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家谈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问题
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可以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可是专家学者却认为,大学毕业生依然处在“求大于供”阶段。
随着近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步子越迈越大,每年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攀高。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据预测,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很可能达到340万人。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截至2000年6月,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达到63.67万人。专家表示,大学毕业生中待业人数还将呈增长的势头,2004年预计为70万人,2005年预计为75万人。
对此,国家人事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克良认为,虽然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情况比较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已经过剩。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数量的35%,日本是23%,而目前中国只有5%。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专家学者们认为,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市场达到超饱和状态;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长期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企和政府机关,致使这些地方在某些领域人才饱和、供需失衡。
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就认为:“其实现在我国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时勘博士分析,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比如,上海市6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集中在机械类、电子类、土建类,而据统计,上海急需的13大类人才中,绝大部分类别每年都得不到足够的补充,其中以各种专业技术人员最为短缺,高级技工是最稀缺的工种,这种错位使得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雪上加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则提出,现在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随意性。学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考虑学校实际,一味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这一分析也得到来自高校的认同。山东师范大学校长赵彦修、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均认为,中国许多高校没有找好与市场的结合点,在开办专业、培养人才等方面闭门造车,缺乏与市场的沟通。据了解,从2002年开始,传统的“热门”专业就业率已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电子信息、土木建筑、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都比上年有了十分明显的下降。而以往非常“吃香”的外贸、金融、法律、会计等专业都趋于饱和,现在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特别困难,如果不及时考虑“改行”,就可能面对“刚毕业就失业”的痛苦。
针对供求错位所造成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业内权威人士建议,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依据社会需求,不同地区的高校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开设一些符合本地需要的专业,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只有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才能使社会和人才获得“双赢”的局面。
专家们还指出,只有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越多,整体国民素质才能越高。虽然目前大学毕业生存在相对过剩的问题,但是“扩招”依然是大方向,是大势所趋。只有从国家政策、社会帮扶以及改变大学毕业生本身就业观念等方面共同入手,才能逐渐改变目前这种“求大于供”却又存在就业难的现状。摘自《北京人才市场报》
第二篇:社会对大学生需求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二、调查内容: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对“您认为现在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社会并不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只要我们肯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业。
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是大学生较为容易就业的地区,因为东部就业岗位多,生活条件优越,可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竞争更为激烈的弊端。还有不少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更应该回到家乡,因为家乡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对周围环境颇为了解,生活也更加便利。少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尝试去中西部,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内陆地区慢慢发展起来,就业岗位空缺多,一切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建设,大学生如果能克服困难在那边安居乐业,也会过上美满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会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民众普遍认为,大学生择业前不应该首先考虑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而更应该注重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事业,不只局限在眼前。社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最应该在政策方面给大学生加大支持力度,其次资金、技术方面也应该迎头赶上。经济危机下,大学后并没有被断了后路,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选调生、自主创业、直接就业等等。社会人士反映,大学生应该从大二就开始涉及就业上岗、人才市场方面的知识,大三时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去,锻炼培养个人职场能力,积累工作经验,适应工作环境,为大四就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四、调查结果分析:据调查,较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青睐的大学生包括以下几点:思想素质较高;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吃苦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外语水平高、懂计算机知识;动手能力强;懂专业、会管理、善交际。而大部分群众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实干,有专长,高素质,充满活力。待人有礼貌,孝老爱幼。。这些优良传统应该具备。大学生是祖国下一代的希望,大学生的发展意味着祖国明天的兴盛。当代大学生活泼向上,青春充满激情,乐观自信,有理想有抱负的精神风貌必须发扬广大。
为了能够在不远将来的职场生涯中运筹帷幄,我们大学生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
2、适应社会能力
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退缩,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
5、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
6、组织管理能力
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
五、调查总结与建议:虽然时下大学生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级。但这也是社会发达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展的必然。说明了国家的教育越来越普及,全民素质不断提高了解当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是必须要做的,这会让我们懂得社会最新的发展动态,时刻做好准备。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加清楚了自己社会地位,身为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就是这方面人才的后备军。我们紧握时代的脉搏,紧跟社会的步伐,让明天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第三篇:关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的社会调查
关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的社会调查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新要求,不再是过去那种划分得很细的专门人才,而是具有急促宽厚,支柱坚实,能力增强,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在拓展专业的基础上,淡化原有专业界限,整体优化专业人才。基础宽厚主要体现在掌握各学科中最必须的,反应该学科社会,自然,文化,经济,管理等北京基础知识。支柱坚实是指有炸死的专业大类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既是本专业的基础,又是跨专业的基础,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应用,了解某一两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科技前沿,为毕业时选择职业及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据有关资料,某大学对其毕业生调整工作岗位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的专业调整达到了75%,也就是75%已转换了工作岗位,若没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础,便很难适应二次择业。又如,复旦大学力学专业学生可以考进独资银行;物理学专业学生可以进跨软件公司,会计事务所;说明社会需要知识面宽的复合型让人才。
此外,从近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具有以下四种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1、道德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2、有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3、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
哪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既懂经济与管理,既善科研又善开发与经营,既善写文章又会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深受各行业的欢迎。
4、有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总之,未来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需要的是适应性,创新意识,综合能力,接受挑战性工作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素质都较强的人才。而对只专不活的你,缺乏个性特点的人,缺乏责任感的人和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相处,人际关系紧张的人则不受欢迎。
据有关专业机构对机械,化工,电子,汽车,金融,运输,通讯,房地产等重点发展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支柱性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如下几方面特点:
(一)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源源大于基础学科人才
(二)不同类型企业对人才专业需求也不同
(三)不同类型企业对学历层次要求不同
(四)企业注重“敬业精神”、“工作经验”、“文化程度”
(五)企业普遍关注人才的综合技能
未来十年国家的人才需求
根据人事部,各类全国性专业协会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对未来10年我国将急需16累人才:
1、税务会计师,多种类型的经济实体不断涌现,国税和地税的分
征等因素,使得会计师的需求幅度增加较大,尤其是熟知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会计师将成为热门人才。
2、律师,目前我国各类律师奇缺,进10年内将有大量需求,尤其
房地长律师受欢迎。相关热门人才为房地产律师,而随着我国对外经贸来往的进一步增多和对外交流的加深,深熟国际法则的律师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通晓国内外法律的人才也将受青睐。
3、电脑系统分析专家,为某一行业的需要而进行电脑软件与硬件的设计,开发,管理,进行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运作的技术专家在将来逐渐走红,相关的热门人才为电脑程序设计师,网络管理专家。
4、环境工程师,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对环境工程师的需求
将呈上升趋势,相关热门人才为工业卫生学者和毒物学者、生物环保,化学环保,工业环保等人才。
5、咨询经纪人,咨询业务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同时现代社
会对咨询精确程度要求提高,使得该行业日益走俏,此类人才需要融经济,金融,统计,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为一体的通才。
6、索赔估价员,天灾人祸的频繁出现以及未来社会对理赔速度的要求,使索赔估价员的作用越来越大,具有保险专业并通晓其他专业知识的索赔估价员将成为热门人才,相关热门人才是资料处理师,精算师。
7、老人医学专家,下世纪初,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老
人医学将变得十分重要,从事老人医学专业的人才将走俏。先关人们人才为家庭医师,保健医师,家庭护士。
8、家庭护理,来自人口老化及医疗超支两方面的压力,使得家庭
护理成为需求量较大的行业,相关热门人才为熟知护理学的家庭服务员和幼儿教师。、9、商业服务业务代表,我国商业,金融业的繁荣需要一批熟悉业
务,思想敏捷,善于公关的推销员,特便是需要从事证劵及金融等反面的业务代表,以及通讯设别的业务员,有关商业服务的独立承包商也将在未来十年内开始大批涌现,为公司承揽广告,电脑程序设计,信用报告工作。该行业的相关热门人才是证劵及金融业得业务代表,通讯设备业务员。、10、专业公关人员,企业家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企业的形象设计问题,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公关人才,公关行业必将成为极有前途的一门行业。
11、心理专家,市场竞争,人才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导
致人们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滋生心理将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心理学也将越来越现实其存在的价值,私人心理治疗师,家庭问题分析专家等将成为热门人才。
12、中医师,由于西医对一些疑难病症的疗效不大,更由于中医的独到之处,社会对中医师德要求量增加,特别是防病健身的传统人才,相关热门人才为按摩师,中药师。
13、工程师,尤其是需要相关的环保,土木,和工业工程师。
14、生物化学家,蛋白质的药物价值决定了生物化学的光明前景,新的药物不断地被生物化学家开发出来,社会不断期望有新的开发,相关的热门人才为分析化学家和药理学家
15、旅游人才,旅游业在21世纪将继续长足发展,境外人员将大量
进入我国旅游观光,内地也将有大批人员出境,观光,考察,对旅游袋里公司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旅游专业毕业的管理人才,航空公司,出租车公司,客轮公司和旅馆的业务代表,以及通晓古今外的导游人员,将是企业争夺的对象。
16、人力资源专家,各种各样的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未来10年,对人力资源专家的需求也将增加,相关的热门人才有人才市场经理,人才素质测评专家。
调查人:侯宇航
学号: 1008063041
2011年4月26日星期二
第四篇:谈《人生》之社会对人的影响
谈《人生》之社会对人的影响
摘要:路遥的《人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的改革,体现了时代的发展浪潮。但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衔接如何?是什么导致了许许多多有进步思想,有创作能力的青年徘徊在现实与理想的边缘。他们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我们该向谁叩问这时代的悲哀?
关键词:人生,悲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看完《人生》,我突然很想问问,问问自己,也问问身边的人,什么是爱情?或者说,是什么支撑着爱情之路?以前只单单的认为,两个人只要相互喜欢就行了,此事无关风与月,所有的物质,地位都是身外之物,换不来两个相爱之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如果把高加林的故事放在现在的社会,我想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不是因为别的,仅仅是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类爱情悲剧。
如果回到八十年代,它处于时代转型期,是落后封建与新思潮、新思想磨合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一点点的变化都会聚焦着周围许多人的眼球,他们有的是封建保守派,有的是新思潮的先驱者,而高加林扮演的又是什么呢?我想他两者兼有吧。高加林不是失败的,他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课堂上最珍贵的财富。高加林应该算是一个理性的人。很多人都说他对刘巧珍的喜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只是相互利用,相互炫耀而已。在我个人认为,高加林的所作所为,爱情只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侧面体现。作者通过高加林与巧珍,与黄亚萍之间这条爱情主线来表现高加林这个人物的复杂情感,起起伏伏的心理矛盾,生活纠葛。
一个人的成败不能仅仅归结于这个人本身,外因有时候也会起到不少的作用。俗话说时代创造英雄,将同样一个人置于不同的时代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作为,不一样的世界观、人生观。我想就《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来浅谈社会变化对人的影响。在小说中,最明显的一条线就是高加林在农村爱上同村的巧珍,当他飞黄腾达的时候抛弃善良真诚的巧珍和知识女青年亚萍在一起,最后高加林又因为牵扯关系而回到农村,失去两个女人的爱情的故事。我们不禁会问,这样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远见的热血青年,何以会有这样的世界观、爱情观?
一:高加林自身的知识与性格。
生长在农村的高加林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没有考上大学,但拥有远大的志向。他从来没有鄙视过任何农民,但他又从来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他渴望离开贫膺落后的地方,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生活。他的知识,他所受的教育让他在村里显得与众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是看待事物,讲求卫生,更多的是不甘于安稳地呆在这一片闭塞的山区。他需要比别人更多的自由,更广阔的视野。当高加林从名办教师变回农民的时候,他愤怒、压抑,他觉得一切都没有了意义。在这个时候,巧珍出现了,像一个温柔的天使,治愈着他的悲伤。高加林知道自己和巧珍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那就是知识。当高加林接受巧珍的爱情时,他是懵懂、胆怯的,似乎觉得是一个梦,梦醒了就什么都会过去,不需要承担一点点的责任。
“高加林进了村子的时候,一种懊悔的情绪突然涌上他的心头。他后悔自己感情太冲动,似乎匆忙地犯了一个错误。他感到这样一来,自己大概就要当农民了。再说,他自己在没有认真考虑的情况下就亲了一个女孩子,对巧珍和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高加林知道他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但同时也正是由于他比一般人开放,让他最终与巧珍一次次的约会。
当高加林在县城里飞黄腾达的时候,由于他那执着努力的个性,让他不甘于呆在县城这样一个小地方,他想走的更远。根据高加林的性格,他骨子里是向往浪漫生活的,每一次进县城,他总是感慨万千。他熟悉的街道,爱着的校园,挥洒汗水的体育馆,还有那长着一大片树木的东岗。所以在巧珍与亚萍的PK中,我们总说是事业战胜了爱情,他把爱情当做了攀升的垫脚石,其实难道仅仅只是事业吗?我觉得还有高加林性子里的浪漫和大男子气概。他忍受不了巧珍对他说的琐碎的农村小事,他想的是国际,是石油问题,中东问题。他的知识和性格让他在选择爱情的时候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是那颗不满足的心让高加林毅然抛弃了自己爱过的女人。
二:生活背景,农村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脱节。
在《人生》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情节之一是村里的水井脏的不像样,加林和巧珍买了漂白粉来净化井水,然而这一平常的举动却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愚昧的农民指责高加林的行为是要毒害村里的百姓。这件事最终在村里拥有强硬领导能力的高明楼的解释下风平浪静。问心自问,这样的环境里的高加林是寂寞的,孤独的,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怅然。如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但这土地也必然要是一方能理解你的土地,如果没有理解,再深沉的爱也会日渐消散。
正是由于农村的封建保守,使得高加林不顾一切地想要挣脱,想要走出去,即使同样也是走进一个更大的牢笼而已。在那个年代,已经走出了文革的阴影,改革之风正在蔓延,然而这是一个闭塞的小山村,很多思潮还未被接受。正是这样一群受过教育的青年到带头开了这一扇大门,先驱者总是不被理解的。农村满足不了高加林,这里即使生活条件改善了,但精神层面是远远无法追上的,高加林的不满足不是在物质而是在精神。从中学时代开始,他就向往国际化,与时代潮流相衔接。在这样一个生活背景下,压抑而百无聊赖,辞去教师的工作,适应农民生活的高加林痛苦的自虐。在他内心,一直有着压抑不住的报复心理。当巧珍向他表明爱意的时候,他考虑的不仅仅是巧珍的美丽、善良,还有她背后的那个家庭的力量。
换句话说,我们假设,假设高加林生活着的不是这样一个时代,而是像现在一样,自由竞争,没有所谓的闭塞的农民,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出色的才华,赢得自己的生存尊严。不会再被克南的母亲骂成是臭烘烘的担粪人。那么他还会拥有这样的结局吗?我们无法预料,但我们可以肯定,他活得不会这么的痛苦,他会释放,会减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相信人身上是带着一种恶的,这种恶不会轻易流露,只有在特定环境,特定状态下才会显露。
高加林是这样一个人,他经历的痛苦有些是自身造成的,但也有许多许多是这个社会忽视了她们这样一群人,没有物质地位,更得不到精神的慰藉。他们选择的路往往是捷径,因为生活已经把他们压得很累很累,不想再长途跋涉,不想再带着满身荆棘,穿梭在这个分化的社会。他们也想选择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但这条道路却并不向他们敞开,在这样的环境下,势必会造成部分人的性格扭曲,但高加林并未完全摒弃乡土的质朴纯真,他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缘苦苦挣扎。
三:社会的阻力,不良的社会风气
腐败之风一直都有,从古到今。在八十年代,还未完全退去封建的影子,所以高加林深受着这一影响。在他们村,最有势力的无非就是“大能人”高明楼,“二能人”刘立本,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可以为所欲为。因着这个关系,高加林当不成教师,他是鄙弃这种裙带关系的,他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才华,然而在这样的氛围里待久了,看多了,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他的同学,不管是亚萍也好,克南也罢,若不是因为家里的关系,又有谁可以比他更好呢?在他看来,对同学或者三星,在鄙弃时也是有一份羡慕的。
在高加林失去教师工作后,曾一度想给他叔父写信,希望可以靠着关系谋求一份工作。在他叔父返回农村劳动局工作后,马占胜给高加林找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高加林欣然接受。这在他潜意识里是抵触的,但是社会如此,在环境面前人毕竟是要顺流的,他想,三星,克南不都是靠着关系吗,凭什么我就不能这样,想跟他们处于平等地位的他毅然走上了这条路。
社会风气如此,我想很少有人可以抵制这种诱惑,人无完人,如小说里的三星,其实单纯善良,克南也宅心仁厚,他们都没有错,错的是社会浪潮淹没了他们。随波逐流有时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可怕的习惯。如果没有存在这样的社会风气,高加林依旧是本本分分的乡村教师,为着他的理想事业,一步步靠实力走下去,我想他也会比现在活得潇洒轻松。我们不能说高加林是错误的,他所缺少的是在时代面前的坚韧的定力,不受世道熙熙嚷嚷的迷惑,但是能这样的又有几人。他抛却过爱情,但因此他学会了珍惜爱情,他失去了事业,但因此他会更坚强地面对未来。寻找一条实实在在的道路来奋斗,来努力。
作为一个时代先驱者,应该怎样正视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如何努力廓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在生活的岔道前不张惶失措,以至迷失方向。高加林的悲剧也同时告诫着我们,时代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个人的发展应该和这个时代相联系。鱼在大海里方能找到真正的方向。我想高加林身上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有我们需要警记的教训。最后,就用路遥在《人生》卷首语上的话来结束吧,“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还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参考文献][1]邵燕君.《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现实主义畅销书”生产模式分析[J].小说评论,2003,(1).[2]李秀清.爱情也需要正确的人生观——解读路遥《人生》中的爱情悲剧[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3]刘好梅,女,山东临朐人,烟台职业学院教师。重读《人生》
第五篇: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以及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需求的调查报告
关于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以及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需求外国语学院 英语10-3 201010011068 孙影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以及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和文化进入了中国。语言在这样的相互交往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上涌出了大量的英语专业的就业人员,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英语专业作为一个很热门的专业,被无数的中国学生追捧。而现在,由于过多的人员涉入了英语这一行业,导致大批的英语毕业生难以就业。我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以及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需求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初步了解了一些行情,也希望对此有正确的掌握,以便更好地应对将来的工作就业。特别是人世让我们更大程度上明白人才资源在一个企业当中的至关重要性。这也就对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国际化的高要求。
首先,先陈述一下我所了解到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国际贸易方向,旅游方向和师资方向。其中,国际贸易方向提供国际贸易业务人员、商务翻译、商务助理等方面的职业。旅游方向主要涉及英文导游及涉外宾馆的接待及管理人员、外企业高级文员、外向型企业一般管理员这样的工作岗位。对于师资方向来说,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高中的教师都是可选的。针对这样的主题,我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通过在一定的范围内做了调查之后,我得出了一些结论。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的人都觉得英语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太多人会英语了。英语因此成了一个弱势的专业。而认为英语很重要的人则占一小部分,他们认为学好了英语很重要。大部分的人认为现在人才市场上英语需求的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仅次于综合能力的是口语好,少数人认为读写,收发邮件,其中有25%的人认为翻译,包括笔头和口头是很需要的。80%的学生认为英语人才需要的行业是外贸行业,次之的是酒店和旅游。如果说使用英语,更多的时候是在做翻译,70%的人是同意的,完全同意的则占10%,当然不同意的也有少数。在同学们找翻译公司的时候,很多人重视质量,质量好的才是第一,当然也有不少人重视速度还有方便,容易找到的跟快捷的也是一大优势。随着近些年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的日益趋于国际化,大型企业,外资企业,日益成为毕业生向往的就业目标。特别是在北京土海等国际化大都市,企业在工作中会有大量的场合要接触到英文文件、材料、资料以及直接和外方进行业务上的接触。甚至有些公司会在公司的日常文档中要求直接使用英文。所以现在的高水准的企业对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要求实际上是相当高的。
一定程度上几来说,对英语水平的考察还将普偏的成为用人单位对学生水平衡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多数的职位,英语已非专业技能,而是必备的职业素质,自然被企业普遍地采用为招聘考察项目。同时,就英语本身所含意义来看,英语是基本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已被普遍认同。
大多数的同学认为目前人才市场上,英语人才供过于求。几乎没有人认为供不应求,紧缺的。一部分人认为符合要求的不多。50%的人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1500元到2000元之间。其次是2000到2500元,几乎没有人期望是1000元以下。一部分人认为2000元往上或者更多。毕业后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去三资企业工作,想去中小名营企业就业的不是很多。绝大多数人选择职业的原则是薪酬待遇,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些人选择兴趣爱好,其次是根据社会需求和大众趋势的。很多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发展能力,其次是专业成绩与社会阅历,当然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是学校名气。现在专业不对口很普遍,所以很多学生认为给就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还是可以克服的。一般大学生的就业知识主要来源于网上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其次是报纸杂志跟你培训机构。对于个人学习的专业,很多人觉得前景较有前途,很少一部分觉得很有前途,一部分人觉得没有前途或是根本没有想过。目前我国约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专业和非专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数。规模如此庞大的人群在学英语,可实际应用水平到底如何呢?据国家外文局调查,目前我国从事同声传译和书面翻译的高端外语人才依然严重缺乏,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质量人才缺口高达90%。对于千方百计的考证现象,大部分人认为是一种投资行为,少数人认为是一种无聊的消费。求职中困扰人最多的是能力不足,很少人认为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不够。大部分人对于自己能胜任的职位没有考虑过,都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约80%的学生很重视大学的专业课学习,少数人只求一般或者能过就
行。由此可见,学习的氛围还是很浓烈的。
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要看他的能力和实力,以及为社会所作的实际贡献的大小。所以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加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去适应社会的需要。学习外语的人很多,但是依旧翻译人才紧缺,因此我们更有理由去重视英语这门学科,提高自身的水平。在社会提供这么多机遇的条件下,我们更要努力完善自己的英语水平,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