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业机械化六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六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慧聪五金网】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六十年的发展,波澜壮阔,极不平凡,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战胜各种困难挫折,探索前进,开拓创新,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和历史性的进步,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实现了由初级发展阶段向中级发展阶段的跨越,为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发展历程
建国60年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1949至1980年,创建起步阶段。中央提出了明确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指导方针、政策。国家在有条件的社、队成立农机站并投资,支持群众性农具改革运动,增加对农机科研教育、鉴定推广、维修供应等系统的投入,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比较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我国农机工业从制造新式农机具起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先后建立了包括一拖、天拖、常拖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奠定了我国农机工业的基础。
1981至1995年,体制转换阶段。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农机站逐步解散,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的直接投入逐渐减少,农机平价柴油供应等优惠政策逐步取消,曾经出现“包产到户,农机无路”的尴尬。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农机,农民逐步成为投资和经营农业机械的主体。为适应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农机工业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结构调整,重点生产了适合当时农村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农机具、手扶拖拉机、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车等。而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停滞不前,机具配套比失调,田间机械利用率低,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缓慢。
1996至2003年,市场引导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开始出现大量转移趋势,农村季节性劳力短缺的趋势不断显现。1996年,国家有关部委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联合收割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探索出了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农机规模化作业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初步形成。农机工业开始了新一轮产品结构调整,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小型农机具的增幅放缓,联合收割机异军突起,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4年以来,依法促进阶段。2004年颁布实施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4年-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和措施。购机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工业拉动效应显著,促进了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社会化服务深入发展,农机工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向技术含量高、综合性能强的大型化方向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具备雏形,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4年以来,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提高2.7个百分点,农机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5%,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8%,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机械化生产方式已基本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农业机械化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快速度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方向发展。
二、发展成就
(一)农机装备总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08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22亿千瓦,是1949年8万千瓦的1万倍,是1978年1.2亿千瓦的6.85倍,拖拉机保有量2022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300万台),联合收割机达到74万台,近年大中型拖拉机、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玉米收获机和保护性耕作机具的保有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底,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8%,其中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3%、38%、31%。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机械化发展迅速,小麦综合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和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都超过51%,其中水稻栽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13.7%、51.2%;玉米机收水平达到10.6%;大豆、马铃薯、油菜、花生、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生产机械化不断推进。农机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农机化新技术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农机标准化作业程度明显提高,集收获、耕整、播种于一体的机械化复式作业应用范围扩大,农业抢收抢种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农机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技术装备保障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通过农具改革,实施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948)项目等,加大了农业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制开发和扶持力度,推动了农业机械化部分“瓶颈”环节技术和技术集成问题的解决。水稻种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装备研发取得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日臻成熟,油菜、牧草、甘蔗收获、移动式节水灌溉、复式农田作业机具以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创新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进一步增强。农机工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了从农机生产弱国发展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支撑了我国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2008年底全国农机制造企业约8000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0多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915亿元,是1980年的18.5倍。农业机械质量和种类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实际生产的需要。我国农机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成功地引进、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水稻、甘蔗等作物生产机械和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目前,我国农机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表现出较明显的竞争优势。2006年农机产品进出口贸易由逆转顺,实现贸易顺差1.6亿美元,2008年出口64.8亿美元。
(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股份(合作)制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涌现,经营效益稳步提高。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6.56万个,农机户总数3833万个(其中专业户422万个),农机维修点21.6万个,农机从业人员4600多万人。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显著特征。农机作业的订单服务、租赁服务、承包服务和跨区作业、集团承包等服务方式,满足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迫切需要,农机跨区作业的服务半径进一步外延,规模进一步扩大,作业收入稳步增长,2008年参加三夏跨区机收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超过27万台。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日益兴旺,2008年全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达到3466亿元,农机作业收入份额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新亮点。目前,活跃在乡村的农机手超过4000万人,约占乡村人口的5%,占农业劳动力的13%,其中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同时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他们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已成为致富奔小康和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四)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及扶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法律,从科研开发、生产流通、质量保障、推广使用、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措施,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依法促进的轨道。2009年9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至今,我国已出台农业部及省级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规章41部,省级地方性农业机械化法规37部,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农机管理、质量鉴定、技术推广、安全监理、农机维修等领域,为促进和规范农业机械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开始实施的农业机械购机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从7000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130亿元,带动地方政府及农民和企业对农机化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国家对农机制造、农机流通、农机作业服务实施了税费优惠政策,降低农机产品增值税率,免征农机作业、维修服务企业所得税,对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运输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车辆的免征通行费。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出台了农机优惠信贷、政策性保险、重点环节农机作业补贴、报废更新经济补偿、农机安全检验费减免、农机场库棚用地优惠等扶持措施。国家和地方对农业机械化的法制建设和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五)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农业机械化行业管理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绝大多数地(市)、县(市),80%左右的乡镇都设有农业机械化管理机构。2008年全国有省级农机管理机构31个(其中副厅级以上14个),地级农机管理机构348个,县级农机管理机构2768个,农机管理机构履行政策实施、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等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部、省和地市级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共55个,国家级农机质检中心6个,部级农机质检中心23个,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农机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隶属农机化系统的农机科研机构89个,农机教育培训机构1827个。农机推广体系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黑龙江农垦系统,有地、县级推广机构2456个,乡镇级推广机构1.44万个,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推广体系和比较完整的技术服务网络,已成为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全国农机安全监理网络进一步完善,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2897个,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农机事故发生,促进了农机安全发展。
三、发展经验 60年农机化发展的历程和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进一步深化了对新时期农机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是必须坚持把促进“三增”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首要目标。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农机化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小麦、水稻、玉米等重点粮食作物,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机械化耕整、播种、收获作业,发挥了农业机械抢农时、防灾害的作用,既增加了机手的收入,又节约了农民的开支,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与“三增”结合得越紧密,农机化的作用就越突出,农机化发展就越得到重视,农机化工作就能赢得主动。
二是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农机化发展战略。树立“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思路,借助外部有利环境和因素,不断整合系统资源,注重发挥农机管理、科研、教育、生产、流通、鉴定、推广、监理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根据各地的自然禀赋、经济条件和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一个作物一个作物地研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解决,一个地区一个地区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发挥购机补贴等政策的导向作用,既保持农机装备总量水平的不断增长,也改善了农机装备结构,做到速度与效益协调,数量与质量并重。实践证明,统筹农机化和农村经济社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发展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推动农机化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效益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来发展农机化。农机化发展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挥好、维护好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是推动农机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保持市场主体合理的经济收益,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农机化发展方向,是农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让购机者、用机者实现双赢。加大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力度,减轻了购机资金投入压力,极大调动了农民购机积极性。及时发出小麦联合收割机趋于饱和市场预警信息并取消相关补贴,避免了过度竞争,保障了农机手作业服务合理收益。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农民的自主权,科学运用市场化手段,引导市场主体“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农机化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
四是必须坚持依靠政策扶持和法律规范来推进农机化发展。中央将扶持农机化发展纳入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体系中,国家颁布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地位,将国家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有关政策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上升为法律规范,为农机化创造了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完善各项配套法规,落实扶持政策,依法促进、依法监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初步构建了促进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保障机制。实践证明,政策是关键,法律是保障,依靠政策和法规促进农机化发展,效果十分显著。
五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走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农机跨区作业、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践,探索出一条小规模生产经营农户实现机械化的途径,以“共同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开发了双膜育秧、软盘育秧等经济型标准育秧技术,解决了高速插秧机的配套育秧技术难题,突破了水稻机械化的技术瓶颈。没有照搬国外模式,创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旱作农业机械化的新路子。实践证明,农机化的发展离不开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必须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机制和工作方法,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60年开拓实践,初步探索并形成了一条以“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实践证明,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的正确发展道路。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广大农机工作者和农机手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经验弥足珍贵,要一以贯之。
四、发展展望
20世纪末,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列第7位。这一评价客观地反映了农业机械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中一件带有方向性的大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也就会拖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后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挖掘农业增产增收潜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素质、竞争力和效益;有利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振兴农机工业,也是拉动农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快速变化,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机市场潜力巨大,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扶持农机化发展政策,以发展农机服务组织为主攻点,以提升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为突破点,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为着力点,重视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促进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机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以上,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为农业稳定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撑。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全国农机化系统干部职工要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新的历史起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的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私人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快速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研究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农民收入、农业机械价格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产生重要影响,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发展必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监测及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的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仍存在着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农产品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从品质上,相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入WTO 后,国家要降低农产品进出口关税,国外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产品会对我国农产品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抓住加入WTO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机遇,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农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他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波动将对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农业是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和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受务农人口众多、农户土地规模较小和农民收入较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一直不高,很多农田作业环节还必须依靠人力、畜力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业机械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加。(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3)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效益稳步增长。(4)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力度加大。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国家重视农机化的发展,对发展农业机械化、增强技术支撑和营造社会氛围都非常有利。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60 多年的发展,为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中国已经加入WTO,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这必将开创我国农机事业的新局面。
第三篇: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六十年发展历程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六十年发展历程
2011年11月18日15:23 来源:人民网-银行频道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六十年激情岁月,一甲子光辉篇章。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浓缩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探索进程,记录了合作金融成长的艰难蜕变。
——从建国初期到1958年大跃进前,是农村信用社的普及和大发展时期。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提出首先在华北试办信用社(部)。1951年5月,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人行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等。1955年人行又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新的政策环境下,一场合作金融发展热潮在全国迅速掀起。到1957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达88368个,存款20.6亿元,社员股金3.1亿元。
——从1958年大跃进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是农村信用社的跌宕波折时期。在这段特殊的历史年代,信用合作事业受到“左”的思想严重干扰,先后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又交由贫下中农管理,最后来交由国家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干部队伍、资金和业务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害。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发展策略的频繁调整、管理主体的几经更迭,使得刚刚步入正轨的农村信用社在历史的折腾中走上了“官”办道路。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行社脱钩前,是农村信用社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84年,国务院转发《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决定恢复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农村信用社向着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合作金融组织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从1996年行社脱钩到2003年深化改革试点前,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8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对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然后按合作制原则加以规范。农村信用社进入了自我管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经国务院同意,人行在江苏省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组建省联社,并在常熟、江阴、张家港三地组建了股份制农商行。同时,全国还试点组建了京、沪、渝、津、宁5家省级联社,创建了浙、川、闽、黑、陕5个省级协会,组建了65家地市级联合社。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行了全方位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是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试点推进时期。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思路,在浙、鲁等八省市改革率先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4年8月扩大至除藏、琼以外的29个省;2007年海南省联社正式挂牌成立。农村信用社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建立,产权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财政、货币和税收政策的综合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彻底摆脱了发展缓慢,连年亏损的不利局面,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回首过去,光荣与艰辛同在;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一甲子的光荣铸就了历史的辉煌,六十载的积蓄迸发出崭新的希望。农信人将铭记发展历程的艰辛与辉煌,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第四篇:征管改革十年历程回顾
一、征管改革十年历程回顾我市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始于1995年,从改革的历程来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年-1996年,为征管改革的试点和扩大试点阶段。作为全省首批18个省级征管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率先全省建立了市级地方税收征管改革机构,并经市政府批转了《淮南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在城区各类企业纳税人中进行了征管改革的探索尝试,建立了办税服务厅,实行了纳税人上门申报纳税制度,初步实现了集中征收。第二阶段,1997年-2000年,根据省政府批转省地税局的《关于深化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围绕“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在城区和农村所有纳税人中全面推行地方税收征管改革,建立了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为核心的申报缴税体系、办税服务厅为载体的优化服务体系、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和人工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选案稽查体系等四大征管基础体系,加快征管机制转换,初步构建了征收、管理、稽查三分离的新型征管运行机制的框架。第三阶段,2001年,按照“集中征收、分类管理、一级稽查”的改革思路,我市对稽查机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撤消了二级稽查机构,实行一级稽查。在此期间,省局统一了征管业务规程和税收征管软件,开展了标准化分局创建,推进了征管改革。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加速税收征管改革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要求,结合全省地税系统机构改革,我市以征管信息化为改革的切入点,按照“巩固、提高、规范和完善”的原则,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完成城域网建设,实现征管数据大集中工程,建立了内外网站,开展多元化申报试点,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全市以全省统一征管软件系统数据综合处理平台为基础,构建起“信息集中共享、网络互联互通、优化管理服务、强化执法监督”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立了基于信息化技术支撑和专业化管理的新征管模式。通过十年的征管改革实践与发展,我市已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较为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完成了征管运行机制的三大转变。在征管手段上,实现了由行政主导型向法治主导型的转变;在征管机构上,实现了由综合性、全功能设置基层机构向征、管、查专业化分工型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由“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
二、十年征管改革的成果及经验 十年的征管改革实践证明,成绩是主要的,主要取得六大方面成果:
(一)新型征管体制初步建立。经过四个阶段的不断实践和完善,新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已初步建立,形成“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34字税收征管模式,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都是平等纳税人的现状,适应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二)依法征管机制基本形成。表现在:一是依法治税的组织治理结构初步建立,构筑了依法治税的内部基础。征收权、管理权与稽查权的相互分离突破了征管权力过于集中的传统模式,新治理结构的构筑彻底打破了“一人说了算”的“人治”格局,为依法治税奠定了基础;二是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初步建立,为依法纳税创造了外部条件。三是新模式增加了征管行为的透明度,促进了廉政建设和税负公平。征管机制转换后,实行集中征收、计算机管理、公开办税,大大增强了执法的力度和透明度,由“暗箱”操作变成了“阳光”执法;全面规范征管业务规程,建立内部制约机制,从制度上遏制了税务人员的不廉
行为,有效地防止了“人情税”、“关系税”等不廉行为的发生。
(三)征管质量明显提高。新模式实现了由分散征收到集中征收、由手工操作到计算机征管,由重点征收到重点稽查的转变,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税收征管质量大幅度提高,确保了新税制的顺利实施。改革10年来,全局累计组织各项收入50.2亿元,地方税收入总量从1994年的1.53亿元增加至2003年的4.77亿元,为淮南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组织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加强了征管质量考核工作,把组织收入和提高征管质量很好地结合起来,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仅以完成税收任务来考核工作成绩的状况,使我市税收征管质量稳步提高。
(四)管理基础得到加强。新模式使税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市基本按属地管理原则成立了管理分局(所),使税务机关可以集中精力搞好税源的动态监控,切实做到税户清、税源明;以创建标准化分局和个体示范街为载体,征管基础全面加强。
(五)税收信息化快速推进。新模式强化了计算机的依托作用,加速了税收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已广泛运用于税收征管全过程。在此期间,完成市、县、分局三级城域网建设,构筑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全面推广应用全省地税统一征管软件,实现市县税收征管数据信息全部集中到市局统一处理,并全市共享;建立地税综合信息网,为纳税人提供网上办税服务等信息服务平台;自行设计开发多元化申报软件,积极推行多元化申报,在全省率先构建起多元化申报纳税新格局。
(六)纳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推行网上申报、委托银行扣缴等多种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方式;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简化办税手续,提高办税效率;加强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开展税收维权服务。总结我市十年征管改革的实践和成果,有以下五点经验: 一是依法治税是征管改革的核心和实质。税收征管改革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环境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税收征管改革就是要保证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税制依法实施。因此,依法治税是征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征管改革的核心和实质。二是信息化加专业化是征管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征管改革不是简单的场所和外在形式上的变化,而是以税收信息化建设作为支撑点,在税务管理领域大量引入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严密高效的税收征管体系。只有把现代高科技手段运用到税收工作中,有效地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够彻底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的人海战术和劳动密集型的征管方式。只有以信息化作支撑,深化征管改革,才能优化征管模式,提高征管效率。因此,在征管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好信息化与专业化的关系,在信息化的支持和推动下,通过基层征收机构和人事制度的配套改革,逐步实行税收专业化管理。三是加强税源控管是征管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税源是税收的基础,没有有效的税源管理,税收就成了无源之水。只有首先搞好税源监控,这个基础打牢了,才能真正提高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我市的征管改革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关键是加强了对税源的控管,始终将税源监控作为征管改革的重点和基础环节,贯穿于征管改革的全过程。四是实现管事与管户的有机结合是征管改革的突破口。管事与管户是税收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取消对纳税人实行的“保姆”式管理方法后,纳税人一部分事项自己主动到税务部门来办理,税务部门就要提供优质服务来管理好这部分事项,这是“管事”的重要内容。但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部分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意识不高的情况,一些与纳税有关的信息
纳税人不一定会主动告知税务部门,需要税务部门上门了解,这就需要“管户”。因此,在征管改革过程中应将新模式中的管事制与传统模式下的管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管好事,又要管好户。五是加强征管基础建设是征管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税收征管基础是开展各项征管工作的前提。新征管模式的运行,必须建立在征管基础工作的健全和完善的基点之上。没有坚实的基础工作支持,新征管模式将失去根基、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没有完善的征管基础,没有从严格管理中采集的征管信息基础数据,征管软件中的数据质量将无法保证,信息化的应用效果将大打折扣,稽查选案将缺乏有效的依据,税收征管也不能有的放矢。
三、当前征管改革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我市征管改革虽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更深层次的困难与问题。
(一)观念和认识问题。在观念方面,主要表现为观念转变不到位。专管员管户制度向管事制度转换后,有些同志留恋过去“风光”的日子,对征管改革工作被动应付,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主动,工作缺乏进取心和开拓创新精神。在认识方面:一是有的同志只看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而看不到或不关心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而否定改革。二是有的同志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缺乏全面分析,简单地归咎于征管模式。
(二)人力资源管理及机构设置问题。从人力资源管理来看:一是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有的地方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领导多,干活的人员少;机关人员多,一线人员少;机构多,人员少,在偏远和农村分局更为突出。二是税务干部队伍素质跟不上改革的要求。三是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税干爱岗不敬业,不思进取,消极怠工,征管效率和稽查质量不高,制约了改革的目标和征管效能的实现。从机构设置来看:2002年机构改革时,省编委撤消大部分局的基层税务所机构,而设置的股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基层税收执法带来大量问题。
(三)征、管、查部门配合问题。各系列整体意识不强,过多强调了权利,忽视了应尽的义务,强调了制约,忽视了配合。主要表现为:一是应移交的不移交。有的管理部门为了完成自已的税收任务,对应移交稽查部门查处的案件不移交。二是移交的也不去处理。稽查部门对已移交的有关纳税人违法事项认为查不到收入,不愿意去下功夫检查。三是日常征管检查与税务稽查交叉重复,尤其是对重点税源户重复检查问题突出。
(四)信息化建设问题。一是征管软件问题。现行的全省统一征管软件功能不完善,缺乏加工、汇总、分析功能,税源分析、纳税评估、计算机选案、税收决策等模块尚未开发,既不能全面反映征管全过程,也无法满足“一户式”信息储存要求。二是信息风险问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渗透于税收征管,部分基层单位对征管信息既过度的依赖,又没有数据质量意识,由于基础信息采集的人为性和征管软件处理的不完善,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不仅不能正常发挥计算机的依托作用,反而制约了税收分析和决策,形成了一种“信息风险”。
(五)税收管理力度不够问题。新征管模式中,部分管理环节对管事制的理解有偏差,忽视税收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征收与稽查之间的管理环节出现空档,出现“重征收轻管理”或“重稽查轻管理”的倾向,由此相继暴露出漏征漏管严重、申报监控弱化、发票管理松懈、税源管理流于形式、申报异常户增多等管理缺位问题。
四、新时期征管改革的重点
(一)巩固多年征管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新一轮征管改革是对以往的征管改革在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深度上的发展和完善。通过多年的征管改革,各级税务机关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锻
炼了大批的干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所有这些都是推进征管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财富,因此,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年的征管改革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减少浪费和投入,保持征管改革的连续性。
(二)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十年来的征管改革实践和成果表明,我市征管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效,但问题也不少。成效不说清,不足以树立改革必胜的信心和决心;问题不讲够,不足以明确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对问题怎么看,决定今后怎么干。我们认为上述问题,是改革进程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它产生于改革进程之中,也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因此,一要正确对待改革中的问题,坚定征管改革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向新模式迈进的方向不变,边实践、边推进、边巩固、边完善,在改革中解决问题、完善模式、巩固成果。二要在认真总结前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凝聚共识,把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化作广大税干的自觉行动。
(三)合理调整基层机构,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一是合理调整基层机构设置。机构设置要因地制宜,不必过分强调统一。本着有利于征管的原则,对部分征管规模较小,税务人员较少的分局可适当简并部分内设机构。对征管规模较大的分局,要向省编委积极争取,依法增设税务所机构。同时,要研究起征点调整后个体征管的形势,适当收缩部分个体征管机构。二是合理配置人员。要从当地的执法环境、公民的纳税意识、经济发展水平和税务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一要尽量精简机关工作人员,充实征管一线人员力量。二要适应多元化申报后的形势,简并办税服务厅窗口,实行“一窗多能”,压缩征收人员数量。三要控制股、所长职数配置,按照税务人员数量分配股所长职数。四要建立稽查人员淘汰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提高稽查人员素质。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在税务人员中推行能级管理和岗位竞争,建立起能级匹配、能岗匹配,能级取酬的竞争机制。坚持人才兴税,鼓励在岗自学,普遍提高业务素质。
(四)加强部门配合,强化监督考核。一是加强部门衔接配合。修订税收征管业务规程,细化部门责任和分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做到分工不分家。二是建立协调和投诉制度,由管理部门牵头,定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不了的问题报上级处理;对不按规定规程进行配合的行为向上级投诉。上级税务机关对投诉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明确责任,对故意违反规定的予以严肃处分。三是明确日常税务检查与税务稽查的职责范围。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从税务检查的对象、范围、性质、时间等方面划清日常税务检查与税务稽查的业务边界。四是加强岗位责任制考核。将部门配合的工作列为重点内容定期进行考核,并在征管质量检查中进行重点检查。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应用效果。巩固信息化建设成果,在指导思想上实现由“以建设为主向建设与应用并重”方向转变,着力解决软件应用能力和信息质量问题。一是完善多元化电子申报软件。加快财务报表数据电子报送软件开发,拓展软件应用功能;修订完善电子申报软件,提高软件应用的稳定性。二是加强应用型软件开发。在省局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加强税源分析、税额核定、纳税评估、资料管理等征管应用型软件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各类征管信息的传输共享,征收、管理和稽查系列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应力求做到相关信息的及时传输,实现信息的共享共用,为征管工作提供服务。三是加强征管数据管理。认真落实征管电子数据管理办法,加强征管数据的采集、审核、录入和检查,确保各项信息数据及时
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提高征管数据质量,加强各类信息的分析对比,增强信息的利用效能,减少信息应用风险。
(六)推进征管基础制度建设,强化税收管理基础。按照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和掌握征管工作规律,及时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一是建立落实欠税管理制度,严格欠税管理。二是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状况比较了解以及税源管理责任明确的优点,将管事与管户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建立纳税评估工作规范,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工作。四是建立税源监控制度,落实日常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分税种、分行业的结构性分析,完善动态税源管理。五是修订发票内部分级管理和发票举报奖励制度,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六是健全各项稽查执法办案制度,加强一级稽查建设。建立首查责任制,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检查、办案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办案速度;全面推行案件复查制度,对检查案件要确定一定比例定期进行复查,对复查中发现的问题实施责任追究;坚持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对重大案件的审理工作。
(七)坚持依法征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一是牢固树立依法实施税收征管的工作理念,把一切征管活动都纳入到法制、规范的轨道,杜绝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二是健全执法责任制度,从细化法定执法职责,明确执法依据及所属执法机构、组织和执法人员的责任、范围、权限入手,将执法责任逐级分解到各级地税机关和执法人员,使法定的执法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严格落实税收执法监督机制,强化社会对地税机关执法活动的监督,切实纠正行政执法中的违法行为。
(八)加强纳税服务建设,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一是建立纳税服务制度,规范纳税服务行为。二是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三是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使纳税人所有办税事项在办税服务厅都能及时受理、办结或转办回复,形成纳税人与地税机关单点接触,避免纳税人为同一件或类事多头、多次往返地税机关;加强“一窗式”服务,适当组合以往分项目单职责窗口的工作内容,实现“一窗多能”,避免纳税人一件事多窗口办理现象的发生。四是加快税库银联网建设步伐,进行征税“无纸化”改革探索,提高税款缴纳和入库时效。
第五篇:中国农业机械化点滴
摘要:本文描述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即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探究原因; 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并预测未来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为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 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只有农业发展了,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1]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 它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并配合农业生物等农业技术, 成为发挥增产作用的基本手段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 从而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中国用占世界7 %的耕地, 确为世界22 %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农业的快速稳步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2.1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
2.1.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1949 年, 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 农用拖拉机只有117 台, 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 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截至2003 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 亿kW以上,农机原值达3 362 亿美元。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494 万台,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292 万部, 联合收获机械36 万台。
2.1.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械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6.8 %、26.7 %、19 %;2004 年小麦机收比1995 年提高了47 %。
2.1.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 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向其他领域扩展。一大批设施农业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机械、运输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迅速增长。温室面积达到69 亿平方米, 田园管理机达到4 万台。[1]
2.1.4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中国农户种植规模小, 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不经济, 也没有必要,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以1996 年开始的全国性跨区机收小麦为标志, 中国的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1996 年以来, 中国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利用从南到北小麦收获的时间差, 组织开展了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 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10 天增加到一个多月, 提高了联合 1 [2][1][2][1]
收割机的利用率, 即满足了农民的机械化收割要求, 也提高了购机者效益, 促进了小麦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增加。
2.1.5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
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 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国内一些大型企业, 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 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在中国举办类似于今天的展览会, 也是农机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 我们积极支持这类活动在中国开展。
2.2国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不平衡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稀缺与农村劳动力过剩,且农村人均投入水平较低、存在着地域间的差别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将体现出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相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慢,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东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2.1%,而农机动力拥有量占全国农机总动力的50.2%;西部地区耕地占23.7%,农机动力却只有15.3%,相对动力拥有量为2.4:1。[3] [1][1]
中国西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最低, 原因在于其不利的地理条件、落后的经济状况及大量的农村人口。提出了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改善这一状况应采取的措施: 利用中国加入 的机遇, 因地制宜, 采用正确的发展战略, 合理地选择农业机械、机械化技术及机械化环节, 借鉴外国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经验, 集成有关的技术、措施和政策, 在机械化技术、农业机械的管理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相关的措施、政策等方面实施创新, 通过农业产业化、信息技术、适用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强研究开发工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此外, 还需要一套全国性的法规政策体系来促进农业机械化工作。
2.2.2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
一是部分农业机械老化严重, 更新换代乏力;二是运输机械多, 农田作业机械少;三是动力机械中小型机械多, 大中型机械少;四是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 配套比率低;五是低档次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 高性能机具少。
2.2.3农机门类品种上存在明显缺陷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环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水田机械化水平太低。我国有0.25 亿hm2 水田,稻谷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但是由于缺乏适用的水田机械,水稻生产仍主要靠手工作业,机械播种、插秧只占种植面积的2.2%,机械收获占
2.5%,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机播水平的1/10 和机收水平的约1/5,严重地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1]
展。近几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南方一些地区出现的土地抛荒现象与水稻机械化严重滞后具有直接联系。在农田作业各主要环节上,收获机械化是水平较低需求最大的一类。此外,玉米收获机械化在少数地区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棉花机械收获仍属空白,具有节水、节肥、节种等性能的机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影响了节本增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由于农机门类品种和适用性上的缺陷,使农机产品存在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和农机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2.2.4 农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的作用在于农民的购买、使用和取得效益。但是,有许多地区存在农民买不起、用不好和效益差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农机数量和水平的提高。其表现为:一是“买不起”。一般农田作业机械,大中型的需要5万~10万元,小型的需要0.3万~1 万元,一次性投资大。而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支出负担重,资金筹措困难,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虽然许多地方都出台了购买农机补贴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二是“用不好”。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农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以及农机技术无偿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农民素质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造成部分农民虽然买得起农机,但也用不好农机。三是“效益差”。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培训机会少,不能科学地使用农机,造成故障多、效率低。同时,农机作业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农机具闲置与非田间作业时间多,经济效益不高,直接影响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2.2.5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 整体效益差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下滑, 农机维修管理关系不顺, 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有实力的农机大户少, 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协会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 还不够规范。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使用水平低, 农机经营总体效益差。
2.2.6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
大中型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化。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农机总量增长较快,但先进技术的应用仍较慢;虽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机已开始向一些特色产业应用,但应用的步伐仍较慢。
2.2.7农机具科研开发配套系统建设落后
新技术、新机具发展缓慢,满足不了当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机化科研、推广队伍亟待壮大。示范手段落后,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滞后,不能及时掌握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信息,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3]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因素、土地资源状况等, 以下将深入剖析这几个因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3.1劳动力因素
3.1.1导致农业生产规模不经济, 阻碍农机化的发展
农业生产在时间上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分散性, 使得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带有
很大的不稳定性。由于土地面积以至于可耕地面积的有限性,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必然造成土地的分散经营, 土地规模因人口增长和农户的增加而越分越细。随着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由于没有土地的集中相配合,就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而小规模农业生产的成本必然会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当农民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时,必然会造成农民少种地或不种地, 甚至会造成耕地的弃耕, 进而影响粮食生产, 危及粮食安全,从而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
3.1.2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影响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阻碍农机化的实施。
农业机械化的目的是用机械动力代替人畜力, 提高农业生产率,以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前提是城镇及乡镇企业能够提供相当的工作岗位, 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或者说是为了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1.3农民人均收入过低, 影响农民对土地的投入, 阻碍农机化的发展
农民收入包括农业产业收入和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 以及国家对农户的政策性支付。农业比较利益低下, 工农剪刀差现象严重。再加上现阶段农产品基本上已呈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 伴随着农业人口的不断增加, 农民进城打工越来越难, 所有这一切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甚至出现负增长, 农户根本无法购置农业生产所必须的机械设备。但是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分散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它所需要的农机品种多、数量大, 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若农户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生产就会出现萎缩, 大量农民就滞留在小块农田上, 不能顺利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由此严重地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2土地因素
我国农产家庭联产承包经营, 经营规模狭小。虽然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了分离, 并且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为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 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使得地块过于零碎,现代化的机械耕作方式很难推广, 因而导致小农经营的原始耕作方式仍在很多地方保持, 这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阻碍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表现为: 经营规模狭小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规模狭小也有碍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1][ 1][ 1]中国农机化发展策略与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将是农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农机企业的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也是国内农机工业生存发展所面临的严肃课题。为了能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审慎对待自身行为。[ 4]
4.1 进行结构调整,提高农机化整体素质和效益
在农机化结构调整上:一是要坚持分类发展,重点突破的原则。二是要配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业、牧业等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引导农民购置和使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要求的农业机械。同时,提高拖拉机和农具配套比,重点鼓励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大中型农机具和复式作业机具的发展,努力提高农机利用率和作业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在保持必要的农机装备数量增长的同时,注重农机装备质量的提高。[ 3]
4.2 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创新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关键,未来农机化创新的特点:一是加强技术创新。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新技术、机具的研究与开发,力争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牧业等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以及农产品分级、加工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提高农机化技术水平。二是加强机制创新。要进一步深化农机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机科研院校、大型农机企业的积极作用,优化农机科技资源配置。三是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重点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玉米收获及育苗移栽机械化、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粮食产地烘干、设施农业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牧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和农用航空“十大”农机化技术。[ 3]
4.3 推动跨区作业,使跨区作业向规模化发展
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是把分散的农机户与农机作业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市场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效率。为此,政府要高度重视,组织跨区机收指导工作要到位,使跨区机收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此外,加快国内经济发展,不断地消除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加大反哺农业的力度,推动农业向社会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积极进行城镇化建设也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3]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农机产品质量和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将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农民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愿望将进一步增强, 必将扩大对农机化的需求。展望未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5.1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好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于2004 年6 月25 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该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促进职责, 明确了对农机科研开发和生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农机作业服务和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扶持措施。该法的颁布实施, 进一步改善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 将极大地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应用, 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1]
5.2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需求进一步扩大
主要是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在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 粮食机械化技术需求将主要表现在: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技术、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技术, 适应多个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技术。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需求主要集中在种植、管理和收获等关键环节。如:棉花机械化播种或移栽、采摘, 薯类、鳞茎类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机械, 油料作物和糖类作物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6 ]
5.3畜牧业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将有较快发展
围绕提升畜牧业生产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将重点推广草原改良、人工草场建设和农区
秸秆利用机械化技术, 广辟饲料来源;推广奶品采集机械化技术, 提高奶业生产卫生安全控制能力;加快畜禽养殖环境控制机械化发展, 为畜牧业安全生产创造条件。这方面的技术装备将有较快的发展。[1]
5.4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设备将会得到较快发展
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产品“高效、优质、高产”和均衡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为巩固和提高果蔬生产的竞争力, 促进果蔬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节能型设施农业装备、移栽机具、监测与调控设备、土壤消毒灭菌设备以及无土栽培设备等将会得到较快发展。[1]
5.5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 保障中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需求将加大。主要包括: 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节水灌溉、化肥深施、精量半精量播种、高效安全施药、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装备等机械化技术。
[7]
5.5农机的升级换代技术需求强劲
中国农机技术水平总体质量不高, 技术含量低, 中小型机械多, 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强、操作方便的大型机械缺乏。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规模的扩大、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强, 对先进适用、高科技含量和大型农业机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类机械的开发、引进和生产将是农机技术升级换代的重要内容。[1]
6结束语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2l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体现多学科综合和交叉特色的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是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信息与网络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都易于共享世界技术革命的成果,为此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按市场规律运作,抓住机遇,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5 ]
参考文献:
[1 ]宋宜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07.2.25~28.[2 ]石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机化论坛.8~10.[3]牛淑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7.25~27.[4 ]刘晓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8.116~118.[5 ]伦冠德.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6.6.17~19.[6 ]武少文.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M].中国社科出版社.1991.2.[7 ]万鹤群.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机械化优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8 ]万鹤群.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机械化优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9 ]万鹤群.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机械化优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0 ]万鹤群.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机械化优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