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备课新思维的探索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备课新思维的探索与思考
新世纪高中矫 彬
摘要: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科备课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新课程的精神及实践需求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合作的时代要求。集体备课可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呼唤,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一方面,以专题备课为主既分工又合作,提高备课的质量;另一方面,以课题研究来入手,全面探讨课堂教学的建构。确实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本文从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新思维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备课如何达到最佳的教学设计效果、实施的效果及问题等方面对备好新课程高中历史课作了初步的探索.关键词:高中新课程;历史 ;备课新思维
近几年来,我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这改革潮流面前,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那么,如何备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呢?我们历史教研组在学校倡导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了历史教学备课新思维的实践与探索,成效显著。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新思维的理解
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科备课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新课程的精神及实践需求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合作的时代要求。集体备课可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呼唤,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一方面,以专题备课为主既分工又合作,提高备课的质量;另一方面,以课题研究来入手,全面探讨课堂教学的建构。确实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一次到友校听课,听高一历史课,4位教师上的都是《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听课老师听到的4节课几乎是一个样:一样设计,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听课老师不觉有点纳闷:为什么4节课如出一辙呢?后来才知道,这4位老师事前集体备课了。难道集体备课就应该让教学过程“如出一辙”吗?这实际走上了教学极端——思维抄袭,这样久而久之,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最终失去自我。怎样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呢?我们历史组在备课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与创新。
“集体备课’的方法在一些学校早已得到广泛运用,各式各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合作精神,有关专家还总结出了教师相互合作的几大益处:集思广益、发挥个体优势、资源共享、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等,集体备课的形式很丰富。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其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二、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备课如何达到最佳的教学设计效果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在此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应体现这一思想。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新课程教学结构,要做到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供空间,要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向导,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集体备课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针对以上要求我们历史组从三方面入手进行探究。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贯彻新课标精神,落实三维目标,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是我们所提倡的备课中的学生观。了解学生是备课的基础.教师应该从三个方面了解学生:一是了解学生已有的历史基础;二是了解学生的历史常识;三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原有的历史知识基础。“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预设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备课是教学“预设”的过程。高中历史教材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历史课程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国家意识、国际意识、民族意识、公民意识等,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历史教材要把三个层面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知识学习中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改革:预设是为了生成的有效.从预设到生成是课堂教学理念的嬗变与超越,教学过程不是预设不变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也很想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但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即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被定格在教案中,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锻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的主宰地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的预设方案,适应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真正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寻找与本节相关的内容。在学习的一开始,教师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如在学习宋辽、宋金、宋夏、宋元关系之前,让学生浏览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等,通过阅读了解相关的背景及内容有助于提高兴趣帮助学习;另外可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这部知识。兴趣提高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安排课代表讲要求了解的内容可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故事、列表格、画图表等)来表达自己对这段知识的理解,这样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逐步改变从原来的不喜欢到喜欢,不热爱到热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进而感悟历史,理解历史,与历史对话。
其次、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有效地课堂必须依靠教师营造有一个充满情趣、充满适宜、充满张力的环境,使师生的身心都得以自由舒展,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个性得以自然地张扬。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就是创设一个个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提供探究的空间。如何创设历史情境呢?我以为有以下几个途径:联系生活展现情景,运用实物演示情景,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播放音乐、诗歌渲染气氛,扮演角色体会情景,锤炼语言描绘情景,提出问题任务等如在学习《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一节时,上课伊始播放李白的《蜀道难》,进行渲染气氛,熟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接着进行唐诗比赛,通过比赛教师指出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接着通过幻灯片展示唐朝的科技艺术的成就,体会它的辉煌,并且深化展开讨论,对唐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讨论意识,发表个人见解,教师始终以一个普通的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以他个人的经验和经历,丰富学生的思考,同时也在暗中适时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话题的走向,使讨论更加焦点化。课堂呈现浓厚的民主氛围。师生在课堂上积极交流,质疑问难,互问互议,各抒已见,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再次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感。历史课堂教学要消除学生的“距离感”,保持学生的参与性,教师首先的关注时事,关心学生,而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如讲 元朝对西藏和台湾有效管辖,可结合当前的热点西藏分裂势力和台独以及中美关系;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在学习儒家思想时引用一些相关的国外信息,说明儒学在世界的影响。还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内容与现实进行联系,有学生上课积极说出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要及时表扬,学生有了成功感对历史的兴趣大增。其他同学也不程度不同地萌发出“欲与他人试比高”的情绪,参与意识与主动意识明显起来了。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以和蔼、赞赏的微笑面对着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话,表达自己的看法。以正确的语音、语调和音量
及时地评价、热情地鼓励,帮助发言者克服在众人面前讲话时紧张恐惧的心理。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分享信息、提出建议、表达看法或共同致力于解决某一问题。
(三)作业试题的设计: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封闭僵化,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作业。关键在于消除其中的弊端,打破那种单
一、枯燥的题海型的作业模式,重新构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怎样创新作业的设置,值得深入细致的研究,它既可以为教师减负,更能为学生的发展寻找新路。因此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根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我组对作业的布置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性,针对性,内容精练。布置什么的作业教师要心中有数。教师须要合理把握重难点内容精练,这样才能进行科学安排布置作业。在数量上要有弹性,难易上、数量上要合理的的调控,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有效缓解差生的心理压力,也能提高优等生探求能力。
2.趣味性,开放性。兴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富有情境的作业,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去完成,在练习中感受乐趣。可采取画图、列表、画路线、上网查资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设一些开放性试题,紧密结合现实,兴趣增强,质量也会提高,通过作业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能力,同时扩大了视野,提高了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知识延伸到课外,激励学生探索更多的知识,并且结合现实,使学生的思维时代性强
3.合作性。“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这就是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实施的效果及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集体备课我组在近期的教学取得一些效果具体有以下四方面的成果。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经过合作教学初步实验后,我们发觉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了关心同学,增进了同学友谊,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合作观和竞争观,有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2.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智力能力的发展。在合作、互动教学中,学生都想使自己成为合作中的主动者,因而大家都积极地自觉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他
们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查找、搜集文献资料,写读书笔记,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因而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合作 互动教学中,由于我们十分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所以不论是获取知识,还是解决难题,学生都是亲自通过尝试、探究和交往来完成任务。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区。这就使学生向会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中,师与生、生与生的全方位合作,使课堂气氛始终处在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之中。大家平等对话,相互交流,热烈讨论,激烈争论,使学生在愉悦中感知了新知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材料引用的科学性。历史资料良莠不齐,课堂教学所使用时必须慎重选择。就目前我们备课经验看,历史材料主要来源于:网络资源;不同版本教材;引用的历史材料;乡土资料。
2、备课组成员合作的诚信度。集体备课能否落到实处并产生效益,关键是教师的认识是否到位。教师应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向自己的同伴、学生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是教师自我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惟有如此,备课组成员才能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集体备课也才能落到实处。
3、多媒体制作的实效性。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产生了兴趣,最主要的是想利用多媒体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与质量。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多媒体制作的过于精致,实效性不强,花费时间过多;一是多媒体内容过多,频率过快,致使学生跟不上,课堂效果不好。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认为多媒体只要达到辅助教学功能即可,不要太多的花架子,同时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不是越多就越好。
参考文献: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主编:杨九俊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简介】
本课主要是根据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结合新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引导学员认真钻研历史课程标准,按照课标的要求进行备课,解决好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多新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大好处理的问题,如何应对新历史课程的教学,搞好高中的历史教学,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本课旨在引导教师思考一些备课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学的实例提出一些建议。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梳理核心要素,即针对教学内容所反映的史事,将基本的、核心的、主要的要素整理出来,使所讲的史事更加清晰和准确;二是构建历史联系,即将知识所反映的史事建立起多层次、多方面的联系,以避免孤立地、分散地讲述历史;三是归纳历史特点,即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突出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以加深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四是深掘历史意义,即探究历史的影响、作用及意义,使学生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要求】
1.了解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
2.掌握新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高中历史备课。3.结合新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在备课和教学时关注一些重要的问题并能够加以顺利地解决。【正文】
2001 年起,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 2004年后,又开始了新的高中课程改革,历史课程也以全新的面貌问世,逐步在各地进行试验。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有着很大的变化,主要是:确定了课程目标,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有了明确的指标;拓展了课程类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多种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试图用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阐释历史;建构起专题体系,改变了以往的通史体例,古今中外合编教材;体现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关系上的主体地位;改变了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教学参与,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尽管新历史课程在改革创新方面有了重要的突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教学中老师们会感到有不少的难处。
在课程编制方面的问题包括:知识结构生疏,不熟悉新的专题体例;内容跳跃性大,连贯性不强;有些内容过偏,新增的内容不熟悉;有些内容太深,难以讲清楚;有的知识重复,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模块中出现;线索不甚清晰,对历史的整体把握上有些困难。
在教材方面的问题包括:课文含量过大,有些课有七八页之多,难以在一节课上完成;层次不甚清晰,有的版本教材叙述一大片,不好把握;史事叙述笼统,尤其对历史背景、过程、情节的叙述往往太过简单;要点不够突出,课文的面铺得广,但重点有时不够明确;有些内容缺失,如有的版本教材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只写了四大发明,不够完整;前后衔接不足,课与课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跨度较大;版本差别明显,四个版本往往对同一个历史问题的叙述不大一样。此外,学生在学习新高中历史课程时出现的问题包括:知识基础薄弱,难以顺利接受和理解高中的学习内容;习史兴趣不高,多数学生要学理科,对历史采取敷衍的学习态度;理解能力较差,难以理解新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不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不高;认同上有困难,对有些政治方面的内容不好理解,认同方面也存在着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历史教师应该怎么办呢?的确,新课改对一线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积极应对挑战,投身到新课改的大潮中,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生一起搞好高中的历史教学,这是每一个历史教师的愿望。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思路,这就需要认真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从而搞清楚新历史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 “基本理念 ”中写道:“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就是要通过专题式历史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历史,提升多种能力和素养。这样,历史的学习就不再是学习一种对过去的记忆,而是学习怎样看历史,从而显现出历史认识上的教育意义,也就更具有学习的价值。
围绕着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历史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专题式教学内容的特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即:梳理核心要素、构建历史联系、归纳历史特点、深掘历史意义。这是本次讲座要与大家交流的四个问题。
一、梳理知识的要素
我们知道,每个具体的历史知识,都有其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是由这些要素构成知识的。备课时不但不能忽略了核心要素,而且要将核心要素加以梳理,以使其更为清晰。尤其是新高中历史课程是以专题模块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的,这就要求教师尤其要重视知识的核心要素的梳理和把握。尤其是新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多个模块,同一件史事可能会以不同的角度出现在不同的模块中,但只要我们将这件史事构成的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把握好,掌握了知识的整体架构,就可以自如地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这一史事。
例如,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1)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2)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4)统治残暴,滥用民力,刑法严苛。掌握了这些要素,无论是在必修一模块中,还是在选修四模块中,都可以应对自如了。
举一个例子,又一次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讲的是改革开放,在讲到经济特区时,任课老师是先说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然后说开放了 14个沿海城市,再说设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但是,经济特区的“特”是在哪里,开放了什么?老师却没有讲清。而这些恰恰是经济特区这一概念的核心的要素,是不可丢掉的。我们来梳理一下“经济特区”这个历史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1)特区是怎么发展的,如何有步骤地逐渐展开,这是过程要素,上面说的 那位老师已经讲到了;(2)重要的政策要素,即给予特殊的政策,如引进外资、设备和经营方式,在资金、税收、出口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3)还有格局要素,即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这样,特区的内容就概括的比较完整了。
新高中是专题式的编排方式,教师在对知识的核心要素进行梳理时,还要特别注意到对过程要素的梳理,从而将跳跃的、分散的核心内容串联起来。例如,必修一讲到罗马法,内容不少,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是罗马法的演进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来简述罗马法的发展情况及其具体内容。大致来说,罗马法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源阶段:习惯法演变为成文法(十二铜表法);(2)发展阶段: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3)完成阶段:形成《民法大全》,最终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此外,对历史背景的要素加以梳理亦很重要。有的版本教科书只是列出了知识内容,但知识所反映的史事之所以产生的背景,则叙述不清或很少。背景知识虽然不是重点知识,但学生若是不清楚,很难理解学习的内容。而背景知识又不可能占用过多的讲述时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对其进行梳理,把要素整理出来,是有必要的。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将梳理后的知识核心要素及发展线索,以学案或阅读材料的方式发给学生,供学生预习,这样在课上将主要精力用于对重点内容的讲解,又可作为学生的复习巩固材料。
二、建构历史的联系
历史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历史的联系往往是多方面的和深远的。通过历史的联系,可获得更深层的认识。从认识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史事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才能搞清楚历史的真实面貌。从学习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才能建构起系统的知识体系。然而,新高中历史由于是专题式的编排,知识往往分散在各个模块里,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甚紧密,甚至有的还有割裂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加以梳理,将其中的联系建立起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
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要注意加强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如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实际上就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三方面的联系。一方面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会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都有所体现,现在的模块将这些分割了,就需要我们再将其组合起来,使学生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另一方面,在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的,也需要揭示出这种相互的关联。此外,各模块下的专题之间、课题之间的内容,也需要加以联系与沟通,这样才能搞好教学。
我们所说的联系,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史事的联系,二是认识的联系。如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演变,就是史事的联系。而通过近代历史上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这就是认识上的联系了。
如必修二中有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这方面的内容,这一政策不仅与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特点有关,也与必修一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关,即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再如,必修三中的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其中有元曲、明清小说的兴盛,这不仅是文学体裁的变化问题,而且与市民阶层与大众文学的问题有关系,这就与必修二的有关内容相关,即都市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市民阶层,而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又促进了戏曲和小说的兴盛。这就是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建构起这样的联系,学生对历史的观察与思考就更加全面。
再如,必修三是文化史的内容,有不少地方可以同必修
一、必修二的内容相联系。如:汉代儒学,与必修一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有关;明清儒学,与必修一中明清专制主义的加强和必修二中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近代思想,与必修一的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有关;邓小平理论,与必修二中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关;西方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与必修一中的雅典民主政治有关,等等。
历史的联系有多种,如前后联系、内在联系、因果联系以及中外联系、古今联系等。
在进行联系时,要通盘考虑相关的历史事物;多角度地认识事物的作用;注意史事联系中的 “支点 ”,即史事联系发生的关键处。
三、归纳历史的特点
历史特点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历史事物的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历史认识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尤其是新高中历史模块,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的历史发展,认识历史发展的特征至关重要。新高中历史课程采用专题的编排方式,在内容上有不少是涉及历史制度、历史现象、历史格局、历史发展趋势等。例如,必修一的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制度、政治变革、政治发展、政治局势,目的是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进程,探讨政治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因此,必修一这一模块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的特点,探讨其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再如,必修二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向,认识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探讨经济活动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对历史事物的特点进行认识,也是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课标中多次提到特点的认识,如“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等等。可见,特点的认识是教学的要求和目标之一。
例如,必修一第一个专题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从课标的要求看,内容包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发展,核心问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商周的政治制度,其特点的表现是: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实行“亲贵合一”“家国同构”,用族权来维护王权,实行奴隶主贵族统治。由于政治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奴隶主贵族手中,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国事 ”即是 “家事 ”,天子的身份只是 “共主 ”,对诸侯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王权尚不高度集中。中国古代 “王权 ”的真正建立,始于战国时期的改革,最终在秦朝统一后实现。其次是秦以后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是国家的一切政治权力,如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军权、财政权、监察权、选官权等,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再如,必修一第七个专题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内容主要是英、美、法、德四国的政体,从形式上看,有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两种。代议制的特点是有法律的保障、议会的权力、政府的作用,体现出权力的均衡,通过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等,明晰权利以制衡权力,以限制最高统治者滥用行政权力。这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又如,必修二中有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内容,其特点是什么?这在有的教材中并未讲清楚,需要教师进行归纳。大致来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采取小农户个体经营的方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在土地上投入较多劳力;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实行男耕女织,从事生产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地主经济,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实物地租;而小农经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必修三中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其发展的特点是:(1)在发展背景上,绘画的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的绘画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明显反映出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特征。(2)从画家的角度看,魏晋以后士人成为画家的主体,画家的文化素养影响了绘画的品味。文人画的成就颇为突出。(3)在绘画的风格上,中国绘画不求模仿,但求神韵、意境、灵动,重视和谐,并讲究与诗、书法的结合,笔墨与色彩的结合。同时,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吸收了印度、波斯等美术风格。(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宋代以后,绘画作品成为商品。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加以归纳,以便带领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特点进行认识。归纳历史事物特点的方法有多种,主要的有:一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二是分析事物各方面状况;三是把握事物新有的变化;四是对前后事物加以比较;五是联系事物造成的影响。
四、深掘历史的意义
探讨历史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认识历史的意义所在。在这方面,要以大历史的视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历史事物的地位、作用、意义、影响。认识历史的意义,是专题式编排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高中历史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写到影响有 14处、意义有 15处、作用有 10处、地位有 3处,可见这是课标对教学的要求。
例如,必修二中讲到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的官营手工业,其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是:(1)是封建国家整个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在财政、军事、公共事务等方面对政权有着稳固作用。(2)规模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集中了优秀的技术,对手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3)产品和技术的外传,可交流到各地,对民间手工业技术的发展起着良好的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官营手工业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1)垄断某些产品的生产,对某些产品强制收购,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压制了小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2)控制了手工业生产与商品经济、市场的联系,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不利。(3)大量役使人力为统治者的消费进行生产,对社会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很大浪费。(4)管理效率低下,生产费用大,生产者积极性不高,技术不易革新。又如,必修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有些内容是过去教学中不大涉及到的,教师在备课时需要重新进行学习和探讨。如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其历史的影响是什么?概括起来,有(1)政治上有助于加强大一统和君主集权政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由贵族、功臣把持的局面,使知识分子得以参政,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2)儒家学说被定为一尊,既成为国家政治的正统思想,又成为学术思想的主流,对此后两千多年中国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影响至深。(3)太学的创立,不仅使国家有了培养人才的学校,亦带动了民间的办学,推动了文化的传播。(4)尊儒结束了各种学说争鸣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有扼制的作用,不利于学术思想的繁荣。(5)知识分子在整体上偏重钻研儒家经书,忽视对科学、技艺的探索,学术思想之路难以拓开发展。再如,宋明理学的影响,包括:(1)理学一改前代学术思想研究的墨守成规,从个人的身心修养来体现儒家学说的义理,丰富了儒学的学术内容和文化底蕴,使儒家思想重新占据正统的地位。(2)朱熹的学说在元朝以后成为儒学正宗,所编《四书集注》,更成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标准,影响深远。(3)理学提倡个人修养,讲求纲常伦理,提倡忠孝节义,扭转了唐末五代以来混乱的社会风气,推进了重视道德的社会新风尚,对国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4)理学过分强调内心修养,导致很多士人空谈心性,回避实务。而提倡的纲常伦理对社会发展也有着严重的束缚,尤其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教,更抑制了人们追求自由的向往,成为禁锢思想的枷锁。在分析历史事物的影响和意义时,需要打开视野,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尤其是要将其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考察和评判。需要指出的是:进行联系的构建、特点的归纳,及意义的发掘,这些正是对历史的探究,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由此来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使学生能够生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总之,我们要把历史课教得像历史课,有历史的深度,有历史的魅力,有历史的启迪,使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有更大的收获。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青少年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青少年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还称不上体育强国。全世界因为NBA出了象乔丹和科比这样的人,而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什么叫篮球。而在中国因为有了姚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喜欢上了篮球,很多的青少年学生都梦想着有一天能象姚明一样通过篮球来成就自己的梦想。然而在中国现行的篮球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传统的教条式的做法,极大地影响了篮球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中国的篮球要想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基层的基础训练,而扎实有效地开展科学的教学训练才是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关键,那么就必须对传统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变革,本文结合新的体育课程理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青少年篮球教学改革
思考
探索
众所周知,篮球教学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对篮球知识技能有组织活动的学习和传授来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的过程。通过教学与训练掌握篮球运动的方法和技能,并以此作为一种健身手段和特长爱好来进行终身的体育锻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实践中,由于教育思想,传统观念,体育课程结构等方面的原因,篮球教学过于重视技术技能,而忽视了基本功的训练,教师倾向于传授和注入式的教学。教学形式大都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很被动地机械地模仿性学习。而学校的篮球场地大都是成人的篮球场地和篮架,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根本无法体验篮球运动的快乐和成功,而这样的条件也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篮球的兴趣,其结果是很多有天赋的篮球少年被扼杀在荫芽之中。
一、传统篮球教学的误区
传统的篮球教学主要是以学会和锻炼为目标,即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为主要目标,主要方法是机械地强化和重复动作,增加运动负荷和枯燥地练习来学习和掌握技巧。而新课程理念强调会学和乐学,即老师要帮助学生思考性的学习、主动、愉快地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要有探究意识,并应加强相互交流、理解和评价,学生创造性地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传统的篮球教学大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安排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感受和变化,教学过程以“教”为中心来构建,教学流程按“滑步—熟悉 球性—传接球—运球—上篮—教学比赛”的过程来进行,总体上体现了“基本技术—应用—比赛”的教学过程。教师在从滑步到徒手投篮进行教学时,学生虽然知道这是在学习篮球,但手中无球,眼中无篮,既无同伴又无对手,既无规则,又无比赛,学生学习起来很枯燥无味,他们停留在意识层面上的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步骤很准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过于成人化。如果时间紧,场地紧,通常是还没打上比赛,训练就结束了。因此,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虽然学习了篮球,但实践能力却很差,更难以培养他们的篮球素养和意识。
可见,传统的篮球教学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以掌握更加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同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采取形式各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景和氛围,改变枯燥单调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对篮球教学的理解与思考
首先,新课标强调和注重构建体育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内容提出了一个大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细化,如“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动作”,“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等。至于哪些动作,教师可自主选择和决定。与先前的大纲相比,老师的选择性更强了。
其次,在新课程体系中改变了以往以运动项目划分教学内容的做法,只构建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目标体系。教师可自主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给教师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对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大有裨益。
第三,一直以来,篮球教学过分强调技能的教学,追求技术细节,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兴趣。新课标提出: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动作技术的细节。但不是说就不要技术教学了。而是要求教师把技能技术的教学与学生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技术。在体育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会多种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有所特长,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学生通过技能技术的学习,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这一手段来锻炼自己的身体,从而也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三、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篮球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
策略一,完善和改进篮球运动设施
在小学,很多地方的篮球场地都是标准的成人设施,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面对高高的篮框是望尘莫及更不要说去体验篮球运动的成功与快乐了。个人认为改变现有的正式篮球设施,开发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新的设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有梦想的孩子来参与这项运动。
1、降低篮框篮架高度
球篮的高度是3.05米,教学中可把球篮降到合适的高度,年龄越小,高度越矮。通过练习,有一定运动能力的学生也可以象NBA的选手一样去体验“扣篮”的感觉。学生会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技能与身体和心理发展协调一致,课堂教学的目标也容易达到。
2、扩大球篮的内径
标准篮框的内径是45cm,如能把球篮的内径扩大到60cm或更大,那会大大增加学生投篮的命中率,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和愉悦感,也会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大球变小球
小学生本来应使用5号篮球,可现在很多学生都在使用成人篮球。球体又重又大,而学生的手又小又轻,根本玩不转篮球,上个篮就非常吃力,半天投不进一个篮,甚至连篮框都挨不到,也无法去体验运动的快乐。如果把篮球变得更小更轻,这样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
4、增加更多的简易篮架
很多学校的学生有两三千人,喜欢打球的同学也不少,但篮架却只有一两副,很多学生挤在一个场地上练习,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如学校能利用一些空地或在石壁上做一些简易的篮架,或找厂家定做一些适合学生练习的移动简易篮架,可以极大的缓解这种情况。策略二:采用灵活多变的篮球竞赛规则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的规则不变,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自行修改和完善竞赛规则,使规则不必太成人化,也使学生能更充分地享受到篮球游戏带来的快乐。
1、每人触球“制”法
在教学比赛中,常有一些队员由于个性或受“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响,为了炫耀自己的球技,或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缺乏组织和配合意识,一味地“单干”。这严重挫伤了绝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容易造成极大地“内耗”,也完全背离了篮球运动是“一个集体项目”这一特征。因此,在比赛中若采用“每人触球制”,即进攻一方队员在进攻时,除快攻以外,同队的其他队员每人至少触球一次,才能完成进攻,否则投中无效,判为违例,由对方掷球。这种规则,能充分调动每个球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战术素养。
2、助攻加分法
在教学比赛中,为了鼓励学生多传球或为别人创造更好的进攻机会,减少学生个人的“单打独斗”。如学生通过助攻别人来完成进攻的,投中一球可得3分,这种方式也会激发起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队员之间的团结与配合,使学生能理解到篮球运动的内涵与特征。
3、“假动作”加分法
即在比赛中,如学生在进攻时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合理科学地运用技术,让学生多用“脑子”打球,减少一些“蛮干”或直接的身体对抗,如学生通过使用一些假动作来晃开对方的防守而得分的,打中一球算3分,这样做会有更多的学生去合理使用自己的身体或科学地运用技术,把篮球运动变成“勇者和智者的运动”。
4、“前场板”加分法
在比赛中,为了调动学生抢篮板的积极性,如进攻方在进攻后,又抢到前场板而投中得分的算3分。这样做,防守一方的必须做到先挡人后抢球,而保护好篮板,也能更好地掌握好抢篮板的技巧,否则他们便会多失1分。而进攻一方会积极地拼抢前场篮板,这样他们的机会和得分会更多。
5、“让分”比赛法
“让分”法就是当两队实力明显不均时,先让弱队得一定的分数,而强队从0开始,最后以最终比分定胜负的一种方法。让分的多少,视两队的实力而定,灵活处理。这种方法会让比赛变得较为公平合理,弱队会拼命保住得分优势,而 4 强队会奋起直追,双方的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无论谁获胜,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成功防守”加分法
此方法特点在于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防守中来。即在防守教学比赛中,进攻投中一球不记分,但防守成功却可以得2分,比赛结束后,双方防守累积分高的一方为胜队的一种比赛方法。有些队员在比赛中只注重进攻不注重防守,此方法可调动学生防守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篮球运动防守成功一次让对方减少得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以此来引导学生重视防守。
四、新课程理念下篮球教材的构建与设想
构建青少年篮球教材,我们以往更多地是参考和借鉴专业的成人篮球教材,但这是远远不够地,我们应摒弃传统教材中机械化,竟技化和成人化的内容多开发一些游戏化,趣味化,儿童化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确认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教学目标要进行认真地研究、理解和分析,然后再选择一些适用的科学的篮球运动素材。如哪些素材更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尽量避免一些过去专业化或成人化的因素。
第二,就是要对传统的教材进行加工和补充。如我们要加强篮球教材的文化性,强调篮球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如中国篮球发展的历史,社会背景,现状分析,发展水平,各人钦事等与文化紧密联系的知识,省略掉复杂的技、战术等。让学生知道篮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如姚明就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和东方人的礼仪,人们看到姚明就能联想到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度。如果我们从理性方面对教材进行加工,就要适当强化篮球中的原理部分,如各主要技术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掌握技术的规律,特点,特此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场篮球运动各个技术不是单一存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如在比赛中,必须要会传球,会运球,会投篮,会防守,会抢篮板,必须要有相应的身体素质才能完成比赛,更好地参与其中,否则便无法体验篮球运动的快乐,在组成教材时可加入一些游戏化的内容。如传球的“逗罗汉”,“多人圆圈传球”等。运球的各种不同方式运球,“直线、曲线、绕障碍、圆圈,运球的相互掏球等,投篮采用“大篮框”、“矮篮框”和简易的“自制篮框”等等。
五、小结与思考
总之,新的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新的“课标”中,课程与教学的指向由原来的技术技能的掌握到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篮球的一些技术技能,而是要把篮球作为让学生更好发展的一个载体和平台,更充分地发挥篮球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既要会“教”还要让学生好“学”。评价篮球教学的标准不仅仅是学生掌握了多少技能技术,而是要看篮球的教学给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经纶教研新课改第29期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丁文彦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一年多了,作为一线教师,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困惑到了解、适应并逐渐把握的过程。面对新课程的要求,尽管在实施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实施新课标、体现新理念,大胆尝试和探索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一、接触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
1.学生方面:存在着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的不足。初中历史课不正规,初三学生不学历史,中考没有要求,造成学生知识基础欠缺。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广泛参与,学生能力水平有欠缺。学生初中历史学习基础薄弱,有些学生几乎是一张白纸,好一些的学生也是一张杂乱无序的草稿纸,而历史新课程改革是建立在初中学生扎实的通史学习基础之上的。因此,学生的现实情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差距很大,给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造成很大的困难。
2.教师方面:新课程模块教学,改变了原有的学科编写体例,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和问题。它是以模块为架构、专题为基本单元、中外合编为体系,因此内容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对习惯于旧教材知识结构与体系的教师而言,一时间也很难适应和把握。
3.教材方面:编写体例新颖,古今结合,纵横联系,材料丰富,是岳麓版新教材的基本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教材按新课标精神编写,但不少地方没有体现新课标的内容要求;教材在文字表述上缺乏连贯和统一;学术概念多,表述模糊;不少地方还缺乏条理性,整体内容太多等等。例如:“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封建经济”、“自耕农经济”这些概念,教材没有对它们予以适当的解析;对“民族工业”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概念和关系没有很好的处理,表述模糊。“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教材没有把主要的过程作出交待,给人散乱的感觉。政治模块第21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内容涉及旧教材5个单元,大约16课完成,现在新课程编写在一课书内,接近旧教材半学期的教学任务,而且所有相关历史事件一件没有减少。这些都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理解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课时推进速度慢。面对这样的困难与问题,如何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成为历史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主题。
二、实施新课标——解决措施和调整方案
新课程改革是挑战,也同样充满机遇。对学生而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全面发展的愿望。它可以使广大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在历史教育的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面对新课程改革遇到的困难,作为备课组长,我带领备课组成员首先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以历史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为依据,在处理教材时,不求面面俱到,教师不拘泥于教材,要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改理念来整合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是:
1.加强集体备课,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调整:第一步备课标,力图科学完整把握课标要求和精神;第二步依据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于课标不做要求的或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少讲,或不讲;对于教材叙述过于简单的重要内容,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学习,重点内容要讲得充分、讲得饱满。如必修Ⅱ中的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就可以少讲或让学生自主探究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如必修Ⅰ的第一单元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后,第二单元就介绍古希腊和罗马的民主和法律制度,同样都是文明古国,为什么在政治制度上差别如此巨大?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别?教材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补充一些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第三步依据重点难点分布,分配各部分内容的比例及其所需时间,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
2.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校情、学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在备课时,把初中课本和高中课本进行对照,了解初中高中教材的异同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的或者掌握的知识就不再多讲。对于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知识真空”,在学习新课前,先提醒和通知学生,让学生抽出时间做一些预习和准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
3.对课堂历史播报进行调整。课堂历史播报是为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在调整过程中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变学生自由选题的做法,把它纳入课堂教学过程,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给学生课前布置探究题目;二是教师做好课前指导。对学生做的播报课件进行审阅、指导学生修改并且控制播报的时间和所要达成的教学效果。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实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4.编写学案,依据课标要求,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5.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力争做到“三个不讲”:学生已会的内容不讲;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内容不讲。同时贯彻“三个必讲”原则,即“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问题必讲”。
通过改变观念和调整措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走出了困境,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充满信心。
三、体现新理念——教学方式的尝试和探索
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为基本理念。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经纶教研新课改第29期 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传统课程观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接受学习是其课程规定的学生的基本存在方式,因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积极尝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探索,在这里,我以一节课为例,说明我们在实践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方面的努力。
2007年11月9日我校接到北京市历史新课程实施教学研讨会的任务,为此准备一节新课程教学的复习课:“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复习课如何上,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如何体现学生的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是设计这节课重点突破的地方,最后我们选择确定以合作学习作为实现这节课课标要求的方式和途径。组里张娜老师承担了研究课的任务。
然而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实事求是地讲并不是十分了解,更不要说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了。从接到研究课的任务到最终确定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短短两周的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很多。在区教研中心姚岚老师、曹卫东老师、唐长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备课组全体老师总动员,找书籍、查资料,先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并设计学生学习的相关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授课人张娜老师拿出初步的教学设计方案,于11月19日进行了一次试讲。这次试讲,从课堂看有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但是从本质上看,合作学习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只是形式的、浅显的、缺乏价值的。通过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合作学习的理论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们认为“课程”应该理解为整个教学环节,而并非课堂45分钟,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并非限于45分钟时间内,“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
于是,我们将全班48名学生依据不同性别、兴趣和能力,共分成10个学习小组。其中关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民主政治的陈述组及评价组各4个,对于四国民主政治的共同点和对17—19世纪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趋势探究的归纳组2个,每组4-6人不等。4个陈述组成员各有角色和岗位,有主讲1-2人,电脑设计制作1-2人以及素材搜集者1-2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4个评价组专门审查评估所对应的4个陈述组,并提出质疑及得出评估结论。归纳组要结合四国的总体情况做出概括总结。教师作为总设计、总导演、参与者、评价者贯穿本课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45分钟之前,编制学生研究小组、组织辅导学习小组搜集资料、探讨问题、交流汇总,制定评价标准;之后是课堂学习展示;课后进行学生反馈反思。
11月23日,在北京市历史新课程实施教学研讨会上,我校张娜老师的“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一课获得好评,这一教学方式的探索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老师的肯定。在合作学习尝试的过程中,首先我们惊喜地看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潜能和水平,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
创造令我们感动和赞叹。这一切让我们看到:新课程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样为广大教师搭建了课程改革的实践平台。
以北京市的研究课为基础,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继续尝试和推广小组、班级合作学习的模式,把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按照课程学习的需要分配学生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高中教育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素质和人才的质量。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只能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不能退缩。尽管我们的一些作法还不够完善和成熟,但是我们将稳扎稳打,不断总结,逐步改进,力争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有所作为。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备课
教学论文:
标题:浅谈《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备课》
作者单位:濮阳县五星乡中心小学姓 名:王金花 电 话:*** 科 目:初中数学
单位推荐意见:
单 位 公
章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备课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五星乡一中
王金花
摘要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备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石。究竟怎样备课,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呢,本文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变一次备课为二次备课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备课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教师打造出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师;备课;高效课堂;
第一,备教材。
备教材就是对教材的内化与外化。所谓内化就是教师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与理解个性化意义建构的过程。内化的广度与深度与驾驭教材的能力成正比例关系。内化不是教师对文本教材或者教参文本的复制和粘贴,而是对教材文本知识与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结合。不仅仅是对一节课内容的整合,还包括对一章内容的整合,甚至是整个学期、整个学科教材的整合。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占领制胜的高地,才能在整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得心应手、运筹帷幄。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站在一个高度,而不是仅仅教好这一节或这一单元上。要知道教材是经典,是教与学的蓝本。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不等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要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并且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各科学习都不是脱离实践的纯理论的学习,所以我们还要备这些知识与我们的日常实践有什么联系,从而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不仅有趣而且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
第二,备学生。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的“讲”为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学生转。在这中背景下的备课,自然要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努力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这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向的传递信息与接受信息的关系。于是弊端便出现了:课堂上,教师习惯于以自己的讲解分析代替了学生的理解感悟;习惯于把学生当成课堂上主角,而学生也习惯当配角,努力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为了完成事先设定的教学任务,对课堂中学生提出一有价值的问题视而不见„„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被动地跟着教师转,主动性被束缚,创造性被扼杀。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显然,传统的教学观和备课上不利于培养学生上述品质,必须改变。而关键是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观念,从过去的研究“教师怎样教”的问题转变为 “学生怎样学”上来。备学生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要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做到了如指掌。我们要想把知识传授给他们,我们必须投其所好,要把知识以他们喜欢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以他们喜欢的方式上课、做作业、提问问题。这样他们才会对这门课的学习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我们的教学就能很顺利的进行下去,学生才能学会。二要了解他们的学情。为什么差生会越来越差,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授课时没有了解他们的学情。我们设置练习题、布置作业时,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设置他们跳一跳就能够到的桃子,否则,就会导致差生越来越多,差生越来越差。为此我们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新旧知识有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着学;学生难于理解的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必要时设置“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
第三,备教法。
教材了解透了,学生了解好了。接下来就要思考教的方法了。是让他们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是让他们通过阅读学习还是通过实验来获得?我们就需要依据所教的内容,依据学生的特点来好好设置了。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我也认为适合教材所教内容,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在备课时我们就需要先仔细选择一下教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传到授业解惑,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第四,备学法。
课堂并不是只是老师教的问题,还要考虑学生如何学。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我们碰到仙人,它让你选是要金子还是学点石成金的方法,你会如何选择呢?我想我们肯定会选学学点石成金的方法。教学也是如此,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才能学会,怎样把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这就要求我们备学法。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知识,获得能力。才能在以后离开学校后更好的适应社会。但是学法的确定不能随心所欲,必须符合学生年龄段的要求,符合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达到我们不教的目的。
第五,变“一次备课”为“二次备课”。
通常说的“教案”一般是指在授课之前的授课计划,可以说是“教前案”。但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还应该有课后的反思,谓之“教后案”。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学后对教与学活动的思考,对教学目标的达到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程资源是否整合、对未遇见言行是否处理妥当、问题设置是否有意义、情境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它属于教师的元认识能力问题。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一种不值得过的生活。”教后有何感想、心得,教学应作哪些调整等等都是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新课程学习、鉴别、开发、利用、追踪的必要措施,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不断总结改善的过程,是与学生共同开发、创造课程资源活动的小结、思考,教学反思也是教师成长成熟的实践和标志,特级教师纱福敏认为“创新教学三个标志,即情境、留白、反思”此话在理。教学反思工作教师应认真践行。
当然,要做到以上几点,教师必须先积累“内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多学习。主要是业务知识和教学技能学习,杂志是最好的学习信息库。
2、多听课。集各家所长,树自家之风格。通过听课,尤其是听有经验教师的课,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备起课来就省时省力
3、多总结。学有体,教有心得,把这些熔为一炉,上升为理论,即教学总结。有总结,才会有发展和提高,讲学习、教学、总结三位一体,才能形成自我发展的内部机制,使自己的“内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教育不是去用模具塑造人,我们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爱憎和欢乐,我们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春风化雨的过程,是让人获得幸福或者说获得拥有幸福的智慧与道德。这是教育的一个基点,自然也是备课的一个基点。备课可以 有多种方式,也可以表现出教育者的个性,备课也是一门艺术,让教育无痕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于春祥.发现高效课堂密码 [M],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9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M].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1 [4] 李炳亭,褚清源.问道课堂 [M].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2[5] 雷振海,李炳亭.追寻教育的幸福 [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