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敬爱的党组织:
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高校大学生党员价值观及其发展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因此,高校在认真抓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培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加快发展大学生党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来,入党的条件不可能随着大学门槛的降低而降低,为此,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由此不难看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员价值观培育是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价值观是培养党的后备人才的必然要求。从现代社会对人才学历需求的趋势来看,大学及其以上学历的人才将在社会生活中占居主导地位,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高学历人群中培育党的后备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从培养党的事业的接班人的角度看,青年是民族的未来,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焦点,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校大学生党员是同龄人中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先进分子,是同龄人中的带头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来要走上各级领导、甚至是重要领导岗位。从近几年毕业分配情况分析,大学生党员由于其自身素质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许多用人单位都把学生党员列入培养视野,放在重要岗位,寄予厚望。因此必须加强对在校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培育。
价值观是大学生党员所担任的工作和在党建工作中所扮演角色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党员是学校的骨干力量,他们中大多数都担任一定的社会工作,其中班、团干部占了很大比例,这些党员干部分布在校系班的各个层面,组织和开展社会工作,发挥着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桥梁作用。他们接触同学面广、影响大,且许多人已经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如组织党章学习小组、做培养联系人,他们的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同学,在学生中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作用,因此,角色定位必然要求对其价值观进行培育。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二篇:浅析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石,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始末的思想主线,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度而来,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的那一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领导革命,并通过反右倾主义,反本本主义,反教条主义等使全党始终保持在正确的思想路线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的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决心,和建立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崇高追求。这些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军民的主流价值观念,指导他们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之后,如何将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而达到共产主义,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仍至中国人民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解放思想,发动群众,立足国情,明确目标”是这一时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中,中国人民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从此步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的思想领域出现过思想大混乱的局面尤以文革十年最为突出,要明确的是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央领导的错误发动,而被反革命集团的利用,虽然思想领域混乱但大致上没有背离毛泽东在1959至1960年在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的 “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那四个现代化。”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在吸收西方先进的思想的同时一些落后,腐朽的文化思想观念也进入中国。对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叶剑英也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同时邓小平也认为,外来落后腐朽思想的冲击才是对外来开放的最大威胁,因此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党在这一时期的奋斗目标总结为建设 “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领域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在广大的青少年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为此,中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皆在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进入新世纪,面对意思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又是它的升华,其中既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内涵,又总结了新民主义革命以来党在思想文化领域倡导的科学价值观念。它从三个方面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则是从国家层面。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时任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田建国《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与对策》中总结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现状为“一个中心,五个更多”。
一个中心:以自我成材为中心,学生中出现了考研热、实用知识热、晚自习率高、去图书馆人多的现象。但深入分析部分学生的成材动机与国家的振兴、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多,主导思想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与党的培养目标,与“四有”人才的标准有较大差距。
五个更多:大学生在观察问题处理问题上往往表现出五个更多。更多地采用生产力的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成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标准;更多地采用批判的标准,而不是建设的标准;更多地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而不是“中国特色”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
而我个人认为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还两个矛盾与三个压力以及校园文化的有着深刻的影响。
两个矛盾: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与所受思想教育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的快节奏使大学生往往注重眼前利益,失去了科学思想体系对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二者相互影响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发展使大学生思想领域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三个压力:第一是学习压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除了学校的正常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要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第二是思想压力,当今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的期望值高、大学生的社会负担重,同时大学生的社会能力与知识不相匹配、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导致学生的思想压力大;第三是就业压力,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性以及人才招录和使用上某些不公平竞争,让学生担心自身才能和发展前程会被无规则的选人用人机制断送。学院文化的影响:当今大学活动主要以娱乐为目的缺乏教育性。错误的认为大学就是“乌托邦”并且大学校园文化以所谓的“爱情”为中心,忽视爱国主义教育造成极端爱国思想滋长,同时缺乏对传统美德继承也是大学生思想偏离主线的重要因素。
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面对上述情况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如何做好个人层面工作,或者说从何处入手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泼的社会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观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立足内在,以思想道德教育与核心价值普及为基础
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的必要前提,只有大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才能真正调动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是高等教育不变的主题,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从内在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崇高的理想。理想是目标,是努力的方向,是前进的动力,只有树立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才能与人民大众保持一致,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永恒不变的主题。当代大学生应该在这个理想的感召与凝聚下,坚定不移的将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2)学习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伟大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教育自己,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变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我们同样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认识社会,融入社会,进而发展社会。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内在要求,所以我们要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参与志愿服务,弘扬雷锋精神。
(二)抓住外在,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手段
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但目前的高校校园文化难以充分发挥其载体的功能。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从注重精神文化的构建、利用多样的教育渠道、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等三方面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其发挥载体功能,在大学生中成功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以思政授课为主要渠道,贯穿于其他课堂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德育性很强的学科,是当代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人心,这是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科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教师的讲解与传授,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同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身的学科专业中,增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外,还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等教育体系中,让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充分渗透在校园的课堂、活动、环境和日常管理中。
(2)以职业发展为依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学生一毕业就将成为标准的“职业人”。因此高职院校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职业发展为依托,突出高职院校特色,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位,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的规划上,引入企业相关的名人名言,激励学生职业性格的塑造,树立职业归属感。
(3)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性工程,是处于探索中的事物,它不仅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工作,更需要从制度上对校园文化建设作出规定,通过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办法作出具体的制度规定,根据学生不同专业,有层次性、针对性的进行规范。同时建立全员督导制度,确保制度规范的运行和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意识的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转型对于大学生客观的要求,也是社会给大学生的新课题。正如温家宝总理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靠每个大学生,仍至每个公民自觉奉行,唯有每个大学生乃至每个个公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使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使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文章开头让我们大家一起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联系起来;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联系起来;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重申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提出“三个倡导”;2014年2月12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公布,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随着时代背景发展对“三个倡导”内容更进一步的深化。
从上述时间轴上不难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紧跟我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这也是社会发展不同时期所必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引领社会思潮的需要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影响力、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譬如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所崇尚的个人主义、个人权利至高无上,往往导致对内的民族对立冲突和对外的极度扩张侵略。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强调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有助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社会化的问题,譬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这些社会思潮的出现也是我们要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原因。
2、凝聚社会共识的需要
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只有团结、互助、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国际社会最前沿。
3、凝结社会正能量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中国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取向。富强是经济价值目标;民主是政治价值目标;文明是文化价值目标;和谐是社会价值目标。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选举、坚持民族决策、坚持民主管理、坚持民主监督,保证当家作主的权利;文化是文化价值的目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保障基本的文化权益有助于我们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追寻的盛世之道。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上的规定,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取向。教育公平、分配公平、竞争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切实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的公众取向。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下:维护国家统一、忠实于民族整体利益、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弘扬敬业价值,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诚信经营等。
中央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要求,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把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尊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同时总书记提出了3点要求:一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三是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刘云山同志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指出: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落实,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同时指出了六点要求:一是把握好核心价值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二是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同;三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四是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五是党员干部要引领带动;六是将其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刘奇葆同志在《人民人报》发表署名文章《在全社会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在全社会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紧抓好;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教育实践,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在抓好融入上下功夫,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
三、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着眼于释疑解惑,在理论武装工作中宣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宣讲育、座谈会、标语等多种形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让群众弄懂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2、着眼于凝心聚力,在主题宣传引领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举办集体性的读书交流、文艺活动等引导大家一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合力,共同进步。
3、着眼于潜移默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属于意识层面的范畴,他的形成需要一点点的学习,深化,加强的过程,因此决定了宣传活动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4、着眼于示范引领,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要做好模范榜样的作用,对于好人好事要做好宣传,引导大家学习。同时,作为群众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充分认识到榜样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向榜样看齐。
5、着眼于虚功实做,在精神文明创建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似抽象的理论,只有认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体现到他的深切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培养人的意识和观念的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一定要坚持不懈的认真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着,必浚其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旗帜和根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目标和力量源泉,持久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心、化为行,就能固其根本、浚其源泉。
第四篇:培育新时代女性价值观
培育新时代女性价值观
培育新时代女性价值观
古有“巾帼不让须眉”,今有妇女能挡“半边天”。新时代的女性,冲破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的封建枷锁,舞动在改革开放的激流中,精彩演绎着多重角色——爱岗敬业、独当一面,是称职的职工;温柔贤惠、尊老爱幼,是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如出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观点。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时代女性只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一、自立自强,塑造女性独立人格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广大妇女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当女性遇到家庭和事业的冲突时,作为一名现代女性如何选择?女人和男人都有工作的权利,所以女人自己的权利一定要靠自己来争取。现代女性要想立足社会,只有积极争取发展的主动权,保持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才能真正自尊自强,塑造女性独立的人格。**的优秀女性不仅在传统的商贸业、餐饮业、手工业,而且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都留下了艰苦创业、追求奋进的足迹,并以骄人的业绩和突出的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重,为全县妇女树立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榜样,体现了新一代女性奋发向上的群体力量和拼搏进取的时代风范。如万丰奥特控股集团,在董事局主席**的带领下,在1994年,一无资金、二无厂房、三无人员的情况下,经过二十年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轮生产基地,拥有20家子公司、员工7200余名、规模近100亿元。又如明星保姆**,**是**县**镇**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30年来,凭着自己肯干肯吃苦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月收入高达六七千元,请她做月子保姆还要付定金排队,在**保姆市场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近年来,**县妇联从宣传教育、素质培训、搭建平台等三方面着手,提升妇女群众的自身素质,促进全县妇女自立自强。一是开展宣传教育。开展了“三八”维权宣传咨询活动、美德知识进家庭、文明礼仪知识进社区、“四自”教育进农家等活动,共分发《妇女权益保障法》、《浙江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家庭美德知识、毒品知识等宣传资料43600份。同时每月将文明礼仪、法律、低碳、“反家暴”格言等知识制作成“女性园地”宣传资料,张贴到全县各行政村和社区,提升妇女群众整体素质。二是开展妇女素质培训。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坚定信心、共谋发展”交流报告会、“创业女性发展论坛”、养猪女能手培训暨养猪形势分析会、来料加工业务对接洽谈、经纪人业务培训会和法律知识培训等,组织举办羊毛衫、家政服务等各类培训班284期,培训16714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城乡妇女的就业创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县妇联从抓好服务着手,积极为妇女的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开设每月一期“招工信息到农家”活动,每月定期把企业的招工信息、**阿姨招工信息、来料加工扩展信息制成招工专递张贴到全县各行政村和社区的宣传窗,为广大妇女提供就业创业信息,也为企业招工与富余女劳力就业搭建桥梁,近年来共开设了69期,为1396家企业提供了招工服务,向广大妇女提供了17297个就业岗位;举办妇女就业专场招聘会5场,提供了**761个就业岗位;举办**县妇女“学技能、比技艺”采茶大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了妇女就业创业。
二、敬业爱岗,实现女性价值创造
敬业爱岗是每一名时代女性的基本职业道德,敬业为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要立足本职岗位,一步一个脚印,从平凡中践行自己的时代价值观。巾帼何必让须眉,红颜谁说不丈夫。在我们身边,各行各业的女性朋友,改革创新、大胆创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自身价值,缔造精彩人生,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如**县女企业家协会共有54名会员,据不完全统计,20**年协会合计产值近100亿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6%;利税近10亿元,约占全县工业利税总额的15%,解决就业2万多人。近年来,县妇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提升女职工的综合素质。举办了“巾帼文明岗”业务培训班、“巾帼文明岗”推进会、“巾帼建功”2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职业女性文明礼仪风采大赛、“巾帼文明岗”复评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通过创建,促进了各创建单位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培训和“四自”教育等活动,增强广大女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职工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传统美德,树立精业、乐业、勤业精神,努力塑造各行业女职工自身良好的公众形象,展示行业女性优质服务的水平,展现妇女群体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时代风貌,从而促进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服务社会,实现女性社会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要生存,就必须要参与社会交往,离开社会活动女性也将失去最为基本的独立人格。当今社会的开放性要求女性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告别狭窄的交往范围、单一的家庭活动方式。社会角色是女性不能、不会也不愿放弃的重要角色。现代女性需要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女性的自我完善。近年来,**县妇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妇女服务社会搭建平台。一是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县妇联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总队,各街道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每年组织开展义诊、维权咨询、文明劝导、护绿、看望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吸引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行动,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妇女及家庭成员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益精神。二是开展特殊家庭关爱行动。开展“姐妹牵手”贫病妇女援助活动。20**年,**县女企业家协会会员捐赠**0万元成立“木兰爱心基金”,每年2次开展送爱心活动,目前共慰问了10名贫困妇女,送去慰问金2.1万元。开展留守儿童关爱结对活动。向社会征集“爱心妈妈”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到目前,共累计2148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实施“春蕾计划”。近年来,组织发动女企业家、女能手、社会各界人士与237名贫困女童结对,送去资助金**5000元。三是援建立“留守流动儿童爱心图书活动室”。2009年,**县妇联启动“共享蓝天、共享书香”援建计划,发动爱心女企业家、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之家捐赠共计价值**万元的书籍、书柜、书桌及活动器材等,在**、**、**、**等地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爱心图书活动室”。20**年,县妇联、**小学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育蕾学校援建“爱心图书活动室”,共捐2500册图书、书柜和体育用品。新世纪的宏伟大业,为广大妇女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在我们的周围已有那么多伟大的女性,她们用青春诠释了责任,用爱浓缩了生命的意义。让我们一起快乐生活,做智慧女人,快乐工作,做独立女人,乐于奉献,做幸福女人,凝聚力量、担起责任、赢得幸福人生。)
第五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丰富了我国公民道德的内容,又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倡导爱国、敬
业、诚信、友善,着眼于构建民间社会的底线伦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应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了我国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集萃,是阶级先进性与社会历史性的逻辑统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征程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一是通过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是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奋进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创造遵义美好的未来,实现“两个率先”既定目标;三是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培育形成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人民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四是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形成互助、奉献、诚信的社会风尚,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敬孝、仁义、感恩等传统美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在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同步增长,实现人民全面发展,享受幸福美好生活。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人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社会加强对党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和改革开放历史的学习,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有关历史、理论、政策学习,帮助人们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的自信,引导人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和集体主义的利益观,帮助人们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人们按照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承担作为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在社会各系统各行业中,深入开展诚信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
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一是要加强市民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引导市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二是重点在两城区开辟“身边人”道德讲堂,加强 “四德”建设,增强市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深入开展“五心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加大对于市民文化素质的宣传教育,结合我市开展的“做文明有礼遵义人”活动,共同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四是组织全市公务员开展学习文明礼仪活动,通过公务员带头学习,引领城市文明的新风貌,通过载体创新,典型引领,规范制度,让道德建设常态化、生活化;五是通过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基础与社区平台作用相结合,加强监管与繁荣发展相结合,政策解困与公益帮扶相结合,动员社会各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有效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为建设文明城市提供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让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一种自觉行动。一是建立起由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配合的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机构,建立市民广泛参与的各类志愿者组织和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市文明委应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评选活动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和志愿服务文化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和经常化,网络化,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把志愿者塑造人、影响人、带动人、促进人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四是积极倡导社会关爱风尚,弘扬雷锋精神,大力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
理念,鼓励市民广泛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提倡市民积极参与义务献血、帮困助学、慈善募捐等多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五是在全社会开展“和谐贵州,三关爱”和绿丝带服务活动;六是引导志愿者活动与开展“四民社区”创建,“双创一巩固”工作,“三关”工程和党员干部“五带头”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弘扬志愿精神,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力助推我市文明城市创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针,又是公民
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责任,需要通过公民道德道德建设不断丰富和拓展其外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理论问题,而是社会长期社会实践问题,不可一蹴而就,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失为培育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