显现;

(5)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6)金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增强;

(7)农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产业和产品的新阶段转变;

(8)农民收入的增加,已由主要依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向根据市场调整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

(二)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

中国是地少人多的大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食物与营养结构;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小康(部分富裕)生活为中心;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坚持竞争意识,加强现代管理,面向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逐步把农业和农民推向市场竞争的轨道。

2.战略目标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就农业而言,到2030年左右,我国农业整体上要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并加快产业化进程,以当代科技、先进装备与高素质农民合成的现代农业生产力为主力,以农产品市场体系、支农工业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为支撑的,能够适应人口峰值期全国人口小康生活(部分中等富裕)需求的,能够应对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激烈竞争局面的,向着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方向大步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

(三)21世纪初中国农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总体来看,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如下机遇: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了日益宽松的环境,农业即将进入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新阶段;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给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农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的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加速改造国内的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经济效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世纪之交中国农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国外优质、廉价农产品的冲击,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将会受到一定影响;耕地和水资源日趋紧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对采用新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产生不利影响。

(四)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与对策

从“九五”情况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产

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三是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四是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十五”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确保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为前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农民增收和粮食与食物安全则是“十五”期间两件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

二、面向21世纪,调整我国农村与农业产业结构

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提出,今后5~10年,是我国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次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

技革命,把结构调整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一)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要求,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

(1)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2)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

(3)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

(4)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5)深化农产品流通市场改革,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

(6)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7)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8)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使先进适用技术进入广大农户。

(9)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

(二)农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内涵

农业结构是农业各生产部门以及部门内各生产项目间的构成比例和组合,是农业资源的转换器。市场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效益。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结构。随着收入的增长,需求的重心也会从低层次逐渐转向更高层次。同时,由于需求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需求结构的变动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将导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逐步合理化、多样化和高级化。

1.结构转换是有序的过程

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农业知识技术传播和应用的速度加快,农业产业不断出现分化和综合,新市场不断拓展,农业产业结构发生相应转换,这种转换是有序的:农业由传统单一的种养业向现代农业的产前供应、产中服务和产后加工、销售相结合的一体化产业发展;由自给自足的产品化产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化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再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由手工畜力、分散经营为特征的传统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产业发展,等等。

2.结构调整是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过程

所谓广度,就是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实施发展小城镇的大战略。所谓深度,就是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不断增值增收。

3.结构调整是实施科教兴农的过程

从根本上看,决定农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原动力在于农业的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能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能否使农业劳动对象、生产手段、生产组织都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培育出应用高新技术的农业新兴产业部门,导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和优化。

4.结构调整是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

通过调整结构,增加农业的资本、技术投入,必将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收益,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

5.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搞好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化进程,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四)农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农产品就其用途而言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人类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第二类是间接需求的生活必需品;第三类是用做工业原料的必需品。通过深层次加工增值,满足人们对日用品、工业品和增加收入的需求。

1.满足直接需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以多品种、高质量、高效益为主目前我国居民生活正由吃饱向吃好阶段发展,正在向吃的精、吃的科学的方向发展。总的来看,居民摄取的食物中,热量有余,优质蛋白质和脂肪年缺口仍然很大。

2.满足间接需求,应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调整农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肉、蛋、奶产量成十几倍、几十倍增长,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至今没有形成独立的饲料种植业,仍然沿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种植结构,以至粮饲不分、以粮代饲、以秸秆代饲草的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是浪费了粮食,增加了成本,降低了饲料报酬,降低了经济效益。为此,农业结构必须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高赖氨酸玉米、高蛋白青贮玉米以及高蛋白、高产的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草等优质饲草,并将其纳入播种面积之中。在草原地区,完善草地围栏、划区轮牧,大力发展培植割草地和人工草地,尽快实现草地牲畜冬春以圈养舍饲为主的饲养方式,增加设施畜牧业比重。

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国际先进经验证明,没有食品加工业,就没有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也就没有经济的繁荣。经济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一般达到农业产值的2~3倍,而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40%左右,只相当于经济发达国家的1/4~1/6。因此要大力加快发展食品工业,提高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使食品工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3.满足工业加工需求,要向区域化、专业化调整工业原料作物结构和布局为工业加工品生产农产品原料的农作物称为工业原料作物。狭义的、传统的概念,它包括棉花、油料、麻类、烟叶、糖料、药材等经济作物;广义的、现代的概念,除上述经济作物外,还应包括主要是淀粉、酒精、医药、饲料等工业加工原料的甘薯、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

结构调整的原则是生产要同原料来源和产品的加工消费地区相结合,农业布局同工业相结合,以利于农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工业原料作物要向适宜种植区合理集中,向高效区相对集中,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甜菜、烤烟、高粱、甘薯等小宗工业原料作物,应在优势地区集中发展,使在全局是劣势的作物,在局部变成种植、加工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大宗经济作物,如棉花,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比重,根据区位优势调整布局,集中种植。对于粮、饲、加兼用型的工业原料作物——玉米,应根据规划,在集中产区建设饲料加工厂或工业品加工厂,反过来促进玉米的集中种植和生产的发展,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的玉米产业化。特别是食品工业,要加快由传统农产品加工形态向现代工业制造型态的转变,成为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大新兴支柱产业。

第三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随着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必然会发生变化,这会引起战略重点的转移,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党的十二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农业问题;(2)能源交通问题;(3)教育、科学问题。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2)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加快经济改革步伐;(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3)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4)加速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教育;(5)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6)积极推进政治法制改革;(7)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8)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9)不断改善人民生活;(10)加强军队建设。党的十五大,又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四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心得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心得200字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

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

新征程新目标催人奋进。2021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备受世界瞩目。这一目标充分考虑了全球风险因素,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中国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经济前景预期稳定。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是关键字之一: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搞粗放型发展。

奋斗者的前方没有终点。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我们必将行稳致远。

“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们要保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的良好态势,不断增强老百姓蓝天碧水青山的获得感、幸福感。

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充满风险挑战。但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就有势不可挡的磅礴之力。我们手拉着手、心连着心,一定能攻坚克难,在新的逐梦航程上前进。

第五篇: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面临挑战

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面临挑战

张晶

2004年,俄罗斯经济已连续6年实现增长,“俄罗斯正在重新崛起”成为西方的热门话题。2003年,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的专题报告称,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是未来40年经济发展最快的4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但是,2005年6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俄罗斯委员会《关于俄罗斯经济现状》的报告却认为,“俄罗斯经济增长期即将结束”,“俄罗斯可能失去经济现代化的机会”。究竟俄罗斯经济的前景如何,令国内外各界普遍关注。

一 经济持续增长的物质前提

经过多年挫折,俄罗斯实现了政治稳定,通过了主要经济法律,创造了保持经济增长和基本稳定的制度前提。2004年为普京总统第二任期的第一年,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的第一年。俄经济连续6年保持增长,为经济持续增长打下了物质基础。

2004年,俄GDP增长7.1%,其总额约为50700亿美元,人均GDP首次超过4 000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2003年增长12.5%),为2.729万亿卢布。特别是通讯、原料、住宅建设等部门的投资增加,其中通讯增长54%;钢材投资增长1倍;前几年增长缓慢的住宅建设投资增长12.5%。此外,纸浆、化工和石油化工投资也有所增加。加工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上升:2002年为8%,2003年为10%,2004年为12%,体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进展。

对外贸易增长强劲,外商投资势头加快,黄金外汇储备迅速增加。2004年外贸额达20780.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1.1%;近5年,每年实现外贸顺差400亿~600亿美元;外商投资比2003年增加36.4%,到2004年年底,外国投资总额累计820亿美元,比年初增长43.8%。截至2005年5月,黄金外汇储备1 473亿美元,比年初增长18.3%。2004年进口机器设备和固定资产500亿美元,零售贸易额增长12.1%,突破了近4年来的纪录。

财政状况连续5年盈余。预算黑字从2003年占GDP的1.7%,增长到2004年的4.4%。

国内银行在投资信贷中的作用上升:银行存款总额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28.6%,增加到2004年的32.6%。虽然2004年夏天出现了部分银行危机,但银行投资信贷仍迅速增长,占投资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4.8%,增加到2003年的5.3%,又增加到2004年的7.7%。在公司的投资中,国外贷款比重下降,国内银行投资信贷比重增长。2004年,大公司在国外贷款从2003年的151亿美元,减少到138亿美元,由占企业融资比重的12.5%降到11.8%。

2004年实际工资增长速度为10.9%。通货膨胀率从2003年的12%降为11.2%。卢布对美元的汇率保持坚挺。

特别是俄提前偿还外债,已累计偿还苏联时期外债近800亿美元,并且未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大大减少从世界银行的贷款。

2004年12月21日,普京在俄德第七次政府间磋商中表示,俄将提前偿还所欠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债务。这使俄罗斯政权机构在经济改革和采取经济政策方面的独立性、摆脱西方金融机构制约的可能性增强。

应当指出的是,在世界高油价的形势下,俄以燃料原料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弱化,反而增强。俄经济分析和短期预测中心2004经济分析报告表明,俄出口导向型工业和贸易部门占俄GDP的比重升高,对GDP的贡献率增强;而国内生产者的竞争力削弱,贡献率下降。2004年出口占GDP的比重增长到3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3%,保证了GDP几乎一半的增长。其中,油价飙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个百分点;国内因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1个百分点,是近3年的最小值。2004年以来,普京多次要求政府推进经济多元化,但是,高速增长未使经济产生质的变化。2005年2月,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提交政府的《我们对中期前景中时代挑战的回答》报告承认,“近几年,扩大劳务和加工领域的努力尽管取得良好进展,但没有根本改变俄罗斯的经济结构”,“经济多元化程度差”。

虽然近几年俄投资大大增加,但为达到201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至少要保持7.9%的GDP年增长率,目前,增长速度离要求相距甚远。

二 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

自2004年第三季度起,经济增长和投资速度下降。第三季度GDP增长速度为5.4%。在15个工业增长的部门中,8个部门增长速度下降。运输、建筑、化工、机器制造和有色金属等工业生产下降最明显。

2005年1~4月,GDP增长5.3%(2004年同期为7.3%);卢布升值6.6%;1~5月,通货膨胀率达7.3%。固定资本投资从2004年第四季度增长1.6%,降到2005年1~2月的0.1%。

2005年第一季度,世界油价增长40%,而俄石油出口仅增长0.6%。各项主要指标都未达到年初的预测水平,实际上,经济增长基本停滞,经济稳定增长面临严峻挑战。

(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2004年夏天的银行危机和2004年中期起,石油、建筑和运输等许多部门的投资增长速度下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俄多数专家认为,“尤科斯事件”是投资下降的导火线。“尤科斯事件”后,俄政权内部,政权和商业界上层关系分歧加剧。在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上,普京与政界和商界上层人物有意见分歧。俄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历史学教授别列古多夫认为,以对国家作用的态度划线,分为主张国家强力者、自由主义者和反国家主义者,而且这种划分越来越明显。这使国家政权内部,工商界与国家政权间相互不理解,工商界对政府政策的不信任感加剧。俄工商界和外国投资者对俄司法体制、税收政策、银行危机,特别对政治形势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第11期的疑虑增加,投资积极性下降。世界银行驻莫斯科代表、首席经济学家利特瓦克认为,资本主义以投资者的信任为基础。因此,政权应当努力弥补“尤科斯事件”影响和改正其他政策失误。

(二)在世界高油价的形势下,以燃料原料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增加俄预算收入和稳定基金的同时,也对俄整个经济的稳定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1.国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世界市场行情,首先取决于世界油价的形势,这使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利特瓦克承认,在目前条件下,俄“经济越来越受国外因素的制约”。他认为,如果世界高油价和高原料价格能长期保持,则用美元表示的俄GDP增长速度可保持到中期前景。如果油价降到每桶30美元以下,经济增长周期在2005年可能结束。

据统计,目前,燃料工业在俄工业生产中占20%,燃料能源资源占俄出口的55%,俄联邦预算收入的35%来自油气工业。

2.高油价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卢布升值,进而使整个经济增长受阻。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经济预测司司长库拉诺夫指出,“油价越高,国内价格越增长”,“油价在每桶20~30美元之间对俄经济的贡献最大,超过每桶36~38美元就不会对经济产生正面影响”。俄经济分析与短期预测中心的报告表明,2004年,高油价推动国内燃油价格上升近40%,卢布升值7%,进口增长速度超过内部需求增长的50%~100%。在增长的零售商品额中,90%来自进口商品。高油价只对拥有巨大出口潜力、赢利率高的燃料原料部门以及国内市场行情好、资本流转快、有吸引资金能力的消费部门有利,而其他加工企业则由于通货膨胀和卢布升值压力,竞争地位削弱,受进口商品的排挤。

(三)在高油价的背景下,政府的经济政策没有促进企业增加投资

1.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政府对石油公司采取了高征税措施。经济发展和贸易部认为,征税过高和工资超速增长使石油部门出口成本增加,积极性下降。2004年,实际工资增长速度为10.5%,但实际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差距为2.4倍。因此,石油等部门负担增加。

2.超高油价积累的稳定基金对促进投资增长的影响微乎其微。据财政部统计,到2004年年底,稳定基金的资金额已超过5 000亿卢布(约179亿美元),但是,据联邦预算法,稳定基金“只能用于保证联邦预算平衡的目的”。正如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报告所说,超高的油价只是“增加了国家预算黑字和稳定基金,对生产增长速度提高的作用几乎为零,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其实际作用为负”。2004年,由于世界油价增长,俄罗斯出口增加额从2003年的140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330亿美元。但是,其中稳定基金和资本输出增加额就占70%(前者140亿美元,后者90亿美元)。而因卢布坚挺,出口商蒙受的损失约20亿美元,余下80亿美元是GDP的增加值。但为维持卢布汇率的坚挺,中央银行恰好用去80亿美元。

3.政府减少预算支出、消除贸易顺差的经济政策,使社会分化加剧。由于油价上升,出口 部门工资迅速增加;而国家财政领域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工资增长放慢,造成社会不满。据俄国家统计局统计,俄罗斯收入的集中系数为40.6%,赶上了美国,超过八国集团的其他国家。

(四)俄大部分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老化,但仅通过控制通货膨胀和卢布升值等市场竞争手段,不能刺激企业投资、革新设备和利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俄《社会经济发展中期纲要》提出,“2003~2005年,俄绝大部分生产性固定资产进入退役期,进行技术设备更新迫在眉睫”,但是,仅有10%~12%的企业有革新积极性。政府试图通过卢布坚挺给企业造成压力,激励其提高效益,达到走现代化之路的目的,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济发展和贸易部的报告指出,在企业生产和革新中,科技成果的利用程度极低,科学和生产之间没有有效联系,在高技术部门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竞争。

(五)由于国家在医疗、教育和社会方面缺乏保障措施,人力资本的发展条件和激励方式恶化,致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人口严重老化

儿童和未成年人数减少;劳动力资源和高等教育培养的专业干部减少;医疗保障系统负担增加,支付退休金和社会补贴问题尖锐化。

俄专家警告,这种趋势对经济持续增长、对国家长期战略和安全利益非常不利。

(六)出口多元化水平一直很低 出口产品仍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除军工产品外,高技术产品不到1%。不能利用竞争优势促进运输、医疗、教育、高科技含量部门产品的出口。

(七)虽然近几年俄投资环境有积极改进,但经济体制原有的痼疾依然存在

1.“国家机关、法院和权力保障等部门管理效率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政府在经济领域发挥职能作用的原则只是作为“法律基础的半成品”,“实际执法效率很低”。

“在很多情况下,改革只限于制定和通过联邦法律和联邦政府决议。国家没有把法律的实际实施作为分析和监督的对象”,没有公民对国家机关活动的有效监督机制。

2.经济中的非市场部门比重还很高,企业不能进行公平竞争。在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常获得公开的或不公开的特许权,自然垄断主体的经营活动极不透明,经营主体活动的动机扭曲,一些部门仍在低水平竞争。

此外,中小企业占GDP的比重和就业比重小,大部分小企业处在“影子经济中”,不注册,也不缴纳税收。

地区经济体制效率不高,缺乏提高自身竞争力、投资吸引力的积极性。因为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受限,没有经济联系,地区本身形成进行简单财政平衡的不良经济机制。

经济发展和贸易部认为,经济体制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经营主体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行政管理方面的矛盾,以及住宅、资本和运输基础设施不发达等客观因素。

因此,俄有专家认为,俄经济虽有增长,但无发展。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卡别依金认为,上述形势不是短期内可以转变的。尽管政府采取了经济结构多元化措施,但由于经济的巨大惯性不能指望俄在近3~5年内改变形势。

三 政府保持经济增长的措施及面临的挑战

宏观经济关键的问题是投资,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增长首先取决于投资的增长。2004年7月28日,俄政府通过了《至2008年俄联邦政府活动基本方针》。其主要指导思想是,政府以及国家大型投资在经济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2005年2月1日,俄联邦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向政府提交的《2005~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纲要》提出了扩大投资规模、加速设备更新、实现生产设备现代化、将投资率从占GDP的18%上升到30%的任务。主要措施是,提高积累率;提高银行在信贷投资中的作用;强化税收调节功能,增加采掘部门的税收,促使投资向加工工业转移;加大国家直接投资力度,强化其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关键作用,特别要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新经济”部门、国防工业综合体、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信息化和远距离通讯部门、药学和生物工程学、软件生产业的投资。可以说,近年来,俄联邦连年财政盈余为扩大国家投资创造了前提条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莫斯科代表利特瓦克认为,如果没有大量投资的支撑,很快就“吃掉”剩余的财政资金。没有大量的投资,近年内,俄未必能保持出口的大量增加。“投资是关键的宏观经济问题,俄罗斯经济的成就取决于投资”。

但是,关于“国家更为积极的投资政策”的问题在政府内部、国内各界和国际机构引起很大争论。至今,社会经济发展纲要的最后内容尚未公布。2004年第三季度在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方面增长速度下降加剧了怎样提高和支持石油天然气以外的俄罗斯经济竞争力问 题的争论。

为抑制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鼓励投资增长,2005年以来,俄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缓解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鼓励企业投资。3月24日,在克里姆林宫,普京接见了俄工商界联合体代表、中小企业家和银行协会代表。4月25日,在《国情咨文》中,普京特别强调了团结的重要,并重申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缩短私有化交易质疑期、取消不动产遗产税、大赦外逃资本、提高职工工资等倡议。二是增加预算支出。俄政府6月初批准从稳定基金中增加1/3预算支出(从3 930亿卢布中拿出1 110亿卢布),约47亿美元。三是抑制通货膨胀。5月20日,普京会见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要求政府要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0%以内。四是增加国家财政领域职工的工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俄罗斯委员会主席汤姆森批评俄政府大大增加国家支出,把石油收入过多地用于提高工资和退休金等领域,而不用于结构改革,是在吞噬高油价带来的收入,是愚蠢行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的报告批评俄罗斯政府“在把国家经济引向危机”,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期即将结束”,“俄罗斯可能失去经济现代化的机会”。

他们认为,“尤科斯事件”以来,俄改革滞后;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增加,削弱税收和预算的政策不正确。但抑制通货膨胀措施使卢布升值,这会打击出口商,以后可能影响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他们建议,俄目前应利用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继续进行结构改革和行政改革,深化银行等金融领域改革,减少通胀压力,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世界银行驻莫斯科代表、首席经济学家利特瓦克认为,尽管俄能从以后对关键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中取得利益,但是,令人担心的是,首先,“主要方针”的制定者认为,中央银行可以控制通货膨胀和使卢布汇率坚挺,实质上这不取决于国库政策和对稳定基金的管理。其次,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纲领应通过完善 调整和减少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来补充,而不是替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

保持高速度要求企业结构改造和生产率的增长不滞后于卢布的持续升值。

为保持更高的经济增长率,2005年以来,俄联邦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按政府要求对经济增长预测进行了三次修改,政府始终不满意,至今未果。6月4日,在联邦委员会召开的“俄罗斯经济预测和前景”讨论会上,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宏观经济预测司司长库拉诺夫承认,2005年俄GDP增长率指标又提高到6%,这是最乐观的方案。实际上,他预测的近几年经济增长率在4.5%左右,到2011年,都不会超过7%。因此,2005年实现5.8%的指标是非轻而易举之事。俄多数专家的预测与经济发展和贸易部的预测接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的预测和判断更悲观。200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预测,2005年俄经济增长率为6%。但2005年6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俄罗斯委员会专家组在莫斯科考察一周后公布的《关于俄罗斯经济现状》的报告认为,2005年,俄GDP最多增长5.5%,以后还要下降。欧洲改革与发展银行预测,2005年俄GDP增长率不会高于5.2%。而且,这还不是最坏的预测。

但2005年1~5月,通货膨胀率已为7.3%,上升势头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为此,政府唯一可以做的是,使卢布升值8%。但近两个月来,美元也在升值,而俄罗斯是双货币流通,美元占70%。一些分析家认为,如果中央银行到年底不能使卢布升值为27~27.5卢布兑换1美元,年通货膨胀率很快就要超过普京限定的10%的水平。1992~1993年在经济发展和贸易部任过职的著名经济学家涅卡耶夫预测,2005年俄通货膨胀率不仅要超过政府的预测,而且比2004年的11.7%还要高。

俄财政部部长库德林确信:“稳定基金花费的钱使卢布升值,使我们经济的竞争力更弱”。库德林在2005年5月25日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如果继续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与通货膨胀斗争上,就失去对卢布汇率升值的控制,中期俄罗斯市场上美元汇率将为1美元兑换25卢布。他说,中央银行在力图控制通货膨胀之时,没有在市场上大量收购出口商的外汇收入,使之压卢布升值。因此,近4年卢布实际汇率上升40%,使外贸门槛降低40%。于是,俄罗斯国内市场的进口产品变得便宜,使国内生产者受到损失。在这些条件下,连高关税都无能为力。

财政部、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预计,2005年通货膨胀率为8.5%,而2005年前5个月已为7.3%。因此,所有人都承认,未必能把通胀率控制在预测的范围内。分析家们相信,政府忘了加速经济增长的计划。中央银行将在国内市场限制美元升值。中央银行将利用黄金外汇储备作为影响手段增加在市场上的外汇供应,但不可能根本扭转局势。

现在,俄罗斯多数专家认为,普京的201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难以实现。因为以要实现这一目标,俄罗斯必须保证7.9%以上的年经济增长率,从目前情况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以出口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暂时还无法根本改变,对俄经济增长的上述负面影响也难以扭转。西方学者认为,原料出口增长模式和投资增长下降趋势至少要保持2~3年。据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表的报告预测,俄经济结构改造至少需要5~10年。

但是,普京总统却不断提醒俄政府总理弗拉德科夫,谁也没有取消GDP翻一番的任务。

2005年5月20日,普京在乌拉尔联邦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会议上说,谁也没有取消GDP翻一番的任务。弗拉德科夫也不断要求各个部门寻求经济增长翻一番的资源。

可以说,普京提出的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与其说是经济任务,不如说是政治任务。对普京来说,保持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增长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安全。目前,世界银行分析家和俄多数专家都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投资。没有大量的投资,未来几年内,俄未必能保持出口大量增加,就不能支撑经济的稳定增长。俄中央银行首席专家、尤科斯石油公司董 事会主席维克多·格拉申科认为,俄罗斯在走着一条非常复杂和曲折的经济道路。

俄罗斯或者沿着这条“复杂而困难的道路”走下去,陷入无休止的争论难以自拔;或者摆脱这种境地,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前者可能导致经济停滞,甚至国家稳定和安全受到威胁;后者则要求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思路,提出符合俄国内外现状要求的总体发展战略,更多、更合理地发挥国家在实现战略目标中的作用。然而,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俄已形成的利益格局和主流思想意识,俄国家领导人如果没有清醒的头脑,没有实现战略目标的 坚强政治意志和适宜的战略方针,没有实现这个目标的团结而坚定的领导核心,前景恐难预料。

(责任编辑:高晓慧)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第11期

下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5.3 今年是我们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新常态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企业既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

    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范文合集

    我国餐饮业发展面临的挑战目前,在我国的餐饮市场中,餐饮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既有行业自身发展过程中伴随的问题,也有来自国外餐饮的竞争压力。1、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我国餐饮行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心得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心得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

    我国依法行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编者按: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施行的纪念日。在这一特殊的日子,法治的理念 自然 为我们所关注。为此,本栏目特约请国务院法制办的林广华就我国依法行政......

    入世后,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入世后,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摘要】中国加入WTO给许多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纺织行业也不例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创汇的25%和净......

    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

    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门越走越近,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赫然摆在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面前:加入WTO会给我国会计带来哪些挑战?我们将如......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四大挑战(精选五篇)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四大挑战交通治堵、环境控污、教育医疗均等化,这些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课题,利用“智慧城市”路径来解决已是全球性的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近......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Eunice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从而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