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民主问题
基层民主问题—2013考研第35题的一点分析
今年政治考验第35题考的是中特体系有关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问题。按照前两年的处理逻辑,可以非常简单的推论出今年考察基层民主建设的可能性非常大,之前分别考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协商民主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很多辅导机构并未预测中该考点,原因在于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比较小,比较细,出题的可能性不大,很多老师都会认为有关民主政治的这个问题不会出分析题。从真题的材料可以看出它讲的是浙江武义县后陈村有关财务制度方面的发展历史,刚开始不透明,后来通过这种制度建设透明,解决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一段材料一共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他问到后陈村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保证权利是在阳光下运行的。第二个问题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对于推进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有何启示?这道题目的答案应该说和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它比较直接联系的是党的十八大的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提出了七项任务,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强调要完善基层民主自治的制度。第一个问题讲的后陈村如何通过制度的创新来保障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后陈村的这个制度创新其实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重点。那么十八大报告强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需要确定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要确保基层公民有序参与。第二个重点要确保信息公开。第三要做到遇事协商,强调协商民主。四个重点就是强调对权利进行监督。所以说第一问主要是围绕十八大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重点来出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对推进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有何启示?根据十八大报告内容我们还需要对基层民主制度进行完善,也就是说要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完善规范好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民主政治制度,特别是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从四个重点的角度,扩大公民有序参与,进一步提高相关信息的公开,实现遇事进行协商,强化权利的监督,这四个方面入手,来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一下,这项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第二篇:基层民主
村干部拿钱不多,管事不少,一天忙到黑、一年忙到头,不图什么,就图群众说个好。党的基层委员会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贵州省福泉市推行的“5+3”民主管理机制,推动了基层组织高效运行,使得村干部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村党组织和村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得到了提高。
贵州省福泉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着眼于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特别是保障党员群众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和重大财务支出决策权,逐步探索出“5+3”基层民主管理机制,在全市74个村(居)全面推行,切实做到村组重大事项决策由村民说了算,成为了基层民主管理的一把“金钥匙”。用制度保障党员群众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在福泉市马场坪办事处三堡村,为方便工作开展,村委会提出想买一辆车,监事会审议控制在4.8万元内,在车辆使用开支上,村委会提出想每月报销1000元,监事会却只通过了400元,村委会遵照执行……
福泉市为保障党员群众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和重大财务支出决策,创立了“5+3”基层民主管理机制,“5”即五步决策,第一步:集议。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联名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结合“记民情日记、建民情台账”活动的开展,由村(居)干部集中或分片召开群众会议进一步征求意见,初步梳理出群众反映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第二步:动议。村(居)“两委”成员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将群众急需解决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向村党组织提出议案。第三步:合议。议案由村(居)党组织统一受理,并召集“两委”联席会议进行合议,对议案进行充分酝酿讨论,并提出是否办理或办理的意见及建议,形成合议意见。第四步:复议。根据村“两委”联席会议提出的合议意见,由村党组织召集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对村“两委”提出的初步意见进行复议,重点审核所办事项的政策性、合法性,形成复议意见。第五步:决议。复议意见形成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交由村委会组织实施,从程序上保障了决策的民主。“3”即三个监督,要求村“两委”利用党务村务公开栏及时公开通过“五步决策”程序议决的事项及办理落实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村监事会每季度组织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召开一次会议对民主决策事项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询问,对提出的问题,村委会必须作出答复。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抽派业务熟悉、政治素质高的干部组建专项工作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5+3”民主管理机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村“两委”是否按“5+3”的规定和程序进行民主决策。
为了保障“5+3”民主管理机制的长效性,在规定村级重大事项和重大财务实施“五步决策”程序之前,将“5+3”民主管理机制写入《村民自治章程》,保障其长效性。规定凡是村级重大事项(年初工作计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各种扶贫项目实施计划、农村低保评审及各种救济物资发放等)和重大财务支出(500元以上)必须经过“5+3”程序作出决策,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提升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群众监督权的体现是基层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5+3”程序议决的事项及办理落实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村干部用钱用权办好事实事都在阳光下运行,推进了党内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天上午,福泉市黄丝镇沙坪村新当选的村级理财组组长李光明十分兴奋地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想不到从今天起,受全村群众的重托,三年内每月一次对村里账务进行清查,并要我亲自签字才能报销。村民们给予我这么大的权力,我一定好好履行好这一职责,给村民们一个清清楚楚,给村干部们一个明明白白。”当天参加该村委会账务清查的还有新当选的村级监事会主任、村级纪律检查
小组、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成员。从推行到现在全市共商议大事521件,决议通过489件,办理落实467件。
群众积极参与村级民主管理,推动了基层组织高效运行,群众认可了,村干部说话有人听走路才有人跟。道坪镇道坪村去年至今共修建14条村组公路,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个,群众投工投劳2万多个,项目资金、五保户供养金等进出账务40多万元,通过“5+3”基层民主管理程序,没有一个群众反映村级财务账目不清楚。
在工作的推进中,群众对村“两委”的态度也由怀疑到信任、由抵触到协作、由疏远到亲近。道坪村党支部书记李松说:“因为党员群众信任,选举我们到村里为大家服务,服务好了群众自然高兴,现在走到哪里都有人拉吃饭请喝酒,腊月间杀猪过年的人家记得来接吃庖汤,我们工作起来也愉快、有劲头。”全市现有企业92家,规模以上34家,征用土地1.2余亩,涉及群众5万余人。企业的发展必然会造成“四多”现象:即征地多、搬迁多、污染多、纠纷多。道坪镇谷龙村是矿群矛盾最集中的村之一,平均每个月纠纷调处都在60件以上,进出账目经费每年100万元左右,6个村干部忙得团团转,“5+3”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的推行让村干部忙而不乱,村干部开展工作公开公平公正、阳光运作,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城厢镇双谷村岔路组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表决,专门为硬化组上公路成立了组管委会,使工程提前竣工,彻底改变了“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历史。
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纪念公园追思园,圆弧状的纪念墙上,按姓氏笔画镌刻着泥石流灾害中的遇难者和失踪者。在低沉的音乐中,城关镇北街村居民毕涛站在追思园里,看着自己曾经家的位臵,思绪复杂,让老毕欣慰的是,在峰迭新区自己的新家已经一天天有了模样:
毕涛:现在各个建设单位正在热火朝天加快速度进行灾后重建,明年的这个时候我能够入住新房。舟曲重建优先启动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目前老城区26栋农村居民重建住房全面开工,峰迭新区80栋城镇居民住房重建顺利推进,兰州秦王川舟曲新区受灾群众安臵住房建设项目也已全面开工。
舟曲县住建局局长洪小流:现在就是加快进度,24小时加班加点,全负荷运转,保证工程年底主体完工。
与此同时,灾害治理和预防成为舟曲重建的重点。特大泥石流的始发地三眼峪里,一条宽约三十米的排洪沟已经基本建成。
项目技术负责人王进聪:拦挡工程和排导工程基本上形成了三道防线,这个断面可以抵御像去年88泥石流这样的规模或者更大规模的泥石流的侵袭,可以确保沟道两岸的居民和舟曲县城的安全。
按照规划,2012年年底前,舟曲将全面完成各项恢复重建任务,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项目管理工作流程(试行)
为加强中央国家机关建设项目管理,深化项目前期调研、论证工作,明确职责,规范审批程序,理顺工作关系,提高管理水平,根据《中央国家机关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流程。
项目相关各处按照以下流程履行各自的职责,加强工作中的沟通与衔接。
一、项目确立阶段(20个工作日)
工作内容:对土地权属来源及相关文件、申请部门原办公用房现状和新建办公用房的必要性进行审核、调查、分析和论证;对必须建设的项目,按照申请部门的工作职能、使用性质、人员编制等,初步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使用功能、建设标准、投资规模,确定项目管理方式和正式批准立项。
办公用房管理处主办,土地管理处、投资计划处、项目监管处(以下简称“项目相关处”)协办。
1.项目需求部门申请材料
(1)申请报告;
(2)项目建议书;
(3)用地权属证明文件及相关文件(新征用地需提供市规划
和房地产主管部门或市政府批准文件);
(4)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投资规模确定);
(5)规划意见书;
(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7)其他材料。
2、项目审批前期调研(15个工作日)
办公用房管理处为主,土地管理处、投资计划处、项目监管处配合进行项目前期调研,分别提出审核意见。
(1)土地管理处(5个工作日)
根据中央国家机关土地利用计划和建设用地规划,审核项目用地的权属来源和相关文件。
(2)办公用房管理处(7个工作日)
①项目必要性研究;
②原办公用房产权移交及产权证办理情况;
③申请部门同意无条件腾退原办公用房的意见;
④申请部门原办公用房或设施设备使用、管理情况;
⑤对申请部门办公用房或设施设备功能配臵和需求进行分析;
⑥核定项目建设标准、功能配臵;
⑦提出投资控制规模;
⑧会同投资计划处、项目监管处确定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建设主体、项目管理单位确定方式以及项目相关单位的职责等)。
(3)投资计划处(3个工作日)
根据投资计划安排,核定项目投资控制规模;
3.立项批复(5个工作日)
(1)项目批复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需求部门提交的用地权属及相关文件完备合法;
②完成了原办公用房权属资料的移交和使用协议签订工作;
③同意无条件腾退原办公用房。
(2)各处审核通过后,由办公用房管理处汇总意见,并拟定批准文件,项目相关处会签,经司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上报。
批复文件内容主要包括:
①项目用地位臵、四至范围、面积等;
②建筑规模、标准、功能配臵、投资额度等;
③对开展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设计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④明确项目管理方式;
⑤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正式批准项目确立的文件须分送项目相关处备案。
申请部门提交的材料或工作深度达不到立项规定条件的,只批准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4、建立项目库
批准立项的项目,统一纳入中央国家机关建设项目库。
项目库由投资计划处负责管理。
二、初步设计及概算评审阶段(25个工作日)
工作内容:对规划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进行评审和批复。
投资计划处主办,办公用房管理处、项目监管处协办。
(一)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审核(20个工作日)
1.组织专业评审中介机构对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进行评审,核定建筑规模、建筑标准、功能配臵、投资规模等;
2.项目管理单位根据投资计划处审定的初步设计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
3.投资计划处商项目监管处核定项目管理单位编制的采购清单;
4.投资计划处会同项目监管处及项目相关处研究确定施工组织形式(确定项目管理单位、招标采购计划以及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二)批复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5个工作日)
初步设计和概算通过评审后,投资计划处拟定批准文件,由项目相关处会签,经司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上报。
批准文件内容包括:
1.项目位臵、建筑规模、建筑标准、功能配臵;
2.投资规模、来源、安排计划、控制目标和支付方式;
3.确定施工、监理、材料、设备等招标采购清单;
4.提出概算分解和项目工期、质量、投资控制要求;
5.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正式批准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的文件分送项目监管处备案。
三、项目组织实施阶段
工作内容: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投资概算和确定的项目管理方式及施工组织形式,对项目组织实施全过程监管。
该阶段以项目监管处为主,项目相关处配合。
(一)签定项目管理协议(30个工作日)
1.会同项目使用单位和项目管理单位落实项目监管的组织形式及职责分工;
2.确定项目监管的主要环节和具体措施;
3.确定保证工期、质量、投资等控制目标;
4.确定项目管理责任和廉政责任。
(二)招投标监管与合同管理(30个工作日)
1.负责采购清单和预算细化方案的审核工作;
2.按照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和《国管局基建工程项目和修缮项目招投标暂行管理办法》、《国管局工程招投标实施建议》等规定,做好与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的工作衔接;
3.监督项目管理单位履行项目管理协议中招投标环节的工作;
4.监管监理单位的招标工作;
5.对相关合同或协议进行审核备案。
(三)工程实施监管
监督项目管理单位工作完成情况,必要时进行抽查:
1.规划、建设等各项手续是否完备;
2.合同履约情况;
3.工期、质量、投资等控制指标的落实情况。
(四)资金拨付监管(5个工作日)
1.审核项目管理单位提出并经主管领导签章的资金支付申请(资金支付申请须经监理签字认可或附经监理审核认可的工程量清单);
2.项目监管处审核后,报经主管司领导批准,送财务司复审,同时抄送投资计划处和项目相关处;
3.财务司复审无误后直接支付;
4.工程项目处于前期审批阶段时,原则上不拨付工程建设资金,但项目设计、勘察等前期费用,经项目管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部门审核同意后,按规定支付;
5.工程进入决算审计程序后,原则上不再拨付资金。特殊情况由项目管理单位提出申请,审计或结算主管部门签字后,方可支付。
(五)洽商和变更监管(10个工作日)
1.对申请部门提出的洽商或变更意见或建议(洽商或变更须经项目使用单位、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认可)进行分析,向投资计划处提出处理意见;
2.投资计划处根据下达的项目投资计划和投资安排情况,确定洽商或变更的具体内容(10个工作日)。
(六)竣工验收监管(30个工作日)
1.负责督促项目管理单位及时办理工程竣工行业验收(10个工作日);
2.负责督促项目管理单位向使用单位和办公用房管理处移交全套工程纸质和电子版文件、资料(规划、建设等主管部门批准文件,施工图纸,合同或协议,洽商变更文件等应移交资料的复印件)(10个工作日);
3.组织项目相关处和项目使用、管理单位进行内部验收(10个工作日)。
(七)决算审核和后评价(40个工作日)
投资计划处主办,项目相关处参加。
1.采取市场竞争方式确定中介评审机构;
2.委托中介评审机构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算审核;
3.提出概算调整的安排意见;
4.委托中介评审机构对项目投资进行后评价。
后评价工作可与决算审核工作同时开展,亦可视情况分别进行。
四、使用管理阶段(20工作日)
工作内容:完成产权接收工作、签订使用协议、确定物业管理方式、处臵管理等。
办公用房管理处主办,项目相关处配合。
(一)产权产籍接收、管理
1.负责接收项目管理单位移交的权属资料(正件),如征地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开工许可证等;
2.依上述权属材料向北京市国土房地主管部门办理土地、房屋的权属证明登记,申领国有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
3.建立办公用房、附属用房、设施、设备等各类数据库。
(二)使用管理
1.依据办公用房管理办法,重新核定使用单位使用办公用房的规模、部位,并签订使用管理协议,明确产权人和使用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2.确定物业管理内容,会同使用单位组织物业管理企业的招投标工作。
五、其它
领导交办事项,按照特事特办原则,指定专门处承办,项目相关处全力配合。
第三篇:如何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如何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按照苏州市吴中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09法治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今年3月至5月期间,我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先后几次到辖区内的各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初步了解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辖区内各社区的调研,从中我们看到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迫切性,现结合各社区的实际,得出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强化三种意识 提升干部的执政能力
基层干部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社区的落实力度,经济的发展速度,地方的发展程度及社区的和谐稳定。必须高度重视,重点抓实,在工作中,要以“三个强化”为抓手,提升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
一是“强化思想意识”。要使依法治居成为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的自觉行动。要切实加强对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工作的领导,居委会应及时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由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副职干部为成员;并分工要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工作职责制度,从而增强抓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真正把创建工作列入党支部和居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强化学习意识”。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政策掌握不够,“通不通三分钟,再不能龙卷风”,使工作陷于被动。所以街道党委每季度要对各社区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培训,培训他们工作方法和技巧,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有的放矢,掌握主动,推动工作的开展。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及时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并把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落到实处,还要特别注重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困难户的服务,关心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准确地把握好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诚心诚意地为人民办实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行承诺制,每年最少解决一件群众最关心的实事,从而树立干部的威信,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强化普法教育、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全面发展的有效举措。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组织党员、居民代表应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抓好社区民主法治示
范社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一)广泛宣传,深入发动营造家喻户晓的创建氛围。为使广大居民积极投入到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中,社区应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才能为创建民主法治社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姜家社区在创建之前,该社区干部在行政能力和办事效率方面有所欠缺,社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管理水平不高,治安形势严峻,经常发生小偷小摸,在开展了创建苏州市“民主法治社区”活动后,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副职干部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并围绕社区的中心工作和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社区”的标准,制定了创建规划,健全完善了创建网络,各组还成立了普法宣传员,按照规定将居民自治章程和创建工作意义等内容印制成宣传单形式,发到居民户手中,在每个居民组的醒目处张贴宣传标语或制作固定标语,在社区办公室里悬挂创建工作各项制度,在居民居住集中的小区设立法制宣传栏,让居民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民主法治创建氛围和受到了良好的法治教育,自从开展市级“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以来,社区干部逐步提高行政和管理能力,环境卫生明显改变,治安稳定,服务态度热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能按照街道的各项要求,落实各项制度,社区信息按时公开,做到民主理财,居民邻里关系和睦,全年刑事案件为零,并通过了市级的考核验收,今年还申报了省级“民主法治社区”的创建工作。
(二)加大普法、学法、用法、营造依法办事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实行依法治居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中央提出“五五”普法目标的要求。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各社区都开辟了一个法制宣传阵地,有一所居民法制学校,有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并认真组织开展了法制宣传月、宣传日活动。如每年“12.4”法制宣传日宣传、“9月1日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日”宣传等,都认真组织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但是,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应更好地健全普法和依法治居领导小组,加强对本社区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社区要建立一个法制宣讲组,居民小组要设置法制宣传员,每户有一个“法律明白人”,队伍是实施法制宣传的具体承担者,队伍越强,法制宣传教育的质量就越高;要有一个有一定数量的法律图书室,要有一个法制宣传园地,有阵地就有依托,经常性法制教育才有保障;开展形
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如开展法制文艺宣传活动、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讲案学法”活动、法制文明户评选活动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推动村民学法、用法、守法。突出重点对象的普法宣传,将青少年列入重点对象,组织他们参加各级举办的普法讲座。近年来,街道办事处多次在中小学联合举办了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学法守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使辖区内青少年普遍受到数次良好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围绕热点难点问题,突出相关法律的学习宣传。
三、规范民主制度,稳步推进依法治居
(一)居委会按期换届,社区自治组织依法选举产生。社区要严格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按期进行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如:在今年五月份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各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整个选举工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充分体现了广大居民意愿。通过召开代表大会,健全各项民主制度和工作制度,修改完善居民自治章程,使其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按制度办事,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社区工作公开化、居民掌握知情权。在辖区内居民集中点设立《党务公开栏》、《居务公开栏》版面,使社区工作更加透明化,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事务让居民知道,让居民监督我们的工作,从而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如:姜家社区自开展创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活动以来,围绕本社区的中心工作和创建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标准,制定了创建规划,健全完善了创建网络,各组成立了普法宣传员,按照规定进行了法制宣传,并及时召开了社区干部、党员和居民代表大会。按规定通过了村规民约,及时进行了印刷,同时发放到每家每户,使大家学有方向,遵守规定有依据。并建立了学法登记制度和一系列的台帐制度,各项工作较为规范。新建了居民自治法制宣传栏和村务、财务、政务公开栏,使居民及时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社区里的有关情况,让居民参与评议,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观看率和居民的参与率,得到了居民的好评。
(三)、社区依法治理与道德建设紧密联系的,没有一个很好的道德氛围,依法治理工作也是很难得开展的。基于上述认识,街道司法所在居民中大力开展道德教育,请老党员、老干部做报告,针对有个别社区虐待老人问题,特别联合街道老龄委等部门进行《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法》宣传活动,使居民精神面貌、道德水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减少了邻里、家庭的矛盾的发生。为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又开展了“告别陋习、走向文明、树立新风”的活动。组织召开了50余人参加的点评大会,点评中表扬了10名关心社区建设、讲究道德、行为文明、勇于奉献、积极为居民做事的榜样,改变了过去对陋习只能怨、不能言,只能忍、不能管的局面,形成了好事大家夸、陋习大家抓的局面,有力推动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对于这方面,我们还应该更多地切合实际的开展各项宣传活动,通过活动让居民从思想上根本认识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带动基层法治建设的稳步推进。
郭巷街道司法所
2009年6月9日
第四篇:如何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
尊敬的党组织:
基层民主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政治权利,是全部民主政治的基础。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让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的迫切要求。《决定》明确指出“发展基层民主”,突出强调“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
第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
协商民主是基层民主实践中常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民情恳谈会、民主沟通会、民主理财会、民情直通车、便民服务窗、社区议事会、居民论坛、乡村论坛等。在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中,必须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领导干部对协商民主地位作用的认识,使他们明确重大公共事务的政府行为都要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作出符合公共利益的决策。必须建立一个让基层群众、组织和社区等利益相关方能够表达意见、协商讨论的制度化平台,有一条与群众协商沟通的有效渠道,有一种由群众参与决策的规范程序,有一套党委政府领导下的专家论证、群众参与的科学机制。
第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并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要切实把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作为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好。要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群众更好地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完善对城乡社区中担负管理职责的人员选举和罢免程序,自己选举自己的带头人,并把管理涉及的事务尽可能地向居民公开,加强权力监督。在农村,不仅要自选村委会干部,还要建立健全选举机构,完善监督机制。
第三,加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方面。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强化职工在本单位经营管理和各项事务中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审议企事业单位的重大决策,管理企事业单位内部事务,监督行政领导行使管理职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企事业单位各项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对基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领导,积极培育各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功能的社会组织,推动基层各类组织广泛发扬民主,提高工作透明度,引导和规范基层各类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在维护群众利益、反映基层群众诉求、管理基层事务、扩大群众参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基层各类组织的自治功能,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的有机结合。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五篇:基层民主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 创建群众满意工程
中共XX县委
(200x年 月 日)
近年来,我们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省委“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省委新都会议和省委组织部《关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深化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川组发〔2005〕3号)文件发出后,我们及时行动,研究制定了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并在稳妥推进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牢固树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也是政绩”的观念,用省委新都会议精神指导新的实践
省委新都会议和省委组织部3号文件下发后,我们按照“只有发展党内基层民主,才能有效解决党内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认真思考我县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新思路。联系中坝村抓难治乱、下河街社区抓难治穷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建立起党始终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工作机制,才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只有牢固树立“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的一切权力归根到底属于全体党员”、“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也是政绩”的观念,才能在永葆先进性中助推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作为全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30个试点县之一,我们首先开展好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普通党员的主体意识、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三大意识”教育活动,为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深化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党政考察团到新都实地学习借鉴典型经验;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广大农村、社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制订、反复修改,县委常委会召开五次专题会议,反复斟酌,认真研究,形成了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深化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1+12”系列文件(见附录)。上报省委组织部,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认可和充分肯定。我们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由下向上、由点到面”的基本思路,严格遵循“党管干部、群众公认、公开公平,目标选人与目标管人有机结合”的总体原则,坚持把公推直选领导干部作为工作重点,实行“组合式”试点推进。选择主要领导出缺、班子亟需调整的单位进行公推直选试点,同时配套推行党务公开、实行“三联制度”、启动社会评价、完善全委会运行机制,为落实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基层党组织民主化水平提供了政策依据,为我县顺利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抓好公推直选试点为切入点,精心组织,创新举措,稳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进程
我们把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切入点,从10月下旬开始,在全县农村和城市基层分别选取了龙蚕镇、县人民医院、嘉宝汽车有限公司等行政、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试点,同时在XX二中进行了校长、书记公推直选试点。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公开推荐阶段任务,本月20日前完成直接选举阶段的任务。
(一)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科学制定一个届期目标。我们把实事求是、科学制定岗位目标作为公推直选的前提和重要步骤,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按照“组织意愿、群众意愿和竞选人意愿有机结合”的原则,创新性地形成了一套“四步目标制订法”。第一步,组织人员深入各公推直选单位实地调研,走访群众,拟定涵盖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为民办实事等方面的初步目标;第二步,组织召开由各单位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目标座谈会,就初步形成的届期目标进行咨询和讨论,进一步修订完善目标方案;第三步,将前两步形成的目标方案印发给竞选者,广泛征求他们对初步目标的意见和建议后再次修订目标方案;第四步,县委召开常委会,对各单位的届期目标方案进行审定,形成最终目标方案,并将这个目标方案进行公示,让党员和群众都知道,让其以目标推荐能人、选择强人,今后以此目标评价选出的党组织负责人,建立了“以目标选人、以目标管人”的机制。
(二)充分落实群众选择权,创新一种科学的选人办法。在选人办法上,我们既借鉴先行者,又锐意创新,总结提炼出“54321”公推直选法:即报名资格审查合格者必须达到5名以上,群众公开推荐产生4名初步候选人,县委常委会审查推荐产生3名预备候选人,全委会推荐产生2名正式候选人,全体党员差额直选产生党组织负责人(全校教职员直接选举产生校长)。采取“54321”公推直选法,首先,创新了候选人提名方式。截止11月4日止,4个公推直选试点单位共有60人报名参加相应职位的竞选。在征求县纪委、监察局、信访办、检察院、公安局、审计局、安监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等8个单位意见基础上,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确认58人入围。其中,符合龙蚕镇党委书记职位条件的竞选者27人,符合XX二中校长、书记职位条件的竞选者19人,符合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职位条件的竞选者6人,符合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宝公司党委书记职位条件的竞选者7人。这一情况表明基层干部踊跃参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积极性很高。竞选者在有组织地实地调研后进行演讲答辩,由群众无计名投票推出4名初步候选人,改变了以往候选人由组织提名或组织推荐的方式,4个试点单位4个职位候选人的推荐大会,各层面参会人员达924人,把公推直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权力真正交给了群众。开始,不少党员群众还半信半疑地问:真的没有内定人选,要把推荐权交给我们?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们说,太好了,这才叫民主嘛。龙蚕镇的公推大会上,有25人要作竞职演讲,会议时间长,不少年逾七旬的老党员一大早就来到会场,天黑才回去,他们说,“辛苦点没啥,只要能够选个好书记就乐意。”其次,创新了候选人确定方式。我们实行三轮推荐、层层筛选,最后确定2名正式候选人。候选人作两次陈述,分别接受领导、专家及群众代表的提问和答辩,先群众公推,再由常委会审查推荐,最后由县委全委会票决推荐产生正式候选人。11月13日,县委召开全委会,聘请了9名市、县两级熟悉基层党建、社会事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和专家,邀请了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代表、群众代表列席会议。全委会听取了预备候选人对施政措施的陈述与答辩,投票产生了2名正式候选人,实现了群众放心、党员放心、组织放心。再次,创新了选举方式。本月20日前将在各公推直选单位分别召开选举大会,由公推直选单位全体党员直接选举党组织负责人。推行直选实现了三个转变,即选举方式由过去的党代表间接选举向全体党员直接选举转变,由过去主要领导等额选举向差额选举转变,由过去选举人不知情向通过竞职陈述和询问答辩全面了解候选人转变。
(三)以强化群众监督为重点,完善了一套科学的监管机制。在公开推荐大会上,有党员说,竞选者一个比一个讲得好,他们的承诺令人鼓舞。但是如果他们当选了,不履行承诺,我们怎样监督,能不能罢免。当他们得知当选后的评价权也交给群众,如真不称职,启动罢免程序也是党员说了算。他们说,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去选。为了加大对当选者的监督管理力度,我们将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每年底由组织部、主管单位组成综合目标考核组,对当选者的工作进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通报选举单位全体党员群众,并视其情况兑现奖惩;将实行工作报告和社会评价制度。当选者每半年以书面形式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年底向党员大会汇报当年的工作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党员大会邀请所在地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加,对当选者的工作或届期工作、个人形象进行社会评价;将实行质询与罢免制度,10名以上党员、群众联名,可以对当选者提出质询,当选者接到质询书后,应及时书面答复或会议答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10名以上正式党员、五分之一以上党员附议,以书面形式署名向县委提出罢免动议,阐明罢免的理由及依据的事实,县委组织部于受理动议后10日内进行审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三、整体联动,配套实施,确保党员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按照省委新都会议和省委组织部3号文件的要求,我们在扩大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范围的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价、推进“三联”制度、开放基层党务、扩大全委会权力等机制,确保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得以实现。
(一)大力实施“民心考核”,不断完善社会评价机制。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魏宏同志到XX调研时提出的“政绩考核无论方法有多少,‘民心考核’是决定性的”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后期,便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民营企业家代表、各民主党派人士、群众代表等15个层面近1000人,对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级职能部门进行学习、团结、勤政、实绩、廉洁等五大类十多个小项的民主测评,对11名群众公认(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度高、作风务实、业绩突出的干部进行了提拔使用;对因工作实绩不突出、群众不满意的石梁乡党政班子给予了集体免职处理,形成了“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双向三评”的“阳光评议”格局。省委新都会议和省委组织部3号文件下发后,县委又全面启动社会评价工作,将评价对象由县级、科级领导班子及成员延伸到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村(居)“两委”班子及成员。在评议方式上,采用在大会上公开述职、群众现场提问、现场测评等方式进行。把评价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务升降、奖惩、培训等的重要依据。今年11月底,我们将结合目标考核,变过去组织部门考察为实行群众说了算的“民心考核”,将班子、个人的德能勤绩廉完全交给群众评价。对群众评价差的党政班子,进行公推直选重新产生,使其由群众不满意的班子转变为群众满意的班子。
(二)推行党内“三联”制度,完善联系群众机制。我们制定出台了《全面推进党内“三联”制度暂行办法》,规定县委书记负责联系驻县省级以上党代表和县、乡镇党代表2名,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负责联系驻县市级党代表和县、乡镇党代表2—3人,县委委员联系县党代表和基层党代表2—3人;各级党代表每人负责联系普通党员5—10人;全县所有党员每人联系一般群众5—10人。11月2日,县委召开了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暨深化“三满意”活动工作会,结合“三联”制度的推行和“三满意”活动的开展,在全县掀起了“三深入三落实”活动高潮(深入农村、深入社区、深入分管联系的系统或部门,抓解决群众疾苦的落实,抓化解社会矛盾的落实,抓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县委常委、委员、党代表纷纷走向联系的对象,倾听意见,了解民意,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各帮乡部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万名党员真情为民三个一”活动(一名党员联系一户小康户,帮扶一户贫困户,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想方设法解决生活难、住房难、行路难、就医难、就业难、子女入学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搜集群众意见和建议300多条,主动解决群众困难800余件次,提供帮扶资金60多万元,帮助12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三)切实开放党务政务,不断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初,县委常委就带头喊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把自觉遵守党内民主制度纳入党员群众监督范围。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及30多个县级部门党组织负责人“亮相荧屏”,公示存在的问题,公开承诺整改,扩大了党员群众民主监督范围。新都会议后,我们认真领会党务公开对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该公开的全部公开,能公开的尽量公开,不断增强党务工作透明度。在推行党务公开时,我们将公开主体扩大到县委、县级部门党组织、各乡镇(街道)党委、村(居)党支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公开内容上,对不涉及党的秘密、不违反党的组织原则、党员群众关心(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党内事务和党内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活动全部向社会开放。同时以党务公开为龙头,带动和贯穿政务公开,巩固和提高村(居)务、厂务、校务、医务公开,形成“大公开”的工作格局。在公开形式上,采取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和随时公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重大人事任免(或公推直选候选人)的公示,坚持“原形公示”的办法,将被任免(或公推直选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工作业绩、个人照片等内容一一向社会公布。建立和完善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及听证制度,党员(群众)代表列席县委常委会、全委会和乡镇(街道)党委会议制度,不断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县委聘请了10名县委工作巡察员和100名群众监督员,将乡镇和县级各部门的工作置于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
(四)充分扩大全委会权力,不断完善全委会运行机制。2004年5月,我们在全市率先实行常委会票决制,并对部分县级部门和乡镇“一把手”试行全委会票决制,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群众的认可。省委新都会议后,我们着眼理顺常委会、全委会、党代会三者关系,取消了书记办公会,对全委会的决策范围、决策程序、决策监督、决策执行作出了明确规定。凡涉及重大问题处理、干部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问题,均提交全委会票决。同时,明确规定无职党代表、普通党员可申请列席会议,并有发言权和建议权。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全委会闭会期间,常委会研究和部署的重要工作,以常委会纪要的形式,及时向委员通报。建立党内情况反映制度,确保在全委会闭会期间,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充分表达。实行常委会及其成员向全委会述职制度,全委会作出的决议,由常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常委会及其成员每半年向全委会述职一次,接受全委会的评议和监督。11月13日,我们按照全委会新的运行机制,由常委会负责审查推荐公推直选预备候选人,由全委会差额投票产生正式候选人,各位委员第一次在公推直选工作中投下了庄严一票。
虽然我县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将以省委新都会议精神和省委组织部3号文件为指导,以全省农村党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为契机,再接再厉,不断探索,稳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努力构建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