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及措施建议2(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2:2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及措施建议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及措施建议2》。

第一篇:2013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及措施建议2

2013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及措施建议

(2012年11月)

一、2013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全面小康”总任务,紧扣“一二三五”工作思路,以三化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改革为动力,调结构稳增长,扩城镇育产业,抓开放促招商,抓统筹惠民生,努力开创经济增长、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二、2013年**县域经济主要预期指标

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初步预测: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7%,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三、2013年主要工作措施建议

(一)夯实发展硬件平台。确保**高速顺利通车,**三期、红池坝快速通道和天红路如期开工,启动巫镇高速前期工作;推进大宁河干流梯级开发,力争启动大官山、红池坝 1

风能开发,完成页岩天然气普查工作;继续推进“一座特色城市、四个城镇带、六个中心镇、一批特色小城镇、十八个移民新村、三十个绿色村庄”建设。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硬件平台。

(二)培育特色效益农业。围绕“1122”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努力构建“一园四带三基地”产业格局。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突出科技推广应用,创新农业投入机制,探索合作经营模式,深化农村改革。

(三)推动工业集群发展。加快工业园区“三组团”建设,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优化发展环境,降低企业负担,着力在融资、用工、税收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帮助企业增产增效。重点围绕农林特产、食品轻纺、环保建材、生物医药等产业引近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市场主体。

(四)建设特色商贸网。强化商旅、商节互动,办好“三会两节”。加强城乡交通网络、货物配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合理布局商贸集散中心,启动县城50亿级特色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核心商圈建设,逐步形成连接城乡、辐射周边的区域商贸网。引进知名商贸企业落户**,落实汽摩、家电下乡和节能补贴等惠民政策,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五)提升旅游带动能力。力求在“旅游硬件提升、理顺

发展机制、培育环形线路、开发冬季旅游、打造核心景区、强化市场营销”上取得突破,以红池坝4A级景区创建、宁厂古镇及大宁古城开发为重点,着力抓好乡村旅游及农家乐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旅游带动能力。

(六)抓实民生民计工作。按照“当期可承受、长期可持续”要求,在全力抓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面上工作的同时,强力推进城镇生活用水、廉租房建设等民生工程。

(七)抓好招商和项目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投资洼地,抓住沿海产业转移和市国有企业助推“两翼”发展机遇,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围绕优势资源、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实施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点对点招商。扎实推进项目工作,做到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确保全年完成120亿固定资产投资,建立1000亿项目储备库。

第二篇:甘肃省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1115332”

一面旗帜,就是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

一个目标,就是力争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个统揽,就是以创建国家级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为统揽; 五大战略,就是深入实施农牧稳州、工业强州、商旅活州、科教兴州、生态立州战略; 三大基地,就是把临夏打造成依托兰州面向藏区的物流集散基地,全国乃至世界穆斯林群众

生活用品、宗教用品和手工艺品生产加工基地,兰州都市圈休闲度假的旅游基地。

三个经济带,就是打造沿黄、大夏河——洮河——广通河以线串点,三个特色产业经济带。两个示范区,就是积极创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以生物多样性建设保护为主的示范

区。

临夏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121”奋斗目标

“1”就是力争“十二五”全市经济总量占全州的35%左右,发展质量逐年提升; “2”就是两个率先,即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全程义务免费教育;

“1”就是一个示范市,即创建全国全省全州“两个共同”示范市。

六个表率和排头兵:

一、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快城市规划修边完善,做全州规划先行的表率和排头兵;

二、着眼于提升品位,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做全州城市发展的表率和排头兵;

三、着眼于经济繁荣,加快发展服务产业,做全州产业富民的表率和排头兵;

四、着眼于转型跨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做实现临夏市县一体化同城市化发展的表率和排

头兵;

五、着眼于优化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做全州社会管理创新的表率和排头兵;

六、着眼于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做全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表

率和排头兵。

“4+5+5”计划:

全力实施打造四大战略平台,推进五大项目群建设、发展五大重点产业。

第三篇:城厢街道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及建议

城厢街道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及建议

尊敬的李书记: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关心指导下,城厢街道全体干群的努力下,城厢街道经济社会得到较好发展,现将城厢街道2015年工作思路、存在问题及建议汇报如下:

一、2015年工作思路

(一)全力做好重点工程保障工作。

近年来,城厢街道纳入县城统一规划,没有全民创业园,没有小城镇开发,重点保障城南新城发展,承担了成子湖旅游公路及航道、胜利路拓宽、桃源宝莲城等重点工程保障任务。我们将继续采取专人专线、速战速决等方式,紧抓重点工程保障,全力做好成子湖旅游公路、成子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桃树种植、山羊养殖等重点工程和项目保障。不让重点工程在城厢延误,努力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二)推进高效农业产业发展。

城厢街道现实际运作合作社22家、家庭农场28家、种养大户51家,农业招商项目7个。其中规模的项目有5家,即龙鼎科技、春笋农业科技、砀山大棚桃、千亩桃园、联旺合作社、百春锦合作社等。新增“三来一加”企业28家,“三来一加”人员1166人。2015年将加快土地规模流转,聚力做好成子湖万亩循环农业示范区,形成农业产业集聚,推进“三资”管理、农业保险工作、三来一加工作、脱贫奔小康工作、做好桃树产业。目前联合、城南2个村流转900多亩土地种植黄桃,桃树长势较好,预计2015年挂果,2016年可批量生产。届时可以发展集观光、加工、采摘于一体的桃树产业。

(三)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建立长效机制。

城厢街道已成立村镇环卫中心,配备工作人员5人,压缩式中转站1座,二级中转站12个,运转车辆3台,每户垃圾桶1个,保洁员做到每千户2名,共83人;投入保障资金50万元,2015年将严格按照2014年街道创新推行“两评”管理机制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一月考评两次,开展文明户与不文明户评比工作,推动街道环境卫生整治,不断建立健全街道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及长效机制;同时,着力做好“十字”街道整治工作,2015年城厢街道将投入一定资金对城厢街道进行系统改造,添臵环卫用品、铺设新的沥青路面,改造农贸市场,改善街道目前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情况。

(四)推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旅游、文化、经贸深度融合。在进一步提升包装推介中国杨树博物馆、中国棉花博物馆、妈祖文化园等已有景点。将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把省四星级农家乐大禾庄园和瑞信农业等建设成为乡村旅游景点。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成子河旅游公路及航道、城南植物园、桃园湖景观、欢乐世界儿童乐园、古黄河生态湿地公园二期建设。设计策划修缮刘世勋墓和刘家大院、岳庙、康熙和乾隆下船休憩处、桃园典故及相关传说。推进成子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利用成子河建设90万方废弃土源设计微地形和假山景观,不必把农田作为弃土区。同时大力招引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和影视中心基地,具体位臵可在城厢中学西侧、成子河东侧或人民南路西侧、徐淮路北侧进行规划。加快古城复制建设步伐,围绕打造京杭运河“江北第一古城”目标,结合城厢街道开发,全面做好古城复制方案制定、规划设计、策划宣传、包装推介、项目招商、拆迁征地和工程推进工作,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建设充满人气灵气的商贸古城。按照民国版《泗阳县志》记载桃园古城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恢复古城门、古城河、古城墙、古县衙和三台阁等景观,建设古街区和古民居。把城南生态游作为全省和宿迁市重点旅游线路加以宣传推广,扩大泗阳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二、目前街道工作存在问题

(一)机制、体制不顺造成工作开展障碍

城南新城与城厢街道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完全理顺,给日常工作开展带来不便。以违建管控为例,城厢街道原有城管划为城南新城统一管理、调配,人员工资由城南新城发放,在违建管控上城厢街道只能尽到巡查义务,在违建拆除上就显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缺少可以直接调配的人员力量。又如在国土工作方面,城南新城成立了城南国土分局,在土地流转、征用、国土违规整治上,由于领导体制的不顺畅给上述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税源萎缩,财政压力较大

由于城厢大部分纳入县城总体规划,无法开展小城镇建设工作,也没有自己的全民创业园,城厢街道2014年1—10月份,已完成354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98.7%,表面上看,收入形势大好,可是剔除技术处理部分,仅入库税收70万元,其中国税26.7万元,地税43.3万元。造成税源萎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征管范围不明确。城南新城绝大部分的开发建设项目都是在我们城厢境内,如:桃源绿岛、建华苑、红星美凯龙、桃源湖小区等,这些税收全部进了县级财政的金库。二是部分企业被划出。14年5月,先后有泗阳银翔机械厂、宿迁奇异人造板厂等14家企业划归众兴镇,由众兴镇来负责征收管理,这些企业,原来都是城厢街道办支柱型企业,其中仅泗阳银翔机械厂2013年就入库税收53.4万元、宿迁奇异人造板厂入库税收46.3万元。三是部分企业外迁。城厢街道办原有照明企业6家,这些都是本土企业,由于在当地发展空间受限制,现在已经有泗阳县永春电光源厂等3家企业,为寻求新的发展,到卢集等乡镇全民创业园落户了。四是部分企业因政策调整关闭。城厢街道办原有砖瓦厂5家,由于国家出台政策禁烧粘土砖,我们先后关停砖瓦厂4家,仅剩一家砖瓦厂现在也处于停厂状态,这些企业每年的税收也都相当可观。五是缺乏培植税源的平台。由于城厢既没有全民创业园,又无法搞小城镇和社区开发建设,不仅导致工业企业入驻不了城厢街道办,而且,也无法通过房地产开发来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同时由于城厢街道办是新成立单位,本来财力就十分有限,加之以上诸多客观因素,财政状况一天更比一天糟糕,而且在成子湖示范区、高效特色农业项目、成子河航道及旅游公路保障过程中,近700多万保障资金都由街道办垫付,目前,街道办的财政状况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三)街道人员配置力量薄弱

城厢街道现有行政编制20人,事业编制18人。其中城南新城占用城厢街道4个行政编制,1个事业编制。领导班子编制领导班子人数8人,平均年龄45.5岁。一部分同志年龄偏大,中层干部配备严重不足。有的都是身兼数职,有的连开会都开不过来。目前城建环保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组织、宣传、工贸中心均未配备中层干部,街道各部门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事业编制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且目前有3名部门负责人身体不好,长期病假,不得已返聘了魏广祥、朱成国两位离退休的老同志来充实我们的人员力量。

(四)城厢街道工作定位不明确

由于城厢街道纳入城区统一规划,很多工作开展都缺乏自主性,当前做好重点工程保障是我们最大的工作任务,其余也就是一些常规性的工作。造成我们工作缺少明确的方向,同志们的干事热情受到一定的影响,个别工作开展也停滞不前。以街道管理为例:街道范围内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如缺少农贸市场,群众活动中心等。城厢街道现有农贸市场占地小,环境差,无法满足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导致城厢街道占道经营,店外店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城厢街道十字街头,逢节假日、集会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影响群众交通出行和生产生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我们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试图改善这种局面,通过对城厢小学门口停车场地的扩建以及街道违规停车的大力度整治,街道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街道建设和管理遭遇瓶颈。

(五)目标考核设置与街道实际情况不适应

2014年城厢街道要求新增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个,净增限额以上商业企业2个,净增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8个,由于没有全民创业园并纳入县城统一规划,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就无法完成,部分企业被划出、外迁导致,导致工业经济指标很难完成;城厢街道2014年财政收入3590万元,由于之前提到的征管范围不明确、企业的被动划出与因资源限制主动迁出等原因导致今年财政收入任务完成压力巨大;城厢街道今年招商引资任务是当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竣工工业项目2个,竣工工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而其它乡镇是1个,来安街道办任务数为0,并且城厢街道无全面创业园,所以无法招引小项目,也就导致城厢街道招商引资实绩为0。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理顺领导机制与运行体制

建议城南新城、城厢街道办、农场进一步深入整合,不应再以相对独立的状态运转,明确分工。一是行政区域整合,将城厢现有11个村居、农场2个居委会包括五堆、界湖及杨集的部分区域划归城南新城统一规划管理,做到城南一盘棋;二是进一步明确领导分工,整合城南新城、城厢街道、农场领导班子,明确每个人的具体分工,以城管和国土为例,可以明确一个领导具体负责,范围则涵盖城厢街道及农场行政区域。

(二)理顺财税体制,获取财政支持

一是从城厢街道无小城镇建设、全民创业园,近年来企业纷纷迁出,或划归众兴镇的实际情况,恳请县委县政府能据实削减城厢街道办财政收入包干基数,同时按照“谁发展、谁受益”的基本要求,在城厢区域内的所有房产建筑、房产销售、房产交易、股权转让等形成的入库税收收入,按一定比例按年结算给城厢街道办。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城厢街道办资金来源的问题。二是县重点工程保障应由县财政支付的资金已由街道办垫付,共涉及资金约700万元。恳请县委县政府能拨付一部分资金缓解城厢街道的资金压力。

(三)进一步充实街道人员队伍

目前城厢中层干部配备不足,城建环保办、社会事业办、农技中心、工贸中心均无部门负责人,有的甚至是大学生村官开展日常工作。恳请县委县政府能充实一批年轻的、懂规划建设的专业技术性人才,进一步充实街道人员队伍。

(四)在街道建设管理上给与一定的政策支持 针对街道管理目前的现状,恳请县委县政府给予我们城厢街道以部门空间和政策支出。在古城范围外规划选址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设一个占地100—200亩的古城农贸市场,将占道经营户,小摊点集中分流安臵到农贸市场内,取缔马路市场,店外店。同时配套建设住宅安臵小区,安臵农贸市场、人民南路以及今后古城复制需拆迁安臵的群众。农贸市场及安臵小区的建设要放在古城复制规划的大框架下,建筑风格与古城面貌保持协调。

(五)结合街道实际调整目标考核指标

恳请县委县政府从城厢目前的实际出发,调整城厢街道的目标考核指标,招商引资是否可以参考来安的标准,工业指标是否可以考虑城厢无全民创业园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关指标。

(六)从大城南角度出发,加快推进城南一体化建设 建议县委县政府将迎宾大道以西,245省道以东,高速路以北,运河以南,包括运南、五堆、杨集、界湖纳入城南新城统一规划,全盘考虑,统筹发展。同时在城厢街道农村危旧房屋改造上给与特殊政策,是否可以效仿中扬、屠园的模式,对危旧房屋、零散村庄、坟墓予以整合,集聚城南人气。其次加大城南片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新城路网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及污水管网建设,在城南规划建设公共墓地并完善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工程。

第四篇: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思路

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思路

(一)湖北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16.1万(2004年底)。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21个县级市,39个县(其中2个民族自治县)。

湖北自然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81%。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3133.4万千瓦,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装机容量2726.8万千瓦,居全国首位。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有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及明显陵,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6个、森林公园13个、自然保护区12个。湖北交通通信发达。京

九、京广、焦枝、枝柳铁路纵贯南北,武大、汉丹、襄渝等铁路横穿东西。京珠、沪蓉和宜黄、黄黄、武十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空港。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流程1061公里,占干流通航里程的三分之一。北京至广州中同轴电缆、南京至重庆光纤电缆在武汉交汇。省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湖北科教实力雄厚。现有普通高校85所,在校大学生89.2万人、研究生6.64万人,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4位。拥有各类科学研究和开发机构1200多家,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863”项目产业化基地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均居全国前列。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9.68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49 人。尤其是武汉科教优势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湖北产业基础较好。农业方面,素称“鱼米之乡”,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工业方面,已形成以众多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化工、电子信息、轻纺、建材为支柱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综合配套能力比较强,是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中、厚、薄板和特殊钢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全国最大的联碱、农药和磷、盐化工及纤膏生产基地,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和全国三大纺织基地之一。服务业比较发达。省会武汉历史上就是全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中心,是全国重要的人流、物流、资金及信息流交汇和集散中心。

湖北对外开放势头良好。现有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4个省级开发区,1个出口加工贸易区、15个保税仓库、13个对外开放口岸。截至2004年底,全省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047家,实际使用外资123.21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有58家在湖北投资兴办企业,有9家境外金融机构在湖北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推进湖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绩。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30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64.73亿元,增长22.8%;实现利税573亿元,增长2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9.4,比上年提高17.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56.38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7.5亿元,增

长13.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3.69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23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30元,增长13%。

(二)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为包括湖北在内的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为切实抓住机遇,湖北省委于2004年7月召开八届五次全会,对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和城镇化,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逐步把湖北建设成为我国中部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物流中心区,使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规划,力争比全国提前2—3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扎实推进“三个三工程”,夯实工业化基础。“三个三工程”,包括“三个一批”、“三个一百”、“三个一律”。“三个一批”,就是通过改革和调整,使一批国有大型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一批民营企业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三个一百”,就是重点支持100家大型工业企业和企业集团做强做大,重点培育100家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重点推进100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重点项目建设;“三个一律”,就是在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凡是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凡是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凡是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实施“三个三工程”的根本出发点,是要把产业、企业、项目的发展建设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调整结合起来,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结合起来,把政府职能转变同改善发展创业环境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推进改革和发展。在大企业建设方面,力争到2010年,建成10个销售收入过100亿元、30个过50亿元、60个过10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烟草、医药、纺织、建材、食品等行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筑湖北振兴崛起的新的产业基础,力争在2008年左右,汽车、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行业销售收入过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

二是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尤其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国大局作贡献。继续支持和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力争今年新增200万亩优质稻、100个畜禽养殖小区、150万亩优质鱼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到2007年,全省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值之比达到1:1.5,2010年达到1:2,逐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

三是坚持走“一主三化”(即:坚持县域经济民营为主的取向,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路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力争到2007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每个县市区都有1-2个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多数县市区有几个税收过1000万元的骨干企业,县域税收在现有基础上增长60%左右,财政状况明显好转,经济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四是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整体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农村科技推广体制、卫生体制、血防体制、动物疫病防治体制等各项改革,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力争2005年再完成15家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50家国有骨干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基本完成100家国有骨干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任务,以及15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优化流通业态结构,构建内外贸一体化、生产与流通有机结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新型流通管理体制。

五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外向度。继续以日韩、欧美、港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园区整体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外引外”等招商形式,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冶金、机械、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带动面大的产业和项目,积极引进国外省外战略投资者和大公司、大财团投资,推动配套项目建设、行业产业链延伸和企业群扩充,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同时,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加强对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更多的省外项目落户湖北。加快武汉外资密集区建设,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机构和研发中心落户武汉,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武汉外资密集区年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到30亿美元以上。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和产业群建设,重点抓好以武汉为中心的IT产品出口基地,以武汉、黄石为主的服装出口基地,以武汉、宜昌为主的船舶出口加工区,以荆州、仙桃、潜江等为主的医药化工及医用卫生材料出口基地,以随州为主的香菇、木耳出口基地,以及汽车配件出口加工带建设。

六是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辐射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以武汉为中心、1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集中了我省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这一区域,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1%以上。按照初步建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发展 “四个一体化”基本框架的要求,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武汉至周边8城市7条高速出口公路建设,确保两年内建成,实现圈内交通设施的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推进圈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力争2010年,在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轿车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业,以及原材料和新材料、轻工纺织及食品、农产品加工产业等领域,初步形成分工明确、相互配套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七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和谐湖北建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多渠道增加社会事业投入,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篇: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体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体介绍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简要回顾

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有利时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区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地 区生产总值2 0 1 0年达到11655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7,6%.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738.1亿元,年均增长29.4%。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达到8972.1亿元,年均增长27.2%,累计完成近3 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37.3亿元,年均增长19.7%。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15.1:45.4:39.5演进为2010年的9.5:54.6:35.9,总体上完成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三大战略,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增强。区域发展呈现新特点,东部盟市发展加速,呼包鄂地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达到55%。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公路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0789公里,机场增加到12个。生态总体恶化趋势趋缓,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前完成200to的规 1

划目标,草原植被盖度继续提高。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目标,主要污染物减排总量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 01 0年达到17698元,年均增长1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5 3 0元,年均增长1 1.2%。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累新增就业114.2万人,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金区投入近千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群众办了“十件实事”、实施了“十项民生工程”,出台了促进牧民增收、提高低收入群体保障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城乡居民普遍受益。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完善煤炭资源配置政策,开征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高标准、高起点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建设了一批大项目,深化了与俄蒙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进出口总额增长1.4倍。

二、“十二五”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

2主线,坚持走富民强区之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主要国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 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 2%,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平均每年超过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削在4.2%以内,总人口控制在2520万人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0%,各项减排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经过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使我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各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战略任务和举措

1.建设北方生态屏障。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草原植被盖度由39%提高到45%,森林覆盖率由20%提高到22%,逐步构筑北方生态屏障。

2.建设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50亿厅,商品粮达到200亿斤以上,形成1 1 00万吨鲜奶、270万吨肉类生产能力。巩固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依托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乳、肉、绒、粮油等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重点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以上。

3.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产量达到10亿吨左右,电力装

3机达到l亿千瓦以上,其中清洁能源努力达到能源总量的1/3左右。加快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五大国家示范工程建设,依托市场需求,逐步推进产业化。

4.建设国家冶金、装备制造基地。改造提升冶金建材工业,钢铁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50%议上。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着力引进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业。

5.建设国家沿边开放重要区域。加强与俄蒙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建设满洲里、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巴彦淖尔境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6.实施富民强区战略。努力扩大就业,城镇年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保障全区各族人民分享发展成果。

下载2013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及措施建议2(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及措施建议2(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阴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介绍1范文

    江阴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介绍 江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苏锡常地区几何中心,是一个曾被誉为“江之尾海之头”的滨江港口城市。江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已有7000年人类生息史、500......

    让吾曼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让吾曼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一、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抓住关键,凝聚力量,增强发展后劲。积极推进农牧业信息化、产业化进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改善农牧村基......

    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要求

    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要求 “十五”期间,伊金霍洛旗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培育主导产业为突破,认真贯彻“城乡统筹,„三化‟互......

    乡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色产业发展对策

    乡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对策 一、七户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七户乡地处奇台县东南山区,与木垒接壤,距县城65公里,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乡镇,也是典型的上山乡镇。全乡......

    课程体系改革总体思路、计划措施及执行

    本科课程建设规划(2014-2020年) 课程建设是学院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

    柏林镇三项措施壮大镇域经济

    平邑信息[2010]第62期县委办信息科2010-09-28【目 录】●我县中秋节假日旅游创佳绩●柏林镇三项措施壮大镇域经济● 铜石镇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白彦镇“三着......

    经济社会发展

    伯乡4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 的三年规划及2014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重点: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顺外村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顺外村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08年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