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潮州卫浴发展历程回顾
2012年潮州卫浴发展历程回顾
无论生意是好是坏,2012年总算走到尾声了,卫浴企业也开始总结今年经营情况,拟定明年的生产和销售计划,期待明年能够更好的发展。对于潮州卫浴企业来说,2012年的市场压力比往年都大,有企业销售下滑、有企业放慢了品牌脚步、有企业从打造品牌回到贴牌、有企业重走出口路等。但绝大多数企业挺了过来,而且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潮州卫浴企业依然积极出击,逆势上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12年尾声的时候,我们回顾潮州卫浴今年的发展历程。
2月,亚陶卫浴召开2012年战略发布会。2月16日,亚陶卫浴在潮州市紫莲山庄召开2012年品牌营销战略发布会,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名亚陶卫浴的经销商代表参加了会议。发布会上亚陶卫浴总经理苏培明对亚陶卫浴2011年的发展做了总结,发表了2012年发展战略演讲,并邀请狼性营销实战训练专家王健伟给经销商做培训。
苏培明在发布会上说,2011年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卫浴行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慢,加速了行业的洗牌进程和速度,把没有质量保证和没有品牌的作坊式企业淘汰。亚陶卫浴在各种不利的因素中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稳步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尤其是通过网络推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亚陶卫浴,达到了宣传和招商的目标。对于2012年的发展,苏培明表示为适应企业的发展,将加大对生产线的投入,引进国外新的生产技术,加强研发新产品,构建更完善的销售体系,与广大经销商一起将亚陶卫浴打造成行业的前端品牌。3月,潮州卫浴企业参加新锐榜评选。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陶城报》共同举办的第八届陶瓷行业新锐榜3月28日在佛山新媒体产业园隆重举行,作为陶瓷行业内最具权威性、影响力最大的一项评选活动,新锐榜评选吸引了泰陶、欧美尔、欧贝尔、赛格和欧乐家等多个潮州卫浴企业参加。
参加评选的潮州卫浴企业,获得了“年度优秀产品”、“年度新锐展厅”和“年度社会责任”等荣誉,获奖企业对新锐榜活动的规模、层次和效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新锐榜评选除了表彰过去一年内取得优异成就的企业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从正面宣传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对推动企业品牌发展、产品研发和行业进步都有很大的作用,因为参评得奖的企业或者个人,是行业对他们的一种认可,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做得更好。
4月,行业协会间签订“友好协会”协议。4月21日,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与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在潮州宾馆签订了“友好协会”协议,福建省水暖卫浴阀门行业协会、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和潮安县古巷镇陶瓷协会四个协会共同签订了协会联盟。厦门市卫厨行业协会秘书长徐海明表示此次协议的签订为加强福建、广东两省协会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卫浴中心的美好未来,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为推动海西地区卫浴企业的发展,福建提出了建设海西厨卫基地的设想,以厦门、南安和潮州为产业中心,辐射温州五金产区、江西陶瓷产区、漳州陶瓷产区等五省十地,同时与隔海相望的台湾水暖卫浴产业对接,形成一个中心、多个亮点,共同发展的大产区。潮州与福建可以说是一衣带水的关系,都是重要的卫浴产地,两地都有自己的优势,双方既有合作关系也有竞争关系,对于海西厨卫基地的打造,潮州卫浴企业也是既有期待也有担忧。5月,潮州市国际陶瓷交易中心举行庆典仪式。5月15日下午,位于潮
州市火车站区的“潮州国际陶瓷交易中心之中国瓷都总部经济创业城项目”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庆典仪式,潮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丽文,枫溪区委书记张时义等政府相关领导、古巷陶瓷协会秘书长陈定鹏、潮州市卫浴企业代表以及潮商代表等300多人出席了庆典仪式。“潮州国际陶瓷交易中心”位于潮州市火车站区,由潮州市瓷都陶瓷中心市场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入选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占地总面积为350亩,预计总投资额22亿元,总共分三期实施,第一期是“中国瓷都总部经济创业城”,第二期是“中国瓷都会展中心”,第三期是“中国瓷都物流中心”。其中“中国瓷都总部经济创业城”占地面积159亩(1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创业综合楼12幢,配套2000个地下停车位,投资额达到8亿元,工程建设计划在2012年12月前竣工。6月,万商红商贸物流中心推介会在潮州举行。6月10日,赣西万商红(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全国招商巡回推介会潮州专场暨潮州陶瓷卫浴厂商委托代理经销推介会在潮州宾馆举行,新余市商务局副局长甘喜春,新余市仙女湖管理局领导王莉、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振豪、古巷陶瓷协会秘书长陈定鹏以及100多名潮州卫浴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推介会。甘喜春和王莉在推介会上分别对新余市发展情况和潜在商机,万商红商贸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商家优惠扶持政策等做了介绍,并邀请潮州企业组团到新余市实地考察。
赣西万商红商贸物流中心占地1600亩,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其中装饰建材市场占地350亩,整个商贸物流中心规划发展建材、家具、五金机电、汽车、汽配、农贸产品、小商品、服饰八大市场,以批发采购为主体。项目一期建材、五金、机电市场目前已基本封顶,二期小商品、服装鞋包、汽车配件、农副产品等市场也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为了缓解市场不景气厂家难找经销商的压力,赣西万商红成立了委托代理加盟中心,为潮州陶瓷厂商牵线搭桥,寻找赣西地区的下游代理批发商家。为了让厂家对整个项目有更好的了解,万商红商贸物流中心邀请潮州陶瓷企业代表组团在6月16日到新余市实地考察,第一次推介会现场有40多人报名到万商红物流中心参观了解。
7月,潮安卫浴组团亮相建博会唱主角。7月8日-11日,第十四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举行,潮州市经贸局组织欧美尔卫浴、欧乐佳尚磁、欧贝尔、梦佳、牧野、佳陶等22家潮州卫浴企业集体参展,设立了占据半个展馆的“潮安卫浴专区”。广州建博会上,来自其他地区的卫生陶瓷参展企业不多,潮安卫浴成了独挑大梁的角色,吸引了各路看家驻足问询。潮安县古巷镇镇委书记庄安平说,这是潮州市经贸局第三次组织潮安县卫浴企业集体参加广州建博会,希望通过组团参展的方式让外界对潮安卫浴有更好的了解,提升潮安卫浴的品牌知名度。“今年潮安代表团一共拿了280个摊位,古巷镇占了200个,凤塘镇占了80个,从展会第一天和第二天的人气来看,效果要比去年好,达到了宣传潮州卫浴,宣传古巷镇这个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的作用。”潮安县古巷镇镇委书记庄安平在建博会现场了解古巷卫浴企业参展情况时对本报记者说,庄安平介绍,虽然今年整个卫浴行业发展形势严峻,但是古巷卫浴企业的发展速度依然比较快,稳中有进。
8月,潮安县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推介会。8月11日,潮安县邮政储蓄银行业务推介会在古巷陶瓷协会二楼会议厅召开,潮州市邮政储蓄银行、潮安
县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古巷支行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推介会,陶协秘书长陈定鹏主持会议。
在推荐会上,潮安县邮政储蓄银行信贷部负责人陈文钊对前来参会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信贷产品推介,对贷款业务、公司业务、个人业务进行了详细介绍。去年以来,受到成本上涨、市场低迷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潮州卫浴企业在一定程度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维持企业稳定发展,古巷陶瓷协会引进了邮政储蓄银行推行的贷款业务,为企业做好牵线搭桥的服务工作。推介会的举办,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陶瓷行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受到了古巷卫浴企业的欢迎。
9月,古巷陶协参加全国节水产品质量提升与推广普及工作会议。9月18日,水利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联合在京召开节水产品质量提升与推广普及工作会议,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成效和经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潮安县古巷陶瓷协会办公室主任魏楚杰应邀参加了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在会上指出,“广东潮州地区通过质监部门区域专项整治实施质量监督帮扶等措施以及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节水产品合格率由2005年的10%提升到今年的95%,这一数据的变化反映出对产品质量抓与不抓、重视与不重视,效果大不一样。”
11月,潮州卫企将组团参加约翰内斯堡商品展。11月28日到3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加拉格尔会展中心举办的“广东(约翰内斯堡)商品展览会”,来自古巷的梦佳卫浴、欧美尔卫浴、欧乐家卫浴、欧陆卫浴和尼尔斯卫浴等6家卫浴企业参展,而报名随团去南非参观考察的人数有30多人。
11月,庄安平带团参加水效标准宣贯会。11月25-27日,由全国工业节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用水产品和器具用水效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主办的水效分委会一届四次年会暨系列水效标准宣贯和蹲便器水效标准审查会在合肥举行。此次会议由广东梦佳陶瓷实业有限公司和广东欧陆卫浴有限公司承办,潮安县古巷陶瓷协会协办,来自北京、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和河南等地区的标委会委员、专家、观察员和生产企业代表近100人参加了会议。潮安县古巷镇党委书记庄安平带领梦佳、非凡、牧野、欧美尔、欧贝尔、安彼、欧陆和康纳等古巷卫浴企业代表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潮安县古巷镇书记庄安平、古巷镇陶瓷协会秘书长陈定鹏带领古巷卫浴企业代表一行20多人到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参观考察。
12月,古巷陶瓷协会举行等级评估报告会。12月7日,广东省社会组织评估中心专家组侯力、王韶、卢汉玲、肖澎、方锐生、尤晓俊、郑跃生一行七人莅临潮安县古巷陶瓷协会,对古巷陶协近几年来的工作进行审议和等级评估。潮安县民政局副局长吴钢斌、古巷陶协常务副会长苏遥广、秘书长陈定鹏、办公室主任魏楚杰以及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评估报告会,汇报会由市民政局民间组织和社会工作科科长郑跃生主持。
第二篇:潮州卫浴展望海外发展 打造卫浴中国制造
汇集1565家卫浴企业信息
----
卫浴新闻 :http://
第三篇:新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回顾
新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回顾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年06月30日 10:52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摘要:文化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重要方面,从毛泽东没有革命文化事业,革命与建设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到邓小平“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从江泽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到胡锦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都是对文化建设所做的深刻论证。通过对新中国文化历程的回顾,可以总结文化建设60年来所发挥的解放思想、动员人民、引领时代风尚的作用,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文化建设 “双百”方针 “二为”方向 文代会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0;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952(2009)05-01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中最辉煌的篇章之一。一个四分五裂、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今天大踏步地赶上时代潮流,稳步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总结和回顾历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17年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揭开了新中国文化建设的第一页。中共中央给大会的贺电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给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人民的文学艺术开辟了发展的道路。”这次大会实现了老解放区与新解放区两路文艺大军的会师,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并将其作为发展新中国的人民文艺的基本方针,大会号召文学艺术工作者以最大的努力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更进一步地与广大人民、与工农兵相结合。大会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文学艺术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文代会后陆续成立了美术、舞蹈、曲艺、文学、音乐、戏剧、电影等专业文艺工作者协会组织。
第一次文代会上提出了改革旧戏剧的任务。会后,立即成立了以欧阳予倩为主任的全国戏曲改进会筹备会,毛泽东为该会题写了“推陈出新”的题词。1950年7月,文化部又组成戏曲改进委员会。如何对待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中的传统戏曲,不但涉及广大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是关系到成千上万艺人就业的社会问题。1951年5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提出“改戏、改人、改制”的号召。明确规定保留与发展旧戏曲的优良传统部分而去掉其不合理的、由长期封建社会所造成的反现实的落后部分,使其成为以新民主主义及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人民的戏曲艺术。提出依靠用新戏曲逐渐代替旧戏曲,按照有益、无害和有害的三类标准,和戏曲艺人一道,对传统剧目和传统的表演艺术进行整理和改革。此举使许多濒『J缶灭亡的剧种获得了新生。大批传统剧目经过去芜存菁,剧本、唱腔和表演都绽放出新的光彩。无论在剧目的创作和改编方面、在表演技巧和舞台艺术的革新方面,还是在培养青年演员方面,都取得了很太的成绩,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国家将所有的民间文艺团体、戏班子、艺人和国有文艺团体组成国家、省、地区三级设置的国营文艺团体,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改革旧电影事业,人民政府于1950年7月公布《电影旧片清理暂行办法》、《国外影片输入暂行办法》和《电影新片颁发上演执照暂行办法》等,规定旧片映演必须送电影局影片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发放上映执照方能上演;旧片内容如有妨碍新社会秩序的,视其情节轻重,要删剪或禁止上映。
1953年随着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全国范围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了适应形势确定文学艺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任务,9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文代会。第二次文代会主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有:第一,在新的建设时期,文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抓创作为主。第二,确定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周恩来在会上所作政治报告中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理想主义结合起来,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第三,对建国以来文艺创作上的概念化、公式化及其他反现实主义的倾向,对文艺批评上的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和文艺领导上的行政命令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初步的清理。第四,提出如何运用社会方式领导文艺工作,以克服违背艺术规律的行政方式和不恰当的干涉。
第二次文代会对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实现产生了积极作用。文学创作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质量上也有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在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很有生气的优秀作品。
李准1953年11月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通过翻身贫农宋老定想买地的故事,对土改后农村两极分化及广大农民要求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愿望作了介绍。1955年赵树理发表的《三里湾》以他惯常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风趣幽默的表现手法,描绘了合作化时期农村的复杂斗争和各个阶层人物的内心世界。欧阳山的《前途似锦》、王希坚的《迎春曲》、刘澍德的《桥》、康濯的小说集《春种秋收》、刘绍棠的《运河的桨声》等都是展示农业合作化历程的作品。
用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人们,塑造英雄人物典型形象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也开始达到一个新的艺术水准。峻青1954年发表的《黎明前的黑暗》,描写了交通员小陈带领武工队负责人通过敌人封锁区时,把革命同志和革命任务看得高于一切,最后连同母亲、弟弟壮烈牺牲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王愿坚1954年发表的第一个短篇作品《党费》,主人公黄新那种无畏的斗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正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年,杜鹏程发表的优秀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第一部大画面描写解放战争的鸿篇,当时被评论界称为“具有古典文学中的英雄史诗的精神”,小说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解放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再现了保卫延安的几次著名战役,而且第一次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描绘了彭德怀的领袖人物形象。高玉宝1955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也受到普遍欢迎。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即将完成,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日益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是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他代表中共中央郑重宣布: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奠定了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正确政策的基础。1956年四五月间,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和国家主席的身份分别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为进一步宣讲和阐述“双百方针”,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请中宣部长陆定一举行了报告会。
“双百”方针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一大批优秀的中长篇小说相继问世,其中在1957年发表的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艾芜的《百炼成钢》,1958年主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和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第一卷)。1956年6月,文化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决定实行剧目开放。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地整理挖掘出的剧目有5万多个,上演了百余出久不演出的剧目,昆曲《十五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年秋天的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了莎翁著名悲剧《柔密欧与幽丽叶》(当时的译名),由田华饰演的幽丽叶受到英国《工人日报》来华记者阿兰·魏宁顿的高度赞扬。7月,首都文艺界集会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诞生200周年、荷兰画家伦勃朗诞辰350周年、爱尔兰作家萧伯纳诞生100周年和挪威剧作家易卜生逝世50周年等,这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少见的。“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使文化艺术界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形成了新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使大批有才华的文艺工作者被错划成“右派分子”,一大批优秀作品受到批判。1958年开展“大跃进”运动,以高标准、瞎指挥、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起来,正如周恩来指出的:“一九五九年,尤其是一九六0年以后,由于执行总路线在具体工作上发生偏差,这不能不影响到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文艺方面。”由于忽视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主观能动作用,提出要像生产1070万吨钢那样,在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理论研究等方面都要争取“大跃进”,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画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还要求文化创作要行行放卫星、处处放卫星、层层放卫星。像搞政治运动一样发动文艺“大跃进”,严重违背了艺术生产的规律。
为了纠正精神生产领域内的种种偏差,调整文化政策,自1961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以及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周恩来、陈毅等中央领导人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总结经验教训,阐述精神生产的规律,批评文化思想领域的一些错误作法,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与此同时,先后制定了《文化部党组、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简称“文艺八条”)、《文化部关于剧院(团)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剧院(团)工作十条”)、《文化部关于加强电影艺术片创作和生产领导的意见(草案)》(简称“电影工作三十二条”)等,提出了加强文艺建设、改进文艺工作的意见。文艺工作经过调整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音乐创作中涌现出《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为祖国献石油》、《唱支山歌给党听》、《马儿啊,你慢些走》等一大批优秀歌曲。电影音乐取得令世人瞩目的进展,《刘三姐》、《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等影片的音乐家喻户晓。革命历史题材的大型作品《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和史诗《东方红》应运而生,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佳作。歌剧代表着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也折射出文化底蕴的厚重程度。中国歌剧曾经拥有一批影响深远的作品,唱腔家喻户晓,剧情耳熟能详,强烈吸引了几代观众。如《洪湖赤卫队》、《刘三姐》、《红珊瑚》等对歌剧艺术进行了成功探索,形成第一次歌剧高潮,其中《江姐》一剧堪称中国歌剧艺术史上的经典华彩乐章。
总起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建设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缺点和不足,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正如邓小平所总结的:“我们的文艺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文艺工作的成绩是显著的”。”
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处于拨乱反正、走向历史转折的进程中,首先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维护了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党和国家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文艺界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过去受人民欢迎的一大批文艺作品重获新生。文艺工作者心情舒畅,创作热情高涨。短短几年里,通过清算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曲艺、报告文学以及音乐、舞蹈、摄影、美术等作品。这些作品对于打破林彪、“四人帮”的精神枷锁,肃清他们的流毒和影响;对于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鼓舞人民同心同德、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1977年11月,文艺界开始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漫画、相声脱颖而出,成为猛刺林彪、“四人帮”的“匕首”。诗歌打破长期沉寂,抒发了人民群众的战斗激情。特别应当提到的是传诵一时的《天安门诗抄》,以及《团泊洼的秋天》、《中国的十月》、《革命人民的盛大节日》、《在浪尖上》、《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月的哀思》等,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新闻纪录片《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表达了千百万人民的哀思和怀念。许多长期以来文艺界不敢触及的问题,现在敢于突破、敢于议论、敢于探讨了,不仅打破了“四人帮”套在文艺工作者身上的重重枷锁,冲破了他们设置的许多禁区,而且还冲破了在前17年中的不少清规戒律。1978年1月,中央批准成立筹备小组,恢复被迫停止了12年活动的文联和各个协会的工作,各协会普遍进行了会员重新登记,并发展了一批新会员。同时,相继恢复《人民文学》、《诗刊》、《文艺报》,还创办了一批新刊。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1979年lO月第四次文代会是在大转折的关头召开的一次解放思想、总结经验、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繁荣文化建设的重要会议,邓小平亲临大会并发表《祝辞》。他在讲话中提出了新时期文学艺术的任务,进一步解决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党如何领导文艺等一系列重大的根本问题。他强调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这些论断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对文化政策作了新的调整和理论概括,为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确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不仅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对文化的历史要求,而且更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文化要求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方针,开启了一个新的文化时代。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文化发展方针深入人心,文化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杰作,文化园地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艺创作开始进入以揭露和反思极“左”危害为主题的创作阶段,文艺工作者以战斗的姿态和无畏的精神率先从文学角度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在全国拨乱反正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发表的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标志着揭批“四人帮”的作品在现实主义描写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作品通过对中学生宋宝琦、谢惠敏两个不同形象的生动描写,深刻揭示了“四人帮”的罪恶不仅在于造成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而且更在于给广大青少年带来的精神上的伤害。它所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呼吁,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通过描写一个16岁的小姑娘王晓华与其“叛徒”身份的母亲彻底“划清界限”,8年后母亲的冤案得到平反,王晓华明白了真相,但为时已晚,母亲已与世长辞的经历,揭露了极“左”路线给中国社会特别是青年人造成的悲剧和灾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共鸣。
这以后揭批极“左”路线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作品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对“四人帮”的淫威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一类是对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情操的热情颂扬。前者有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中杰英的《罗浮山血泪祭》、丛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谌容的《永远是春天》、莫应丰的《将军吟》等;后者有张洁的《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张贤亮的《土牢情话》、刘绍棠的《峨眉》、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叶辛的《蹉跎岁月》、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接下来发表的作品已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揭露和控诉,作家开始把笔触伸向历史纵深,主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茹志鹊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刘真的《黑旗》、梁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古华的《芙蓉镇》、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叶文玲的《心香》、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和《张铁匠的罗曼史》、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李国文的《月食》等。这一波创作浪潮后期的优秀作品,如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陈建功的《辘轳把胡同9号》、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今夜有暴风雪》、孔捷生的《大林莽》、阿城的《棋王》、李存葆的《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张贤亮的《绿化树》等,都曾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
话剧发挥了它介入现实短、平、快的特点,率先创作了一批及时反映政治潮流和重大社会主题的作品,如《于无声处》、《丹心谱》、《枫叶红了的时候》。1978年初,宗福先创作的四幕话剧《于无声处》再现了1976年中国人充满风险的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老干部梅林是何是非的恩人,但何是非投靠“四人帮”,昧着良心出卖了梅林一家人。作品有力地揭示了天安门事件前后尖锐、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这出话剧在围绕天安门事件要不要平反的激烈斗争中公演,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陈云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是人民的意愿,就举了《于无声处》为例。苏叔阳创作的五幕话剧《丹心谱》被称为“对恢复发展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带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它表现了以方凌轩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为执行周总理的指示研制治疗冠心病新药,与“四人帮”亲信爪牙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诗歌的代表则有1977年发表的贺敬之的《中国的十月》、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等。《中国的十月》是一首优秀的政治抒情诗。它热情讴歌了中国史诗般的十月,放声歌唱粉碎了“四人帮”的伟大历史性胜利。《一月的哀思》抒写周恩来光辉的一生,表达了全国人民在周恩来逝世后的悲痛和怀念以及对粉碎“四人帮”的无比欢欣。涛人善于选择典型的细节和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式,表达昂扬奋发的激情。《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现代抒情诗,是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而创作。诗人运用“询问——呼唤——寻找——应答”的独特构思来展现主题,用54个“周总理,你在哪里”对周总理的英灵急切地反复呼唤,反复询问,反复倾诉,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无限热爱和怀念的深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上述文学作品,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脉搏,有力地推动了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促进了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文化艺术界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地推出一批以改革为题材的力作,逐渐取代伤痕文学和反思小说而成为文学创作主流。《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上发表了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就题材、思想、人物而言均不同以往。作者把眼光从车间、工厂放大到社会,揭示改革的困难、斗争和已经出现的变革与转机,着力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的正面形象,写他的坚毅刚强和困惑苦恼,写他感情世界的波涛起伏和对待爱情的果敢态度,性格鲜明突出,有棱有角。这正好应和了变革时代的人们渴望雷厉风行的“英雄”的社会心理,一时间引起了读者和评论家们的盛情赞扬,被评论家们赞美为“改革文学”的代表作。载于《人民文学》1980年第8期的何士光的《乡场上》,像一阵潮润的清风卷起了乡间芬芳的泥土气息。它深刻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村在实行新的经济政策以后农民的新风貌,他们不仅逐渐摆脱长久的贫困,而且敢于挺直腰板抵制官僚特权作风,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其他还有高晓声的《陈奂生进城》、赵本夫的《卖驴》、路遥的《人生》、水运宪的《祸起萧墙》、谭谈的《山道弯弯》和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这些作品已经不仅限于为改革鼓与呼,而是朝向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心态变化的深层写作。
伴随着改革开放从农村转向城市的深入发展,文化建设中的一系列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管理部门明确提出改革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1983年国务院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文化体制改革。198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明确提出合理调整艺术表演团体的布局结构;确定编制,精简人员;改革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扩大自主权;加速培养艺术人才,繁荣艺术创作等改革思路。1988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意见》。1989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文艺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实行“双轨制”改革思路,即一轨为国家扶持的少数全民所有制院团,另一轨为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团体。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大体遵循了经济领域“增量改革”的战略,在国有艺术表演团体特别是省级和中央艺术表演团体改革难于取得突破时,艺术院团改革转上了“双轨制”发展的道路,转轨并催生了一批民间职业剧团和社办院团,改变了艺术表演团体由政府单一投资的体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功能日趋多样化和丰富,文化的产业属性逐步显现出来。1987年,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正式认可营业性舞会等文化娱乐经营性活动。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市场的概念,同时明确了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任务、原则和方针。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地位正式得到承认。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强调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991年,江泽民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方向,指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94年,他进一步指出,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1997年党的十五大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00年,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先进文化建设上升到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的高度来认识,对于提升文化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中的地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文化体制改革逐渐向纵深发展。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改革剧团体制,集中力量办好代表国家级艺术水平的剧团”的要求。1993年9月,文化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通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对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提出了新的改革意见:一是调整布局结构。国家重点扶持少量的在国内外、省内外有重大影响,或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和民族代表性,或具有历史保留价值的艺术表演团体;办好地、县级艺术表演团体;提倡和鼓励社会办团。二是搞活内部经营机制。1994年2月,文化部又颁布《关于继续做好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国有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由此开始,文化部连续三年对中直院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遵循建立科学合理的布局结构、建立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为三项基本内容的宏观思路。以建立完善的运转机制为重点,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对推进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针,指出“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强调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
发展文化产业是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投资对象,以现代管理机制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把文化艺术事业、旅游、教育、科技事业等一并列入第三产业。在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的90年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越发引起中央及有关部门的关注。1993年11月文化部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命题,文化系统由“以文补文”、“以文养文”逐步转入产业发展轨道。1998年政府机构体制改革逐步推开,文化部在机构大精简的背景下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文化产业司,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文化产业”问题,这是在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这一概念,标志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这对于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件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着重在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政策法律体系、市场环境、开放格局等5个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创新,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意见还强调要加强党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领导,始终掌握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对宣传业务的审核权、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
这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重点进行了探索:一是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转到以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尤其是省级和中央艺术表演团体为重点,在落实加大财政投入、合理布局结构、规范演出市场秩序和建立文化经济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同时,重点突出了院团内部运行机制的建设和调整,院团生产和演出的市场化导向得到明显加强,逐渐由机关化管理模式开始向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产业化经营得到提倡;二是培育社会主义文化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完善运行机制,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活跃有序地发展,初步建立起了包括文艺演出市场、电影电视市场、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文化旅游市场在内的文化市场体系;三是文化管理部门加大自身改革的力度,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事业的宏观管理;四是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逐步建立了有利于文化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保障机制。
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做出全面部署,并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战略地位,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了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2003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专门研究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国有包括北京、重庆、广东、深圳、沈阳、西安、丽江在内的九个省市和39个宣传文化单位作为改革试点。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为制定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做准备。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布局加以强调,进一步提出: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要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依法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定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决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这也是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提法。决定还要求抓紧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指导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基本思路,有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发生深刻变化。
2006年3月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决定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从9个省市扩展至全国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单位也逐步增加。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极大地释放了文化生产力。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规划纲要,为我国文化建设描绘了一幅壮美蓝图。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将文化建设推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总之,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文艺方针政策稳定明确,文艺创作环境宽松和谐,文艺队伍团结向上,广大文艺家心情舒畅、精神焕发,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文艺作品和表演艺术空前繁荣,规模、数量持续增长,内容、形式不断创新。
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的重要性,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的历史重任,发出“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时代号召,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着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文化市场更加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总结60年文化建设,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成就是辉煌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的文化事业把握机遇,开拓进取,以改革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成功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一道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亮丽的中国文化风景线。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引文献]
[1]《中共中央委员会电贺文代大会开幕》,《人民日报》1949年7月2日。
[2]《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3]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1979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1979年10月31日。
[4]《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4页。
[5]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23页。
[6]《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3页。
第四篇:中国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一(1951年—1957年)
新生:
小荷初露尖尖角
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被提上议事日程,到1951年3月,全国信用合作汇报会议召开;从1954年拥有了统一的名称,到最终确立了发展章程,农村信用社在新的政治环境下获得了新生。在国家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在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发展,很快成为新中国打击高利贷、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武器。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声音如同春雷般响彻古老的中国大地,中国历史迎来了崭新的一页。中国信用合作事业在旧时代被压抑的热情开始萌动。崭新的政治环境、积极的政府态度、明确的发展战略……一曲波澜壮阔的农村信用社发展序曲就此奏响。
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农村信用合作工作就已经被中国共产党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进行战略发展规划。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必须组织生产的、消费的和信用的合作社……单有国营经济而没有合作经济,我们就不能领导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逐步走向集团化,就不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将包含信用合作在内的合作事业发展纳入到党的战略讨论中。
紧接着,建国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合作社事业的战略规划:“关于合作社:鼓励和扶助广大劳动人民根据自愿原则发展合作事业,在城镇和乡村中组织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这标志着新中国已将发展信用合作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正式纳入了国家的战略发展规划。
1951年3月,全国信用合作汇报会议召开,会议认为:“已经土改的地区,由于生产的恢复,农民逐渐富裕,要求积储余粮,扩大再生产;少数农民因翻身不久,家底薄弱,一旦遇到意外,便会借贷无门。有计划地开展农村信用合作事业,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薄一波、程子华将会议讨论的内容向党中央进行了汇报,这份名为《关于全国信用合作会议的报告》指出:“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满足农民的普遍要求,必须单独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统一由银行领导,信用社单独成立后,其存款、贷款、存实、贷实由信用社办理。”
信用社的身份信息
对农村信用社而言,在发展战略明确之后,如何确定组织性质、功能定位以及业务范围,成为接下来亟待明确的问题。
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南汉宸在会议上指出:“信用合作是群众性的资金互助的合作组织,主要是组织农民自己的资金,调剂有无,以解决社员生产上和生活上的资金困难,银行给以资金周转及业务上的支持,并可代理银行的一些委托业务,以活跃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生产。”
紧接着,为了推动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颁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农村信用互助小组公约草案》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试行记账办法草案》。在政策的引导下,农村信用社在短时间内有了更加快速的发展。
1953年底,全国试办的信用合作组织在数量上已超过了25000个。当时,由于各地都是在国家指导方针之下自主组织信用社,因此当时信用社的名称在各地并不统一,这为信用社的整体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为此,1954年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名称按共同纲领规定称为“信用合作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名称上有‘信用合作社’与‘信贷合作社’之称,从‘信用’与‘信贷’的意义上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却容易引起基层工作同志的误解。因此,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名称有统一的必要。今后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的名称,应按共同纲领规定统称为‘信用合作社’。”
紧接着,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草案)》,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和任务从规章制度上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至此,在中国已经诞生多年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终于明确了自己的身份:有了自己统一的名称,有了统一的组织章程,有了发展的任务目标……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重生,一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热潮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开来。
在中央政府的鼓励和指导下,从1954年到1956年,全国信用合作社运动出现了一个发展的高潮。全国信用合作社的数量超过了16万个,社员达到9500多万人,包括6800多万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60%左右。这一波发展高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发展信用合作社为主,此前建立的一些信用部和信用组的组织形式,也逐步转为信用合作社,全国80%以上的乡都建立了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在组织农民借贷方面的作用充分显现出来,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二(1958年—1978年)
成长的烦恼:
在折腾中迷失方向
这是一段充满波折和混乱的发展时期。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发展策略的频繁调整、管理主体的几经更替,使得刚刚走上发展正轨的农村信用社在历史的折腾中再次迷失了方向。在这段时期内,农信社先后被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贫下中农组织管理,基本上成了基层社队的财务部门。而后,农信社又被交由国家银行管理,成为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金融机构,从此走上了“官办”道路,彻底迷失了合作金融的本性。
对于在革命中新生的共和国政权而言,经济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历史经验的缺乏,急于求成的“极左”情绪的蔓延,让新中国经历了一段充满波折的发展时期。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混乱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方式,最根本的是在农信社定位方面缺乏共识,农信社在“折腾”中迷失了发展的方向,合作金融的本性被迫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官办管理时期的到来。从1958年到1978年,对农信社而言,称得上是一段噩梦般的经历。在这20年里,农信社在混乱中历尽坎坷,经受了四次“折腾”。
第一次折腾
从1951年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开始到1958年,农村信用社均由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从农信社发展的现实效果来看,这段时期的管理是成功的。但从1958年开始,席卷全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信社的命运开始出现逆转。1958年1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的形势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的决定》,实行“两放、三统、一包”。
此后,国务院专门下发文件,将农信社与银行营业所合并,称为“信用部”,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管理体制上的变化导致了“所社合一”和“政社合一”两种局势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农信社的发展。首先,“所社合一”的组织体制将集体所有制的农信社资产与全民所有制的国家银行的资产混为一谈,造成了双方在财产资金和财务上的混乱;其次,“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客观上使农信社走上了“官办”的道路,逐步失去了在业务经营上的自主权。
第二次折腾
1959年4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人民公社信贷管理工作的决定》,同年5月,人民银行总行召开了全国分行行长会议,收回了下放给人民公社的银行营业所,把信用社从人民公社信用部里分离了出来(实际是所社分离),下放给生产大队,变为“信用分部”。信用分部开始沦为生产大队平调社员财物的工具。
1962年,中央政府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将农信社的领导权从生产大队收回,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全面、彻底的垂直领导。同年11月,中央政府又批转了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若干问题的规定》,决定恢复信用社的性质和任务,重新明确了农信社组织的独立地位,重新赋予农信社在业务方面的自主权,信用社干部的待遇按照人民公社同级干部的待遇标准执行。上述措施的实施,使农信社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又开始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三次折腾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66年,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农信社又被文化大革命卷入了动荡的漩涡。“文革”开始后,不少人在对待农信社的职能是什么、该为谁服务等问题的态度上再次出现了分歧。
1968年8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教育革命的“最新指示”:“……在农村,则应由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这条关于学校管理的指示,被迅速应用于对农信社的管理中。不少地方出现了信用社干部大换班,或者大批下放回家,人才的大量流失对信用社的发展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经过近3年的折腾,贫下中农管理、“亦工亦农”的经营管理体制对信用社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很多地方的信用社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为此,197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银行工作会议,重新明确了信用社职工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不再要求信用社走“亦工亦农”的道路。1974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农村金融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贫下中农的管理任务,应该是在公社党委领导下,对信用社职工进行改革教育,它是权力机构,不是执行机构。会议明确要求,信用社要积极自主开展业务,加强财务管理。这次会议彻底收回了贫下中农组织对信用社的管理权,重新赋予了农信社在业务上的自主权。农村信用社开始踏上了回归自我的道路。
第四次折腾
1977年,受“左”的思想影响,再加上过去把信用社下放给基层政权管理的教训,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其中第七条规定。“信用社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为贯彻上述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1978年5月就信用社的机构设置、人事管理、业务经营、财务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统交银行管理。信用社再次被打上了“官办”的烙印,沦为银行的附庸。
在这段混乱的历史时期,信用合作事业受到了“左”的思想的严重干扰,发展方向一再偏离了合作的性质,管理体制几经折腾,信用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被蚕食殆尽,既丧失了合作组织的特征,也丧失了金融组织的特征。信用社的干部队伍、资金和业务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害。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三(1979年—1996年)
找回自我:
“信用合作号”离岸起航
对于经历了长期迷惘阶段的农信社而言,这是一段向合作金融组织本性回归的历史,主要体现在对合作社“官办”体制的反思和初步调整。1979年农行恢复以后,农信社进入农行代管时期。虽然对农信社的管理仍带有“官办”因素,但农信社在业务开展上的自主性和管理上的民主性开始得以恢复,尤其是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以后,农信社正式踏上了全面恢复“三性”、由“官办”到“民办”的回归之路。
自创办之日起,农信社就是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太多人为的外界因素的干扰,让它逐渐丧失了自我,成为银行的附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改革春风,开启了农村信用社的回归之路。
迎来改革春风
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其中,对农信社的归属、机构设置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并指出:“现在信用社的任务很重,人手不足。为了加强农村金融工作,信用社由省、市、自治区确定编制,抓紧配齐。信用社职工的管理、政治待遇和口粮要同银行职工一致起来。信用社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任何单位不得平调或挪用信用社的资金。”根据该《通知》的精神,各地在抓紧恢复农行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农信社的领导。在坚持农行领导的管理体制下,农信社的改革开始启动。1984年6月,农行就农信社改革问题向国务院作了专题报告,8月,国务院将《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批转各地执行。报告指出:“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必须抓紧改革,同时改革又是十分谨慎的,农业银行要加强对信用社的领导,不宜改变隶属关系。通过改革,恢复和加强信用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把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农信社的改革发展史上,这是一份富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指导文件,它不仅标志着信用社以恢复“三性”为主的改革开始在全国大范围地铺开,而且明确了农信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的改革方向。
县联社应运而生
在从1984年开始的这轮改革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措施当属县级联社管理体制的建立。县联社的建立,对于加强基层社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恢复和加强农信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都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它的建立不仅增强了农信社的内部管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信用社走向完全自主管理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时的县联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农村信用合作社交纳会费,行使管理协调职能;另一类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投资入股,除行使管理协调职能外,还从事调剂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金余缺、组织清算等信贷业务。
虽然当时县联社工作的开展,仍然必须坚持农行的领导,日常工作仍由县支行合作股负责。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县联社管理体制建立前相比,农信社在经营自主性以及内部管理方面确实有了明显的提高,独立自主的组织地位得以逐步重塑。
体制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农信社的发展,经营活力不断增强,业务发展日益活跃,在调节农村经济、支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到1988年末,农信社机构、网点近40万个,建立县联社2200多个,占全国县市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76万多人,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12亿元,向国家提供资金约600亿元。
1989年,农信社进入治理整顿阶段,主要开展强化内部管理、整顿金融秩序的活动。在这一阶段,通过清股、扩股,密切了信用社与社员的经济联系,经营管理体制有了明显改善,内部经营机制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转变。“行社脱钩”水到渠成
随着农信社实力的不断增强,关于“行社脱钩”的呼声日益高涨。1996年7月13日,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明确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等各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服务体系。同时,会议也对推进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步骤和方式作出了明确安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分期分批完成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由上而下地进行,先按合作制原则改革乡镇信用社,再完善充实县联社,经验收再把农村信用社的行政管理职责由农行转到人行。经批准,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试点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的组织体制。”会议要求,加强县级联社的建设和管理,为下一步行社脱钩做好准备。在经历了长期的迷惘之后,农信社真正看到了实现独立发展的希望。
1996年8月,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发布《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宣告农信社与农行脱钩。从9月开始,全国5万多个农村信用社和2400多个县联社逐步与农行顺利脱钩。这标志着经历了长期的迷惘与等待之后,农信社重新走上独立发展之路。
“登高星河近,创新天地宽,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农村信用合作号”正式拔锚起航,驶向属于自己的明天。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四(1997年-2002年)
独立发展:
改革航船乘风破浪
这是一段包含着合作制价值回归、管理体制创新、产权模式探索“三重意义”的改革发展时期。从1996年开始的这轮改革,其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社员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从更深层次意义上讲,这是一段农村信用社价值核心由“官办”银行向“民办”合作金融组织回归的历程。
站在今天的历史台阶上,回顾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这段历史,与农行顺利脱钩无疑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它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征程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合作金融组织、建立我国合作金融新体制提供了前提。
重塑合作制
1997年,对于重新踏上合作制发展正轨、开始自己新的改革发展道路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是富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1997年2月,全国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自“行社脱钩”以后农村信用社系统召开的第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为下一步如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指明了方向,初步勾画出了建立我国合作金融新体制的主体框架。
规范合作制、加强自主管理、组建自律组织、创新金融监管等一系列新的概念成为改革中新的关键词,一场围绕这些改革关键词而展开的新的改革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1997年3月8日,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开展规范农村信用社工作的意见》,对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工作的主要内容、政策以及实施步骤作了具体安排,标志着以合作制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进程正式启动。
在推动以合作制规范信用社改革进程的同时,1997年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监管职责,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农信社改革的监督管理,防范和化解农信社的风险。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成立,全面承担起了对农信社改革的领导、监管职责。
同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社管理规定》。11月,又颁布了《农村信用社章程(范本)》和《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章程(范本)》。这是一系列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性文件,它们为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以及县级联社的监管,为规范其行为,保障其依法、稳健运行,提供了明确的法规依据,标志着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正式走上了按合作制原则规范、改革和发展的轨道。
50年的风风雨雨,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按合作制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农信社,不仅是管理体制上的一场革命,也是一场在思想观念、经营方式上的重大变革。
省级自律体制初建
在按合作制原则加快推进农信社规范工作的同时,另一项对农信社改革影响深远的工作——组建农村信用社省级自律管理组织也在悄然酝酿之中。
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人民银行越发意识到农村信用社改革规模庞大、各地情况不一,单靠人民银行的监管力量很难全面覆盖整个农村信用社体系的改革,因此组建省级行业自律组织被提上了日程。1999年4月,中国信用合作协会筹备办公室宣告成立,其使命是指导各省因地制宜地建立起行业自律组织,这标志着农村信用社在系统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工作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99年4月28日,全国首家信用合作协会——黑龙江信用合作协会在哈尔滨率先成立。建立农信社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对于全国农村信用社逐步建立以农信社自主经营、自我约束为基础,以县级联社、省级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管的新型合作金融管理体制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至同年11月末,全国首批五省(黑龙江、陕西、四川、浙江、福建)省级信用合作自律管理组织试点工作全部完成,试点省份的农信社行业管理职能也逐步移交给了行业协会,中国人民银行由此顺利地实现了与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和监管职责的分离。至此,农村信用社开始真正走上了自主管理的道路。
在上述五省完成通过省级自律组织实施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管理探索之后,1999年12月18日,全国首家省级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正式创立,标志着对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体制的探索进一步深化、升级。
新产权模式探索启程
随着改革成效的不断显现,全国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产权改革的探索和呼声也开始日益高涨。2000年4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江苏省视察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工作,并召开专题座谈会,了解和听取了各方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最为重要的是,此次座谈会初步明确了在江苏省进行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探索的态度。
2000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江苏省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一场全面清产核资、建立统一法人体制的改革运动在江苏掀起高潮。统一法人后,江苏省原有的1746个农信社合并为82个独立的县级法人。这种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体制,解决了农村信用社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社会信用较低的问题,同时,在改革支农服务、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也显现出了良好的成效。
2001年末,全国首批农村商业银行在江苏张家港、常熟、江阴相继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有了重大突破。农村商业银行产权模式和经营机制的尝试,也使得我国农村信用社商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逐渐明朗。
农村信用社60年发展历程回顾之五(2003年6月—今)
走进新时代:
沿着市场化的航向前进
这是一段对农信社长远发展方向及策略进行重新思考和选择的历史进程。市场化改革方向的确立,成为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农信社摆脱历史泥潭、踏上快速发展轨道的历史转折点。回顾以往几次农信社改革,在改革方向及策略选择上基本都是以行政力量为先导,而从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改革则转向以市场为先导。无论是产权模式选择,还是管理体制变更;无论是经营规模和地域的扩张,还是资产重组乃至市场退出,是否符合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向成为考量改革成败的唯一关键词。
“合作制”价值理念的回归让农信社重新找回了自我,但金融业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却让坚守“合作制”的农信社感到无所适从。单纯的合作制产权结构、与市场经济脱节的经营模式以及沉重的历史包袱,成为横亘在农信社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2003年,一份文件揭开了农信社向现代金融企业改革的历史新篇。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在浙、鲁、赣、贵、吉、渝、陕、苏八省市率先进行改革试点。新一轮农信社改革的历程由此开始。
突破——
省级政府主导央行资金扶持
针对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的现实困境,新改革试点方案指出:由省级政府承担辖内农信社的管理和风险责任;可以选择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继续维持合作制等制度形式,推行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吸收各类经济主体和自然人入股;给予八省市部分农信社保值储蓄利息贴补及适当税收优惠政策;农信社历年亏损和资产损失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由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专项票据的方式核销农信社自2002年以来的历年亏损和资产损失的一半。
新一轮改革明确了地方政府的管理责任,使得农信社改革在地方上不再是没人管的孩子,省级政府的全面介入,也使得农信社能够在行政力量的支持下,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改革发展之路。而发展体制的多样化选择,也使农信社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不再刻板地死守着“合作制”的概念。
最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央行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上的优惠措施,让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农信社获得了发展急需的资本金,有了喘息的机会,同时央行所设定的票据兑付条件,也为推进农信社改革带来了动力和信心。
实践证明,按照改革试点方案设计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解决了农信社所有者缺位这一根本问题,抓住了农信社改革的要害。试点地区农信社改革的示范效应,大大激发了其他省份农信社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8月17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进一步扩大了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范围,新增加21个省区市作为改革试点。一场农信社改革的燎原之火燃遍了中国大地。
与此同时,来自央行的资金支持也逐步到位,给在改革道路上前进的农信社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2004年3月4日,首批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发行,共向8省(市)272家联社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119亿元。而改革的效果也更明显地显现出来,当年全国农信社历史性地首次实现了轧差盈利。
挑战——
垄断松动“一家独大”成历史
2006年,银监会的一纸文件彻底宣告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时代的来临。2006年12月22日,中国银监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项旨在通过引入全面竞争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的举措,为改革步伐有所减缓的农信社带来了“威胁”和压力。
新举措不仅大大刺激了商业金融的投资热情,也使民间资本的金融热情出现空前高涨。一时间,多家金融机构开始申请前往农村开设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民间自发组织的资金互助社也开始进入谋划冲刺阶段。原本由农信社“垄断”的农村金融市场,开始响起他人的声音。
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坚持市场化改革”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明晰产权关系,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既然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自然一切都应按市场规律来操作。
对于长期在历史泥潭中停滞不前的农信社而言,它距离市场化的发展语境还很远。产权不够清晰、机制不够灵活、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等等,这一切都可能成为农信社被市场淘汰的隐患。农信社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改革的步伐,严格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趋势——
改革触角纵向延伸
2007年8月10日,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海口市举行了挂牌仪式。作为全国最后一家挂牌开业的省级联社,它的诞生,标志着农村信用社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全面建立,标志着从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基本完成。2008年6月29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挂牌,成为全国首个由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改制而成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同年12月21日,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挂牌开业,成为全国合作金融系统首家省级金融控股公司。随着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和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改革触角开始纵向延伸。
2010年9月,银监会出台《关于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通过并购重组加快推动高风险农村信用社风险化解。《意见》旨在指导各地农信社在地方政府扶持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并购重组化解高风险农村信用社风险,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提升“三农”和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指明了农村中小银行在“十二五”时期要实现的目标:高风险机构全面处置,历史亏损挂账全面消化,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现代农村银行制度基本建立,主要监管指标达到并持续符合审慎监管要求,总体资本充足率达到10%左右,杠杆率总体不低于4%,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总体高于100%,拨备覆盖率总体高于150%,拨贷比总体达到2.5%,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商业化成为未来深化改革的主旋律,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表示,今后将不再组建新的农村合作银行,现有农村合作银行要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全面取消资格股,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
姜丽明表示,要在保持县(市)法人地位总体稳定前提下,稳步推进省联社改革,逐步构建以产权为纽带、以股权为联结、以规制来约束的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之间的新型关系,真正形成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的利益共同体。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的脚步依然在延伸。诚然,深化改革的道路依然漫长,但只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向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不断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农信社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第五篇:回顾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回顾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大致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1,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萌芽与诞生(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开始运用实验;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2,西方社会心理学科学体系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可多年来,这个很有价值的提议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
这些研究方式集中体现在,依托数学和物理学的原理,为“社会心理学”构建起严谨的科学体系,从而,奠定起它的定量精确研究方向。3,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的扩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
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