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论文(含5篇)

时间:2019-05-13 12:0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然科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然科学论文》。

第一篇:自然科学论文

xx学校

《基础生命科学》选修课程论文

题目: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类健康

班级:姓名:学号:选 修 班 级 :

201x年 xx月xx日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类健康

第 1 页(共 6 页)

作者:xxx

【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英、日、中、德、法等国参加了人体基因作图,测定人体23对染色体由3×109核苷酸组成的全部DNA序列,并于2000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在2001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其研究内容还包括创建计算机分析管理系统,检验相关的伦理、法律及社会问题,进而通过转录物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相关技术对基因表达谱、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可获得与疾病相关基因的信息[1]。

我们启动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把基因组的科学成果用到生物学其他领域里,用到人的健康上,最后到社会的应用,融入到对人类社会的福祉里面[2]。

【关键词】人类基因组 基因疾病 人类健康不利因素

基因的重要性

生命信息的储存单位,就是我们说的基因。基因作为掌控人类自身性状、特征和遗传的根本因子,以其简单的双螺旋结构、复杂的排列方式,使全世界范围内的每一个人类都有着相同的本质和不同的特质。基因的轰动范围极为广泛,我们身上的每一处体态特征几乎都由基因所决定,大到一个人的身高、外貌,小到一颗牙形的状,甚至是一根头发的直径都与基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众所周知,基因由五种碱基对以庞大的数量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而成,其本质是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在一个活跃的细胞内,特定的基因通过解旋、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来实现RNA、蛋白质等相应物质的合成,这些数以万计的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RNA、蛋白质在细胞内外发挥出他们自身的作用,从而达到控制人类机体、完善结构功能、协调组织器官运作的神奇效果[3]。由以上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解开人类自身的秘密,就要从破解基因的密码做起。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程

为了破解基因的密码,人类基因组计划应运而生。我国于1999年9月参加到这项研究计划中,成为参加这项研究计划的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并承担其中1%的任务,即人类3号染色体上约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4]。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开始的时候,人们采用的DNA序列的分析方法是以凝胶电泳为主的方法,基本上还是手工运作的。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的测序技术产生了就是毛细管电泳仪技术。这使得测序的速度大大加快,一天就可以有100万个碱基对的的序列被测

出。到2006年,随着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的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玩啦最后一个章节。在2008年,我国成功绘制完成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称为“炎黄一号”)[5]。基因测序的最终目标就是测定每一个人的基因组并降低测试的成本,从而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张独一无二的基因身份证。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医学的贡献

我们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把它应用到生物学等领域,为人类的健康与治疗疾病服务。而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药物与疫苗的开发及预防与治疗疾病,另外一个方面是疾病的检测与诊断。

在中国,基因药物和疫苗的发展中明显有两个阶段,它们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分界线。第一个阶段是我们还没有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二个阶段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之后。统计数据表明,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后,新的生物药物以及疫苗等的开发与上市的增长速度发生了非常重要的转变。其增长速度是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所产生的基因组数据增长速度成正相关性。近来,我国的药物研发也有了新的突破,研制并生产了全球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我们知道,生物产业与生物经济的发展有这样一条必由之路的,即将生物资源转化成生物信息,进而形成知识产权,然后才能形成生物产业,最后才有生物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这样一个路线已经基本上打通了,需要的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以及它们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融合。例如:在未来,我们有可能研制出“生物导弹”,直接把药物运送到需要治疗的细胞里,与基因结合,杀死细胞[6]。

人类基因组计划除了在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方面得到应用以外,还被运用到了个体化健康的诊断上。我们能够发现目前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它是涉及到全国1.45亿人的慢性疾病。而且它还在悄悄的撒网,危险还在继续增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患高血压的人群中,有70%的人还不知道自己患病,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去过医院。即便是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也仅有一小部分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7]。如果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基因序列,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并通过改变环境与生活习惯来降低它的发生率。其它一些与基因有关的疾病,如肿瘤、冠心病等同样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当我们拥有基因身份证以后,就能够更充分的认识到自己[8]。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事实也告诉我们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也经历这样慢性疾病的死亡率增长的时期。近三十年来,很多疾病,尤其是心脏的死亡率下降了非常多。这说明这些慢性疾病是可以治的,可以预防的。对于疾病的预防,基因诊断与基因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在美国,已经有千余种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发现或诊断。其中很多已经用在临床上或处于实验室应用阶段。

对于成年人遗传疾病的诊断和筛选,有很多著名的例子,比方说乳腺癌,遗传性糖尿病,这些疾病都可以检测出来。检测出疾病之后,可以针对这些疾病进行非常有效的治疗[9]。在基因检测方面,它的分类也是非常的详细,比如说产前诊断、新生儿筛查等等。为什么要做这些产前诊断呢?就孕妇的年龄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她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增加,染色体异常发生的频率很高。所以大龄孕妇的产前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诊断以后有时可以实施很好的胎儿手术治疗。此外,就健康人群来说,生活方式以及运动对健康影响很大。哈佛大学做了几十年的对健康人群的跟踪研究,如每天走的英里数和降低死亡率的关系非常明确:每周走30到35英里的人死亡率可以降50%。可见运动对于人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10]。

另外,基因技术还被运用到DNA鉴定方面。DNA鉴定已经给法医科学和犯罪司法系统带来了一场革命。DNA已经成为无数审判中的关键证据,帮助警察和法庭鉴别暴力犯罪中的罪犯,而且可信度非常高。它能够确定犯罪的人,同时也能够证明误判的人无罪。不仅如此,DNA鉴定还可以用于帮助寻找失踪的人、谋杀或事故中的受害者;还可以用于证明或否认父子关系等等[1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不利因素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我们不能否认人类基因组计划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积极意义,但是我们同时无法回避有人企图利用该计划的成果去从事一些对人类有破坏的活动。下面我将详细的叙述一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不利因素:

1、基因歧视。我们知道基因信息能揭示个人的身体、智力状况和性格特征等情况,这些资料对升学、就业、婚姻、投保等都起决定性作用,一旦向他人和社会披露,就可能会造成极端严重的后果,甚至形成新的社会歧视浪潮。基因歧视的存在使得人类社会的不平等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并是原本奠基于个体之上的社会关系和人性观念遭到空前的挑战。有些基因决定论者指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天才现象,像爱因斯坦的科学才能、梵高的绘画技艺等,都是基因决定的结果;甚至认为基因科技能使人们能按自己的意愿来设计和制造后代,并能将各种生命体优势都集中到某个人身上,这就是基因优生,并将人类分为两级——“基因优生人”、“基因自然人”。在他们的观点中,基因决定着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注定人是不平等的,人天生就有等级,有优有劣。我们是无法否认这种情况的出现[12]。

2、人类多样性的灭绝。我们可能无法阻止基因歧视的出现,也就无法阻止人们对基因优生人的追求。那么,当人们根据基因图谱生产出“十全十美”的后代后,那么大家的种族、肤色、智商、外貌等多样性都将不复存在。

3、种族优越论。当人类的基因成果遭受到有心人的利用,他们就可以据此宣扬“种族优越论”,诋毁其他民族甚至借口发动侵略战争,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4、基因武器。我们知道不同的民族肯定存在着基因差异,而同一个民族的人肯定有很多相同的基因。那么未来是否会出现针对某个种群的灭绝性的基因武器?这种

基因武器的本质是研究不同种族、不同人群的特异性基因,研制出专门对付他们的转基因细菌或病毒,这种致命的东西往往是难以侦测和抵御的,其威胁超过核武器[13]。

5、后继权利。如果某人生病采用基因治疗疾病,是用体细胞还是用生殖细胞?对这个人生殖细胞的基因干预会不会侵犯了他后代的权利?这属于代际伦理学问题。尤其是当这种治疗是用于与医学目的无关的诸如改变肤色、发色或身高等方面的目的时[14]。

6、超长的寿命。我们无法否认自己惧怕死亡,那么当我们能够支配控制寿命的基因时(如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我们肯定会运用这项技术提高自己的寿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可以活到200岁,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资源将面临空前的“浩劫”式的消耗,那时能源革命很可能不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人们很有可能通过发动战争来获得资源。

7、隐私权。人类基因组研究既然可以清楚地了解人体的一切,那么对于每个个体来说,自己的身体将再无秘密可言。如果一个人的基因样本被获取研究了,可谁该知道这些结果呢?他有权知道或不想知道,甚至放弃知道的权利。但其他人还有谁可以知道这些呢?他的亲属、朋友、恋人、学校、工作单位和保险公司等,他们谁能够知道?也许就是因为他们知晓了对象的基因问题,他们可能遭到遗弃、无法交朋友、无法参保、无法上学[15]。

总结

在未来,基因将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几个方面之一,这是我们无法阻止的事情,而人类基因组学业将会对人来的健康,生育,生存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减少基因组计划在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江 王晓名 何涛《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后基因组研究》[N]《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3期、詹金彪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教学的改革思考》[N]《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年 第6期

3、Housman D,Ledley fD.《Nature Biotech》,1998;16:49、Kleyn PW,Vesell eS.Develop 《Science》,1998;18:18205、Hitert P,Boguski m.《Science》,1997;278:5686、章波《人类基因研究报告》重庆出版社 2006年版

7、钱俊生、孔伟、卢大振《生命是什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8、C.丹尼斯、R.加拉格尔、J.D.沃森序 《人类基因组 我们的DNA》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9、Rowen L.Mahairas G, hood.L.《Science》,1997;278:605-60710、Goffeau A,Barrell h,Bussey H et al.《Sceince》,1996;274:546-56711、方学得《生命天书和科学之谜》[j] 科技之窗,2007.7.1212、李平《生命科学巅峰》[N].文汇报,2000.07.0513、杨焕明,于军,汪建等.《解码生命--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计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4、李卫文《改变世界的科学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学杂志,2001,18(2):47—4915、杜可军,陈景元.《HGP和中国HGP》.医学与哲学.2001,21(9)180—189

第二篇:自然科学论文

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发展

廖艳霞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小碧中心小学 417002)

摘 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但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广泛应用也带来许多问题。如人类健康的新问题、人类安全问题、人的德行发展和价值取向受到巨大冲击。我们应全面发展自然科学,不断提高人类把握自然科学的能力,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谐;发展

人类面对的世界是包括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在内的世界。人类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仅要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还要认识人和人类精神活动自身。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但又密不可分的科学:以自然为对象的自然科学、以社会为对象的社会科学和以人与人类自身的精神活动为对象的人文科学。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人在现实活动中产生的思想、理论、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的肉体组织的观念[1]。2004年6月2日,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2]。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提出人文科学概念,并首次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协调和集成为科学的整体。本文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发展问题。

一、自然科学发展与人文科学发展的不和谐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这是二者的主要方面。但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文科学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协调一致的。特别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广泛应用带来了许多问题。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加速改变了人类生存的外环境,而与此相应的人的体内进化,如道德水平、思维能力、对自然科学的把握能力及对社会的调控能力的发展速度,却不能与之相适应,这样就逐渐出现了二者的不和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发展的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科学发展对人类健康带来了新问题

毫无疑问,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许多方面保护了人类的健康。如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为人类提高物质文明创造条件,人类对自己的生老病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了无能为力的状态;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措施日新月异,曾经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人工器官、器官移植技术能使失去某一器官功能的患者生命得以延续。但与此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许多致病因素得到了侵袭人的机会。如化学肥料、农药提高了农业产量,工业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却带来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从多方面影响着人的健康。

(二)伴随自然科学发展而来的人类安全问题

虽然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带来了福音,而且人类在利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同时,不断化解危险、防止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但是自然科学不合理利用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威胁。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借助各种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其活动空间从地表扩展到天空、海洋和地下,甚至到了太空和海底,不安全因素猛然增加。不论是化学品,还是产生粉尘、放射性的物质等新的材料,不论是在矿井、油田、水下、高空,还是在与有毒有害的物质为伴的车间等新的生产环境和作业场所,人的安全和健康都时刻受到威胁。

(三)人的德行发展和价值取向受到巨大冲击

随着信息科学、能源科学与生命科学横向联系不断加强,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了严峻挑战,人类在发展和利用自然科学时经常会遇到现实利益与生存价值、经济效益与人道精神等一系列冲突,有时难免为了单纯追求现实利益或经济效益而违背人道精神。比如,Internet实现了人类崭新的网络生存方式,却否定了人类相互交往中的情感体验和不可编码的思想交流。同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由于自然科学的恩惠使人们倾向于理性,人类对技术的信任感大大增强,实用主义迅速膨胀。人类在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价值取向开始偏移。全球规模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就是人类在价值取向上偏移所造成的恶果的最好证明。

二、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首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要实现这些目标,不仅离不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而且也应不断提高人类把握自然科学的能力,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发展。

(一)全面发展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提高人类道德素质的物质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从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出发,正确认识自然科学与人类道德的关系,认为自然科学对社会主义新人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物质基础和动力的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促进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价值观的确立,而且促进人们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解决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是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只有自然科学发展了,才能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手段、方法和物质技术条件。新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微电子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材料消耗和环境污染,新能源开发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无污染能源,人工合成材料缓解自然资源紧缺状况许多国家正在运用科技力量,采取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并取得了成效。

(二)不断提高人类把握自然科学的能力

自然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已经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如何把握自然科学而不使其失去控制是一个非常现实和迫切的问题。当前,世界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国家为了不使自己在竞争中落后,必须加速发展自然科学以提升综合国力。这样就使自然科学有可能成为脱疆的野马,成为不可控制与驯服的怪兽,超出人类可能控制的范围,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与生存。比如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已显露出此征兆:克隆技术、针对人种基因缺陷制造病毒的可能、转基因技术对人体长远的影响的问题等等。再比如,人类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仅大力发展自然科学,而且把自然科学发展带来的更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没有全面顾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没有全面考虑其是否超出了人类的把握能力。这样不仅破坏了自然,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实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383所以,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人类把握控制自然科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必须予以充分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

(三)重视人文科学发展,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和谐发展

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是由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人对自身价值的意识程度决定的。否认或忽视人文科学是传统的工业文明视人为机器的附属物并日益物化,特别是将客体改造论推至极端和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功利主义泛滥、理想的泯灭造成的。然而,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追求的多是对自然环境和一部分社会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从而造成了人类与环境的严重对立和对抗,致使当今人类面临着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自我危机。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人文科学发展。重视人文科学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自然科学和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时,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现在也有人说,最近100年全世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一切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科学和技术对现代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样,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呼唤发展人文科学,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人的身心素质问题、决策能力问题、思维能力问题、人的道德品行问题等等。从我国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对人文科学研究急迫的需求,促进了人文科学发展。在研究改革开放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由此看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作用同样重要,不可替代。虽然他们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手段、不同的研究内容,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仍然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它们的作用不可替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603。

[3]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05031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三篇:自然科学论文的写作

自然科学论文也称为“科技论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科技论文的大量涌现,人们越来越要求论文的坐在以最明确、最易理解的形式来表达期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于是就逐渐形成大体相同的格式,可称为科技论文的“通用型”。尤其是那些以实验为主要内容的论文,其基本格式构成项目有:标题、作者及工作单位、摘要、引言、正文、结论、感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现将其正文部分的结构内容介绍一下。

科技论文的正文部分主要有下列内容:

(1)研究或实验目的。简明扼要地写出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通过实验

达到什么目的。

(2)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一个科研课题,从上马到获得成功,全部

过程都要运用实验材料和设备。因此,应将选用的材料(原料、材料、样品、添加物和试剂等)、设备和实验(观测)方法一一加以说明,以便他人能够据此重复实验。

(3)实验经过:也称实验研究过程,或称实验方法、操作步骤等。主要介

绍制定的研究方案和选择的技术路线,以及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还

要说明实验研究过程中试验条件的变化因素,及其考虑的依据。要注

意不是罗列实验细账,只叙述主要的、关键的、非一般常用的实验设

备及操作方法,以让研究结果的规律性更加明晰。

(4)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这时正文的核心部分,实验成败由此判断,一贴推理由此导出,一切议论由此引出,应该论述充分,并辅以表格、图解、照片。这些附件能起到有力的说明作用,且节省篇幅。

结果分析也称“讨论”,亦称“各种因素分析”,其目的在于阐明实验结果的意义。它是论文中的“坚果”部分,一般应包括这几方面内容:

主要原理或概念;

本研究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显自己在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发明; 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对本课题下一步拟作进一步研究(实验)的设想。

第四篇:自然科学论文的撰写

自然科学论文的撰写

科学论文(学术论文)是某一科学研究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含调查研究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或创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已知原理被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的进展的科学总结;或是在某一学科领域对其某一方面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的综合论述。故科学论文是以特定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形式,用以提供学术会议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另外,也可作为科研成果鉴定或验收用的技术资料。

一、自然科学论文的要求

(1)创新性,这是首要的一条。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没有创新性,就没有必要写科学论文。文章要有新观点、新发现或新发明,文章内容才能体现“新”意。

(2)学术性。科学论文要体现一定的研究深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考察一篇文章的学术价值,主要看研究成果本身的重要性和所起的引导、借鉴作用在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或工程应用等方面,解决了前人长期没有发现的非常规科学问题,以及长期没有解决的常规科学问题;或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及提出了有科学依据的新观点或新的理论模型,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3)正确性。理论模型、实验数据、推理论证都必须准确、严谨,论点应经得起推敲。

(4)再现性。读者根据论文中所介绍的实验方法、实验条件、实验设备,重复作者的实验时,应能得到与作者相同的结果。

(5)可读性。论文的层次要清楚,文字要通顺,插图与表格要清晰,概念要准确,阐述要富有逻辑性,让同行读得懂。

(6)简洁性。文章力求简短、鲜明。

(7)规范性,就是要符合投稿规定。目前国内、外的诸家杂志都有自己的投稿规定。投稿前应先看所投刊物的规定,按其要求撰稿。

二、写好自然科学论文的两大要素

对于一篇好的科学论文,选题是第一位的,而且要有深入的研究、知识创新的内涵作为基础。好的论文必须要有好的写作技巧。一般,科学论文由两大要素构成,即文章要素与图解要素。两大要素写得好,才能使知识创新的原貌得以如实的刻画。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文章要素,由以下7个部分组成:

1.题名,又叫标题或题目。用于概括文章主题,简单明了,一般不超过20个字,放在文章的最前面,位置非常突出,而且一般都用大号字印出。它也是文摘、索引或题录等信息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应一致,并符合英文表达方法;不要轻易使用未得到科技界公认的缩略词语;字母必须全部大写。

题名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传播效果,是读者判断是否应读该文的主要依据。

是否确切、简洁、鲜明是衡量一篇文章标题好坏的准则。

2.摘要,位于标题和前言之间,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起报道和检索作用。摘要有三大特点:短、精、完整。短,指篇幅短、字数少。短则几十字,长也就300-500字。除非另有要求,一般摘要的字数应为正文的5%-10%。精,指内容精,囊括了文章的精华。完整,是指它可独立成篇,可供检索性刊物——文摘杂志专门刊登。

摘要一般都是在文章的其他部分写好后提炼出来的。

3.前言,又叫引言、绪言、引子和绪论等等,是文章的开场白,说明写文章的理由,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为读者看完标题、摘要后决定是否读正文提供必要的信息。

前言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研究背景;指出前人或他人在该领域内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或者是原有科学体系本身的弊端所隐藏着的问题,使读者知道文章的来龙去脉,对所论述的问题有全面的认识,从而掂量出该项研究成果的分量。(2)研究目的;说明从事该项研究的理由。目的与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顺理成章地写下去。这也是读者判断是否该读该论文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便于读者去领会作者的思路,从而准确地领会文章的实质。(3)研究范围;指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或所取得成果的适用范围。它既可进一步限制标题,也可客观地告诉读者,该论文讨论的内容对哪些读者适用。(4)研究方法;指研究采用的实验方法或实验途径。前言中只提及方法的名称即可,无须展开细述。(5)取得成果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的有与无,视文章的性质而定。多数文章没有这部分内容,因为它带有自我评价的性质。

前言贵在言简意明,条理清晰,容易理解。既不要自吹自擂,也不要写什么“才疏学浅”和“请不吝赐教”等客套话。有人喜欢用“众所周知”、“大家知道”之类的句式开头,这也不好,学术论文是给同行专家看的,既然是众所周知,就不必再费笔墨了。

4.正文,是文章的主体。这一部分的形式主要根据作者意图和文章内容决定,不可能也不应该规定一个统一的形式,下面只介绍两种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形式。

以实验为研究手段的论文或技术报告,包括以下几部分:

(1)实验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质量分数与力学性能。

(2)实验所用设备、装置和仪器等。如果是通用设备,只注明规格、型号即可。如果是自己特制的,需给出示意图,并详细说明测试、计量所用仪器的精度,使读者知道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程度。

(3)实验方法和过程,说明实验所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实验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操作上应注意什么问题。要突出重点,只写关键性步骤。如果是采用前人或他人的方法,只写出方法的名称即可;如果是自己设计的新方法,则应写得详细些。

上述三点的详略程度应以别人能再现文中的实验结果为标准。但是,涉及保密和专利的内容不要写进去。这是因为科技文章既有理论上(学术上)的馈赠性,又有技术上的经济性(专利性)。要正确处理学术交流与技术诀窍保密的关系,对于技术上的要害问题应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4)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就是实验过程中所测取的数据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写文章时,需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加以整理,从中选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数据或现象,并将其制成便于分析(讨论)的图或表,有的还要拍成照片。分析是指从理论(机理)上对实验所得的结果加以解释,阐明自己的新发现或新见解。

实验结果与分析可以合在一起写,内容较多时,也可以分开写,各成一节。这部分内容是论文的重点,是结论赖以产生的基础。

写这部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选取数据时,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数据一要准确,二要有代表性,决不可按照个人的好恶决定数据的取舍,更不能伪造数据沽名钓誉。选取数据要从必要性和充分性两方面去考虑,使读者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能做出与作者相同的判断。对于异常的数据,不要轻易删掉,要反复验证,查明是因工作差错造成的,还是事情本来就如此,还是意外现象。

其二,描述现象时要分清主次,抓住本质。

其三,对图和表,要精心设计、制作,使人一目了然,看出规律。

其四,分析问题时,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以理论为依据,不能主观、武断,不能想当然。所得结论必须经得起同等条件下多次实验的考验。分析必须一丝不苟,公式推导要严密,分析问题要切中要害。基础理论无须赘述,中间步骤可以省略。

总之,在结果与分析中既要包含所取得的结果,还要说明结果的可信度、再现性、误差,以及与理论或分析结果的比较、经验公式的建立、尚存在的问题等等。

理论或解析文章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解析方法。包括前提条件、提出的假设、解析的对象、适用的理论和计算的程序等。

(2)解析结果。可用图、表和公式等来整理。

(3)分析(讨论)。分析的内容有结果的可信度、误差的评价、所得结果与其实验结果的比较。对实用对象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见解,指出问题和以后努力的方向等。在工程应用中的解析,应该尽可能地加上实验验证。只有用实验验证了的理论,才能称得上是正确的理论。

5.结尾,指正文之后的结论或结语(结言)。它是以结果和讨论(或实验验证)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做出的最后判断,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读者可以据此看出研究成果的水平。如文章内容多,其中每一节的小标题就是该节的结论,其全篇的精髓又概括在摘要中,结尾可省略。写结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联系。

(2)用词要准确,不要用“或许”、“可能”、“大约”之类模棱两可的词。

(3)要突出重点,观点鲜明。

(4)要恰如其分,不要言过其实。

(5)文字要精练,不要复述前面的结果和讨论。

有的文章根据情况或作者的习惯,结尾可以写结语(结言)、讨论与结论。

6.参考文献,均附在结论之后,它有三个作用:其一,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表示作者对他人成果的尊重。科技文章既有为全人类所公有的一面,又有作者具有优先权的一面。所以在文章中必须分清楚哪些是别人的研究成果,哪些是自己的研究所得,不能鱼目混珠,让人以为都是作者的成果。能否如实分清这一点标志着作者的科学道德水平高低。其二,便于读者了解该领域的情况,它是读者进行追溯性检索的有效途径,读者可以根据所列文献找到原文。其三,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本课题的历史和现状的了解程度,便于读者衡量论文的水平和可信度。有的综述文章只列几篇参考文献,读者一定会对该文的全面性发生怀疑。也有的作者把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献也列入参考文献,这也是不对的。文献的来源有:期刊、图书、论文集、论文和其他。在统计3353篇参考文献中,引用期刊文献占50.3%,这是因为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信息量大和便于检索等特点,能反映当前学术水平,是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途径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中介之一。期刊在目前成为科研人员的主要信息来源,被广泛应用。图书由于具有论述系统、观点成熟、可信度高等特点,也是引用较多的参考文献,占24.1%;另外,其他论文占13.8%,论文集占8.35%,其他占3.46%。参考文献附于文末,其编排次序应与文章中参照的次序一致。对引用的文献按其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顺序排列。

(1)被引用的文献为期刊论文的单篇文献时,著录格式为:“顺序号 作者 题名 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2)被引用的文献为图书、科技报告等整本文献时,著录格式为:“顺序号 作者 文献书名 版本(第一版本不标注)出版地址,出版者,出版年”。

(3)被引用的文献为会议记录时,著录格式为:“顺序号 作者 篇名 In(见),整本文献的编者姓名ed.(多个编者时为eds.),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4)被引用的文献为学位论文时,著录格式为:“顺序号 作者 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二)图解要素。科学论文中的各种图形、表格、照片合称为图解要素,是表达实验结果、说明实验原理等的有效方法,具有简明、直观、容易理解等优点。

1.插表。它比文字叙述简洁、鲜明,容易对比。与图相比,作表格不需要特殊的纸张、工具;数据精确、紧凑,也可以有效地反映规律性(例如,元素周期表);可以表示多个变数。但是,表不如图直观、明了。凡是用文字和图说明和表示有困难的都可以考虑用插表表示。

2.插图。文稿中所用的图应在正文中的相应处留出空白位置,并画出框线。框内上方留三行,作贴打样图用,从第四行开始写上图号、图名、图注或其他说明等,借用的图要注明出处,图名和图注后不加标点。

图框中的分图号用a)b)表示。正文中引用图号时,用“见图1-1a、b”,注意图号不加括号,分图号不加半括号。照片也可以看做是图的一种,在科技文章中的数量也很大,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新的机械、设备、仪器、装置的外观和运转状态等,只看文字内容,不容易理解,辅以照片可以增加其报道效果。

(2)保密的结构图常用照片代替。

(3)全相微观组织结构要用光学显微镜照片或电子显微镜照片表示。这种照片应给出放大倍数(例如放大500倍,用X500表示)。

(4)显示应力分布状态的照片。

(5)X射线或电子衍射花样照片。

(6)产品或零件照片。

上面介绍的两大要素是自然科学论文的一般构成及基本要求。由于学科门类繁多,其论文格式和要求也各有不同,作者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撰写。初写论文的人可以参照与自己内容相近的名家名篇,模仿其格式及表达方法,而赋以自己的新内容。

第五篇:自然科学论文选读高中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

2.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勾玄提要的能力;

3.激发、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筛选信息,勾玄提要

教学过程

导入

自然科学是是基础科学,科学技术推动着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必须了解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这一单元,我们就将阅读几篇自然科学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能够通过勾玄提要从中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做好阅读笔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掌握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才能逐渐积累我们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

第一课时《数学与文化》

一、简介数学与文化

简单介绍数学与文化的定义。

数学: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一门学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文化:文化是一个包括人在社会中所习得的知识、信仰、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它的能力与习惯的整体。

二、阅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将文章中的重点语段标注出来。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1.数学文化的几个特点

2.数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数学中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关系

四、总结扩展

快速阅读《论数学(节选)》或《关于数学和科学的随想》,结合自己学习数学的体会,谈谈对这一学科的认识。

第二课时《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一、引入“熵”这一名词

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二、阅读课文

三、总结文章要点

师生共同总结:

四、扩展延伸

熵在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第三课时

自读第三、四课,作阅读笔记,写出文章的内容提要。第四课时

教师选取历年高考科技文阅读作为训练题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下载自然科学论文(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然科学论文(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问题_自然科学论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问题【作者】龚书铎如何认识、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直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有益的。因为无论是主张......

    科学论文

    关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启蒙课程。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科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

    科学论文

    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真正以探究学习为核......

    科学论文

    浅谈减负增效,力创农村小学科学高效课堂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浦贝乡中心小学:奇峰【摘要】 “减负增效”,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益,这是我们科学教师所期盼的教......

    材料科学论文

    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 石墨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 摘要:石墨烯以优越的性能和独特的二维结构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材料四要素来分析石墨烯的加工制备,各种热学,力学,电学......

    科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适度改进实验设计 山西省武乡县教学仪器站王华 山西省武乡县五一小学暴丽丽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

    科学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实验”作源头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摘要】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只有实验和实践,才能有......

    科学论文(模版)

    经历探究过程 培养科学素养 姓名:杨艳霞工作单位:濮阳市南乐县福堪街中心小学 邮编: 457411电话号码:***新课改要求孩子自主探究、自主体验关注孩子对知识的获得过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