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做好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样例5)

时间:2019-05-13 12:3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心做好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心做好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篇:精心做好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精心做好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华丰小学曾贤书马培虎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理念发展的核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核心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需抓好教学流程各个基本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教学是否有效。所以,教师要以备课为教学切入点,从优化备课开始,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奠定坚实的基础。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体备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它实现了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了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提高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教师个人初步备课

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教材内容、钻研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案,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水平,简要组织发言提纲,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这样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的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年级组集体研讨,制定教案,为有效性教学打下基础

集体备课的本质是“研究”,核心是“研讨”,应着力突出一个“研”字。它以突破难点疑点为目标、以合作交流为手段,以共同成长为宗旨,让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年级组内教师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制订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1.研究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学科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必须深入研讨数学学科的课程总目标,对阶段目标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认真研讨教材、科学把握教材意图基础上,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优化、补充,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形象化。首先,研讨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糸,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研究。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我们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即合理组合、整体优化、强调体验,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要真正提炼有实效的教学内容。

比如五年级数学组在《分数的基本性质》经研究与讨论得出: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理论依据,而约分、通分

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只有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

进行约分和通分,才能应用四则运算的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因

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掌握分数与

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是学好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本节教材围绕着分数基本性质的得出与应用,安排了两道例题。通过例1,概括出分数基本性质。通过例2,运用、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

2.深入研究学生。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深入研究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就要深入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的生

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认知水平,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我们合理地利用教材、整合教材、开发教材,更好地做出教学设计,达到

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波好动,自制力差,学习习惯较差等,因

此在集体研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一年级组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就会认

真地研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接受程度,该怎么样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3.研讨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设计,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实现课堂教学

有效性的前提基础。教学目标要有完整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不仅对教材有一

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以学生实际为出发

点,增强目标的针对性。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

性。要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

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比如五年级组通过集体研究与探讨,确定《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并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

考,能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出简要的、合理的说明。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

趣。

(2)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

4.研究重点,突破难点。

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通过集体备课,老

师们共同分析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重点和难点,然后再进行个

人的教学设计,会提高备课的质量。

5.深入研究教法和学法。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践者,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在集体备课时,应注意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

针对备课组成员的各自特点,发挥集体的智慧,探讨每一个章节的具体教法,注

重对教材知识的“取舍”。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

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备课组在研究备课活动时,研究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规律,改变学生“听中学”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做中学”、“尝试中

学”、“体验中学”、“研究中学”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和动脑思的能力,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让“课堂”成为“学堂”,成为师生交流、沟通、探讨的场所,在探

究、合作、争论、创新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组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经研讨确定教法和学法是:

教法:引拨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法,归纳法,谈话法等。

学法:猜想验证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

6.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要加强“有效训练,分层作业”的研究。教师要精心选择,精心设计,做到课内作业主要解决课标要求,课外作业主要满足学生差异自主发

展需求。让学生远离题海,减轻学生的负担,真正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比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根据目标和学生,我们组研究设计了一下作

业:

1、判断。(手势表示,并说明理由。)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4的分子乘以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4)()2424

32、我是跨栏高手。242

8821010 162020102

11221177 55 773.请帮小熊和小山羊找回大小相等的分数.

142591810

5436181541552126

集体备课是教师自主探究的展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课堂展示是教师将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的具体体现。

第二篇:如何提高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黛溪中学

为创建高效课堂加强集体备课的补充措施

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一、指导思想: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备课的基本模式是: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再个人备课。个人备课应在熟悉课标、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写出自己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热点的处理想法,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如何做好课堂内的落实。集体备课必须以个人备课为前提,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智慧,发挥团队精神。然后再个人备课,个人备课时要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补充和完善,对个人教案进行修改。因此集体备课不是个人备课的简单重复,而是个人备课的再认识、再提高、再创新的过程。

三、集体备课的要求与流程。集体备课只是教师个人备课的有效补充和检查督促,它不应该是备课的主流方式,更不应该代替教师的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要有实际价值,其前提就是教师事先认真完成个人备课,并在集体备课之后再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集体备课的精髓灵活机智地运用到自我的教学中去。

集体备课要求全备课组教师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例题、统一练习、统一测评),是以备课组长为龙头,确定中心发言人,全体教师参与计论,各教师再写教案的一种备课方式。学案是配合教案和教材的内容,针对学生编制的一种学习方案。在以往,教师既要写教案,又要准备学案,难以保证集体备课的落实。为更有效地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提出并实行“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案一体化”集体备课是将教案和学案合二为一的集体备课,备课时要考虑教师的教,还要考虑学生的学,其备课流程为:

1、自研教材,分工主备:备课组的每位老师事先对相关章节、单元的全部内容认真钻研,然后根据备课组长的分工对主备内容重点思考,查阅资料,写出发言稿;

2、集体研讨,取长补短:个人对主备内容作重点发言,大家补充、讨论、修正,在名师、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最佳课时方案;

3、整理详案,形成系列:在形成最佳课时方案的基础上,各人就自己主备的内容写出详细教学案(但要留有一定空白),分发给大家,使每人持有一套单元教学案;

4、修修补补,因材施教:执教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风格以及本班学生的情况,在空白处对统一教学案修改和补充,成为自己的课时教学案,然后施教;

5、教后反思,二次备课:施教后写下教学后记,备课组安排时间进行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提高下一次集体备课质量以及各人的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教学案一体化”集体备课以章节、单元为单位,全组老师同时钻研,分工主备,能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凝聚集体智慧。形成系列的教学案可有效减轻教师的书写负担,能保证集体备课的落实,更重要的是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在同一课时方案中得到体现,能让教师课堂教学更有效,学生课后复习有依据。在每周课时安排上,该校教务处为每个备课组腾出了半天的时间用于集体备课,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对“教学案一体化”集体备课进行检查和督促。

四、加强集体备课的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能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学反思是汲取经验教训的最有效手段。上完课是课堂教学的结束,但对备课来说,并没有结束。课后反思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舒尔曼对“反思型教师”的定义:“所谓反思型教师就是经常回顾、重建、重现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这些教师总是能够用事实来解释一切。”反思型教师并不是被动地考察自己,而是积极地参与到一系列关系到学生成长的活动中。具体做法如下:

1、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把实践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直至优化。在一个班上完课后可以立即进行调整、修改,往往是后两个班的课上的效果要比第一个班上的效果要好许多。

2、聚精会神地回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想想哪些地方处理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是现设备课的。可将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教师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一时解答不清的难点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感触、体会等及时记录在该课的备课笔记上,以便自我鞭策和提高。

3、虚心好学地聆听他人的评议。我比较珍惜每一次的公开课机会,特别珍惜老教师以及教研员们对我的课所给予的评价,针对我的优点和不足,争取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时改正缺点,以不断取得进步。

4、及时记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师对自身具体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和找出成功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在教学后记中一般要有选择地记录,比如:教学中的体会、教学中的失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教学中学生好的见解和教学再设计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用怎样的心态和行动来备课呢?我认为那就是终生孜孜不倦地学喜相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读教育理论、学术专著及相关学科书籍,永远把自我学习当作自己终生的追求,当作精神第一需要,不断地丰富知识、充实头脑、拓宽视野,提升修养,尤其是在自己所教授的那门学科里要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在自己知识的海洋里,教给学生的那点知识,应当永远是沧海一粟,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桶水,我们教师必须要有一缸水。其实,道理就这么简单,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补充我们的知识;才能使我们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丰富;才能使我们的备课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具个性。

教师在反思中逐渐认识到合作反思的作用,集体备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集体反思探讨碰撞的大舞台。首先反思的是教学内容,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因此在教学活动实践后进行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我们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们,由于教师间的教学行为具有个性,而事先准备的教学内容缺乏个性,个性的教师用共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践,这往往造成教学的事与愿违。由于我们组的教师在集体中反思,在反思中备课,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好的教学设计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有了保障。

2011.9

教导处

第三篇: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备课、上课、评课初探》学习资料

负责人:张莉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形式制定出教学预案。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要求老师们有效地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更准确地把握课堂、吃透教材,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各年级组成立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

1、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

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2、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

3、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和谐共生。

指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要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备课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体潜能,保证在多次修订集体教案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这样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的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

二、集体备课,合作是关键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然也鼓励教师进行合作,而集体备课正是教师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1、一个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科组内教师的合作、智慧共享。

2、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集体备课日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但集体备课要走向高效,关键取决于小组成员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这就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制订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它以突破难点疑点为目标、以合作交流为手段,以共同成长为宗旨,让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

三、集体备课要做到“形散神聚”

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规的教研方式,它既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也要不受时空的限制:

1、不受时间的限制。集体备课重在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形成意见,促进备课能力、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而这种探讨可以充分利用每周固定的集体共有时间进行,也可以随时进行,这种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互影响,潜移默化,所获定然不少。

2、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有思想的存在,就会有讨论和碰撞。因此除了办公室、教室外、操场上等,教师还可利用一切可供沟通的场所完成每一次交流,例如在网上交流,发表博文,在QQ群中讨论都可以。

3、不受人数的限制。在探讨时,不一定非要小组的所有成员到齐才进行,三两个人照样可以进行研究。比如我们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只要有一位教师有问题提出,两三个教师便在一起争论、探讨解决问题。

4、不受形式的限制。集体备课可以在年级、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还可以跨越学科界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组织跨年级的教师集体备课,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学段教学的衔接。

总之集体备课要“形散神聚”,不但需要“集中”,而且更需要平时的交流。

四、集体备课需要问题引领,注重可操作性和实在性 集体备课不是形式、作秀,他的指向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备课是上课的准备、教学的前奏。集体备课如果仅仅着眼于预案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问题的讨论。集体备课的功能如果只是定位在设计教案,就容易使教师只关注教案的各个构成要素而忽视自己的存在,最终导致集体备课求同略异,丧失针对性,缺少特殊性,从而流于形式。故每次备课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从哪里来?应从自己的教情、学情来,也可从教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师那里得到。带着问题去备,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方案更有价值!如果集体备课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就会激发老师们的热情,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中来。

五、集体备课,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1、个人钻研的过程,体现出个性化的研读和思考。在集体备课中,如果只让“中心发言人”去对该堂课的教学作深入的构思,其它教师不去深入解读文本、搜集资料、选择教法,就不能产生相互交流、启发、争论、碰撞,就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看法,充其量只能是一个“看客”和“听众”。每位教师是否落实好个人钻研这一过程,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2、注重“二次备课”的过程,闪现出教师个人的特点和魅力。

在集体交流后,往往会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一个好的设想,不是每个人照做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像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开展活动后,张颖老师就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的教情和学情,设计了教学方案,在群众性教研活动中进行展示,效果很好,体现出她自己的教学为风格。

肖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

第四篇:集体备课有效性

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什字中小

董惠敏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形式制定出教学预案。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要求老师们有效地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更准确地把握课堂、吃透教材,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集体备课不能取代个体备课。

1、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

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集体备课的内容、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做好发言准备等;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也应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如果不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水平就无法提高。可以说,以“个体”促“集体”,能大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水平。

2、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个体封闭式备课,集体备课能使教师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进而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师间的传帮带和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还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

3、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和谐共生。

指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要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备课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体潜能,保证在多次修订集体教案中显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这样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的进行结合,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

(二)、集体备课,合作是关键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然也鼓励教师进行合作,而集体备课正是教师合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1、一个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科组内教师的合作、智慧共享。

2、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集体备课日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但集体备课要走向高效,关键取决于小组成员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这就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制订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它以突破难点疑点为目标、以合作交流为手段,以共同成长为宗旨,让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上周学区组织的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同题异构”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以《蜜蜂》为教材,同年级几位老师集思广益,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两种教案。几位执教者再结合个性特点,修改教案,反复试验,最后成功展示。其他几位教师全程参与视角、展示过程,过后各人作了深刻的反思,受益匪浅。

(三)、集体备课要做到“形散神聚”

集体备课是一种常规的教研方式,它既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也要不受时空的限制:

1、不受时间的限制。集体备课重在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形成意见,促进备课能力、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而这种探讨可以充分利用每周固定的集体共有时间进行,也可以随时进行,这种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互影响,潜移默化,所获定然不少。

2、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有思想的存在,就会有讨论和碰撞。因此除了办公室、教室外、操场上等,教师还可利用一切可供沟通的场所完成每一次交流。

3、不受人数的限制。在探讨时,不一定非要小组的所有成员到齐才进行,三两个人照样可以进行研究。

4、不受形式的限制。集体备课可以在年级、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还可以跨越学科界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组织跨年级的教师集体备课,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学段教学的衔接。

总之集体备课要“形散神聚”,不但需要“集中”,而且更需要平时的交流。

第五篇:如何做好集体备课

如何做好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存在的误区

当前,集体备课倍受青睐,并已成为校本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的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我旗推行“以学定教,同案协作”课堂教学模式刚刚起步的今天,教学中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避免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更是教师走进新课程、实践新教材自我成长的有效之路。然而,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足,一些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误入歧途„„

1、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备课组为了应付检查,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缺少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成了“挂羊头,卖狗肉”,有形无实。

2、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实现教师“自我解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由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在线查找”,并谓之“资源共享”。将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育“成功下载”,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没有舍取,不加选择,“捡到篮里就是菜”,把网上的资料全盘吸收,窃为集体所有,美其名曰“集体备课”。这种做法“简单易行”,“拿来”了他人的成果,甚至压根儿就没有自己教师参与的成份,有名无份,作假现象更为严重。

3、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独裁”。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其他教师大凡“出工不出力”,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提出自己的看法。集体备课由组长一人把持和“垄断”,组长“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集体备课名存实亡。

4、集体备课成了“模式教育”。无独有偶,在教学检查中发现有些教师上课是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听课教师不觉有点纳闷,为什么几节课如出一辙呢?原来这是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照本宣科。这不得不让人疑窦顿生,难道集体备课就得机械照搬,“如出一辙”,甚至不能“越雷池”半步,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吗?

二、加强与改善集体备课的思考 第一、必须再认识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理应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教案之和”,不是一人说了算的“家长制”,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集体备课应该是本组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课改精神。而这一切都必须是以本校、本班学情为背景的。在集体备课中,教师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它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亦可以是唇枪舌战的辨析。集体备课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否则,集体备课只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中看不中用,既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情。“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教师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集各家之长避自己所短。“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通过集体备课,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当然,“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由于各班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教师也各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长,为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本班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集体备课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匠心独运”,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创造性地去设计,去发挥,去拓展,去创造,防止出现“千人一面”的模式和格局。

第二、重新把握集体备课的内容

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其表现有:

1、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

2、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

3、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

4、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5、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考试得分点大大减少和淡化,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因此,集体备课和侧重内容为:

①备教材。把握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把握各章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研究教学难点;做好“用教材”教的研究与设计。

②备教学方法。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

③备教学资源。训练和练习(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搜集、共享与学科教学相关的教学网站、教学课件,自制课件与教具学具等。第三、确立集体备课制度,形成集体备课的习惯

为了加强集体备课的规范化管理,必须总结制定出集体备课制度,内容包括:固定时间、地点、人员:固定各次备课内容:安排人员(轮流)整理;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及时反馈改进;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等。

第四、评价备课过程,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集体备课只是形式,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把“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所以评价时,我们重在评过程,看教师是否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探究并结合学情“匠心独运”地应用于教学实际,使制度和人性化有机结合,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我们还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在评课中尽量多做纵向比较,人人都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第五、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集体备课的程序大致有三种形式。

方式一: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个案—课堂跟踪—课后交流。方式二:集体研讨—分工备课—集体完善—形成个案—交流反思。方式三:熟悉教材,提出问题—中心发言,把握重点—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形成预案,分发教师—结合实际,二次备课—课堂实施,信息反馈—教后反思,理论提升。

第六、在推行“以学定教,同案协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更需要加强集体备课,具体操作步骤是:(1)准备阶段:

提前一周,确定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集中备课,特别是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加强对学案具体使用的研究。其他教师也要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人人作好发言准备。

(2)讨论阶段(核心环节):

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首先由中心发言人主讲学案。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①学案的设计意图。②学案的使用方法。③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④如何根据本校或本班实际,对学案进行增删。(3)完善阶段:

通过第二阶段的讨论活动,老师们再结合本班的特点和情况,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对学案进行修改、补充、纠正、完善,形成适合本班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较为成熟的规范的学案。无论采取那种方式进行集体备课,都应重在实效上下功夫。教师的教案,必须是学科教师集体智慧的体现,必须是学科教师集体智慧的体现,必须体现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化。学校应将集体备课作为视导检查信教学常规落实的重点,认真进行量化考核。集体备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潜心学习,因此学校学习型集体的建设是加强集体备课的关键。

集体备课制度

一、全校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参加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二、集体备课应做到“三定”(定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各年级同一学科同一类班级应做到“四统一”(统一标高、进度、作业量、质量考核标准)。个人钻研与集体研究相结合,共同解决教法、教材疑难,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三、实行主备课人制度。每周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由一位教师作为主备课人,在备课会上,就下一周授课内容提出设想,其他教师提出建议,然后形成具体教案。

四、每位教师要重视二次备课这个环节。在上课之前,对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五、要做到超前备课,每次集体备课活动时,要对上周授课情况进行小结,应特别注意对“课后分析”的交流。

六、每次备课(教研)活动,组长要考勤签名,每月将备课记录交教导处检查。

七、主要任务:

① 了解、检查并交流上周教与学的进度情况,二次备课和课后反思的撰写情况。② 了解、交流或通报上周教学案使用和作业批改情况。

③ 安排好教研公开课,组织好听评课活动,交流听课学习情况。

④ 对照教学计划,商量并确定下一周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和主要活动。⑤ 重点讨论本次备课内容,共同修订好教学案一体化资料。⑥ 相关练习、作业的安排与处理办法。

⑦ 推荐或学习有关报刊上的教改文章,周知教研活动、课程改革、考试方面的重要信息。⑧ 优秀论文、典型案例、摘抄等交流展览。

八、具体要求:

每次活动,必须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家都能准时参加备课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情,以免分心,影响备课效果。②

上周内容的通报、交流必须建立在活动之前的抽查、了解、掌握第一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并能每次突出一至两个重点内容,尽量准备个案和大家一起剖析。③

主备人要将自己的教学案一体化资料,周知大家,然后有主备人主讲,大家讨论,修改、调整、增删,并考虑到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的情况。

④不定期安排不同层次班级的老师介绍自己教学或者学生学习的情况,总结成功做法,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推荐报刊文章等。

就本周主要教研活动的开展、时间、任务量等作出安排并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人头。⑥

相关资料的选择,题目的增删;练习与测试的批改、记分、讲评、补救措施等做到明确清楚,资料使用的检查办法也要落实好。

九、备课流程:

回顾检查通报——教学案一体化——作业练习或检测安排及要求——本周相关教研活动——填写备课活动表格并上交。

十、教研组长要妥善保管好集体备课册,期末交教导处存档。

下载精心做好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心做好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好集体备课

    如何做好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存在的误区 当前,集体备课倍受青睐,并已成为校本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的思想。”......

    集体备课的有效性范文合集

    有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教学反思的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目标有效性。教学目标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前提,有了教学目标,也就有了教育的依据。我们就可以按计划推......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俗话说“千方易得,一效难求”。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才是好的教法。如何实现数学课的有效教学,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课题。下......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朱叶琳常州外国语学校 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有......

    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杨乃表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