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学生情感心理的调查
关于大学生情感心理的调查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电脑手机等高端产品的普及,真实的情感交流逐渐被文字和图片替代,人与人面对面的互动日益减少,社会情感冷漠现状令人堪忧。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互联网高科技的直接受益人群,其在成长过程中情感心理的变化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现今的情感特点有哪些?是否有遇到一些心理挫折?造成这一现状的成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本次调查我们首先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居住在3号楼和20号楼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其数据置信度为90%,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召开了三个寝室的座谈会进行个案调查,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典型性。
一.信心与压力共存
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负担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过高,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约有30%的大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另外,学业负担的加重、父母亲朋的期望、繁忙的社团活动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我认为以上结果恰巧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特征具有时代性。首先,大学生们的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得到大大加强,他们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脉搏,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总体来说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高等教育体制的局限、人才培养方式的单一化是造成大学教育与社会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深感改变就业难现状,没能从自身找原因,而又学不会自我调节,因而心生焦虑。
二.人际交往喜忧参半
调查结果显示,有10%的同学不愿意或尽力回避和陌生人的交谈,在回答“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一问中,73.2%的认为是志同道合或同甘共苦的人,然而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人是朋友也占了26.8%。当前80.5%的同学认为高中朋友的感情深于大学同学,19.5%的同学则更对大学情谊抱以肯定。
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做到正常处理人际交往关系,但仍有少数学生存在交往面过窄,甚至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跟学生本人性格、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有关。当然,我认为社会道德的滑坡,少数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下降也是同学们回避陌生人的一大推手。此外大学的开放决定了价值观与思想多元的碰撞,使得大学不免沾染上一些社会风气,于是就出现了有的同学以利益为风向标,盲目扩大交际圈的现象。然而值得肯定的是,大部分的学生从内心都格外珍视友谊,看中的是友情本身的纯粹,虽然目前大家对高中情谊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对大学情谊的认同度,不过我们仍应该对大学情谊给予希望,因为真正的友谊必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三.恋爱情感困惑众生
调查结果显示,有46%的大学生有过恋爱的经历,但目前单身,有28%的大学生从未谈过恋爱,只有26%的学生目前在恋爱中。被问及恋爱的初衷时,67%的同学选择“彼此被对方的某些点所吸引”,21%的认为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只有12%的认为恋爱是为了选择终生的伴侣,以共同生活为目的。当遭遇失恋等情感问题时,43%的会选择向好友倾诉,排解痛苦;19%的选择及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当然仍有38%的选择默默承受苦闷,并且承认短期内难以摆脱阴影。
由上可知,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恋爱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有时会欠缺考虑,不过总体
来说还是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它。大学生普遍向往美好的爱情,但是部分同学在处理爱情与生活的关系方面显然做得不够好,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我们知道,作为90后的一代,大学生们常带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真挚的情感与同龄人的理解,因而在感情上敢于追求;但同时由于他们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各方面都相对优越,心理也比较脆弱,所以一旦情感受挫,情绪容易波动,甚至影响到学习生活。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们是希望的一代,奋进的一代,但由于他们正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过渡期,经常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一旦外在与自我的矛盾冲突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障碍,这其中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和恋爱两个方面。针对此情况,大学生应学会积极地调节自我,科学地释放压力,主动与人分享交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整个社会应该要对大学生给予理解与支持,尤其是学校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心理健康辅导的活动,在抓学业的同时,更要注重关心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其实成长的路上,谁会不经历挫折,关键是看你能否积极面对,智慧化解。真心希望我们大学生都可以迅速走出心理困惑,在追梦的道路上勇敢前进。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情感
所谓心理健康,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大学生是否具备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不仅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还直接关系到个人潜能的开发与利用。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如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抑郁、神经衰弱,以至分离、孤立、逃避等。问题的发生与存在并不稀奇,毕竟社会生活是复杂难料的,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令人惊讶与不解的是现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异常集中性与日益突出的迅速发展势头。连一些多年做学生工作的老师也不免疑惑:现在的学生怎么变得这么不堪一击?为此,很多学者都进行了原因上的分析与探讨,将其解释为处于青年早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成熟,现今大学生面对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增大等等。这些都很有道理,但只强调客观存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显然不够,要想改变大学生心理的不良现状,我们必须从主观可控的方面寻找原因。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我们忽视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即当代青少年所接受的情感教育具有性质上片面、总量上不足的突出特征。情感刺激的片面化当今大学生之所以变得这么脆弱,甚至经受不住一些本属正常范围的压力,是因为他们所成长环境的保护作用过于完善,致使他们只接受到片面的情感刺激。这种缺乏全方位情感锻炼的结果,正是社会习性学家洛伦茨所提出的“情感暖死亡”。人的行为跟所有其他动物的行为一样,都是受刺激—反应规律制约的。刺激本身及其所引发的反应结果都对行为有影响。有些行为可以带来快感,引发人的欲求;有些则会导致痛苦体验,引发人的厌恶。“趋利避害”或者说“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达成社会化的。但如果过度追求快乐,长期处于愉悦的刺激情境之中,就会使快乐的吸引力不断减弱,因而不得不持续寻求新的、更强烈的刺激;过度避免痛苦则会使人精神脆弱。人的感觉器官本来是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它会遵循“欲求—厌恶”法则,对比、衡量所付出的代价与所得到的收益,做出恰当的决策。比如很多人都懂得,为了追求更大的快乐,暂时忍受一些痛苦也值得。迈入大学校园开始新的成长历程,自身定位需重新调整,学习方法要快速转变,感情遭遇不顺利,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离开家长庇护产生失落感,家长期望与社会竞争环境带来心理压力,以及同学间生活上的差异等等,这些固然都是会引发不快体验的因素,产生心理上的波动是正常的。但某些大学生却会感到承受不起,充分证明其自身心理能力的不足。原因在于他们从小生活在父母营造的安全港湾里,痛苦方面的感觉由于缺乏必要的刺激,已经相当“灵敏”,反应阈限已降到很低。所以只要一个轻微的刺激就会引发强烈的反应。也正由于缺乏此类经验,所以一旦不得不独自面对一些棘手的生活事件,便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产生烦乱。从现时情况看,多数大学生的情商水平的确有待提高。归根到底,是他们缺乏情商训练,即教育中快乐与痛苦两方面的训练没有平衡的后果。情感刺激的总量缺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并不仅仅是由于愉悦情感体验过多,它还是现代社会父母与子女关系疏远,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缺乏权威认同的后果。权威认同也是一种情感关系,也发挥着重要的情感教育作用。虽然我们不主张强行压制孩子的反叛倾向,但个体早期的社会化仍旧需要一定的文化价值参照、约束。父母是文化传递的主要力量。而榜样、权威又可以发挥柔性引导作用。因为人都渴望归属于一个等级体系完备的团体,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尊敬、赞赏的权威形象,这是“爱”的基础,是人的本能需求。因此父母与孩子保持亲密联系、为孩子确立权威,正确引导他行为处事,对其一生的健康发展都有好处。尤其从中学到大学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初步形成、又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很需要与人的沟通。然而在科技不断进展、家庭结构发生巨大变迁的现代社会,各种变化促使家庭功能弱化,父母与子女间联系减弱。现代的母亲再不可能把全部时间都用于孩子身上,而现在的青少年独生
子女又居多,在家庭中更缺少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孤立的状态阻碍了孩子与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与情感交流,结果便导致孩子自我封闭、不愿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及日后严重人际交往能力的减弱。一旦他们的愿望与现实的差距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情绪上的困惑,产生焦虑、紧张、苦闷、沮丧等心理障碍,有些同学甚至表现出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等人格障碍。现代的父亲由于工作地点、劳动性质的变化也再不可能有时间与机会对孩子言传身教,孩子便对父亲的权威地位无深刻认识,心理上缺乏一个“正常的领导”,却深切体会到比自己稍大一些的孩子在小群体中的力量优势。于是,当成长中对可亲、可敬权威的需求无法在家庭中满足时,个体就会亲自扮演这样的权威、领导,这便导致“小皇帝”的产生,也是很多青少年任性、不独立、意志薄弱的原因。当这种需求无法在正常的主流群体中获得满足时,个体就会在非主流、反主流的群体中寻找,这便解释了为什么一些青年人要加入犯罪群体的原因。青少年从小缺少与父母、同辈群体的情感互动,正当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为他们未来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埋下了隐患。缺乏正确的教育导向我们对日常事件所做出的很多心理、行为反应都是特定人生发展阶段规律的作用。教养完备且良好的人,应当154重庆工学院学报在他的情绪、行为中体现人类本性以及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特征。但当今大学生不仅在处事方面呈现过幼稚化状态(如挫折耐受力差,独立性差,焦虑、压力等消极心理的易感性),而且本来应该体现人类本性的行为也出现变形(如缺乏宽容精神、合作意识,不懂得理解与体谅他人)。这是由他们从小一直缺乏必要的有益情感联结,仅有的一些情感刺激又主要集中于愉悦性体验所造成的。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如日本家庭社会学者望月嵩所指出的,综合父母和子女各自的有意和无意进行教导和学习。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习惯有很多都是在家庭成员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形成的。父母以怎样的一种心态对待他人和社会,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他们的性格如何,家庭气氛如何,父母的养育态度如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子女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对社会的态度,所以无形的教化绝对不能忽视。由亲身经历而获得的快乐/痛苦体验是无形教化中必不可少的方面。因此,给孩子创设充分而全面的情感刺激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在我们现有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中具体需努力改善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父母首先应该在根本问题上给他们以必要的约束,不能事事顺着他们。让孩子适当体会一些挫折、烦恼,使其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掌握抗挫折技巧、学会调节自身情绪状态,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孩子毕竟不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让他们在年轻时经历风雨,才会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状况,一方面是其所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大学生自身应加强自我修养,合理调节情绪,正确对待挫折;另一方面,更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教养方式、教育理念作用、影响的产物[6]。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在把握人类成长、成熟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秉持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态度,修正教育思想中的错误,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创造更科学的情感锻炼环境。
第三篇:大学生调查报告《情感调查》
大学生调查报告《情感调查》
我们于XX年年5月~6月,对树人大学大三学生的在校情感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树人大学的大三学生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在校大三学生的情感动向,深化教学就业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都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树大大三学生的情感现状
2.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3.当前大三学生情感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比较全面(见附)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四个寝室的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对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大三大学情感现状分析
1.交际困难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三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往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2.压力大
调查显示。约有30%的大三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这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内在冲突与痛苦之中。另外,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各种大小不断的考试、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3.情感困惑
调查显示,还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在大二时,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张的学生说,“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名女生,至今觉得无法解脱。”
3.其他
调查显示,还有12%有这样那样的情感困惑。
(二)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树人大三学生的情感比其他有明显不同。
1.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加强。
2.人际交往太过狭窄。
3.恋爱与情感问题比较突出。
二、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树人大学大三学生情感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树人大学大三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大三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已经深入到每个角落,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改革运动使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校大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毕业就失业的苦境中,且迫切希望能融入当代经济浪潮中。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负担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过高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大学教育变成大众进程中,各地大学一味的追求高入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培养。还有,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学生和社会的脱节。
4.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也在扩大。
5.社会的影响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社会意义重大,但伴随着也有很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也带进了学校,这对学生也产生了消极不良的影响。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情感的任务十分艰巨。针对本次调查中显示出来的问题,心理测评师、哲学硕士张小平分析说,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这一阶段中,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从现实生活来看,大学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也会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此外,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常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也容易引发上述问题。
第四篇:大学生生活情感调查
大学生生活情感调查
1、您对大学期间的爱情持什么态度?()
A.真挚的情感B.玩玩而已,何必当真
C.影响学业,得不偿失D.其它,请填写.2、你在大学期间遇到情感问题一般与谁分享?
A.朋友B.同学C.家长D.其他
3、您认为大学的爱情有多重要?()
A.必不可少B.别人都有了,我没有不是显得我没本事?
C.有了更好,没有也无所谓D.根本不重要
4、在大学里你想谈一场恋爱吗?
A.想B.不想C.根据情况而定D.没想过
5、在大学里,你的周末一般干什么?
A.玩电脑B.泡图书馆C.睡觉D.约会
6、你的生活费在哪方面花费最多?
A.吃饭B.买衣服
C.谈恋爱D.人情世故E.其他
7、你觉得大学生情感因素的情感障碍是什么?
A.目标过大B.虚荣心过强
C.家庭经济因素D.盲目谈恋爱
8、你认为谈恋爱影响学习和社会工作吗?()
A.怎么会,是互相促进才对B.基本不怎么影响
C.有一点影响,还能应付过来D.影响很大,玩不转E.身心俱疲
9、你为什么谈恋爱?()
A.一见钟情B.结婚,找生活的伴侣
C.摆脱压抑感,找个人一起过D.证明自己的魅力 E.满足好奇心F.赶潮流
G.其它,请写
10、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
11、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有什么坏处?______________
12、你班上已经恋爱过的同学占多少?_________正在恋爱中的同学占多少?__________
13、你父母对在大学里谈恋爱的态度是()
A.强烈反对B.不赞成C.无所谓D.支持
14、你父母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
15、你同意您父母的态度吗?()
A.基本同意B.不清楚,走一步看一步
16、你觉得自己将在什么时候有男女朋友?
17、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大学生活与爱情?
18、你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应不应该对彼此负责?
第五篇:大学生调查报告《情感调查》
大学生调查报告《情感调查》大学生调查报告《情感调查》
我们于2012年7月~12月,对四川警察学院大二在外实习的学生的在校情感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四川警察学院大二在外实习的学生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在校大二学生的情感动向,深化教学就业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都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四川警察学院大二在外实习的学生的情感现状
2.大二学生的情感特点
3.当前大二学生情感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比较全面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四个寝室的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对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大二大学情感现状分析
1.交际困难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二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往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2.压力大
调查显示。约有30%的大二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这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内在冲突与痛苦之中。另外,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各种大小不断的考试、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3.情感困惑
调查显示,还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在最近一段时间,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黄的学生说,“我非常喜欢她,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名女生,至今觉得无法解脱。”
3.其他
调查显示,还有12%有这样那样的情感困惑。
4.对学校各方面的不满
学校太差,并且对实习安排不当,不为学生的前途考虑。社会压力
不能接受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一些事实。
(二)当前四川警察学院大二在外实习的学生的情感特点调查显示,当四川警察学院大二在外实习的学生的情感比其他有明显不同。
1.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加强。
2.人际交往太过狭窄。
3.恋爱与情感问题比较突出。
二、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树人大学大三学生情感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四川警察学院大二在外实习的学生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大二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已经深入到每个角落,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改革运动使中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校大学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毕业就失业的苦境中,且迫切希望能融入当代经济浪潮中。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负担读大学的高额费用,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大学教育变成大众进程中,各地大学一味的追求高入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培养。还有,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学生和社会的脱节。
4.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也在扩大。
5.社会的影响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社会意义重大,但伴随着也有很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也带进了学校,这对学生也产生了消极不良的影响。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情感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情感的任务十分艰巨。针对本次调查中显示出来的问题,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特别是四川警察学院,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出去实习,直接与社会黑暗的一面接
触,这一阶段中,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从现实生活来看,大学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也会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此外,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常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也容易引发上述问题。
这是对四川警察学院大二学生情感调查,由于条件有限,调查可能不是很全面,因此此次调查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