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常市珍好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五常市珍好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五常市珍好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初,是由费律宾、吴国忠、孙长清、孙长春、孙文君、孙文孝等农民组建的真正的农民合作社组织,不是米厂牵头组建的合作社。注册商标【思粒】稻花香大米。合作社现有土地800余亩,包括签单农户的土地,现不断的发展壮大中。五常市珍好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客户郑重承诺:本合作社只卖本社成员及签单农户所种植的稻花香2号大米,不卖勾兑过的稻花香大米,更不会卖以次充好的外地米。所以请各位客户不要拿思粒稻米与别的米比价格的。
我们的米源地就在牤牛河和拉林河两河冲积平原黄金三角洲的顶端。这里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全年活动积温2800度、且昼夜温差明显、千百年草甸形成的肥沃黑土、黑钙土质矿物质有机质含量极高。为保证大米质量,并且可以溯源,使全国各地的家庭都能吃到正宗的五常思粒稻米,合作社把每袋大米中放置了水稻种植户的“身份证”。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假冒的五常大米,买这种有“身份证”的大米就是保证大米的纯正性。土地集中管理,统一种植,温暖的牤牛河水灌溉,上的是农家肥只上少量的化肥,采用传统的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剂和杀虫剂。是真正意义的有机大米。(由于我们农民没有资金办不起有机认证的证书的)
由于我们米是用农村的小碾子磨的,不精抛精选,所以卖相没有大米业的精抛精选的米好看,但是我们的大米,米身表面营养层破坏不是很大,营养流失非常的少,保留了大米的精华胚芽部分。营养好才珍好。您买到的是米吃到的是健康。米香沁人肺腑,饭粒晶莹饱满,食之绵软爽口,清淡略甜.不回生,久吃不厌,回味无穷这就是思粒稻米.
第二篇: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简介
湘潭县春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简
介
二0一二年八月
一.合作社简介:
1.合作社简介:湘潭县春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2010
年在县工商局正式注册。合作社办公楼现建在河口镇板桥村。它位于湘潭县西大门,与湘潭市和县城易俗河仅一河之隔,紧临潭花公路,潭衡西线高速、107和320国道连接线。选址合理,交通便利。
湘潭县春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工作人员77人,拥有固定资产300万,流动资金350万,流转到合作社的水田5596亩。种植双季水稻5300亩,百合296亩,开展农资经营全市布点350个终端服务站,年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1580万元。其中粮食480万元,农业生产资料1100万元,实现纯利102.5万元。合作社带动和服务农户数量多达4000余户。
合作社基地分布在我县排头、锦石、河口、石潭四个乡镇12个村近2000农户,成为了全县流转经营土地最多的专业合作社。
2.机构健全:春静水稻种植合作社2009年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规范的专
业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制度,成立了监督机构,保障了合作社成员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严格落实财务会计制度,会计账簿,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等规范科学完善,很好的保障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3.人力资源保障。春静水稻种植合作社聘请的技术人员从事过多年农业
技术研究。特别是有县政府、县农办、农业局、农机局的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扶助,指导。他们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我社在水稻种植和农机推广上,取得突出成绩。
4.技术支撑。通过市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扶持,在粮油站、植保站、土
肥站的支持和培训,合作社已经全面掌握了农田土地结构的监测分析技术。制定了一套具体可行的土地监测办法及化肥、农药比例的配置、使用原则。以及双季种子种植搭配安排有较为规范的技术标准和科学的操作流程。
5.机械设备配套齐全。合作社自身投资180万元,购买插秧机5台(其
中高速插秧机二台)、大型拖拉机3台、施肥机3台,平整机3台,收割机5台,手扶拖拉机34台、中型机滚船5台、收割机4台、育秧流水线1台(套),货运农用车4台、抬架式喷雾器34台、电动喷雾器300台、其他农机具112台、有近800台各类机械加入合作社。并有效的利用当地农机资源和当地农机大户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实现了合作社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
6.成效显著。春静水稻种植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五个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操作、统一指导”2009年3月至2012年,通过在石潭镇、河口镇、排头乡、锦石乡等四个乡镇 5000多亩地的实施项目技术,实现年产水稻 3975吨,总产值 1080 万元,农户人均增收 400 元,实现了优质双季水稻种植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预期目标,并打造了这四个乡镇区域内的生产示范基地,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二.合作社主要推广的品种和推广规模
1.优质双季稻种植的推广
早稻主要推广的品种为优质早稻湘早籼45号和早稻超级稻中嘉早17号。晚稻主要推广的品种为湘晚籼13号,湘晚籼12号,玉针香和农香18等“湘米”系列。坚持统一配种,统一浸种、催芽,集中育秧。合作社建有自己的自动恒温催芽破胸室,育秧大棚。依靠科学与创新从根源上杜绝了直播,实现了优质稻的增产增收。
2.推广规模
优质水稻种植以合作社为龙头,以土地流转为主,合作社2012年土地流转面积应达到5300亩,2013年预计达到10000亩,再进一步联络每个村组的种田大户一起扩大优质稻种植。尽量完成目标量30000亩优质稻种植。
2012年合作社继续加强和深圳诺普信农化公司、山东史丹利化肥公司、中央储备粮、省农科研究院的合作,做到产销一体化,继续为推广“湘米”品牌而努力。
三、社会的反响的认可:
合作社从成立至今,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与认可。得到了村民的拥护。2010年与中央储备粮湘潭直属库签订了长期产销合作合同。解决了合作社的稻谷哄干的后顾之忧。
2011年8月县农机局为了表彰合作社在农机机械的推广上作出的贡献特奖励了一套育秧自动流水线设备。
2011年10月省农科研究院领导来合作社考察,签订了12年的“湘米”品牌种子供应合约。
2011年10月山东史丹利化肥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了总经销的代理合同。
四、合作社的主要困难。
(1)融资难,合作社在当地任何一银信部门都不能享有借款的优惠政策,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2)技术短缺,合作社种植规模大,起步晚,自身工作人员正在培训提高之中,还急需专职技术人员全程指导。
第三篇:XX县XX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生产在家 服务在社
大力创新农民合作社组织形式
——XX县XX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一、基本情况
XX县XX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XX县绥东镇大兴村XX屯,于2013年7月9日注册登记,现拥有28名成员,其中理事长为村干部,其余27人为农民,合作社采取资金入股的方式,入股资金总额为253.5万元,现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为5850亩。
二、运行情况
本合作社自2013年7月成立至今一直运行良好。全村拥有耕地面积6750亩,合作社入股土地覆盖率达86.7%。目前本合作社依照成员原来种植水稻作物的特点,现在主打水稻的种植与销售。我们通过合作社这种形式,真正的让这些种地大户合作起来,实现互惠共赢。本合作社采取统购统销、统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在统购统销方面,做到“五统一”、即统一购置生产资料、统一播种技术规程、统一管理、同一收割、统一进行销售。统一购置生产资料。即合作社负责联系并购进质优价廉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变分散为集中。改变以往农户购入的种子、化肥、农药品种五花八门,因为每个品种的习性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合作社的管理,统一了种子的品种,这样既便于管理、收获和销售,又能增收节支,提高利润。今年合作社水稻种植的品种是龙粳29,之所以选择该品种,是因为龙粳29是全省推广品种,这个品种的优点就是高产,平年产量在8-9吨之间,而且抗倒伏能力强,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成员多产出,增加收入。截止目前合作社已经统一购入种子33150公斤,化肥234000公斤,农药16700公斤。统一播种技术规程,即从浸种、撒种到插秧,合作社统一时间,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成员联系短缺的农机具,争取时间决不延误农时,在育苗期就把好关,把基础打好。统一管理,即在田间管理阶段,合作社指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或外聘专业人员对成员进行培训和指导,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比如说撒肥、飞机喷药等都统一进行,生长期和成熟期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出现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等等,都让成员掌握相关的知识。统一收获,即水稻成熟收获时,合作社成员必须将粮食送到合作社统一进行存储,并承诺本社员交付到的水稻将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统一销售,即合作社成员将水稻交付到社里后,就不用管了,合作社看市场行情,在价格较高时陆续将水稻销售出去。合作社成员交付到社里的水稻都会登记在册,计入成员账户,按照交易量和合作社水稻溢价收入分别按照法规结合成员大会决议,返还给成员。
所谓统分结合就是合作社与成员之间有分有合,分的方面体现在成员各自承担自己水稻种植等生产管理的事宜,繁杂的生产流程不适合该合作社面面俱到,发挥成员灵活多样的生产管理方式,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投入;合的方面就是合作社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提高水稻产能和竞争力。2013年,合作社在收购完成员自产自销的水稻外,还采取了一项新的举措,那就是合作社成员还可以收购周边其他农户的水稻交到社里,合作社租赁烘干塔、场地进行水稻的烘干,主要的宗旨就是想方设法使社内成员增收。仅这一项就带动周边农户320余家,使这些农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截止去年底,本合作社盈余总额为123.2万元。
三、民主管理
合作社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运行,重大事项一律采取召开成员大会的方式进行决策,杜绝“一言堂”,每次开会都将会议内容形成会议记录,并存档备查。理事会在重大事项方面起到决策的作用,比如说大项开支购农用物资,财务预决算、盈余分配和亏损弥补等方案必须经过理事会研究与决策,拿出意见,再到成员大会表决通过。对于有些成员不懂或质疑的问题,理事会也都积极予以解答。监事会监督检查本社的生产经营业务情况,负责本社财务审核监察工作,代表本社负责记录理事与本社发生业务交易时的业务交易量情况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已经召开了2次成员大会,所议事项均已圆满解决,效果显著,合作社成员对理事会和监事会的工作都很满意。
四、财务管理
合作社也是一种农民自治的集体组织,既然称为组织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就必须有财务管理。合作社的各项财务制度均已张贴上墙,组织机构已经配备齐全。本社财会人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和出纳互不兼任,分别配备会计和出纳各一人。本合作社在县、镇两级组织的指导与监督下,已经按照合作社财务管理的要求完善了账目,目前设有7本账册,均已建账完毕。按照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现金日记账记载的原始票据适时到位入账。按照财务制度要求,年底董事会要组织财务人员将一年来的各类财务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收支明细表、成员权益变动表、科目余额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等提交给监事会,经监事会审核后,于成员大会召开十五日前,置备于办公地点,供成员查阅并接受成员的质询。
五、盈余分配
本合作社的盈余分配采取按交易量和按入股资金分配两者相集合的分配方式。按照交易量这块,分两部分进行核算。首先,合作社成员将自产自销的水稻交付到社里的交易量;其次,合作社成员外购的水稻与合作社产生的交易量。这两部分交易量的总和就是该成员最终的交易量,合作社承诺两部分的交易量均安每吨30元的价格返还给本社成员,这是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是去除返还给本社成员的部分,留足公积金外,如果仍然有盈余,合作社将按照成员入股资金比例进行第二次分配。截止2013年底,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达27730吨,其中:成员自产自销实现的交易量为2730吨,外购生产的交易量为25000吨。本收入总额为707.3万元,支出总额为584.1万元,盈余总额123.2万元;提取10%的公积金12.32万元,可分配盈余总额为110.88万元,成员户均分配额为39600元。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如今的农民已经逐渐改变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由原先的零散种植到现在的规模经营,由当初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合作经营,逐步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因地制宜地建设真正属于农民的专业合作社,而XX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值此时悄然的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正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指引下,依靠自己的辛劳和智慧摆脱贫困,步入小康,大踏步地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份,是一个深受果农欢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基本情况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16日,属于社会民间自治组织。位于海港区海阳镇西北部,西北部与抚宁接壤。理事长张志民牵头,理事会协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
由成立时的6户22人发展到现有合作社成员64人。土地由成立之初的80亩发展到现在的580亩。现有大樱桃360亩,苹果20亩,核桃20亩,其他品种蓝莓、梨、桃、李子、杏等180亩。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本着发展林果种植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社员收入的目的。切实提高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质量,受到了全体社员的信任和拥护。合作社带动果农,建立科普基地一处,果品销售额达15万元。
二、建立果业生产基地,渡过发展难关,实行资源整合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的果业生产基地,规模最大、发展最迅速,成为合作社科普实验、示范基地,是农业局、林业局新品种实验基地,更是合作社带动农民学习、实践、培训的平台和主战场。本合作社580亩,属于丘陵地,过去水土流失,荒漠化厉害,表土仅有20—30cm风化层,过去多次造林绿化效果不佳。从开始,中级经济人张志民牵头,年丰合作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本基地进行规划改造,栽植果树,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综合开发。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加速了基地的发展。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
(一)、缺乏统一化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一是种子、肥料、农药和包装纸、袋等原材料的采购,只有部分采取统一购买,既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又不能保质保量。尤其是包装和商标,不统一采购,就无法形成统一的识别,无法达到品牌效应,更不能很好的打开市场。二是各生产户虽有专家指导,也接受一些培训,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没有统一的品质水平。三是销售没有品牌,缺乏包装,缺乏市场识别度。没有市场知名度,就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会更难打开市场。当产量增多时,而销售渠道缺少订单式生产,也就是缺少长期客户,缺少大客户。这也是没有形成品牌的一大困扰。
(二)、农户仍旧缺乏积极性,产业宣传不到位。全村900多人,参加合作社的只有64人,林果特色村并不鲜明,知名度不高。虽然全村有了林果基地,但仍然有部分年轻村民甚至不知道林果基地在哪里。不少村民并不了解农业高级合作社的优点特点,不能将其与过去的大生产很好的区分,情愿投入新的二、三产业谋求发展,却放弃寻求农业的新发展。
(三)、果品缺乏深加工制造,合作社每年只工作两季,没有寻求较高附加值途径。专业合作社产品全部用于销售,合作社没有寻找到除了销售以外的第二条致富道路。果业基地现有新、奇、特、果树系列,30多个品种,共3万株,品种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桃、李、杏、核桃等,其中0株新品种大樱桃2014年进入结果期,亩产400多斤,亩效益4000多元。每年六月份,这种大樱桃占领果品市场一个多月时间。360亩桃园,每年效益都在144万元以上,纯收入70万元,盛果期还有8年时间。本合作社无论在新品种引进上,还是果业基地管理上,都采用国内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如:采用生物杀虫灯、配方施肥、套袋、应用反光膜、节水灌溉、人工授粉等等,基地内广泛实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早熟品种和
晚熟品种相结合,林下种植和散养鸡禽相结合等办法,加速了果业基地的发展,收到效益明显突出。合作社对社成员之间的资金、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断扩大合作社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的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根据本社基地的具体条件,合作社把果园区划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杏、桃、李子、药材、养殖、育苗、等小区。目前各小区成效越来越显现出来,绿色生态效益明显,小区将变成了生态效益、游客采摘基地,旅游观光园。游客可在园内农家小院的房舍里品茶,观赏大自然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合作社被海港区科协评为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这种模式受到区领导好评。合作社充分发挥基地实验示范、推广、培训作用。合作社成立以来,开展技术培训15次,受训人数达1500人,开展科普讲座10次,更新宣传栏次数3次,受益人次达1200人,发放各类图书1500册,组织科技下乡10次。对产前的剪枝、授粉、疏果等手把手的教,对产中的施肥、打药、病虫害的防治,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对产后的果品储藏、保管和销售等都有具体的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的实打实的工作,合作社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为推动海阳镇科普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区农业局培训1次,培训人数达100人次,通过宣传与培训,在各镇村涌现了一批林果农户包山栽果树的典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造林技
第五篇: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份,是一个深受果农欢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基本情况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月16日,属于社会民间自治组织。位于海港区海阳镇西北部,西北部与抚宁接壤。理事长张志民牵头,理事会协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
由成立时的6户22人发展到现有合作社成员64人。土地由成立之初的80亩发展到现在的580亩。现有大樱桃360亩,苹果20亩,核桃20亩,其他品种蓝莓、梨、桃、李子、杏等180亩。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本着发展林果种植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社员收入的目的。切实提高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质量,受到了全体社员的信任和拥护。合作社带动果农,建立科普基地一处,果品销售额达15万元。
二、建立果业生产基地,渡过发展难关,实行资源整合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的果业生产基地,规模最大、发展最迅速,成为合作社科普实验、示范基地,是农业局、林业局新品种实验基地,更是合作社带动农民学习、实践、培训的平台和主战场。本合作社580亩,属于丘陵地,过去水土流失,荒漠化厉害,表土仅有20—30cm风化层,过去多次造林绿化效果不佳。从开始,中级经济人张志民牵头,年丰合作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本基地进行规划改造,栽植果树,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综合开发。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加速了基地的发展。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
(一)、缺乏统一化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一是种子、肥料、农药和包装纸、袋等原材料的采购,只有部分采取统一购买,既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又不能保质保量。尤其是包装和商标,不统一采购,就无法形成统一的识别,无法达到品牌效应,更不能很好的打开市场。二是各生产户虽有专家指导,也接受一些培训,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生产标准,没有统一的品质水平。三是销售没有品牌,缺乏包装,缺乏市场识别度。没有市场知名度,就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会更难打开市场。当产量增多时,而销售渠道缺少订单式生产,也就是缺少长期客户,缺少大客户。这也是没有形成品牌的一大困扰。
(二)、农户仍旧缺乏积极性,产业宣传不到位。全村900多人,参加合作社的只有64人,林果特色村并不鲜明,知名度不高。虽然全村有了林果基地,但仍然有部分年轻村民甚至不知道林果基地在哪里。不少村民并不了解农业高级合作社的优点特点,不能将其与过去的大生产很好的区分,情愿投入新的二、三产业谋求发展,却放弃寻求农业的新发展。
(三)、果品缺乏深加工制造,合作社每年只工作两季,没有寻求较高附加值途径。专业合作社产品全部用于销售,合作社没有寻找到除了销售以外的第二条致富道路。果业基地现有新、奇、特、果树系列,30多个品种,共3万株,品种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桃、李、杏、核桃等,其中0株新品种大樱桃2014年进入结果期,亩产400多斤,亩效益4000多元。每年六月份,这种大樱桃占领果品市场一个多月时间。360亩桃园,每年效益都在144万元以上,纯收入70万元,盛果期还有8年时间。本合作社无论在新品种引进上,还是果业基地管理上,都采用国内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如:采用生物杀虫灯、配方施肥、套袋、应用反光膜、节水灌溉、人工授粉等等,基地内广泛实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早熟品种和 晚熟品种相结合,林下种植和散养鸡禽相结合等办法,加速了果业基地的发展,收到效益明显突出。合作社对社成员之间的资金、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断扩大合作社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的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根据本社基地的具体条件,合作社把果园区划为大樱桃、苹果、蓝莓、梨、杏、桃、李子、药材、养殖、育苗、等小区。目前各小区成效越来越显现出来,绿色生态效益明显,小区将变成了生态效益、游客采摘基地,旅游观光园。游客可在园内农家小院的房舍里品茶,观赏大自然风光,让游客流连忘返。合作社被海港区科协评为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这种模式受到区领导好评。合作社充分发挥基地实验示范、推广、培训作用。合作社成立以来,开展技术培训15次,受训人数达1500人,开展科普讲座10次,更新宣传栏次数3次,受益人次达1200人,发放各类图书1500册,组织科技下乡10次。对产前的剪枝、授粉、疏果等手把手的教,对产中的施肥、打药、病虫害的防治,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对产后的果品储藏、保管和销售等都有具体的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的实打实的工作,合作社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进一步提高。为推动海阳镇科普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区农业局培训1次,培训人数达100人次,通过宣传与培训,在各镇村涌现了一批林果农户包山栽果树的典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造林技 术,促进林业大发展
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志民,从事中级经济人10多年,林果产业,从书本上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多次参加区镇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种植技术。在实践中摸索创新了造林新技术。热心科普工作,经常性的开展科学技术教育、宣传、培训、咨询和服务等活动。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流转
了耕地150亩,荒山350亩。同合作社成员80亩,共计580亩基地上,栽植新品种大樱桃、蓝莓、梨、桃、李子、杏、苹果等系列30多个品种,共3万株,成活率在98%以上。昔日荒山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如今翠绿一片,市、区报纸以本合作社创造出奇迹进行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发明创造了《生物栽植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新的作用
1、把技术服务作为立足点不断拓展范围。利用基地开展技术试验的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组织合作社成员和果农学习,不断培养一批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的乡土科技人才,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应用到林果产业上,开展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活动。
2、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合作社辐射到周边群众中去,形成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业效应,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带领农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增收提效。二是发挥市场导向,及时提供市场信息,规避市场风险,提供联合购买降低生产资料成本。三是参与产后加工、营销活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同时,通过直接进入市场减少销售环节直接增效。
3、开展技工贸一体化服务,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了一家一户难办到、基层组织统不了的难题。社员好果卖不出好价钱,加入合作社后,实行统一销售。
4、打响品牌战略,形成统一经营,向规模化发展。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的首要功能是在于可以方便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缩短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而造就强势品牌能享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品牌还可以超越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一种无形资产。正是品牌效应在市场营销中的这些作用和意义,国家也提出了“农村果蔬品牌化”,即: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国都在积极引进和发展水果和蔬菜产业,以此作为发展农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而果蔬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需要我们发展名特优产品,创立品牌。形成竞争力,立足市场。有了品牌,才能保证农产品的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⑴、依靠合作社的林果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共同的品牌。本合作社在林果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形成了经济林果业、种植业、养殖业三大产业。将适合自身的品种、种植方式、经营模式引进其中,制定自身发展的长短期战略,制定共同的品牌和商标,发展种植园,实现规模化。本合作社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注册了“年丰”果品商标。
⑵、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统一化管理。强化品牌作用。统一化管理要求从采购、生产到销售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技术管理模式,统一用药配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市场营销。将品牌意识作为稳步发展的基础,将品牌质量始终贯穿在果品选种、培育,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存、销售整个生产和采集销售过程中每个环节中,并逐步带动合作社成员户同样建立品牌意识,使成员户为自己的品牌品质精心管理每一棵果树。尤其是销售方面。建立营销服务体系,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根据市场变化趋势来改善和调整经营策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拓市场,拓展销售渠道,不断进行市场开发和策划,扩大销售网点。销售队伍主动与大型超市进行营销,方便品牌顺利进入消费者视野,并努力建立长久关系,逐步向“下单式”种植发展。
5、合作社积极寻求新的致富途径,谋求更大的利润。林果专业合作社目前的大多的发展形式是前向一体化,即向规模化种植生产发展,形成种植园。在此基础上,发展果园旅游项目和果品深加工即蜜饯食品。结合本地实际,分析可行性,制定实行计划,发展亲子游、情侣游、偕老游等不同文化特色的线路。而另一点加工蜜饯食品,是由于水果不易储藏,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变质的特点,制成蜜饯则不用担心,而且零食的消耗量不低于水果的消耗。我们可以采取在采摘果品的时候,根据果品的成熟度,软硬程度分开存放。熟透的果品可以采取加工成蜜饯这种方式,避免在运输途中造成损失。而且发展蜜饯加工又可以解决一批劳动力的工作问题,也创造了更多的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