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税务与会计处理
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税务与会计处理
一、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的增值税政策
2008底年我国出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政策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近期先后出台了财税[2008]170号文《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和财税[2009]9号文《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根据两个文件精神,除其他个人外,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不再享有免税政策,财税[2002]29号文《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中的“非应税固定资产”概念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增值税转型前,除其他个人外,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的增值税政策都是一致的。而增值税转型后,纳税人身份及其所在地区、所销售固定资产的类别及其购进或自制时间,对其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的增值税政策都有影响:
1.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2.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其他固定资产,根据纳税人所在地区及该资产购进或自制时间的不同,分别按照适用税率或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3.除其他个人外,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一律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二、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不同身份的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增值税适用政策不同,其会计处理也存在区别。其中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及一般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的,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与销售其他货物的处理一样,即小规模纳税人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一般纳税人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核算。这里需要关注的是一般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征收时,如何进行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例:甲公司系一般纳税人,200X年出售于2009年1月份购买的某设备,该设备用于生产一种免征增值税的产品,购买时未抵扣进项税额。设备原值20万元,已计提折旧5万元,售价12万元,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甲公司对该业务的会计处理:
1.出售设备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50000
累计折旧5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设备价款: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3.根据财税[2009]9号文第二条第一款,该公司应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120000÷(1+4%)×4%÷2=4616 ÷2=2308。
按4%应交增值税的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461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616
减半未征的增值税处理: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2308
贷:补贴收入2308
4.结转固定资产清理 :
借:营业外支出34616
贷:固定资产清理34616
对于应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的计算,首先应将含税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再按4%征收率减半计算出应交增值税额。因此甲公司计算出的应交增值税额是正确的。但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根据财税[2009]9号文,适用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已使用固定资产等,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所以,对于企业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计算出的应交增值税,在会计处理上应将其直接计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而不能计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因为如果将按简易办法计算出的应纳增值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则在计算本期应纳税额或期末留抵税额的时候,这部分应交增值税就必然会参与抵扣进项税额。实际上,无论是旧税法下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还是根据国税函[2008]1075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调整的从今年2月1日开始启用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这部分应交增值税都是单独填入“按简易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中,与其他业务的“应纳税额”或“期末留抵税额”分别计算的。假设该企业当月进项税额11万元,销项税额10万元(包括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应交税额),无上期留抵税额等其他事项,则期末留抵税额应为110000-(100000-2308)=12308元,而非110000-100000=10000元,同时当期应纳税额为2308元。
当然根据国税发[2004]112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纳税人因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而产生期末留抵税额的,应以期末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同时“期初未缴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税额”减去抵减欠税额后的余额数。从国税函[2008]1075号文调整后的申报表看,这一规定仍是适用的。因此2308元的应纳税款如果未交则可以抵减期末留抵税额12308元,即结转到下期的“期初留抵税额”为12308-2308=10000元。
2.对于减半未征的增值税,甲公司将其计入“补贴收入”也是不合适的。首先,即使减半未征的增值税可以作为政府补助,但“补助收入”科目也只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而无论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或者新会计准则,对于政府补助都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更重要的是,对这种直接减免的增值税作为政府补助处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只有对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增值税,才能于实际收到时计入“补贴收入”科目。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作为政府补助的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而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由于政府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会计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因此,不论企业执行会计制度还是新准则,将直接减征的增值税作为政府补助处理都是不正确的。综上,甲公司此笔业务正确的会计处理应为:
1.出售设备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50000
累计折旧5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2.收到出售设备价款: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3.按4%征收率减半计算出应交增值税2308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2308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2308
4.结转固定资产清理 :
借:营业外支出32308
贷:固定资产清理32308
当然,甲公司的处理对其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并无影响的。公司的处理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是2308-34616=-32308元。而根据财税[2008]151号文《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所以即使甲公司错误地将减半未征的增值税2308元计入“补贴收入”,也应同时将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篇: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一、固定资产的界定与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是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在税务处理上,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纳税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
1.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一,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不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第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
第四,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五,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
2.税务处理
企业应当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第一,外购的固定资产,按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
第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竣工结算前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计税基础。
第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孰低者,加上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作为计税基础。
第四,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作为计税基础。
第五,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取得的固定资产,按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计税基础。
第六,除税法对特殊行业另有规定外,一般企业不允许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在税前扣除。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与税前扣除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1.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2.税务处理
税法不允许所有固定资产都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其他不得计算折旧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时间
1.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2.税务处理
企业应当从固定资产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的应进行纳税调整,因为不符合税法的确定性原则,不应按估计价值计算折旧税前扣除;应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确定其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并在税前扣除。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2.税务处理
一般来讲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短年限一般为:房屋、建筑物,为20年;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等等。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1.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准则规定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准则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税务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1)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企业改变房屋、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以外,应当增加该固定资产原值,其中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还应当适当延长折旧年限,并相应调整计算折旧。
(2)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支出:发生的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一定比例以上;发生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定年限以上;发生修理后的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性能得到实质性改进或市场售价明显提高、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其他情况表明发生修理后的固定资产性能得到实质性改进,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增加。
五、固定资产处置的差异
1.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根据准则规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2.税务处理
企业出售、转让固定资产,应按《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确认为转让财产收入,并按第十六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该项资产的净值和转让费用。企业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债务重组、分配股利和捐赠等,都要视同销售。
企业所得税处理的固定资产损失,包括企业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发生盘亏、淘汰、毁损、报废、丢失、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
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确认损失:固定资产盘点表;盘亏情况说明,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盘亏,企业应逐项作出专项说明,由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内部核准文件等。
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损失: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证明;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企业应逐项作出专项说明,并委托有技术鉴定资格的机构进行鉴定,出具鉴定说明;不可抗力原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战争等)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当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受灾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等;企业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对被盗的固定资产,其账面净值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责任赔偿后的余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损失: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涉及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固定资产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确认为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
(1)长期闲置不用,且已无转让价值;
(2)由于技术进步原因,已经不可使用;
(3)已遭毁损,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4)因本身原因,使用后导致企业产生大量不合格品;
(5)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企业固定资产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财产损失或者已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可收回金额可以由中介机构评估确定。已按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确认财产损失的固定资产必须保留会计记录,各项资产实际清理报废时,应根据实际清理报废情况和已预计的可收回金额确认损益。
企业的固定资产因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情形,应依据下列证据认定财产损失:资产被淘汰、变质的经济、技术等原因的说明;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资产已霉烂变质、已无使用价值或转让价值、已毁损等的书面申明;中介机构或有关技术部门的品质鉴定报告;有关资产的成本和价值回收情况说明。
第三篇:使用的旧货、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旧货、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自己使用过的物品的税务处理:
一、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的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8]170号)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
(一)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二)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三)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根据《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9]9号
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下同)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二、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物品的税务处理:
根据《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9]9号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8]170号)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三、纳税人销售旧货的税务处理:
根据《关于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0号
(一)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和旧货,适用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政策的,按下列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税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4%),应纳税额=销售额×4%/2。
(二)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旧货,按下列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税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应纳税额=销售额×2%。
所称旧货,是指进入二次流通的具有部分使用价值的货物(含旧汽车、旧摩托车和旧游艇),但不包括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第四篇:固定资产税务处理
购买汽车相关费用的入账
1、汽车价款和车辆购置税计入“固定资产”科目。
2、工本费、牌照费等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汽车费用”科目。
3、汽车折旧年限按税法规的4年,残值率5%。
4、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提折旧。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5、折旧在固定资产入账的下月开始提取。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公司贷款买车会计分录怎么做?利息是计入财务费用还是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
贷款购车应将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车辆保险费进哪个科目?会计分录如何?
最佳答案
车辆保险费进管理费用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其他问题
一
车辆保险费应计入:管理费用—保险费
缴纳时的分录:
借:管理费用—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
二
车辆保险,先做待摊费用
借 待摊费用
贷 银行存款等
然后在保险期内分月摊销,分录为
借 费用类科目
贷 待摊费用
费用类科目的选择,按车辆使用部门划分,用于老板用车或者办公室的,计入管理费用,用于销售部门的,计入营业费用,用于车间的,计入制造费用。
三:
借 待摊费用-车保险
贷 银行存款/现金;
借 管理费用-车保险
贷 待摊费用-车保险(每月摊销).
四
借:管理费用—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
如果我公司购入一辆车500000元,车辆购置税30000元,代检费3000元,牌照费175元,车辆保险费20000元,车船使用税12元,养路费180元
载自“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74149.html”
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530000 贷:银行存款530000
借:管理费用23367 贷:现金23367
1、车辆的购买原值和车辆购置税计入固定资产
2、保险费、路桥费办牌及代理费、牌照费、车船使用税等计入期间费用。
本公司购一辆新车自用(送货),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1.公司新车不含税价格82735.04元,增税14064.96元 开票日期11/22
2.拍照价格是54000元 手续费100元 开票日期12/22(与新车开具的票据期间不一致如何进行折
旧)
3.车辆购置税 8273元 开票日期12/25
4.车辆使用税 38元
5.汽车装修 1090元
6.办证服务费 1000元
请问
1.会计分录如何做(详细)
2.什么时候进行固定资产折旧 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折旧年限是几年,残值率是多少(拍照和车辆购置
德时间不一致如何进行核算)
问题补充:+)7.a.缴纳07版机动车辆商业保险 3179.84元 b.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190元(其实发票上金额为1190元 但缴险的时候就支付乐190元)以上用支票支付共计3369.84元 ****会计
分录如何编制?
答案一:
1.借:固定资产-运输设备96800(购车费用)
贷:银行存款(现金)96800
2.借:固定资产-运输设备54100(办理车辆牌照费用)
贷:银行存款(现金)54100
3.借:固定资产--运输设备(车辆购置税)
贷:银行存款(现金)8273
4.借:管理费用-车辆使用税38 管理费用-车辆费用1090 管理费用-车辆费用1000 贷:银行存款(现金)2128
你元月份开始折旧吧,因为虽然你的车是11月份买的,但是牌照是12 份办的你应该12月份才使用的,折旧年限是5年,残值率是10%
开票时间不一置就分时间记入固定资产原值就行了
5.缴纳的保险费可计入固定资产原值摊销
答案二:
1.82735.04+14064.96+54000+8273=159073
100+38+1090+1000=2228 2.借固定资产159073
管理费用2228 银行存款161301
3.有牌照才好用,就取牌次月开始提吧,折旧年限建议5年,残值率5%
4.保险都借预付账款,然后在保险期内按月分摊到管理费用
以上答案不知道哪个是对的关于汽车计提折旧的问题
我公司是一家新建私营企业,老板有四部汽车--霸道41万;三菱25万;保时捷170万;海马14万。四部车都入了固定资产共计250万元。请会计高手帮忙给算一下应该计提多少折旧额?折旧率是多少?折旧法该用哪一种方法?我想用年限法计提,但不知年限是多少?残值率是多少?或者会计前辈可以告诉我税法统一规定汽车的年折旧率是多少?如何查找有关的资料?提前谢谢了!
问题补充:霸道、三菱是顶账回来的,以公司名义入的帐。保时捷、海马下的是老板和老板娘的名
字。这样是否均不可以入固定资产账?
最佳答案:
1、税法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了明确的规定:房屋建筑物20年;机器设备10年;运输起重设备(包括各种汽车)、电子设备和 其他设备5年。
2、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原值时外资企业允许扣除10%的残值,其他的内资企业一律要按照5%扣
除残值。
3、固定资产折旧 的方法一律要采用平均年限法既直线法。
4、你单位老板的汽车如果都在企业固定资产的 帐上,计提折旧额计算如下:
以霸道车为例:原值41万,计算折旧的原值38.95万(41*95%),年折旧额7.79(38.95/5);月
折旧额6491.67(77900/12)。
5、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商业)-折旧6491.67
贷:累计折旧6491.67
答案二:
通用设备中运输设备折旧年限是6-12年,残值率是5%,都是新车就按这个提。
答案三:
1、车辆必须是你们公司名下的,不能是你们老板私人名下的,否则不能做为公司固定资产入帐。
2、按税法规定,小车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率,内资企业5%,外资企业10%。每个月车辆折旧额
=车辆原值*(1-残值率)/5/12
答案四:
我们单位(私营)也刚有小车进固定资产,包括价+税+费一共是10.86万元,9月买的,11月才入账,所以11月做分录:借:固定资产_汽车 108600,贷:现金 108600.因本月增固定资产,下月才可提折旧,所以这个月不能做折旧.折旧额是这样算的:5%的净残值应去掉,分5年折旧.12月提折旧为:108600*(1-5%)*1/5/12,提折旧
时分录如楼上
你们单位只要把所有的购车费用加在一起,用上面的公式就可以了,记得,购车的费用最好是今年入账,跨了小心税务就不一定认账了,最重要是这几部车必须以你单位名义买的才可入固定资产哟,老板个人是不行的.解读新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新规新意”(一)固定资产概念的新变化 新准则中的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不定期一个会计。
1、不再强调单位价值较高
2、使用时间要求发生了变化
……详细
(二)对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新规定
原先准则企业在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日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然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新准则未规定对取得的固定资产从何时开始计提折旧的约束条件,只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详细
(三)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新规定
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改变较大即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详细
(四)对固定资产清理、处置的新规定
新准则规定了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或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同时规定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而原先准则不延伸这方面的规定
……详细
(五)新准则增加对弃置费用充分考虑 新准则对某些行业的固定资产预设了弃置费用,并计入负债。新准则在考虑弃置费用的前提下对这一类固定资产取得时的财务处理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和“预计负债---预计弃置费用”科目。要特别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只有电厂等特殊企业才能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并计入负债……详细
(六)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核算的变化
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而旧准则是作为当期损益。之所以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出现了固定资产的盘盈必定是企业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漏计而产生的,应当作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为的调解利润的可能性
解读新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新变化
1、资产减值范围新变化
新准则对资产减值作了较详细的规定,适用的资产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其他如存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资产的减值适用其他相关具体准则的规定……详细
2、发生减值的认定的新变化
在新的准则中,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应当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减值迹象,不过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详细
3、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新变化
新准则确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详细
4、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准则中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的范围仅限于该准则适用的资产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详细
5、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新变化
旧准则要求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新准则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详细
6、商誉减值的处理新变化
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为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摊销。新准则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不再摊销。
第五篇:4-19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摘要:融资租赁在当前的金融服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会计准则推行与全面实施之后,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进,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讨。比如说,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中关于资产核算的入账价值、增值税的处理以及其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等等。本文在参阅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然后结合自身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展开简要的探讨,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案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最后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企业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融资租赁 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 税务处理 改进建议
Abstract: financing lease ha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current financial service, it i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plays a vital role.After promoted and full implementation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financial leasing business of accounting and tax treatment had greatly improved, but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to be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further.Financing lease, for example, fixed assets accounting of assets accounting entry value, value-added process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enterprise and so on.This article refer to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and then combining with their own learn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the financing of the rented fixed assets accounting and tax treatment is briefly discussed, and some specific cases are listed for further illustration,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hope I can for the enterprise financing lease of fixed assets accounting and tax treatment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Keywords: Financing lease;Fixed assets;Accounting system;Tax treatment;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一、引言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必定会给企业的会计事务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当然也使得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加强,以保证能够更好地发挥融资租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说,我们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如何,究竟存在着哪些不足之处,应当如何去改进展开分析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一)关于融资租赁的介绍
融资租赁最早产生于二战之后的美国,它是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有着“21世纪朝阳产业”的美誉。根据会计准则中对租赁这一经济活动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融资租赁的定义,其主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全部风险与报酬的一种租赁,并且这种方式能够达到企业融资的目的。融资租赁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一种较为新颖的融资方式,是出租人将其从供货处取得的货物按照与承租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并由承租人支付一定租金的一种交易活动。
通过融资租赁,我们能够将商业信用、银行信用以及生产制造行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且更好的引导产业资产与金融资本之间实现更加合理的流动,从而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效益,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现代金融服务中,融资租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前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对融资租赁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首先,自租赁期开始,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所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两者之间的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实施入账,同时还应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而两者之间的差额则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实施入账,出租人则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的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的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会计入账价值,与此同时还应当记录未提保余值;并且要将未提保余值与最低租赁收款额以及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与当前租赁资产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的融资收益。
(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1、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固定资产在租赁当日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两者之间中的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同时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
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将两者之间的差额作为融资费用入账。
最低租赁付款额主要指的是在租赁期内,承租人应该支付或者是可能被要求支付的款项(不包括履约成本与或有租金),加上由承租人或者是与这次租赁活动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
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并且所订立的购买价款将会远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所以在租赁开始当日我们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是否会行使这种选择权,在会计处理中我们就应该将购买价款计入最低租赁付款额。
承租人在租赁合同签订以及谈判过程中所发生的,能够计入租赁项目的律师费、手续费以及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也都应当计入租赁资产价值。
[例1]2007年12月1日,北方公司与中华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租赁标的物:塑钢机。起租日:2008年1月1日,租赁期: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共36个月 租金支付:自租赁开始日每隔6个月于月末支付租金150000元。该机器的保险、维护等费用均由北方公司负担,估计每年约10000元。(履约成本)机器在2008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700000元。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7%(6个月利率)。
该机器的估计使用寿命为5年,期满无残值。承租人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租赁期届满时,北方公司享有优惠购买该机器的选择权,购买价为100元,估计该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00元。2009年和2010年两年,北方公司每年按该机器所生产的产品 的年销售收入的5%向中华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或有租金)。此外,假设该项租赁资产不需安装。北方公司2007年11月20日因租赁交易向某律师事务所支付律师费20000元。
会计处理—承租人(北方公司)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1)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 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之和+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 的金额=150000 6+100×900000+100=900100(元)(2)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
每期租金150000元的年金现值=150000×PA(6,7%)优惠购买选择权行使价100元的复利现值=100×PV(6,7%)
现值合计=150000×4.767+100×0.666=715116.6(元)>700000元 根据本准则规定的孰低原则,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资产公允价值700000元。
(3)计算未确认融资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900100-700000=200100(元)
(4)计算租贷资产最终入账价值
租赁资产最终的入账价值=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700000+20000=720000(元)
2008年1月1日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700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2001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900100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2、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增值税的处理
2008年12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将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后,其主要表现在增值税税基的缩减,其核心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可以在销项税金中抵扣,但前提条件是出租方必须已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缴纳了增值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纳税人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只有在其所有权由出租方转让给承租方时,才会产生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抵扣问题,才会产生增值税转型中纳税人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所以,本文只讨论租赁期满,固定资产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情况。大多数的企业认为,增值税转型中纳税人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会计处理租赁期满,在纳税人留购租赁的固定资产时,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账户余额及留购款,借记“固定资
产”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同
时结转“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科目余额。
[例2] 2007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租赁公司签订一份矿泉水生产线融资租赁合同。租赁合同规定:租赁期开始日为 2007年12月31日;租赁期为3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2 000 000元;租赁期届满,矿泉水生产线的估计残余价值为400 000元,其中甲公司担保余值为 300 000元,未担保余值为100 000元。
该矿泉水生产线于2007年12月31日运抵甲公司,当日投入使用;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于每年年末一次确认融资费用并计提折旧假定该矿泉水生产线为全新生产线,租赁开始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000元;租赁内含利率为6%。
在此,我们假设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存款支付乙公司的矿泉水生产线价款300000元留购该资产,同时收到乙公司开来的增值税发票,增值税率为 17%。
甲公司租赁期满留购生产线时: 借:固定资产 589788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2639.6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5597880 银行存款 1302639.60 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销售固定资产就应与销售一般货物一样,计算并交纳增值税。所以在固定资产清理进行会计处理时,就必须同时考虑增值税。沿用上文所举甲公司的例子加以分析。
企业销售固定资产取得价款收入50000元的同时,还应该计算并收取增值税的销项税额850元。
借:银行存款 58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3、新会计准则下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颁布与实施之后,与之前企业按照旧会计准则做会计事务处理的方式与结果存在不小的区别,当然这也无可避免的会对企业的经营与财务产生一
定的影响。其主要的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由于对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随着各占用资金额的减少,分摊的财务费用也相应减少,所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对各会计利润的影响是不同的。
其次,在租赁期间,计算各应纳税所得额时,只需要考虑折旧额的影响并且税法折旧额大于会计折旧额。这是因为,税法上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照合同规定的租赁付款额确认入账价值,将会计准则中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直接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然后采用直线法分期计提折旧,使得税法上的折旧额中包含了承租方应承担的利息费用该利息费用实质上按直线法计入了各期的财务费用,所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对各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是相同的。
最后,在租赁期间,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对整个租赁期间会计利润的影响总额与其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总额是相同的因此,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而言,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只是租赁期内各的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如果从整个租赁期间的影响总额角度看,这种差异就不存在了。
三、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会计事务处理的改进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
成本管理理念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所在。我们想要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能力,就必须树立起科学、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才能进一步对企业的产品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从而使成本核算更好的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整个环节之中,将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损耗与费用全部考虑在内。与此同时,我们在重点考虑产品生产环节成本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将其他环节的成本考虑在内,比如说产品的售后成本、维护支出等等。在新会计准则下,我们所要实施的全面成本管理不仅仅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成本,还应当包括企业规模、结构以及其他无形的潜在效益等等。所以说,在新会计准则全面成本管理的要求下,我们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这是我们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基础所在。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以及费用化后续计量
1、加强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首先,在固定资产折旧范围上,我们应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固定资
产规定,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当然以下的特殊情况除外:已提足折旧费用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应该单独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其次,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加速折旧法,主要包括年数总和法以及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方法。另一类是直线法,主要包括工作量法以及年限平均法两种方法。
2、加强固定资产的费用后续化支出的计量
通常企业所发生的固定资产维护支出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固定资产能够正常的工作,如果这些费用没有满足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在其发生时我们应该一次性将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不能再采用预提或者是待摊的方式进行核算。对于企业专设销售机构所发生的与专设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费用化后续支出,我们应将其计入“销售费用”;而对于企业生产部门或者是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费用化后续支出,我们应将其计入“管理费用”;对于处于更新、改造而停止正常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其更新改造、修理的支出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费用化支出,我们在其发生时应当直接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三)建立健全责任成本制度
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其根本性的目的也是在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进而提高经营收益,所以在融资固定资产会计与税务核算中,减少支出与扩大收益依然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关键所在,所以说从成本核算制度入手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有效途径。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必须完善自身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自身的责任成本制度,为确保成本核算的全面性、科学合理性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责任成本制度指的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责任成本的控制中心,明确各生产组织的责任管理层次,同时以责任成本为主要依据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争取将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头上。这样做的最大优点在于,如果一旦发生成本控制问题,企业能够快速根据成本问题的根源来追究责任,所以说责任成本的是指就是成本责任的归属或者是成本责任的细分化、具体化。企业也只有建立起健全的成本责任制度,才能满足新会计准则全面成本核算改革的具体要求,使管理责任余成本控制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彻底的改变产痛的成本核算体系及核算方法,使岗位具体、责任明确,进而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在各个
会计期间所制定的经济效益目标。
四、总结
融资租赁对于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但我国对于其会计处理还有一些不足。针对融资租赁资产业务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及核算、增值税的处理、所得税影响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不足,结合新规则的规定,提出了完善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建议,以期为更好的正确使用融资租赁这一工具,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淑媛,马国伟.增值税转型后的固定资产纳税筹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1)
[2] 倪真莹.我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分析及完善建议[J].商业会计.2009(17)[3] 程娟,肖永梅.增值税转型对我国微观经济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10(01)[4] 熊绪进.固定资产融资租赁方式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0(08)[5] 王敬花.增值税转型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8)[5] 蒋宁,张维.增值税改革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及应对路径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2010(07)[6] 吴昊.新旧准则中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差异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7)
[7] 杨向英.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J].商业会计.2009(05)[8] 任家兴.基于新会计准则视角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元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8 [9] 薛伟.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关于资产的差异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 2010 [10] 张守文著.税法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1] [中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处翻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国际会计准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