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
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班级:经济1101 姓名:谭孟舸 学号:110110001
完成日期:2012年5月26日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
班级:经济1101 姓名:谭孟舸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3 引言„„„„„„„„„„„„„„„„„„„„„„„„„„„„„„„„3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推动营销的案例„„„„„„„„„„„„„„„„„3
(一)、正面案例„„„„„„„„„„„„„„„„„„„„„„„„„„„3
(二)、反面案例„„„„„„„„„„„„„„„„„„„„„„„„„„„4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论述„„„„„„„„„„„ 4
(一)、相互联系„„„„„„„„„„„„„„„„„„„„„„„„„„ 4
(二)、相互作用和影响(利)„„„„„„„„„„„„„„„„„„„„ 5
(三)、相互作用和影响(弊)„„„„„„„„„„„„„„„„„„„„ 7
(四)、关系综述„„„„„„„„„„„„„„„„„„„„„„„„„„„7 第三章、启示„„„„„„„„„„„„„„„„„„„„„„„„„„„„7
(一)、从二者关系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8
(二)、如何更好地以传统文化推动市场营销 „„„„„„„„„„„„„„8
(三)、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如何注重传统文化保护„„„„„„„„„„„„ 9 第四章、结论„„„„„„„„„„„„„„„„„„„„„„„„„„„„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对市场营销的影响越来越重大。二者虽然时代背景气息不同,但是并非毫无相关,相反,它们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相互之间也有着许多有利或者有弊的作用和影响。只有仔细地分析他们之间地关系,并且为各自的平衡发展提出对策,才能促使两者和谐共赢的进步。本文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具体关系内涵为研究目的,对一些现象和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从而进一步进行两者的关系探讨,并且提出具体措施以分析其真正内涵,最终得出结论:只有采取措施平衡好二者的利益,促进二者和谐发 展,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赢。
关键词:传统文化;市场营销;营销理念
引言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研究已有先例,但是对其二者的具体关系进行探究暂时十分稀少,因而有进行探究的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具体关系内涵进行探究剖析是进行此次研究和论文写作的目的所在。本文第一章从中国传统文化推动营销的具体案例入手进行分析,第二章进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相互关系,第三章具体阐述由二者关系所得到的基本认识和方法论探究,第四章说明结论。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推动营销的案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包括儒家文化、道家、佛家文化等道德意识形态文化,也涵盖了如剪纸、绘画等民族习俗文化。而市场营销则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前者具有传统民族气息,后者是现代商业社会的经济活动,两者虽有时代冲突,但也不乏共融共通之处。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营销当中并且获取成功是不难理解的。
(一)、正面案例
1.用传统文化活动带动营销
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哈尔滨冰灯节、洛阳牡丹花会、张家界森林节等,通过举办文化经贸节,招商引资,实现经济文化双丰收。商家可以利用人们参与这些文化活动的热情,进行广告投放和实体销售,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2.品牌营销中加入传统文化因素推动营销发展
“红豆”是江苏红豆集团的服装品牌和企业名称,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有的情感魅力而吸引着广大消费者。提起它,人们就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 绝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孔府家酒是孔圣人的家乡酒,一句广告词“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勾起无数人对家的眷恋,对传统文化的回溯追源。
台湾茶行业两大巨头“统一”和“康师傅”,他们在广告中注重中国传统艺术美学和中医养生观念的结合,如康师傅推出的大麦香茶广告, 非常注重对健康的诉求, 无论是选择金色麦田作为背景还是对六棱大麦的细节表现, 都从各个角度体现出自然、绿色、健康的中医养生观念。能够唤起中国消费者的文化共鸣和对健康的追求,推断营销的发展。3.将传统文化融入营销内容之中
如以传统文化为题材进行动画制作、文学创作,还有诸如以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名人或者风俗习惯等为蓝本而创作的玩偶、公仔、饰品等。这些都是利用中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进行的文化营销。
(二)、反面案例
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市场营销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营销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但是有的企业品牌对传统文化的悄然崛起而浑然不觉,即使所做的类似营销,也使老百姓感觉照猫画虎,不伦不类。像非常可乐所做的“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广告片就没有真正传达出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仅仅是一出人为的闹戏,只给老百姓一点皮毛印象。品牌的亲和力和独有的形象没有很好地聚焦凸显,更难以抵达消费者心中。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论述
许多经济学家都预言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认为商业企业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就将会失去发展所需的营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市场营销文化,特别是传统思想中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崇尚道德诚信,在当代市场营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传统文化和市场营销,他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影响都值得做深入的探究。
(一)、相互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相互关联。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中蕴含了许多市场营销的理念和观点。例如“民本”观念、“和谐”观念、“人本”观念、“变易”观念、“义利”观念、“兼容”观念等,这些观念都与现代市场营销息息相关,甚至直接存在于现代市场营销的观念理念之中。有的理念对市场营销有推动作用,有的则会阻碍市场营销的发展。
然后,现代市场营销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应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集合和民族精神的源泉,因而对社会经济的进步作用是日益提升的。就像上一章提到的几个正面案例那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后代,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传统文化对现代营销理念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做好市场营销。
(二)、相互作用和影响(利)
1.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市场营销的有利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对现代市场营销有现实意义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许多的理念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实际情况不谋而合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如“民本”观念,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在现代营销过程中就是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追求“顾客导向”的营销理念。顾客需要什么,就卖什么;能卖什么,就制造什么。而不是生产观念时期所表现的那种“能制造什么,就卖什么。”以顾客为中心是市场营销的主题。深刻理解并树立“民本”理念,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的观念,树立顾客导向观念,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处处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这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和谐”观念,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的和谐观念要求我们树立关系营销观念,在追求企业自身短期利益的同时,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利益,在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到社会的利益。
“人本”观念,“人本”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孔子管理思想的精髓。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得到启示,对自己员工“仁爱”,让员工满意,那么他们才能 5 以“仁爱”之心回报企业,成为企业长期的关系公众。
“义利”观念,诚信是中国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的伦理范畴之一。以诚为本是塑造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基石。是企业获得效益、赢得市场的法宝。市场只青睐货真价实、真诚对顾客服务、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和运营者。鄙视那些不诚信行为:产品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广告虚假、售后服务质量差。
除此之外,中观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有价值的观念指导着现代市场营销的运营节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2)、以传统文化作为内容融入整体营销过程
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的民族吸引力,利用传统文化活动进行招商引资,可以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实现营销效用最大化。另外,商业企业创品牌的途径,一半是增加科技投入,另一半则是增加文化含量。在市场营销史上,以物质为基础的刚性营销曾经起过决定作用,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刚性营销必须要与以文化为基础的柔性营销结合起来,而且柔性营销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接受方式,在品牌的设计上可以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心理。有利于让消费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浓郁的意境和韵味,从而促进营销的发展。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身就有着深厚的内容内涵,再加上近年来兴起的古典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其本身就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一大内容点。
(3)、传统文化对现代市场营销策略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现代市场营销起作用的不仅仅是那些理念和约束准则,策略这一方面也十分关键。如关系营销,从关系而不是其他途径参与社会(包括市场营销活动),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自然取向,具有必然性,因此中国的市场营销一开始就是关系营销,加深对它的研究对现代市场营销中的策略调整有着重要意义。当代市场营销活动中,我们应汲取中庸哲学的精华,随时调整和丰富营销谋略,获得最佳经营效益。
2.现代市场营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利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弘扬和传播传统民族文化
现代社会是商业社会、经济社会,每个人都作为个体紧密的参与其中。市场 6 营销在这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广泛的影响范围。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市场营销,或者以传统文化作为营销内容,都能够在尽量大的范围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达到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的效果,甚至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如可口可乐公司在广告中加入中国民间的泥娃娃和剪纸艺术)(2)、唤起民族意识,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正由于商业、经济社会和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民族意识越来越淡薄。而如果在营销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无疑会使大家的民族意识得到唤醒和凝聚,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促进其发展。
(三)、相互作用和影响(弊)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市场营销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完全全都有利于市场营销发展的,总有不可取之处,比如任人唯亲,重义轻利等观念都不符合营销原则,不利于其发展和进步。然后传统文化由于其时代局限,有些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推销难度,有时反而会对市场营销起阻碍作用。
现代市场营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在功利主义横行的今天,有的市场营销方式会对传统文化造成破坏和歪曲(比如对历史题材的文学改编),然后现代市场营销不具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强度,容易使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渗透,或者被外国盗用(如美版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电影)。
(四)、关系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市场营销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如果应用不当也会产生阻碍。现代市场营销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如果营销得当,可以促进传统文化发展,营销失位,则会危害传统文化。二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在正确的经营环境中可以实现营销与文化的共赢,但其可能双双一败涂地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二者的关系,趋利避害,使它们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效用的最大输出。
第三章、启示
不少的企业都在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结合方面获得了一定成功,但也有失败的案例,这就意味着认清楚两者关系的具体内涵,并且找到平衡 两者利益,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具体的、更好的方式是有很大必要性的。
(一)、从二者关系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进行关系分析后,我们可以了解到二者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顺应时代潮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认识,用正确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市场营销环节中,是现代企业应该着力研究的部分。
然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并角逐于国际市场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古老文化的一切都适用于今天。因为从今天的角度去鉴别和衡量我们的民族文化,其中既有深刻的社会、人生哲理,给人以教益与启迪,也有许多封建糟粕。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也应和对待西方外来文化一样,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我们生活在这个变幻奠测、竞争激烈的世界,现在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市场营销思想,为现代市场竞争服务,这绝不是说,我们可以从祖先的论著中寻找到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而主要是从古人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及从中提炼出来的思想、哲理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来开阔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路,通过对这些思想、哲理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来更有效地开展现代市场营销活动。
(二)、如何更好地以传统文化推动市场营销 1.建立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氛围
传统文化在最近几年已经逐渐兴起成为热潮,企业可以顺应这个趋势,积极投身于与传统文化复兴相关的公益活动,努力促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氛围的建立。有了良好的文化环境,那么企业就能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措施去利用传统文化的效应进行更好的营销运作。2.用传统文化填补市场空缺
以家居器材为例,欧洲家居产品讲求个性,法国追求浪漫,意大利强调艺术感染力,英国则具有明显的古典与绅士风度,而美国则含有高科技元素,但是中国的家居却更多的只是一味地模仿,既无创意,也看不到本民族的特色,因此传统文化特色与风格在家居市场上是空缺的。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产品市场也是如此。因此企业可以从这方面进行考虑,利用传统文化去弥补市场上的一些产品 8 空缺,以此进行文化特色营销,因为任何产品都只有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长久不衰。3.将传统文化与营销服务紧密结合
不管是新产品发布前的宣传服务,还是营销过程中的同步服务,或是营销过程末端的售后服务,服务的质量往往都对营销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就好像海南航空强行在企业内部推行传统文化教育从而改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一样,企业也可以将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引导作用具体到营销过程中的各个服务环节,比如以优良的传统道德对员工进行服务培训,或者是在服务环节融入传统文化特色(如传统礼节),从而提高营销的服务质量,促进营销效果的提升。
(三)、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如何注重传统文化保护 1.规范传统文化的营销途径
在以传统文化为内容进行市场营销时,或者将传统文化与品牌相结合进行营销时,或者是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进行营销时,一定要注意营销途径的规范性。无论是利用微博、视屏等社会化媒体进行网络营销,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体营销,都要遵循正确的法律法规,尊重各方利益,不走捷径,避免损人利己。只有确保营销过程的规范操作,才能为保护传统文化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2.在营销中创造传统文化环境氛围
要想保护传统文化,那就必须得确保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和成长。在营销过程中,企业要注重尽量多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添加和应用,创造全社会性的传统文化氛围,使传统文化永葆活力和青春。3.完善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和法律法规
政府应对传统文化的使用进行程度上的立法,防止过度改编之类的营销行为破坏传统文化。同时也应该加大力度完善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以面对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时做出快速的反应。4.政府积极引导传统文化适应市场经济
要想在现代市场营销中确保传统文化不受损害,除了制度上的保护外,还应该努力使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节奏相适应。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文化引导职能,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市场包装(如创建传统文化艺术组织、团体,举办文化演出等),从而将传统文化引入市场经济的潮流之中。9 这样才能使现代市场营销对传统文化的危害降到最低。
第四章、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是文化层面的事物,而市场营销是经济层面上的事物。经济影响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传统文化对营销,营销对传统文化,都有着相互促进和制约,关键在于人们对他们的应用方式的优劣。我们可以从文化氛围和竞争的角度去采取对策更好地以传统文化推动市场营销,也必须从社会机制、法律法规、营销途径和经济文化氛围的角度去考虑,以在现代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保护好传统文化。只有平衡好二者的利益,促进二者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赢。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市场营销也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并且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成为主要环节。二者的联系密不可分,相互间有着深远的关系和影响。随着传统文化和市场营销越来越多的结合和应用,对它们进行探究,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对策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只是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浅浅的研究并做出个人理解,有所纰漏敬请读者指出。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不少文献和资料,在此对原作者们表示感谢,以后若有机会定将对两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形势进行更深一步的调查研究,促进问题的完善。参考文献:
1.陈炳富编著:《企业伦理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郭国庆著:《市场营销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蒋才良.中国传统文化对市场营销学教学的启示【J】.企业家天地,2007.4.姜旭平.网络整合营销传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马宗国.儒家文化与中国企业营销理念的创新【J】.商业研究,2005.6.彭学宝.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市场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7.7.綦正芳.孔子的人本思想与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
第二篇: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和中国本土文化很好融合,并产生出极有生命力的宗派—禅宗。要弄清这一问题,必须讲清楚禅宗的思想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禅宗的思想
(一)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佛教其他各派都重视心性修持和经典教化在由凡转圣中的作用,禅宗却有所不同,它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净本性,见性成佛。不重视经典和言教,废除坐禅,排斥繁琐名相辨析,否定绝对权威,反对偶像崇拜。这种简易明快的禅修道路和方法是禅宗思想的根本特点。
(二)成就理想,不离现实。其他佛教派别普遍地排斥现实生活,而禅宗却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露,洋溢着禅意,人们要在平平常常的感性生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这种寓理想于现实中 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的主张使禅修具有最为接近世俗生活的优长具有十分明显的活用实用价值。
(三)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禅宗除继承佛教外,最终是结合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是最典型的中国话佛教宗派。如它继承道家的道、无、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范畴、命题和思想,也和道家一样具有鲜明的超越差异、对立、矛盾的意识。同时,禅宗不仅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超越方法、而且又否定了道家“游于尘垢之后”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超越道路。如上所述,禅宗主张在现实感性生活中实现心里、观念、精神的超越、禅宗是继承道家,又超越道家,这也是它的影响作用在唐末以来一时超越道家的原因所在。
二、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禅宗,不同于佛教的禅法。禅法是佛教的基本训练的一门学问,从小乘“安般守意”到大乘禅法,有它的体系。本文所讲的“禅宗”,特指隋唐时期佛教的一个宗派。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禅宗的兴盛,是佛教其他宗派衰落后的产物。隋唐盛世,佛教经学(佛教经学与儒教经学、道教经学,三教鼎立)曾协和王化,是维护中央政权,传播封建纲常名教的思想工具之一。唐中期以后,中央政府失去控制全国的绝对权力,地方势力日趋独立,分散割据的形势越来越发展,直到唐王朝灭亡。佛教寺院经济遭到破坏,国家财政支绌,收入减少,推行两税法以后,寺院也要纳租税,出家人不再享有免役逃税的特权。僧众人口大大减少。(北朝时,北魏僧尼二百万,北齐三百万,北周也达二百万。唐武宗灭佛,僧尼还俗为二十六万。唐代户口比北魏多,而僧人少,原因之一是推行寺院纳税政策的结果。参见《魏书.释老志》 及《佛祖统纪》卷三十八。)唐中期以后,寺院经济衰落,其他宗派,讲章句之学的都衰落了,只有禅宗得到发展。据记载,禅宗为了自身的发展,制定了自给自足的僧规,不再依靠寺院庄园剥削收入,争取到生存的主动权。禅宗名僧怀海(749—814)制定《百丈清规》,改制详情已不能完全考见,从北宋杨亿为重修《百丈清规》(《古清规》)作的《序》中还可以略窥禅宗改革寺院制度的一些措施。禅宗僧徒靠劳作过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它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紧密地结合到僧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来。这一变革与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协调,从而获得生命力。
禅宗的修持方法、生活态度、终极关怀、超脱情怀,对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生活是有不可否认的正面意义的。在 历史上,它对破产农民和失意士大夫知识分子起到一定的思 想解放作用,吸引了大批破产农民聚集山林过着农禅并重 的生活同时也深受一些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欢迎和赞赏,从而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出现了某种价值取向失衡道德水准下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倾向我们若能重视吸取禅宗的超 越精神的合理内核无疑有助于端正人们的价值坐标和道德规 范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与禅宗的这种积极作用 相联系禅宗对客观环境和客观矛盾的悲凉超越对物质生产 和物质生活的消沉冷漠,则又是和人类的物质需求相悖的 我们认为人们面对大自然大宇宙也应当以现实的人文精神 为主导,永不满足不懈求索依靠智慧与创造知识与科学的力量不断战胜苦难求得人类幸福,如果精神上的自我超 越变成精神上的自我满足进而丧失了进取精神开拓精神与奋 斗精神是既不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与光华也不利于推动社 会的进步与发展的。
第三篇:现代影视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角七号》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赵乃涛学号:201001245班级:机制二班
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海角七号》这部电影,也在电影中认识了日本歌手中孝介。《海角七号》大热台湾影市,票房热度持续高涨,甚至超过《色戒》什么的云云。虽然《海角七号》是一部台湾电影,而且有日本演员参演,甚至很多对话用的都是日语,但这部电影很多地方都充斥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海角七号》讲述的是一个台湾小镇恒春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要召开海滩演唱会,需要立刻组织一个当地乐团作为暖场嘉宾而展开的一系列努力,过程中不乏搞笑,失落,直到不断坚持而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本来很简单的一个故事,因为导演独具匠心的加入一段60年前的中日跨洋爱情,通过七封迟到的情书的传递表现出来,而使得整部影片豁然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一般青春片的厚重与隽永气质。
讲师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解了一些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感觉挺深刻,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自己在电影中无法看懂的东西。当然我们自己也是有收获的,我就自己在电影中看到的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阐述一下对这部电影看法。
首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日本歌手中孝介要来开演唱会,当地的人热情而且高涨,每一个人都积极的讨论着、准备着,上到七八旬的老头,下到七八岁的小孩,到处都洋溢着一片喜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茂伯是一个老邮递员,一辆摩托车就是他的全部,然而岁月不饶人,所以茂伯就退休了,听说要组建乐队,茂伯扛着月琴,当人不让的成为了其中之一,纵是一个小人物也会向往着发光。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就要说到乐队里年纪最小的正读国小大大,电子琴弹得很好,在这个小镇上实在是找不到会弹电子琴的,只好让她来加入乐队,在演唱会上她也用完美证实,展现了自己,虽然不是那种很远大的志向,但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有了一技之长。和平年代,那种建功立业,戎马天下对一个小女孩来说也太远了。
在影片中最煽情的无疑便是那七封情书了,那是导演魏德圣亲自操刀撰写的,文字功力很深,年轻人一下子感受到文字书信的魅力,这是网络时代的他们所缺失的,因此显得尤为浪漫。但这段爱情其实只被导演用作一个淡淡的背景,甚至作为日籍教师的脸部特写都没有,永远是远景或虚景。而更关键的场景,60
年后老太太收到后辈们努力送来的情书,竟然连一个脸部都没有给,显然显示了魏德圣决意避免太过煽情。实际上这种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形成的留白比煽情更有余韵。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七封凄美的情书处处都表现了发信人对其爱人的不舍与不得不舍,浓浓的诗情画意展现出来的爱情是那样的凄美,“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两个人没能没能在一起,但那份浓浓的爱却让每一个人动容。
影片没有邀请一个大腕明星:中孝介在日本本土都不算著名歌手,在国内虽说影响力大概比在日本本土都大,但无论如何也只是在一部分白领与小资中流传,所以范逸臣、林晓培这样就已经算是最大的大牌。
范逸臣扮演的影片主角阿嘉,是一个因为在都市中怀才不遇冲撞得头破血流,而不得不避缩到家乡小镇的年轻人,这是现代都市造就的典型闷骚男孩,内心的愤怒与困顿无法宣泄,有些自闭与忧郁,和家人及外界无法沟通也拒绝沟通,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现代都市年轻人,开头砸吉他以及恶狠狠骂出的“操你妈的台北”,实在让观众看得爽快。
“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阿嘉所展现的就是一个热血青年,作为一名代班邮递员他私自留下很多信件不发,被发现批评之后,改过自新,知错就改,而且敢于挑战,把之前的犹豫,懦弱统统抛弃,向友子示爱,并得到了幸福。
事实上小人物才是影片的亮点:林晓培扮演的心事重重清洁女工;热血敬业的小米酒推销员马拉桑;执拗火爆的青年交通警察;国宝月琴师茂伯;克制不住暗恋明恋老板娘的机车修理伙计;辍学去教堂参加唱诗班的高小女学生键盘手大大,这些配角的表现全部比主角更加抢眼,一个个都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当然最最抢眼的就要数那个民意代表主席了,“我叫洪国荣今年65岁,身高170公分、体重75公斤。兴趣是打架、杀人、放火。”,“我要把恒春镇放火烧掉,然后把所有年轻人叫回来重建恒春。”“要自己回来当老板,不要当人家的伙计。”作为主角的继父又是恒春的代表主席,这个演员霸气十足,无论是表情、台词还是形体动作都非常有个性,只要他一出现,镜头中其他人都可以完全无视,有手腕有魄力又不乏头脑与善良,应该是整部片子中最精彩的人物。
“子不教,父之过”虽说是阿佳的继父,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破罐子破摔,放纵自己,他还是做了自己作为一个父亲该做的事情,世界上的是是非非很难说
清楚,但是爱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用说的。大爱无痕、无疆,又哪是用文字就能表达清的呢?
而已经趋于化境的国宝月琴师茂伯的扮演者林宗仁,在台湾也是确确实实的国宝大师,只不过不是月琴师,而是北管大师,这是他第一次拍电影,据导演透露他的音乐造诣很高,稍微学了一下月琴就使用自如了,而生活中的他还是几个餐厅的老板,非常精明能干。现实中的他最大愿望居然是红到好莱坞,真是和茂伯有一拼!前面说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实在是真真确确啊。
这部电影在台湾很受欢迎,是因为影片中包含了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小人物的投射:阿嘉是不被大都市接纳屡屡碰壁的年轻人;清洁女工林晓培也处于社会底层工作,而且与上一代总有解不开心结的年轻人;火爆交警劳马投射的是那些外表很刚强但实际内心却很敏感纤弱总有很温柔一块的年轻人;机车修理工对老板娘的暗恋也好明恋也好,是每个底层青年在从事着貌似没有前途工作时都会有的性心理;被上帝都赶出来的搞怪键盘手大大只有10岁,充分表现出90后的早熟和搞怪(话说她在电梯中唱的那首歌《爱你爱到不怕死》已经在网络上飞传);而每个做过业务的销售员一定对马拉桑非常认同,那种敬业与热血是从事销售工作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片中茂伯执拗到可爱的程度也让人重新认识到老人们的魅力;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大众观影人群的共鸣。
当然电影也结合了很多的传统文化,这么说还不如说是更好的利用了观众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影片中的小人物形象生动,让观众们印象深刻,他们的性格与现实中很多人的性格相似,影片也展现了很多传统文化,真是因为观众们有这样做的文化素养,才会对影片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这个好莱坞大片通杀全球的时代,有这样一部文艺片能够奇峰突起,获得史无前例的票房记录,是非常让人惊讶的。真的很期待内地也能有这样一部文艺片占领票房冠军,那便是真正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现代影视与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姓名:赵乃涛
专业班级:机制二班
学号:201001245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大纲
主讲:山东科技大学李文明博士
主办:柳州市经济委员会
一、企业成熟与否的三个判断标准
1、关于战略管理
2、关于核心竞争力
3、关于企业文化
二、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
1、中国式企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东方管理
2、企业文化的内涵
3、海尔的企业文化
4、蒙牛的企业文化
三、东方管理的精华
1、三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
2、四治----治国:国家管理治生:经营管理治家:家业管理治身:自我管理
3、五行----人道行为:管理哲学人心行为:管理心理人缘行为:管理沟通人谋行为:谋略管理人才行为:人才管理
4、中国传统文化全图
四、儒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先秦历史与孔子家世
2、鲁国先贤们:四书五艺之由来
3、鲁国先贤们的思想与体系:孔子的弟子们
4、儒家的管理文化
5、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6、齐鲁文化与新绩效管理观
7、儒家人才管理思想
五、道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老子其人
2、道德经
3、道家的管理理念
4、道家管理的成功案例
5、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六 墨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墨子其人
2、墨子管理思想
七、法家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1、法家代表们及其管理思想
2、韩非其人
3、支撑中国历史与中国式管理的两大思想支柱
4、法家管理思想之法治与中国企业管理规范
5、法家管理思想之大一统与中国企业管理的特点
八、兵家的管理思想
1、齐国兵家们及其思想
2、孙武其人
3、古今中外名家对孙子的评价
4、孙子的战略思想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5、孙子的“间”思想与现代企业竞争情报
6、孙子管理思想的精华与现代企业管理
九、如何看待国学热与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管理精典
第五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学号:0101100 姓名:来福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年12月5日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葆活力与发展,这是由其自身具备的价值规律与时代特点所决定的。其中的一些关于资源管理方面的思想哲理深邃,永世传承。我在这篇文章中拟重点介绍儒、兵、道、法四大家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2
渗透及影响
目 录
摘要······························································4 1引言···························································4 2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4 2.1“和为贵”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5 2.2“中庸”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5 2.3“德治”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6 2.4“礼治”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7 3兵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观管理的关系···7 3.1重视战前筹划··············································7 3.2分级管理···················································7 4 道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7 4.1“效法自然,无为而治”····································8 4.2创造清净安定的管理环境··································8 5法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8 5.1法、术、势相结合··········································8 5.2“法治”优于“人治”·······································8 结 语························································8 参考文献························································8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葆活力与发展,这是由其自身具备的价值规律与时代特点所决定的。其中的一些关于资源管理方面的思想哲理深邃,永世传承。我在这篇文章中拟重点介绍儒、兵、道、法四大家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渗透及影响
1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那些在中国世代相传,至今仍存有影响的文化,必须是因为其有所价值,具有生命力而得以保存下来的文化。春秋时期,文化思想发展的是虎气腾腾,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而体现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就不容分说了。
袁行霈老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潭死水,它宛若滚滚不尽的江河,不断吸纳支流,或直或曲,或缓或急,或涨或落,变动不居,只有不断以新的形态代替旧的形态,才能永葆青春。”所以,我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两者相辅相成,传统文化讲“忠义仁孝”,这些理念要很有机的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当中。
中国传统文化从教派、学派的角度讲,主要体现在儒、兵、道、法四大家的文化当中。
2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中讲“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体现在管理思想上便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基本精神,其本质是“治人”。儒家思想把生产管理的主体——人,推到管理的前沿,符合现代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要点。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是《论语》,共20篇,492章,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其内容很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直到“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在中国封建社会,孔学占统治地位两千余年,已经充分说明孔孟之道管理思想的魅力。中国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吾半部《论语》可治天下。”足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当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孔子的管理思想再度被人们所重视。日本工业之父涩泽松容一的起家就是靠着“《论语》加算盘”并且提出儒商的基本原则是“义礼合一”的概念;已故的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也是靠着《论语》来管理并发展企业的;海南航空的企业文化,就是把佛家文化和儒家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当中,我们不能简单的称之为成功,但是其至少也是一种特色,体现了公司的一种品牌内涵。海航的以中国文化为精气神的管理体系只所以能取得成功,也和海航是一个直接面向旅客和社会大众的服务型企业有关。中国文化中的讲究“仁”“礼”的思想对一个服务型的企业来说,简直是和企业的生命一样重要。中国文化中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和像海航这样的服务型企业所追求的企业形象目标也完全一致。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研究和实践当中,完全可以继承发扬《论语》中的思想精华。《论语》中关于管理思想的要点有如下几点:
2.1“和为贵”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和”即和气、合作、和睦、和谐。强调“和”就是强调对人际关系的调整。中国历来都是把“天时”、“地利”、“人和”当作事业成功的基本三要素,而在三要素中“人和”为上。在一个现代的企业中,只有做到“和“,讲团结、讲协作、讲互助才能使得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顺畅,平级之间不互相掣肘,共同努力,创造利润,实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日本的管理人员在作出决策时,总是要同他们的同级和部下商量,决策往往是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制定得来,这就使得决策者和下级之间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和融洽的协作关系。领导意见不是加强于人,而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求得一致。决策本身也就成了协调各个方面关系的过程,同时也为各类人员同样协调地执行决策奠定了基础。因此,做决策虽然慢了些,可是一旦决策制定以后,推行起来却是非常顺利。集体决策为组织关系的协调创造了条件,而协调的组织关系又为决策的高效化提供了保证。“和为贵”不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企业来讲,也算是“双赢”的上策。由于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因此西方的现代企业管理中十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在“商场如战场,竞争即战争”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研究竞争战略,夺取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创立独家品牌,消灭竞争对手,套住顾客用户等一系列竞争手段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做法。企业为了在市场上求得生存,就非要和竞争对手拼一个你死我活不可,这在日本的企业决策当中,也处处体现了和为贵的精神。当一个企业能够内求团结,老板和员工能和谐友好、融洽一致、上下一心,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的时候,那么,这个企业就有了外求发展的良好基础。所以,企业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应当认真的加以倡导和维护,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2“中庸”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中就是正,庸就是融合。中庸讲的是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任何矛盾都有其两个对立面,但是,两个对立面之间又是通过相互联系而提炼出来的,并将其融合在一起,使得事情得到一个较为圆满的解决方式。在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乃至一个企业的管理当中,过于偏执是最简单、甚至是最愚蠢的做法,往往会导致事半功倍的后果,而如果能“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找到事物之间联系的统一的方面并且将其融合,则有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庸之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现代企业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导向、约束、凝聚的作用。一方面,企业文化对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着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同时,企业文化把个人的目标同化于组织的目标,把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当成管理上的首要任务。企业文化使得组织长远固守在群体内,员工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团结,齐心协力,乐于参加与组织相关的一切事物,从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组织目标也为个人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历史上的德、才之辩由来已久,儒家推崇“以德为先”,这是基于儒家的建立仁义社会的理想;法家主张“唯才是举”,这是基于实用的目的。从中国历史来看,总体上是乱世用才、治世用德、儒法互用、外儒内法。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对人才是来者不拒,而诸 葛亮选将则是德才兼虑。儒家思想中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是对员工个人的要求,要注重学习提高,以满足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上司要适度授权,让有能力的人才担当一定的职权,让他们在各自适合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在很多企业虽然有人事、营销等部门经理,但是有职无权,其权利往往为董事长或总经理大权独揽。这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必将造成管理紊乱、决策失误,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按照中庸“过犹不及”的原则,有权不授或者完全放权都是一种极端,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到因需、因德、因信、因能授权。几千年得儒家思想积淀使得中国人形成了以情感为主体的心理特点,情感在维系中国伦理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企业激励办法时必须注重情感激励。企业的各项激励政策要融情于理,“诚心诚意”,而且言行一致,要在“诚”字上下功夫。只有企业能真诚的关怀人、尊重人,员工才能心领神会,整个企业才会情意融融;企业把员工发展列入企业的目标,员工把兴业作为自身的任务,两相促进企业与员工形成共同体、互利共荣。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情、义、利的结合,着眼于人企和谐,这就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家的中庸思想还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关怀他人,用责备他们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忠恕之道去感召人、感化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细想境界。沟通是现代企业员工完成任务履行职责必备的能力,合作需要沟通,处理矛盾需要沟通,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沟通。实践证明,强制高压、一言堂、妥协、退让都不是最理想的办法。理想的办法就是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能够用来借鉴的东西。中庸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其强调“贵和”,和而不同是一种可以选择的艺术化的沟通策略,和而不同意味着求同存异,意味着要取长补短,意味着时时处处持宽容的态度。在合作时,采取共赢而不是抑此扬彼的主张,在纠纷处理时餐区调停的办法而不是一定要分出个青红皂白,在学习和交流时采取兼收并非唯我独尊的态度。
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过于制度化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调和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之处,增添更多的灵活性、合理性因素,让管理更加具有柔性和弹性,更加富有人情味,同时还要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弊病,吸收现代优秀的管理思想,与中庸之道相结合,绝不仅仅是把外国的管理经验死搬硬套到中国来,所以我们要面向二十一世纪,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不断完善。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既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继承优秀历史传统、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充满活力的、不断发展的管理思想,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2.3“德治”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揭示了在管理问题上,无论哪种模式,就其本质而言,都可以归入文化和制度的范畴,这是两条基本的管理路线。道德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上游,法制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下游。二者一上一下、一软一硬、刚柔并济、不可偏废。而德治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的提出,始于孔子。无论是什么团体,他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较团体成员更为高尚的道德水准,只有如此才能赢得下属的爱戴,其政令的实施也才能更加畅通。所谓“政者正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这个道理。从企业用人的角度来说,以德为先用人是古今中外之定理,也是企业发扬团队精神之前提。高尚的品德如号角如清风,总是为人所尊重,所赞许,所仰慕,从而能够产生强大的 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进而产生就爱你不可摧的团队精神,使企业在当今愈演愈烈的激烈角逐中永立于不败之地,正所谓“任他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以德为先用人是企业长足发展的保障。无论企业管理制度多么严谨,一旦聘用品德有瑕疵的人,就像组织中的深水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否有德,是否切实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修养,更是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和组织的兴衰。
2.4“礼治”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儒家学说以“仁”为最高的思想境界,而是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即所谓的“克己复礼以为仁”。在具体做法上要求不同的人都要立足自己的角色说话,按自己的身份行事,也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这个道理。在一个团体中各级管理者都要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都履行着各自的责任,有的需要统观全局,有的需要独当一面,有的需要具体执行。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管理者,充当的角色不一样,但都要按照他们各自的“礼”来行事。只有这样,这个团体才能为着一个共同目标,井然有序地安排各项工作,坚决彻底地执行每项任务。
3兵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观管理的关系
兵家文化在中国起源于春秋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代表作是《孙子兵法》,该著作是我国春秋时代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子兵法》在军事上的贡献世界各国是公认的,可与两千两百年后德国著名军事家克劳维茨的《战争论》相媲美。军事离不开管理,管理又可从军事中借鉴宝贵的经验。
3.1重视战前筹划
兵家提出“庙算”的思想,所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得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这就是强调在战前要进行周密的谋划和详尽的部署。谋划越是周密,部署越是详尽,则胜算的把握就会越大。作为企业,在推行一项政策前也要进行周密的谋划和部署,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管理者就可以运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和网络信息技术对一项政策的实施进行沙盘推演,或者进行模拟实验,从而预先估计政策实施带来的效果,并提出修正意见或者改进政策措施。
3.2分级管理
兵家提出“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庞大的团体进行管理首先要进行分级,增加管理层级,缩小管理范围,使之符合有效管理的实际要求。管理层级也不宜过多,否则又会使管理者管理的范围过大,超出其自身能力的要求。如果能进行合理的分级,再庞大的团体管理起来也能得心应手,运行自如。道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他曾经做过周朝的史官,虽职位低微,但是却能看到周朝收藏的许多文献,这对老子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子唯一的著作是《道德经》,也称《老子》,只有5000多字,但言简意赅、论证严谨,老子 哲学里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
4.1“效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观点反映了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管理者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以自然规律为基本原则,制定管理方法和策略,以完成管理目标。而要遵循自然规律就必须尽量减少人为的干涉,于是老子又提出了“无为而治”的原则。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求管理者不要过多的干涉被管理者的行为,只给管理者营造一种规范,使被管理者在规范中自由行事,这样才能发挥管理的最高效率。
4.2创造清净安定的管理环境
“清净可以为天下正。”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须为管理工作创造一个清净的管理环境。如果再管理环境中充满了嘈杂的噪音,那必将影响决策;另外,如果再管理环境中充斥着个人的主观欲望,而缺少清净的理性思考,那也必将使管理策略的制定失去方向。因此,企业管理中,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清净的管理环境、减少外界事物的干扰。
5法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法家思想坚持以法为中心,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主张“尚法不尚贤”,认为管理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健全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
5.1法、术、势相结合
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管理者要依靠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制定规章制度,如果没有背后的权利,规章制度就不会真正生效。在规章制度颁布之后,还要运用一定的管理技巧去引导被管理者遵照规章制度办事,只有如此,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
5.2“法治”优于“人治”
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现实中的错误是无限的,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纠正错误中去,就不可能使天下绝大多数的错误都得到纠正。作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则应当制定法规并公之于众,违者依法纠正,管理工作就方便多了。结 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管理思想更是灿若群星,不经过系统的研究和探索无法一一摘取。在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面前,任何一名学者都不得不肃然起敬,研究起来也应本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严谨态度,从而继承先哲绝学,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从而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启用。
参考文献:[1]《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战略》——白光。[2]《以人为本》——龙文员。[3]《管理学》——周三多,陈传明。[4]《孙子兵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注释小组。[5]《韩非子新校注》——陈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