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分析
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分析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网络技术已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多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广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为此,我们通过对河南工业大学中原路校区、嵩山路校区约500名大二至大三的大学生的问卷调研,对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情感及思想状况的影响做了较详细调查。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住校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寝室有电脑的不在少数,没安装电脑的同学平日也会选择在校内外的网吧上网,因此那里经常人满为患。走进宿舍楼就会发现,几乎每间寝室都至少拥有一台电脑,有的寝室甚至每人一台。同学们的电脑大多用于上网游戏和娱乐,并且大学本来就是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自由之地,学生的生活不受太多约束,如果同学的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很容易出现沉溺于网络而荒废学业的情况。因此,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作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有积极的一面的。众所周知,网络媒介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这其中包括大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从网络上找到适合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领域,可以在宽松、平等的社交环境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发挥个性,让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真正突破时空的限制。由于上网带有休闲娱乐的性质,不象课堂教学那样紧张、严肃,所以大多数学生愿意用上网来打发课余时间。还有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到世界各国政治、科技、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和成果,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这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有了互联网之后大学生可以在网上做很多事情:查资料、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聊天、收发邮件等等。网上世界的魅力将大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他们更愿意接受这种既能达到休闲娱乐目的又略带有科技文化气息符合大学生身份的方式来度过自己的课余时光。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有消极的一面的。大学生处于思想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成熟阶段,对外界诱惑和吸引力没有抵制能力,有部分大学生迷恋网上游戏,一味沉溺于电脑娱乐彻夜不眠,难以自拔。更有甚者整天沉溺于网上黄色、赌博、恐怖暴力等内容,参与网上犯罪,传播消极的网上文化,给其身心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网络的种种魅力,很多大学生将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在网上,往往一次上网就连续作战几小时至十几小时,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连吃住等最起码的生活问题都在网吧里解决。
众所周知,大学是人生的最佳学习阶段,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时间的上网会影响学生的课余休息,甚至还占用大量的正常上课时间,荒废了学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思想上和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对待身边的事物缺乏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理性的认识。因此网络上各种各样不健康的言论、现象等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形成冲击,甚至步入歧途,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特点,它几乎囊括了所有媒介的功能。越来越多的文化垃圾倾巢而入,各种传闻、反动言论和不健康的东西随处可见。这些很容易使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冲击,以至高校原有的德育环境受到破坏,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
所以在校大学生应正确对待网络媒介的影响,加强自己上网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培养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对网络的使用要适度合理,正确认识网络上各种非主流言论,自觉抵制网上敌对势力传播的不良信息免受其害而从中收益。
第二篇: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摘 要:网络媒介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本文通过一些真实的调查数据,弄清了网络媒介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了网络媒介对思想品德状况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一些干预对策。
关键词:网络媒介;大学生;影响;对策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世界就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的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多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广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中国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是网民。调查显示,对于了解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大学生的选择依次是:听广播(59.6%)、看电视(24.3%)、朋友之间交流(12.3%)、报刊杂志(2.2%)、形势政策课(0.5%)、互联网络(0.2%)。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时事的主要渠道,排在第一位的是“国内新闻媒体”(84.6%);对于“三个代表”思想的了解渠道,也有66.6%的学生是“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学习”。对于业余时间(暑期及双休日)的支配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与朋友交往(82.3%),同时也有0.4%学生选择“网上聊天”。对于上网的目的,有65.4%的学生是为了“获取信息”。尽管从表面上看,关于网络的选择数字不大,但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却占了相当比例,其中不乏网民,而且交流的话题与信息来自于网络的不在少数。因此,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1、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
(1)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使文华作为无形的资产扩散到各地,使每个网民受益,达到“文化增值”的作用,也显示了文化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大学生创新知识和探究未知的信心,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摆脱了知识的权威的从众心理,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2)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越来越认为,虽然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但却是依靠征服信息获得教育和知识的,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就会成为一种趋势,表现在自主选课、自主参加考试、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等,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
(3)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的回答:网络的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占35%,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道德水平占10%。这个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且是主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负面影响
(1)多元网络文化和网络的虚拟性环境容易诱发大学生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膨胀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时期,长期接触网络,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混乱和动荡,容易受网上内容的隐含的意识形态影响。网络创造的“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确实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但无国界的网络环境使越来越多的青年淡化了对祖国的归属感。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网络环境固有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逾越现行道德行为规范的可乘之机,现在就有少数大学生利用网络肆无忌惮地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挑战现有政治权威,甚至从事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活动,影响了社会生活的稳定。不少大学生就是从网上学会了说谎,并以说谎为乐事。大学生在网上经常这样缺乏责任感、不诚实,极不利于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势必降低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应对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的对策
提高对信息的利用和判断,创造性运用和开发信息。努力提高大学生媒介使用技能,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媒介使用指南,帮助学生掌握驾驭信息的技能,善于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中捕捉有用信息,利用和发展信息;树立良好的信息识别意识,开阔视野;善于对信息及其来源进行评价,倡导并培养他们在信息活动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善于获取信息,处理、加工、整理、生产、运用和存贮信息,整合和开发信息。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大学生应该志存高远,奋斗不息,要时刻用理想和信念支持自己,学会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也要摒弃其对自己思想的负面影响。
第三篇:2-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范文]
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网络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文化为我国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充分利用国际信息资源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条件。另一方面,网络化也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及各种网络和社会题如网络犯罪、网络病毒、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的出现,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文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给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网络文化的特点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对于做好新世纪大学生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超越时空限网络具有跨越时空的特性。互联网完全突破了其他媒体的局限性,跨越了地域,拓展了信息贮藏的范围,打破了报纸版面和广播电视播出时间和数量的限制。传播速度快。人们在国内外的网络媒体上,时刻都能看到使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及时快速的新闻报道。容量巨大,信息丰富。一个网站的容量不知是一份报纸、一套电台、电视节目的多少倍。浩若烟海的网上信息使受众真正成为知识海洋的遨游者。在网络世界中,行为只能通过自己赋予的符号来标识自身和让对方认识自己。在网络上进行思想交流的人们,由于不分民族、人种、国籍、性别、信仰等因素,多数人用匿名进行交流。因此,他们根据相同的爱好和对某种问题的兴趣结识在一起,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负面影响网上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可能使一些大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网络的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西方网络思想文化的侵蚀,扭曲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利用好网络这一现代传媒,就必须扬长抑短,建立一个网络思想教育系统。培养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是网络思想教育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高校思想教育队伍难以满足网络时代提出的一系列挑战,表现为: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教育意识淡漠;没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对有关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缺乏了解等等。要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将信息交换方式引进“两课”,增强“两课”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是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导任务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网络伦理规范建设,面对西方网络殖民文化的侵略和文化强势地位的威胁,我们要不断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道德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另一方面,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的现状来进行。如要自尊自爱,提倡网络文明用语,要注意网络语言美,不谈论庸俗话题,不使用粗俗的语言;利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宏扬民族文化,与不道德的行为作坚决的抗争;培育知识产权意识,不盗用或抄袭他人的程序,不使用盗版软件等等。
进一步加强优秀民族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抓紧国内重点新闻和教育网站的建设,是网络思想教育建设的关键任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旋律,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尽量为大学生供一个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
网络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必须重视他的作用及潜在危害,利用其优势,对不好的方面加以引导,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教育、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引导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加强引导。使学生既能够利用互联网学到知识,又能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四篇:网络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影响其思想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思维活跃,渴求接触新鲜事物,互联网的迅猛普及给了大学生放眼世界纵览全球的视野,提供给大学生大量的信息资源与平等直接的交流平台,促进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但大学生毕竟心智尚未成熟,分辨能力仍显缺乏,过度依赖网络荒废了学业,疏远人际关系,甚至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误入歧途。基于这一认识,我对河南工业大学08级工程管理专业约70名学生上网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显示,对于学生上网做什么的多项选择问题中,47%的学生选择收发邮件,54.5%的学生选择浏览新闻,34.5%的学生选择游戏,61.6%的学生选择看电影,52.2%的学生选择听音乐,51.7%的学生选择聊天,50.2%的学生选择搜索资料,36.6%的学生选择下载软件,22.6%的学生选择浏览论坛,20.3%的学生选择更新主页。而根据CNNIC调查,大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18.6小时,在互联网应用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中,前十名依次排序为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新闻,网络视频,搜索引擎,拥有博客,电子邮件,网络游戏,论坛, 网络购物。前九名均为普及率在50%以上。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是消遣娱乐,辅以搜索数据,数据共享。
调查也显示,86.3%的同学收到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同学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比如谩骂和恐吓。网络上最大的污染问题就是黄色污染较为严重,网络的全球化使这些黄色信息毫无保障地在网络中传播,造成对网络社会的污染和威胁。据有资料显示,互联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0%的与色情有关。在调查中发现,19.2%的学生曾经无意中去过色情网站,12.2%的学生因好奇偶尔点击色情网站,甚至有8.5%的学生经常光顾色情网站。
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在调查中得知,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网络的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占35%,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道德水平占10%。这个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有他的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它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社会化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是全球的,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具有多样性、随意性和个人性的特点,传播的信息具有公开性、不易控制的特点。网络在社会中的普及使虚拟社会化成为可能。虚拟社会化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正在消解传统的社会化模式。网络上传播的信息中有大量与我们传统的主文化价值观念不相吻合,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是很不利的,特别是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引导不当,可能致使走上反社会化的道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
我认为,为使网络能更好的发挥正面效应,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应从以下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一,号召大家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向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中明确提出了“五要五不”,其中包括: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二,学校应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学生管理工作,减少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夜不归宿的现象,由此减少学生沉溺于校外网吧的机会。三,通过思想教育使大学生认清电脑和互联网络只是人类创造和使用的一种“工具”,大学生应做网络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仆”。四,要让大学生形成自我约束,自己控制上网时间:如在上课和学习的时间决不去上网,不超过自己事先规定的时间上网。五,加强健康保健意识,使大学生远离网络沉溺。学校或社会有关团体应组织一些专家讲座,使他们了解沉溺网络对身体的危害,从而保持上网行为活动的科学性和警惕性,做到有节制地使用网络资源。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多不在于网络自身而在于我们自身。网络是一个无思维的客观体,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利用它,用之得当则“收益匪浅”,用之不当则受害多多。所以面对网络这一强大的社会化主体,我们要端正态度,提高警惕,以正确的方法和目的来利用它,使之为我们服务、谋利益、谋福祉。
第五篇: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高职学院八期一期队
2011年十二月,我们八期一期队组织全期队全体学生进行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的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中,我们采用选择问答题的形式,在我们期队的198名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现将问卷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有关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生活品质三个方面,探讨现代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思想道德和生活品质方面的正面引导,从而树立正确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问卷调查情况
调查对象:八期一期队全体学生
有效问卷:198份
性别:男生32.8%女生67.2%
三.主要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中显示,一方面表现出我院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向上、健康的态势,学生比较关注时事,拥护党的领导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人生态度比较积极,能够把个人价值实现与服务社会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信息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大环境也随着发生变化,其必然影响到当今高职学院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学生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够很好的自主处理,缺乏判断力,在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惑。现将调查结果描述如下:
1.我们期队学生的思想主导方向是积极向上的,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坚持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路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思想,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90.68%的同学对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92.8%的同学认为爱国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义务。在国家需要时,选择积极应征入伍的同学占到67.4%。
2.问卷结果显示,有47.46%的同学认为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还有34.75%的同学表示好坏难辨,同学们对“老实人吃亏”的看法很不统一,完全赞成的比例是37.29%,比较不赞成的是21.19%,比较赞成的是22.88%,完全赞成的是16.84%。绝大多数同学把“诚信“视为做人最重要的品德。调查中,大多数同学(76.27%)认为应当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有44.07%同学表示不会用正当的手段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道德的行为也必将受到惩罚,作为社会人,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也不应当拿生活作为违反社会公德的借口。
3.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通过网络和不良影视、书刊的传播,腐蚀者学生的心灵。有的学生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74%的人表示很少去网吧,对于颇受争议的网络,大多数学生明白网络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能够认清,辨别和排斥来自这方面的不良行为和诱惑,正确对待网络带来的问题。如78.65%的学生认为网络对于自己的最大意义是可以查看信息,开拓视野。
高职学院八期一期队
2011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