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大全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出现的原因
城市化是当今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结合部不断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各种用地需求大量的增加,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成为一个必然,从而催生出一个急剧膨胀的新社会群体“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或商用征用土地而失去原有生产生活用地,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因为他们失去了土地,不依赖于农业,在城市也享受不了城市人民的好处,成为一个边缘群体(或者说是弱势群体),并对中国的城乡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土地为基本生存条件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2000到2030年的30年间,我国的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万。有关专家保守地估计,全国失地农民大约有2000万人。仅以2004年四川省为例,当年失地农民有141万人,其中就业不足6个月的失业者有56.8万人,占40%。算起来,平均每五人中就有一个。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农民发挥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而农民在失去土地同时也失掉了最后的社会保障手段,失去土地,意味着农民失去生活的主要来源。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失地农民是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应该关注这部分人的生活,有必要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探索,进一步弄清楚 1
农民失去土地的原因、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和就业现状,提出对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供参考。
二、影响失地农民实现就业的主要因素
1、安置方式过于单一。
中国现行的征地安置政策基本上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补偿办法,即国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农民予以直接的经济赔偿。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了针对失地农民的三种安置方式:一是“以土地换就业”,即由征地单位招工安置;二是把征地补偿费付给失地农民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由其负责安置失地农民,即就地安置;三是对失地农民进行一次性货币补偿,即“一脚踢”式的货币安置。肯定地说,这种经济补偿机制是必要的,目前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机制应该坚持下去并逐步得到改进。
2、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护长远生计。
对于征地补偿标准,《土地管理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但由于这个补偿标准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是一种与市场无关的政策性价格,在实践中,暴露出这个标准是偏低的。各地大量的实证调查揭示,这种补偿在结果上无法恢复被征地安置者以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及时足额给付了经济补偿,失地农民在很长时间以后仍会处于贫困状态。从西部地区一些城市的情况看,根据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为1.8万元/人(不含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仅相当于2002年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倍。按目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计算,只能维持7年左右的生活;按目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仅能维持2年多的生活。如果将
1.8万元全额直接代农民进入社保,按失地农民平均年龄50岁、预期寿命72.6岁测算,每月只能领到60元的养老金,远远低于当地近郊现行最低生活保障费180元和城市中档养老金500元的水平。
3、原有就业渠道弱化。
首先,传统农业由于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和种养结构变化的影响,消化、容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在削弱。其次,随着土地大量被征用,乡村企业不仅难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原有的企业也大批被迫关闭、搬迁、拆除,由此带来的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两个:一是大量已安置就业的征地农转非劳动力集中下岗待业。二是以往安置征地农转非劳动力的主渠道变窄甚至堵塞。再次,乡村第三产业尤其是商业、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正处于调整和发展之中,由于其发展定位尚未完全明确,大部分失地农民尚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之外。
4、失地农民就业处于劣势地位。
一是失地农民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劳动技能。当前,以“市场就业”为取向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求职者的年龄、知识、技能等要求较高,失地农民在这些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二是就业期望值过高。主要是处于集体经济较发达的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他们依靠土地补偿、庭院收入、集体经济和房屋租赁收入,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有的甚至超过市内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他们对于再就业环境和待遇要求较高。三是失地农民聘用成本较高。用人单位聘用一名本市劳动力,各项成本加起来,等于聘用7.2名外来农民工。四是依赖性较强。部分失地农民认为地是政府占的,政府不能不管,在失去土地后消极地等待政府和社会的援助。
三、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和措施
失地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失去土地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
来较大的影响,如果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引发越来越多的矛盾,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解决失地农民出路这个难点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重要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通过促进就业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相关部门对失地农民就业重要性的认识。
各相关部门应把解决农民就业当作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事来抓。建议由政府牵头,有计划地实施“失地农民就业工程”,实现多形式、多渠道就业。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拓宽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渠道,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努力提供较多的适应失地农民就业的机会。同时,要将农民就业与领导政绩挂钩,完善政府官员的考核标准。
2、鼓励和引导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征地补偿费和就业安置费是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本钱,要引导和鼓励他们通过创业来实现就业,建议在扶持政策上,工商、税务、信贷等部门对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经营,要与下岗职工再就业一视同仁,并建立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资金补助制度。
3、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就业能力。
失地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是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对其进行再社会化教育以便他们适应失地后的新境况。首先,应通过培训转变失地农民的思想意识,由原来的那种散漫的小农意识转变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纪律性、组织性强的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其次,开展一系列通用技能培训,使失地农民至少掌握一种非农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
凭借一技之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取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再次,进行一些切实可行的创业技能培训,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拓展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
4、预留发展空间,为失地农民拓展就业区域。
乡镇企业以及农村中小企业一直是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力量,但在一些大规模失地的地区,许多适合当地农民就业的中小企业在拆迁中被迫消亡,进一步加剧了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压力。建议对征地制度进行改革,在出让土地的过程中,应预先留出部分建设用地给集体经济组织,用以进行统一规划,发展二、三产业。对于那些原本在土地上经营的中小企业,则可给予优惠措施鼓励其在留用土地上恢复经营。也可鼓励集体经济实行土地入股,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和解决失地农民就业。
5、尽快解决失地农民的身份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障问题。
由于缺乏一种自然过渡的机制,目前失地农民游离于现行城镇保障体系之外,有的失地农民既不享受城镇低保,又不享受农村低保,这主要是涉及失地农民的身份问题。我们认为,失地农民已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民,应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议明确失地农民在各类企业就业后,企业必须与对待城镇职工一样,按规定交纳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同时,要加快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点工作,研究完善有关政策。
第二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状况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状况
——关于征地及失地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通过对经济开发区失地农民抽样调查,研究认为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中国最弱势、最缺乏保障、最边缘化的群体,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课题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全国部分地区解决此问题的经验提出解决江苏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征地制度/执行力度/保障机制
前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特别是城市、城镇周边的农民,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农用土地的被征用,导致了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近七成是政府用行政方式征占土地。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在4000万人左右,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1]。我国有近十三亿人口,其中有八亿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将有近六亿农民成为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必须逐渐从农民转变为市民[2]。另外,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2000—2030年的30年间。我国占用的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失地或部分失地的农民将超过7800万,这就意味着我国失地农民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既不同于城镇居民,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进无出路,退无后路,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员”。由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一生产资料,解决今后的生活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在现有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和地方政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某种程度的无作为下,失地农民的权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侵害。计划经济时期的“剪刀差”让农民付出了约6000-8000亿元的代价,改革开放时期政府部门低价征用农村土地,又使农民蒙受了至少2万亿的损失[3]。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农地制度没能真正解决好农民同土地的关系,也没有使保护耕地的主体和有效机制真正形成。在一些地方,土地纠纷已取代农民负担问题,成为农村群体事件的主要诱因。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等生产要素向工业集聚,经济文化活动以城镇为中心展开,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必然带来城乡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但是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调整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保障好农民利益,特别是不能正确处理好被征地农民利益,就会使工业化难化,城市化难成,社会稳定难保,党群关系紧张。因此,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问题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级政府施政的重大课题。
江苏省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也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立了大量的工业园、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在江苏经济不断发展中建立起来的。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市大量土地被征用,使一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出现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为了客观反映南昌市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心理状况,经过近4个月的准备,我们社会实践调研小组,对南昌市失地比较严重的昌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00户农民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南昌市农民近
年来耕地被征用后的生活、就业及心理状况,及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调研过程及总结。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实际的农村农民的生活,他已不是以前人们所想象那种田野似的生活了。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失去了赖于生存的土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变的没有保障没有依靠的新的弱势群体。在调查过程中我看到了失地农民那些失落的表情和无助的眼神。在课题组写论文调查实际报告时一系列的事情在我们的脑海里闪现。那些无助的村民何时才不为生存困惑,何时有一份满意的工作,何时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估算,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利用低价征地高价出让,从农民手中拿走的资金约为2万亿元。我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飞速发展,大都市建设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在做贡献,是农民降低了我们城市化、现代化的成本。如今,失地农民问题的出现,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征地制度积重难返的产物。城市化在推进,土地在升值、但农民并没有从中得益,这样的现状显然需要改变。
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需要彻底改变政府的决策观念和决策方式。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城乡统筹发展已经成为现实的要求。在涉及土地收益分配这样与农民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上,政府应当有所作为。
城市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国家正在不断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决策方式,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实行土地私有制的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往往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历史上曾经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完全能避免西方国家那种尖锐对立的矛盾,但能否做到这一点,还取决于我们具体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尤其是能否妥善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城市化对农民来讲,应该是阳光而不是阴影,但如何通过政府的决策去创造阳光,还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农村、善待农民。
五、失地农民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后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进行失地生活再安置工作。和得到安置费以后,可以有一部分机动资金,他们或是用来从商投资或是用于自己或子女的深造,从而生活变的更加富裕。但另一方面那些原本的种田高手,失去土地后便失去了工作,又没有其他的特长,断了收入来源或收入减少而部分村干部又不为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后的安置工作还侵占失地农民。从而生活变的贫困。从这可以得出政府基层的执行力度对失地农民再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二)失地农民的心态和期望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与失地后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下降的部分农户进行了座谈,倾听了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1)认为土地是生活的保障,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后心里较虚,担心以后没有退路。有些农民尽管目前生活还过得去,但由于打散工收入不稳定,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希望有比较稳定的工作维持生活。农民也普遍认为种田经济效益较差,但是有了土地就有收成,至少可以填饱肚子。希望能加快土地流转,让主要从事农业的失地农户能够承包多点土地。
(2)普遍认为征地款偏低。征地是国家建设需要,农民是支持的,而且多数农民认为征地对于他们来说暂时是有利的。但认为征地补偿款偏低,他们说土地是子孙万代的命根子,每亩征地仅6000元左右的补偿金很不合理。一位调查户说:“在征地问题上,征地补偿款很少,征地后农民缺地又缺钱”。
(3)希望政府着力解决医疗和教育收费的问题。他们希望政府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步伐,在医疗方面给予有困难的失地农民适当照顾。同时希望政府加强对学校收费的监督力度,坚决制止学校的变相收费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免一些特困学生的学费,以保证学生不会因贫失学。
(4)希望政府切实帮助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和创业。不少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建议政府多下乡调研,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有招工指标要对失地农民倾斜。部分失地农民没有创业启动资金,希望农村金融机构能放宽信贷条件,降低贷款门槛,帮助农民自主经营。
(5)是针对目前失地农民最担心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在今后征用土地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应区别对待,对那些只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应以土地换取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以土地换取就业机会等各种形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政策的执行情况的总结和思考
(一)补偿方面
(1)征地补偿标准前后不够统一,差距较大
补偿随意性大,标准相差悬殊,农民难以接受。偏低的补偿费也不能全部补到农民和村集体手中,大多数乡镇还要抽取一定比例。
(2)少数农村基层单位补偿安置不够规范,透明度不高
目前农民征地补偿费共有四项: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劳动力补偿费。调查发现,只有劳动力安置费和青苗补偿费补给了失地农民,其他费用多多少少被镇(街道)和村一级组织截留使用。征地补偿给农民的费用原本就不高,再被层层克扣,那么撤村建居后,这些集体资产就有可能成为村干部几个人所有。再加上农村公积金、公益金被镇或街道“一平二调”,失地农民确实分得很少。
(3)随便改变用地性质,土地成为开发商的高额利润。
在城市规划区内,本来是用作公用事业建设的,但不少开发商通过种种关系,变换土地性质,而且以低价拿进,高价卖出。过去买地多的开发商,一夜之间暴富。征地农民对此反响极大。【1】
(4)征地补偿分配不规范,有关细则规定不明确。
一是村集体与农民分配不统一,各村对留用部分的使用方式不
一、利用效果也不同;二是失地农民之间的分配比较混乱,不同的村分配的依据不同,农业户口、农龄、口粮、田亩面积等因素都可能构成分配的依据,不同的依据容易产生错综复杂的矛盾。
(二)在安置方面存在三个滞后
(1)征地规划和安居工程规划滞后。
从总体上看,各地在征地规划方面还相对滞后,随意无序,以至于有些农民不知所措,产生抵触情绪。
(2)就业安置措施滞后。
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没有即时解决,使失地农民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影响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
(3)相关配套政策滞后,失地农民得不到实质性保障。
主要是就业、生活、保障、医疗和教育等措施不够配套。征地拆迁后,失地农民的户籍、医疗、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如何管理没有明确;
(三)在培训方面存在三个不平衡
(1)地区性不平衡。
有的地方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加大了宣传力度,政府还出资免费为农民培训,有序组织务工就业。也有一些地方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农民培训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滞后,尽管中央下拨了培训资金,可有的地方的配套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有的县区的农民培训费用尚未列入财政预算,连启动资金都没有。
(2)培训对象年龄结构不平衡。
各地大多重视35岁以下失地农民的培训,并推荐、帮助他们更好就业。而忽视了对年龄较大的那部分失地农民(男
45、女40岁以上)的培训,这一农村群体目前难以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基本生活难以保证。
(3)培训内容和手段不平衡。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地在培训内容上存在盲目性、无序性倾向,有的没有按照失地农民和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安排培训;有的只侧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而忽视企业用工技能培训;在培训方式上也不尽相同,差异较大。
(四)农民自身的原因
(1)农民自身综合素质低,就业观念相对落后。一方面,农民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普遍存在“两低”现象,即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有些年龄大、身体弱、面对当前技术工种多元化、专业化,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比较差,“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随着外来人员的逐渐增多,因而劳动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受陈旧观念的束缚,失地后使他们束手无策,不能面对失地现实去拓宽就业门路和寻找增收渠道,具体表现在打工怕吃苦,钱少不想挣,投资怕风险等。由于受陈旧观念的束缚,失地后使他们束手无策。【2】
七、社会保障体系和执行情况的对策和建议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一直是政府的工作重心。本课题组根据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和结合全国部分地区解决此问题的相关经验提出解决南昌市失地农民安置问题。
(一)政府要改变决策方式、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失地农民维权渠道。
(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产权入股分享城市化后土地的增殖收益,从土地资产的收益中,切一块资金用于定向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保基金;工商业用地则应该实行租赁,由转让土地的农村集体组织向企业收取租赁费,同样用于解决失地农民长期保障的问题。
(三)推进征地的规范化、法制化。
(四)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尊重农民土地权益。提高土地补偿标准,调整土地收益分配。
现有的征地补偿标准是按土地的农业产值来计算的,没有考虑到土地的农业产值目前已严重偏低的事实,结果造成补偿标准偏低。而且,农村土地负载着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功能,失地后应该加以补偿,但由于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和农村社会保障的缺位,这些都没有纳入现有补偿的范围。现有的补偿标准却是“买断式”一次性给付给。没有任何后续保障。
(五)监督的缺席是基层民主建设的“软肋”。
国家征地政策要求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必须向农民公告,但调
查发现,在很多农村这些方案都被村干部视为“秘密文件”,不轻易示人,以便对补偿款进行挪用、贪污。显然,我们现行的农村治理结构和我们推行农村基层自治的目的是一个悖论,距离真正的自治还有不小的距离。真正有效的村民自治,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制度保障。失地农民问题可谓触动了中国农村的深层次矛盾。要想让农民的集体组织真正为农民负责,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显然这还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当前,失地农民的利益要想得到保障,村级组织可以说是最后一道关口。土地转让事关农民生存大计,无论是征地补偿款分配,还是土地转让的谈判交易,其过程都必须得到充分的监督。
(六)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参与社会就业的竞争能力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就业和创业问题始终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首要的问题,我国国情表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初级劳动力市场都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就业竞争非常激烈。按照目前的城市化速度,全国每年大约有250万左右的失地农民需要安排再就业。推进城市化的核心任务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积极引导失地农民面向市场自主择业。
(1)注重推行市场化就业。
(2)多形式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
(3)多渠道拓展失地农民就业岗位。
(七)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及其营运方式改革
(1)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是要充分发挥近郊农村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及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餐饮、宾馆、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二是要合理利用村级发展用地,大力发展近郊工业,特别是适合于吸纳农村“两低”(低收入、低学历)剩余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以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去外地发展种植、养殖业和经商活动。同时,政府也要给予相应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创办三产服务项目。
(2)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
(八)以“土地换保障”的思路,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形式的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
目前土地仍是广大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没有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开土地的安全感和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要积极推行“土地换社保”,逐步建立起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对失去土地后养老问题的担忧,减少因养老问题产生的城市化阻力,从而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的顺利接轨,铺通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道路。
(1)在今后征地过程中政府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的征地前置条件,把不妥善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不允许征地作为改革征地制度和完善征地程序的重要内容。并且应严格、认真执行。
(2)为失地农民设立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应遵循“低进低出”的原则,即设计一种“少缴费、少得益”的新制度。参保者得益之“少”的下限,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为准。在明确将失地农民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对一时安排不了工作的,要为失地农民办理失业保险,对享受二年失业保险待遇后依然缺乏就业能力、生活困难的,要让他们享受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设立失
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专项基金。该基金不仅用于现在和以后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的问题,对以前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也要惠及。
(3)专项基金可通过如下渠道筹集:一是政府一定比例的财政拨款;二是从政府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不少于10%的资金;三是在行政划拨土地和有偿出让土地时,按照每平方米25元的标准提取资金;四是从土地储备增值收益中提取10%的收益;五是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社会各界捐献、国有资产变现收入等渠道来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经费来源。
总之,在解决失地农民安置工作问题上应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发展,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以市场为导向、操作性、可量化的多种途径并存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使全省、全国的城市化在一个繁荣稳定的环境下顺利推进。
八、后记
此次的社会调查的结果有力地修正了我们对农村的一系列印象和臆想,我们在震惊之余不免怀有遗憾,那就是丰富多样、具有浓厚传统色彩的农村生活已渐渐被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慢慢替代,我们以无从发现与体验那种祥和的农村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化给予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某些不作为给农村失地农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坚信中国农村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广大农村的社会进步和政府部门的大力解决,这也是促使我们对农村问题的研究注入极大热情与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1】[ 作者:刘 峰 秦岩岩 林小丽 徐云飞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2】 文献。
第三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近年来,由于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以及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如何使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以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也就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亟待研究的课题。很多学者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失地农民的权益、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
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1997年-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至2010年中国共安排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1850万亩,其中 90%以上为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按照目前全国人均耕地水平测算,将新增约1200万被征地农民。国土资源部的研究课题《21世纪我国耕地资源前景分析及保护对策》也指出,在严格控制的前提下,2001年-2030年全国年均建设占用耕地不低于 180万亩,20年间将达3600万亩。因此,2001-2030年30年间将新占用耕地5450万亩,新增失地农民7800万人,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1亿人。如果用地指标突破,违法用地得不到控制,失地农民的数量还将大大增加。中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仍然呈阶梯式减少现象,那就意味着每年仍然有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变成失地农民。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
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2003年全国被调查失地农户中,仅有2.7%的劳动力得到安臵,20%的劳动力赋闲在家,处于失业状态。失地农民向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能利用城区发展带来的商机经商办企业外,大部分在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劳动力,他们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经营的技能和经验,同时又由于投资理财知识和能力不足,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难以为土地补偿费寻求有效的增值渠道。在征地过程中,虽然大多地方政府采取了一定措施,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实际上处于失业状态。自谋职业的失地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但通过这一渠道消化的失地农民数量也十分有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为裁减冗员而实行下岗分流,造成了大量下岗工人,城市本身已经承担了过多的工作人员,再无力安臵大量的失地农民;其次,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一些已经获得政府安臵的失地农民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有大批人成为再次下岗者;再次,外出务工的失地农民也仅限于青壮年劳动力。
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
在我国农村,施行的是群众互助和国家救济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其保障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并且我国城乡间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严重失
衡,农村社会保障几近空白。2007年11月 29 日,劳动和社会保障
部首次发布的《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基本情况》显示,目前中国城镇
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达到76%,但“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进
比较缓慢,覆盖面还比较小”。从全国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情况来看,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只享有社会保障支出10%左右,而占总人口的20%的城市居民,却占到社会保障费用的90%。从人均社会保障费
用来看,城市居民是农民的20倍以上。
随着失地农民人数日益增加和失地问题的加剧,为失地农民建立
社会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纵观各地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就会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社会保障只是一种称谓,实质
是一种最低的生活保障。目前部分地方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相关实践只能称为“生活保障”制度,与以社会性、福利性、公平性和互助性为本质特性的“社会保障”相差甚远;其次,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完善中,对
社会保障实践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验证,尤其是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缺乏监管;再次,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普遍偏低,部分被征地农民
还处于无保障的状态。这表明,失地农民中只有少数能享受与城镇居
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就社会保障而言,由于普遍实行了货币补偿,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部分基本上由农民自行解决养老、医疗、失业等
社会保险。
三、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个明显缺点就是产权不清晰,主体不明
确。为此,明晰国家、集体、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利益分配,正确处理
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进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解决失
地农民问题的前提。通过界定和明晰产权关系,运用法律等手段保证
各种与农地产权有关的契约或协议得以实现,才能充分发挥农地产权的激励、约束机制,从农地产权关系的处理和制度安排上达到农地资
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臵,提高农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重构后的农
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基本模式可以理解为一个“金字塔”型的农村土地
产权权能体系,国家拥有土地最终所有权,处于金字塔塔尖;集体经
济组织代表国家履行土地所有权权能,处于金字塔塔身;农户处于金
字塔的塔底。
(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1.规范征地补偿程序。目前,就征地补偿款的分配问题,法律
尚无明文规定。征地实施单位一般不直接面对农民个人,而只是面对
村、乡两级,资金拨付一般也是直接到乡财政。在征地补偿费里农民
最终能得到的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据“三农”数据网调查显示,征
地补偿费的分配格局一般是:政府占60%~70%,村级组织占25%~30%,农民仅占10%~l5%。土地征用是国家行政行为,而不是民事行为,因
此需要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实行。通过具体的征地程序,可以避免征
地主体在行使征地权力时行为的随意性,从而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进而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国外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有
严格的征地补偿程序,可以大致分为:(1)土地的原所有者和利益相
关人先提出补偿申请;(2)主管土地征用的政府机构自己或请专业评
估师对被征地及相关资产进行调查评估;(3)主管机构确定补偿金额
及方式;(4)支付补偿;(5)如果在补偿方面有争议,有法定机构进行
裁决。
2.规定合理的补偿金。从法津方面来讲,我国《土地管理法》
规定的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是以被征收土地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的倍数为公式计算的。对失地农民集体支付的土地补偿费为前三年平
均产值的6~lO倍,安臵补助费为前三年平均产值的 4~6倍。安臵补
偿费和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总和,不得超过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这种方法只考虑了土地本身的生产价值,其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曾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它失去科学性
和合理性。这种补偿费既没有反映出土地的地理位臵、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土地市场交易价格、入均耕地面积等影响土地价值的经济因素,又不能体现同一宗土地在不同投资水平或者不同投资情形下出现的价值差别,也没有考虑市场条件下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权益。这
种补偿制度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地方
政府在征用土地时,必须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真实反映土地资源
价格、土地增值收益和社会保障水平,满足失地农民的合理要求,确
定让大多数失地农民可以接受的合理补偿金标准。在征地补偿内容
上,除了补偿土地价值、劳动力安臵、青苗损失外,还要增加农民在土地承包期内正常收益权损失、土地的潜在收益损失、相邻土地的损
害、土地增值的收益损失以及农民因失去土地的各项间接损失等项
目。作为生产资料的补偿,不仅要使农民能够解决目前的生活,还要
确保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有能力再创业。对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安臵,区
别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年龄段农业人口,建立以市为
导向的多种途径安臵,建立复合式征地安臵模式或对征地安臵补建费的分配考虑综合捆绑使用。
3.土地征收补偿方式多元化。目前,我国主要采取货币补偿方
式,实行“分钱到户”一次性到位的单一补偿方式。因其补偿额低,而农民往往把货币补偿用于购买急需消费品,加之农民在就业上固有的劣势,补偿金一旦用完,农民就失去了生存的经济基础,所以这种
补偿方式为失地农民的生活带来巨大隐患。借鉴日本、德国等发达国
家的成功经验,土地征用的补偿方式既可以采用货币补偿,也可以采
用实物补偿。山于各地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多样化的征地补偿的形式可以满足失地农民的不同需要。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补偿形式。(1)土地入股。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将
被征用的土地按市场价格入股,也可以按土地承包关系、劳动贡献及
土地的状况等综合因素折算,实行参股合作经营,农民入厂就业,分
享土地增值的收益,这种办法产权清晰,操作简单,农民按期领取工
资和分红。土地入股的形式是一种可持续性的补偿方式,有利于发展
生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既使失地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又能较好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2)留地安臵。政府
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给被征地农民集体和农户留出一定数量的土
地,由其开发经营,实际上是给被征地集体和农民留出生产资料。留
用土地有留用集体土地、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三种方式。(3)土地臵
换。当土地补偿不足,土地被征用者长远生计无法维持时,可以采用
土地臵换的方式。在失地农民要求以土地臵换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由
征地单位开发耕地、集体留用土地、复垦造地、土地整理改造等替代
形式,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土地耕种资源,能较好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4)替代地补偿。考虑到失去土地的农民有可能在领取土
地补偿费后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而坐吃山空,在确定补偿的方式
时,以国有宜农土地作为替代地补偿,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5)
增值补偿。合理分割土地用途转移的增值部分,提高征地补偿的规范
性和公开性,真正实行按市场价补偿原则,让农村土地所有者分享到
经营城市过程中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
(三)加强对失地农民安臵政策的创新
我国失地农民的安臵政策经过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从 1981 年
-1993年的“货币安臵政策”为主导,发展成为 1993年后部分地区
兴起的“土地换社保政策”,以浙江嘉兴为首例,成效显著。另外,“就业安臵”、“留地安臵”、“股田制保障安臵”等政策也相继在不同
地区实行。但是也要看到,“货币安臵”为主和“土地换保障”等做
法都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运行模式,其中的弊端就是失地农民在维
护自身权益时处于弱势地位。城市化进程中事关失地农民利益的各项
决策,应当在认真听取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要充分地尊重这部分
农民的意愿,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从政策源头上去维护
失地农民利益,从政策上来保障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自下而上”的运行模式来弥补“自上而下”的政策
运行模式缺陷。2008年出现的新思路“草根融入”政策正是对“土
地换社保”政策的修正和完善,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从“保生活”
逐渐过渡到“保发展”阶段,从而为失地农民市民化奠定物质基础。
2008年10月 1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
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要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做到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民基本
生活长期有保障。这预示着今后这种“草根融入”的社会保障政策将
会成为推动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政策。
2008年,广西省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
办法》,这种“先订社保后征地”的政策,让失地农民能参与到与自
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发言权中,保证了政策符合绝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意见和要求。解决了越权批地、以租代征、化整为零、先斩后奏、边建设边报批等违法用地的实践难题,确保了被征地农民在失地之后
权益得到保障。这不失为对旧的安臵模式的一种突破。
(四)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关键
在解决好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上,政府更必须打破单一的思维方
式.不妨由单纯的“授之以鱼”的思维方式拓展到灵活多样的“授之
以渔”的方式。力争把补偿化为推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动力,继而以失
地农民的充分有效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的深化发展。
1.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失地农民返乡。20世纪90年代以来,客观上存在着务农收入与外出务工、经商收入差异悬殊的状况,于是
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而其主体往往是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体力强
壮的青年,在家留守的妇孺老弱往往无法进行正常劳作,以致不少农
村出现了土地经营粗放和撂荒现象。由于失地农民本身已具有从事农
务劳作的技能和条件,再返乡务农不存在知识、技术和观念上的障碍。
因此,失地农民完全可以通过转租承包的形式再从事农务,并形成一
定规模的集约化农业经营.从而获得较高的边际效益。一般来说,城
市郊区农民与农村农民相比视野相对比较开阔,他们更了解市场需
求,他们可以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种植收益相对比较高的经济作物,他们可以在品种和地域上实行多样化经营,这也会促进农业内部的产
业结构调整。同时,失地农民也可以利用所获得的补偿金进行农产品
加工投资,既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又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可以
为更多的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2.多种渠道,拓展就业岗位。要想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安臵问
题,就要增加就业岗位,从而使失地农民充分就业。拓展就业岗位的渠道很多,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对吸纳失地农民较多的企业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对那些提供就业岗位多、兼顾社会效益的企业进行税费减免,或提供其它方式的有利条件,以调动企业增岗
进人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为农民就业和
收入增长争取空间;三是应该鼓励、倡导和推动市民的消费观念,使第三产业成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力较快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四是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一方面对需要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或乡镇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给予低息或免息贷款的政策照顾;另一方面是对农村民间借贷进行有效监管,使资金真正做到“来之于农,用之于农”,民间借贷资金的合理运用既可以为资金所有者增收,又能集中闲臵资金发展农村产业。
3.强化就业技能,提供就业信息。各级政府应主动与一些学校特别是技校联系,利用现有的师资和设施,以较少的投入较好地实现对失地农民的相关培训,提高其就技能,让他们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动者。在帮助失地农民提高就业素质的同时,各级政府要提供大量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以帮助失地农民降低盲目找工作的风险和流动成本。
第四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近年来,由于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以及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如何使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以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也就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亟待研究的课题。很多学者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失地农民的权益、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
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1997年-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至2010年中国共安排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1850万亩,其中 90%以上为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按照目前全国人均耕地水平测算,将新增约1200万被征地农民。国土资源部的研究课题《21世纪我国耕地资源前景分析及保护对策》也指出,在严格控制的前提下,2001年-2030年全国年均建设占用耕地不低于 180万亩,20年间将达3600万亩。因此,2001-2030年30年间将新占用耕地5450万亩,新增失地农民7800万人,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1亿人。如果用地指标突破,违法用地得不到控制,失地农民的数量还将大大增加。中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仍然呈阶梯式减少现象,那就意味着每年仍然有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变成失地农民。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
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2003年全国被调查失地农户中,仅有2.7%的劳动力得到安置,20%的劳动力赋闲在家,处于失业状态。失地农民向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能利用城区发展带来的商机经商办企业外,大部分在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劳动力,他们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经营的技能和经验,同时又由于投资理财知识和能力不足,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难以为土地补偿费寻求有效的增值渠道。在征地过程中,虽然大多地方政府采取了一定措施,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实际上处于失业状态。自谋职业的失地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但通过这一渠道消化的失地农民数量也十分有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为裁减冗员而实行下岗分流,造成了大量下岗工人,城市本身已经承担了过多的工作人员,再无力安置大量的失地农民;其次,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一些已经获得政府安置的失地农民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有大批人成为再次下岗者;再次,外出务工的失地农民也仅限于青壮年劳动力。
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
在我国农村,施行的是群众互助和国家救济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其保障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并且我国城乡间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农村社会保障几近空白。2007年11月 29 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发布的《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基本情况》显示,目前中国城镇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达到76%,但“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进比较缓慢,覆盖面还比较小”。从全国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情况来看,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只享有社会保障支出10%左右,而占总人口的20%的城市居民,却占到社会保障费用的90%。从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来看,城市居民是农民的20倍以上。
随着失地农民人数日益增加和失地问题的加剧,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纵观各地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就会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社会保障只是一种称谓,实质是一种最低的生活保障。目前部分地方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相关实践只能称为“生活保障”制度,与以社会性、福利性、公平性和互助性为本质特性的“社会保障”相差甚远;其次,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完善中,对社会保障实践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验证,尤其是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缺乏监管;再次,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普遍偏低,部分被征地农民还处于无保障的状态。这表明,失地农民中只有少数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就社会保障而言,由于普遍实行了货币补偿,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部分基本上由农民自行解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
三、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个明显缺点就是产权不清晰,主体不明确。为此,明晰国家、集体、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利益分配,正确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进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前提。通过界定和明晰产权关系,运用法律等手段保证各种与农地产权有关的契约或协议得以实现,才能充分发挥农地产权的激励、约束机制,从农地产权关系的处理和制度安排上达到农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农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重构后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基本模式可以理解为一个“金字塔”型的农村土地产权权能体系,国家拥有土地最终所有权,处于金字塔塔尖;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国家履行土地所有权权能,处于金字塔塔身;农户处于金字塔的塔底。
(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1.规范征地补偿程序。目前,就征地补偿款的分配问题,法律尚无明文规定。征地实施单位一般不直接面对农民个人,而只是面对村、乡两级,资金拨付一般也是直接到乡财政。在征地补偿费里农民最终能得到的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据“三农”数据网调查显示,征地补偿费的分配格局一般是:政府占60%~70%,村级组织占25%~30%,农民仅占10%~l5%。土地征用是国家行政行为,而不是民事行为,因此需要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实行。通过具体的征地程序,可以避免征地主体在行使征地权力时行为的随意性,从而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进而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国外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有严格的征地补偿程序,可以大致分为:(1)土地的原所有者和利益相关人先提出补偿申请;(2)主管土地征用的政府机构自己或请专业评估师对被征地及相关资产进行调查评估;(3)主管机构确定补偿金额及方式;(4)支付补偿;(5)如果在补偿方面有争议,有法定机构进行裁决。
2.规定合理的补偿金。从法津方面来讲,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是以被征收土地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的倍数为公式计算的。对失地农民集体支付的土地补偿费为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lO倍,安置补助费为前三年平均产值的 4~6倍。安置补偿费和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总和,不得超过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这种方法只考虑了土地本身的生产价值,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它失去科学性和合理性。这种补偿费既没有反映出土地的地理位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市场交易价格、入均耕地面积等影响土地价值的经济因素,又不能体现同一宗土地在不同投资水平或者不同投资情形下出现的价值差别,也没有考虑市场条件下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权益。这种补偿制度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地方政府在征用土地时,必须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真实反映土地资源价格、土地增值收益和社会保障水平,满足失地农民的合理要求,确定让大多数失地农民可以接受的合理补偿金标准。在征地补偿内容上,除了补偿土地价值、劳动力安置、青苗损失外,还要增加农民在土地承包期内正常收益权损失、土地的潜在收益损失、相邻土地的损害、土地增值的收益损失以及农民因失去土地的各项间接损失等项目。作为生产资料的补偿,不仅要使农民能够解决目前的生活,还要确保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有能力再创业。对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安置,区别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年龄段农业人口,建立以市为导向的多种途径安置,建立复合式征地安置模式或对征地安置补建费的分配考虑综合捆绑使用。
3.土地征收补偿方式多元化。目前,我国主要采取货币补偿方式,实行“分钱到户”一次性到位的单一补偿方式。因其补偿额低,而农民往往把货币补偿用于购买急需消费品,加之
农民在就业上固有的劣势,补偿金一旦用完,农民就失去了生存的经济基础,所以这种补偿方式为失地农民的生活带来巨大隐患。借鉴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土地征用的补偿方式既可以采用货币补偿,也可以采用实物补偿。山于各地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多样化的征地补偿的形式可以满足失地农民的不同需要。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补偿形式。(1)土地入股。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将被征用的土地按市场价格入股,也可以按土地承包关系、劳动贡献及土地的状况等综合因素折算,实行参股合作经营,农民入厂就业,分享土地增值的收益,这种办法产权清晰,操作简单,农民按期领取工资和分红。土地入股的形式是一种可持续性的补偿方式,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既使失地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又能较好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2)留地安置。政府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给被征地农民集体和农户留出一定数量的土地,由其开发经营,实际上是给被征地集体和农民留出生产资料。留用土地有留用集体土地、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三种方式。(3)土地置换。当土地补偿不足,土地被征用者长远生计无法维持时,可以采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在失地农民要求以土地置换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由征地单位开发耕地、集体留用土地、复垦造地、土地整理改造等替代形式,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土地耕种资源,能较好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4)替代地补偿。考虑到失去土地的农民有可能在领取土地补偿费后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而坐吃山空,在确定补偿的方式时,以国有宜农土地作为替代地补偿,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5)增值补偿。合理分割土地用途转移的增值部分,提高征地补偿的规范性和公开性,真正实行按市场价补偿原则,让农村土地所有者分享到经营城市过程中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
(三)加强对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创新
我国失地农民的安置政策经过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从 1981 年-1993年的“货币安置政策”为主导,发展成为 1993年后部分地区兴起的“土地换社保政策”,以浙江嘉兴为首例,成效显著。另外,“就业安置”、“留地安置”、“股田制保障安置”等政策也相继在不同地区实行。但是也要看到,“货币安置”为主和“土地换保障”等做法都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运行模式,其中的弊端就是失地农民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处于弱势地位。城市化进程中事关失地农民利益的各项决策,应当在认真听取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要充分地尊重这部分农民的意愿,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从政策源头上去维护失地农民利益,从政策上来保障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自下而上”的运行模式来弥补“自上而下”的政策运行模式缺陷。2008年出现的新思路“草根融入”政策正是对“土地换社保”政策的修正和完善,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从“保生活”逐渐过渡到“保发展”阶段,从而为失地农民市民化奠定物质基础。
2008年10月 1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要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做到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这预示着今后这种“草根融入”的社会保障政策将会成为推动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政策。
2008年,广西省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这种“先订社保后征地”的政策,让失地农民能参与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发言权中,保证了政策符合绝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意见和要求。解决了越权批地、以租代征、化整为零、先斩后奏、边建设边报批等违法用地的实践难题,确保了被征地农民在失地之后权益得到保障。这不失为对旧的安置模式的一种突破。
(四)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关键
在解决好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上,政府更必须打破单一的思维方式.不妨由单纯的“授之以鱼”的思维方式拓展到灵活多样的“授之以渔”的方式。力争把补偿化为推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动力,继而以失地农民的充分有效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的深化发展。
1.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失地农民返乡。20世纪90年代以来,客观上存在着务农收入与外出务工、经商收入差异悬殊的状况,于是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而其主体往往是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体力强壮的青年,在家留守的妇孺老弱往往无法进行正常劳作,以致不少农村出现了土地经营粗放和撂荒现象。由于失地农民本身已具有从事农务劳作的技能和条件,再返乡务农不存在知识、技术和观念上的障碍。因此,失地农民完全可以通过转租承包的形式再从事农务,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集约化农业经营.从而获得较高的边际效益。一般来说,城市郊区农民与农村农民相比视野相对比较开阔,他们更了解市场需求,他们可以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种植收益相对比较高的经济作物,他们可以在品种和地域上实行多样化经营,这也会促进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失地农民也可以利用所获得的补偿金进行农产品加工投资,既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又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可以为更多的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2.多种渠道,拓展就业岗位。要想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就要增加就业岗位,从而使失地农民充分就业。拓展就业岗位的渠道很多,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对吸纳失地农民较多的企业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对那些提供就业岗位多、兼顾社会效益的企业进行税费减免,或提供其它方式的有利条件,以调动企业增岗进人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为农民就业和收入增长争取空间;三是应该鼓励、倡导和推动市民的消费观念,使第三产业成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力较快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四是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一方面对需要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或乡镇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给予低息或免息贷款的政策照顾;另一方面是对农村民间借贷进行有效监管,使资金真正做到“来之于农,用之于农”,民间借贷资金的合理运用既可以为资金所有者增收,又能集中闲置资金发展农村产业。
3.强化就业技能,提供就业信息。各级政府应主动与一些学校特别是技校联系,利用现有的师资和设施,以较少的投入较好地实现对失地农民的相关培训,提高其就技能,让他们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动者。在帮助失地农民提高就业素质的同时,各级政府要提供大量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以帮助失地农民降低盲目找工作的风险和流动成本。
第五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对策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对策研究
摘要:“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扩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为发展工业和建设城市提供土地,征用农民土地和产生失地农民就不可避免。由于我国土地制度、征地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使得一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有没有替代土地所必要的生产乃至生活依托,形成了“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边缘群众和弱势群体,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巨大隐患和重大难题。因而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解决农民失地问题的对策,对于维护社会问题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探讨失地农民问题,以城市化理论、三农问题理论、政府职能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化、征地制度、保障机制、问题、对策
引言:“城市化”是一个正在改变着十几亿中国人生活的。并且也令全世界注目的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城市化”主要是指一个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他最主要的内容人口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结,以及城市型生活方式向全社会的渗透、普及。然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带来耕地大面积征用,失地农民增多。
现代农业经济理论认为:每征用1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据专家分析,按照目前城市化的速度,我国今后每年建设用地需250万亩到300万亩。按城郊农民人均1亩耕地推算,就意味每年将有250万到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按照此速度,到203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将由目前的3500万人剧增到1.1亿人。农民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不仅经历着从乡村到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剧烈社会变迁,更面临着生活、心里等各方面的巨大困境。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广大农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个人利益的牺牲,但是他们不仅没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和城市化成果,反而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离开了土地,这些农民的就业将逐渐向非农方向转变。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失地农民都是属于文化和技能低、资金少的弱势群体。往往被排挤在现代工业大门之外,失地农民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己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障碍性因素。农民失地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但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的重大难题。近年来由征地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越来越激烈,由此形成了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农地的“新三农问题”。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全国1/3以上的群众上访是由于土地问题,而其中60%左右直接由征地引起,因此,城市化并不仅仅是建设出气派雄伟的城市建筑、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更重要的是人的城市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必须正确认识农村城市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妥善处理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研究和解决保护农民利益是我们现阶段各级政府的重要课题,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如何帮助农民度过失去土地后的阵痛期,保持社会的稳定,是各级镇府不可回避的责任。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对农民的影响
1.1 失地农民数量越来越多
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征地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失地农民也日益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近年来随着我是招商引资城区开发和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特别在一些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所占比例较大。至 2011 年底,全区共有失地农民一万两千余人。土地不仅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以土地为载体的,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这些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条件,导致这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流失,尤其是导致最主要的权利和利益———生活保障的失去。
1.2 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堪忧
我国征地的补偿费形式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讲征地补偿标准都偏低。被征地群众对现有征地补偿方法普遍不认可,单一的经济补偿模式也很难给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提供足够保障。按现在的物价消费水平,一次性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多可维持六七年,而且还要精打细算。事实上,不少农民缺乏长远眼光,有限的补偿费很快就会用完。由征地拆迁引发的很多纠纷、冲突、上访、诉讼,甚至重大恶性和群体性事件也有时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1.3 就业渠道狭窄
虽然当前有部分失地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能获得较大数额的土地补偿款,但在没有新的生活来源、城市生活消费高的情况下,一旦土地补偿款被消耗,生活水平将马上下降,失地农民群体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呈现出动荡性变化。受文化、技能、年龄和政策性因素限制,失地农民面临就业困境,而对于已经就业(再就业)的失地农民来说,他们大多从事较低社会地位和工资水平的工作,如清洁工、开小出租、饭店服务员等。有的农民失地后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他们如果没有技术特长,没有年龄优势,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也是既费力收入又低的苦活、脏活、累活。由于失地农民大量涌入大中城市,给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影响,他们又往往是受排斥、受歧视的对象。总体来说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尤其是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就业更难了。
1.4 失地农民难以适应生活
由于目前失地农民的安置大多是集中地封闭安置方式,失地农民大多仍聚居在城市近郊的回迁小区,仍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平时很少与城市居民打交道。同时,楼方式的城市居住模式也使得失地农民的互动次数开始减少,可以说,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既保留了农村特点,又有了些城市的特征,兼具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双重特征。在日常生活方面,低收入、高消费的城市生活使得失地农民难以对城市生活产生认同。同时,由于失地农民过分依恋土地,使得他们对城市生活信心不足,内心深处有种莫名的惧怕感,他们面对繁杂而陌生的城市生活,油然产生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心里,对未来充满了忧虑,非常苦恼和烦躁,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造成失地农民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2.1 政府补偿标准设立不科学,低位补偿造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
一般的城市采用的征地补偿标准是《土地管理法》第47 条所规定的,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最高不得超过十五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 倍。此种计算方法有其不科学性:首先,土地补偿标准没有与征用土地后的土地所得利益挂钩。补偿考虑的只是过去土地的产值,没有把土地开发后的收益计算在内。其次,土地补偿标准的设立缺乏对土地本身价值的充分考虑,补偿标准没有把土地肥沃程度计入补偿公式之内。
2.2 法律规定不完备,导致征地权运用的不规范。
《宪法》明文规定,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具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有,一种是农民集体所有。《宪法》第十条还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这里的土地,显然指集体所有土地。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就意味着因建设需要使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即使其使用土地的目的并非为“公共利益”,也必须申请使用政府统征为国有后的原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与《宪法》精神有出入。由于法律规定上的矛盾,在征地实践中就难免不出现土地征用权的滥用问题,一些商业性项目用地也必须由政府低价统征后高价转卖给开发商,对农民的合法利益造成侵害。
2.3 现行征地制度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收益和处分权。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就是以村为单元的所有农民共同所有。除了《六十条》对此有界定外,《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发包”。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农民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其代表是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任何个人和组织拥有某项财产的所有权,他就相应地应拥有对该项财产的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但现行征地制度,在承认农民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在征地时又剥夺了农民对集体土地拥有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使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虚置,土地所有权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2.4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不够科学合理。
依据《土地管理法》,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费计算方式为“产值倍数法”,即征用土地补偿费,为该土地被征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助费为该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这种测算办法对农民说服力较差。第一,以产值作为征地补偿标准不尽合理。因为土地征用单位在实施征地过程中,基本都是套用国家标准进行征地补偿,按传统的粮经作物比测定前三年的农业产值,没有或较少顾及到现在的城郊农村,农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是集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为一体的 现代 都市型农业,土地的产出价值已完全不是普通的粮食或蔬菜价值可比的。因此,这样形成的土地征用价格当然不能反映被征占耕地本身的产出价值,是偏低的价格。第二,征地补偿标准未包含土地的增值部分。农地一经征用后,其用途的改变通常会导致地价的飙升。但是,在制定征地补偿标准时却没有考虑增值因素。而当今土地征用后之所以会产生增值,是由于土地的位置差异、国家规划和开发投资两部分造成的,增值部分当然就包括两种形式的级差地租。因此,在对增值部分的分配上应考虑、被征地者的利益。第三,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导致地区地价差异上欠考虑。一个地区的基础地价从根本上讲是由区域经济条件决定的,任何土地交易价格的形成均受到区域经济条件的制约。由于农地产值的一致性趋势,各地类的产值,特别是耕地的产值与区域的经济条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测算的征地补偿标准就无法反映地区的地价差异。
2.5与市场经济规则不相适应。
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是一种纯粹的补偿关系,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合理和适用的,也广泛地被农民和社会各界所接受,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显得不合理。首先,城市土地(除划拨)及其它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已采取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并充分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换,而惟独农村集体土地还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配给制征用和补偿。其次,农民在参与社会生产过程中,都是按照市场价格购买生产资料,但他们所拥有和使用的土地则被征地主体以较低价格拿走。第三,土地的财富观没有得到体现。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很高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发展的生产资料,更应真正成为农民的一大财富。
2.6 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是针对城市户籍人群,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身份难以准确定位则造成该群体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缺乏。很多城市征地补偿通常都是以货币补偿为主,基本上没有就业培训及就业安置,也没有为失地农民提供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保障,农民可以利用土地的价值为自己提供养老保障。然而,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而没有获得社会保障则势必造成农民心理的畏惧感,他们担心失业,担心失去生活保障,担心未来的生存。
2.7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困难重重
一般城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职业多数为环卫工人、小贩、临时工等,自主创业比例很低,有些甚至沦为无业游民。为了生存,一些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就很有可能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和谐。据调查分析,缺乏职业技能是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主因。城市失地农民的主要技能是耕种,由于缺乏技能知识,失地农民在再就业过程中完全被动,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其次,政府对失地农民必要技能的培训不到位,部分劳动培训机构完全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潦草行,缺乏跟踪检查及反馈;最后,由于就业渠道的狭窄、就业信息的不畅通及企业结构性改革等环境的影响,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突出。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后生茫然。一些失地农民不去积极找工作,依赖一次性征地补偿维持生计。村民形容这种靠征地补偿款过日子为“赋闲吃老本,死坐活吃”。
2.8进城后日常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农田地被占用后,农民原来依靠耕地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被严重弱化,进城后,他们收入减少而物价不断上涨造成日常生活支出增长较快,原来自产的粮食、蔬菜、家禽等都要购买,有75.4%的失地农民认为进城后消费支出“增加很多”。许多失地农民对我们说:“过去在农村,烧不用花钱的,吃是不用花钱,用水不花钱。自家种点菜吃有余,剩点还可以卖。现在什么都要像城里人一样,什么东西都得花钱买”。失地农民面对城市的高消费,自然就感到消费成本剧增,生活压力较大。
2.9文化生活缺失,精神文明建设急需加强
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往往能反映出社会适应的程度。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群体性。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居民的差异性,而生活方式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闲暇生活的安排。据调查:失地农民闲暇活动排在前五位的是“看电视”、“聊天”、“打麻将”、“打牌”和“串门”。可见,失地农民进城后,闲暇生活基本沿袭传统农村的习惯,闲聊天、串门成为闲暇活动的重要内容,休闲娱乐活动贫乏、单调、不需要消费支出,娱乐活动主要在原村民群体内部,几乎不参与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如何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
3.1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提高农业的竞争力;要靠加快城镇化、城市化进程,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3.2 建立健全的土地征用及补偿制度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不仅要考虑农民丧失土地的自身价值,更应从农民日后生计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农民的长远利益提供保障。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应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以农民征地补偿费全部进入社保后能领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为参照来提高补偿标准,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给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应当包括对生产资料的补偿和对生活保障的补偿。这仅仅是静态预期补偿标准,今后应逐步调升,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比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要灵活多样,补偿时不仅要考虑土地作为生产、生活资料的补偿,还要考虑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居住安顿、重新就业所需的困难补偿。
3.3 实行多样化补偿,提供多种形式保障制度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因此补偿方式也不能完全一样,不同的地方可以采取适合当地基本状况的补偿形式。比如一些地方可以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和留地作为村组集体发展集体经济的形式来作为补偿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像北京的高碑店村,被征地后只剩下80 亩工业用地,人均14平米,他们没有把所有的征地补偿全部发放给农民,而是预留一部分用来改造村容村貌,一部分用来开发村里仅仅剩下的80 亩地,他们根据市场需建立了2 万余平米的古典家具民俗园,吸引商户和顾客,大力发展古典家具、古旧家具和硬木家具,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2005 年,该村村域产值就达12.5 亿,人均23652 元,村里每年根据当初土地入股情况进行分红,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生存问题,同时也使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值得其它地方借鉴。
3.4 逐步增强失地农民就业适应能力
政府除合理予以货币补偿外,还应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在劳动就业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组织劳务输出,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各级政府可以拿出一部分土地出让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的定期再就业培训。首先应加强宣传和培训在就业指导、就业观念、法律意识等方面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农民自主就业的意识,使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同时,充分利用区劳动市场和区镇劳务输出网络,组织引导失地农民向区域外发达地区转移,实现外出务工就业。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中心,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以较低成本费用,引导青年农民学习劳动技能,应有政府拿出一部分土地出让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的定期再就业培训。此外,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对自主兴办二、三产业的人员要像对待城市下岗职工一样,在工商登记、税务、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让利于民,增加其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3.5 不断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的失地农民社保制度,加快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体系,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问题,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要求。首先应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没有达到城市低保标准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失地农民中的基本生存问题;其次,建立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的资金筹措机制的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使被征地人员在年老时有稳定的基本生活费,真正让广大失地农民老有所靠,老有所养;第三、建立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对失地农民进行失业登记,由政府出资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并提供就业信息,对在一定期限内失地又失业的农民进行失业救济,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最后要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6 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
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必须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并处理好 历史 遗留问题。一是加快产权和股份制改革。村集体资产特别是历年土地征用的补偿费要单独建帐、专款专用,优先用于办理村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二是适时组建转型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应接管原村集体资产并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允许其成为法人实体,给予一定年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税收、信贷和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以稳定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来源,提高失地农转非人员的生活保障。三是完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机制。明确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制定规范的章程范本,确定合理的股权量化比例及配股政策,使合作经济组织在资产评估、法人登记、股权设置、股东权利与义务、收益分配办法、股权转让等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快产权制度创新,允许股权内、外部自由转让,促进资产的社会化。可以借鉴有的地方搞股份合作制的经验,将征占的村集体土地收益以股金方式分配给村民,通过动员村民自愿入股,再筹措部分资金,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并通过在村外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村内发展二、三产业,安置人员就业,将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与每个村民(股民)紧密地联在一起;或以征地补偿费置换标准厂房给农民发展集体经济;以及实行“街辖村”的“托管”过渡等做法,保证农民对集体经济财产拥有的所有权,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证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给失地农民提供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此外,在征地过程中,对集体经济资产不能搞平调,为其发展壮大创造条件。
3.7 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户积累资产。
资产的社会福利效用是显而易见的:有了资产,人们可以从长计议,追求长期目标。更为重要的,积累资产本身对穷人的心理促进、意识提升以及行为方式的改变等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事实也表明,土地、房屋、集体经济等资产收益,在预防失地农民贫困和减少家庭不安全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而言之,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资产,既是改善他们生计的一种速效、实惠、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也是帮助他们规避各种生活风险的重要的安全网之一。一是抓好失地农民的住宅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部门与建设单位在设计建造失地农民的住宅时,既要考虑确保他们乐有所居,也要方便他们能从房屋资产中形成长效受益机制。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必须由国家征用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可以在规划区内征用土地中留出一定数量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对于那些土地征用量大,土地征用补偿费较多的行政村,政府应积极倡导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3.8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全面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安臵
(1)、采取规划留用地或土地流转的办法,解决失地农民从事农业所必需的土地,引导失地农民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失地农民是城郊农民,从事的大都是经济效益较高的种养业,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失去土地后,多数仍愿意从事原来的种养业。为此,建议市政府可在今后规划征地中为失地农民规划留用地。
(2)搞好服务,不断完善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体系,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成立劳动保障就业所,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失地农民学得一技之长。另外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管理工作,对失地农民可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土地征用情况,发给《失地农民手册》,其作用可相当于《再就业优惠证》等类似证明。
(3)加大支持力度,让失地农民参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4)组织失地农民以股东、交易、管理或服务等形式参与批发市场经营,实现再就业
3.9 强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1)尽快出台失地农民农转非政策。
(2)制定失地农民再就业优惠政策。
(3)进一步改进实物安置政策。
(4)不断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政策,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5)建立土地入股和租赁制度。用于经营项目被征用的土地,进行土地折价,全部或部分入股、租赁的方式,定额收取红利或租金,使失地农民定期分得红利或租金。
(6)实行预留安置政策。要在土地统征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作为安置用地,组织失地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建市场、停车场等,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问题又壮大了集体经济。
总而言之,近年来,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农业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特别是在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重大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农业所起的支撑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在这其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也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农村城市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对提高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细华 唐茂华《浅析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学术论坛 2001,2 [2] 廖小军
《中国失地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7,8 [3] 王作安
《中国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3 [4] 段进军 陆田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对策探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5 [5] 余厚平
《 失地农民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宁夏社会科学
2005,3 [6] 韩纪江 孔祥智《城镇化中农民的必然性及问题分析》经济问题 2011,5.[7] 范 欣 黄艳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发展
2011,14.[8] 石丽娟《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的途径》经济论坛 2010,02.[9] 武术霞《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机制》发展研究
2007,3 [10]张媛媛 贺立军《城市化进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家 2004,2