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催生中国式管理是大势所趋
时下盛行的、在世界及国内有影响力的现代管理理论与技术无不以西方学说为主流,中国式管理的提出也不过近几十年的事情,我们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HR管理的时候难免要陷入对中国HR、中国企业管理现状的评估与反思。一种管理思想,一股管理思潮的兴起与繁荣,固然与当时的社会企业发展状况有关,而其与那个社会所独有的文化间的衍生关系更是密不可分。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一直是农业经济为主导,商品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居次要地位、发展滞后,尤其相对西方至今仍较薄弱的。当今时代,中国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也仍是与我们的人口和政治地位所不相适应的。一个社会性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其企业发展状况,企业发展状况决定了管理的具体实践环境与主题,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的先进性,是催生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技术的必要前提条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世贸组织全面接轨步伐的加快,中国经济的崛起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市场、中国产品、汉语、中国文化、中国式管理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将会成为今后几十年中国人以及所有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管理发展的热门话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相结合的几种表现方式
广义的文化,包含了思想、制度、行为三个层面。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保持其自身发展延续性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世界上生命力最为绵长悠久的文化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中国经济、中国管理的影响,是水乳交融,血肉相连,内外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一言一行之中。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构成了中国人的特质之一,也成为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鲜明特征。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管理中的集中体现,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企业管理哲学与理念。这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精神文化,外现于的CI之中,具体体现在MI、VI、BI三个层次。
第二是企业管理制度。
第三是企业管理行为。
而其中,企业管理制度与行为的内在联接、管理哲学与理念通过制度与行为在现实中的具体整合状态,就成为文化对管理影响的具体表现。
三、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式管理与西方管理(含日本式管理)的竞合 有的学者,将当前世界管理理论与成熟的管理模式分为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及中国式管理。认为美国式管理模式作为西方本土的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的产物,偏重于机械分工、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协作是建立在细致客观的分工基础上的。日本式管理则是以西方科学为体,结合中国的人文传统,派生出的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将科学与文化相结合的管理产物。而中国式管理则讲究彼此配合、模糊式管理、和谐理论。
我们姑且抛开这种学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但至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概括模式。其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管
理理论与管理模式是无所谓好与坏、优与劣的,适应其当地社会经济和企业管
理的需要、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就是好的管理模式,反之就必然遭到淘汰。
我们提出探讨和致力于总结中国式管理,并非要与西方管理模式一争高下,而
是探讨西方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管理技术在多大程度上合乎中国的国情,合乎中国人的“心情”。适合于中国的实际管理环境。时下,有名的大公司多以请
洋顾问、追逐西方的管理理念以自重。致使中国并不成熟的管理咨询界更是大
打国际牌、西方牌,将西方一些管理技术炒了又炒,引得大批大批的企业主跟
风逐浪。也因此,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的执牛耳者——新华信管理咨询公司
愤而写出《新管理咨询公司的七宗罪》。
也许,中国式管理,这一模式概念从其提出到真正定型、发展、成熟还需要更
多的时间,(当然,这里指的是企业管理,而不是其它的什么领域的中国式管理,中国历史证明中国的国家治理是非常成功的)但这一概念的提出,从其吸引社
会管理界的关注,从其倡导管理实践、管理咨询与管理研究要树起中国大旗这
些层面来说,本身就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不过,中国式管理真正能够成为与美式管理、日式管理所相提并论,并为外国
人竞相学习,还有赖于大批中国优秀企业、世界知名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出现,还有赖于大批中国百年企业、几百年企业的诞生与发展,还有赖于一代
代有着成功的、有着深厚的西方管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企业家的管理实
践与总结,有赖于一代代、有着学通中西素养的、爱国经济学家、管理学者的倡导与努力。
四、中国式管理是务虚与务实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是中国经济未来百年发展的精髓
当前,在大陆、台湾、东南亚国家流行的中国式管理(以曾仕强先生倡导的中
国式管理理论为代表),多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以先秦思想为主,基
本体现为易、儒、释、道、法、墨、兵等七家)分析管理中的常见现象和行为,对管理者、被管理者、以及二者关系与行为互动,加以系统梳理和合理解释的学说。大多停留于对国人在企业管理中的行为反应提供文化解释,有失于克板
和简单化,应用性和实践性不强。而最近,在北方一些知名学府兴起的、主要
针对企业主举办的“文化管理硕士”班,也更多的是从思想或者管理哲学层面上,解决发展起来的企业主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皈依问题。一言以蔽之,目前
解释管理行为的中国式管理失之于简单化,解决价值问题的中国式管理偏重于
务虚。而真正能指导中国管理走向系统、科学的,应当是能够将中国社会运作
机制、企业运作机制解析科学(而不仅仅是合理)的更加实用的管理理论和技
术,是能够雕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思想、行为的文化体系,是能够促进中国
企业长足发展、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文化传承性和开创性结合良好的先进学说,而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中国式管理的发展与探讨过程,必将是创造
多于因袭,务实多过务虚的。
韩非在战国末年,提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而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文化价值观多样化的“新国时代”,是三者皆竞的。
而且几种成熟的文化的竞争,将竞争的是其生命力。管理学说亦然。
人类,走进21世纪,当科学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呼唤着文化
对人类情感和精神的深度关怀。中国文化向以社会人伦为研究重点和关注中心,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际和合。中国文化的优势,在约束科技保持人类尊严、化解人类异化危机,以及在解决社会、国际争端方面越来越得以凸显。学者们
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如果说这一观点,已为中国市场的开发
和中国经济的崛起所初步证明,那么中国文化的世纪,也必然会随着中国式管
理、中国语言文字的传播而勃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黄静;;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6年19期彭劲松;中国古代用人思想及其借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12期姜建敏;孟相浩;张义娟;;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李瑞强;中国传统文化与项目管理的融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胡玉存;;浅谈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J];法制与社会;2009年21期曹立新;;借重儒家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J];消费导刊;2009年04期施培智;;以“和”为导向完善大学高层次人力资源激励方法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3期邹小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文化[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03期王伟;孙丽丽;李欣;;项目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施培智;顾有方;;以“和”为导向构建大学高层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0年05期陈睿;;儒家文化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3期马辉;杨永慧;;基层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对策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9年20期邵楠;;试论中国古代用人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刘继峰;唐太宗行政思想探析[D];东北大学;2008年程威;论《贞观政要》的行政伦理思想及启示[D];中南大学;2010年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李文娣;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陈明慧;基于文化差异的人力资源管理[D];厦门大学;2009年吴春梅;吴兢与《贞观政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戴萍;跨国项目团队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杨全胜;长庆局公开选拔中层管理人员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甘阳;;传统、时间性与未来[J];读书;1986年02期陈玉恒;项目管理的文化解读[J];中国工程咨询;2004年02期陆赟,杜军,罗建华;项目团队利益取向与行为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1年06期赵振宇;试论项目文化及其建设[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吴其伦,卢丽娟,钱刚毅;项目团队的文化与激励[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曾玉成,王雨魂,林强;中国项目管理建立监理制度的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3期朱俊文,刘共清,尹贻林;项目管理发展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1期高菊,史传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增强民族凝聚力[J];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03期郝彤琦,闫恩诚,冯昊;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项目文化建设[J];农机化研究;2002年03期李平;浅议团队的构成要素和优化团队管理[J];企业经济;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郝彤琦;建筑企业项目文化建设与文化营销[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潘祥武;项目关系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和芸琴;变革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D];山西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杨宏山;;公允价值在中国的应用及影响探讨——从现代会计的视域来看[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2 王冰睿;;邂逅业务流程外包 星巴克借外脑加强人力资源管理[J];IT时代周刊;2010年01期 3 王珩;;塑造优秀企业文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4期冯格;;论电力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留住人才[J];广西轻工业;2010年01期韦昌义;;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年01期孙敬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0年02期杨晔;;监狱数字化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04期王雅;王智;;浅析企业人力资源部[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张秀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劳动保障;2010年01期刘瑛;;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性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0年01期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大纲
主讲:山东科技大学李文明博士
主办:柳州市经济委员会
一、企业成熟与否的三个判断标准
1、关于战略管理
2、关于核心竞争力
3、关于企业文化
二、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
1、中国式企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东方管理
2、企业文化的内涵
3、海尔的企业文化
4、蒙牛的企业文化
三、东方管理的精华
1、三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
2、四治----治国:国家管理治生:经营管理治家:家业管理治身:自我管理
3、五行----人道行为:管理哲学人心行为:管理心理人缘行为:管理沟通人谋行为:谋略管理人才行为:人才管理
4、中国传统文化全图
四、儒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先秦历史与孔子家世
2、鲁国先贤们:四书五艺之由来
3、鲁国先贤们的思想与体系:孔子的弟子们
4、儒家的管理文化
5、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6、齐鲁文化与新绩效管理观
7、儒家人才管理思想
五、道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老子其人
2、道德经
3、道家的管理理念
4、道家管理的成功案例
5、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六 墨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墨子其人
2、墨子管理思想
七、法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法家代表们及其管理思想
2、韩非其人
3、支撑中国历史与中国式管理的两大思想支柱
4、法家管理思想之法治与中国企业管理规范
5、法家管理思想之大一统与中国企业管理的特点
八、兵家的管理思想
1、齐国兵家们及其思想
2、孙武其人
3、古今中外名家对孙子的评价
4、孙子的战略思想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5、孙子的“间”思想与现代企业竞争情报
6、孙子管理思想的精华与现代企业管理
九、如何看待国学热与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管理精典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华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企业更多的是引进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和经验,中国经济也得以腾飞。然而,沿续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已逐渐呈现出诸多问题,其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企业的未来,中国经济的前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人们开始反思这种简单的照搬照抄的模式,探讨如何突破瓶颈。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要开创中国现代化管理的美好未来,就必须把管理与中国实际相联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思考.传统文化的思想与现代企业成功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儒家的“天人合一”、“修己安人,以人为本”、“正己正人,成己成物”、“中庸之道,以和为贵”,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家的“崇法尚术,唯法为治”都是我们深入总结、汲取和进行现代化的创造性升华的基础
一、以人为本
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儒家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文化。在一切事物中,人居于最重要的位臵;甚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两者都是并列的。儒家思想把管理的主体— — 人,推到管理的前沿。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管理的核心在于“人”。本质是“治人”。从管理的意义看,其就是一种对人的自我管理的文化。管理者通过专注于人的积极修为、管理实现对事对物的管理;通过成己成物,以致管理天下。这种管理思想和方式体现了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物、管好事的“人本管理,人为为人”的人性化管理。因此,现代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员工利益放在企业利益之前,树立起“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民本观念,把尊重人、关心人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智慧:通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规划职员的有效配臵,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提高员工自身能力素质,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深入挖掘员工潜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其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当中: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繁荣的目标。
企业可以采用的主要措施有(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2)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企业应该围绕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3)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4)完善劳动福利保障体系;(5)创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总之,企业是人的集团,企业是由全体人员共同经营的。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每个员工都有一种“这是我们的公司”的意识,如果企业经营者把员工看成是同舟共济的“伙伴”,那么,这个企业就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一个共同创造繁荣和幸福的企业。
二、修己安人
“修己安人”是以人为本古代先哲思想的逻辑演绎,体现了个人与组织的辩证关系。“修己”。指人的心性修养。就是要求管理者首先要管理好自己。培养好自己的仁义道德,然后再去管理别人,管理天下。“安人”,就是要使整个社会组织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各有所安。“修己安人”,也就是由个人推及整体,以个人发展带动整体进步。对现代企业而言,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在企业内部形成个人、群体的目标链条。个人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逐步实现从自律到自觉的飞跃,通过推己及人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个人管理目标作为组织管理目标的基础。前一目标的完成是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同时,组织管理目标的达成又为个人管理目标的完成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两者相互作用,最终实现企业最高战略。“修己安人”,以“德”为先.以“义”为重,以“和”为贵。以 “礼”待人。以道德为首位。管理者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和个人修养;并且将这些美德贯彻到施政的实践中去,从而影响被管理者能够上行下效,同心协力去实现组织目标。将“义”放在第一位。“义”主要是对于管理者的道德要求。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管理者只有以“义”为先,合理地谋利和得利,才能保障组织的安宁稳定。把以“和”为贵作为管理文化。“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强调以贵和的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管理者只有使组织中的每个个体都各司其职,并且所有的关系汇总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秩序.组织全体成员才能同心同德,组织的事业才会发达。以“礼”待人作为制度规范。企业的发展必须在“礼”的范围内作为,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和睦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如果人人都重视自我修养和自我行为的约束。注重培养仁义道德,以身作则,管理成效将得到提高;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以实现“平天下”和“各得其所。各有所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比喻.充分说明了儒家非常重视管理者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管理者的德行好比是风,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吹草动全凭风向,可见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之重要。而修身为本的管理意义,正在于强调了管理者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的问题。传统儒家这种视 修己”为”安人 的前提,特别重视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思想,在当代管理学界也已经引起了积极的反响。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 985年为《有效的管理者》一书再版作序时说 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事实上,人们不可能指望那些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管理者去管好他们的组织和机构。从很大意义上说,管理就是树立榜样。”德鲁克的思想,同儒家 修己安人 的思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的。另外,从管理角度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不是只对管理者自身而言的。要达到治好天下的目的.就得使国家、家庭和个人联系起来.要求各个社会成员把它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人生目标,需要人人从自身做起。它强调了一种以国家社稷为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一点,同样被当今社会所接受。
三、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即顺道而行,倡导“道法自然”,强调自然规律之重要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告示了人当效法于地,地当效法于天,天当效法于“道”这一天地法则。“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指“客观、外在之自然规律”。倡导在自然界中应顺规律而行之。“无为而治”即自然而然,根据本性而为之。老子反对对物性的干涉,倡导顺应自然规律,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老子自然也反对领导者强作妄为,肆意任为,主张清静无为,顺道而行。他认为,居上者应知悉自己的责任只是辅万物之自然”而已,应当清心寡欲,清静恬淡,要避免从已私出发,胡乱施政,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管理效率达到最大化。管理者更不应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以自己的标准为判断万物的标准,“物之行或随,或噤或吹,或强或赢,或培或堕。”说明物性不同、人性各别乃是世间的常 态,若上者树立一标准,强行去改变一物之性,一人之性,只会戗戕害物性,改变人性,“是以上者去甚、去奢、去泰”,这说明聪明的领导者应保持自己的意见,顺应民意。只有在这无所干预中,每个人才能不受外在的干扰,持有、发展自身心性。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弹性柔化管理方式的理念基础之上,体现出一种自然主义的管理模式。无为,不是不为、没有作为、无所事事,而是主张为人、处世乃至治国、兴邦、治世要顺其自然的基本原则。“道”即规律。由于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道”在起作用,任何人想要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人为干预。让客观事物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发展、变化便是不可能的。人们的实践活动只有顺应自然之道。才能因“道”之力有所作为;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以收到“以无事取天下”的圆满效果。道家思想在管理领域影响深远.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其一,管理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态势。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制定管理方法和策略;其二,管理者要以冷静、持重的态度做事,顺应自然之“道”,适时采取行动且坚定不移地实施。“无为而治”虽然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但其必须有一个前提:即管理客体和下属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倘若一个企业所有的机构、部门和员工都能自觉地按照企业目标来管好自己。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管理者理所当然也就“无为”而“无所不为”了。管理者只有从日常经营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专心考虑与策划企业的战略和未来等大事。才能“无所不为”。
四、结束语
任何管理模式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文化对于形成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起着根基性的作用。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有着诸多契合之处。作为企业管理者,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在实际工作中提炼、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管理思想;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促进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
第四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企业管理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企业管理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为荣和自豪,它是我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和精神支柱。虽然近代的中国落伍了,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的转换和发展,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就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二十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而《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从历史意义上讲,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其核心是以儒家文化为正统体系,也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变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和影响着今日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个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我国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指风俗习惯、心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它瞬时间的巨大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人靠精神、信念而活,企业同样如此。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而且应该是——受文化制约——管理也是文化”。更有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当今现代化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是一种推动生产力的强大要素,它是一种来自文化的力量,也叫“文化力”,是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和精神支柱,即“企魂”。要研究中国企业的管理就必须先研究中国企业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企业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至今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种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它是凝聚之学;兼容之学;经世致用之学。儒家的尊仁德、讲义、讲孝、和为贵的思想同现代企业发展精神是吻合的,可以教导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更好的做人、做事、爱岗敬业、凝聚企业的内心力。一些企业根据此管理思想形成的水滴文化正是其反映。它涵盖了做人、做事、对人、对事的方方面面,这些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相辅相成。现在的企业是站在全球经济化大背景和知识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普遍遵从诚信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贵和尚中原则和义利并重的思想,而这些管理思想正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见证。是我国企业人事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有力把握和理解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体系。从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我国企业的发展进程。再若儒家管理思想中的“尊君而不主独裁思想,体现在企业管理上,是企业需要一个诚信甚高的主管权威,但不主张独裁,要倾听各方意见,主张民议,给人深刻的启发。现在企业中形成的民主集中制形式,工会组织,选举制无不证明了这种思想,之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它体现了充分听取基层意见的思想。儒家的“仁”、“礼”思想教导领导者应尊重职工,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下级,职工之间应相互体贴,形成团结、拼博、进取的局面,调动职工积极性。所以说以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企业文化,这与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吻合的。在一定历史时期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进步,企业利润的高增长。
现代企业管理思想虽然发源于西方,然而其中的很多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高度融合。西方企业管理经历了“奴隶人”、“自由人”、“社会人”之后,在上世纪90年代又进行了第四次变革,由“社会人”管理阶段上升到“文化人”管理阶段。“奴隶人”、“自由人”的管理思想体系也叫企业文化,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儒家思想。即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就是典型的以血缘为纽带的管理模式,核心是“人治”,等同于我国私营企业成长之初的家庭管理模,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人”的管理思想体系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不尊重人的自由权和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因工人的罢工、反抗,争取形成的管理思想,它同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原生性的管理思想。核心是尊重人的社会价值“以人为本”。上世纪90年代形成的“文化人”管理思想,则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高度吻合。“文化人”管理的核心是创新,它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是知识型的,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这里每一位员工都是多面手,具有创新能力。既是程序化的执行者,又是程序化运作的创新者,给每一位员工独立自立的决定权,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在本岗位上都有适应市场条件变化的选择权、调整权和创新权。“文化人”正是运用这种变化的管理思想机制,适应着变化的市场和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管理思想是一个经济时代的反映,是对企业文化的有力完善和升华。有力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精神,它的源泉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并吸收了其有益养分,为我所用而形成的企业文化价值管理体系。值得我们深思。
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PDCA”管理系统即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孙子兵法》思想相吻合。《孙子兵法》明确提出了“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它是决定决策战略成败的基本要素,其中的“地”是地利,即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拥有的资金、技术、信息、生产能力、产品销路等。“将”是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才智、诚信、仁慈、威严等方面。“五事”可以作企业制定经营战略,进行企业环境分析的总纲,可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存在的机会与挑战。“七计”注重与同行企业之间的分析比较,它指导企业在决策时要综合评定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孙子兵法》这种思想体系从一定意义上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了思想价值体系,成为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指导了我国的企业文化前进。
综观现代企业的管理可谓形形色色,但管理风格大相径庭,崇尚儒家的强调礼治,以“两手并用,先德后刑”为管理准则,注重员工思想品德教育和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制度上表现适当的弹性,这样的管理制度(思想)方才是以企业文化为依托的,是企业文化在保障业务流程上的反映,更是我国古代文化精髓的体现。法家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切按规章办事”强化管理制度,在执行上表现刚性。道家的“无为而治”等思想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并得以为企业发展所用,真正体现经世致用原则的要属双星集团总裁汪海最为成功,在“继承传统文化为企业发展所用”主题访谈中,他教育职工“干好产品质量就是最大的积善行德”,汪海总裁正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有力的把握和理解后,将其融入到了企业的发展之中,变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法、儒”三家学说为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并践实力行,成就了一代民族品牌,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结合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再创。
企业管理思想是企业文化的反映,是在一定时期文化大背景、时代特征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传统文化又是其形成的条件和土壤,有着指导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因为企业文化是生产力文化,是企业的“魂”,是生产力、是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国加入“WTO”后政策的进一步的开放,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只仅仅表现为技术、人才的竞争,而且越来越来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即软实力的竞争。要提高我国的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核心竞争力必须建设好我国的现代企业文化,那么怎样建设适合时代特征、民族特点的企业文化呢?
1、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须置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涵盖了丰富的具有规矩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是现代企业文化形成的深厚基础,而且能够与市场经济相融。中国是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并初步建立起以仁爱、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人本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重建。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为现代化企业管理重建属于本民族、同时代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为我所用,是当务之急。只有借签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
2、企业文化必须置根于企业经营活动特定时期内的社会民族文化当中。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受现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背景的影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践行“八荣八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当代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随时代文化特征,以时代文化为大背景,构建属于自己企业个性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又具有时代风采的企业文化。
3、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特别要强调法制精神。依法治国、依法治企是人类文明标志的体现,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必须依法治企并加强制度化建设,追求科学管理,它必然要求企业从习惯的 “人治”向现代的科学的“法治”转变,并将“人治”与“法治”二者关系处理好。
4、展开企业文化研究的国际化比较,遵循“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许多行业和领域,西方国家依然领先和引导着世界的发展,西方的科学理性管理侧重于管理的规章制度、法规纪律,强调管理方法和工作行为的科学化、规范化,注重定量分析。在人类管理学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传统文化重“人治”轻“法治”,重中庸之道等道德规范,受约束的管理思想依然存在。如等级制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的计划经济使企业缺乏服务意识,求稳怕乱的思想,制约着企业的创新精神。这种缺少制度文化和“文本文化”的弊端,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自主创新方面必须展开企业文化研究的国际化比较,遵循“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建设出既适合时代特征,又具有民族特点的,强大的生产力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企业之林。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要跟上全球化的步伐,让民族品牌遍布各大洲。首先要在思想文化上“补课”,必须接受全人类共同的和现代化最重要的基本价值,补上传统文化的缺失部分,让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体系更适合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其次要继承发掘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的现代化转化,使之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最后,将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原生文化精华)有机契合起来,培育出适合民族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企业文化。这将是我国未来企业管理工作者沿着:“以人为本,铸造和谐,诚信为基,创新为魂,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积极引导,逐步推进”方针工作的根本出路,相信这样,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者,管理者在践实力行的基础上,定能将我国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多思想。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中国企业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许多传统文化适合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当然也有一些传统文化思想对企业管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应当甄别对待。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观念意识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杜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尤其是与现代企业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中国企业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管理思想
1.儒家思想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意在强调应该时时能做到适中,既无过,也无不及。而整体和谐性是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和谐。另外儒家思想倡导整体主义理念,认为人的生存发展应该基于群体的发展,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要注重企业团队精神。2.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主要内涵是“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是一种自然哲学,强调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老子曰:“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局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通过指出水的具有滋润万物却与其他事物不产生冲突的本性,旨在对领导者提出要求。3.法家思想
法家继承、改造并发挥了道家的管理谋略,主张法、术、势融为一体,以法教民,以势牧民,以术察奸。法家的主张最能表现出我国的管理与世界各国管理的共性,它所提倡的严格管理、要有规矩和尺度等等做法无不与科学管理学派的主张有着共通之处。4.兵家思想
《孙子兵法》提出的“五事”、“七计”是决定战略决策成败的基本因素。“五事”乃“道、天、地、将、法”,“七计”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近年来,《孙子兵法》在企业界日益受到重视,其对于 企业竞争实战的指导意义已为国内外的众多企业所认同,企业竞争战略本身即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兵家思想也给企业管理以启示。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1.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管理学的角度考查,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作为管理主体的人的重视,二是对作为管理客体人的重视,在处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相对关系上,特别强调“民本”“民心”“民意”,把“民”看做成败得失的根本,高度重视百姓的需求愿望。古代“民本”思想同现代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一方面把人视为企业一切资源中最重要、最有潜力的战略资源,着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另一方面,强调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挖掘其潜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可见,现代企业只有树立起“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民本观念,以人为中心,把面向人、尊重人、关心人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智慧,企业才能不断发展。2.中庸之道与和谐思想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即是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乃至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庸之道,既是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也是企业发展的辩证思路,企业管理定位的基础标准。3.以“礼”服人与管理控制
礼,通“理”,不单指礼仪,还指规范规则。中国古代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强调要制定一套严密的法规制度,但法家的思想毕竟与儒家有相通之处,因此法家思想强调的是法制与人本思想相结合。所以,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应该软硬结合,既重制度约束和经济、行政手段的运用,更重思想引导、精神激励,以此建立适合本企业具体背景的文化体系。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
1.重伦理而轻科学,导致保守思想长期沉淀,不利于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管理思想中传递着“大一统”的基因,形成“大而全”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易对现代企业管理形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手续繁多,信息缓慢,企业活力个性被磨灭,竞争意识、冒险意识不强,趋向保守僵化的消极影响。2.重专制而轻民主,不利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建设,更不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很多企业,无论民企还是国企,出现一言堂,个人决策独断专行,个人崇拜就是明显的例证。压制民主,排斥异己,以权谋私,不透明,不公开,不民主现象比较严重,容易阻碍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3.重均同而轻个性,易使企业产生消极保守、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平均主义式的企业文化。
在现代企业管理内部管理机制上,平均主义的影子仍然出现在许许多多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些时期某些场合。从具体行为来看有讲攀比,不讲竞争;讲平均,不讲业绩;讲公平,不讲效率,论资排辈,忽视能力和差异,强调共性,强调大局整体,忽视甚至故意压制个性,极大地影响优秀人才的发挥发展。
4.重人情而轻法制,不利于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导致有法不依,制度被人扭曲的现象。儒家具有较强的伦理性,它强调亲情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对于个人来说偏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这种倾向往往导致重德治、轻法治,重人情、轻制度,从而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尤其严重的是,对人情观念的看重,会在整个企业甚至社会造成关系林立,极大地阻碍了制度化法治化的进程。
四、结语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资源宝库。传统文化中绝大多数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积极影响,充分利用其精华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发展的方向。但一些负面思想也已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障碍,革除它们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因此,只有通过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解析、组合和选择,扬弃、革新其中陈旧、落后的部分,才能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企业特色的科学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1]刘艺.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11(4).[2]陈宝良.中国的企业与文化[M].浙江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张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看现代企业管理方法[Z].2010.[4]徐珺,孙烁.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商情,2011(5).[5]李琦.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2).[6]刘春喜.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人才资源开发,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