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入世后银行业收益成本分析
中国入世后银行业收益成本分析
(二)削弱赢利能力伴随着中资银行市场份额的缩小和优质客户的减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丧失很大部分的赢利业务和赢利区域,极有可能进入亏损状态。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仅历史包袱沉重,而且在开展新业务时必须顾及国家利益,因此不赢利业务在中资银行中占有相当比重。虽然目前外资银行的许多银行
业务市场份额都还不占优势,但其业务基本上都是赢利业务。这将导致中资银行的不赢利业务比例上升,使中资银行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三)影响中资银行的流动性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银行业市场,外资银行将逐渐分流中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从而影响中资银行的流动性。在中资银行存在流动性被大量不良资产侵蚀的情况下,如果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并且扩大吸收国内居民与企业持有的外币和人民币存款,必然对中资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中资银行的生存。
(四)金融风险监管面临严峻考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由于中国金融监管水平较低、监管工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如果对外资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不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金融体系风险。目前,在中国境内的一些外资银行存在的问题有:多存少贷,将其在境内吸收的外汇资金调往境外套汇和套利;转移利润,逃避中国税收;违规经营,少交存款准备金;利用非价格手段,进行不公平竞争,采用如回扣等手法与国有银行争揽业务和客户、争夺市场,采用高薪等优厚条件从国有银行挖走人才等。(2)在追求高额利润的动机驱动之下,外资银行将其业务的重点集中在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的中间业务方面,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在这些方面与国有银行展开激烈竞争,而对那些中国经济建设中急需资金支持的项目则不屑一顾。外资银行的这种经营活动将风险转嫁给中资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3)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后,随着银行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而使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增加,对这一体系的监管将变得更为困难,谨慎性监管成本将大幅度增加。
(五)加大金融宏观调控难度首先,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加大。由于外资银行可以通过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来抵制货币政策的影响,从而弱化货币政策的效应。而且,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货币市场可能强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传导机制,将进一步加大中央银行的调控难度。其次,对资本流动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加。由于外资银行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低成本融资,中国加入WTO之后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的客户限制,中国的各类企业都可通过外资银行融资,这就意味着本币与外币的融通、国际资本的流出入将更加频繁,因此中央银行对资本流动风险控制的难度加大。再次,将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因素。在中国金融业监管措施尚不够严密和完善的情况下(据估计近年来每年约有上百亿美元的资本通过各种途径外逃),当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时,持有大量人民币资产的外资银行将是一个十分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推波助澜,加剧汇率波动,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三、五年过渡期
从长远来看,加入WTO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将是净收益,即收益大于成本或利大于弊。但是,从短期来看、甚至从中期来看,加入WTO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可能是成本大于收益即弊大于利。中国银行业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充分利用短暂而十分宝贵的5年过渡期,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自身改造、彻底改善商业银行的运营环境、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一)建立健全国有现代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业属于“幼稚行业”。国有商业银行虽已有20年的历史,但商业化经营经验不足十年。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大多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外资银行的竞争,以“十年”应对“百年”,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是“敌强我弱”的恶性竞争。为此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改革与完善。①加强自身改革与完善。首先,健全商业银行的治理组织结构,完善监事会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督下的行长负责制。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稽核与监察体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贷款审贷分离和贷款担保抵押制度、信贷资产质量管理责任制度等。其次,按市场规律和谨慎会计等原则反映商业银行有效资产,参照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实际,完善现行信贷资产分类和考核办法,按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方法,改革现行呆账准备金提取和核销制度等。再次,按照精减、高效原则,精减分支机构的同时精减人员。合并国有商业银行省会城市分行,撤销地市重复设置的分支行,精减业务量小、长期亏损的县市支行及营业网点。鼓励商业银行之间交叉合并、收购、重组分支机构。第四,改革和完善符合商业银行特点的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统一、严格的财务会
计、统计报表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中外银行的竞争中,中资银行间的业务合作十分重要,如果对外业务处理基本达成同一口径,不仅可增强竞争力,还可以节约成本。在统一口径对外方面,日本银行业表现非常突出,形成整体合力,增强了影响力。另外,香港和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实行的“银行公会”制度值得借鉴。可通过这一
制度,在中资银行间以协议形式达成某些共同准则、防止不公平竞争,协调解决部分银行间的业务矛盾,增强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②改善运营环境。改善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环境,包括许多内容,但最紧迫、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快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进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金融资产的增长远远超过国民收入、财政收入的增长,如果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继续维持国有独资组织形式,其资本充足率不仅得不到提高,甚至将会进一步下降。解决国有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无非三条途径,一是由财政继续注资,但近期来看可能性不大;二是通过商业银行发行债券,但受巴塞尔协议有关条文的限制,不可能随意发行;看来只有实施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实行产权多元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另外,产权多元化之后,外部监督加强。现行的各项管理制度才能发挥效益。
第二,加快商业银行实施全能化步伐。与西方主要国家全能银行的业务范围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局限在相当狭小的范围之内,这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其赢利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必须尽快放宽对中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除了逐步允许商业银行从事各项投资银行业务外,还应当考虑允许国有商业银行进入保险领域。
第三,减轻国有商业银行负担。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不再承担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责,由中央银行完全承担;二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全部交由各家政策性银行承担;三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完全按照商业化原则进行,商业银行在贷款和投资上应有完全自主权,在机构设置方面的限制也应放宽。
第四,彻底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美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比率仅为0.6796,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比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在它的几十倍以上。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是由自身无法控制的政策性因素造成。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AMC以平价形式,并主要依靠冲销国有银行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的方式来置换国有银行剥离出去的不良债权;二是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的要求,为配合对国有企业增资减债,财政部应尽快落实扩大国有银行呆帐准备金的打消规模,应当在五年内基本打消所有呆帐。
第五,落实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自主权。要真正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赋予商业银行经营的自主权,商业银行除了拥有业务经营和自主权以外,还必须拥有工资、人事方面的自主权。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用人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尽管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名义上是企业,但工资、奖金的发放办法受到严格限制。
第六,完善中央银行监管体系。需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在监管内容上必须将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与违规经营区别开来;在监督方式上,以合规性监管和非现场检查为主:在监管效率上,应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在监管力度上,真正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对中、外资银行一视同仁。
(二)有效监管外资银行追求高额利润、或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最根本的决定性动机。除此之外,外资银行还存在着开拓外国市场、分散风险,以及全球战略等动机。问题在于如何将外资银行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为此必须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可考虑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尽快完善外资银行管理法规。199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加强外资银行外部审计工作的通知》,目的在于从业务审计方面对外资银行的经营活动加以规范。但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完整的《外资银行法》,显然不利于全面规范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业务经营活动。
第二,控制外资银行进入速度。许多国家都采用适当控制外资银行来源国分布、总数以及每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数量的方法、从而确保本国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的份额,以防止外资银行对其国内金融市场的垄断经营或控制。例如希腊、韩国、墨西哥、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土耳其等都对外国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有严格限制。中国台湾省每年准入的外资银行仅2-3个。美国制定的综合监管标准(CCS)十分严格,许多外资银行都被拒之门外。中国应当借鉴国外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准入条件和监管措施,控制外资银行的进入速度。对外资银行的审批速度要适当,掌握节拍,避免外资银行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
第三,适当控制外资银行扩张速度。通过对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等方面提出要求进而实行有效监管,达到适当控制外资银行扩张速度的目的,这是西方一些国家通常采用的措施。以加拿大为例,其银行法规定,所有外国银行总资产占国内银行总资产的比率不得超过8%,或总资产的数量不得超过110亿加元。在对外资银行机构监管上,按照美国《国际银行法>的要求,在美国联邦注册的外国银行分行和代理处须将一定数量的资金以现金和合格证券的方式存放在指定的存款银行,该资金须不少于分行或代理处负债的5%,或与当地联合注册的银行等同的资本金。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用银行经营牌照制度,通过设置各类等级的牌照来控制从事不同业务经营范围的外资银行的数量和规模,等等。对此中国有必要加以借鉴,以适当控制外资银行的扩张速度。
第四,引导外资银行向不发达地区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性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国有商业银行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外资银行在取得国民待遇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则仍需承担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义务。国有商业银行的负担相对加重。为此应当参照国外做法采取一些优惠措施鼓励外资银行进入不发达地区,以便使外资银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第五,鼓励外资银行参与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目前中国的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着较大风险,支付问题不断发生。通过引进外资银行购并中国的中小金融机构,很可能是一条有效途径,可采用入股、重组和收购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目前中国正在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其中会涉及大量的不良资产出售,外资银行将是重要的投资者之一,具体参与办法可以考虑两种方式:一种是将AMC持有股权直接出售给外资银行;一种是AMC通过一定比例的折扣,发行抵押债券,出售给外资银行。
第六,引进外资银行应当首选中外合资方式。在引进外资银行众多的方式中(如独资、合资、开设分支机构等),以中外合资方式引进外资银行对中国最为有利:首先,有利于中方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国际银行业先进的经营方式与管理经验;其次,有利于参与合资的中方银行通过外方银行在国外的分支机构了解和掌握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情况和金融创新情况;再次,如果在中外合资银行中由中方控股,中方在重大经营决策方面可有更多的决策权,从而使外资银行的经营活动更能符合货币政策的要求,有利于中国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第四,在防止外方转移利润、逃避税收方面,对中外合资银行的监管相对容易一些,而对外国银行分行和外资独资银行的监管较为困难。与中外合资相比,外资独资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贷款规模以及赢利水平都远远低于中外合资银行
第二篇:中国信访制度 成本收益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信访制度从制度均衡向制度非均衡的转变,指出虽然信访制度的净收益小于零,但与其它权利救济模式相比,仍具有相对优势。因此,我国在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废除信访制度,而是应当在加强信访制度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的同时,确立司法救济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信访,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信访制度改革是当前的热点,在强化还是弱化信访这个问题上,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笔者认为,任何制度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必要性,而这种必要性是基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同理,任何制度的衰亡也与成本收益的比较直接相关。本文力图通过信访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对信访制度的改革略提建议。
一、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制度的演化
1.制度的涵义。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注:[美]诺思,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广义的制度包括宪法秩序、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与制度安排;前两者一旦形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易变动,被称为制度创新的外因。狭义的制度仅指制度安排,即约束特定行为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它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变动,被称为制度创新的内因。(注:冯中越:《试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2.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制度均衡。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均衡是指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意状态或满足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制度。(注:冯中越:《试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张曙光:《论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经济研究》,1992 年第6期。)任何一种制度都可以为人们提供制度服务,使人们从中取得收益;同时,任何一种制度的建立、运行、维护和变革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任何一项制度安排、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都是人们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的结果。首先,人们把同一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成本和收益加以比较,选择在当时当地运行收益大于运行成本的制度,即制度净收益大于零的制度。这是制度安排和制度选择的必要条件。其次,人们把不同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加以比较,选择其中净收益最大的那项制度。这是制度安排和制度选择的充分条件。一种制度安排和制度选择的净收益大于零,且在几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中净收益最大,这项制度是最优制度。人们对这项制度感到满意和满足,这时对制度的需求就等于制度供给,人们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制度,这时的制度状态就是制度均衡。④
3.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制度非均衡。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们产生不满意和不满足的原因是,现行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即出现了一个新的盈利机会。这时,就会产生潜在制度需求和潜在制度供给,并造成潜在制度需求大于实际制度需求,潜在制度供给大于实际制度供给。人们为了捕捉这个新的盈利机会,就会欲意和力图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选择和建立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制度。但是,由于制度创新的动力还不够强大,制度创新的成本较高,虽然潜在制度需求能够变成实际制度需求,而潜在制度供给却不能够变成实际制度供给,因而出现了“欲意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状态的制度非均衡。(注:张曙光:《论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经济研究》,1992年第6期。)制度非均衡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外部影响和内部矛盾两方面看。从外部影响来看,外部环境的变化、资源条件的改变、外部发展的影响和效应等,既会使原有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变得净效益非最大化,产生了制度创新的动力和需求,又会改变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进而改变制度的有效供给。因此,外部影响会导致制度非均衡的出现。从内部矛盾来看,制度的内在矛盾必然会通过制度决定者与制度接受者之间的矛盾外在化表现出来,在新制度建立的初始阶段,制度在内在矛盾尚未充分展开,制度的运行成本低收益大,制度决定者与制度接受者都感到满意和满足,都无意改变。在制度运行过程中,随着制度成本收益的变化,制度决定者与制度接受者都感到不满意和不满足,只要制度决定者采取某些补充和完善措施,就能够保持现行制度的净收益最大化,也就不会发生制度非均衡。但是,随着制度内在矛盾的不断发展,制度的运行成本不断增加,收益不断减少,改变了现行制度的成本—收益关系,制度决定者与制度接受者的不满意和不满足逐渐积累,产生了制度创新的欲望和动力,于是出现了制度净收益非最大化的制度非均衡。(注:冯中越:《试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4.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制度创新。制度需求是由制度的社会净收益决定的,是接受制度服务的社会成员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差额;而制度供给是由制度的个别净收益决定的,是提供制度服务的制度决定者的个别成本与个别收益的差额,即制度创新的成本与收益的差额。由于制度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与个别成本和个别收益之间存在着差异和矛盾,其社会收益与个别收益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和矛盾。因此,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决定的制度创新有两种情况:一是当新制度的社会潜在净收益大于现行制度的社会净收益,个别潜在净收益小于现行制度的个别净收益时,虽然能够产生制度需求和创新动机,但缺乏制度供给和创新能力,就会形成制度实际有效供给不足,不会发生制度创新,也无法实现制度供求均衡。二是当新制度的社会潜在净收益大于现行制度的社会净收益,个别潜在净收益也大于现行制度的个别净收益时,才会既有制度创新的需求,又有制度创新的供给;既有制度创新的动机,又有制度创新的能力,才会发生制度创新。在这时,制度创新者才会把潜在的制度供给变成现实的制度供给,进行制度创新,实现从制度非均衡向制度均衡的转变和飞跃。因此,制度创新与其说取决于制度需求,不如说取决于制度供给。(注:冯中越:《试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二、信访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
1.信访制度均衡的形成。中国的信访制度确立于1951年,当年6月7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应星认为从确立至今,信访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51年至1979年的大众动员型信访。这时期的信访受政治运动影响,主要以揭发问题和要求落实政策为主。二是 1979年至1982年的拨乱反正型信访。这一时期,信访迅速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边缘走到了中心,信访规模史无前例,主要内容是要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三是1982年至今的安定团结型信访。信访制度最主要的功能转变为化解纠纷、实现救济。
如果按照这样的划分,信访制度均衡出现在第二个阶段。其一,当时信访制度的净收益大于零。历次运动造成的问题是信访的主要内容,政治问题当然需要政治手段来解决,因此,信访制度很自然地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刁杰成指出,1979年至1981年3年间信访工作的特点:“来信数量之多,是建国以来之‘最 ’;上访人数之多,是建国以来之‘最’;投入处理上访问题的人数之多,是建国以来之‘最’;解决问题之多,是建国以来之‘最’”。(注:刁杰成:《人民信访史略》,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其二,信访制度的净收益最大。中国社会向来缺乏法治传统,法治的发展总是断断续续的,要么屈从于人治,要么被人治所打断,法治化进程的真正启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因此,与当时十分薄弱的司法救济相比,信访制度无疑更加优越。另外,从信访制度的供给和需求来分析也是如此。信访制度的需求是毫无疑问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大量的冤假错案需要平反。从信访制度的供给来看,国家既然要实现政治路线的战略性转移(即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进行拨乱反正的工作,集中、高效地解决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信访作为一种非常规的化解矛盾的方式,正是在国家领导人空前重视、全党全国动员的情况下成了人民突击解决问题的利器。(注: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信访制度非均衡的出现。1982年2月第三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的通过标志着信访制度真正进入了新的时期。随着国家在1982年宣告拨乱反正任务的基本完成,信访制度重新回到国家政治机器的配件角色。(注: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而与此同时,在确立依法治国的大方向下,其它权利救济模式尤其是司法救济模式在迅速发展。1982年宪法开列和重申了中国公民权利的清单,为公民行使权利和实施权利救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依此,可以大致确定公民权利救济的体系:第一,司法救济模式。公民通过行使诉权,主要依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三大诉讼法,实现权利救济;其中国家赔偿、法律援助制度等是司法救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行政救济模式。我国现有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是行政复议、行政仲裁和信访,但是行政仲裁是行政机关解决相对人之间纠纷的方式,一般不适用于解决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行政纠纷。按照目前学术界的划分,行政诉讼既是司法救济,又是行政救济,笔者认为行政诉讼是公民行使诉权的一种方式,主要反映的是司法救济的主旨,因此将其视为司法救济。试通过比较三种制度——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和信访的成本收益,论述信访制度非均衡的出现。
第三篇:肉鸽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肉鸽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1、饲料配方
湖南省湘潭市特种养殖科技园肉鸽的饲料配方如下 玉米50﹪ 豌豆30﹪ 小麦20﹪ 目前市场上的饲料单价如下
玉米0.96元/斤 豌豆1.8元/斤 小麦1.05元/斤
2、药费和水电费用
药费和水电费用全年共计500元/年(100对种鸽计算)。
3、注意饲喂的方法和量
① 种鸽每天喂养三次,早上7:00一次,中午12:00一次,下午5:30一次。1对种鸽全天的饲喂量不得超过100克(0.2斤)如带仔种鸽的乳鸽在15天左右大小时晚上22:00加喂养一次,加喂饲料量为100克的1/3量。
② 青年种鸽每天喂养二次,早上7:00一次,下午5:00一次,一对青年种鸽全天的喂量不得超过80克。
③ 为提高年产仔量必须让乳鸽长到16天时将其拿出鸽窝,以便于种鸽及早产蛋。④ 注意照蛋并蛋工作。
4、1对种鸽天、月、年的饲料成本分析 ① 1对种天饲料喂养成本 0.25元/天
按我基地的饲料配方每斤饲料为1.23元/斤,1对种鸽天喂养量为100克(0.2斤),月配方饲料耗量6.00 /斤,年配方饲料耗量72 /斤(其中玉米占36斤,豌豆占21.6斤,小麦占14.4斤)。0.123元/斤×0.2两/天1对种鸽 =0.25元/天 ② 1对种月饲料喂养成本 7.5元/月 0.25元/天×30天/月 = 7.5元/月 ③ 1对种年饲料喂养成本 90元/年
7.5元/月×12个月 = 90元/年
④ 1对种年饲喂养水电药费成本 5元/年 全年1对种鸽饲喂养综合成本为 95元/年5、1对肉鸽种鸽收益分析
1对种鸽全年产仔为8对16只,目前市场上乳鸽价格为13元/只,16只×13元/只 = 208元/年 — 95元/年综合养殖成本 =118元/年净收入。
6、目前按养殖种鸽100对计算天、月、年的饲料耗量成本费用 ① 100对种鸽天饲料喂养成本 25元/天 ② 100对种鸽月饲料喂养成本 750元/月 ③ 100对种鸽年药费水电费成本 500元/月 ④ 100对种鸽年饲料喂养成本 9000元/月
⑤ 100对种鸽天饲料耗量成本 20 /斤(10斤玉米、6斤豌豆、4斤小麦)⑥ 100对种鸽月饲料耗量成本 600 /斤(300斤玉米、180斤豌豆、120斤小麦)⑦ 100对种鸽年饲料耗量成本 7200 /斤(3600斤玉米、2160斤豌豆、1440斤小麦)全年100对种鸽饲喂养综合成本为 9500元/年
7、目前按养殖种鸽100对计算月、年的收益利润(全年按8个月、45天/月)每月按100对种鸽正常产仔180只计算
① 100对种鸽月收益 180只乳鸽×13元/只市场价 = 2340元/月 净利润为2340元/月收益 —750元/月饲料喂养成本 =1590元/月净利润 ②100对种鸽年收益 2340元/月 × 8个月 = 18720元/年
净利润为18720元/年收益 — 9500元/年饲料喂养综合成本 =9220元/年净利润 9220元/年净利润 ÷ 正常12个月 = 768元/月净利润
第四篇:浅析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入世冲击及应对策略
浅析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入世冲击及应对策略
一、入世带给中国银行业的挑战
(一)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逐步实现了与世界的全面接轨,我国承诺入世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渡期是5年,1年内外资银行可以经营外汇业务,2年内可以经营企业的人民币业务,5年后可以经营个人的人民币业务。2006年4月23日,汇丰、花旗、渣打、东亚4家外资银行开始为本地居民提供人民币零售业务,标志着外资银行从此与中资银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更多相关资料、论文写作方法以及代你写等咨询请看我的bai-度的号加我扣,我的是97文采飞扬234写作98写作28请只看数字加扣,共九位数,我们是高校老师硕博团队,推广需要,不得已采此策略,请理解,乐意和大家交流乐意帮忙)此时外资银行提供的业务已经与本土银行无异,而外资银行多是跨国的金融百货公司,历经百十年的发展,有着雄厚的资金基础和先进的管理及业务操作能力,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都更胜中资银行一筹。
1、外资银行对优质客户的争夺本土银行中60%的收入来自10%的客户,而外资银行80%的收入来自于20%的客户,所有的外资银行对这种二八理论早己形成共识,所以外资银行就会想尽办法去争取原本属于本土银行的10%的客户。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等高端理财领域颇具优势:
(1)全球化资源优势突出。以汇丰银行为例,汇丰银行提出了卓越理财的理念,为客户提供全球身份认可,可在全球250个卓越理财中心享受服务。这是外资理财的一大亮点,也是外资银行用来吸引高端客户的一大法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短,银行的全球化的程度不够,在全球的资源整合方面的竞争力不够强,这是本土银行所需要改进的地方。
(2)外资银行的产品创新.突出了风险管理优势。渣打银行在沪首推无担保个人贷款产品。现贷派,税前月收入达到3000元的消费者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即可申请8000元到20万元不等的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是一般都为高端客户喜好,所以外资银行所推出的这种风险管理更加能吸引高端客户。
(3)服务客户的理念。Ci f i Gol d花旗财富管理是花旗银行旗下的一个高端财富管理品牌,最低门槛为5万美元。每位享受此项服务的Ci t i Gol d花旗财富管理贵宾客户都有一位专属的资深理财经理,专责与客户直接进行一对一沟通。这项服务的特色是,贵宾理财经理将与贵宾客户服务专员以及产品专家所组成的专业队伍连成一线,为客户全面规划财富管理,找到理财盲点。同时,享受Ci dGol d花旗财富管理的贵宾还可以额外享有花旗银行与商家共同提供的购物、餐饮、健身等各方面的优惠和奖励,参加花旗定期举办的精英论坛及时尚沙龙等精英交际平台。外资银行所开设的理财服务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特色,服务是全位的,客户可以根自身的需求选择个性化的理财产品。
2、外资银行对优质人力资源的争夺由于金融产品是一种社会产品,其生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土壤。所以优秀的投资银行家不仅需具备娴熟专业技能,更需要对中国人文社会、制度背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前者是可以通过训练加强的,而后者却是无法学习的。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人才本地化战略,争夺国内本已稀缺的成熟人力资源,可以大大缩短外资银行融入中国的时间和降低了外资银行的培训成本。因此,美林、高盛、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为了提高中国业务团队的本地化程度,通过各种手段挖掘中国本土人才:(1)校园招聘;(2)从各种金融机构挖掘中高端人才。
(二)贸易的全球化要求本土银行业务的全球化给本土银行的挑战
1、涉及的业务的范围更广,方式也更加多样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易越来越频繁,银行国际结算品种逐渐增多,结算方式也越来越国际化,这就要求我国的本土银行广泛开展国际业务,加大与国外的银行或机构的合作。外资银行具备了很好的国际结算方面的业务处理能力,如果本土银行不提高自己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的竞争力,国内的很多有国际业务的企业就会转投外资银行。
2、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迫切需要提高随着出口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出口商为了占领市场、争夺客户和订单,与价格战比翼齐飞的是:优惠的信用条件和灵括的付款方式。出口中采用信用证方式的比重不断下降,采用承兑交单或放账等付款方式的比重则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信用和地位在交易的顺利完成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外资银行全球化的网络中,本土银行要想取得本国跨国企业的青睐,需要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中国银行业迎接挑战。
(一)财富管理全面升级,全力争夺高端客户面对外资银行对国内高端客户的争夺,中国本土银行敢于应招,各银行对高端客户的服务全面升级,并在金融创新上有突破。
从2006年开始,已经确立。零售战略的中国本土银行。开始谋求新的突破面向国内个人客户推广全面的财富管理理念。2008年4月9日,多家国内银行均高调宣布了针对高端客户财富管理蓝图,旨在提升和保持现有的业绩增速。工行的财富管理策略在中国本土银行中颇具代表性。从创利角度看,直指高端客户群的财富管理业务已成为贡献银行利润的绝对大头。据工行私人银行管理中心统计,工行5%的高端客户贡献了75%的业务量.该比率远超过业内的所谓--A定律。同时,早在2006年年底,工行就开始建立个人财富中心,工行的私人银行业务锁定了国内个人金融资产在800万人民币以上的富裕群体,提供资产管理和顾问咨询等财富管理服务。
(二)完善了服务理念.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金融服务的竞争上。在过去的7年里,中国本土银行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以工行为例。工行开发了很针对不同背景和不同身份的理财产品,将产品细化便于客户很好的选择,同时,还培养了一批有素质的客户服务队伍,每年,工行都会从国内各大高校招收优秀实习生。作为客户经理的助手,来处理客户的相关业务,协调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使客户能够快速便捷的办理业务,大大提高了工行平常业务的办理速度,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
(三)加强了与国外机构的合作,在外建立分行和代理机构为了加强自身与外资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上的竞争力,完善自己的全球系统,中资银行都在国外建立分行和寻找代理行,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以工行为例,中国工商银行业务遍及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在香港、澳门、新加坡、东京、首尔、釜山、法兰克福和卢森堡设有分行。在香港、伦敦、卢森堡和阿拉木图设有控股机构,在纽约、莫斯科和悉尼设有代表处。截至2006年末,境外机构达98家.与117个国家及地区的1,266家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境外分行和控股机构的资产总额达26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 .2 6%。
(四)上市提高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了迎接外资银行带给中资银行的冲击,同时也使自身实现结构的升级,各大中资银行加快了自身上市的进程。上市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发展的动力,银行上市后会有大量的资本注入。
上市银行也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得到大量的无形资产。以工行为例,通过发行上市,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实力和国际市场形象得到了明显提升,至2006年末,资本净额达到5,308.05亿元,核心资本净额达到4,620.19亿元,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4.05%和12.23%;总市值超过2500亿美元,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与亚洲最大的上市银行,并跻身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上市银行。同时,自上市以来,工行的市值始终保持在全球前五大市值银行之列.工行卓越的表现亦获得了境内外市场的高度评价,并且相继获得了国际知名媒体评选的中国最佳银行、最佳零售银行、最佳托管银行、最佳现金管理银行、亚洲最赚钱银行及全球最佳交易奖等众多奖项。
(五)本土银行打响人才保卫战完善银行体系是中国本土银行的发展趋势,人才是这个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防止高端人才的流失,中资银行已开始提高的工资水平,人才的保卫战已经打响。据工商银行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分行的主任介绍,2007年工行调高了工资水平,柜台普通职员由原来最低每月800多元的增至1200余元,长幅接近40%,而其他员工按照级别不同,长幅不等。同时,工行也已经加入了全员持股鼓励计划。
三、结语
中国入世已经有七年,虽然银行业真正的全面开放只有两年,但是在这两年内,中国银行业市场发展之快、变化之大、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经过这两年,中国银行业已经全面的融入了世界化全球化的大浪潮之中,中国的银行业直面挑战,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未来,中国的银行业必然能承受住更多更大的挑战,支撑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也为世界的经济贡献出自己的份力量。
第五篇:信用卡市场的成本收益实证分析
信用卡市场的成本收益实证分析
追逐最大利润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银行也不例外。在信用卡不断流行的当今时代,迅速控制信用卡市场成为每个银行的理想,所以对于一个银行来讲,最主要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其利润最大化而将各种可利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最大利润的逻辑体系,有时也称它为盈利模型。盈利模式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一个关于利润的多元函数,即成本收益函数。它的自变量是营销收益的销售额、成本等,因变量是收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限制条件是在有限的可利用资源的条件下,使商业活动实现收益大于的目标,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为了更充分的说明信用卡盈利模式,有必要建立相关模型来进行分析。因此,我们需要将影响信用卡收入和成本的因素量化,以便找到最优解。下面对于影响收入和成本的主要因素作简要说明。
构成我国信用卡收益模型的变量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刷卡回佣收入、年费收入、取现费、增值服务收入以及一定的惩罚性收入。
1.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用I1表示)是信用卡用户发生透支使用循环信贷所应支付的利息。利息收入的大小与三个因素成正比例关系,分别是未清偿贷款余额(用S表示)、未清偿贷款余额的应计息部分的比例(用 m 表示)、年平均利息率(用R5表示)。其中未清偿贷款余额的大小与年平均利息率成反比例关系。其数量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I1SmR5(1)
因此,要提高信用卡的利息收入可从增加未清偿余额的数量、增加未清偿余额应计息部分的比例和提高年平均贷款利率R5入手。增加未清偿余额可以通过采取鼓励用户使用信用卡消费,鼓励透支来来实现。R5的大小可以由银行控制,但是R5与未清偿余额成反比例关系,如果平均信贷利率太高,会降低持卡用户的透支欲望,造成透支额度降低。
2.回佣收入
信用卡的另一大主要收入来源是刷卡回佣收入(用I2表示)。发卡银行因为给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消费和结算功能,并授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便利,所以商家给予信用卡公司一定比例的返点作为佣金。假设回佣率为R6,总交易额为T,则刷卡回佣收入的计算公式为:
I2TR6(2)
回佣收入作为国外信用卡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取得的成绩也不尽人意。按规定对宾馆、餐饮、娱乐、珠宝金饰、工艺美术品类的商户,发卡行的固定收益为交易金额的1.4%;对一般类型的商户,发卡行的固定收益为交易金额的0.7%;对航空售票、加油、超市等类型的商户,发卡行的固定收益为交易金额的0.35%。但由于过度竞争因素的存在,我国的商户回佣连以上水平也无法保证,平均不到1%,这与西方国家的2%以上的平均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3.年费收入
信用卡持卡人每年应该向发卡银行或机构缴纳一定金额的费用,这部分收入是固定的。对于一些满足发卡银行某些特殊条件的用户,发卡银行或机构会给予免年费的优惠政策。这部分收入与公司的发行量成正比。目前,各信用卡发卡银行趋向于向持卡人提供降低年费或者免除年费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持卡人的办卡意愿。在收取年费的条件下,假定银行发卡量为N,每个卡的平均年费为k1,年费收入用F1表示,则其数量关系如下:
F1Nk1(3)
年费收入本来应该是信用卡业务发展尚处于不发达阶段时的一项稳定收入。
4.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包括惩罚性收费和取现费。信用卡发卡银行为保证授信资金的安全,规范信用卡用户的行为,一般会对违反用卡协议的用户征收惩罚性收费。这类费用主要包括超额透支罚金和惩罚性利息收费。发卡银行根据客户的收入状况给每个信用卡用户一定的信用额度,信用卡用户在授信额度内可以使用循环贷款,但是如果透支额度超过银行的授信额度,超额部分就构成了超额透支,信用卡用户必须支付一定的罚金。对于发卡银行来说,在信用卡用户量较大的情况下,惩罚性收费与发卡量成正比例关系。设惩罚性收费为F3,发卡量为N,发生惩罚性收费的比例系数为k3,则其数量关系如下:
F3Nk3(4)
为了防范风险和提倡刷卡消费,发卡银行会对柜台取现收取手续费,每个银行根据面对的客户群体的不同,在这个问题上收取的费用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该费用也与发卡的规模成正比例关系,其发生符合特定统计学规律。设现金提取费用为F2,比例系数为k2,发卡量仍为N,则他们的数量关系如下:
F2Nk2(5)
此外还有一些增值服务收入:例如交叉销售保险、信用报告收入等,对每个发卡银行来说,该部分收入基本保持不变,表示为a(其他收入)。
通过对上面信用卡收入来源的分析可以推出,银行和信用卡发卡机构的收入函数F为
FI1I2F1F2F3a
SmR5TR6N(K1K2K3)a(6)信用卡的成本因素主要由资金成本、坏账成本、欺诈损失,运营成本等四大部分构成。以下是确立信用卡总成本函数。
1.资金成本
资本成本是指由于信用卡占用银行的资产而产生的成本费用,银行的资产主要来自储户的存款、资本市场上的借款和自有资金,吸收的存款和借贷属于银行的负债,都需要支付利息,自有资本的使用也产生利息成本。资金成本(C1)的大小,主要由两个要素决定,未清偿余额(S)和平均成本率(R)。未清偿余额资金有三种来源,即前面提到的储户的存款A1,资本市场上的借款A2,自有资本投入A3。平均成本率是三种资金筹集渠道利率的加权,它的大小与三种资金在整个未清偿余额中所占的比例有关。假设三种资本的利率分别为R1,R2,R3,则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C1SR(8)
SA1A2A3(9)R2.坏帐成本
A1R1A2R2A3R3(10)
A1A2A3信用卡可以为用户提供循环贷款业务,这种贷款具有免保证金,免担保,免抵押等特点,一般要求信用卡用户在规定期限内偿还贷款,如果不能按时归还贷款,则每日按复利对用户收取利息,但是如果逾期180天以上仍不能归还贷款,则这笔贷款成为坏帐,它的发生是由于用户还款能力丧失或没有偿还意愿。对于银行来说,坏帐的发生是不可预知的,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但是当客户数量较大时,大量的样本数据符合一定的统计学规律,所以,其发生率是可以预测的和控制的。假设在一定时期内,银行信用卡坏帐的发生率为R4,银行可以通过对申请信用卡的客户进行信贷能力评估等方法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降低R4的大小。仍旧假设未清偿贷款额为S,信用卡坏帐的发生率为R4,则坏账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C2SR4(11)
在未清偿贷款额不变的情况下,坏账成本的大小直接与坏账发生率成正相关关系。因此,发卡银行和机构只有通过降低坏账发生率R4,才能减少由于发生坏账带来的损失,而R4的降低只能通过提高信用卡发放标准来实现。在成熟的信用卡市场上,坏账成本一直都是信用卡成本的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3.运营和营销成本
信用卡的销售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称之为运营和市场营销成本,它包括信用卡的各种支持系统的人工成本和硬件成本,以及开发和维系客户的广告促销等活动产生的成本。信用卡系统的硬件系统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仅建设新网络的成本通常就要上千万美元,其投资额大小不会随信用卡用户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所以,这部分投资一般视为固定资产投资。如果信用卡用户数量少,系统利用率低,那么分摊到每个信用卡用户的成本就会较高。所以只有通过充分开发客户数量这一途径,把每张信用卡的硬件成本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但是,系统功能的完善和维护费用一般随着发卡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计算时可将其粗略的按可变成本计算。另外,开发和维系客户的广告促销等活动产生的成本也与信用卡发行量存在明显的正比例关系。运营和营销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C3Nab(NNa)c(12)
其中Na为新发行信用卡数量,b为新发行卡的运营营销成本,c为已发行卡的维护成本。在信用卡业务发展初期,运营和市场营销成本将是信用卡成本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中国的信用卡市场也符合该规律。出于对信用卡业务的重视,各银行纷纷投入大量资金,推出了各种优惠措施来抢占市场。
4.欺诈损失成本
欺诈损失成本(用C4来表示)对于信用卡来说也是必定发生的成本,它主要由申请欺诈成本和交易欺诈成本构成。其性质与坏账成本类似,它的发生也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但是遵循一定的统计学规律,因此这种损失成本的大小是可控的。欺诈损失也是伴随着信用卡规模的扩大和信用卡办卡条件的放松而激增的一项成本。
综上所述,信用卡成本函数公式如下:
CC1C2C3C4SRSR4Nab(NNa)cC4(13)
银行和信用卡发卡机构的利润P等于收入F与成本C之差,若收入大于成本,则信用卡业务盈利,反之,则信用卡业务发生亏损,如果相等,则信用卡处于保本状态。
PFC
S(R5RR4)TR6N(K1K2K2)Nab(NNa)cC4
假设平均单卡未偿余额为s,将其带入上式,就可以得信用卡的盈利与发卡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PN(sR5K1K2K3sRsR4c)Na(bc)C4
从上面得到的利润函数可以看出,信用卡的利润与发卡量成正比关系,但是与新发行新卡数量成反比。这说明一味的新增信用卡数量不一定能够增加利润,也就是告诫银行不要盲目的发行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