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迷失与回归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2:5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性的迷失与回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第一篇: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析《罪与罚》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形象

[摘要]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罪与罚》中的主要主人公。作品展示了主人公犯罪前后混乱、近乎癫狂的心理活动,从主人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堕落、迷茫、纠结、摇摆以及最终的回归。本文拟聚焦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从犯罪到自首乃至最终获得精神的新生这一坎坷漫长的心路历程,旨在探讨人性迷失的原因及其回归的途径。

[关键词] 人性的迷失;人性的回归;《罪与罚》;拉斯科尔尼科夫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一个高峰,是其第一部成功的社会哲理小说,酣畅淋漓地剖析了一个罪犯大学生的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描写了挣扎在城市底层的“小

前人物”们窘迫的生活状况及其扭曲的不幸的心灵,是一部“浸透着血和泪的社会悲剧”[1](言1)。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罪人”拉斯科尔尼科夫出身于外省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家庭,在彼得堡的大学里读书。由于生活拮据,暂时租赁了一间狭小寒碜的陋室,后被迫中途辍学。平日主要靠母亲省下来的微薄的抚恤金勉强度日,还欠了女房东一身的债,整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仅怕见女房东,甚至怕见任何人。”[1](2)尽管如此,但在母亲和妹妹的眼中,他却是她们的一切,她们的“全部希望和寄托”,是她们的“天神”。因此,他苦思冥想,希望将自己和亲人以及一切受苦受难的贫穷的人们从绝望的挣扎中拯救出来。在他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存“理论”。按照他这种理论,“所有的人都被分为‘平凡的’和‘不平凡的’两类。平凡的人必须俯首帖耳地过日子,没有犯法的权利,不平凡的人有权犯各种各样的罪,有权肆意犯法。”[1](256)并且他打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拿破仑”,而不是一个任人践踏的“虱子”,于是他残忍地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及其无辜的妹妹丽扎韦塔,继而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内心的煎熬之中,开始怀疑起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他犹豫彷徨、苦闷抑郁,无法自拔。最终,在笃信基督的姑娘索尼雅的规劝和感化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至西伯利亚,获得精神的新生。

由此看来,正是上述错误的“理论”将他引向犯罪的悲剧之路的。我们认为其犯罪的主要根源就是人性的迷失。

一.人性的迷失

人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人性的这种二重性决定了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善恶组合的矛盾统一体,矛盾成为人类生存状态的本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总是体现出善恶对立的两面性,正是人身上这两种因素的并存及其动态变化推动着人物性格不断向前发展并逐步走向深入。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作品中人物的活动是上述两种对立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现。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内部善恶之间的激烈冲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内核,从而更准确地理解人性迷失的根源。就《罪与罚》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而言,虽然他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大学生,但他却能够在自身十分困顿的情况下毅然慷慨解囊,倾力救助得了痨病的同学;试图保护一个陌生少女不受侵犯;他多次用自己身上少得可怜的钱来救济濒临绝境、几近绝望的马拉美多夫一家,这些行为鲜明地体现出主人公人 1

性纯洁善良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他又显得“性格孤僻,有时甚至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尤其是在其“病态”的犯罪过程中,主人公集“拿破仑”、疯子、偏执狂等类型的人物性格特征于一身,残忍、麻木、偏激的特点与其善良纯洁的天性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格不入。拉斯科尔尼科夫人性中潜在的善恶两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其重心显然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开始偏斜。

“社会的罪在于不办义务教育;它负有制造黑暗的责任。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了黑暗,罪恶便在那里滋长起来,有罪的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2](18-19)可以说,周遭环境是导致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的重要原因。尽管他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聪明才智以及精神自控能力,无奈“心比天高,身在下贱”[3](53),现实的窘迫使他无法继续完成学业,更无从谈起自己的远大抱负。他的妹妹为了接济哥哥,迫不得已,情愿牺牲自己的幸福,答应嫁给虚伪吝啬、自以为是、甚至心理变态的律师彼特·彼特洛维奇·卢仁。对他而言,亲人对他的关爱、付出和期望反而都变成了他不得不背负的一种沉重的负担。生活带来的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压抑感与长期以来形成的自卑孤僻和与生俱来的高傲——这一切令他倍受煎熬,无法排遣。他试图从中摆脱。

最终,他以自己所臆想的一套“理论”为支撑,开辟了一条挣脱困境的出路。“用一个人的死来换取一百人的生——这是很简单的算术啊!”这套理论“都是一些最普通、最常听到的血气方刚的言论和思想”。而作为大学法律系学生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曾写过一篇关于分析一个罪犯在犯罪的全部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的文章。这篇文章透露出他对犯罪异乎寻常的“新见解”,这种见解认为,“不平凡的人”为了“美好未来而破坏现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思想,需要跨过一具尸体,或者涉过血泊时,他在内心,良心上允许自己涉过血泊。”也就是说这类人有权杀人,而不受惩罚。因此,正如我们上文所说,由于畸形的社会和丑恶的环境,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荒谬反动的“理论”,直接导致他去杀人犯罪。世俗的审判并不能使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罪过,反而让他下意识地不断试图进行自我保护。虽然犯罪之后他一再承受道德的谴责和良心的拷问,整日处于低迷混沌的状态,但是,一俟听到关于案件的消息他就表现得极其反常,内心深处的高傲让他一次次的运用他高明的反侦察能力来击破怀疑,暂时带来的成功喜悦并不能使他从罪孽感中挣脱出来,他一再陷入无法自拔、不能自恃的理论与道德的冲突深渊之中,他将无法驱逐的内心折磨发泄到周围人身上,甚至用不逊的言行来践踏、伤害亲人对他的关爱。他开始反省,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理论的正确性。他不知所措,惊慌恐惧、心神迷乱。他认为自己和虽然受苦但却具有博爱精神的索尼娅一样都是被社会遗弃的“罪人”,相似的境遇拉近了两个人的心灵,在索菲亚的影响下,不知不觉中拉斯科尔尼科夫开始逐渐学会接受良心的审判,并且为赎自己的罪过前去自首。

二.人性回归

与索菲娅·谢苗诺夫娜·马尔美拉托挂的相识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精神复活的开始。索尼娅是《罪与罚》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核心”,[4](52)是衡量善恶是非的标准,是人民道德规范的化身,她仿佛一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受苦受难的人,她从来不考虑自己的生活处境是否公平,对待一切人都抱有仁爱之心与宽容态度。每个人都可以任意侮辱她,她对任何苦难、凌辱和诽谤都默默地承受着,并善于以她那顺从、容忍的道德精神和宗教信仰去化解和消除。拉斯柯尔尼科夫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承受苦难、忍受不幸才能拯救自己的良心,进而才能消除社会罪恶、实现人类幸福。索尼娅身上闪耀着的爱的光芒像冬日雾霾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迷途人的回归之路,熔化了这个孤独无助、顽固冰冷的灵魂。

拉斯科尔尼科夫在自己所臆想的“理论”和道德良心之间纠结徘徊,他思绪纷乱、狂躁不安,在极其痛苦的内心煎熬中对索菲娅坦白说:“那时我想弄清楚,快些弄清楚,我跟大家一样是虱子呢,还是人?我能不能跨过障碍?我敢不敢弯下腰去拾取权利,我是个发抖的畜生呢,还是我有权„„”,“我想向你证明的只有一点:那时是魔鬼拖我下水的,过后他就

向我说明,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和大家一样不过是一只虱子!”[1](414)显然,此刻,拉斯科尔尼科夫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自己“理论”的错误。虽然如此,但是,心灵无限疲惫的拉斯科尔尼科夫进退维艰,感到无路可走。不过,他却在精神上信赖索尼娅的指引,将“一切希望和出路都寄托在她身上;他期望她能多少分担他的一部分痛苦”,[1](417)在索尼娅面前进行自我剖析和忏悔,他迫切希望找到自我解脱的途径,因为只有索尼娅身上所具有的博爱精神才是他走向光明未来的必经之路。索尼娅对他付出的深沉的爱心令他感到一种负罪感,可以说正是索尼娅这种无私的善良和博爱彻底击破了他一向坚持的那种“穷人的骄傲”,最终,他在索尼娅的感召下投案自首。

但是,这种自首对他而言并非发自内心,对于他这样心性高傲、不甘平庸的人来说,回归谈何容易。他从不满足于生存本身,而是有着更为远大的生活目标,因此,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认为自己应该享有比他人更多的权力;虽然由于无路可走而投案自首,屈服于“荒谬”的判决,但实际上,在他引以为耻的自尊里从未认识到自己犯有什么“特别可怕的罪恶,除了那个任何人都会碰到的简单的失策”,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彻底说服自己的内心,同时内心又深受良心的折磨,“要是命运能让他忏悔多好啊,那种使他肝肠寸断、彻夜不眠的炽热忏悔,那种使人想要上吊或者跳进深渊的痛不欲生的忏悔!”[1](533-534)

在文章最后部分,主人公在发烧昏迷不醒时做的那些久久萦绕在他脑海里的梦里,梦到全世界注定要遭受一种可怕的瘟疫,那些“具有智慧和意志精神的微生物”,侵入人体,使人发疯,失去理智,每个人都认为只有他自己才拥有真理,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惊恐万分——这些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心灵意识的真实写照,也是主人公自我审视的过程,是对自己“理论”的否决;同时,也暗示着他从幻想的迷雾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他在病态混沌的状态中所构想出来的独特的“生存理论”又在自己模糊的潜意识中崩溃瓦解。

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善与恶的紧张角逐,在一定的伦理底线下,坚守人性,最大限度地抑制人性之恶,彰显人性之善;同时,放下对自我的过分执着,转而关爱身边的人。果若如此,那么,为迎接崭新曙光而受苦受难、痛苦等待也不啻为一种自我精神的救拔与人性的超越。

参考文献

[1]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M],朱海观、王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 [法]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M],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3]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 刘翘:陀思安那夫斯基的哲学、宗教观——谈《罪与罚》的思想论争性//吉林大学社会学科学报[J],1986年第1期。

第二篇: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解读《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的精神世界

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解读《人性的枷锁》中菲利

普的精神世界

【摘要】英国小说家毛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的著名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真实地反映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小说通过对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不同人物的多种多样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描写,讲述主人公菲利普的成长历程,呈现给读者一个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的精神历程,达到精神世界以及人性的顶点。

【关键词】人性 枷锁 迷失 回归本真 精神世界

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受到一战与二战的影响,被沉郁病态的风格所笼罩着。这个时期的作家的作品内容悲观绝望,抛弃了理性主义与至善本质的肯定。他们对真理、上帝、爱情乃至人性都提出了质疑,用杂乱随性的叙事方式表达着这个特殊时期人们精神的痛苦挣扎。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宗教、爱情以及人做出了透彻的分析。通过描述主人公菲利普曲折动荡的成长历程,对人性的弱点以及人性的缺憾进行了阐述,深刻地表现出了人的精神以及肉体上的枷锁。主人公在亲情、宗教、情欲中迷失了自我,陷入了深深地枷锁当中,最终又突破重重枷锁,重见光明。

一、母爱的缺失与恋母情结中的迷失与回归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情感特征以及人性特点,在年龄的成长过程中,人性与情感经过了萌生、发展和成熟的历程,成长的过程便是在情感中不断迷失而后回归本真的过程。

在小说中,以主人公的童年阶段作为故事的开端。童年阶段的人性和情感,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下被认为是恋母情结的产生。主人公菲利普在这一阶段便萌生了恋母情结。在小说的开头,菲利普与女仆爱玛关于母亲去世的对话中可以看出,9岁的菲利普对于母亲的死亡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母亲是在菲利普早年丧父之后唯一的心灵慰藉。在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的情况下,菲利普的童年并没有感受到完整的母爱,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菲利普对于母爱产生了强烈的渴望。菲利普的恋母情结在母亲去世后才得到了彻底的觉醒。在伯父凯利牧师来接菲利普时,菲利普强烈地要求伯父将女仆爱玛一同带走,爱玛在此时是菲利普仅存在世界上的最亲近的人,与母亲有着同等的地位。但是伯父不愿付给爱玛工钱,残忍地拒绝了小菲利普唯一的请求。遭到拒绝后,菲利普“一头栽进爱玛的怀中,伤心地哇哇大哭起来”。母爱的缺失给菲利普的童年带来了非常残酷的情感折磨,在之后的人生当中,这一情感阴影

也一直挥之不去,成为青少年时期菲利普心中的一块伤疤。

恋母情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转移到其他对象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菲利普寄居在伯父家时,面对的是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伯父伯母因为抚养的责任与义务才将菲利普收养,因此菲利普在伯父伯母那里得不到太多的爱。冷血的牧师每天只知道死板地做祷告,伯母心地善良却胆小怯懦,不懂得如何给孩子爱。菲利普在这个家中没有温暖,只有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空虚寂寞,比同龄人少了很多温暖与乐趣。菲利普每天与伯父在家与教堂之间两点一线地生活,表面上很正常,但是菲利普的内心世界中是非常的痛苦与寂寞的。弗洛伊德理论指出,性欲在人的儿童时期就已经产生,男孩儿的性欲对象为自己的母亲,女孩儿则是父亲。而性欲在强烈的压制下会有更强大的爆发。菲利普母爱的缺失无法得到弥补,对母爱的渴求以及恋母情结就变得愈发强烈。这种欲望的不断增长使得菲利普迷失了自我,本能地去寻找感情上的替代品。因此,在伯父家女仆玛丽安亲吻了菲利普以后,菲利普的心中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并从此对玛丽安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从此玛丽安的厨房成为了菲利普心灵的慰藉之所,来缓解因母爱缺失而造成的日趋膨胀的恋母情结。

人在由童年向少年过度的同时,在情感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恋母情结的突破与转变上。由于无法实现的性爱本能的需求造成的欲求不满推动了这种变化的发生。菲利普在女仆身上无法获得被百般压抑着的恋母情结,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母爱。没有血缘关系的联署导致感情没有自觉性与持久性。在长期的恋母情结无法得到满足的状态下,压抑着的情绪逐渐转化为其它的形式得到发泄。菲利普后来在教会学校中的刻苦学习正是这种性欲向其他欲求所进行的转变。菲利普通过在宗教中麻痹自己而达到恋母情结的解脱。

二、在宗教信仰中的迷失与突破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论在哪个阶段,都需要一个精神寄居地。而精神情感的建立与构成受环境影响非常大。菲利普在基督教氛围浓重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受到牧师伯父的影响使得菲利普每天都在教堂中进出,而在家中的伯母也经常给菲利普讲解《圣经》中的故事,观看圣经有关的画册,并要求菲利普背诵《圣经》。再这样的环境下,菲利普渐渐认为基督教是生活的一部分,信仰上帝是自己的义务。他坚信神灵的崇高性,相信天堂与地狱的存在。随后,菲利普非常自然地进入教会学校学习,励志成为一个忠诚于教会的终身为教会做贡献的有为青年。进入教会学校之后,菲利普发奋学习,以自己聪明的头脑与不懈的努力达到了优异的成绩。按照这样的节奏,进入牛津大学神学院进修便是菲利普之后的路,也是菲利普一直以来努力想要实现的梦想和伯父的期望。向宗教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是菲利普一直以来的理想。

在这个阶段,宗教成为了菲利普用来弥补母爱缺失的空当而找到的发泄口。恋母情结在宗教信仰中得到了压制,菲利普在宗教之中寻找到了新的精神依托。他狂热痴迷地信仰基督教,将经书读得烂熟于心,并进入了读经会来显示自己的虔诚。在菲利普读到圣经中“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新约《马太福音》第21章21节)这段话之后,学校牧师碰巧在随后的几天将其作为了布道的题目。菲利普在认真地听完牧师的讲解之后觉得这段话正如在说自己一样,随后他又对这段话反复地诵读,却无法想出这段话中所隐喻的内容。在圣诞节回到家中以后得到了伯父的回答:诚心可以移山。听到这样的回答,菲利普对上帝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定,相信上帝是万能的。“宗教以欲望的世界代替现实世界,以盲目的顺从代替理性的判断”。菲利普在之后的每一天晚上都竭尽全力地向上帝祷告,希望上帝可以在开学之前治好他的瘸腿。菲利普一直坚信通过虔诚的祷告便能够感动上帝,让万能的上帝帮助自己。他幻想着自己穿着新靴子,在足球场上尽情地奔跑。在开学的前一晚,菲利普兴奋得几乎无法入睡,并在寒冷的夜晚全裸进行最后的祷告以示虔诚。结果显而易见,菲利普的瘸腿并没有变好。菲利普非常失望,希望伯父给自己一个解释,为什么自己如此虔诚地向上帝请求某件确定会发生的事情,却没有发生。伯父只是告诉他因为还不够诚心。菲利普觉得这是非常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不论自己多么虔诚都无法接近上帝。菲利普对伯父与上帝都失望至极,觉得自己被骗了。

菲利普对上帝的虔诚信仰遭受了现实毁灭性的打击,从那以后,菲利普对上帝的存在产生了怀疑,不再去做祷告。愿望的破灭让他开始意识到宗教的虚伪,身边的伯父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表面上是正人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个自私自利的守财奴。教会学校中也充斥着种种不和谐的现象,师生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及同学对自己缺陷的瘸腿的冷嘲热讽和折磨蹂躏,朋友的背叛,都对宗教教义所说的仁慈博爱做出了否定。这种种的现实与理想的差别使得菲利普萌生了“人何必非要信上帝”的想法,然后果断地放弃了宗教这条衣食无忧的平坦道路,他终于明白自己的人生不能交给上帝决定,对伯母的哭泣哀求也熟视无睹,决心与宗教做出永远的决裂。此时的菲利普已经从宗教中找回了自我,不再迷失。在拜托了宗教之后,菲利普不在感受到束缚,感觉到了无牵无挂的自由。但这仅仅是表面的幻觉。虽然菲利普抛弃了宗教信仰,但却保留了宗教中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成为了此时的菲利普精神世界的核心。在上帝不再是生活的全部的时候,菲利普将道德准则作为生活的中心,将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生活的意义,同时善待他人,不去伤害他人。这种道德观在菲利普的心中根深蒂固,不需要上帝来做履行的见证人。弗洛伊德曾说过

宗教幸福违反人类的本性。宗教利用人类对幸福与快乐的追求做出靠不住的承诺。菲利普在打击中获得了对宗教的清醒认识,及时地结束了对宗教的狂热念头,从幻想回到了现实,不再依靠虚无缥缈的精神寄托,脚踏实地地依靠自己活下去。没有任何宗教可以满足所有人的精神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去寻找自己适合的信仰。

三、在情欲中的迷失和回归

弗洛伊德想人在青春期中努力的要摆脱来自父母的束缚,只有成功的摆脱了这种束缚,他才能像个成年人一样真正的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对于男孩而说,性的欲望从母亲身上转移到了别的目标上,从外界找到一个真正的实际的对象。在经过努力与斗争后,飞利浦终于成功的离开了他的伯父和教会学校,他来到了德国并学习起德语。在他租住的公寓内,有几个年轻而且漂亮的小姐,飞利浦经常被邀请和她们一起散步,已经十七八的他常常会激动紧张得不知所措,脸上也总是挂着红晕。他自然自语的说从没和哪个姑娘打过交道,这些让他感觉到如此的幸福和刺激新鲜,因为在这是在他以往的生活里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情景。他朦胧的感觉到自己喜欢和年轻的姑娘在一起,但是爱的对象却还不太明确。这算这样,他性爱的对象已经成功的母亲那里转移到了其他的异性身上,这就标志着他已经从少儿时期过渡到了青春期。黑德维格小姐什么执着的爱着自己的未婚夫,凯奇利毫不避讳的和一个中国男人出双入对,到最后竟然一起私奔了。年轻人的心在这些浪漫的刺激的爱情故事中熏染着,他发现眼前的这个世界是全新的。所以,幻想和被投射了情感的真实愿望就构成了爱欲。但经历的特殊(孤儿,坡足)使他感到自卑,这也就让他形成了一种懦弱胆小的性格,但是他又十分的自尊自爱,这些都决定了他在追求爱情上的非主动性。同他一起从德国回来的年龄上同他差几乎一半的威尔金森小姐主动向他表达爱意的时候,他又高兴又兴奋,尽管自己并不喜欢她,因为她和他想象中的爱人相差甚远,但是她的多情使他难以抗拒,他抗拒不了那种对异性的渴望和想要偷食禁果的念头,所以他对她逢场作戏,强迫自己去吻威尔金森小姐,装出一副和他极不相符的多情形象。后来他意识到这场游戏的危险性,才匆忙收场。到巴黎学习绘画时,又先后认识了普赖斯和诺拉,前者的脾气十分暴躁,却对飞利浦用情深深,尽管他不喜欢,却不忍心拒绝:而后者给予他母亲般无私的爱,他不爱她,可是他却很喜欢她。可以这么说,在青春期到成年人这段时期内,飞利浦一点都不缺乏对性爱的体验,这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但他却没有遇到过能使他心灵触动的爱情故事。

人在青春期内,对于性的骚动是无可避免的。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往往对异性十分敏感,甚至要在异性的身上完成性的宣泄。爱情的最初表现就是情欲,疯狂的情欲也许会与爱情融为一体,甚至可以达到一种癫狂的程度。理想的爱情在飞利浦眼里就是一个拥有紫罗兰色大

眼睛的姑娘,她的皮肤就如同石膏般雪白,他想象自己的脸埋在她就像波浪般浓密的褐色头发中,该是多么的幸福。而在伦敦遇见女招待员米尔锥之前,他的爱都深深的保留在内心深处。飞利浦终于尝到了一见钟情的神奇滋味。他对她一见钟情,其实她也不是他心中理想的对象,但是她身上的高傲和冷漠,无礼和鄙视竟然激起了飞利浦对她疯狂的爱欲,他失去了理性,没有了尊严,一边骂着她没礼貌的狗婆,下决心再也不见他,一边却不能控制的去看她,当又一次受到冷遇,他像自己保证今后不会再来看她了,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就有鬼使神差的出现在她面前。她的一举一动都控制着他,使他的心情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这种不平等的爱,在每一次的折磨之后,就又上升一步,对自己的打击也就更深了一层。这就像瓦西列夫说过的单恋就是从内部烧尽了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给人造成了隐形的伤害,使人缺乏自信心,有时甚至完全没有了自信。这话说的一点没错,自从遇到了米尔锥,飞利浦的自尊和自卑就像两条吐着邪恶信子的毒蛇啃噬他,他的生活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这种单恋的痛苦影响了他在医学院的学业,迟到,旷课,不及格;父母留下的遗产也被他花个精光。更为严重的是,他连最基本的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业随着这种单恋的情况丧失了。米尔锥脚踏两只船,对感情很不严肃。他抛弃飞利浦,和一个德国男人结了婚,结果有了身孕的她被丈夫抛弃,又回过头来找飞利浦;而飞利浦却一点都不计较的收留了她,为了她的生产和养育孩子倾尽了所有,还欠下了债,而米尔锥却同飞利浦的一个同学私奔,后来花光飞利浦的钱的她又回来投奔飞利浦,最后她沦为街上卖身的妓女。他了解她的弱点,但他却不能自已,他深陷在痛苦的深渊,没有一点幸福和快乐,来到他面前的只有一个有一个的灾难。这些都说明他对她的情愫只是疯狂的情欲,这不是爱情。因为不管结局如何,爱情都会使人感到愉悦。而情欲带给人的只是痛苦。

欲望是不可能总是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的,必须要得到缓解。而爱的理智,就是缓解这一欲望的有效方式,也是超越精神情感的一种方法。所以,让欲望进入主体的自身结构中并加以理性的控制是缓解欲望的良好策略。

四、在经历一切之后回归本真

在经历了一次一次的痛苦与困境,一次又一次地挣扎的过程中,菲利普超越了一切,变得成熟并且理性,获得了纯粹的灵魂,回归了本真,并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道道的枷锁,有些源于人的本性,有些源于社会道德、习俗、宗教、教育以及法律等方面,人的精神与人性的成长与成熟会受到这些枷锁的影响。只有在挣脱这些枷锁之后,才能找回迷失在各种各样的欲望与幻想中的自己,回归本真,达到人性的至高点。菲利普在经历了信仰的破灭、以及各种非道德主义的引导,建立起了为所欲为的行事准则,但

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虚无。最终菲利普在一块破旧的地毯中领悟到了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个道理。这样的虚无主义思想给菲利普带来了重新生活的信心。人生是无意义的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对生活抱有恐惧的心理。所有的苦难与折磨都可以忽略不计。所有的痛苦与不幸只不过是和地毯上的错综复杂的图案一样的装饰品罢了,人生中所有的不幸与幸福都是人生图案中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菲利普超越了一切,也放下了一切,在回归本真中寻找到了真正的人生真谛。菲利普告诫自己要微笑地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包括幸福与不幸,枯燥与多彩,温暖与残酷。只有接受生活的一切才能达到人性的最高点。

毛姆在在最后的时候,让飞利浦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坚持存在主义的文学大师萨特也一直考虑人存在的问题。他在否定了传统之后,给人的出路就是自由意志的选择,这就比毛姆的不自由更上了一层楼,但正是《人性的枷锁》这一作品,反映了人们从传统向现代过度中的无奈和痛苦。传统与现代是天生的一对,现代是从传统中衍生而来,所以传统与现代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而毛姆的作品还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国家就如同个人,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今天的高度文明,也是经历了无数的裂变过程。这正是这部作品的深刻所在。

【参考文献】

[1] 许娟莉,韩鲁华.超越感性回归理性——对毛姆《人性的枷锁》的接受与解读[J].西北大学学报, 2005(4):156-160.[2] 檀卉芳.人性的探索——《人性的枷锁》主题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 2007.[3] 侯秀杰.缺失与拯救——试析毛姆对人性的探索[D].吉林大学, 2003.

第三篇:思想政治课信仰教育的迷失与回归

思想政治课信仰教育的迷失与回归

口张志红

信仰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判断和选择,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价值观。信仰有正确和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正确的、科学的信仰是人生旅途上的灯塔,照亮人们前行的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信仰是所有学科的任务,但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信仰方面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课教学在信仰教育方面也没有坚持应有的担当和坚守。

一、当代中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剖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全球化的经济和转型期的社会使文化和价值趋于多元。价值错位、理想缺失、信仰丧失等问题也不断出现。深刻的社会信仰危机也在无形中影响着青少年,相当一部分学生集体观念弱,公德意识淡,心理素质差。

2.学校教育的缺失。当下的学校教学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政治教师也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许多学校按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考高分,许多政治教师只注重理论和知识点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和科学信仰教育,导致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的严重缺失,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对学生发言内容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引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3.家庭教育的错位。目前,中国社会已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对独生子女普遍娇惯和溺爱。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仅仅把考分高低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孩子的养成教育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从而导致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失去了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甚至走向极端。时下,屡屡发生的中学生离家出走、男女生不正常交往及跳楼事件等现象令人痛心,发人深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信仰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信仰教育回归的有效策略

中学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教学论文)笔者认为,正确信仰的建构要以生活为根基,以情境为载体,以探究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理性选择、理性判断和理性建构。

1.以生活为根基,让学生内化。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因此,丰富的社会生活是信仰教育的源头活水。信仰教育只有在鲜活的生活情境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将学生获得的正确观点转化为其信念和行为,必须同时使其获得相应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立足现实,着眼发展,寓信仰教育于社会生活的主题,让学生熟悉,看得见、摸得着,有切实的感受。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这样,才能澄清学生思想上的种种疑难,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信仰。

2.以情境为载体,让学生体验感悟。信仰是对某种观点发自内心的认同、信任和敬仰等,信仰不能强迫。价值观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自我体验、反思、积淀和生成,自觉地建构,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最终自觉践行。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基本载体,以时政热点为依托,精心设置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体验、感悟正确的价值观,升华思想,内化品德。

在执教“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时,有位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据2010年2月2日扬子晚报报道,几天前,一名普通的友在百度沭阳吧内反映:沭阳交通局一名干部违反有关规定,兼任一家保险公司总经理。沭阳县交通局看到帖子后,经过调查核实,对这名干部在系统内进行通报批评并给予了处分。在沭阳,当地部委办局及乡镇的168名“一把手”集体实名上,建立新闻“会客厅”,对友提出的问题在48小时之内予以答复,落实到位。当地群众形象地把这比喻为政府官员上“晒太阳”。设置问题:你认为沭阳“一把手”上集体“晒太阳”有何现实意义?学生在讨论中,达成了共识:政府官员上“晒太阳”有利于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利于机关改进作风,密切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学生在无形中明白了作为政府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从而正面引导学生树立对政府的信心,构建正确的政治信仰。

3.以探究为平台,让学生争辩和建构。从核心价值来看,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但核心价值不是单一价值。当前社会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多元价值并存,对同一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和选择,这就不可避免地给学生信仰的形成以深刻的影响。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这就需要教师巧设问题,理性引导、理性判断、理性选择和理性建构。

如在执教“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结合教材,教师精心设计了5位同学关于就业的对话:甲:社会主义国家就要靠政府。乙:工作一定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丙:一定要找与自己专业知识对口、志趣爱好一致的工作。丁: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干一辈子就行。戊:好工作来自招聘会。然后让学生分组辩论。然后把学生分成甲、乙、丙、丁、戊5个小组,分别就本组所持观点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

生1:工作一定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生2:这是错误的。

第四篇: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心得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心得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一篇

在今天,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所以,周国平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周国平是学哲学的,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一定会把这个专业背景带进来。他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这个信念,构

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周国平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他把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二篇

拜读了周国平老师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后,感觉像遇到了“陌生的熟悉人”,因为周老师所指出的教育观点与我们271教育理念相吻合。

书中说到:“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这正是我们的271教育的信仰--没有学不好的孩子,271教育就是给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可能性提供可能,让每个孩子原本的可能性成为可能。给每一个孩子营造万物共融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都能基于自己的基础,通过自己的努力长成最好的原本的那个自己。

周老师还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是生命,第二是头脑,第三是灵魂。现在教育与生命相应的是体育,针对头脑的是智育,针对灵魂的是德育,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和课堂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这是很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本身的差异性,更忽略了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个体。我们271教育注重的则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的教育理念里教科书是课程,学校组织的活动是课程,人际关系是课程,吃饭睡觉讲卫生也是课程,总之我们271教育的课程认知是:天地间万事万物,一切一切与孩子生命成长有关系的认知和活动的总和都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课程,在这样的环境里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自由成长。

“教育即生长”,起初是由卢梭提出、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的概念,激起了周国平老师的共鸣。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271教育课堂也恰恰提倡坚决捍卫学生中心的主体地位这一观点,让学生自己走心的去认知内化、实践生成,养成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深思:怎样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一名271人,我感觉很幸运,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是做真教育、真做教育。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三篇

周国平,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学者、作家,我原来读过他的几篇散文,如《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等,总体感觉是他的散文的美不在语言,不在情感,而在于字里行间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传达出对人生的哲思,这可能和他的职业和习惯有关吧。

周国平不是教育家,然而,“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那么,我也和大家一样,只是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一些感想罢了。”这是周国平谦虚的说法,因为大家知道,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大量的工作是对人生的思考,“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周国平还尖锐的指出“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

所以,读周国平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我的感觉是他的观点真实、辟警,感觉周国平是个真诚实在的人,他不盲从,不逐流,敢于发表自己经过了解和深思得出的观点,单从这一点而论,他的文章就值得我们品读。

下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几年来我们不愿回顾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件:一、浙江金华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被浙江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产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过分的关注,一味的要求,终于酿成惨剧。二、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做的事,其思想和行为令人匪夷所思。三、益阳市十三中一名高三学生用刀将其同班同学刺死。原因仅仅是被害者让他倒垃圾,引起他的不满,遂于次日用水果刀连刺王两刀,致使被害人抢救无效死亡。

中学生、大学生杀人的恶性事件可以说举不胜举,然而自杀事件又何尝少呢?前一段时间,我们身边不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吗?他们杀人、自杀的原因有很多,也许因为学习成绩,也许因为男女情感,也许因为与人纠纷,也许因为家庭原因等等等等,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所有这些都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

一件件,一桩桩血淋淋的触目惊心的惨剧,不得不让我们静心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找到了答案,孩子们的心理有问题,不管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实际上已经远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些教育的箴言,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简直荒谬不堪,可是冷静思考之后呢,恐怕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实际上,张校长早就多次给我们强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我们学校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更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理念决定方向,也许这正是我们学校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周国平给我们指出当今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指出教育发展的方向,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他像一个战略家,规划教育的前景以及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而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则要靠指挥官——政府职能部门和我们这些冲锋陷阵的勇士----一线教师。遗憾的是,指挥我们这些勇士的指挥官——政府职能部门却并没有按照战略家的意图指挥,甚至是相反,所以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有时也就好心干坏事,甚至为虎作伥,不幸成为了摧残孩子的帮凶。

当然,我在这里无意攻击政府,中国的国情毕竟太特殊,太复杂,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者,我们的政府不是一直在努力改变吗?

言为心声,敢说出来毕竟也是一个进步,但是我感觉我们说的太多了,而做的太不够了,真诚的希望我们都不要做言的巨人,行的矮子。拯救孩子,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孩子,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让我们改变自己。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当我第一次周国平写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不是一般的文艺书籍,而是一本关于教育题材的书籍。虽然这本书我没有读完,但是教育的七条箴言点化了我对教育思想,深深的感受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极大的重要性。

周国平作者根据个人的教育成长经验以及与中外古今的教育家的言论,总结出教育的七条箴言。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知识、思想、健康、德育等等)成长,成长就是目的不是要达到某一个终点,例如上个好大学,出来找个好工作等等,而是要在适应社会现实的必要性的前提下,不断丰富自己。要让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具有优秀人性和幸福生活能力的人。这与271教育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让每个孩子快乐地走向自我教育。

在2017年11月左右,韩校长跟集团的领导去芬兰国家外出学习,都知道芬兰国家是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韩校长展示出在芬兰国家的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校园环境,教室里的学习氛围、以及墙上张贴出来的学生作品。我看了当时很惊讶,他们为什么课堂上这么自由?我终于发现以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距。

中国教育缺乏自由、老师缺乏自由、学生缺乏自由。总的一个字国家管控太严格。所以说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少之又少。

应试教育年代有很多的问题,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现在这些问题还在或多或少的残害着我们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说明之前对教育的本质认知不够,对待教育过于功利化。真正的教育是非常简单的。

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性呢?首先要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平等对话;我们要求孩子什么样,我们就得做的比这个标准更高,给孩子们树立榜样;等等。

关于幸福生活的能力,其实上就是关注精神生活能力的养成。肉体和物质的满足可以带来快乐,但那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应是精神层次的成长,这依赖于阅读能力的养成。

虽然这本书,没有看完,但是许多知识与我产生了共鸣了,有些领导讲过的话,虽然不能深刻理解,但是也可以从书中寻求答案。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一直以来就特别喜欢读周国平的书,不只是因为他是大师,而是因为他的话语总能叩击我的心灵,曾拜读过他的一本书——《把心安顿好》,感觉受益匪浅。也许有人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感觉很无聊,都是大话套话,的确,我刚开始读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耐着性子细细读下去就会发现:大师真不愧是大师,虽然看起来说的是一些人竟皆知大道理,细细品来,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内心不断惊叹:是啊,可不就是那样吗?说得真好。这是我初次读周国平书籍时的感受。

说实话,我这个人是不喜欢读书的,这也是我需要做检讨的地方,但是年前开完放假会回到办公室,发现桌子上放着一本周国平的书,我的内心是激动和兴奋的,很高兴我喜欢的书目能和集团主流价值观相互吻合,带着这种心情,我又一次开始了与周大师的对话。

翻开《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刚读了两页,就发现“老周”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还是那种感觉,两三句话就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马拉松或许有人说我夸张了,但我读的时候确实有这种感觉,后来想了想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其实就是我在读的时候不断地将他说的话往自己身上靠拢,这样感受就特别真挚。下面对书中几句发人深省的话发表自己的感悟。

1、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白受了教育。

我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记得经常听人说起,上大学没用,我也曾这么认为过,现在大学生遍地是,大学毕业后找份工作,说不定还不如初中就辍学的赚得多。那为什么人们还是对大学趋之若鹜呢?是因为大学给了我们除去知识之外的东西,包括:价值观、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方式等。

2、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

想想确实有点可悲,适应现实是必要的,但这不应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其实也应了那句话,时势造英雄,在如今稳定和平的年代,似乎大部分人的眼光都变得狭隘了,没有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也没有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的霸气,更没有“我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胸襟,有的这是考个好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记得看过高晓松的一个节目——《奇葩说》,有一期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去参加节目,高晓松跟他聊了很多,最后说到毕业干什么的时候,学生说到他只关心能不能在央视找份稳定的工作,高当时就火了,可能是出于对同门师弟的爱惜,更多的是对现代大学生的哀叹,他说:名校乃建国之重器,你清华毕业就这么点志向?社会的大潮已经将我们的棱角磨平,我们的下一代难道还要不我们的后尘吗?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周国平论教育》共有八辑,里面收集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内有关教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散文、随笔、杂谈的形式呈现,语言简明而不深奥,生动不乏幽默,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亲切,但回味无穷。作者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说道: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对这种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那么,作为一个哲学家,周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教育即生长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无论是蒙台梭利还是杜威,都批评了孩子是一个尚未长大的人的观点,认为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驱赶孩子去做有违他们个性的事,不惜牺牲他们童年的幸福;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而把****的喜好观点和评判标准强加给孩子。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因为无视童年的价值,只希望孩子们快快长大****。

还有几条箴言值得品味。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西塞罗语)这让我想到了教育即解放这句话,让受教育者拥有丰富而又自由的心灵,应该是教育的追求吧。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卢梭语)意为给孩子自由的时间,除却无穷的功课,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玩耍,去做他们想做的、应该做的事。这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中的解放孩子的时间倒是不谋而合。

第五篇:传统文化引导人性回归Microsoft Word 文档 (10)

【市直一初中】传统文化引导人性回归

发布日期:[10-10-18 14:25:24] 点击次数:[227

]

10月15日上午,市直一初中举行传统文化讲座

特邀胡斌的母亲雷女士作了精彩报告

大部分老师和一部分家长参加学习

通过光盘视频观看胡斌的精彩报告

10月15日上午,市直一初中再次举行传统文化学习讲座。主题是“中国文化??引导人性之典范”,讲述胡斌堕落、狂妄、自残,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忏悔。特邀胡斌先生的母亲雷女士作了精彩报告,讲座由校党支部副支书刘智良老师主持。绝大部分老师和一部分家长参加了学习。

首先,通过光盘视频观看了胡斌的精彩报告《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胡斌先生首先描述了他在学习《弟子规》之前的状况。他回忆了自己沉迷网吧、殴打母亲、欺负老师、混迹黑社会的一些经历。

他说自己当时的心灵和价值观严重扭曲,恐惧和痛苦一直弥漫着他,虽然花天酒地的生活,但他感觉不到一点快乐。他非常感谢自己的母亲让他接触到了《弟子规》,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并使他洗涤心灵,改恶迁善,重新拥有了一个和谐的家庭。接着,雷女士也讲述了自己学习《弟子规》的情况,她说中国传统文化和《弟子规》挽救了她的儿子和她的家庭。她认为,不仅家庭而且企业、学校、行政单位都需要《弟子规》的教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财富,所有中国人都应该将其发扬光大。本次讲座,给广大教师及家长上了精彩的一课,使老师和家长们感悟颇多,并再次引发了大家对《弟子规》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大家深刻认识到:我们的老祖宗真是太有智慧了,传统文化太神奇了。我们要让孩子以胡斌为戒,远离网吧,努力学习。有的家长说:我们以前教育子女的方法确实欠妥,今后我们一定要像胡妈妈学习,认真学好《弟子规》,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文/图:登封市直一初中冯怀亮

下载人性的迷失与回归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性的迷失与回归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一八”演讲稿:回归人性,让爱消弭隔阂与仇恨

    “九一八”演讲稿:回归人性,让爱消弭隔阂与仇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张黎明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张黎明。9月18日,是一个让每一个中国人理应感到疼痛的日子,八十三年前的这......

    回归人性,让爱消弭隔阂与仇恨演讲稿(5篇)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张黎明。9月18日,是一个让每一个中国人理应感到疼痛的日子,八十三年前的这一天,盘踞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并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

    迷失与追寻5篇范文

    迷失与追寻 ——论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中“根”性情结(专业:现当代文学 ) 摘要:旅美华人於梨华被批评家称为“无根的一代”的表现者,她的名字更是成为“留学生文学”的代......

    人性与信念 之一

    人性与信念 之一 sxj2007-5-14 20:10:36人生的价值,不只是在与人共享欢乐,而更在与人共享苦难。——蒋孝章 生活是一条艰苦的、荆棘丛生的路,要准备随时付出代价。不管多么艰苦......

    人性与法治

    李伟迪 曾惠燕人性化是2003年法治的焦点和亮点,但不同的声音也能时常听到,有些受害人及其亲属认为,对罪犯讲人性,就是对受害人的不公平,因为罪犯毫无人性地践踏受害人的权利;有些......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致辞:人性的迷失能否复归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致辞:人性的迷失能否复归 XX年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致辞:人性的迷失能否复归 尊敬的各位校董、各位校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小时候......

    务实、人性与创造

    文章标题:务实、人性与创造--论谋生与敬业我一直钦佩“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们:行正道,做正事,做真人;又能把艺术发挥到极致,是行中魁首。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类美丽与良善的妙合......

    人性理论与企业管理

    西方人本理论沿革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发端于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商业城邦,古希腊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使人的个体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示。古希腊最著名的智者普罗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