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随堂感想

时间:2019-05-13 12:2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随堂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随堂感想》。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随堂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随堂感想

这个学期颇有兴致地选修了一门中国传统文化课,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和钻研,发现自己获益匪浅。下面我就这个学期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首先要谈的是儒家思想,这里只是简要的概括下所讲内容。孔老夫子创立儒学以后,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建构了一套具有完整的理论架构的价值系统的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作为礼乐文化,它所充溢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道德理性,倍受统治者的青睐。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用以完善自身修养以实现伟大人生抱负,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另外儒家文化中也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其中管理方面的精髓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接着讲的是道家的精髓。冯友兰先生曾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一是自然的境界,第二,是功利的境界,第三是道德的境界,第四是天地的境界。所谓“自然境界”,就是满足人们那种自然的、生理的那种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的境界,它是人生的第一个境界。那么如果再超

越,越过人与动物相同的层次就进入了“功利的境界”。“功利的境界”,就是趋利避害,对我有好处我就做,对我没好处我就不做,这样人有一定功利选择,是人的一个文明化的提升。人在社会中生活,在天地之间,仅仅有这种境界还远远不够,还要用道德境界实施超越。中国哲学要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天地的境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后,那种超越和超然意义和永恒的价值,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和生命,好似用先贤的智慧弹拨我们的心弦。

道家文化从自然观,人生观等方面讲述了何为“道”。从自然观来看,老子提出了以“道”为终级本源的宇宙论。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道”创生万物,为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庄子同样以“道”为最高范畴,但他对“道”作了带有神秘主义的渲染和富有文学色彩的夸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老子无论是对“道体”还是对各种具体的事物均持有一种相当深邃的辩证观念。他不但认识到事物之间充满各种各样的相对性,而且还发现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用这套辩证观念来分析现实的社会和人生问题。从人生观来看,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对“道”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探求世界的本源及其规律,和大多数中国哲学家一样,人生问题、社会政治问题才是他关注的核心。

还有就是正信正见的、蕴涵着无限科学性的佛家思想。有人会说,佛学中缺乏教会人们如何生存的法术和技能,这就是缺乏科学技术的表现。是的,关于生存技能方面的东西佛经中确实讲的比较少,佛的智慧有个基本的出发点:人只要能基本生存,更多的终生就应当去注重

如何修身养性、修炼自度,而不能在生存技能上太多的关注,否则易导致对物欲的追求、贪图享受、玩物丧志、为奇技淫巧所累等等严重阻碍正常修炼的弊端,我想这正是佛经中没有过多包含能够提供修炼者如何生存的技能和法术的重要原因。但有关医道方面、特别是在有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至高妙养身祛病的智慧方法方面却提供了丰富而完备的论述。人类这种生灵在地球上已经具备了生存的优势,无须再传授给人类过多的生存法术和技能,人类就应当齐备了很好的生存条件,一方面,如果人类始终能本着与天地宇宙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进化的方式生存,人类不可能滋生出更多的怪病和人为的灾祸,人类可以不需要建很多高楼大厦桥梁公路、制造出飞机汽车等就能够获得非常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和环境破坏生态破坏,更不会制造出足以毁灭人类自身千百遍的核武器、生化武器、基因武器、可怕的电脑信息攻击武器等等。人类若能遵从佛学的心性和智慧的修炼,可以无限开发出人自身的潜在智能获得远远高于世俗科技所能带来的外在化工具手段。[2]人们只要注重精神的内守,病安从来?只要注重修身养性用佛学的智慧指导人生,就可以避免和消除人类相互的争斗和敌意;另外一方面,佛陀告诉我们:“烦恼皆菩提。”这是在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或是遭遇到种种烦恼、苦痛和不幸正是修炼的缘份和机会。总之,佛学中包含完备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发展的智慧和方法,无论是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道德伦理学等方面都提供了最为完备的智慧和方法。在这些方面的智慧和方法也远远超越了世俗人类的层次。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史,觉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用“社会人生”来概括。各家用什么思想去体现社会人生呢?儒家谈格致诚

正,修齐治平。道家谈“性命双修”,就是去修人的人性,人的自然之性和人的生命,而达到真人、天人、至人的境界。佛家讲“法身慧命”、“明心见性”,就是把人性最光辉的部分呈现出来。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怎样变迁,都不能完全抛弃优秀的传统文化,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更不能“全盘西化”。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我们引以自豪,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矛盾和尖锐复杂问题,要化解这些问题,只有按照“道”的要求,用“自然无为”来化解各种心智诈巧,用“柔弱不争”来削弱各种逞强好胜,用“致虚守静”来消解各种欲望冲动,人才有望恢复到其本真的状态,社会才有望回归稳定与和谐。

第二篇: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

道之于道,道在心中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课程论文

理学院 应用化学102班 刘琦 23210204 [摘要]: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它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诸多理解和认识,曾经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的总汇,贯串中国文化上下古今之大成。而道教,则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而创立的宗教。对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的宝藏进行深入研究、整理和继承,对于民族复兴和在现代条件下传统文化的整合及创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家文化;自然观;人生观;人生意义;柔弱胜刚强;立身处世

冯友兰先生曾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一是自然的境界,第二,是功利的境界,第三是道德的境界,第四是天地的境界。所谓“自然境界”,就是满足人们那种自然的、生理的那种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的境界,它是人生的第一个境界。那么如果再超越,越过人与动物相同的层次就进入了“功利的境界”。“功利的境界”,就是趋利避害,对我有好处我就做,对我没好处我就不做,这样人有一定功利选择,是人的一个文明化的提升。人在社会中生活,在天地之间,仅仅有这种境界还远远不够,还要用道德境界实施超越。中国哲学要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天地的境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后,那种超越和超然意义和永恒的价值,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和生命,好似用先贤的智慧弹拨我们的心弦。

在学习了儒、道、佛、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以来,使我在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传统和现代化并不是矛盾的,现代化决不是对传统的抛弃和决裂,而应是在对传统继承、创新意义上的现代化。不能把“传统的”等同于“落后的”、“过时的”。我们当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就在于把它们结合起来,让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今天还能依然彰显她的魅力,越发地历久弥新。

在课程的主干文化四个方面中,我对道家文化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道家的思想主要有四个来源,那就是黄老思想,老庄思想,隐士思想和方士思想。其中,对于老庄思想,可以说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但如果以为道家思想仅仅只包括老、庄而已,就会忽略道家真正的“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的内容。因此,老庄思想只是道家思想的一部分,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道家思想,就要从道家思想对于人生的意义及立身处世之道方面深入了解。

道家文化从自然观,人生观等方面讲述了何为“道”。从自然观来看,老子提出了以“道”为终级本源的宇宙论。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道”创生万物,为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庄子同样以“道”为最高范畴,但他对“道”作了带有神秘主义的渲染和富有文学色彩的夸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老子无论是对“道体”还是对各种具体的事物均持有一种相当深邃的辩证观念。他不但认识到事物之间充满各种各样的相对性,而且还发现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用这套辩证观念来分析现实的社会和人生问题。从人生观来看,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对“道”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探求世界的本源及其规律,和大多数中国哲学家一样,人生问题、社会政治问题才是他关注的核心。

在道教文化对于我们人生意义的方面,道家提出“生生不已之谓易”。中国文化,根据《易经》这一文化系统的思想,却是从生的一端,来观察宇宙万物和人生,因此而建立起“生生不已之谓易”的观念。

在道家文化发展的历程中,老子所处的年代,和他的一些观念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对于回归原始的社会历史观:老子对现实极为不满,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并且大声疾呼,“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就引发了人们对于道教文化的一些偏见:一般人常以为老子思想是消极、厌世的或出世的。造成这种误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他的重要观念望文生义所致。例如:无为、不争、谦退、柔弱、虚无、清静等观念都被人曲解。老子的人生哲 学包含三个方面:“第一,“自然无为”。“自然”、“无为”其实讲的是一回事,“自然”从肯定面讲,意思是自然而然,依其本性来发展。“无为”从否定面讲,意思是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的成份,两者合起来构成老子人生哲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也是后来道家各派共同追求的理想。第二,“柔弱不争”。“柔弱”、“不争”的意思很接近,“不争”实际上是“柔弱的一种表现。老子非常重视柔弱的作用,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著名论断,“柔弱”并非一般人理解的软弱、懦弱等。老子所说的“柔弱”是含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的意义。老子常以“水”来比喻“柔弱”,要求我们善利万物而不争,自处其下——海纳百川。至柔而至刚——以柔克刚。随园就方——随遇而安,素位而行。涤除污垢却不改其性——和而不同、和光同尘。不因外境不平而不平——“平常心是道”。

在立身处世之道方面,道家提倡“身重于物”,“少私寡欲”。根据“少私寡欲”的原则,老子提出了四条重要的处世之道:一是“治人事天莫若啬”。二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三是“功遂自退”。四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对于“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句,在为人处事方面深有感触。所谓“淡若水”,即朋友相交,贵在始终“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相互尊重。友谊之树只有用尊重、恭敬之水不断浇灌才能长青。彼此都应该怀着淡若水的心态,友谊才能不加以其他色彩,以最纯洁的方式对待。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用“社会人生”来概括。各家用什么思想去体现社会人生呢?儒家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道家谈“性命双修”,就是去修人的人性,人的自然之性和人的生命,而达到真人、天人、至人的境界。佛家讲“法身慧命”、“明心见性”,就是把人性最光辉的部分呈现出来。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先贤智者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怎样变迁,都不能完全抛弃优秀的传统文化,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更不能“全盘西化”。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我们引以自豪,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矛盾和尖锐复杂问题,要化解这些问题,只有按照“道”的要求,用“自然无为”来化解各种心智诈巧,用“柔弱不争”来削弱各种逞强好胜,用“致虚守静”来消解各种欲望冲动,人才有望恢复到其本真的状态,社会才有望回归稳定与和谐。[参考文献]:

[1]王德有.《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2]王兆胜.《逍遥的境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3]叶舟.《庄子的智慧》,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http://jpkc.gxun.edu.cn/kj-zgctwhgl/03zongjiao05.htm中国道教文化

第三篇:《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听课感想2

文化的积淀

-------《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听课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提炼过程中,逐渐结晶为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人文传统,刚健自强,天人合一,贵和尚中……这些精神在今天看来都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程。重视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在陆老师的文化课上,我们系统的学习了儒家,道家,佛家,以及一些关于易经的知识;充分了解到在星光璀璨的五千年里,传统文化对我们的重大意义,它深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深入到人们的思维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也在朝代变迁中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力。但是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存在一些理解误区,导致现代社会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声浪。学习传统文化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古文化有了新的认识,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观点,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新学习。

在第一堂课上,陆老师便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本门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消除偏见,端正认识,明确意义,了解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应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相互参照,比较研究。透过具体的、表层的文化现象去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价值。学习如何正确地生活、如何智慧地生活、如何自在地生活。

在接下来的几堂课中,我们通过对“小文化”的学习来认识“大文化”的本质。小文化通过对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分别学习来建立系统认识,对其主要思想的学习让我们更好的在现代生活中处理一些实际问题,走出误区。

陆老师常说:继承是创新的前提,这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代人过于自我偏激,对传统文化产生的一些误解需要我们来一一解开,重新认识,才能达到更好的创新。有人认为:“尤其近代以来,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已经不能指导我们走出传统社会,实现近代化和现代化,相反却总是让我们被动挨打。”也有人认为“儒家文化在总体上无疑是过时了。”这些过于武断的说法在传统文化课上得到了新的定义。陆老师点评到:难道世上有能医百病的药吗?如果说,儒家思想未能导致近代化和现代化,这不能说是古人之过,而是近代人、现代人之过。如果说,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的某种思想、理论与当代的现实之间产生了距离,这种距离的弥合,也要靠当代人的努力,同时这也是当代人的使命,而不应归罪于前人或古人,因为前人或古人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以往人们都认为道家思想消极避世,以老子为例,一般人常以为老子思想是消极、厌世的或出世的。造成这种误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他的重要观念望文生义所致。例如:无为、不争、谦退、柔弱、虚无、清静等观念都被人曲解。在陆老师的课上这些重要观念被重新定义,例如“不争”——不伸展一己的侵占意欲,“谦退”——具有“不争”的内涵,要人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柔弱”——“柔弱”并非懦弱,而是含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的意义。意在不可恃刚凌物、强悍暴戾,“虚无”——“虚”用来形容道体,虚状的的“道”体却能发挥无穷的作用;“无”的含义,其一是指道无形无象的特性;其二是指空的空间,“清静”或“虚静”——主张凝练人内在生命的深度,发展主体的精神空间,“无为”——顺任自然、不强作妄为„认为老子讽刺仁义,讥笑圣人的原因,是因为对老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等等说法存有误解。其实这些是老子对当时春秋时代的社会病态,矫枉过正的说辞,并非为针对孔子所说的仁义与圣人而言,后儒拿他这种说法入之以罪,未免有欠公允。

对于佛教,人们的误解更多,一般人总以为佛法是唯心论的,在这辩证唯物时代已失去

了存在价值。其实佛教以证到真如实相,解决生死为主题,说真俗二谛;不仅是单纯的“劝人为善”佛不但劝人为善,更教人为善而要不住着于善,要有大公无私的“忘我”精神;不是消极逃世,更不是神道设教。

传统文化不仅重新诠释了被扭曲的传统精粹,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珍贵道理。如何对待名与利的问题,如何对待欲望,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或许我们还没有思考到,但是总有一天会面对。

“我们与错误相伴太久,以致在真理面前我们不敢相认,不愿相认。”陆老师的经典名言时常在我耳畔响起。在这门课上,“消除偏见,理性客观”是重点,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或许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些观念不理解不认同,但是我们不能随便的否定这些历久弥新的智慧。经过五千年的积淀,总有精粹等我们挖掘。

陆老师讲课很风趣,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更是授课老师的独特的人格魅力。鸭舌帽是陆老师的象征,每次望向讲台,望不见老师的表情,却能从他的肢体语言中想象出帽子下的表情是如何生动。有时让人捧腹大笑,有时让人义愤填膺。引经据典,时事政治信手拈来。每堂课都爆满,每次来旁听的师兄师姐们都占了好几排。我想这便是一位良师益友般的人物的独特魅力。

感觉陆老师很厉害,什么都懂。尤其是谈起《易经》时那专注的眼神很让人敬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尽在腹中,就像“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般,不得不说,陆老师很有气场!

短短一个学期,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了个大概,做人的道理倒是懂了不少。这离不开陆老师的谆谆教导。每当看到与“儒道佛”有关的字眼,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星期二晚上的文化课。希望下学期还能再选陆老师的课,再做陆老师的学生,再一次认识自我,认识人生。

第四篇:现代影视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角七号》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赵乃涛学号:201001245班级:机制二班

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海角七号》这部电影,也在电影中认识了日本歌手中孝介。《海角七号》大热台湾影市,票房热度持续高涨,甚至超过《色戒》什么的云云。虽然《海角七号》是一部台湾电影,而且有日本演员参演,甚至很多对话用的都是日语,但这部电影很多地方都充斥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海角七号》讲述的是一个台湾小镇恒春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要召开海滩演唱会,需要立刻组织一个当地乐团作为暖场嘉宾而展开的一系列努力,过程中不乏搞笑,失落,直到不断坚持而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本来很简单的一个故事,因为导演独具匠心的加入一段60年前的中日跨洋爱情,通过七封迟到的情书的传递表现出来,而使得整部影片豁然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一般青春片的厚重与隽永气质。

讲师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解了一些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感觉挺深刻,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自己在电影中无法看懂的东西。当然我们自己也是有收获的,我就自己在电影中看到的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阐述一下对这部电影看法。

首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日本歌手中孝介要来开演唱会,当地的人热情而且高涨,每一个人都积极的讨论着、准备着,上到七八旬的老头,下到七八岁的小孩,到处都洋溢着一片喜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茂伯是一个老邮递员,一辆摩托车就是他的全部,然而岁月不饶人,所以茂伯就退休了,听说要组建乐队,茂伯扛着月琴,当人不让的成为了其中之一,纵是一个小人物也会向往着发光。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就要说到乐队里年纪最小的正读国小大大,电子琴弹得很好,在这个小镇上实在是找不到会弹电子琴的,只好让她来加入乐队,在演唱会上她也用完美证实,展现了自己,虽然不是那种很远大的志向,但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有了一技之长。和平年代,那种建功立业,戎马天下对一个小女孩来说也太远了。

在影片中最煽情的无疑便是那七封情书了,那是导演魏德圣亲自操刀撰写的,文字功力很深,年轻人一下子感受到文字书信的魅力,这是网络时代的他们所缺失的,因此显得尤为浪漫。但这段爱情其实只被导演用作一个淡淡的背景,甚至作为日籍教师的脸部特写都没有,永远是远景或虚景。而更关键的场景,60

年后老太太收到后辈们努力送来的情书,竟然连一个脸部都没有给,显然显示了魏德圣决意避免太过煽情。实际上这种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形成的留白比煽情更有余韵。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七封凄美的情书处处都表现了发信人对其爱人的不舍与不得不舍,浓浓的诗情画意展现出来的爱情是那样的凄美,“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两个人没能没能在一起,但那份浓浓的爱却让每一个人动容。

影片没有邀请一个大腕明星:中孝介在日本本土都不算著名歌手,在国内虽说影响力大概比在日本本土都大,但无论如何也只是在一部分白领与小资中流传,所以范逸臣、林晓培这样就已经算是最大的大牌。

范逸臣扮演的影片主角阿嘉,是一个因为在都市中怀才不遇冲撞得头破血流,而不得不避缩到家乡小镇的年轻人,这是现代都市造就的典型闷骚男孩,内心的愤怒与困顿无法宣泄,有些自闭与忧郁,和家人及外界无法沟通也拒绝沟通,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现代都市年轻人,开头砸吉他以及恶狠狠骂出的“操你妈的台北”,实在让观众看得爽快。

“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阿嘉所展现的就是一个热血青年,作为一名代班邮递员他私自留下很多信件不发,被发现批评之后,改过自新,知错就改,而且敢于挑战,把之前的犹豫,懦弱统统抛弃,向友子示爱,并得到了幸福。

事实上小人物才是影片的亮点:林晓培扮演的心事重重清洁女工;热血敬业的小米酒推销员马拉桑;执拗火爆的青年交通警察;国宝月琴师茂伯;克制不住暗恋明恋老板娘的机车修理伙计;辍学去教堂参加唱诗班的高小女学生键盘手大大,这些配角的表现全部比主角更加抢眼,一个个都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当然最最抢眼的就要数那个民意代表主席了,“我叫洪国荣今年65岁,身高170公分、体重75公斤。兴趣是打架、杀人、放火。”,“我要把恒春镇放火烧掉,然后把所有年轻人叫回来重建恒春。”“要自己回来当老板,不要当人家的伙计。”作为主角的继父又是恒春的代表主席,这个演员霸气十足,无论是表情、台词还是形体动作都非常有个性,只要他一出现,镜头中其他人都可以完全无视,有手腕有魄力又不乏头脑与善良,应该是整部片子中最精彩的人物。

“子不教,父之过”虽说是阿佳的继父,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破罐子破摔,放纵自己,他还是做了自己作为一个父亲该做的事情,世界上的是是非非很难说

清楚,但是爱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用说的。大爱无痕、无疆,又哪是用文字就能表达清的呢?

而已经趋于化境的国宝月琴师茂伯的扮演者林宗仁,在台湾也是确确实实的国宝大师,只不过不是月琴师,而是北管大师,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据导演透露他的音乐造诣很高,稍微学了一下月琴就使用自如了,而生活中的他还是几个餐厅的老板,非常精明能干。现实中的他最大愿望居然是红到好莱坞,真是和茂伯有一拼!前面说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实在是真真确确啊。

这部电影在台湾很受欢迎,是因为影片中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小人物的投射:阿嘉是不被大都市接纳屡屡碰壁的年轻人;清洁女工林晓培也处于社会底层工作,而且与上一代总有解不开心结的年轻人;火爆交警劳马投射的是那些外表很刚强但实际内心却很敏感纤弱总有很温柔一块的年轻人;机车修理工对老板娘的暗恋也好明恋也好,是每个底层青年在从事着貌似没有前途工作时都会有的性心理;被上帝都赶出来的搞怪键盘手大大只有10岁,充分表现出90后的早熟和搞怪(话说她在电梯中唱的那首歌《爱你爱到不怕死》已经在网络上飞传);而每个做过业务的销售员一定对马拉桑非常认同,那种敬业与热血是从事销售工作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片中茂伯执拗到可爱的程度也让人重新认识到老人们的魅力;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大众观影人群的共鸣。

当然电影也结合了很多的传统文化,这么说还不如说是更好的利用了观众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影片中的小人物形象生动,让观众们印象深刻,他们的性格与现实中很多人的性格相似,影片也展现了很多传统文化,真是因为观众们有这样做的文化素养,才会对影片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这个好莱坞大片通杀全球的时代,有这样一部文艺片能够奇峰突起,获得史无前例的票房记录,是非常让人惊讶的。真的很期待内地也能有这样一部文艺片占领票房冠军,那便是真正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现代影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姓名:赵乃涛

专业班级:机制二班

学号:201001245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大纲

主讲:山东科技大学李文明博士

主办:柳州市经济委员会

一、企业成熟与否的三个判断标准

1、关于战略管理

2、关于核心竞争力

3、关于企业文化

二、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

1、中国式企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东方管理

2、企业文化的内涵

3、海尔的企业文化

4、蒙牛的企业文化

三、东方管理的精华

1、三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

2、四治----治国:国家管理治生:经营管理治家:家业管理治身:自我管理

3、五行----人道行为:管理哲学人心行为:管理心理人缘行为:管理沟通人谋行为:谋略管理人才行为:人才管理

4、中国传统文化全图

四、儒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先秦历史与孔子家世

2、鲁国先贤们:四书五艺之由来

3、鲁国先贤们的思想与体系:孔子的弟子们

4、儒家的管理文化

5、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6、齐鲁文化与新绩效管理观

7、儒家人才管理思想

五、道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老子其人

2、道德经

3、道家的管理理念

4、道家管理的成功案例

5、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六 墨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墨子其人

2、墨子管理思想

七、法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法家代表们及其管理思想

2、韩非其人

3、支撑中国历史与中国式管理的两大思想支柱

4、法家管理思想之法治与中国企业管理规范

5、法家管理思想之大一统与中国企业管理的特点

八、兵家的管理思想

1、齐国兵家们及其思想

2、孙武其人

3、古今中外名家对孙子的评价

4、孙子的战略思想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5、孙子的“间”思想与现代企业竞争情报

6、孙子管理思想的精华与现代企业管理

九、如何看待国学热与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管理精典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随堂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随堂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听课心得分享

    道家风骨——观《道德经》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听课心得 陆老师讲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渐渐的,我领悟了些儒释道三家真意,并有感于其广博精微,包罗万......

    中国传统文化感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今天参加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主题团会活动,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

    中国传统文化感想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想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涵极其丰富,特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闲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于提高......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商学院10东会计4班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 论文提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

    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社会 演讲稿

    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首先,从我选到这个题目,感觉范围很宽,内容很广,下面,我先来讲一下什么是文化,它的作用,再讲一下它与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精选5篇]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儒家、道家、释家还是法家、墨家和兵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思想。现代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与中国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同步出现。而本文所讨论的传统文化是体系复杂、涵盖面广的中国......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期中感想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期中感想我对佛教的兴趣缘自奶奶的影响,在我的家乡,佛教很盛行,大部分的老年人都信仰佛教.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目不识丁,但他们虔诚的态度绝对不亚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