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四川省农村经济六十年发展情况汇报
建国以来,伴随着新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辉煌历程,四川农村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轨道。
(一)农业生产高速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得到保障
建国60年来,四川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农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发挥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作用。1949-2008年,四川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由18.7亿元跃升到3903.4亿元,年平均增长9.5%,超过同期全国农业平均增长速度0.5个百分点,四川农业经济总量及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粮食总产量从1990年开始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00公斤,实现了全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从而保障了粮食安全。到2008年,全省油料总产量达到249.9万吨,比建国之初增长11.1倍;烟叶总产量22.8万吨,增长4.3倍;水果总产量达635.1万吨,增长60.7倍;肉类总产量达906.5万吨,增长258倍;禽蛋产量达145.3万吨,增长6倍;牛奶产量达65.5万吨,增长18.8倍;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5.2万吨,增长118倍。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
建国60年来,我省乡镇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壮大。2008年,四川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849.3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出的70%以上,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3%,与2000年相比,年平均增长16.2%。2008年末,四川已拥有规模以上的乡镇工业企业5873户,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376.7亿元,占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9%,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
(三)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显著,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
建国60年来,四川农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步向二三产业多元化方向发展。据测算,1978年四川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为80.1:15.5:4.4,到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变化为28:49.4:22.6。在农业经济内部,农林牧渔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到2008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到41.2%,比1978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上升到30.6%,比1952年提高了13.5个百分点,经济作物产值超过了粮食作物45%,种植效益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上升到52.2%,提高了33.2个百分点;牧业生产中,牛羊禽肉占肉类总量比重上升到28.1%,比1952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
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08年,农村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5.5%,比1978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2008年四川有178个县(市、区)完成了“普九”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99.6%,农村基础教育得到普及和进一步巩固。农村各类职业中学和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农村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达到4810个,妇幼保健、床位、医护人员生得到充实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176个县(市、区),覆盖农村人口6141.3万人。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全省有47个县(州)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万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48.0万人,低保和五保人均救助水平逐年提高。
(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生产生活发生可喜变化
建国60年来,四川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到2008年底,四川水利工程数量累计达63.4万处,比1952年增长1.4倍;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2.3万公顷,增长3.3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1.8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87万千瓦,比1978年增长6.7倍;农业排灌动力设备、大中型拖拉机及耕种播收机械成倍增加。农村生产用电水平提高到128.2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15.6倍;乡村小水电发电能力由18.2万千瓦时提高到42.6亿千瓦时,增长了1.3倍。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0.5万公里,比1996年增长了1.3倍;其中通往行政村的公路达到11.2万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54%。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2008年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中央、地方和社会扶贫资金中,投入交通建设的资金达到3.2亿元,占全部扶贫资金的15.2%,新增及改扩建道路的公路里程3320公里,境内公路里程达到5.7万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25.3%。
(五)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建国60年来,四川农民收入跃上新台阶。1949-1978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3.5%。1978-2008年
第二篇:师宗县农业农村经济十年发展回眸
师宗县农业农村经济十年发展回眸
1997年曲靖撤地设市以来,师宗县把加强“三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发展基础,全县农村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06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2.1亿元,为1997年6.9亿元的1.7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1216元增加到2006年的2061元,10年农民收入翻了0.8番。十年弹指一挥间,历史真实地记载了师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和辉煌成就。
一、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师宗是一个欠发达山区农业县,全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总人口38.78万人,总耕地面积69万亩,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1997年以来,全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依托资源、气候和区位优势,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粮经比例由1997年59.3:40.7调整为2007年的50.4:49.6。
(一)以粮油、烤烟、畜牧、林业、蔬菜、黑山羊、花卉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粮食稳定播种面积,2006年总产量1.47亿公斤,比1997年的1.23亿公斤增19.51%;油菜扩大“双低”种植面积,2007年全县种植“双低”油菜20万亩,比1997年的1.9万亩增9.5倍;烤烟生产优化种植布局,2006年完成36.7万担指令性收购任务、收购总值2.17亿元,分别比1997年的48.6万担减24.49%、2.97亿元减26.94%;畜牧产业重点发展生猪和黑山羊产业,2006年全县肉类总产量3.92万吨、产值4.33亿元,分别比1997年的1.59万吨增146.54%、1.43亿元增202.8%;林产业以发展速生林为主,发展优质商品林75万亩,建成滇东北最大的木材加工和交易市场,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蔬菜产业实现了零散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行政推动型向群众自愿型转变,2007年建成商品蔬菜基地12万亩,年创产值1.5亿元;黑山羊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建成黑山羊养殖小区20个,1000只以上养殖规模的大户达17户,2006年存栏16万只,出栏8.5万只,产值达7000余万元;花卉产业形成以企业和个体生产为主、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共引进花卉企业7户,发展花卉1.3万亩(含万寿菊)。年种植高良小黄姜4万亩,实现产值1.2亿元;年种植冬早洋芋3万亩,实现产值6000万元;年种植优质稻4000亩,实现产值600万元;建成1.5万亩苡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二)以振华食品、上好花卉、双禾黑山羊养殖等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以来,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扶持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先后引进和培育了振华食品公司、上好花卉、双禾黑山羊养殖等20余户农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其中,振华食品公司被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最大的青刀豆罐头加工企业”,年设计生产优质食品罐头1.8万吨、产值1.3亿元,直接带动农户1.3万余户,促进种植青刀豆的农户年均增加收入500元。
(三)以优质烤烟、优质商品林、无公害蔬菜、“峻王牌”黑山羊、鲜切花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初步建立。围绕振华食品公司、博浩生物科技公司、上好花卉公司等龙头企业抓好基地建设,发展商品林基地75万亩,建成以葵山、彩云、竹基、丹风为重点的12万亩蔬菜基地、1万亩青刀豆基地,以雄壁为重点的10万亩马铃薯基地,以丹凤、竹基、龙庆为重点的4万亩辣椒基地,以五龙、高良、龙庆为重点的5万亩优质稻基地、4万亩生姜基地。
(四)以工农互促、村社互动、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雏形基本形成。以工农互促推进城乡共进,上好花卉公司租用农民土地,并返聘农民参与花卉生产,让农民从“靠地吃饭”到“公司”领薪;煤矿企业主高保生投资800余万元建成了上千只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吸纳农村劳动力100余人。以村社互动推进城乡共进,丹凤镇发挥社区的人才、资金、信息优势,采取一个社区帮扶一个村委会的办法,推进村社共同发展进步。以市场双向流通推进城乡共进,按照“超市入驻农村、农特产品进超市”物资双向流通的发展路子,通过建立加盟连锁乡村农家店,畅通物流渠道;通过农产品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让系列地方特色农产品直接进入城市超市,提升了农产品档次和质量。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一)农田水利建设。1997年至2007年,全县完成总投资22782.77万元、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6569件、累计解决了10.86万人和6.9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十年来,是全县病险水库争列国家建设规划和计划项目最多的时期,完成了溜子田水库除险加固配套工程建设,东风、大堵、额则病险水库挤入国家第二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规划并全面开工建设;完成了以溜子田、五洛河和石洞河三项小流域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面积达82.3平方公里;大力发展山区小水窖为重点的山区水利建设,全县新建小水窖30657件,新增蓄水80多万m3;争取烟草补贴资金7033万元,实施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项目93件,受益烟田面积14.6万亩。
(二)乡村公路建设。1997至2007年,全县共完成公路建设项目投资27.23亿元。完成国道324线、省道师弥线、以马线师宗段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高等级公路建设里程达78.1公里,实现全县高等级公路建设零的突破;提前3年实现“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完成乡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1090.6公里,村村通公路达90%;完成南盘江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滇东南、滇东北地区最大的内河航运码头。历经多年的努力,全县基本形成了国、省道公路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为支线,乡村公路为脉络,铁路、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2007年,全县通车里程2209.44公里,是1997年1162.8公里的1.9倍。
(三)农村能源建设。1997年至2007年,全县累计完成沼气池建设14908口,占全县农村总居住户的19.42%,建设县级沼气示范村8个、乡级沼气示范村29个;完成山区节能改灶74386眼,占全县农村总居住户的96.87%。通过农村能源建设,每年可保护森林资源6.71万亩,年创收1480万元,农民户均创收1000元。(四)农机装备建设。至2007年,全县现拥有小型拖拉机3500台,小型微耕机460台,大中型耕作拖拉机135台(套),排灌机械2700台(套),其它农业机械5000余台,全县农业机械总值达到6100万元,农业机械化程度达70%以上。
(五)电力建设。1997年至2007年,全县电网建设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跨越。1997年,全县有输电线路1504千米,变电站3座,村、户通电率均达97%,综合网损高达25.2%。2007年,全县有输电线路1440.75千米、变电站9座、110千伏主变压器5台、35千伏主变压器10台、10千伏配电变压器646台,完成83%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六)扶贫攻坚。1997年至2007年,全县组织实施了重点扶持村11个、温饱村66个、重点扶持村小组41个,启动了“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工程。至2006年底,全县共投入无偿扶贫资金4628.5万元,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工程6973件,新建安居房2730所,解决了2730户10647人的住房困难问题。通过一系列扶贫开发工作,解决了7.9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摘除了7个省级扶贫攻坚乡、10个市级扶贫攻坚行政村的贫困帽子。
三、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改革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1997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和部署,师宗县把是否有利于解决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持农村稳定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等多层次、多类型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兴办了一批起点高、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示范基地。全县发展了大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各类农产品加工、营销大户500余户,尤其是师宗县花卉生产协会、五龙洋芋专业合作社、高良生姜营销专业合作社、葵山小新村蔬菜专业协会,帮助农户解决了运输难、销售难的问题,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二)推进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完成11户独立核算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资产重组等工作,明确了责、权、利关系,增强了发展后劲。积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县创办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4个、综合服务社45个、组建和改造7个乡级农资农家店、22个村级农资农家店、10个便民超市,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龙头、乡镇为骨干、村级为终端销售的农村网络流通服务体系。(三)推进农村科教体制改革。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进行大胆改革,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全面推行校长公开选聘制,对全县29校校长全部实行公开招聘;以“民办公助”形式新建师宗第三中学,全县民办学校达19所;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改革,免除全县所有中小学学生杂费,共有6.5万名学生享受免杂费。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由1997年的30.5%提高到2007年38.8%。(四)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乡财县管”改革,实行预算统编、账户统设、采购统办、票据统管、集中收付,不断降低了各级的行政成本;加大对县乡财政补助力度,继2002年以来,全县累计争取各种补助收入86127万元;逐步推行部门预算,2006年全县非税收入总额达11012万元,是1997年3283万元的3.35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009万元的73.37%。通过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县财政总收入从1997年的15321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30464万元,增长98.8%。
(五)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村级组织改革。经过2002、2005年两轮乡镇机构改革,全县乡镇由原来的9个减少为8个,内设机构由原来的36个减少为21个,领导职数由原来的108名减少为72名,保留各类事业单位64个,撤并各类事业单位116个,乡镇事业单位由20个精减为8个。推进村级组织体制改革,建立了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2007年第三届村级组织换届,全县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达三分之二以上。
(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7月启动农村税费改革,先后完成了“四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一建立”和“两取消、三改革”。2003年只征收农业税及附加,2005年全县免征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改革后,共减负1709万元,人均减负53.73元,亩均减负48.86元;2006年,对8个农、林场进行了税费改革,免除类似“三提五统”收费582.4万元、养老保险及“三金”总额279.6万元,人均负担508.91元,亩均负担18.08元。为确保税费改革后基层政权良性运转,县财政逐年增加村组干部报酬和办公经费补助,到2007年共增补资金103.99万元。
(七)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师宗是云南省重点林区和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全县有林地面积达1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8%,木材总蓄积量达747万立方米。长期以来,由于集体林权制度的深层次矛盾,林业资源潜能长期无法释放,林业产业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2007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工作机构,投入林改经费560万元,抽调109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和327名工作人员深入各村社开展林改工作,有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稳定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1997年至2007年,全县计划生育率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指标实现了“四升四降”:计划生育率由95.1‰上升到99.9‰、综合节育率由88.8%上升到90.22%、农业人口独生子女领证户由40户上升到3750户、流动人口验证率由20%上升到86%,人口出生率从14.47‰下降到11.26‰、人口自然增长率由9.02‰下降到6.2‰、违法生育率从4.9‰下降到0.1‰、出生婴儿性别比从142:100下降到134:100。推行“奖优免补”政策,全县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办证数从1997年的40户迅速发展到3750户。2006年,师宗县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先进县。
(二)农村教育事业。十年来,全县教育事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1998年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9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4年师宗二中晋升省一级三等完中、师宗职校晋升为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完成丹凤一中扩建工程。100%的初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100%的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100%的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全县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完成率由1997年的5.4%增加到13.02%;农村中小学危房率由1997年的30.13%减少到19.11%。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12校,比1997年的169校增加了143校;现有中小学在校学生82369人,比1997年的66836人增加了15533人。
(三)广播电视事业。1997以来,全县广播从中波发展到调频广播,电视收转网历经了电视差转、卫星电视地面收转、有线电视、微波传输和光缆建设等阶段,基本形成了城乡结合、覆盖全县的多种技术手段混合的电视传输覆盖网络体系。到2006年底,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3%,有线电视用户2.6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9%。
(四)农村公共卫生。199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063万元用于县、乡、村卫生房屋建设和设备购置,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7年全县有29.915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56%,全县109个村社95%以上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得到缓解。
(五)农村社会救助。2006年率先在全市启动农村低保试点工作,2007年进一步完善农村低收入保障制度,建立资金保障机制,使100%特困户、贫困户能够享受生活救助和大病救助、100%的“五保户”得到了有效供养,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达17000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达5860人,累计救助特困群众35660人。
(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997以来,全县深入开展庆香港、澳门回归、文明村创建、“四下乡”等农村精神文明活动,实施了以“创建一个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一套农村宣传设施、建立一个村容管理示范区、健全一套村规民约、寻求一条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途径、落实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内容的“六个一”工程建设。截至2006年底,全县共创建市级文明村34个、文明社区3个、文明乡镇2个、文明村委会1个,县级文明村110个、文明村镇63个。扶持发展文化联合体,全县农村演出队从20余支发展到137支,年创收450万元。(七)农村社会治安。1997年以来,全县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村寨”创建活动,共命名安全文明村寨347个;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四级”治安防范体系、边际协作治安防范体系、公路和铁路护路联防体系,在全县建立了乡村110报警点17个、农户轮流值班组2429个、护村队550支、治保调解组织163个;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调解网络、乡镇综治中心、村社“九位一体”综治室。1997年,师宗县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3年,师宗县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
五、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从2005年8月开始,先后启动了2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推进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环境美村有新改观。围绕“人改造环境,环境塑造人”的目标。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765万元,改造村庄道路180余公里,拆除和改造私厕3000余个、新建沼气池5500余口、美化房屋70余万平方米、绿化村庄30多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文化活动广场28个、体育场地64个、图书文化室73个,新改建村级卫生室67个。
(二)产业富村有新拓展。大力发展工矿型、城郊型、热区开发型、名特优品牌型、传统产业型“五型”经济,初步形成了以煤焦化、电力、冶金、建材、蔬菜、花卉、黑山羊、林业、旅游为主的主导产业发展框架。2006年,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64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03元。其中,雄壁镇雨柱、雄壁、瓦鲁三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在全县率先实现“万元增收计划”的目标。
(三)科教兴村有新改善。按照市委实施“素质工程”的要求,以“三校”进村为载体,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县委党校举办培训班、涉农部门采取“菜单式”方式开展培训、邀请专家和农技人员现场培训等办法,全县成规模组织培训600余场次,参训农民达4.4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四)和谐稳村有新成效。按照打造“和谐师宗”的要求,构建农村治安防控网络和农村保障体系,发展农村和谐文化,各建设村达到“平安村”标准,实现无毒、无赌、无邪教、无艾滋病、无刑事犯罪、无越级和集体上访“六无”的目标,民间纠纷矛盾调处率达100%。
回眸师宗农业和农村经济走过的十年,是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年;是市级各部门关心、服务“三农”的十年;是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改变家乡面貌的十年;是师宗农业和农村经济从爬坡上坎、负重前行,逐步迈向辉煌的十年。一个山区农业县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显著成效,我们的主要经验是:提高认识是前提。十年来,师宗县各级各部门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的工作思路,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使农村经济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加强领导是保证。师宗县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发展经济的首位,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一齐抓,上下结合、条块配合抓“三农”的格局。发挥优势是基础。师宗县有着得天独厚资源、气候区位优势,立体气候明显,有900平方公里湿热河谷槽区,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通过找准自身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科学规划产业基地,为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石。真抓实干是保障。全县广大干部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己任,深入村寨,深入农户,及时调查、研究、督促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群众积极参与是关键。各级各部门努力把“三农”工作的政策、思路、决策转化为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把党委政府的要求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十年回顾,步履艰难,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师宗县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为突破口,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基地建设,强化市场开拓,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让农业更加发展、农民更加富裕、农村更加和谐。
第三篇: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发财致富
要把这篇文章做好,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根据当地的交通环境,根据当地的优势等来进行农业的发展和规划
近来一些研究农村经济问题的专家,在谈到如何使农民尽快走上致富之路问题时指出,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主要有以下“十条路”。
一、走区域经济之路
根据地域特点和需求,着力开发菜一产业或产品,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
二、走多种经营之路
面向市场,立足优势,大力发展猪、牛、羊、兔、鸡、鱼、果、药、菜等多种经营骨干品种,形成规模,提高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
三、走高效农业之路
加速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推广良种良法,促进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
四、走庭院开发之路
利用庭院,抓好小菜园、小果园、小鱼池、小禽场、小作坊“五小”建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五、走加工增值之路
围绕农副产品资源、依托农村专业户、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搞好农副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效益。
六、走产品运销之路
组建农民运销队伍,扩大粮食、畜禽、林果、药材等大宗农产品的长途贩运,促进产品销售,提高经济收入。
七、走典型引导之路
在农村大力扶持和培植各种致富典型,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八、走发展交通之路
通过改造主干线路,新修经济路,接通断头路,引导农民在路边建房经商办厂,从事二三产业,实现路通一段,致富一片。
九、走劳务输出之路
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行定量有序、批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十、走股份合作之路
把股份合作制引入乡镇企业和资源开发,促进资源、劳力、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增加企业经营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篇: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六十年发展历程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六十年发展历程
2011年11月18日15:23 来源:人民网-银行频道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六十年激情岁月,一甲子光辉篇章。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浓缩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探索进程,记录了合作金融成长的艰难蜕变。
——从建国初期到1958年大跃进前,是农村信用社的普及和大发展时期。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提出首先在华北试办信用社(部)。1951年5月,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人行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等。1955年人行又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新的政策环境下,一场合作金融发展热潮在全国迅速掀起。到1957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达88368个,存款20.6亿元,社员股金3.1亿元。
——从1958年大跃进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是农村信用社的跌宕波折时期。在这段特殊的历史年代,信用合作事业受到“左”的思想严重干扰,先后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又交由贫下中农管理,最后来交由国家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干部队伍、资金和业务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害。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发展策略的频繁调整、管理主体的几经更迭,使得刚刚步入正轨的农村信用社在历史的折腾中走上了“官”办道路。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行社脱钩前,是农村信用社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84年,国务院转发《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决定恢复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农村信用社向着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合作金融组织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从1996年行社脱钩到2003年深化改革试点前,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8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对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然后按合作制原则加以规范。农村信用社进入了自我管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经国务院同意,人行在江苏省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组建省联社,并在常熟、江阴、张家港三地组建了股份制农商行。同时,全国还试点组建了京、沪、渝、津、宁5家省级联社,创建了浙、川、闽、黑、陕5个省级协会,组建了65家地市级联合社。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行了全方位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是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试点推进时期。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思路,在浙、鲁等八省市改革率先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4年8月扩大至除藏、琼以外的29个省;2007年海南省联社正式挂牌成立。农村信用社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产权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财政、货币和税收政策的综合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彻底摆脱了发展缓慢,连年亏损的不利局面,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回首过去,光荣与艰辛同在;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一甲子的光荣铸就了历史的辉煌,六十载的积蓄迸发出崭新的希望。农信人将铭记发展历程的艰辛与辉煌,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第五篇: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 年)》的通知
川委办〔2010〕38 号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0 年11 月19 日
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我省是一个多民族大省,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关系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为推进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夯实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中央的有关部署要求,特制定《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 年)》(以下简称本《行动计划》)。
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第一个《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和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及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教育作为事关民族地区发展稳定大局的战略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抓发展、抓提高,实现了民族地区教育由初创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转变,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2009 年底,民族自治地方51 个县(市)中已有50 个县(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比2000 年增加了44 个县。幼儿园和各类中小学校达到3853 所, 在校生达128 万余人, 学生总规模比2000 年增加了40 余万人。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2001 年以来,中央和省共投入65 亿多元资金用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新建和改扩建学校3523 所,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46 万名学生提供寄宿条件,为184.4 万人次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补助,招收1 万余名藏区学生到内地85 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成都、绵阳等10 个市选派了8000 多名教师赴民族地区支教,支援资金物资1.2 亿多元。教育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减轻了农牧民群众负担,保障了农牧民子女受教育的权益;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强了民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几十年的成功实践证明,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各民族平等政策;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关系社会发展稳定全局的高度,优先谋划、优先安排、优先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集中力量攻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调动各方力量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10 年的发展,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已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党和国家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使优先发展教育成为国家战略。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藏区跨越式发展,针对西部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为我省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与全省、全国发展水平相比仍然较低,教育总量和水平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巩固、提高、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我省民族地区虽然整体实现“两基”目标,但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仅有32.5%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仅有36.2% ,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与人民群众享受优质义务教育的要求还有差距。按国家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相关指标测算,实现我省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需建设2091 万平方米的各级各类校舍,增加4 万余名教师,增加82 万余名寄宿制学生,校长、教师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及学校装备水平尚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干部群众教育观念和认识还需进一步转变提高,反渗透、反干预工作尚需长期坚持。
未来10 年是实现我省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定位和谋划民族地区教育,认识和把握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民族地区教育的决策部署上来,通过实施本《行动计划》,努力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及战略目标(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委“一条主线、三个加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的要求,紧紧围绕巩固、提高、发展三大主题,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工作方针。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长期坚持优先发展这一重大方针,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的投入。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事关民族地区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政治任务,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使“三个离不开”思想进脑入心,成为各民族师生内在的文化价值追求。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坚持全面发展,关心关爱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靠改革创新。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要求,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转变管理方式,改革质量评价和招生考试制度,增强教育活力,积极探索建立与教育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与机制。
坚持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在县域范围内,教育资源要向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与教育发达地区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益,帮助、扶持困难群体子女入学。
坚持提高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工作重心和教育资源配置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和完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根本标准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坚持统筹协调。民族地区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要按照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整合各种资源,合力推进不同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三)战略目标。
到2020 年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事业主要指标与国民受教育水平力争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富有活力、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力争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扫除青壮年文盲。
公平教育体系全面形成。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充分保障农牧区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与全国全省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净化教育环境。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国民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禁止任何个人、组织、宗教团体以任何方式和借口干预教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净化教育环境,维护教育战线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四)分类分阶段目标任务。
综合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先后等因素,将民族自治地方51 个县(市)分为三类地区。一类地区为自然地理条件较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且在2003 年(含2003 年)前已“普九”的14 个县(市)(泸定、九龙、丹巴、康定、汶川、理县、茂县、金川、西昌、德昌、宁南、会理、峨边、北川);二类地区为自然地理及经济社会发展在民族自治地方处于中等水平且在2004 年至2007 年间“普九”的32 个县(乡城、炉霍、甘孜、巴塘、稻城、得荣、新龙、雅江、道孚、白玉、德格、九寨沟、马尔康、黑水、小金、松潘、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会东、冕宁、盐源、喜德、普格、甘洛、越西、昭觉、木里、雷波、金阳、马边);三类地区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且在2007 年后“普九”的5 个县(理塘、色达、石渠、布拖、美姑)。
第一阶段,2011 年至2012 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巩固,学龄儿童少年全部按时入学,巩固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学前教育有较快发展,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45% :一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75% 以上;二类地区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开展面达到需开展学前双语教育乡镇的50% ,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40% 以上;三类地区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开展面达到需开展学前双语教育乡镇的40% ,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30% 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5% :一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5% 以上;二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三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30% 以上。
第二阶段,2013 年至2015 年。力争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初步均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65% 以上,实现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全覆盖:一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二类地区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5% 以上;三类地区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5% 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 以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规模大体相当:一类地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 以上;二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 以上;三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5% 以上。
第三阶段,2016 年至2020 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力争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5% 以上,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一类地区全面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二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5%;三类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和接近普及学前两年教育要求,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0% 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以上,职普比例达到1 :1:一类地区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成果;二类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 以上;三类地区接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求,毛入学率达到85% 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全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
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发展。
学前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础。重视和支持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坚持政府主导,形成县城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小学学前班、双语教育为特色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办学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新建公办幼儿园基础建设可纳入中央和省实施的教育工程项目统一规划。合理规划校点,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建立完善幼儿园管理办法,规范收费标准,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坚定不移地抓好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巩固,依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并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普及水平,通过“普九”复查,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努力解决辍学问题。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强化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寄宿制等措施,努力缩小县域、城乡、校际间差距,实现县域内均衡发展。强化学校管理,开足开好规定课程,配足配强教师,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愉快生活,健康成长。
高中阶段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标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争到2020 年,形成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规模大体相当的高中阶段教育体系。重视和支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抓好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师资力量的配备。合理布局校点,扩大现有高中规模,切实满足需要。支持成都、德阳、绵阳等省内发达地区举办民族地区高中班(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质量;结合地区和市场需求,合理布局校点,科学设置专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培养合格人才。大力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中等职业教育需要。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办好现有3 所高等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建设人才,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及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建设,安排省内有关高校对口支持民族地区高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实行省内高校面向民族地区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政策,进一步办好省内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多渠道、多形式为民族地区培养输送各类急需人才。
(二)实施五项重点工程。
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战线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政治任务。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民族观和宗教观,铸牢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夯实各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领导,抓好中小学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相关配套工作,规范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配齐配足教师,确保有效开展。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经费投入,实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工程,以县为单位建设一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基地,并在各中小学设立中华文化学生活动室。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要免费向学生开放,多渠道多形式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根据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实施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通过科学规划,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校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薄弱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学校装备更新和远程教育工作。合理布局校点,撤并规模小、质量低、不利于学生入学巩固的学校。新建学校及需撤并学校特别是需撤并的寄宿制学校要建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交通较方便的公路、城镇、县城附近。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办学规模效益,为民族地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队伍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学科配套、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抓好民族地区教师补充、培养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维护教师队伍稳定。适时调整教师编制,及时补充合格师资,严禁有编不补和挤占挪用教师编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民族地区任教,切实保证教育发展对教师的需求。补充教师要坚持标准,严格资格认定,确保质量。均衡配置县域内校长和教师,配齐学科教师。抓好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通过脱产进修、集中培训、函授学习、远程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实现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合格达标。健全省、州、县、校四级培训体系,建好县级师培基地。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依法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建设一批乡镇教师工作周转宿舍。对长期在民族地区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爱岗敬业意识。
学生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深入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按照中央统一政策,逐步建立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费,补助其生活费。积极争取中央将我省高寒地区中小学纳入冬季取暖补助政策范围。根据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的特殊实际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寄宿制,保证需在校寄宿学习的学生都能寄宿。完善寄宿制学校设备设施,配齐生活管理员,加强小农牧场建设,提高学生生活水平。
双语教育工程。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大双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按专业要求配齐配强教师。提升双语教师的业务能力,对双语教师进行全员免费培训,培养一批双语技能合格、研究指导能力强的专家型双语教师,试行双语教师准入资格和定期考核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双语教育质量监测长效机制,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加大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和相关教学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完善以国家教材为主、地方和校本教材为补充,学科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文本教材与多媒体资源相配套的双语教材体系。
(三)实施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
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跨越式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稳定的根本性措施,要高度重视,认真实施。继续组织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的实施,逐步实现民族地区愿接受职业教育的初中毕业生都能免费接受教育。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质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关心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为全社会支持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营造良好氛围。
(四)强化资金筹措,确保经费投入。
实现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投入是关键,要统筹中央、省、州(市)、县(市)资金集中投入。未来10 年,在中央教育专项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的同时,省上按第一个《行动计划》筹资渠道,每年筹集7 亿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本《行动计划》的实施,中央和省专项资金投入后的经费缺口由州(市)、县(市)负责筹措落实。
本《行动计划》资金主要用于民族自治地方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教师工作周转宿舍建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学校装备、现代远程教育、师资培训、民族文字教材等方面,对民族待遇县(区)校舍建设酌情予以补助。实施民族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所需经费在省职教攻坚经费中解决。
省民委、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要认真做好省级专项资金的筹措工作,确保各资金足额落实。民族地区要根据完成本《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政府统筹,加大对教育发展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省级专项资金中本级财政应承担的资金足额落实。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本《行动计划》省级专项资金由省根据各州(市)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教育基础等因素及教育发展规划和计划,将项目资金额度按有关规定下达各州(市),由州(市)负责对所辖县(市)资金的安排和项目的审核、批复,各县(市)依据州(市)批复项目方案负责组织实施。州(市)将实施方案报省备案。
(五)强化教育对口支援,创新支教内容。
未来10 年,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继续按照第一个《行动计划》“市对州、县对县、校对校”的结对关系深入推进。各支援市、县(市、区)要按照本《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强领导,确保支援工作落到实处;要结合新时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在给予资金物质支援的基础上,创新支援内容和形式,以智力支教为重点,选派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到民族地区支教,积极为民族地区送教讲学,帮助民族地区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要重点帮扶对口州(市)、县(市)的一批学校,将其办成当地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最好的示范校,并办好辖区内的民族中学(班)。民族地区要主动加强与支援市的沟通协调,为支教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六)加强领导,强化监管。
本《行动计划》主要在民族自治地方51 个县(市)实施,兼顾9 个民族待遇县(区)。实施范围内各级政府是实施本《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实施主体、资金统筹平衡主体。
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待遇县(区)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把本《行动计划》的实施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要根据本《行动计划》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实际,科学制定未来10年教育发展规划和有关项目建设方案、实施细则,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要认真做好本《行动计划》与中央和省其他教育项目的衔接工作,避免规划安排不当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
省《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改革。省《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做好各项目资金的安排和管理工作,加强督促指导。
各地要建立健全本《行动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和专项检查工作制度,强化项目资金监管,确保项目建设公开、公正、公平和资金安全运行。省《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力量对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建设情况、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未能切实履行职责、未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地方,要进行通报。各级审计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审计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对挪用、侵占专项经费,人为造成工程质量等问题的地方,要及时严肃查处,暂停对其次年专项经费的拨付,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