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评《杨梅洲》:混乱与迷失
《杨梅洲》:混乱与迷失
文:麦克疯
对于国产文艺片向来“敬而远之”,《杨梅洲》是一次观影聚会活动看的,怎也想象不到那些所谓抄袭和致敬的弊病背后,也蕴含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杨梅洲》是一部地方电影,导演陈卓将故事背景放到了湖南,在展现地方特色与人文关怀之余,人物关系的错位与弥补是现今中国导演很少去用甚至去关注的潜暗关系。
电影如许多类文艺电影般充满了晦涩的电影语言与肢体动作,当然更无刻意渲染巧妙对白和夺目技术,当然,这也绝非导演陈卓想要的,电影更多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和救赎。有趣的是电影两位主角,一个是内心封闭的聋哑女孩,一个是开朗奔放的驻唱歌手,她们两者形成了对比鲜明且冲突强烈的镜像关系,因为家庭立场和处境的原因爆发了多次激烈的争端。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两人对着空空的鱼缸相视,而鱼缸中的金鱼早已被聋哑女孩电死,聋哑女孩在鱼缸上用口红描绘上了金鱼,但此刻因一些延续性的举动引起了驻唱女孩的反感甚至是情绪崩溃,驻唱女孩一怒下摔掉了吉他。然而在后来,口红却成为两人沟通以及化解恩怨的重要道具。
类似口红、鱼缸以及鱼这样的道具在电影中出现频繁,每一次出现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都对应着不同的人物境况甚至是人物命运,女孩将鱼电死到后来迫不及待将鱼幻化和还原,也表达了一颗亟待死灰复燃之心,当然起点和根源是因警察父亲欲重组家庭之后缺失的父爱带来的内心震荡及刺激。然而警察父亲这个角色的塑造从特殊身份上来说多包含了一种对于社会与权利的隐喻,浓缩于这个小小的家庭之中,他在片中费劲周旋,并非是保持人物理智的作用,相反更混沌、更黯然,弦外之音,是一种介乎与两个女孩沉默与迷茫一种平衡的发声。
要说说电影海报的设计:两版海报形成了两两交错又相互呼应的关系,然而与警察父亲对应的其实是一直暗恋聋哑女孩的舅舅,较之聋哑女孩的自卑,驻唱女孩的叛逆,不能尽职的父亲,舅舅的性格最单纯,他最后等不到侄女儿的归来,便一头扎进了通电的湖水中。(虽然电影模糊交代了人物结局,但从一而终,舅舅都是整日在湖面捕鱼,表现了未受城市(世俗)风气污染的底层群众最简单直接的勇气,以不伦的关系表现出自责或痴情的发散性格,却正好与毫无顾忌、与几乎与女儿同龄的驻唱女孩相恋的父亲之作风形成相反)。
若从其余角色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可能的乌托邦,那么父亲的角色其实还是最真实可信的,你也可能说他庸俗,但反转过来说却是最普遍的人物特性。真实和虚幻交织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特点,也构成了残酷的释怀的出色美学,尤其是片中大量非专业演员的演出更让电影充满了可信度,让既电影生活化又荒诞不经。直至结尾我才悟出,所谓“杨梅洲”并不是指定故事要特定发生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从这个似乎没有沾染一丝尘埃气息的片名来说,它起到的是净化和洗礼的衍生作用,其实剧中性格各异的几个人物才是叙事的重点:无论哪一个主角,都可能是发自我们心底的声音或者来自某一种极端思维,有理想主义同时也有悲观色彩。整部电影最大的价值就是要告诉我们世间并无绝对的好与坏,如何端正自己的位置与放稳自己的良心,才能得到彻底的解脱。
第二篇:迷失北京影评
迷失北京影评之安坤
最近看了一部叫做《苹果》的电影,哦它原来叫《迷失北京》,听说是范冰冰演的,所以我有兴趣去看。看完之后,对安坤这个角色感触颇多。
当别人强奸了自己的老婆,我想一般人肯定是告他,或者趁月黑风高之际把他打残、或者杀了他,可是安坤却非常的理性,他首先是打电话向陈东要钱,而要钱未果之后,而向陈东老婆要钱,依然未果,不过却把陈东的老婆给上了。在得知自己老婆怀的可能是别人的孩子之后,安坤又想借机发财,与陈东签订协议。
对安坤的就评价,我只能说他是个理性人,懂得考虑自己的利益,懂得利用一切来获得财富,包括老婆和孩子,在我看来他是非常能忍的人。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看样子他是深深地体会到了其中的奥妙,我不得不说声佩服,但是我做不到,可能这就是我一辈子就只能做个屌丝的原因吧,要是遇到这种事,我只能选择与之斗争到底,付出生命也没有关系。
可能安坤以前也是个传统的农村男人,但当他到北京这个城市之后,被生活环境所影响,也变得厚黑起来,可能这就是迷失北京吧。
第三篇:《杨善洲》影评
《杨善洲》影评:杨先生教你怎样做人
题记: 2012年2月5日的那个晚上让我认识了他,令人民肃然起敬的人民公仆杨善洲老先生,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看完这个之后,我觉得这就是人生价值的完美诠释,从点滴做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之后我就看了这部电影,从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下面我以时间为轴分析一下这部电影吧。
整部电影可以分为杨善洲在职期间和退休后在大亮山义务植树期间两部分。先说说在职期间吧。(1)对待人民“大方”
电影一开始,就将一个朴素的人民公仆杨善洲展现在观众面前,头戴暗蓝色八角帽,身着同样颜色的列宁装,里面穿着一件白色寸衫,脚上穿的是一双旧布鞋,手上还杵这一根拐杖,这就是我们的好书记杨善洲,关心百姓疾苦,旱情加剧,粮食就会减产,此时的他正在光秃秃的山头眺望依旧是光秃秃的远处,心中的愁谁有能真正领会到呢?堂堂的地委书记,能亲自出来体察民情,而且一个秘书也不带,考察完后,马上就组织大家开会讨论对策,解决问题,实属难得。想想现在的官员们,无论官位高低,那个出来调研不是一群人跟着,就是一排小车跟着,我想啊,当代的官员们应该好好的学习杨善洲老先生。里面还有一段画面,就是在大家四处调水预防旱情的时候,杨书记看到大家即将面临欠收、甚至绝收、吃不上饭的时候,杨书记毅然地召集在场的地委委员召开紧急会议,建议把用于修建地委办公楼的公款拿来给老百姓打水井,以解决燃眉之急,这说明杨书记是一位爱群众的、关心百姓疾苦的好父母官,同时各位地委委员也给与积极支持,从这点看出来,杨书记拥有一个团结的团队,也说明大家对杨书记的尊重,侧面说明杨书记善于笼络人心,这点值得我们学习。(2)对待家人“小气”
第一,首先谈谈谈们家的住房条件吧,那现在的住房水平相比较,他们家那房子隔平均水平好几个档次,基本属于相当平贫困的,由此可见,杨书记是多么的廉洁。
第二,他们家二女儿嫁人的时候,虽然很想接杨书记去的,不让家人告诉他,然后又说到了他二女儿还在为他没有用私权把她的农转非户口办下来而生气,杨书记的态度是坚决的。在二女儿结婚的那天,突然有急事去不了,就派书记代表自己前去,而且只带了两匹布,杨书记用在人民身上的时间远远多于用在家人身上,都说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而且结婚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杨书记在面对这件事和公事的时候毅然地选择了后者,实属难得,在杨书记的带领下,他们所在的县获得了“滇西粮仓”的赞誉。
再说说退休后的生活吧。
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杨书记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在植树的过程中,记得有一次,种下去的树苗都死了,把大家都急死了,就去找杨书记,杨书记看到这个事情后,没有慌,而是很冷静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而且也找到了问题根源,从这件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杨书记的遇事情时的冷静,而且还能读到杨书记的睿智,很有气场,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很淡定。
在对待奖金问题上,很有全局观,记得再放这段之前,导演有意的将镜头从杨书记他们家破旧的土砖房子扫过,目的是形成鲜明对比,凸显杨善洲为人的大爱,然后再是下面这段,县里讲了他十万,他一分没要,因为他觉得这个县太穷了,不能要,让后市里奖了他二十万,他也没全收下,他拿出十万捐给了保山一中,他认为教育是国家的大事,是民族的大事,不能耽误。余下的十万是这样支配的,拿出六万给跟了他二十年的伙计们修了澡堂,还有四万自己留给妻子。由此可见杨善洲是一个多么淡泊名利的人啊。最后,导演安排了一个群众四面八方赶过来,看望病重的杨书记,由此表现出杨善洲的为群众干实事的一生得到了群众跟的肯定。社会对他的评价: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杨善洲同志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继续实践“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由于成绩辉煌,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荣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
以上就是我关于影片《杨善洲》想说的几点吧。
学院: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班级:测井(基)11001 姓名:胡胜福
联系电话:***
邮箱:1114372445@qq.com
第四篇:迷失与追寻
迷失与追寻
——论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根”性情结
(专业:现当代文学)
摘要:旅美华人於梨华被批评家称为“无根的一代”的表现者,她的名字更是成为“留学生文学”的代表,纵观其作品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根”性意识。她的作品《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更是以独特的气质,把这种“根”性意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於梨华用一双中国人的眼睛观察移民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向我们展示了“无根一代”的困惑与追寻,也使我们体味到了海外游子们浓浓的“根”性情结。关键词:於梨华、寻根、情结、困惑、追寻
关于“寻根”现象无论是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在台湾文学中都有重要阐述。一些文人学者更是借“寻根”,试图寻找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回归精神家园、解决精神危机的道路。正因为如此,对于想回归精神家园,回归祖国怀抱的早期美华留学生,“寻根”便成了反复吟咏的主体。这也使我们了解到了那个时代海外游子们浓浓的“根”性情结。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的台湾作家於梨华,更是以其赴美留学经验作为创作的首选,成功表达出了“留学生”们的这种“根”性情结,引起了文坛广泛的注意。於梨华从1953年去美国留学后一直旅居美国,这段生活成为她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中一段独特的记忆,也自然成为她创作的素材。她结合自己的丰富阅历,以其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痛楚以及与传统文化失去联系后的“缺失感”。她的代表作《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则真实描写了海外游子的思想、情感、心态,反映了“失根一代”的迷茫与困惑,表现出了海外游子们的“寻根”情怀。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论述《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的“根”性情结。
一、失根后的困惑
“根”的意识不是狭隘的,不是某一个民族所独有的,而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文化情结。它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根”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台湾人也好,作为香港人也好,也同样是中华儿女,需要有民族共同的“根”维系他们的生命。《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无论是海外游子牟天磊,还是与丈夫在美国生活的佳利,他们身处美国强势人群中,远离母体文化,会感到孤立,他们在精神上是被放逐的一群。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身在异地,心却在他们生命开始的地方——中国,并且是深深根植的地方,在美国他们有一种难以言明的“失根感”。而隐藏在“失根感”的背后,则是深深的困惑。《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处处描写了牟天磊从美国回到台湾后,面对眼前的一
景一物、一言一行触景生情所引发的感想,那种“觉得自己仍是一个客人,并不属于这个地方”的感觉时时环绕着他。在他的意识深处不但抗拒着美国,也同样抗拒着带有“崇洋之风”的台湾。文中曾写到牟天磊隔海眺望大陆,在他眼里“祖国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想起来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哀伤又欢喜的乡思的一种凌空的梦境”。在牟天磊的内心始终隐忍的是对祖国的向往之情,正是这种向往,让他倍感自己的生命之根似有似无,也深深地传达出了一种“失根”后的困惑。这种困惑带来的是苦闷彷徨的心情。像牟天磊这样的一代,他们因为崇洋风气席卷台湾,加之对台湾政治和经济的双从失望,纷纷涌入欧美,去往异地他乡圆黄金梦。然而当他们带着美好的理想来到美国,却最终发现美国“既非乐土,也非天堂”。这批台湾青年,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加上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他们只能以“边缘人”的身份徘徊于东西两种文化之间。一方面是与其所熟悉的传统文化失去了联系,另一方面又无法融入西方的文化氛围中,加上生活习惯、伦理道德、风俗人情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使他们在美国强势人群中无所适从。正如像牟天磊所说:“和美国人在一起,你就感觉到你不是他们中的一个,他们起劲的谈政治、足球、拳击,你觉得那与你无关。他们谈他们的国家前途、学校前途,你觉得那是他们的事,而你完全是个陌生人。”正是这样的感觉使牟天磊这样的留学生对自己在美国的生活产生了迷茫。当他回想他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后,竟没有喜悦而是“只觉得心里充塞着的仅是惶然,仅是空茫。”十几年在美国,牟天磊捡过垃圾,当过搬运工,扫过厕所,各种辛酸苦辣都尝试过了,但最后这位新闻学博士只能教初级汉语。他不明白在美国想要什么,难道仅是学成业就。不,这不是他想要的。他的理想是当作家。可在美国轮不到他去施展才华,因为他的“根”在中国。在异地美国“无根”可扎的“失根感”紧紧包围着他。为了寻求解脱找到真正的自我,他借机回到台湾,然而台湾的变化又使他有种脱节的感觉,种种所见所闻更是引起了他心里的波澜,除了校园里那几棵棕榈,一切都变得陌生。在美国没有归属,在台湾也找不到“根”,大陆过不去,就像夏志清所说,“故土大陆遥不可及,台湾太小又没有机会,而美国又不是自己的文化的土壤这些原因所带来的志气消沉”,于是,牟天磊这类无处为家处处家的漂泊者就深深的陷入了迷茫、困惑和悲怆中。他的困惑、他的迷茫我想也正是代表了那时赴美留学的所有海外学子的心声,典型突出了“失根一代”的精神苦闷。正如於梨华所说“别问我们为什么回去。为什么回去与为什么出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迷惑。”我想在苦闷、迷惑的背后隐藏是他们无法割舍的“根性”情结。
二、寂寞中的追寻
在整部《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寂寞感就一直缠绕在天磊的左右。在美国,潜在于美国社会各种场合或隐或显的种族歧视以及美国人毫不掩饰的民族自豪感,阻碍着牟天磊身
上的中国式的情思和思想行为,使他产生“失根”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使他抗拒对美国的认同。牟天磊不认同别人把美国当天堂当乐土。他对意珊说过“才回来不久,我发现一般人崇拜美国的心理到了畸形的程度,一样东西,只要沾上美国两字,就都是好的。”他更曾开玩笑嘲讽的说:“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美国的西瓜当然比中国的甜罗!”这些都是牟天磊在美国历经了沧桑和寂寞的折磨,看透了美国的现实后的真实心态。他认为美国再好,也不是中国人应该扎“根”的地方,中国才是中国人真正的“天堂”。正是这种心态使牟天磊在美国备受煎熬,他觉得“我是一个岛,岛上都是沙,每颗沙都是寂寞”。在美国他深深感到了融入不进去的寂寞,这种寂寞“比雾还迷濛、比海还浩瀚、比冰还要寒心”,为了逃避寂寞他也做过努力。他尽量不使自己闲下来,不去人多的地方,忙学校的事情,骑车兜圈子,直到深夜才回寓所,累得不能想,只能沉沉睡。但寂寞无边无际,任凭什么都填不满。回到台湾的牟天磊本来渴望在这里找到归属和安慰,从而消除那无边的寂寞,然而在这里天磊看到的是上自大学生下到厨师,都以洋为荣,以洋为美。他发现“自己仍是一个客人,并不属于这个地方”,他仍然是站在“漩涡之外的陌生客”。其实,这种寂寞感归根到底是“无根”所带来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们有着共同的“根”,然而当时台湾极度的崇洋,这严重的削弱了它的“根性”。这样的时代就造成了牟天磊这一代人成了“失根的一代”。当然“失根的一代”知道他们的“根”在哪里,台湾割断不了与祖国血浓于水的亲情,他们的“根”深深的根植在中国。就如当天磊在美国佳利住处听到几张旧中国唱片时“眼泪匆促地奔流下来。” 毫无疑问“根性”情结在这里获得了一个最为真切的显现。牟天磊回到台湾虽然这里的变化让他游离在去留之间,但他从犹豫到坚定的留下来,就是坚信凭借几代人的努力,他们曾经深深值下的根会找到的。
总的来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在“寻根”的出路问题上虽然表现得不是十分明了,天磊最后决心留下来为祖国的文化建设做点事,多少是因为邱尚峰的死。但是不能否认天磊这“失根的一代”对“寻根”始终抱有着梦想。有梦想就有希望,总有一天这一代人会找到自己的“根”。同时《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也传递出了台湾同胞要求叶落归根的信息,道出了他们回归大陆,祈求实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心声,而且台湾回归大陆也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桂茹.在中国记忆与北美经验间游移[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
2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
3夏志清.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序[M]. 香港: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1989○
4李斌,李英姿.“无根一代”的感伤代言[J].林区教学,2008○
第五篇:迷失的人心——《楚门的世界》影评
迷失的人心
——《楚门的世界》影评
姓名:祝娇妩 年级、专业:2011级俄语专业二班学号:20112811320138
牢,是什么?从古至今,“牢”都是用来关押犯人的,也就是说,只有“犯人”,才会被关在牢里。牢,禁锢了人身自由,让人们丧失了对人生、对未来的选择权和规划权——人们的颈上被套上了无形的项圈,上帝一般的人将会牵引着你的方向。久而久之,牢中的人们,也迷失了自我„„
无数次看完《楚门的世界》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牢笼”,清晰地仿佛触手可摸„„
《楚门的世界》又名《Then Trumen Show》,由彼得·威尔导演,派拉蒙电影公司出品,于1998年上映。独特的剧情构想,为该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以及金球奖等各大奖项的提名与获奖。影片自上映以来,持续掀起了人们对于人性、对于社会的反思。
影片讲述了一个荒诞而真实的戏中戏:
一个叫楚门·伯班(金·凯瑞饰)的人,生活在一个叫海景镇的小岛(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上。天真纯朴的他对于自己已有的生活,很是满足。然而,他不知道,自己只是“奥姆尼康电视制作公司”在三十年前领养的一个“终身演员”;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举世瞩目的长篇直播肥皂剧的男主角;他不知道,自己那慈爱的母亲、温柔贤惠的妻子、诚挚的好友„„都是假的;他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有5000多台摄影机直勾勾地对着自己;他不知道,自己的妻子不是医生、自己的“母亲”也不是自己的母亲„„;其实,难道这三十年来,“楚门的世界”就没有出现过意外?这当然不可能,他也感觉到每个人似乎都很注意他,而且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却都有着一些意想不到的戏剧性的效果,但或许,他太淳朴了,对这些“无关紧要”,并没有过于在意——他很满足于自己现在的生活。可是,由于剧组的一时疏忽,竟然让已经死去多年的楚门的父亲再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更是当着他的面将父亲强行带走。“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楚门独自一人坐在寂静的海边痛苦着,回忆着因“他”而“死”的“父亲”,回忆着那个曾经彼此爱过的女孩„„记忆的相片从脑海深处喷涌而出,原来生活中的种种不真实历历在目。楚门的世界开始崩塌„„他开始想方设法逃离这个让他噤若寒蝉“牢笼”„„
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位天才导演,他才华横溢、不可一世,宛如上帝一般,创造了一个“世界”,更重要的是他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地以一种独特的影视拍摄形式,迎合了当代社会人们乐于窥视他人的心理趋向。的确,将一个真实的人的真实生活,以直播电视的方式播放,从电视制作的角度来说,他突破性地真实展现了一个人的一生(若不是意外的出现,楚门恐怕会一辈子都会在这个虚假的世界中做一个真实的人),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事实上就是将一个人的“命运”锁入“牢”中,肆意玩弄于鼓掌!
和《楚门的世界》一样,同样是“戏中戏”,中国有句古话,叫“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和楚门一样,是“终身演员”,忘我地被安排着做一件件或许毫无意义的事。快乐,不足以使我们热爱这个世界;而挫折,亦不足以使我们抛弃这个世界。上帝就像《楚门的世界》中那个天才导演一样,很好地把握着每个人的度,他知道该在什么时候给我们当头一棒,让我们丧失斗志,他也知道该在什么时候给我们一根棒棒糖,让我们重拾坚持的毅力,在痛苦中守候微薄的希望,同时又在希望中忍受痛苦的煎熬。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比他幸运——当我们“上台演戏”的时候,我们是“演员”,而当别人“上台”的时候,我们便是“观众”。但楚门呢?在这个由剧组制造的舞台上,5000多台摄像机的焦点,从始至终,聚焦的对象就只有他一个!
从哲学上来说,世界是物质的,既然这样,那么世界也该是现实的。可是,正如现在我们自己所感受到的,对这个世界而言,不得不面对的、并且不变的“现实”就是——我们的生活早已被虚假和混乱充斥。在当人们还生活在原始形态下的社会中时,我们的世界里只有“温饱”,因为我们的寿命短暂,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只能思考与自己最切身的问题。那是,人们的思想是那么的单纯朴实,除了自己就是家人。可是在这个所谓“科技日新月异,其实是人心物欲横流的新时代”,我们还能拥有这原始的、真正的纯洁吗?
看完《楚门的世界》,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让我们的生活、思想、社会变质的罪魁祸首。
人,都是好奇的生物,尤其是对于信息。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控制的能力范围,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也因此让我们无所适从。因为当信息越来越脱离政治权利(这里主要是“知情权”,也就是说,它拥有决定你有权知道什么而无权知道什么的权力)的同时,也不自觉的拥有了另一种潜权力,即“欺骗权”。但是为什么要欺骗呢?显然,这与发展科技的最终目的——追求巨大的经济利益是分不开的。当媒体与市场结合的时候,信息就变成了商品,而此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利益最大化”。一条信息它可能是不真实的、捏造的,但是,只要它能够制造出轰动性和爆炸性的观众效应,那毫无疑问,它就是一则新闻。因此,那些明星才会有这么多的“绯闻”,所谓的“炒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影视公司利用媒体,以信息的消费者的关注程度为导向,以点击率(其实就是经济利益)为目标,捕风捉影,空穴来风,一味寻找能够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就像《楚门的世界》中所演出的那样,观众们想要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没有矫饰、没有表演成分,甚至没有隐私的、赤裸裸展现给世界的真实、单纯的个人,为了达到自己可耻的私欲,他们纵容导演克里斯托弗利用现代媒体手段,营造了一个“人造天堂”,企图将楚门终身“囚禁”,以获取利益。在长达三十年的被现代媒体所欺骗的过程中,楚门过着没有悬念的生活(剧组不会允许意外的发生而破坏了这出完美的“真人秀”),就像一个被囚入牢笼的罪犯,他的生活除了用发呆来消磨时间,没有第二种选择。
佛家有“顿悟”一说,并说人的本性是自足圆满的,只是人世的尘埃覆盖了它,使它迷失。电影的末尾(也是高潮),楚门是顿悟了的,他对着摄像机、对着全世界关注他的数亿观众,彻底地向“上帝”罢演了。而这时,这位天才的演恐慌了,因为他将失去观众,失去观众就意味着失去其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他竭力地想挽留楚门,告诉他:“外面的世界才是一个真正虚假的世界,我为你创造的世界才是安全的,舒适的„„”(事实上,导演这次并没有欺骗楚门,外面世界比起这个“桃源”,黑暗得太多,虚伪得太多„„),但最终,楚门还是走出了那扇门,走向了那个黑漆漆的未知世界,他说“不管那个世界中等待我的是什么,我都不在乎”。他要找回那个失去的“自我”,那个自足圆满、自由自在的本性。
有人曾说,“楚门不仅仅属于楚门的世界,他同时也是生活在这个电子硝烟弥漫世界中的你和我。”谁说不是呢?影片中,锁住楚门的,只是一个名叫“海景镇”的实体“牢笼”,而锁住我们的呢,却是看不见的“心牢”。如今的我们逐渐失去了自由,生活在了“无数的窥视”中;逐渐丧失了道德标准,乐于偷窥他人的秘密;逐渐迷失了自我,分不清“台上”与“台下”哪个才是真我„„
我们追寻利益,于是驱动了科技;我们发展科技,于是获得了利益。但可悲的是,最终,我们把自己迷失在了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习惯“演戏”的我们,能像楚门一样勇敢地逃离舞台,豁达地向“观众们”挥别道安吗?
《金刚经》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戏装是迟早要褪去的,布景也是迟早要撤下的。既然如此,那么演戏的时候就生龙活虎地演一场,只是别忘了过过看戏的瘾,随时让另一个“我”──本我,走下舞台,在观众席上,呷一口清茶,看看戏台上的“我”和“他们”,鼓几下掌,流几滴泪,明白了这一点,便是接近顿悟了——就像楚门那样,既是知道了世界的迷惘,那就去寻找那个真实的自己吧。既是如此,我们的躯体跨不跨出那扇门又有什么关系?因为我们的心灵已经跨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