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大学2年的一些感想
上大学的一些感想
那就从高中说起吧。在高中的时候,我认为大学是一个汇集各路英雄豪杰的地方,我的大学同学应该有着不比我低的智慧和思想,我的老师应该可以指哪打哪,随心所以,我生活的环境是有很多树,有很多鸟的,和自然很贴近。在校园的路上,同学们讨论的不是娱乐八卦,而是人生哲理,数学思考。所以在高中的时候,比较敬仰大学,希望可以早一步来到大学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上大学的价值就在于开阔视野,培养眼光,结识一群有思想的人。如果对高中做一个总结的话,那就是极度的理想化,极度的自我主义化。我当时对于工作的看法并不是很看重,认为有一个好的态度,就不会饿死。既然不会饿死,那没必要追求享受。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
然后就是高考后了,我本来以为自己应该能上中科大,不过我又不是很努力,最后想着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去看看,也不离家太远。于是就填了武汉,南京的一些学校以及杭电。最后来到了杭电。
在我上大学前,有一个很长的假期,我经常看一些大学生写的什么什么的日志,主要讲的是一些当班干,参加社团,入党,寝室关系,参加活动,兼职这些方面的。看了很多篇。当时信心满满,想着我了解了这么多,应该差不多了。哪知道大学和我想的天差地别。
总算上大学了,首先说下,我就读于理学院的物理专业,这是一个全校没几个人知道的专业,整个专业就一个班,加上我们学院数学老师70多个,物理老师20多个,管教学的副院长也是数学的,院长也是数学的,感觉自己专业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此是机密,切勿外泄)。刚刚说了背景,现在来说自己做的事。我当过班干,参加过青协。教同学上过自习,帮同学期末补课,做过打电话兼职,当过保安,借过很多书(其中有说微观经济学很好,最好去学),也做了一些其他的事。其中我最开心的是三件事:一件是结识了自己班的老叶同学,并且经常和他一起出去玩,一起讨论自己想的各种问题(高校行政化,劳工问题,社会黑暗问题,以及未来社会发展问题)。一件是看了很多书,有自己买的,有图书馆借的。一件是谈了一场不成熟的恋爱(分了)。
哎,上大学之后感受很多。有比我当初想的好的,也有比我当初想的差的。
差的主要是:发现大学不像我看的那些民国时期的大学,感觉有思想的同学太少,有思维深度的老师太少。虽然说不是什么名校,但是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学校的根本,虽然说我们学校也有什么校训什么校徽,当时在学校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感受过其中的任何一条。也没有很多有思想的人,反而看见很多不好的东西,什么学生会官僚,行政老师的恶劣态度,学生的堕落等等。
好的主要是:有些比较厉害的教授反而待人平和,友好,而且会和学生交流思想。有一个好朋友,可以交流人生,交流对待每件事情的看法。有些好书,让人一读便有顿悟的感觉。有些美景,看见了就无法再忘记。
我不后悔上大学,这是我一生的宿命。
第二篇:上构成基础课感想
上构成基础课感想
构成基础阐述了构成艺术中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和光构成。构成具有多方位、多形式的特点。它教人理解构成,学会构成。构成基础予人一种看似简单却又内容丰富的博大之感。在上了构成基础课后,我了解了构成基础的含义及特点。构成基础课启发了我如何去利用生活中事物去理解以及完成设计。
初始上构成基础课时,对构成基础只是一个朦胧的概念。对构成基础既好奇又存在很多疑问,不能很好的理解构成基础的内容和其特点,也不知道如何在作业中应用自如。因此,在做作业时觉得异常困难,需要不断的修改、重画,才能得到勉强能接受的作业。与此同时深感课堂知识远不能满足我专业的需求,因此通过电脑、书本的阐述与作品范列,加强了我对构成基础的理解,也解决了很多心中的疑问,为作业的表现和完成减轻了少许困难。每多上一节课,多做一次作业,就会得到新的收获。
构成基础是我学习设计的一个起点,万事开头难,构成基础就是给予我这样的感觉。虽然认为自己的天赋比不上别人,但我也不曾想过放弃。每当做不好的时候就会多次去尝试,不怕比别人多做,只怕做的没有别人的好。就算如此还是被老师经常指出很多问题,当时真的很难过。就算这样,就算知道自己不会是最好的那一个,但我也想把自己做的更好,每一次都有进步。学习构成基础是一个“不太美好”的过程,但也感悟到了构成基础的魅力。
第三篇:参观上理工感想
参观上海理工大学后感
12月8日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前往距离我校最近的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进行参观学习活动。期间我们听了两个分别关于录取和就业的讲座。还参观了上理工的创新基地,使我们开拓了眼界。
作为上海市高等学府中的前几位,上海理工大学也是一所令我向往的学府。其内的教授就有数百名,甚至连两院院士都有八位之多,可见其师资力量之雄厚。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是相当完善。在参观期间,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大学生在这个“小社会”里丰富多彩生活内容。并为真正进入社会而做准备。
然而,想进入这所大学学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我们学校在虹口区属于中偏下的位置,因此对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如果茫然制定目标,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这不意味着没有目标,只有拥有了能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目标,才会有坚持的动力。
就我而言,这已经是最高的目标了。
这不是因为所谓的没志气,而是自己还没有足够的实力。相比前几年90%的大学录取率(即最为理想的情况),如果想要进入这所大学,需要到全年级20名及以前才有机会。如今我才一百多名,只有努力学习才有机会了。
相信上海市还有许多学生会选择这所学校。那么就一定要把握春考大约80个的名额。许多市重点的学生会选择秋考,把春考只是当一次练兵,把目光放在更好的学校。对于我们则不同,春考的名额虽少但就以往来看,还是比秋考简单。
如今的重中之重是把合格考全部通过,以便拿到春考资格。如若连合格考都无法通过,那么秋考也是十分困难的。
王颐林
高二四
4.
第四篇:大四上学期感想
自我小结
过去的2013对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里,我面临着很多选择,每一次做选择时都需要我鼓足很大的勇气。我在下半年选择考研了,而且途中还变换了专业,这对于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实,说来挺惭愧的,因为感觉自己在这条路上并没用尽最大的努力,并没有很早地就起床背书,甚至还会赖床,并没有天天学习八九个小时,也许这也是我最大的弊病吧!没有规划地坚持着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大家脚趾头想想都能想出来的结果吧!但是看问题得辩证的看一下,这个过程也让我体会到了付出的不易,和研友们相互之间的鼓励,同学给的正能量,这些点点滴滴无不在不轻易间敲击着我的心灵,我由衷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诚。再来说说我的学习生活吧,大四的上学期学习的课程大多是实践加理论课,诸如教师技能训练之类的旨在锻炼我们实际教学能力的课程,我发现在演练中我会有很多的不足,同学们也很认真地指出有待改正的地方,老师的谆谆教导以及宝贵的意见让我深感教师工作的不易,要想做好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首先基础功要过硬,其次还要有独特的教学技巧,再者与同学们的关系也要处理融洽。总之,学习到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吧!不仅学习上是这样,工作中也是如此。上学期我担任了社团的副主席,虽然较之以前处理的事不会太多,但是深深明白身上担负着一定的责任。
生活中的我依然是大大咧咧的,时而会犯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时而会使气氛变得欢乐起来,不过这就是我吧!与朋友相处得也很好,总之,我是一个喜欢与人交流,与人为善的人。以后不管是求职还是做人,我都会将好的一面继续保留下去,最后,也祝我自己未来的道路走得更远吧!
第五篇:上数学大观感想
上数学大观所得
从小学学前班接触基本的算术开始,我就喜欢数学,觉得在数字当中,我能找到无穷无尽的快乐,因此,我的成绩还算优秀,后来到了初中,开始接触几何,把数字与图形结合起来,还有一些很美妙的公式和定理,这都让我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后来到了高三,都说高三是关键的一年,能不能上个好大学就看这一年了,所以对数学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转变,变得一味的为考试服务,全是枯燥的x,y,z,和令人头痛的无边题海,我开始讨厌数学了。
这一转变令我也感到很惊讶,直到高考过后我读到一篇叫《数学概览》的文章,从书里我得到了很多的关于数学的知识,比如说,数学的基本概念,中国古代对数学的研究,欧洲数学发展的历程,以及更重要的,数学在当今世界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我对数学又开始有感觉起来,后来经过认真考虑后,我来到了北航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学习数学,并在这学期选了数学大观这门校际选修课。
参加这门选修课的同学有本校也有外校的,有理工科也有文科的,李老师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李老师讲课的时候并没有高谈阔论,大谈数学的好处,而是由浅入深,通过一些很有意思的例子来展示了数学的美丽与神奇,记得在选这门课程的时候,下面的简介是这样说的:该课程的主要目标不是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的具体细节,而是通过生动而典型的例子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怎样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和人类思维中的一些重要而饶有兴趣的问题而发明,建立起来,是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对于这个目的,我想李老师很成功。
在关于数学文化这个问题上,我从来没想过几何代数可以用这么美丽的语言来描述,李老师口中那一首一首诗让我觉得数学妙不可言。让我在文学中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在今年我们开的课中,有一门“线性代数”,所使用的教材正是李老师主编的书,线性代数很抽象,我学起来相当的吃力,定理推论等晦涩难懂,拿到书也是直接就看问题,做习题,后来李老师在数学大观的课堂上讲了一些数学方法,提出要通过从问题出发的数学模式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我想,这也许是也是李老师编写线性代数这一书的目的,于是我不再去死记硬背定理,而是去理解它,体会它的实质和根本。虽然现在改观不大,但是我觉得我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李老师喜欢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出一种做题思路,方法,继而再侃侃而谈,从天南到地北,远古到现代,在不经意中我又学习了很多知识,既是数学的,也是历史的,有时候是地理的,有时候又是文学的,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名人轶事,或者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这让我觉得是一种享受,并且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我喜欢听李老师讲数学大观。
数学大观虽然没有明确的告诉我某个难题的解法,但它给我的却多得多,我在数学大观中体会到了数学源远流长的历史,数学家研究问题的艰辛,更重要的是,数学大观将数学神奇,美丽,精彩的本来面目展现在我的面前,较之以前,我更加了解数学了,我知道,在以后学习数学的道路上,会遍布荆棘,但是我会坚持自己的信念,遇到困难绝不放弃,一直走下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80911班徐敏
2009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