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镇统筹城乡工作半年总结

时间:2019-05-13 13:3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镇统筹城乡工作半年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镇统筹城乡工作半年总结》。

第一篇:2011年镇统筹城乡工作半年总结

2011年上半年,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和群众反映好”的标准,大兴镇党委、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大兴全市争先;用好园区政策,形成投资洼地;推行三个集中,振兴羽绒、房产;追求现代农业,支持龙头企业;产业保障就业,就业促进和谐;农民转为市民,实现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努力工作,只争朝夕。

上半年统筹城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具体总结如下:

一、基本镇情

二、具体做法

统筹城乡工作的基本要义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考虑到大兴镇特殊的地理资源优势,镇党委、政府着手从五个方面抓好此项工作。

(一)、树立全局观

毗邻市区的大兴镇极具发展潜力。针对以往在统筹城乡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新的领导班子主张进一步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统一编制大兴镇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我们的思路是以‘土地流转’为抓手,良性促进现代农业、乡镇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等各方面的发展。力争牵准一根绳、抓住经济脉,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盲目无序的问题。

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大兴镇土地流转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抓;由副镇长祝宗萍负责农业承包地流转和林地流转;副镇长赵光奎负责农村宅基地流转和河滩地流转;各包村干部负责收集所在村的土地流转信息。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我们开始在农村用地流转上大胆实践。目前,在发展猕猴桃、香菇、茶叶、中药材、林竹、蔬菜、观赏性荷花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些小型的猕猴桃基地、香菇基地、茶叶基地、中药材基地等相继产生。

比如简坝的猕猴桃基地。xx年年,大兴镇简坝、徐山村率先实现成片规模土地流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集中成片猕猴桃产业基地。昔日,简坝村的“生态猕猴桃”作为一张特殊的名片享誉周边。但由于种植面积仅50亩,并存在农户各顾各家的保守思想,导致产量、销售渠道有限,始终不红不肿。为使“猕猴桃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引下,经村两委多方努力,成功引进“名山猕猴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规模化产业链。目前,土地流转面积达300余亩,并形成集中化管制。预计未来三年内,猕猴桃产业将在简坝村进一步壮大,种植面积翻番、农户的收益得到切实改善。与此同时,通过新成立的猕猴桃协会,向农户传授新技术,确保种植户增产、增收,保障农户销路,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走上特色产业发展道路。

<1><2><3><4>

另外,还有大埝村发展茶园341亩、寨坪村药材和茶园300亩等。截止目前,大兴镇土地流转面积共计1417亩,超前超额完成了任务。群众尝到甜头,农民得到实惠,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更高了,这为开展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农业转型等重要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引导力

统筹城乡资源配置是统筹城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成为发展的关键。新的领导班子主张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农村人口集中化居住、吸引企业向园区集中、分散土地向大户集中,为城镇进一步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创造条件。

⑴、旧村改造

汶川5.12特大地震的发生,无疑对我镇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影响。然而,本属城市规划区的大兴在震后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将相继启动前进、穆家、龙溪三个小区建设工作。初步想法是:

1、规划大兴电站尾水渠一条街。可借助大兴电站尾水渠的优势,解决与大兴电站毗邻的高家村、顺路村和部分穆家村的农民建房。在房屋规划上可采取复式建筑与商住相结合的设计,使农民的房屋建成后可以利用亲水和大兴电站的景观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观光度假旅游。这样,既解决了农民失地后的就业问题,同时还有利于积极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2、规划大兴羽绒一条街。以改造大兴场镇和羽绒一条街结合,以羽绒产业为支柱产业,走以工带农,以工促镇、以镇富民的发展模式。

3、实施“龙溪中心村”规划。解决山区群众地质灾害危房搬迁和住房困难户。同时还可以解决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搬迁户的安置。

⑵、壮大园区

按照大兴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农业用地的流转。基于我镇“一镇三制五区”的特殊情况和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在土地流转上我们还重点考虑依托农业高科技园区发展和推进近郊房地产。

⑶、加强培训

6月中旬,镇党委、政府正式启动“亮光工程”,首期开班培养的是羽绒服加工、裘皮制作等实效技术。此次培训班专门邀请了知名服装师和讲师指导,参培人员达200余名(其中还包括一些兄弟乡镇的农民学员),整个培训时间为2个月。培训结束后,有关部门将组织学员考试并颁发技术资格证书。

另外,各类培训活动也相继开展。这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创造了条件。

(三)、抓特色产业

在农村,农业经济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广大农民最能接受、最能实践的也是农业生产。为此,大兴镇党委、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各村开展‘一村一品’行动,努力通过抓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如顺路、穆家大力发展种殖业(规模型养鸡、养猪,推广绿色蔬菜);简坝、九龙发展猕猴桃产业(成片规模流转);周山发展种茶和茶叶深加工(努力打造精品);前进发展香菇种植业(成片规模流转)等,都取得了一定实效。

另外,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的逐步发展也作为我们后续动力。通过不断引进企业,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辐射带动周边村社产业发展。

(四)、倾力于基建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乡镇发展的“瓶颈”。为此,2011年间,大兴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努力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年初的目标承诺中,我们把通畅、通达公路建设计划纳入日程,各村村道硬化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截止目前,大埝村新建的‘兴埝东路’已完工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5.12地震后,大兴镇中学、中心校、卫生院、信用社均遭受重创。经各相关部门鉴定审批,定于年内实施重建。届时,我镇教育、医疗系统的硬件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农村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

另外,我们还将在供水(龙溪水厂扩建)、供电、排污、通讯、垃圾处理等各方面下功夫,争取年底全镇各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改善。

(五)、扬文明新风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关键在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在加快发展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为此,镇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们紧扣时代脉搏,在5.12抗震救灾工作和喜迎奥运活动中均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努力促使城乡文化接轨。同时,我们还不断加快各村文化中心等文体活动阵地建设,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力争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重视农村新人群的特殊性。重点是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得到初步落实。在中心校建立了大兴镇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上万册图书,与村组干部和驻镇企事业单位一道,开展了“代理家长”、“大手拉小手”活动。配备了上网电脑,外地打工的父母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与留守在学校的子女实时见面,深受群众好评。为综合解决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后小孩无人管教的困难和“教育强区”的资金师资瓶颈,我们开拓思维引进高档小学和封闭式幼儿园,为进一步关爱留守儿童创造实实在在的物质条件和市场化运作模式。

三、存在问题

大兴镇自开展城乡统筹工作以来,全镇上下思想统一、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反思,我们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资金落实难。城乡统筹工作中,需要大量资金扶持。在我镇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开展各项整治工作(如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存在很大压力。

二是劳动力转移中农民观念落后。农民守旧思想依然严重,习惯盲目跟风,缺乏应变能力。

三是广大农村一些遗留问题。如未经审批的农民个人违章建筑房屋等,处理难度较大,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四、工作安排

(一)社会建设。加快大兴镇脱农入城进程,一是结合农用地和林地流转,以及宅基地流转开发,研究创办川农大学生创业园的可行性,使有志于创业的川农学生毕业后即可通过优惠货款入住创业学生小区,发挥专长,以免学不对路;低门槛按揭购房,以免长期房奴;与新型农民和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签订开发合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民增收、学生创收。引进高学历人才来我镇投资、创业、置业,改善人口质量,提升人口文化品质,为乡风文明提供可靠而自然的保障。二是以点促面,加快对城市规划的成片开发实施。积极稳妥招商选资,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不断制造土地升值空间,迅速形成新雅安的中心城区。三是不断建设新社区,不断改造旧村落。让先进的城市文化占领新社区,使落后的农耕文化进入故土堆。

(二)经济建设。奋力加大招商引资,解决好电力、供水、劳动力培训、引进外地务工人员,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大城镇人口规模,进一步繁荣第三产业经济。推进合村并组,加快土地流转、形成农村土地分类管理统一交易市场,争取征地指标,将农村集体宅基地“转正”为国有土地,使土地向流转交易市场集中、向财产性收入集中、向城市新中心集中。从而为企业用地、商业用地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为农民公平合法交易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创造法制条件。

(三)政治建设。继续抓好三级联创,推进党员电教普及化,让更多群众喜闻乐见。重点还要抓好企业联合党总支和村企联建。争取资金实施场镇路灯“密改稀”工程,使路灯一直照亮大兴农民夜间贩菜通道,加速我镇近郊蔬菜基地建设,创造条件在大兴本地开办大宗蔬菜交易市场。

(四)生态建设。确保保质保量于年底前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天宝村环村公路建设,开办生态旅游和生态农家乐,促进近郊周公山、周公庙一日游项目成功实施。

(五)文化建设。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选好载体,繁荣创作,扩大影响,树文明新风尚,破愚昧旧陋习,把学校、医院、信用社、驻镇企业、村支两委、群众团体和经济协会建设成为本镇文化窗口,力争年内启动大兴镇文化站建设,为我镇文化事业奠定物质基础。

第二篇:2011年镇统筹城乡工作半年总结

2011年上半年,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和群众反映好”的标准,大兴镇党委、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大兴全市争先;用好园区政策,形成投资洼地;推行三个集中,振兴羽绒、房产;追求现代农业,支持龙头企业;产业保障就业,就业促进和谐;农民转为市民,实现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努力工作,只争朝夕。

上半年统筹城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具体总结如下:

一、基本镇情

大兴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东郊,南靠周公山,北临青衣江。距雅安城区7公里,距姚桥新区2公里,是雅安城市规划区和雨城区工业企业集中发展区。全镇幅员面积62.8平方公里,辖14个村、88个社,总户数5855户,总人口20778人,是雅安市未来的新城区,是吸引大型企业和发展农业高科技生态园的基地,规划总用地964公顷。全镇有耕地面积10903亩,均为水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11422.7亩。本镇现实情况属于“一镇三制五区”,有城市规划区(市管),大兴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及和龙高耗能工业开发区(区管),瀑布沟水电站移民小区和其它地区(镇管),虽挟市、区专题直接领导优势,但受制因素也多,在管理和协调上难度颇大。大兴电站、水津关电站和龟都府电站全部涉及本镇青衣江流域,是全区个镇范围内水电站最多的乡镇。镇党委下属支部19个,除农村支部外,还有中学支部、大兴中心校支部、和龙中心校支部、巴南硅业支部、农业园区企业联合支部,全镇党员758名。我镇的情况在全区比较特殊:我们既有坝区,又有山区;既有传统农业,又有现代企业;既有雅安市的城市规划,又有雨城区的新农村规划;既是撤乡并镇后的新建制镇,又是移民稳定压力巨大的安置乡镇,在我们面前,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之,我们是一个过渡型、崛起中的乡镇。

二、具体做法

统筹城乡工作的基本要义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考虑到大兴镇特殊的地理资源优势,镇党委、政府着手从五个方面抓好此项工作。

(一)、树立全局观

毗邻市区的大兴镇极具发展潜力。针对以往在统筹城乡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新的领导班子主张进一步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统一编制大兴镇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我们的思路是以‘土地流转’为抓手,良性促进现代农业、乡镇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等各方面的发展。力争牵准一根绳、抓住经济脉,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盲目无序的问题。

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大兴镇土地流转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抓;由副镇长祝宗萍负责农业承包地流转和林地流转;副镇长赵光奎负责农村宅基地流转和河滩地流转;各包村干部负责收集所在村的土地流转信息。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我们开始在农村用地流转上大胆实践。目前,在发展猕猴桃、香菇、茶叶、中药材、林竹、蔬菜、观赏性荷花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些小型的猕猴桃基地、香菇基地、茶叶基地、中药材基地等相继产生。

比如简坝的猕猴桃基地。XX年年,大兴镇简坝、徐山村率先实现成片规模土地流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集中成片猕猴桃产业基地。昔日,简坝村的“生态猕猴桃”作为一张特殊的名片享誉周边。但由于种植面积仅50亩,并存在农户各顾各家的保守思想,导致产量、销售渠道有限,始终不红不肿。为使“猕猴桃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引下,经村两委多方努力,成功引进“名山猕猴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规模化产业链。目前,土地流转面积达300余亩,并形成集中化管制。预计未来三年内,猕猴桃产业将在简坝村进一步壮大,种植面积翻番、农户的收益得到切实改善。与此同时,通过新成立的猕猴桃协会,向农户传授新技术,确保种植户增产、增收,保障农户销路,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走上特色产业发展道路。

再比如前进的香菇基地。为了使移民能够“迁得进、稳得住、能致富”,尽快融入当地生产生活,实现安居乐业,大兴镇党委、政府、区农业局、区移民局积极为移民想办法出主意,鼓励他们自主创业。通过引导和帮助,他们与雅安中基实业有限公司最终达成合作协议,走上了“公司+基地”的产业化模式,由中基公司提供技术和菌包,并负责收购产品,合作社负责生产。该香菇基地系大兴镇前进村汉源“瀑电”移民邱长彬与同村几个移民共同出资,通过租用移民土地的方式,建立股份制食用菌种植基地,并在雨城区注册为雅安市达兴香菇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101亩,于XX年年底开始规划建设,今年年初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可种植香菇70余万包,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购买菌包28万包。该基地5月10日开始采收香菇,现已采收香菇4万余斤,产值13万元。

另外,还有大埝村发展茶园341亩、寨坪村药材和茶园300亩等。截止目前,大兴镇土地流转面积共计1417亩,超前超额完成了任务。群众尝到甜头,农民得到实惠,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更高了,这为开展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传统农业转型等重要工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引导力

统筹城乡资源配置是统筹城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成为发展的关键。新的领导班子主张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农村人口集中化居住、吸引企业向园区集中、分散土地向大户集中,为城镇进一步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创造条件。

⑴、旧村改造

汶川5.12特大地震的发生,无疑对我镇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影响。然而,本属城市规划区的大兴在震后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将相继启动前进、穆家、龙溪三个小区建设工作。初步想法是:

1、规划大兴电站尾水渠一条街。可借助大兴电站尾水渠的优势,解决与大兴电站毗邻的高家村、顺路村

和部分穆家村的农民建房。在房屋规划上可采取复式建筑与商住相结合的设计,使农民的房屋建成后可以利用亲水和大兴电站的景观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观光度假旅游。这样,既解决了农民失地后的就业问题,同时还有利于积极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2、规划大兴羽绒一条街。以改造大兴场镇和羽绒一条街结合,以羽绒产业为支柱产业,走以工带农,以工促镇、以镇富民的发展模式。

3、实施“龙溪中心村”规划。解决山区群众地质灾害危房搬迁和住房困难户。同时还可以解决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搬迁户的安置。

⑵、壮大园区

按照大兴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农业用地的流转。基于我镇“一镇三制五区”的特殊情况和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在土地流转上我们还重点考虑依托农业高科技园区发展和推进近郊房地产。

大兴镇已被列入城市规划区,在新一轮规划中将大兴镇和草坝镇统一规划建成西南农业科技产业试验区的设想极具诱惑力。大兴组团北与姚桥组团仅青衣之隔,是雅安市吸引大型企业和发展农业高科技生态园的基地。我镇辖区内的市级农业高科技园区,规划总用地963.982公顷,目前已吸引一批大型企业入驻,如老茶客公司、菊乐公司等。XX年年,园区实现总产值1.35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1亿元,工业增加值5084万元,利润752.8万元。由此看来,园区经济将形成一个强大的辐射圈,随着更多大型企业的进驻,势必加快企业用地的流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周边的村社都在辐射范围内,我们还大胆设想在今后,围绕园区形成羽绒服加工基地,形成房地产(建设用地流转)环境、同时伴随旧村改造,又好有快地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面对如此巨大的潜在利益,镇党委、政府将积极配合园区管委会,继续扩大招商引资面,进一步为企业投资大兴、扎根大兴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氛围。

⑶、加强培训

随着传统农业格局的逐步改变,农村开始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大兴镇作为羽绒服之乡,每年均有数量可观的农民工外出务工。从长远来看,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是就地转化吸纳剩余劳动力,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但目前,大兴镇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为此,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引导力,从加强农民工培训入手,力争先培养一批技术人才,作为经济和智力储备。这样的好处有两点:

1、在当前阶段,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平衡城乡差距;

2、为今后大兴的社会经济繁荣提供了人力保障。

6月中旬,镇党委、政府正式启动“亮光工程”,首期开班培养的是羽绒服加工、裘皮制作等实效技术。此次培训班专门邀请了知名服装师和讲师指导,参培人员达200余名(其中还包括一些兄弟乡镇的农民学员),整个培训时间为2个月。培训结束后,有关部门将组织学员考试并颁发技术资格证书。

另外,各类培训活动也相继开展。这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创造了条件。

(三)、抓特色产业

在农村,农业经济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广大农民最能接受、最能实践的也是农业生产。为此,大兴镇党委、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各村开展‘一村一品’行动,努力通过抓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如顺路、穆家大力发展种殖业(规模型养鸡、养猪,推广绿色蔬菜);简坝、九龙发展猕猴桃产业(成片规模流转);周山发展种茶和茶叶深加工(努力打造精品);前进发展香菇种植业(成片规模流转)等,都取得了一定实效。

另外,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的逐步发展也作为我们后续动力。通过不断引进企业,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辐射带动周边村社产业发展。

(三)政治建设。继续抓好三级联创,推进党员电教普及化,让更多群众喜闻乐见。重点还要抓好企业联合党总支和村企联建。争取资金实施场镇路灯“密改稀”工程,使路灯一直照亮大兴农民夜间贩菜通道,加速我镇近郊蔬菜基地建设,创造条件在大兴本地开办大宗蔬菜交易市场。

(四)生态建设。确保保质保量于年底前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天宝村环村公路建设,开办生态旅游和生态农家乐,促进近郊周公山、周公庙一日游项目成功实施。

(五)文化建设。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选好载体,繁荣创作,扩大影响,树文明新风尚,破愚昧旧陋习,把学校、医院、信用社、驻镇企业、村支两委、群众团体和经济协会建设成为本镇文化窗口,力争年内启动大兴镇文化站建设,为我镇文化事业奠定物质基础。

第三篇:城乡统筹总结(定稿)

我县自2007年全面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以来,全县上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先行先试,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公共服务雏现均衡、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以工促农带动了城乡结构变化

大力加强“组团城市”大道的道路、交通工程、景观、桥梁、排水建设以及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组团城市”和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纽带作用,在“宝邮路”沿线初步形成了城镇、园区、农村三个方面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带动了全县城乡互动,使全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8亿元,增幅为63.1%。全县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41.4%。园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进程,2008年底城镇化水平达到34.4%。2008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4元,同比增长1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增幅达到18.4%。

(二)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

自2006年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县累计修建农村公路1919公里,水泥人行便道近630万公里,其中2008年改建农村公路210公里。实施村镇饮水工程152处,解决20万人饮水困难;整治病危水库39座。2008年共新建户用沼气池5000口,实施“三改”237户,完成土地整治7.5万亩;基本实现了村级公路、有线电视和电话“村村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全县速丰林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枇杷、柑橘、葡萄、黄金梨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冬菜生产规模扩大,五大优势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目前,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63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7家,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餐饮、旅游农业产业带发展迅猛:“和平新村”被评为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荷花山庄”获全市首批“三星级农家乐”称号;“天醉园”、“长龙农业”、“西苑”等一批以“旅游观光农业”为主、“特色农产品”为辅的现代农业正逐步发展壮大,初步形了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统筹城乡发展格局。

(三)农村体制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按照“土地向规模化集中”的总要求,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力度,促进了农村土地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截止2008年12月,全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9万亩,土地集中经营度达到30.2%。宝兴、雍溪等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较好地防范了土地流转中的风险,保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劳务经济继续稳步发展,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在农村逐年提升。2008年,“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村专业技术人才1250人,全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800人。大量农民工在县内就地培训、就地就业,全县在金融危机中没有出现农民工大量返乡回流现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势头良好,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29个,入合人口28万人,农民入合率达到32.5%,农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实现了农副产品生产、销售、管理企业化,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统筹城乡政策正在逐步发挥作用

一是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落实“三补一贴”政策,城市资源项目下乡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

会保障体系,农民“看病难”、“就学难”、“养老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健全农村三级卫生网络,我县新农合参合率已达到90%。启动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2008年,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人,基本完成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申报受理工作。全县医疗参保单位156个,参保人员11193人,其中农民工参保3169人。三是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2007年,我县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足府发〔2007〕69号),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制定并落实了城区及中心小学教师到村小支教、边远学校干部到城区挂职锻炼制度,建立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手拉手活动。2008年,采取学校自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共计投入2680万元,在全市率先推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班班通”计划, 建成功能齐全的“班班通”学校20余所,着力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四是统筹城乡就业,全县通过中介组织、能人带动和开通“政府48小时求职热线”,劳务输出的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7.3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3%。通过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五)示范村、示范镇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是以龙水镇的配套改革试点为重点,制定了龙水镇统筹综合示范建设工作方案,在区域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试验性工作。以顺丰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该镇年出栏优质瘦肉型猪5万头;横店养鸡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现有蛋鸡养殖大户60户,80余万只,现已申报绿色鸡蛋品牌,利用鸡粪生产有机颗粒肥料的重庆沃园有机肥料厂也即将投产,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二是高坡村的试点工作成果明显。围绕发展规模经营,壮大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重庆富足酿造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在高坡等村落户,租地建立了基地。此外,在产业培育、农村环境改善、培养新型农民、民主政治建设、土地流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该村都取得许多宝贵经验和成效。

二、土地流转成为我县改革亮点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全县幅员面积1392平方公里,辖24个镇乡(办事处),其中包括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全县共有 292个行政村(社区),农业人口 78万人,农业户数21.8万户,耕地总面积63.01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8亩,农村劳动力43万人。我县于1998年开始了二轮土地承包工作,2004年在1998年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目前,全县 242 个村都开展了完善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工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为63.01万亩,承包农户总数为21.8万户,签订承包合同21.8万份,占承包农户总数的100% ;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1.8万本,发证率达到100%。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主管部门积极工作,发挥职能作用,使我县土地流转探索取得初步成效,近年来,我县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支柱产业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截止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面积20.5万亩,占耕地面积63.01万亩的32.5%,涉及农户53113户,占总农户数的24.3%。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规模经营,规模经营面积达19.8万亩,其中,用于发展粮油生产7.85万亩,水产养殖1.5万亩,水果生产4.55万亩,生态观光农业2.35万亩,蔬菜生产4.15万亩。单个业主承包经营土地规模在500亩以上的有35家。在大批规模经营业主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县规划建设的“三

大农业示范区、五大主导产业、六大特色基地”已初成规模,建成优质稻生产基地30万亩,枇杷基地7万亩,笋竹基地4.7万亩,冬菜调味品原料基地4万亩,黄金梨、西瓜、葡萄、太空荷莲等特色农产品基地4.5万亩。全县涌现出了季家核桃、万古黄金梨、雍溪西瓜,玉龙生猪为代表的产业基地和一批新的种植、养殖大户。

(二)土地流转的基本形式

1.转包。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是当前大足县农村土地流转中面积最大、比例最高的一种土地流转形式。全县通过转包形式流转土地总面积4.8万亩,占流转总量的23.41%。

2.转让。转让是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形式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多发生在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前,流转双方基本不考虑市场和价格问题。截止目前,全县转让流转土地总面积4.9万亩,占流转总量的23.9%。

3.互换。是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它是土地流转初期比较流行的方式。目前全县互换流转土地总面积1万亩,仅占流转总量的4.88%。

4.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方按出租时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该流转方式是目前比较规范、也为各方所普遍接受的一种符合市场化规律的农村土地流转形式。目前,全县出租流转土地总面积5.1万亩,占流转总量的24.88%。

5.入股。入股是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这种形式在大足县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最为明显的是龙岗街道办事处以巨桉产业为抓手,共有四个村的坡耕地、荒地以农地入股的形式成片承包给业主种植巨桉,入股面积达7000亩,占该处流转总面积15000亩的46.6%,涉及农户2200余户。共栽植巨桉37万余株,农户与业主按4:6分成,预计入股农户收入将翻番。目前,全县以这种方式流转土地总面积4.7万亩,占流转总量的22.93%。

(三)土地流转的基本做法

近年来,我县遵循“坚持条件,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胆探索,形式多样,逐步规范,不断完善”的工作方针,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其主要做法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采取遏制土地撂荒的方法,既减少了本县土地撂荒,又加快了土地流转的运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宣传土地政策。通过组织召开村社干部、社员代表会议以及院坝会,利用宣传车、广播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农村土地的各项政策,使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以及农村土地撂荒政策广泛深入民心。二是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为切实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现象,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提早安排部署,选派了一批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对耕地的利用情况进行普查,对土地撂荒的不同原因,进行分类、个别指导,搞好撂荒地恢复生产的协调服务,同时实行耕地撂荒行政首长责任制,并实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制”。三是实行

奖惩制度。为了提高工作人员以及老百姓对撂荒地恢复生产的工作积极性,部分撂荒地相对严重的乡镇采取奖惩制度,使撂荒地恢复生产。四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全县对弃农经商、长期外出务工等原因而无力耕种农户所造成的撂荒地,实行鼓励和引导其把土地流转出来。五是组建促农助耕队。各镇由党员、团员、干部组成促农助耕队,主要是帮助耕种不愿将土地交给别人的外出户和无劳力户的撂荒地。六是政策激励,减少撂荒。允许和鼓励机关干部职工、科技人员承包撂荒和闲置耕地或由集体调剂代耕,提高其粮食和农资的补贴标准,对不服从调剂又撂荒两年以上的,严肃处理,确保实现耕地零撂荒目标。

2.为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主要采取了“四激励”措施,促进土地有序流转:一是政策激励。先后出台了《大足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暂行办法》、《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开发农业项目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土地流转的规范性文件。二是资金激励。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农发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农业规模经营,引导业主增加投入,放大资金扶持效果。比如,大足县对种植水稻20亩以上的农户,每亩补贴90元。三是项目激励。县上将水利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农村道路、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打捆使用,投入到农业规模园区,扶持业主做大做强。四是精神激励。县委、县政府每年在全县农村工作会上表彰一批规模经营土地50亩以上或经营荒地100亩以上的业主,自1997年以来,已表彰农业规模经营业主800余户。

(四)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特点

我县土地流转工作创造出了自身固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土地流转注重“五新”。一是机制上有新思路。为了强化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工作,县农业局在农经站的基础上,新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心和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镇、村各级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使土地流转步入了规范化的工作轨道。二是工作上有新举措。建立了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土地流转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加大了工作考核力度。三是投入上有新方法。基本建立了引导农民投入、鼓励企业投入、引进业主投入、争取上级投入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是产业上有新特色。经过近两三年的努力,全县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得到迅速发展,宝邮路(宝顶至邮亭)沿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观光农业等为特色的产业带,基本形成了粮油、蔬菜、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发展了荷花山庄、枇杷生态园等一批有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五是农民增收有新途径。目前,大足县集中经营土地的亩产值比分散经营平均高2倍以上,同时,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让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据统计,全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24万人,其中县内转移就达11.8万人,占了全县转移总量近一半,劳务收入达到15亿元,为农民人均增收1578元。

2.土地流转促成了我县土地“四集中”的新局面。一是土地向龙头企业集中。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已达36家,其中规模经营500亩以上业主达35户,200—500亩的业主达79户,50—200亩的业主达808户。二是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目前,我县已有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6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54个,专业协会9个,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组织的形式集中经营土地面积超过5万余亩。三是土地向农业综合开发园区集中。全县目前已经建立农业综合开发园区2万多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雍溪镇建成600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四是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目前我县有24万外出务工农民,其中有

5.6万人的土地进行了流转,单户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上的流转面积达6万余亩。

3.土地流转进程趋于加快。近年来,大足县农村土地流转在市农委的指导下,在县委、县府以及各级部门的重视下,土地流转进程逐步呈现加快的趋势。2005年,我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4.1万亩,2009年一季度达到了 20.5万亩,是2005年的5倍。

第四篇:统筹城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乡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各位领导对XXX的关心和支持,现将XXX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XXX基本情况

XXX位于XXXXXXXXX,全镇国土面积约605.04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87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苗、壮等民族,总人口近4万人。2011年上半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5185.79万元,同比增长25%,财政收入达216.12万元,同比增长54.99%。银行存款余额1.105亿元,贷款总量9748万元,新增贷款6662万元。

二、XXX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情况

(一)抓规划,定方向。按照市委“建强三个中心镇、建实一批中心村、建美所有自然村”的要求,结合“城镇上山”土地政策,完善XXX集镇规划,启动XXX集镇二期工程建设及现代物流园区规划的准备工作,扩大集镇辐射功能,延伸公共服务领域。实施XX社区、XX村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切实做好“花果村”建设工程,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山区半山区示范乡镇。

(二)抓产业,促发展。紧紧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强镇、金融活镇、科教兴镇”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

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全力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切实做好龙头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工作。完善六大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红土高原专业合作社等3个专业合作社已完成流转登记的土地共计1858.727亩422户。(其中XXX村委会流转出1181.227亩,XX村委会流转出463.7亩,XX村委会213.8亩。)正在办理流转手续的XX山片区五心合作社、盛世合作社等七个农业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近8000亩。林地流转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万亩烤烟、万亩辣椒、万亩特色经济林果、万亩核桃、万亩速生丰产林等5个万亩产业基本形成规模,万亩蔬菜、万亩蚕桑2个万亩稳步推进。东山李村、甜油桃村、核桃村、养猪村、肉牛村、洋鸭村、小米辣村、马铃薯村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加工厂、蔬菜冷库等一批龙头企业。

2010年全镇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38000亩,秋收作物播种播种面积76660亩。其中:种植烤烟18520亩,截止9月25日累计收购烟叶18044.3担,完成计划总量的37.2%,上等烟叶比例63%,中等烟叶比例39.5%,均价为18.2元/公斤。上半年累计生猪出栏313710头,肉牛出栏1880头,羊出栏4614只,出售和自宰家禽155243只,肉类总厂3160.93吨。

(三)抓建设,打基础。推进通村公路提质改造,加大农村客运中心站(点)利用率,逐步形成集镇、中心村互通的客运网,逐步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城乡水利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

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镇新修建水窖1866口,坝塘清淤、加固30座。2011年东山烟草基地单元项目又新增烟水工程196件,其中:水库1件,蓄水池141件,管网14件,提灌站4座,沟渠工程36件。雨那孔引水入库工程,使远近冲水库蓄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万方。羊子旧坝、迤马一坝两个小

(二)型水库已开工。完成土地整治项目区内7个新农村重点建设。推进300户农村居民抗震安居房加固工程。完成了马者哨、XXX、XX等7个村委会,近5000余户电网改造工程。

(四)抓保障,保民生。投资1500万元的中寨小学建设稳步推进。全镇幼儿园、小学、初中、入园入学率达市级指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至8月共发放救灾救济款3,260,204元,发放救济粮84吨,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26,455元,发放城市居民低保金179,843元,发放优抚金783,467元,发放优待金168,000元,发放老年人生活补助金167,100元,城市、农村医疗救助金164,300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余人,转移劳动力1719人,创收1443.9万元。市人民医院托管XXX卫生院和XXX卫生院,明显提升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镇参合率达102%,60岁以上居民均领取了55元/月的养老金,目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430人。

(五)抓生态,促环保。2011年山体绿化工程规划完成5500亩,现已完成绿化任务,确保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加快林下产业发展步伐,继续推进沼气工程建设,新增沼气200口,已完成70口主体工程。实施花果村工程,共种植琵琶树91388棵,杨梅

39785棵、柚子31022棵、橘子15511棵。

(六)抓项目,探索“两个试点”,推进“三个集中”。

一是开远市现代烟草农业东山基地单元建设项目。总投资1.07亿,项目涉及烟水、烟路、烟机、防雹点和烘烤收购一体化工场、专业化服务管理中心、工商合作管理中心等七大综合配套工程,共建设烟水工程196件、机耕路21条、烘烤收购一体化工场2个、卧式密集烤房196座、现代烟草农业综合服务管理中心1个。二是开远市XXX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3134万元,建设面积1.36万亩,共修建机耕道20条,全长33.96公里;修建沟渠16条,全长19.58公里,项目新增耕地28.05公项,新增耕地率3%。除实施土地整理外,配套村庄综合整治1个,涉及农户94户、400余人。三是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我镇跃进社区和桃源村被列入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重点打造。

两个试点:探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搬并后的小独山、化肥厂两个村子宅基地,复耕后面积50余亩。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可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纳入全市土地利用计划,统一进行开发。开发所得土地出让金部分返还农户作为小独山、化肥厂村民搬迁安置补偿资金,其余部分作为XX新村村庄改造建设资金。推进农村社区化改革试点。XX新村建设所涉及的3个自然村,分属两个村委会,不便于村庄的管理。为理顺管理体制,对3个村子的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今年8月组建XX社区居民委员会,实现社会管理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分开,提升农村管理水平。并建立健全社区相

4关制度。

(七)抓机制,增活力。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建阵地、抓载体、强保障”的工作理念,探索和完善邀请各界人士代表列席镇党代会、人代会、党委会议制度,推进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报告等制度。建立“大督查”机制,实施工作倒逼制,建立决策评价机制,建立社会维稳季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打造323线村党总支、党支部党建示范点工程。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说事室”功能,规范村级组织的议事决策程序,加强对村级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扩大村民自治范围,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推进农村依法治理。推进综治维稳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点人员管控教育、综治维稳信息资源共享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探索农村警务工程,完善农村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加强信访工作。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权责关系,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站所改革,健全完善XXX、xxx2个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镇财政基础薄弱,统筹城乡发展自身投入能力有限;二是建设用地紧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三是

受人才和市场制约,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一定难度。

四、下一步的打算

1、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发展条件。

切实抓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完善全镇基础设施,增强农业抵御灾害能力。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的后续工作,管好、用好,确保功能作用的发挥。抓好示范村建设,力争把跃进村打造成中华苗族示范村、把丫口新寨打造成中国中西部山区半山区示范村。

2、继续进一步抓好产业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按镇产业发展思路,科学推进产业优化布局,着力抓好七个万亩产业建设升级改造和提质发展工程。抓好设施农业建设,加快推进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组织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进一步加大其他村委会特色农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积极推进畜牧业“123”工程,引导规模化养殖,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重点养殖村和养殖大户。

3、着力进一步抓好社会事业建设,加快统筹发展。着力实施和推进一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实现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以集镇建设和开发为重点,推进村庄建设规划、乡村旅游规划、集镇二期建设规划、农业物流区发展规划等规划,并争取早日实施。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力度,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型、观光旅游型、生态休闲农业型的中心村和自然村。

4、进一步加大综合改革的力度,增强发展动力。结合实际,6

稳步推进户籍制度、土地流转、社区化改革等各项工作,大胆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探索和实践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确保改革取得新成效。

第五篇:统筹城乡工作实施方案

旬政交发„2011‟29号

旬邑县交通运输局

关于报送《旬邑县交通运输局统筹城乡

交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县农工部:

现随文报来《旬邑县交通运输局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实施方案》,请审批。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二)旬邑县交通运输局

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实施方案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是交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扎实推进我县城乡交通统筹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以“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建市级农村公路及交通运输示范县为着力点,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为手段,统筹城乡交通协调发展,统筹不同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统筹建、养、运、管协调发展,努力提高交通运输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统筹全县城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奋斗目标:

以出境公路高速化、县乡公路三级化和村级公路网络化为目标,加快城镇道路建设进程。2012年,协调配合完成咸旬高速公路旬邑段建设任务;2015年,协调配合完成合凤高速旬邑段、211国道和306省道拓宽、升级等建设项目;新建太湫、郑胡、旬马、甘蔡四条县级公路,改建马文、唐川等19条镇村公路,升等改造旬耀、彬底等5条公路,新建村级油路46条、204.6公里。加强

公路养护管理,促进城乡客货运输。2013年建成县城区物流中心1个、三级客运站1个;2015年在太村产业园区建成二级货运站1个;全县新建五级客运站8个,通村客运候车点102个,基本实现农村客运公交化。

三、工作措施

(一)统筹城乡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立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编制涵盖从城市到农村、从总体到专项的层次分明、互相衔接、完善配套的城乡交通规划。加强城市和农村路网的衔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消除分隔,构建统一协调的区域和城乡交通网络,加快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协调的交通运输发展格局。

(二)统筹城乡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城乡一体、区域共享的城乡公共客运交通专项规划,确保城市公共交通与农村客运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统筹考虑长途客运、地面公交、出租汽车等交通因素,编制城乡客运网络规划和站场设施布局规划,强化城市公交、城乡客运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构建布局合理、节点联网、运营高效的一体化站场体系和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运输网络。

(三)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完成具备建路条件自然村的通村公路建设,彻底解决自然村的群众出行难问题。稳步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县乡公路的等级改造,促进农村公路全路网技术等级的协调提升,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特别是乡、村公路的安全设施。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四)加快客货运站场体系建设。强化道路运输站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功能,加快建设与路网相协调、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道路运输站场体系。根据道路客货运流量、流向,结合城镇建设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合理规划运输站场布局,加快城乡运输站场整合。加快农村货运站场建设改造,充分利用乡镇客运站、货运站、邮政网点、供销网点和其他公共设施,设立农村物流网点,形成以干线物流为支撑,以县物流配送中心、乡村货运站场为依托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格局。农村地区公路沿线停靠站、招呼站与农村公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实现“路、站、运”一体化发展。

(五)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统筹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发展,实现城乡客运班线的“零距离”换乘。按照“集约、惠民、便捷”的原则,加快推进对农村客运的公交化、公司化、区域化改造,优化经营主体,优化线路资源,实现农村客运班线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发班、统一服务,提高营运效率与服务质量,提高城乡客运的公交化、集约化、组织化水平,使城乡居民享受平等的公共交通服务。采取与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营模式和组织方式,加快开通农村冷线和农村山区支线客运班线,提高农村地区客运班车通达率,为农民出行和鲜活农副产品交易、农村生活必需品供应等提供方便,加快形成与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安全的城乡客运网络。

四、2011年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快公路建设。完成石峡沟桥、石沟大桥、汃河桥及东新桥扩孔改造建设任务;积极做好旬耀二级公路、旬兴大道拓宽升等前期准备工作及太湫公路、G211北门坡段二级路、崔

(木)底(庙)公路的规划设计工作。同时,牢固树立“高速经济”理念,积极配合省市业务部门抓好咸旬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保障工作及合凤高速前期规划设计工作,争取西平铁路旬邑专线建设计划。

(二)着力打造一流路况。以“创建市级农村公路及交通运输示范县”为抓手,高点定位,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夯实责任,抓早动快,迅速掀起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新高潮,努力提高路面通行质量。完成市局下达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示范县创建任务,保证示范县创建年内达标。适应发展形势,不断深化农村公路养管体制改革,加强公路养管队伍建设,完善目标考核办法,形成农村公路养管新体制,落实镇村村级公路养管责任,实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年末好路率达到83%以上。全面贯彻《陕西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深入推进依法治超、长效治超、科学治超,确保农村公路超限超载率稳定控制在2%以内。广泛开展公路法律法规宣传,切实加强沿路群众爱路护路意识。进一步加大公路巡查和执法力度。

(三)切实做好运输保障。以协调服务、管理规范为重点,通过加强源头管理和集中整治,增强服务能力,提高管理水平,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注重源头依法治超、科技治超。加强交通法制建设。坚持文明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全力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强化运输市场管理,不断规范我县运输市场秩序。

五、组织保障:

(一)明确责任,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实施目标责任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做到“横

到边,纵到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快建设,确保质量。继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质量年”活动,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力度,在建设标准、关键环节、工程验收等方面要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不出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新办法,明确养护责任,完善养护办法,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加大重点工程廉政巡查力度,切实做到不违反程序开工、不放弃原则签字、不降低标准验收、不放任自流失职,真正把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三)抓好督查,严格奖惩。对项目建设任务进行跟踪检查,做到目标任务量化到月、检查到周、落实到天,事事具体,件件落实,不走过场,务求实效,奖惩兑现,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谋发展,个个干事业新局面。转变工作作风,在“严、精、细、实”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局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下载2011年镇统筹城乡工作半年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镇统筹城乡工作半年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统筹报告会总结

    地理系 “城乡统筹报告会”总结 2010年4月27日下午,地理系在综合楼四楼会议厅举行了“城乡统筹报告会”,会议由安义宣主任主持,在会议上任行武博士、陈兰老师、和张侠老师分别......

    城乡统筹

    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切实推进连云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 连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

    城乡统筹

    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方面知识:统筹城乡发展 一、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 (一)2006年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

    加强城乡统筹

    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同城化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利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受灾群众的住房、......

    城乡统筹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认真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区统筹办先后组织召开了三次会议,分解落实各项规划编制任务,要求各专项规划的编制牵头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

    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综合改革 “城”与“乡”,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体。在转型发展的节点上,我市以新型城市化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改革,将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加快中心镇建设

    加快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材料4篇浙江中心镇建设的原理及知识点 韦天老师提示:浙江省的中心镇建设,既是得到中央肯定的做法,又是做好城乡统筹,加快浙江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因此......

    XXX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XXX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