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文学论文
浅析《复活》
内容提要:《复活》列夫·托尔斯泰是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作者世界观转变后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复活》除了谈论当时的的俄国社会制度问题以外,也涉及到了道德问题。男主角聂赫留朵夫想要借上层社会的力量援助女主角玛斯洛娃,但是,在他为玛斯洛娃平反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俄国制度之迂腐、社会之黑暗。本文主要内容在于男女主人的艺术形象及其复活的过程及《复活》中人性是怎么样得到复活的。
关键词: 复活聂赫留朵夫玛斯洛娃
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
聂赫留朵夫,一个叛逆的地主阶级的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托尔斯泰才华的特征在于他并不局限在提示心理活动,他感兴趣的是过程的本身。”
聂赫留朵夫的性格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首先是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他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认识到土地私有制的种种残忍和不公,把他父亲名下继承的土地分给了农民。他真挚的爱着姑妈家半养女半婢女的玛斯洛娃。当时,聂赫留朵夫从内心迸发出来对玛斯洛娃的爱情是无比纯洁的。
第二阶段是放纵情欲,走向堕落的。受习惯观念以及违背真与美原则的日常生活榜样的影响,聂赫留朵夫变得委琐,空虚,渺小。他对女人不再有纯美的爱情,而认为女人不过是一种享乐的工具。他与同事抢情妇,与有夫之妇通奸,并罪恶地诱奸了玛斯洛娃。在这过程中,他也有过内心的斗争,忏悔和自责。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他希望玛斯洛娃幸福,但在欲望的驱使下他还是滑下了堕落的泥潭。这样的描写也是对后面的“复活”做了铺垫。
第三阶段是从忏悔走向复活。早法庭上认出玛斯洛娃后,聂赫留朵夫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开始对自己10年堕落的生活进行反省。他承认了是因为他才导致了玛斯洛娃现在如此悲惨的命运。于是他开始为玛斯洛娃上诉申冤。在为她申冤的过程中,聂赫留朵夫广泛接触了社会各阶层,进一步认清了社会的罪恶。他愤怒地揭露了法庭,监狱,政府机关和教会的黑暗。他看出了农民贫穷的主要原因,并按“真理的原则”处理家庭财产。在人民生活与官僚世界的强烈对比中,他看到了人民是无辜的受害者,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是不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腐朽的官僚贵族所造成的,于是他放弃财产随玛斯洛娃流放西伯利亚,最后在上帝那里找到了灵魂的归宿。聂赫留朵夫有忏悔走向复活的过程,就是人性由失落走向复归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他的每一步都要经过痛苦的斗争。这一切都使
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显得丰满。
综上所述,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的贵族”的形象,他身上表现了作者自己世界观的矛盾,具有自传性。因为列夫·托尔斯泰本人就是出生贵族,早期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贵族庄园里,直到晚年他才幡然悔悟,开始与旧制度展开了斗争。
玛斯洛娃
玛斯洛娃原先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她最初对人的态度的变化是在了解到聂赫留朵夫的欺骗的卑鄙之后。
半养女的生活环境已经使她不能不能适应工厂、作坊的艰苦劳动,去有钱人家当女佣,结果遭到主人的奸污。这一切都强化了她对人的最初认识,而对善,对上帝的信念开始动摇,对恶的存在与力量之强大深信无疑。在环境的影响,逼迫下,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与痛苦后,最终沦落为麻木不仁,卖弄风情的妓女。与聂赫留朵夫不同的是,她的堕落是由聂赫留朵夫的罪恶和社会逼迫出来的。玛斯洛娃的复活是在聂赫留朵夫向她表示忏悔的时候。当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来探监,并提出向她求婚的时候,玛斯洛娃宣泄了自己的全部愤怒和仇恨:“你在尘世的生活里拿我取乐还不够,你还打算在死后的世界里用我来拯救你自己!”这是在具体情景下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表达了一个受尽侮辱的妇女对贵族社会的强烈抗议和
控诉。这种愤怒在以前麻木不仁的玛斯洛娃身上是看不到的。她在聂赫留朵夫身上重新看到了人的善,恢复了从前信念,内心也产生了真正的人的情感,并决心做一个新人。这说明玛斯洛娃也开始复活了。
玛斯洛娃态度的转变的过程是真实的,她的复活是有深刻的依据的。转变的契机是聂赫留朵夫的忏悔。他有两方面感动了她,一方面是他不仅自己悔罪,而且开始真诚的关心她的命运,前途,并向她劝善。二是他受她的委托,真心为监狱中那些无罪的犯人奔走求援,真诚地关心下层人民的疾苦。她看到他的这些表现改变了看法,接受了他的规劝,戒烟酒,不卖弄风情。当她去了西伯利亚,受到革命者思想的感染后,她的思想和性格都起了明显的变化。如果说聂赫留朵夫感动了她,使他“弃旧”,那么革命者的感染使她“图新”。这正是她“复活”的全过程。最后她没有和聂赫留朵夫结合,而是跟着革命走者西蒙松走了,说明她已接受革命者的思想,获得了新生。
托尔斯泰通过男女主人公“复活”的描写,强调了“道德自我完善”在改造人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但托尔斯泰所制定的这种拯救人类的宗教道德药方是空想的,虚幻的,具有消极性。不过,在作品中,作者“撕下一切假面具”,对沙皇俄国时代的一切国家制度,社
会制度,教会制度,经济制度作了强烈的批判。因此,尽管这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消极的一面,但它的社会批判的深度和力度以及对社会各阶层的描写,都是作者以前的任何一部作品所不能比的。
参考文献: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任晓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外国文学》蒋承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复活》简介与赏析评论及读后感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6版 《笔的见证∕托尔斯泰理想的实践──小说<复活>的赏析与启迪》黄友玲 《新编外国文学》蒋承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版
《外国文学史》朱维之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1
摘要: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人文精神就成了伴随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永恒话题。外国文学著作中涵盖的人文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本文以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为例,简要分析其中所折射出的纯朴人文精神以及在面对生存、发展中的阻碍表现出来的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同时主人公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牺牲精神和作者对构筑理想社会的深刻观点也值得我们探讨与借鉴。
关键词:外国文学人文精神《老人与海》
一、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内涵
回顾历史,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以“提倡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神为核心”的观点与封建宗教神学思想水火不容。至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出现,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更趋理性,但与封建宗教神权依然是冰火两重天。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渐渐被视为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各国纷纷倡导“以人文本”的治国理念。人文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其本源的一面体现了人类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自我关怀、关爱并尊重生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然而究竟何为人文精神?至今仍未有定论。这里本文简要将人文精神概括如下:首先提倡人性、尊重人(包括其价值和任何尊严);其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建立人类与未来发展的良好关系,构筑自己内心的理想世界。
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充实人的精神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此,人文主义也成为了被许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文学家们进行文学探索的目标。外国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体会较为深刻的有文艺复兴时的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其中海明威笔下的人文精神更趋向理性思考,面临困难重重的环境仍保持最初的信念不被摧毁,面对他人的不屑与冷落依旧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纯挚的人文品质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学习。
二、海明威笔下的人文主义
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是始终以人的精神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性并且倾向于对人们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命运的一种反思与理性思考。就社会科学性而言,人类是有思想有大脑的高级动物,他们有追求真理的权利和能力。海明威在其小说《老人与海》中就充分地彰显了主人公的这种真挚理性下的人文主义品质,正是这种精神品质让其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尽管海明威和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历史时期不同,两人对人文精神的思考都各持己见,但对于人的价值则有许多相同的见解。《老人与海》中老人桑迪亚哥将捕鱼视为自己此生的信念。每次出海都并非只为生存,更多的是在为信念、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而拼搏奋战。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毫不退缩,并且坚信,只有不放弃才会获得成功。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在与海鲨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殊死搏斗依旧毫无结果时,老人非但没有丝毫气馁,而且依然乐观地说,“人宁可被毁灭,也不能被打败。”正是这句简单而又纯朴的话语塑造了老人坚毅伟岸的形象。整部作品都是围绕老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和坚毅果敢的性格开展,除了这些外,海明威向我们呈现的还有其在追求创造完美文学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艰险毫不动摇,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对美好未来始终保持一份热枕。
三、《老人与海》作品中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一)越挫越勇,始终坚持的进取精神
面对失败,永不言弃始终是一个人通往成功殿堂的金钥匙。小说一开始,桑迪亚哥就是一个憔悴不堪、伤痕累累、已经八十余天连一个鱼子儿都没收获的“失败者”,甚至他连吃饭都要靠男孩救济,而他始终没有为霉运而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依然坚持黎明到来前撑起桅杆决心向胜利的曙光驶进。在遇到真正的大鱼时,尽管熟知自己的力量大不如对方,他依旧不肯甘愿认输并以“我跟你奉陪到死”的态度与大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待鲨鱼再度袭来,他仍然是尽己所能地去与其战斗,鱼叉丢了用小刀桨把,刀子断了用短棒,短棒丢了他便直接用舵。到最后所有的鱼肉都被鲨鱼吃尽但老人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却更加坚定。支撑他不惜一切去战斗的就是他的信念和他证实自己能力的决心,出海打鱼只是他证明自己生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他才不会被前八十多次的失败而击垮,而是去下一次的尝试和战斗。他明白,生命的路途上困难重重,也许更大的困难和失败还在后面,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绝不放弃拼尽全力博取胜利。如作品中言“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主人公桑迪亚哥的品质与精神不仅是海明威自身人格的外显,更是此时美国社会的社会精神所在:不言弃、不认输、坚持到底。
(二)正视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斗争精神
《老人与海》中所有的人物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硬汉”形象,如果生命是一张任自己去挥写的画板,那么他们的画作应该名为奋斗,他们毕生都在与海鲨与暴风骤雨甚至大海不屈不饶地战斗着,并以此向社会展示其活着的价值。他们大都有着令人敬仰的过去,但却并没为此在这些曾经的丰功伟绩上流连,而是更加勇猛,更加器重,始终活在奋斗中的自己。小说中主人公桑迪亚哥一面因八十余天未捕到鱼而遭受同行的冷嘲热讽甚至连小孩子也无奈最终失望地离他而去;另一方面,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体力不足在精神上还顶着几十次失败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活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对此,他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或者坚持奋斗。放弃就是认输,从此在众人的讥讽下生活;坚持奋斗或许会成功并赢回尊严,但也可能会一直失败,最终在别人的羞辱中死去。两个选择对此时的桑迪亚哥而言都近乎绝境,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力量,毫无疑问,他选择后者。作品中老人这种敢于向自己发出挑战的斗争精神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顽强拼搏,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
桑迪亚哥老人每天面对的工作无疑就是狂风怒吼的海面和凶恶残忍的海鲨。每一次收获都要经历这震撼人心的搏斗。破陋的渔船、孤独的老人同成群的马林鱼和鲨鱼之间对比强烈,彼此间一次次的竭力斗争更是作者此生对理想的追求和与社会的抗争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怀揣美好美国梦的青年志士们顽强拼搏的一个缩影。这种顽强拼搏,不计个人安危的敢于牺牲精神在小说中有两处体现较为突出,首先是老人和马林鱼抗争的时候,连续三天的搏斗体现的不仅是老人的英勇气概,更是对其坚忍不拔的毅力、超强的承受力和过人的胆识与智慧的考验。这种环境下,孤身一人的桑迪亚哥面前的对手不仅是巨大的马林鱼,还有自身体力严重透支后的饥饿困乏等身体条件。对此他没有妥协或认输,而是以死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其次,老人和大鲨鱼之间的较量。这场斗争中面对体型庞大、尖牙利齿又极其凶残的鲨鱼,老人有的只是鱼叉、小刀桨把、短棒等不能称之为兵器的物件和过人的胆识与智慧、不放弃的信念。尽管最终他没能战胜成群的鲨鱼,并且迎来了小说中的第八十五次失败,但在读者心中,大多数人都坚信老人是最后的赢家,首先他战胜了自己,一无所有却能与鲨鱼群过招并且杀死鲨鱼,其次以一敌多、以弱抗强,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海明威笔下的桑迪亚哥的这种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在全球化的今天,是各个国家发展进步都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四)英勇不屈的英雄血性与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
整部小说除了对敌对双方力量严重不平衡的展示外,还有主人公敢于斗争的勇气与精神气节让我们为之动容。首先,广袤无垠的碧海蓝天下,消瘦不堪的老人撑着一艘破败的小船与体形是他几十倍的马林鱼和“每一颗牙齿都比其手指还长”的鲨鱼群较量,这是老人英勇气概的体现。其次,先是被嘲讽的对象最后却成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这一变化正是整个社会人文气息所在。一个有信念有理想并且不为通往理想和信念之路的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人,一个立足当下努力活出自我价值、永不言弃的人,一个放眼未来内心充满希望的人,无论其最终的成败如何,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可以说,主人公桑迪亚哥身上所折射出的饱含了人类的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品质是千百年来人类在危机前的鲜活写照。另外,需要清楚的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勇敢顽强,敢于斗争,但他并不是一个只晓得去拼杀的人物形象。智慧、平和、遇事不急不躁,处理问题井井有条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小说借助老人的形象与事迹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目标的达成还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除了具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挑战、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外,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平稳的心态。作品中老人在出海捕鱼之前总是“宁肯把什么都安排得分毫不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会错过时刻都可能降临的好运气;在与马林鱼抗争中他坚信“一个人在海上决不会孤单”,并最终靠着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取胜;和鲨鱼抗衡时,老人怀揣希望全力拼杀,并在鱼群来袭时明白“斗也不会赢了”这一事实。面对败绩,老人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只怪“走得太远”。成功总结经验、失败反思自己,老人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坚毅的人文精神与桑迪亚哥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亦是如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是我们当学习并具备的良好性格品质之一。
结语
如今,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与落实,始终被视为国外文学精华的人文精神逐渐成为值得我国文学作品借鉴的亮点之一。从国外经典著作中剖析其人文精神,有助于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全球化浪潮中将中国推向世界,适应多元文化发展是每个青年的使命。《老人与海》作为一部展望未来的著作饱含了对人类的关爱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关注。小说中作者面对人类、社会及未来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学习。语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2]杨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与学生人文性的培养[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xx,14(02):114-115.
[3]罗菲.解读《老人与海》的人文精神[J].科技信息(人文社科版),20xx(07):132-134.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2
论文题目:《美丽》中的反乌托邦主题
一、选题的意义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三、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四、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五、参考书目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王小波,《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选》。北京:中国年出版社,1997。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3
摘要:鲁迅一生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他所做的三件事:创作、学术研究和翻译。几十年来,文学研究者对于鲁迅的创作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重视,对这两者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追索,而鲁迅的翻译活动较之前两者却明显地受到冷落,这是与鲁迅在翻译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绩非常不符的。笔者认为,研究鲁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是鲁迅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应该受到文学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具体的资料着手,对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的翻译情况进行数字统计。通过具体的数字研究,探讨鲁迅在同一时期内对外国文学的期待视野,借以说明鲁迅对外国文学的选择不是无所根据的,其中包含着他对本国及本国文学未来道路的思考。外来文学一直被认为具有启发、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外国文学;翻译
中国第一套《鲁迅全集》的主编蔡元培先生在为此书所做的序言中,对作为翻译家的鲁迅作如下评价:先生阅世既深,有种植蝗碳蝗涛诺氖率担约河钟幸恢掷硐氲氖澜纾袒染茫且煌虏豢臁5思炔├蓝中橹裕杂谑澜缥难Ъ抑髌罚兴酝撸×康囊埔耄砺鄣挠新强ǘ够蚜古捣蛑兑帐趼邸返龋词档挠邪⒍景纤绶蛑豆と怂缁萋苑颉罚昀碇端阑炅椤返龋栊蠢硐氲挠邪尴如婕捌渥髡咧暗龋既耄媸乔诹恕蔡元培:《鲁迅全集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这一概括无一字虚夸,符合客观事实。自19译出法国雨果的《哀尘》起,到1936年临终前赶译俄国果戈理的《死魂灵》止,鲁迅在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上,努力始终不懈,共译出14个国家、近一百位作家的作品,总字数超过三百万,和他的创作数量大体持平。
鲁迅翻译外国文学的热忱,源于他对翻译文学于中国的重要意义有着清醒且深刻的认识: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拿来主义》,《且介亭杂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鲁迅是如何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使之成为启迪国民思想觉悟,推动中国文学发展的思想武器的?研究鲁迅对外国文学的选择,并由此探讨鲁迅的期待视野是笔者以下要做的工作。这一工作分两部分进行:(1)整理统计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的翻译情况;(2)以前者的统计结果为依据,探讨鲁迅在同一时期内对外国文学的期待视野。
一、鲁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1903-1936)
对于鲁迅在1903至1936年间对外国文学翻译所做的选择必须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文学体裁。首先,从文学体裁的角度看,1903年至1936年鲁迅共译文学作品206篇,体裁涉及小说、戏剧、诗歌、杂文和童话,翻译面非常广泛。表1是笔者对鲁迅在翻译过程中的体裁选择所做的大致的总结:
表1鲁迅的外国文学译作体裁(1903-1936)
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总计
外国文学译作823434137206
百分比39.8%1.4.9%19.9%18%100%
从这些数字看,小说译作高居翻译之首,受到鲁迅最大的关注。诗歌、杂文、童话分居二、三、四位,但三者之间的差距甚微,在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中占有几乎相等的重要地位。戏剧只有3部译作,其在鲁迅对外国文学翻译中的地位远远不及前四种体裁,显得微不足道。鲁迅对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与冷淡是与他自身文学创作上的努力相一致的,因此,鲁迅的创作倾向由其对外国文学体裁的选择中可见一二。
(二)国别文学。从国别文学的角度出发,笔者对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的翻译情形作了一个统计。如表2所示。
表2鲁迅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总表(1903―1936)
国家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总计
俄国(苏联)43253080
日本111133156
法国5229
德国22
美国11
英国1616
波兰11
西班牙16117
匈牙利7613
芬兰22
荷兰213
奥地利22
保加利亚22
罗马尼亚11?11
总计14国823434137206
14个国家的总计206篇文学作品得到翻译,其中有一部小说译作因鲁迅没有提供线索,笔者无法核查其作者、国别及出处,在表中用问号“?”表示。
在206篇被译的文学作品中,占据最大板块的非俄苏文学莫属,其次是日本文学,而第三位应归西班牙、匈牙利、芬兰、荷兰、保加利亚等国文学,也就是被鲁迅称之为“弱小民族”或“被压迫被侮辱”民族的文学,英、美、法、德文学则居于末席。
鲁迅对外国文学所做的体裁以及国别的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眼光的落点在哪里?这些都是与他自身的期待视野有密切关联的。
二、鲁迅的期待视野
鲁迅对于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视野,值得关注的仍然是具体的数字。
在小说体裁方面,译者的眼光集中在俄国,有43篇译作,占小说译作总数(82)的52%。西班牙居次,有16篇译作,占总数的20%。日本居三,有11篇译作,占总数的13%。
在戏剧方面,只有3部译作:俄国戏剧《桃色的云》和《被解放的堂吉诃德》,日本戏剧《一个青年的梦》。
在诗歌方面,英国居首位,有16首译诗,占总数(43)的37%。其次是日本,有13首译诗,占总数的30%。匈牙利居三,有7首译诗,占总数的16%。在杂文方面,日本受到最多关注,有31篇译作,占总数(41)的76%。其次是俄国,有5篇译作,占总数的12%。
在童话方面,俄国最受重视,有30篇译作,占总数(37)的81%。匈牙利居次,有6篇译作,占总数的16%。
这里,鲁迅所做的选择是与他引进外国文学的目的密切相关的。鲁迅主张文学创作“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而他“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鲁迅:《致董永舒》(1933年),《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引进外国文学的目的在于引入新思想、新文学,从外国文学中吸收滋养,以外国文学为师。
从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视野看,这些文学创作上的导师各有其用。小说方面,鲁迅最为推崇的是俄国的译作,认为“俄国的文学,从尼古拉斯二世时候以来,就是“为人生”的”,[鲁迅:《〈竖琴〉前记》,《南腔北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从这些“为人生”的作品中他“明白了世界上也有这许多和我们的劳苦大众同一运命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为此而呼号,而战斗。”[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集外集拾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鲁迅主张文学是“为人生”的艺术,以“为人生”为主流的俄国小说自然极为契合鲁迅的标准,加之中俄国情上的相似,使俄国小说十分贴近中国现实,这进一步加深了鲁迅与俄国小说之间的共鸣。因此,俄国小说被鲁迅视为了文学上的导师。
居俄国之后的是西班牙小说,共16首译作,全部译自巴罗哈的小说,其中又是什么引起了鲁迅的重视呢?鲁迅在为这些小说所撰写的译者后记中明确指出自己译介的目的并非为着文学的乐趣,而是因为作者的技艺。这里,引起鲁迅重视的作者的技艺指的就是巴罗哈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看来鲁迅通过翻译小说想要向国内的创作界输入的不仅是新的意识形态、小说内容、小说形式,也包括新的写作手法、小说技术,这些均为他所重。
戏剧方面的导师,在鲁迅看来应来自俄国和日本,因为仅有的三部译剧就是译自这两国的作品。
诗歌方面,英国虽然以16首译诗居首位,但这16首作品采取的是周作人口译,鲁迅笔述的翻译方式,并非鲁迅的独立翻译成果。而居次位的日本,其大部分译诗都出自《谷虹儿画选》,鲁迅译介这些诗作主要是出于对美术的兴趣。因此,英、日两国都不能视为鲁迅在诗歌方面主要的学习、借鉴对象,以7首译诗居于第三位的匈牙利才是鲁迅在诗歌方面的外来楷模。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所翻译的7首匈牙利诗歌均是裴多菲的作品。裴多菲是位极具影响的爱国诗人,他以诗歌作为反抗外族侵略、封建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其诗歌中所体现的爱国激情和革命精神看来对鲁迅有很大的吸引力。
杂文方面的外来楷模,在鲁迅眼里应是鹤辅,有20篇译作,居外国被译作家之首。鲁迅认为鹤见辅的杂文在观察世态,评论人物方面“都很有明快切中的地方,滔滔然如瓶泻水,使人不觉终卷”。[鲁迅:《〈思想山水人物〉译者题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在以草木虫鱼、酒色财气为主题的小品文日趋没落的背景下,鲁迅通过对鹤见辅的作品的翻译,为他所大力提倡的杂文写作提供了可观摩的成功范式。
童话方面,俄国和匈牙利居突出地位。这两国译作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强烈地讽刺与揭露了社会与人性的弊端,主题上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其现实主义的文学倾向看来是其受到鲁迅所重的关键所在。
从以上所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鲁迅对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的接受走向虽然不同,但是接受的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希望以外国文学启迪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激发人民改革社会的革命精神,同时,在文学方面想“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鲁迅:《木刻纪程小引》,《且介亭杂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从他对外国文学的选择中,可以清楚地触摸到他理想中本国及本国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十分确凿地证明外来文学于他重要的启发、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周作人:《关于鲁迅》,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5]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翻译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4
摘要:外国文学涉及大量纷繁复杂的文艺思潮、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较之其它课程,教学难度相对更大。而传统的文学教学大多依据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对学生进行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以教材教师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主张在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的同时采用主体性研讨式教学方法,以期为外国文学教学的探索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文学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主体性教学
外国文学课担负着传播引介民族文化,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由于它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具有异质文化性质,在精神心理、价值建构、审美追求等方面均显示出与中国文学不同的特点,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产生距离感、陌生感。同时,外国文学涉及的范围广,作品多,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学思潮和现象纷繁复杂,同一思潮在不同的国家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别,即使在同一国家里,不同的作品也同时存在相同点和独特性。因此教学难度相对较大。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一般依循文学史发展脉络,做史选结合的综合描述:内容上厚古薄今,详远略近”;方式上基本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进行课堂讲授。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无疑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多向度的研究,建立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大视野的教学任务。因此,对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调整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大多文学教材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节选”的三段式套路,因其“史”和“编”的特点,长期以来在学术理念上形成了误区:教材定位的非学术化,文学史知识的纯客观化,操作方式上的集体化。于是,教材忽视了文学自身规律和特性,重点不够突出,缺乏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反映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性:
第一,从纵向上,根据“厚今薄古”的原则调整课程内容体系。整个西方文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和启蒙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以及20世纪中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19世纪及以前的经典文学,对于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现代主义文学则无暇顾及或只是匆匆带过。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弊端:知识陈旧,即时性差,信息获取滞后于当代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动态。因此,在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内容应做适当调整,“本着详近略远原则,把重点从古代移到现代”,尤其是20世纪后的现代主义文学,体现文明成果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转换,使学生了解现当代重要的研究成果、文学思潮、批评方法。
第二,从横向上,压缩文学史教学,开展专题教学。在以往的文学教学中,我们多采用“古代、近代、现当代”的分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文学史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宽,作家作品多,文学现象纷繁复杂,面面俱到,给教学增加了不少困难,容易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基础课程占用的时间过长,既不利于教师的科研探索和学生的自学研讨,也影响课程体系的建设。所以,在保留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可对其大力压缩,并推出一系列专题选修课,比如:英美文学经典、西方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西方诗歌艺术研究、西方悲剧艺术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专题研究、西方文化概论等。这样改革,极大丰富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趋于完善,尤其是为我们的研讨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钻研和思考,完成文学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
第三,重视文学理论在教材中的作用。文学理论是用于诠释文本的普遍理论,原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但反过来又影响和指导创作。具有历史重要性的文学理论学派包括有:新批评、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心理分析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学生掌握了不同的文学理论,便有可能采用多种文学批评方法从新的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现代文学教育正是要形成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阅读。
总之,在编订外国文学教材时,我们应坚持“以史为经,以论为纬,以作品研究为中心”的原则,编写出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有大学特点的外国文学教材。
二.采用主体性研讨式教学模式
大学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为了替学生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此,外国文学课堂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能力。
第一,更新观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依据当代诗学阐释学思想,“作品包括文本和读者理解两部分,那么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才是文本自身意义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所以文学教学应当彻底改变以往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教学方式。
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引导”主体的作用,使教学活动具有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功能。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精讲、少讲、不讲”的原则,即重点、难点的地方精讲;参考资料多的内容少讲;简单易解的部分不讲,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达到“一课多能”的教学目标。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能力,又能在思维方法、学习态度、表达技巧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第二,提倡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沙龙式”研讨。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教学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历史学批评方法,以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作为衡量作家成败、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一部经典作品,无论在文化容量还是美学内涵上,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我们应注重从文化、哲学、宗教、社会心理及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建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在教学中将语言的输入和文化的导入”,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和接受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的空缺和不同,在沙龙式的研讨中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为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造。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给标准答案;对于不同的观点,也不作统一结论。学生依据不同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和个人经验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比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有人说它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和隔膜;有人说它反映了一战给人们带来的悲观和彷徨;也有人说它表现了人们对生死的不同看法;更有人分析了其中的生态主义思想。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模式容易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活跃敏捷的主动思维。于是,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得出了不同而又深刻的个人感受,甚至不放过作品中的一个词一句话,文中出现的一些细节场景(花、蜗牛、机器轰鸣等),都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和推敲。
第三,论文写作是课堂讨论的结果。经过阅读准备、教师引导、全员参与和互动的课堂讨论,每一位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把握都达到了比较全面的程度,能够确定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启发和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运用新的批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作家作品进行新的解读。通过论文写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成就感和满足感自然而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然,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深谙教材的同时还要熟悉学生,在讨论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来。
三.结语
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我们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输送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而教育所担当的重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涵养丰富健全的人格,塑造完美高尚的灵魂,使人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挖掘和拓展,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和张扬。由此可见,教是为了不教,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便是我们的文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任务所在。
参考文献
[1]程丹、米建荣.中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语文学刊,20xx(12): 143-154.
[2]蒋承勇.世界文学史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
[3]孙靖.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台州学院学报,20xx(2):69-72.
[4]张隆西.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5
1、选题的意义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小说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
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3、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
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4、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5、参考书目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王小波,《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选》、北京:中国年出版社,1997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第三篇:外国文学期末论文(《悲惨世界》)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天堂
摘要:翻开法兰西的历史,一位有着白色络腮胡子的老人成为无法忽略的存在,他是“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凭借对人道主义的不懈追求以及超凡的艺术感染力,用文字描述了波旁王朝和复辟年代里的黑暗现实,又以浪漫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他梦中陈曦微露的天堂——一个有着仁爱、宽恕、和人道主义铜墙铁壁的天主教堂。这部“把一切史诗融合在一部高级的、终极的史诗中”的伟作,表现了“从恶到善、从非正义到正义、从假到真、从渴望到觉醒、从腐朽到生命、从兽性到责任、从地狱到上天、从虚无到天主。”
关键词:雨果;《悲惨世界》;人道主义精神;浪漫主义;
一:人物百端尽诉人道主义
——从人物形象看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在卞福汝主教和冉阿让的身上,这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是拯救者和被拯救者的“杰出代表”。
冉阿让是整部作品中的主线,也是通过冉阿让这个人物形象展开了《悲惨世界》中最为现实的部分。这个人物形象诠释的是作者在他所处的社会中自身悲愤、同情、爱憎和理想。让我们回顾冉阿让人道主义精神的成长过程:十九年备受煎熬的奴役只因为为了给外甥吃一块面包,当他准备“洗心革面”自食其力的时候却又饱受歧视、排挤。当他拿着那对银烛台仓皇出逃时,他心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火焰已经几近熄灭,然而当卞福汝主教将银烛台赠与他,并说“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人用的,······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出来交还给上帝”——他确实被救赎了,灵魂已经堕落如斯的冉阿让感受到了人道主义的力量而人性复苏,并将人道主义精神奉为自己终身准则,最终成了一个人道主义和仁爱的化身,一个道德的圣者。在作者的理想中,人道主义精神是拯救这些灵魂堕落的人的有效途径,并最终使他们服务于人民和社会,如同冉阿让一样——获得了新生的冉阿让化名为“马德兰”,冒死在火海中救了两个孩子,而后他作为前瞻者进行了工业上的改革,成为发达的企业家,行善造福,经市民请愿成为市长。这位众望所归的市长雇佣穷人,资助医院、学校,开设免费药房,开办救济储金,等等,做尽了一切一个人道主义者需要做的事情,他改变了这个城市恶浊的社会风气,消灭了贫穷与饥饿,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前边说过冉阿让这个人物形象有很多地方赋予了作者自身的情感,而冉阿让的政绩正是雨果认为的,作为一位人道主义者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这个人物形象上,不仅是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光芒,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直面现实生活,发现时弊,探索改革方法的勇气。
而卞福汝主教是第一个出现在读者眼前的人物,是作者虔诚膜拜的浑身沐浴
这人道主义光芒的基督教神明,也是作者心目中最高的法律准则——遵循人道主义伦理原则行善终生。那么,作者塑造的卞福汝主教又是怎样践行人道主义准则如烛火般的温暖了黑暗呢?他用道德感化凶残,用宽恕战胜敌人,用仁慈温暖穷苦。卞福汝主教说,“有罪的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些制造黑暗的人。”他说:“医生的门,永不关闭;教士的门,要永远保持敞开。”所以主教的房子面街的门从来都是不锁的,他自己的房间向来也是虚掩的,任何过路的人从外面都可以推开——穷人,也可能是盗匪。他的一生是奉献给人道主义精神的,他愿意用他的一切来实践他的人道主义,甚至生命。正如他准备孤身到被强盗占领的乡里巡视时所说的那样,(乡长说:“唉!天啊!您要是碰上他们该怎么办呀?”)“我会求他们救济我的穷人的。”就是这种为了“拯救灵魂”而“活在世上”的精神,使匪盗将“战利品”献上,使决心复仇于社会的苦役犯因为一对银烛台而转变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卞福汝主教无疑是《悲惨世界》中一个具有崇高品德、标准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角色,他的思想是全书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而他的这些品质,无疑是作者坚信可以改造这黑暗社会的有力武器。正是这个人物形象让我们隐约看到了雨果心目中的的乐土——没有纷争,没有压迫,没有苦难,没有饥饿和寒冷的人道主义天堂。
关于一个不得不说的反面形象,一直觉得作者对他的称呼很有意思也很贴切:沙威——这匹“由狼所生的狗”,我们先从这个称呼入手,这个比喻有两层意思,一是狼,狼指什么呢,理性主义以及资产阶级冷冰冰的法律,还有就是当时残酷统治的资产阶级,而这只狗,就是统治阶级的忠实爪牙,如果说冉阿让和米里哀主教是终身奉行人道主义原则,那么沙威是资产阶级法律的狂热信徒,也是统治阶级最坚固的碉堡——他对冉阿让的抓捕执着到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而在雨果的笔下,碉堡最终还是被炸掉了——冉阿让的以德报怨(还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一方面)使这个冷血的杀人机器最终人性复苏,最终精神分裂自杀去了。我们可以隐约看到雨果认定的人道主义精神可以拯救的界限,因为黑暗而堕落的人,就像冉阿让,可以通过人道主义救赎而最终为善。而沙威所代表的用于维护社会秩序,缺乏人道精神,心肠冷硬,盲从于上层社会的国家机器,可以用人道主义精神进行审判,而对于那些制造黑暗的,其下场就无从得知了。
我们通过这三个人物形象的命运,可以看到,在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用下,可以感化人,可以改造人,可以惩罚人,几乎如同法律坚硬。这也正是雨果所认为的,资产阶级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它是奴役穷苦人的,只会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它能使罪犯弃恶从善、终止犯罪。而雨果的人道主义天堂就是在这样一种法律约束下一个平等、自由、博爱、和谐的世界。
二:现实画布上的浪漫色彩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是一轴辉煌的画卷。画幅的卷首可上溯到卞福汝主教经历的1793年大革命高潮的年代,卷末直延伸到马吕斯所参加的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在这里,整整将近半个世纪历史过程中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外省偏僻的小城,滨海的新兴工业城镇,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阴暗的修道院……这一漫长浩大的画轴中每一个场景,无不栩栩如生,其细部也真切入微,而画幅的形象又是那么鲜明突出,色彩是那么浓重瑰丽,气势是
那么磅礴浩大,堪称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1]《悲惨世界》中雨果采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这部著作中最鲜明的特点,正如序言所说的,那个时期法国的一切都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恐惧,压抑,和饥寒交迫的现实。
我们可以分别从作者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韵味的描写中一窥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具有现实主义韵味的描写中,莫过于巴黎人民起义——1832年的巴黎街垒战起义这一部分最精彩,最激动人心,最荡气回肠。在这一篇章中,他塑造了一系列共和主义这的英雄形象,然而这一系列的英雄被作者完完全全赋予了人道主义的色彩,他肯定了革命暴力,但是他认为,“人道主义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准则,而革命斗争只是为了实现人道主义理想不得已采取的手段。”[2]他通过安若尔拉斯表现出来他所认为的革命是通往人道主义天堂而“必须缴纳的通行税”雨果有一个人道主义思想的名言:“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种绝对的正确的人道主义。这句话寄托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革命是为了恢复人的天性”。
《悲惨世界》中虽然不乏有现实主义的描写,但是仍出出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色调,最明显是情节安排上出处透着这位法兰西作家的浪漫,充满了戏剧性的效果。而在这些情节的安排中又处处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如最后的一章中,德纳弟化名像马吕斯“出售”秘密,却弄巧成拙刚好让马吕斯知道了冉阿让就是当年自己的救命恩人,并在人道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决定将冉阿让接来与他们同住,而他们所见到的弥留之际的冉阿让临终说的那句“我不知道,那给我银烛台的人在天国是不是对我满意。”让人潸然泪下。而最后的最后,我们为那位人道主义的圣徒而感到安详。
雨果不论是在绘制法兰西历史长卷,还是将浪漫主义色彩涂抹于其上的过程中,都将自身的人道主义精神贯彻始终。如诗般的语言描述了他灵魂中人道主义的圣地。
三:诗人般人道主义的白色圣歌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人道主义的空想性
雨果是一个热忱的民主主义者,幻想用人道主义来改造社会,通过人道主义来缓和阶级斗争和替代革命。他所描绘的革命,是被心目中的人道主义美化了的革命,他在《悲惨世界》中所写的,街垒战中这些英雄的的形象之所以是光辉的,是因为他们的革命史要来实现人道主义的,正如书中安若尔拉斯所说的,“朋友们,我们所生活的和我跟你们说话的时刻是一个黑暗的时刻,但是我们是为未来付出这可怕的代价的。革命——就是我们为了这个光明未来所必须缴纳的通行税”所以,在作品中尽管他对人民革命进行了讴歌,但革命的结局是失败,革命的暴力只是造成了流血和牺牲,而慈爱和宽恕却能征服最凶恶的敌人。在他认为,人道主义精神的道德感化力量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改造这种“悲惨世界”的唯一手段就是“不使用暴力的、温和的、改良的道路——海滨蒙特猗的道路。”冉阿让——在这座城市里散播着人道主义精神、恩泽广被。使这里所有人都有了健康的劳动生活,欣欣向荣,失业和苦难都已经被消灭。在这里已经“没有一个
空到一文钱也没有的衣袋,也没有一个苦到一点欢乐也没有的人家。”
我们很清楚的感受到雨果给我们指出的这条道路是多么的无力。现实中怎么可能让冉阿让——受尽资产阶级压迫的穷苦民众在主教的感化下立地成佛?怎么可能让沙威——统治阶级忠实走狗、冷血杀手在冉阿让的感化下良心发现去跳河自杀?让马吕斯——长期受传统观念、传统思维束缚的年轻人在冉阿让的感化下翻然忏悔?好像这个世界时这样的,只要遵从人道主义准则,以德报怨、仁爱待人任何社会罪恶都可随之消逝从而建立起雨果追求的人间天堂。就好像宗教一般,通过禁欲,、忍让、就可以解决一切。来追求来世的永生。这一切充分表明雨果希望用抽象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道德感化来改造社会,解决阶级的矛盾,作为对付社会痼疾的武器。然而,这种思想不会解决人民的苦难,只会像宗教一样,成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
《悲惨世界》中体现出来的雨果的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事实上没能正确认识到社会问题的本质,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反对暴力通过人道主义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实际上诗人般的空想诗歌,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改良主义。雨果是真的真诚而单纯地希望用它来使“悲惨世界”改变为幸福世界。他认为矛盾是可以这么解决的:穷人通过自己踏实的劳动换来财富,富人要一心向善关心穷人。很明显,这种调和的方案是不会起什么效果的。当然,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西方一些批评家指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像天堂纷纷飘落的细细的露珠,是货真价实的基督徒的慈悲”,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虽然是空泛的,不切实际的,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的,但是,绝不失历史与现实的积极作用和意义。雨果始终关注这他所热爱的这片名为法兰西的土地,关注着他所深切热爱的民族和国家,关注这人类的生存,世界的发展,与其他文学史上的泰斗不同的是,他不仅是文学史的泰斗更是文学界的斗士,他与革命者一起呐喊,一起奋斗。正如高尔基所说:“作为一个讲坛和诗人,他象暴风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导一切人爱生活、美、真理和法兰西”。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已成为了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个主义,将永垂史册,铭刻在一代又一代国内外读者的心中,给人带来黑暗中的光明和孤立无援时的慰藉。
带着人道主义光芒的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以及他的《悲惨世界》必当作为一座高山,伫立于文学艺术的最高端。
参考文献:
[ 1 ]: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M ].潘丽珍译 译林出版社,第1版 2001年1月1日中文版译者序:柳鸣九
[ 2 ]:朱维之 赵醴 崔宝衡.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第四篇: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1
1、选题的意义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小说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
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3、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
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4、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5、参考书目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王小波,《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选》、北京:中国年出版社,1997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2
摘要:自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人文精神就成了伴随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永恒话题。外国文学著作中涵盖的人文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本文以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为例,简要分析其中所折射出的纯朴人文精神以及在面对生存、发展中的阻碍表现出来的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同时主人公对人生目标执着追求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牺牲精神和作者对构筑理想社会的深刻观点也值得我们探讨与借鉴。
关键词:外国文学人文精神《老人与海》
一、人文主义的发展及内涵
回顾历史,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鼎盛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以“提倡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神为核心”的观点与封建宗教神学思想水火不容。至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出现,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更趋理性,但与封建宗教神权依然是冰火两重天。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渐渐被视为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各国纷纷倡导“以人文本”的治国理念。人文精神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其本源的一面体现了人类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自我关怀、关爱并尊重生命、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然而究竟何为人文精神?至今仍未有定论。这里本文简要将人文精神概括如下:首先提倡人性、尊重人(包括其价值和任何尊严);其次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建立人类与未来发展的良好关系,构筑自己内心的理想世界。
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充实人的精神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此,人文主义也成为了被许多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文学家们进行文学探索的目标。外国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体会较为深刻的有文艺复兴时的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巨匠海明威。其中海明威笔下的人文精神更趋向理性思考,面临困难重重的环境仍保持最初的信念不被摧毁,面对他人的不屑与冷落依旧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纯挚的人文品质在今天依旧值得我们去探讨与学习。
二、海明威笔下的人文主义
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是始终以人的精神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性并且倾向于对人们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命运的一种反思与理性思考。就社会科学性而言,人类是有思想有大脑的高级动物,他们有追求真理的权利和能力。海明威在其小说《老人与海》中就充分地彰显了主人公的这种真挚理性下的人文主义品质,正是这种精神品质让其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尽管海明威和莎士比亚所生活的历史时期不同,两人对人文精神的思考都各持己见,但对于人的价值则有许多相同的见解。《老人与海》中老人桑迪亚哥将捕鱼视为自己此生的信念。每次出海都并非只为生存,更多的是在为信念、为自己的存在价值而拼搏奋战。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毫不退缩,并且坚信,只有不放弃才会获得成功。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在与海鲨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殊死搏斗依旧毫无结果时,老人非但没有丝毫气馁,而且依然乐观地说,“人宁可被毁灭,也不能被打败。”正是这句简单而又纯朴的话语塑造了老人坚毅伟岸的形象。整部作品都是围绕老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和坚毅果敢的性格开展,除了这些外,海明威向我们呈现的还有其在追求创造完美文学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对艰险毫不动摇,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对美好未来始终保持一份热枕。
三、《老人与海》作品中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一)越挫越勇,始终坚持的进取精神
面对失败,永不言弃始终是一个人通往成功殿堂的金钥匙。小说一开始,桑迪亚哥就是一个憔悴不堪、伤痕累累、已经八十余天连一个鱼子儿都没收获的“失败者”,甚至他连吃饭都要靠男孩救济,而他始终没有为霉运而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依然坚持黎明到来前撑起桅杆决心向胜利的曙光驶进。在遇到真正的大鱼时,尽管熟知自己的力量大不如对方,他依旧不肯甘愿认输并以“我跟你奉陪到死”的态度与大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待鲨鱼再度袭来,他仍然是尽己所能地去与其战斗,鱼叉丢了用小刀桨把,刀子断了用短棒,短棒丢了他便直接用舵。到最后所有的鱼肉都被鲨鱼吃尽但老人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却更加坚定。支撑他不惜一切去战斗的就是他的信念和他证实自己能力的决心,出海打鱼只是他证明自己生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他才不会被前八十多次的失败而击垮,而是去下一次的尝试和战斗。他明白,生命的路途上困难重重,也许更大的困难和失败还在后面,而自己要做的就是绝不放弃拼尽全力博取胜利。如作品中言“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现在又像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清新了。”主人公桑迪亚哥的品质与精神不仅是海明威自身人格的外显,更是此时美国社会的社会精神所在:不言弃、不认输、坚持到底。
(二)正视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斗争精神
《老人与海》中所有的人物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硬汉”形象,如果生命是一张任自己去挥写的画板,那么他们的画作应该名为奋斗,他们毕生都在与海鲨与暴风骤雨甚至大海不屈不饶地战斗着,并以此向社会展示其活着的价值。他们大都有着令人敬仰的过去,但却并没为此在这些曾经的丰功伟绩上流连,而是更加勇猛,更加器重,始终活在奋斗中的自己。小说中主人公桑迪亚哥一面因八十余天未捕到鱼而遭受同行的冷嘲热讽甚至连小孩子也无奈最终失望地离他而去;另一方面,他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体力不足在精神上还顶着几十次失败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活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对此,他只有两个选择:放弃或者坚持奋斗。放弃就是认输,从此在众人的讥讽下生活;坚持奋斗或许会成功并赢回尊严,但也可能会一直失败,最终在别人的羞辱中死去。两个选择对此时的桑迪亚哥而言都近乎绝境,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勇于挑战自己的极限和力量,毫无疑问,他选择后者。作品中老人这种敢于向自己发出挑战的斗争精神是当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顽强拼搏,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
桑迪亚哥老人每天面对的工作无疑就是狂风怒吼的海面和凶恶残忍的海鲨。每一次收获都要经历这震撼人心的搏斗。破陋的渔船、孤独的老人同成群的马林鱼和鲨鱼之间对比强烈,彼此间一次次的竭力斗争更是作者此生对理想的追求和与社会的抗争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怀揣美好美国梦的青年志士们顽强拼搏的一个缩影。这种顽强拼搏,不计个人安危的敢于牺牲精神在小说中有两处体现较为突出,首先是老人和马林鱼抗争的时候,连续三天的搏斗体现的不仅是老人的英勇气概,更是对其坚忍不拔的毅力、超强的承受力和过人的胆识与智慧的考验。这种环境下,孤身一人的桑迪亚哥面前的对手不仅是巨大的马林鱼,还有自身体力严重透支后的饥饿困乏等身体条件。对此他没有妥协或认输,而是以死搏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其次,老人和大鲨鱼之间的较量。这场斗争中面对体型庞大、尖牙利齿又极其凶残的鲨鱼,老人有的只是鱼叉、小刀桨把、短棒等不能称之为兵器的物件和过人的胆识与智慧、不放弃的信念。尽管最终他没能战胜成群的鲨鱼,并且迎来了小说中的第八十五次失败,但在读者心中,大多数人都坚信老人是最后的赢家,首先他战胜了自己,一无所有却能与鲨鱼群过招并且杀死鲨鱼,其次以一敌多、以弱抗强,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海明威笔下的桑迪亚哥的这种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在全球化的今天,是各个国家发展进步都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四)英勇不屈的英雄血性与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
整部小说除了对敌对双方力量严重不平衡的展示外,还有主人公敢于斗争的勇气与精神气节让我们为之动容。首先,广袤无垠的碧海蓝天下,消瘦不堪的老人撑着一艘破败的小船与体形是他几十倍的马林鱼和“每一颗牙齿都比其手指还长”的鲨鱼群较量,这是老人英勇气概的体现。其次,先是被嘲讽的对象最后却成为受人敬仰的大英雄,这一变化正是整个社会人文气息所在。一个有信念有理想并且不为通往理想和信念之路的艰难险阻所屈服的人,一个立足当下努力活出自我价值、永不言弃的人,一个放眼未来内心充满希望的人,无论其最终的成败如何,他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可以说,主人公桑迪亚哥身上所折射出的饱含了人类的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品质是千百年来人类在危机前的鲜活写照。另外,需要清楚的是,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勇敢顽强,敢于斗争,但他并不是一个只晓得去拼杀的人物形象。智慧、平和、遇事不急不躁,处理问题井井有条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小说借助老人的形象与事迹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目标的达成还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演进,除了具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挑战、顽强拼搏、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外,还要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平稳的心态。作品中老人在出海捕鱼之前总是“宁肯把什么都安排得分毫不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会错过时刻都可能降临的好运气;在与马林鱼抗争中他坚信“一个人在海上决不会孤单”,并最终靠着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取胜;和鲨鱼抗衡时,老人怀揣希望全力拼杀,并在鱼群来袭时明白“斗也不会赢了”这一事实。面对败绩,老人首先从自身找原因,只怪“走得太远”。成功总结经验、失败反思自己,老人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坚毅的人文精神与桑迪亚哥乐观平稳的心理品质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亦是如此,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是我们当学习并具备的'良好性格品质之一。
结语
如今,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与落实,始终被视为国外文学精华的人文精神逐渐成为值得我国文学作品借鉴的亮点之一。从国外经典著作中剖析其人文精神,有助于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全球化浪潮中将中国推向世界,适应多元文化发展是每个青年的使命。《老人与海》作为一部展望未来的著作饱含了对人类的关爱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关注。小说中作者面对人类、社会及未来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学习。语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2]杨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与学生人文性的培养[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xx,14(02):114-115.
[3]罗菲.解读《老人与海》的人文精神[J].科技信息(人文社科版),20xx(07):132-134.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3
摘要:鲁迅一生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他所做的三件事:创作、学术研究和翻译。几十年来,文学研究者对于鲁迅的创作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重视,对这两者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追索,而鲁迅的翻译活动较之前两者却明显地受到冷落,这是与鲁迅在翻译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绩非常不符的。笔者认为,研究鲁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是鲁迅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应该受到文学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具体的资料着手,对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的翻译情况进行数字统计。通过具体的数字研究,探讨鲁迅在同一时期内对外国文学的期待视野,借以说明鲁迅对外国文学的选择不是无所根据的,其中包含着他对本国及本国文学未来道路的思考。外来文学一直被认为具有启发、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外国文学;翻译
中国第一套《鲁迅全集》的主编蔡元培先生在为此书所做的序言中,对作为翻译家的鲁迅作如下评价:先生阅世既深,有种植蝗碳蝗涛诺氖率担约河钟幸恢掷硐氲氖澜纾袒染茫且煌虏豢臁5思炔├蓝中橹裕杂谑澜缥难Ъ抑髌罚兴酝撸×康囊埔耄砺鄣挠新强ǘ够蚜古捣蛑兑帐趼邸返龋词档挠邪⒍景纤绶蛑豆と怂缁萋苑颉罚昀碇端阑炅椤返龋栊蠢硐氲挠邪尴如婕捌渥髡咧暗龋既耄媸乔诹恕蔡元培:《鲁迅全集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这一概括无一字虚夸,符合客观事实。自19译出法国雨果的《哀尘》起,到1936年临终前赶译俄国果戈理的《死魂灵》止,鲁迅在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上,努力始终不懈,共译出14个国家、近一百位作家的作品,总字数超过三百万,和他的创作数量大体持平。
鲁迅翻译外国文学的热忱,源于他对翻译文学于中国的重要意义有着清醒且深刻的认识: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拿来主义》,《且介亭杂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鲁迅是如何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使之成为启迪国民思想觉悟,推动中国文学发展的思想武器的?研究鲁迅对外国文学的选择,并由此探讨鲁迅的期待视野是笔者以下要做的工作。这一工作分两部分进行:(1)整理统计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的翻译情况;(2)以前者的统计结果为依据,探讨鲁迅在同一时期内对外国文学的期待视野。
一、鲁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1903-1936)
对于鲁迅在1903至1936年间对外国文学翻译所做的选择必须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文学体裁。首先,从文学体裁的角度看,1903年至1936年鲁迅共译文学作品206篇,体裁涉及小说、戏剧、诗歌、杂文和童话,翻译面非常广泛。表1是笔者对鲁迅在翻译过程中的体裁选择所做的大致的总结:
表1鲁迅的外国文学译作体裁(1903-1936)
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总计
外国文学译作823434137206
百分比39.8%1.4.9%19.9%18%100%
从这些数字看,小说译作高居翻译之首,受到鲁迅最大的关注。诗歌、杂文、童话分居二、三、四位,但三者之间的差距甚微,在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中占有几乎相等的重要地位。戏剧只有3部译作,其在鲁迅对外国文学翻译中的地位远远不及前四种体裁,显得微不足道。鲁迅对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与冷淡是与他自身文学创作上的努力相一致的,因此,鲁迅的创作倾向由其对外国文学体裁的选择中可见一二。
(二)国别文学。从国别文学的角度出发,笔者对鲁迅1903至1936年间外国文学(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的翻译情形作了一个统计。如表2所示。
表2鲁迅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总表(1903―1936)
国家小说戏剧诗歌杂文童话总计
俄国(苏联)43253080
日本111133156
法国5229
德国22
美国11
英国1616
波兰11
西班牙16117
匈牙利7613
芬兰22
荷兰213
奥地利22
保加利亚22
罗马尼亚11?11
总计14国823434137206
14个国家的总计206篇文学作品得到翻译,其中有一部小说译作因鲁迅没有提供线索,笔者无法核查其作者、国别及出处,在表中用问号“?”表示。
在206篇被译的文学作品中,占据最大板块的非俄苏文学莫属,其次是日本文学,而第三位应归西班牙、匈牙利、芬兰、荷兰、保加利亚等国文学,也就是被鲁迅称之为“弱小民族”或“被压迫被侮辱”民族的文学,英、美、法、德文学则居于末席。
鲁迅对外国文学所做的体裁以及国别的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眼光的落点在哪里?这些都是与他自身的期待视野有密切关联的。
二、鲁迅的期待视野
鲁迅对于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视野,值得关注的仍然是具体的数字。
在小说体裁方面,译者的眼光集中在俄国,有43篇译作,占小说译作总数(82)的52%。西班牙居次,有16篇译作,占总数的20%。日本居三,有11篇译作,占总数的13%。
在戏剧方面,只有3部译作:俄国戏剧《桃色的云》和《被解放的堂吉诃德》,日本戏剧《一个青年的梦》。
在诗歌方面,英国居首位,有16首译诗,占总数(43)的37%。其次是日本,有13首译诗,占总数的30%。匈牙利居三,有7首译诗,占总数的16%。在杂文方面,日本受到最多关注,有31篇译作,占总数(41)的76%。其次是俄国,有5篇译作,占总数的12%。
在童话方面,俄国最受重视,有30篇译作,占总数(37)的81%。匈牙利居次,有6篇译作,占总数的16%。
这里,鲁迅所做的选择是与他引进外国文学的目的密切相关的。鲁迅主张文学创作“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而他“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鲁迅:《致董永舒》(1933年),《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引进外国文学的目的在于引入新思想、新文学,从外国文学中吸收滋养,以外国文学为师。
从鲁迅对外国文学的接受视野看,这些文学创作上的导师各有其用。小说方面,鲁迅最为推崇的是俄国的译作,认为“俄国的文学,从尼古拉斯二世时候以来,就是“为人生”的”,[鲁迅:《〈竖琴〉前记》,《南腔北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从这些“为人生”的作品中他“明白了世界上也有这许多和我们的劳苦大众同一运命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为此而呼号,而战斗。”[鲁迅:《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集外集拾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鲁迅主张文学是“为人生”的艺术,以“为人生”为主流的俄国小说自然极为契合鲁迅的标准,加之中俄国情上的相似,使俄国小说十分贴近中国现实,这进一步加深了鲁迅与俄国小说之间的共鸣。因此,俄国小说被鲁迅视为了文学上的导师。
居俄国之后的是西班牙小说,共16首译作,全部译自巴罗哈的小说,其中又是什么引起了鲁迅的重视呢?鲁迅在为这些小说所撰写的译者后记中明确指出自己译介的目的并非为着文学的乐趣,而是因为作者的技艺。这里,引起鲁迅重视的作者的技艺指的就是巴罗哈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看来鲁迅通过翻译小说想要向国内的创作界输入的不仅是新的意识形态、小说内容、小说形式,也包括新的写作手法、小说技术,这些均为他所重。
戏剧方面的导师,在鲁迅看来应来自俄国和日本,因为仅有的三部译剧就是译自这两国的作品。
诗歌方面,英国虽然以16首译诗居首位,但这16首作品采取的是周作人口译,鲁迅笔述的翻译方式,并非鲁迅的独立翻译成果。而居次位的日本,其大部分译诗都出自《谷虹儿画选》,鲁迅译介这些诗作主要是出于对美术的兴趣。因此,英、日两国都不能视为鲁迅在诗歌方面主要的学习、借鉴对象,以7首译诗居于第三位的匈牙利才是鲁迅在诗歌方面的外来楷模。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所翻译的7首匈牙利诗歌均是裴多菲的作品。裴多菲是位极具影响的爱国诗人,他以诗歌作为反抗外族侵略、封建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有力武器,其诗歌中所体现的爱国激情和革命精神看来对鲁迅有很大的吸引力。
杂文方面的外来楷模,在鲁迅眼里应是鹤辅,有20篇译作,居外国被译作家之首。鲁迅认为鹤见辅的杂文在观察世态,评论人物方面“都很有明快切中的地方,滔滔然如瓶泻水,使人不觉终卷”。[鲁迅:《〈思想山水人物〉译者题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在以草木虫鱼、酒色财气为主题的小品文日趋没落的背景下,鲁迅通过对鹤见辅的作品的翻译,为他所大力提倡的杂文写作提供了可观摩的成功范式。
童话方面,俄国和匈牙利居突出地位。这两国译作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强烈地讽刺与揭露了社会与人性的弊端,主题上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其现实主义的文学倾向看来是其受到鲁迅所重的关键所在。
从以上所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鲁迅对不同体裁的外国文学的接受走向虽然不同,但是接受的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希望以外国文学启迪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激发人民改革社会的革命精神,同时,在文学方面想“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鲁迅:《木刻纪程小引》,《且介亭杂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从他对外国文学的选择中,可以清楚地触摸到他理想中本国及本国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十分确凿地证明外来文学于他重要的启发、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译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周作人:《关于鲁迅》,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5]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翻译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4
摘要:外国文学涉及大量纷繁复杂的文艺思潮、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较之其它课程,教学难度相对更大。而传统的文学教学大多依据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对学生进行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以教材教师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主张在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的同时采用主体性研讨式教学方法,以期为外国文学教学的探索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文学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主体性教学
外国文学课担负着传播引介民族文化,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由于它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具有异质文化性质,在精神心理、价值建构、审美追求等方面均显示出与中国文学不同的特点,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产生距离感、陌生感。同时,外国文学涉及的范围广,作品多,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学思潮和现象纷繁复杂,同一思潮在不同的国家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别,即使在同一国家里,不同的作品也同时存在相同点和独特性。因此教学难度相对较大。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一般依循文学史发展脉络,做史选结合的综合描述:内容上厚古薄今,详远略近”;方式上基本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进行课堂讲授。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无疑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多向度的研究,建立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大视野的教学任务。因此,对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调整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大多文学教材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节选”的三段式套路,因其“史”和“编”的特点,长期以来在学术理念上形成了误区:教材定位的非学术化,文学史知识的纯客观化,操作方式上的集体化。于是,教材忽视了文学自身规律和特性,重点不够突出,缺乏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反映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性:
第一,从纵向上,根据“厚今薄古”的原则调整课程内容体系。整个西方文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和启蒙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以及20世纪中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19世纪及以前的经典文学,对于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现代主义文学则无暇顾及或只是匆匆带过。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弊端:知识陈旧,即时性差,信息获取滞后于当代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动态。因此,在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内容应做适当调整,“本着详近略远原则,把重点从古代移到现代”,尤其是20世纪后的现代主义文学,体现文明成果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转换,使学生了解现当代重要的研究成果、文学思潮、批评方法。
第二,从横向上,压缩文学史教学,开展专题教学。在以往的文学教学中,我们多采用“古代、近代、现当代”的分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文学史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宽,作家作品多,文学现象纷繁复杂,面面俱到,给教学增加了不少困难,容易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基础课程占用的时间过长,既不利于教师的科研探索和学生的自学研讨,也影响课程体系的建设。所以,在保留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可对其大力压缩,并推出一系列专题选修课,比如:英美文学经典、西方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西方诗歌艺术研究、西方悲剧艺术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专题研究、西方文化概论等。这样改革,极大丰富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趋于完善,尤其是为我们的研讨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钻研和思考,完成文学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
第三,重视文学理论在教材中的作用。文学理论是用于诠释文本的普遍理论,原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但反过来又影响和指导创作。具有历史重要性的文学理论学派包括有:新批评、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心理分析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学生掌握了不同的文学理论,便有可能采用多种文学批评方法从新的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现代文学教育正是要形成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阅读。
总之,在编订外国文学教材时,我们应坚持“以史为经,以论为纬,以作品研究为中心”的原则,编写出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有大学特点的外国文学教材。
二.采用主体性研讨式教学模式
大学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为了替学生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此,外国文学课堂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能力。
第一,更新观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依据当代诗学阐释学思想,“作品包括文本和读者理解两部分,那么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才是文本自身意义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所以文学教学应当彻底改变以往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教学方式。
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引导”主体的作用,使教学活动具有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功能。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精讲、少讲、不讲”的原则,即重点、难点的地方精讲;参考资料多的内容少讲;简单易解的部分不讲,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达到“一课多能”的教学目标。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能力,又能在思维方法、学习态度、表达技巧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第二,提倡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沙龙式”研讨。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教学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历史学批评方法,以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作为衡量作家成败、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一部经典作品,无论在文化容量还是美学内涵上,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我们应注重从文化、哲学、宗教、社会心理及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建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在教学中将语言的输入和文化的导入”,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和接受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的空缺和不同,在沙龙式的研讨中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为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造。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给标准答案;对于不同的观点,也不作统一结论。学生依据不同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和个人经验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比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有人说它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和隔膜;有人说它反映了一战给人们带来的悲观和彷徨;也有人说它表现了人们对生死的不同看法;更有人分析了其中的生态主义思想。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模式容易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活跃敏捷的主动思维。于是,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得出了不同而又深刻的个人感受,甚至不放过作品中的一个词一句话,文中出现的一些细节场景(花、蜗牛、机器轰鸣等),都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和推敲。
第三,论文写作是课堂讨论的结果。经过阅读准备、教师引导、全员参与和互动的课堂讨论,每一位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把握都达到了比较全面的程度,能够确定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启发和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运用新的批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作家作品进行新的解读。通过论文写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成就感和满足感自然而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然,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深谙教材的同时还要熟悉学生,在讨论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来。
三.结语
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我们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输送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而教育所担当的重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涵养丰富健全的人格,塑造完美高尚的灵魂,使人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挖掘和拓展,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和张扬。由此可见,教是为了不教,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便是我们的文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任务所在。
参考文献
[1]程丹、米建荣.中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语文学刊,20xx(12): 143-154.
[2]蒋承勇.世界文学史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
[3]孙靖.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台州学院学报,20xx(2):69-72.
[4]张隆西.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5
论文题目:《美丽》中的反乌托邦主题
一、选题的意义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原理的颠倒。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三、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妙,而一步步构筑这个未来的现实也不容乐观。读者在对乌托邦感到失望的同时能熬不费力地发现现实世界正以多快的速度向这个乌图邦演变。而作者在100多年前的预言在今天有些已经成为了现实。通过这部作品看当今社会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高科技日益成熟的今天的深刻思考。
四、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人物几个方面分析,揭示人在高科技面前自然属性消失人的理性泯灭和人造世界替代自然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当今人类物质享乐至上,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精神生活匮乏的处境与走向。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具体情节,深层挖掘人们内心深处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以及人们现在的处境。使得分析更全面、透彻。虽然在此书中新世界所带给人们的是失去自我,完全受控于高科技技术,但是现实生活中证明了现代科学技术是自由的推动者而不是枷锁。在这一点上赫胥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科学技术给社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对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五、参考书目
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xx。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王小波,《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选》。北京:中国年出版社,1997。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7。
第五篇:红与黑 外国文学选修课论文
大学
外国名著与名片欣赏
课程论文
题目:分析《红与黑》
学院:
班级:05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分析《红与黑》
――主人公于连的矛盾分析及评价
摘要:《红与黑》中的于连是个人奋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有着复杂的心理特征,体现在他野心勃勃地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这个过程表现为反抗-妥协-反抗的曲线。虽然为追逐名利他以虚伪为信条,但同时也有真诚善良的一面,他的内心总是矛盾的,每当他在功利的道路上前进时,他的心又总是在谴责他的虚伪,使他始终无法与上流社会的人苟合,这就决定了他要反抗。一定程度来说也就是这种个性最终铸成他的毁灭。
关键词:奋斗;矛盾;虚伪;反抗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以主人公于连的一生经历为线索向我们讲述了法国19世纪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法国新的势力与旧势力的交锋,《红与黑》起初的标题为《于连》,1830年定名为《红与黑》,并有副标题“1830年纪事”。小说直接吸取现实题材,反映现实斗争。1827年的《法院公报》上登载一个27岁的青年家庭教师枪杀了自己的女主人的案例,启发了司汤达,但小说的故事已与生活中的案件有了很大的不同,作者用他长期以来对复辟王朝时期生活的观察,联系当时的实际,注入他对社会矛盾的认识,使《红与黑》成为一部反映复辟与反复辟斗争的形象历史。《红与黑》深刻地反映了法国查理十世统治下的社会现实,展示了一幅贵族上流社会的腐朽和教会内幕黑暗的广阔画面。其中对于19世纪上半期法国风起云涌的各方斗争和矛盾都展现得颇为深远,贵族、大小资产阶级、教会人士一个个的粉墨登场,潜伏在表象下的实力的交战刻画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朽和虚伪。[1]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大大不同于记录社会的高级文件,文学的意义也绝不仅在于记录。作品中的“红”代表了充满英雄业绩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特别是拿破仑帝国;“黑”代表了教会恶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作品对社会的种种罪恶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同时,沿着于连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和事情。
出身于平民的于连,就是生活在这样严酷的现实中,他怀着激进与不平,不甘心于自己低微的平民身份,一心向往着上流社会,使自己成为达官贵人,或是穿着红礼服的将军;或是身披黑袍的主教。他野心勃勃,朝着长满葛藤的岐路跋涉着。所以说,于连是一个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形象。
[2]
无疑,《红与黑》是一部充满着魅力的作品,司汤达使用了多种手法对人物进行了塑造,使今天的我们读起来使我们感觉到人物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多角度塑造人物,并且使用了大量的心理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我们可以从书中体会到现实与浪漫,奇趣与幻想,从中我们能进一步认识法国大革命所造成的法国社会里人们行动的秘密动机和内心世界的特征。[3]其中于连充满着无限矛盾与反差的各种思想、行为和矛盾中挣扎,对于人物的思索是一个极大的宝库,更足以让每位读者看得目瞪口呆却又如痴如醉,足以让每一位研究者分析成千次上万次。正所谓“采之不竭,魅力无穷”。
现在我将又一次分析于连思想和行为的矛盾。
于连是聪慧有天赋的,但他却同时又是愚笨的。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别人羡
慕的才华与天赋,但他却只把这种本事用它背诵圣经,刻板的拉丁文。没有一丝创新,更缺少自己的观点与感悟,他的知识是空洞的,有局限性的。或许这就是当时社会情况的写照,社会不要你有自己的认识,不允许你有什么新的见解。于连想要有所突破,但却做不到,他主观的矛盾和外在的限制,决定了这一切。于连是本性善良的,但又是敏感,脆弱,容易偏激的。当他感到(仅仅是自己觉得)自己受到了有钱人的轻视时,他那恨死有钱人的想法便会爆发出来,此时,他会变得很偏激,心狠手辣,像一个等待战斗的大公鸡,而且,会“讨厌所有的女人,蔑视所有的情感”,不加分辨的否定一切,他甚至会怀疑孩子们的纯真感情:“这些孩子亲近我,就像亲近他们昨天刚买来的狗那样。”如此一个人,他会相信谁?会真心待谁?偏激多疑至此,又是为什么?因为他从小就没有被人真心爱过,一个不知道爱的人如何爱人,如何真心待人?当时社会已险恶至此,尔虞我诈,他会变成这样,变得可以理解了。他的本性又无时无刻显露出来,还举对待他的学生为例,他在不教孩子们之后,还常常惦念着孩子们,本性的东西是不能掩盖的。
如果说于连是完全利己,没有真情,那么他对待朋友又是矛盾的,因为他对好朋友富雷格的感情是真挚的,虽然“虚伪和缺乏同情心是他为了生存而采用的手段”,但当他的好友富雷格向他提出合伙做木材生意时,他并没有利用他“他不能忍受对一个爱他的人有丝毫不诚实的想法”。
于连是自傲的,同时又是自卑的。于连有自己的尊严,并时刻准备捍卫自己的尊严,哪怕是生命的代价,但他这样极力的维护,其实质却是自卑的表现,他怕自己会迷失,会懦弱,会对社会投降,对贵族低头。他可以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决定决斗。这看似可笑的事,却明显表现出他内心对于自己怯懦是多么的害怕!于连的爱情是复杂矛盾的。于连的命运转折可以说是他被聘为市长大人的三个儿子的家庭教师,由刚上任时的胆小,卑怯到思想一步步被刺激,于连总是陷入自己假想的思想斗争中,他的孤寂生活中,充满着想象。不幸使他与世隔绝。在市长家,与德雷纳尔夫人的感情,开始时并不是真的什么感情,于连不像夫人那样想法天真美好,他很有钱人,更恨像德雷纳尔先生这样贪婪,凶暴,没有同情心的人。他对夫人的示好带着的是对贵族阶层的报复。犹记得,当他第一次握住夫人的手,“他的内心洋溢着快乐。平不是因为他爱德雷纳尔夫人,而是终止了折磨他的痛苦。”他只是为了自己向自己证明,自己不懦弱,而这更可悲的显出了,于连内心的恐惧与怯懦。他的爱还是一种野心的表现,“像他这样一个地位低下,受人鄙视,不幸的穷人的儿子,居然占有如此高贵,如此美貌的太太”,他心中的甜蜜总是参杂着一些占有的骄傲。毕竟这种爱情仅是建立在好奇和满足自尊心和虚荣心上的。[4]
一百多年以来,关于于连的评论众说纷纭。主要都是从两方面来评价主人公于连的:一是追求爱情、荣誉、幸福、英勇(红),二是使用阴谋、野心、罪恶、伪善(黑)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许这些说法是对的,但也许也不全对。因为于连是个复杂的人,一个充满着无限矛盾与反差的各种思想和行为的人。
于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于连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个野心家,其实他只不过他不属于那个社会罢。他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朝气蓬勃的青年的代表,他的行动只是平民青年反抗贵族的反映。司汤达用诸多缺点去完善一个人——一个完善的人,而不是完美的人。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于连性格上的丑与美,善与恶的矛盾的统一,也正是
他被认可的原因之一。
还有许多人认为于连的心理、行为是社会环境造成的,这一点我只认同一半: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受到当时环境影响,但这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起决定性因素还是他自身的心理。当时所有人都受社会影响,为什么有些人成为了于连而其他人没有成为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他自己的心理在作祟。
另外,于连的内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司汤达的内心世界。有人说,我们与作家的区别在于作家能把心里想的用笔来表达出来。想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是想作者之所想,自然是为作者之所为了。钱钟书称方鸿渐就是他本人,而福楼拜也自诩是包法利夫人。每个作者笔下的人物,除了当时社会的烙印,都该有作者本人影子。否则,它将不是一部好的著作。司汤达之所以能如此细致入微的描写于连的那种畸形的自尊,大概因为他是想于连之所想,至少,作者本人曾有过类似想法。作者写出自己内心的丑恶,非但不会对作者的形象有所影响,却恰恰从侧面反衬出他的坦然。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美丽呢?能把自己赤裸裸的放到手术台上一寸寸的解剖,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幸福。勇气,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思想。幸福,也正是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思想。短暂的是现实,永生的是理想。于连在他那扭曲的想法之下,开始了他短暂的仕途。于连又在一次次打击中重复着永生的自我,或者说是司汤达本人的自我.[5]
红与黑,两个不同的颜色,两个不同的象征。红与黑就是正和负、对和错、阴与阳、虚伪和正直、反抗与妥协„„于连是红色还是黑色?这个论题还将继续争辩下去。
于连的对和错、虚伪和正直,反抗和妥协、放纵与禁欲、道德和私欲、自尊和自卑„„在现代看来还是存在的,而现代的人所要思考的是到底是物质支配着人呢,还是人支配着物质呢?于是有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正是这样才有了我们现代人,我们需要自我实现,像于连一样的去自我实现。也许这种超越性的自我实现也将是未来人的继续追求,也就是说现代人身上同样有着“红与黑”这两个不同的颜色。
参考文献:
[1].[法]司汤达红与黑.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
[2]王立道等 中外文学人物荟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3][法]司汤达红与黑:一八三0年纪事.闻家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风轻云淡博客
[5]外国文学名著简览.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